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酸和碱 常见的酸和碱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课后微练习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酸和碱常见的酸和碱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课后微练习 2
C.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10.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现有①石墨②氮气③盐酸④钛合金⑤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⑥葡萄糖⑦硫酸铜⑧醋酸⑨氢气等物质,请按要求用序号填空:
(1)不慎将浓硫酸粘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
(2)农业上用石灰乳和等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
(3)可作为人体重要能量来源的是;(4)能导电,可作为电极的是;
(5)与人体具有很好“相容性”,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的是;
(6)人体胃液中主要的酸是;(7)食品包装袋内填充的保护气是.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 A、NH4NO3加热到190℃时分解生成一氧化二氮和水,若加热到300℃左右时分解生成氮气、硝酸和水,故该说法错误;
B.酸性高锰酸钾能将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氧化成硫酸,自身还原为无色的二价锰离子,是酸性高锰酸钾的氧化性的体现,这里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不是漂白性,故该说法错误;
C.pH<5.6的降水成为酸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从而形成酸雨,该说法正确;
D.一氧化氮密度和空气太接近且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氮,该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答案: A
解析:解: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观察选项,故选A.根据石蕊试液的变色进行.3.答案: B
解析:解:A、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用盐酸能洗掉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有共同的阳离子H+,故选项说法正确.
C.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而不是它们与金属反应有氢气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不是都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4.答案: B
解析:解: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过滤后要经过多步操作才能将铜制出,不符合节约、简便的原则;且过量的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选项错误.
B.铁的位置排在铜的前面,能将铜置换出来;熟石灰能与废液中酸性物质反应从而降低水的酸性;能回收铜并能消除危害,故选项正确.
C.加入石灰石粉末能与酸性物质反应从而降低废水的酸性;但不能回收铜,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不能与酸性物质反应,且不能将含有的铜离子转化为铜,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盐酸中含氢分子,所以不选A;盐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这是酸溶液的共性,而酸溶液共性的原因是水溶液中都有能自由移动的氢离子,所以选B;氯离子不是酸的共性,而是盐酸的组成部分,所以不选C;盐酸中主要存在氢离子和氯离子,而不是氢原子,所以不选D。
故选B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 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
磨
打火石呈银白色该金属一定不是铜.
2 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
滴加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为
无色.
该金属一定不是铁,
而是镁
22
属难以燃烧(只需答出“隔绝了氧气”或是“氧气不足”等意思即可);(3)隔绝氧气或剪除灯芯或用湿抹布盖灭等;
解析:试题分析:打火石是银白色,而铜是紫红色的,所以该金属一定不是铜;根据氯化亚铁的溶液是浅绿色的事实分析可知:取灯芯加入盐酸如果生成无色的溶液则说明有没有铁存在;反思交流:(1)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2)利用燃烧的条件可知灯芯金属不燃烧是因为蜡蒸气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3)要想使其熄灭可控制燃烧的条件完成,可以隔绝氧气或剪除灯芯或用湿抹布盖灭等;
考点:蜡烛燃烧实验;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7.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质氯化氢从溶液中跑掉,质量减少,B、稀硫酸质量不变,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质量增大,但是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2NaOH + CO2="=" Na2CO3+ H2O,使质量增大,且发生化学变化,正确,故选D
考点:物质的挥发性,吸水性,氢氧化钠的性质
8.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A、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错误,B、水结冰后浮在水面上,密度变小,体积增大,水分子间间隔变大,错误,C、煤气泄漏会导致中毒,是因为一氧化碳分子有毒,正确,D、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钠固体中没有主要移动的离子,错误,故选C
考点:酸的通性,分子的基本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溶液导电的原因
9.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A、黄铜是合金,硬度比纯金属要大,可用相互刻划的方法比较黄铜(铜锌合金)和纯铜的硬度,正确,B、涤纶是合成纤维,灼烧会发出刺激性气味,羊毛属于天然纤维的动物纤维,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涤纶和羊毛,正确,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错误,D、煤气泄漏,周围的空气均匀地分散了煤气,所以禁止一切跟电、火有关的举措,所以不能开灯检查,错误,故选D
考点:合金的优良性能,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的鉴别,酸的性质,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10.答案:(1)⑤;(2)⑦;(3)⑥;(4)①;(5)④;(6)③;(7)②.
解析:试题分析:(1)不慎将浓硫酸粘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2)农业上用石灰乳和硫酸铜等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3)可作为人体重要能量来源的是葡萄糖;(4)能导电,可作为电极的是石墨;(5)与人体具有很好“相容性”,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的是钛合金;(6)人体胃液中主要的酸是盐酸;(7)食品包装袋内填充的保护气是氮气.
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常见气体的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用盐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