高中语文学习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学习之我见
摘要语文是高中生的必修课,也是高考中的必考科目,但很多高中生对语文学
习是一知半解。

本文浅析了语文学习的特点,分析了学习方法,提出了学习技巧。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技巧
语文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学好语文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对于事业发展及陶冶
情操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高中语文呢?首先要了解
语文学习的特点,其次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另外还要善于运用一些应试技巧。

一、了解语文学习的特点
首先,语文跟其他学科不同,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语文学习不可能在短
时间内取得突破,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

借用古人的一句话来形容语文学习
的性质和特点——“勤奋若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见其增;辍学如磨刀之石,不
见其损,日有所亏”。

其次,语文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主动获取需要
的知识,成为会学、善学之人,时时刻刻都可以学习语文。

二、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学习语文需要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融合起来,把
学习内容和生活感受联系起来,这样带着感情领悟了的知识、与生活感受交融了
的知识,才真正是自己的知识。

具体而言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养两个敏感性
1. 语言敏感性。

一位作文获奖的学生曾讲过,一日从报纸上看到了一个句式:“我不想说……我不想说……我不想说……,这里我只想说说……”印象非常深刻,于是在某次作文中巧妙地用了这个句式,效果很好,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评价。

我想这
就是所谓的语言敏感性吧。

看到精彩的文章、歌词、广告词,或者是数理化教科
书上的一个精辟词语,甚至是听到街上行人口中的一句妙语,都应立即引起我们
的高度注意,惊叹之、品味之、记录之,在写作的时候灵活地使用之。

2. 生活敏感性。

一天,大街上两个骑自行车的人相撞并争吵,引来路人围观。

有两个同学都由此经过,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今日见两个人吵架,甚是无聊,其他无事。

”另外一个同学则在日记中以“圈”为题这样写道:“早晨,在我骑车上
学的路上,密密麻麻围了一群人,摆出了一个不很规则的圆圈。

在圆心位置,站
着两位同胞,一只手握着自行车把,另一只手指着对方大骂。

原来是两位同胞撞
了车,引起一场口舌之战。

其实,这是小事一桩,并没有什么争吵的价值,连班
也不上了,围成了这不大不小的圈,更何谈‘寸金寸光阴’。

这就是生活中的一个
怪圈。

”前者认为无事可写,后者却由此看到部分中国人的两大弱点:一是因小失大,不珍惜光阴;二是鲁迅先生批判过的“看客”在中国仍然存在,围成一圈看热闹,麻木愚昧的人们啊!后一位同学有比较强的生活敏感性,能从事件的细节中
看出实质来。

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语文,有了强烈的语言敏感性和生活敏感性,语文学习
就不再是课堂上老师每天教导的四十五分钟了,而是每时每刻都有人在教我们学
习语文。

(二)课堂学习为中心
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课堂学习。

语文老师深入浅出的分析、抑扬顿挫的朗读、循循善诱的讲解,无不是在引导我们感悟语文,学习语文,掌握语文。

想要听好语文课必须做到“四动”:动耳、动脑、动口、动手。

1. 动耳和动脑。

要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充分调动思维,多思考、多分析、多设疑,达到专心致志的程度,力求抓住要点,找出疑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效率,关键在于思考。

2. 动手。

上课要边听边作笔记,画出重点和疑点,记下老师补充的知识点。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笔记是帮助记忆、积累知识的好方法。

但是我不赞成喧
宾夺主,把记笔记作为课堂听讲的主要任务,而是要在跟着老师思路走的前提下
记下要点、难点、疑点和补充点。

3. 动口。

就是敢于举手发言,这是跟动脑密切相关的,只有动脑思考了才会
有疑问,才会有见解,才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举手发言的过程也是锻炼思维、胆识和口才的过程。

(三)课后复习为补充。

1. 课本为主体。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

”语文学习的“宗”即为课本,无论
是高一高二的基础学习,还是高三的综合复习,我们都应该牢牢把握课本上的基
础知识。

一篇篇的课文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大作用,其实看细了,字音字型、成
语应用、写作方法等都有我们应学习的内容。

2. 课外阅读是必需。

课外阅读对于高中语文学习而言,就像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课外阅读我们积累的是语感,是阅读能力,是写作技
巧。

3. 坚持写作见成效。

语文水平究竟如何,作一篇文章便可知晓。

作文在高考
试卷中占的比例很大,要写好文章不是一日之功,仅记住一些华丽的辞藻、一些
程式化的东西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我们要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

三、灵活运用应试技巧
提高应试能力、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对于高考取得好成绩是至关重要的。

1. 注重真题。

把历年的高考真题进行系统分析,从中理出思路,了解它的总
体设计、各题的考查目的、设问的角度、干扰项设计的特点、解题思路等等,做
到心中有数。

2. 拾遗补缺。

我不赞成打题海战,但是做一定数量的模拟题是保证语文成绩
提高的重要方法。

尤其要注意的是自己在模拟题中出错的部分,要经常拿出来有
的放矢地巩固消化,查漏补缺,从而总结出解题技巧。

3. 讲究卷面。

语文的简答题和作文题对卷面的要求比较高。

书写要整洁、规范,对字体的大小、字数的多少要先打好腹稿。

如果因字迹潦草、卷面涂改而失
分那就十分可惜了。

4. 阅读方法。

以文学作品阅读为例,一定要理清文章的思路,抓住作者的思
想感情。

阅读题一般是按照文章的思路来安排的:第一题常常是关于文章开头的
问题,往后会依次问到文章的中间段或者结尾,最后的题目一般则需要从整篇文
章的角度来回答。

所以当你找不到答案时,可以按照以上思路来思考问题。

在组
织语言作答时,有这样一个基本形式:先答理论的标签,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
行简单的分析。

5. 作文审题。

一般作文在题目之外都会有一些要求,这些要求不仅对文章有
一些特殊的框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命题者的导向。

有的作文抛弃审题因素,
是篇很好的文章,但因为是命题作文,只能得比较低的分数,非常可惜。

语言是文化酒坛酿造的陈年老酒,离开文化的浸淫,语言就会失去生命,如
冬日枯枝,开不出文采的花朵。

王国维先生说做学问需有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相信只要大家坚持不懈、孜孜以求,语文成绩一定能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晓兰;;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9年12期【2】陈受文;;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问题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3期
【3】徐翠霞;;浅谈开展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几种模式[J];成功(教育);2010年0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