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资源库

合集下载

资源库建设方案

资源库建设方案

资源库建设方案第1篇资源库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在此背景下,资源库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助于整合各类优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

为此,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制定本资源库建设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构建一个全面、高效、稳定的资源库,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 确保资源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

三、资源库架构1. 数据层:负责存储各类资源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2. 服务层:提供资源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对资源的统一管理。

3. 应用层:根据业务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资源服务。

4. 安全保障: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资源库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资源库建设内容1. 数据资源整合:对现有数据进行梳理,统一数据标准,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2. 系统架构设计:采用分层架构,确保资源库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应用系统开发:根据业务需求,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资源库应用系统。

4. 安全保障措施: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确保资源库的安全可靠。

5. 运维管理:建立健全运维管理制度,确保资源库的长期稳定运行。

五、建设步骤1. 项目立项:根据业务需求,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明确项目目标、范围、预算等,完成项目立项。

2. 需求分析:深入了解业务需求,明确资源库的功能、性能等要求。

3.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进行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等。

4. 系统开发:按照设计文档,进行应用系统开发。

5. 系统测试: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6. 系统部署:将测试合格的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进行实际运行。

7. 运维管理:建立健全运维管理制度,对资源库进行持续优化和升级。

六、法律法规及政策遵循1.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资源库安全稳定运行。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1、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完善数学化校园的基础建设。

完成好高一年级和本部初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建设好六楼无线网络和南区教工宿舍的网络,新建一个网络教室,采购好新教师的笔记本电脑。

2、加强资源建设,进一步加化文件库的建设在部门资源建设成功的基础上,加强对各类教学资源、课程资源和班级管理资源的积累和建设,各备课组和班主任完成好本职的信息管理,同时加强校外版、校内版、电视台等资源建设工作,逐步形成“存储用文件夹、交流用邮件、发布用wEB”的信息习惯。

3、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做好结题工作9月底完成国家级课题的结题工作,年底完成省立项课题和两个常州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对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和校本课题开发、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形成一批较有影响的成果。

4、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校管理方式的改革,积极筹划学校各种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教学管理平台,教职工个人信息库、学生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逐步加强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提高管理的效率与水平。

5、加强现代教育技术队伍建设,提升服务的水平通过开展各种培训与研究,提高现代教育队伍的服务意识与水平,加强技术的研究与设备的管理,解决各种应用中的问题,为广大教师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的环境。

一、指导思想: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依据,在校党委、校长室的领导下,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建、管、用水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工作目标,以设施设备完善为基础,以强化管理为抓手,以突出应用为重点,以发挥效能为目的,努力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1、完善教育技术设施设备,不断改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环境。

2、全面用好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信息系统,不断提高使用水平。

3、教育资源建设工作不断推进,进一步丰富校本资源。

4、按计划做好省“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

5、确保众多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和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与安全。

中华经典资源库篇目

中华经典资源库篇目

中华经典资源库篇目一、《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编纂而成。

全书共收录了孔子的言行及与弟子之间的对话,内容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伦理、政治治理等各个方面。

《论语》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也是儒家经典之一。

全文包含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治学思想,强调了人的修养与教育的重要性,提倡通过学习来实现个人的修身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对于了解儒家思想及中国古代教育理念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第一部综合性历史著作,也是第一部以纪传体形式编写的史书。

该书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五个部分,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约3400年间的历史内容。

《史记》以其严谨的史料收集和精准的文字描述,成为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于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社会风貌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约305首古代诗歌。

这些诗歌大部分都是民间创作,内容涉及农耕、礼仪、道德等各个方面。

《诗经》直接反映了当时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被誉为“中华文化魂”、“古代中国的民歌”。

五、《易经》《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典籍,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书分为六十四卦,通过卦象的变化来预测与解释事物的变化规律。

《易经》被广泛运用于卜筮、决策和隐晦意象的解读等方面,不仅在哲学、宗教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智慧的象征。

六、《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历史著作,是司马光根据《春秋》、《史记》等历史文献编纂而成的。

《资治通鉴》以年代为序,对中国古代历史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被称为“皇皇巨著”,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及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七、《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作品,也是中国古代小说领域的巅峰之作。

河北省保定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word版

河北省保定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word版

保定市'2011年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康亚林王丽皓审定人:徐亚丽苑红旭)说明: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设有答题卡,请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

第工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

目前,我国网络写作的影响力已经由文学而进入更加广泛的社会领域。

当然,网络文学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的发展尚未进入产业化的高峰时期。

也正因此,需要我们对它的未来做一个远景规划。

网络文学的重要特征是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时代精神,那么,网络写作到底在哪些方面体现出这一全民文化新姿态的呢?互联网在传统的文学艺术与真实的世界之间构建起一个仿真的世界,它既大大地满足了人们企图通过想象扩展自己现实世界的欲望,又以其比传统传媒艺术更加可感的特性,满足了人们潜意识中“梦想成真”的意愿。

这无疑是时代特征的最新体现。

而网络小说创作形式多种多样,事实上,网络类型小说作为一股新的文学力量,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将有可能以“转换表达方式”推动文学表现形式创新机制的产生,进而丰富当代中国文学谱系。

由于网络写作者的身份千差万别,因而实现了真正的多样化。

特别值得美注的是,网络写作与以往的体制外写作,在书写方式和人群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依靠网络写作生存的网络职业写作者队伍已经超过了各地作协的专业作家队伍。

网络写作的速度和数量是惊人的,写作者依靠文学网站的运作,获得不菲的收入,无论怎么讲,这都是时代进步的结果。

百万业余写作者不断耕耘、相互切磋,在传播文化和推进时代精神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能量。

网络写作实现了文学的多元发展。

网络诗歌的发展扭转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诗歌逐渐退出文学中心舞台的局面。

据调查,相对于其他网络写作,网络诗歌的写作人群分布最广,年龄差距最大,作者数量最多,网络上每年产生大约20万首诗歌作品,.诗歌网站、论坛和博客超过1万家,每年的出版物有近百种。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数 学 试 卷(理科)命题人:武汉中学 严少林 审题人:武汉四中 李文溢 全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数211ii i-+- 等于( ) A. i B. 0 C.-i D.1+i2.设x x x x f ln 42)(2--=,则函数()f x 单调递增区间为(A ) ),0(+∞ (B ))0,1(-和),2(+∞ (C )),2(+∞ (D))0,1(- 3.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若0()f x dx m π=⎰,则20()f x dx π⎰等于( )A .mB .2mC .m -D .04.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离心率为2,一个焦点与抛物线216y x =的焦点相同,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A. y x =B. y =C.y x =±D.32y x =± 5.曲线12x y e =在点2(4,)e 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2eB .22eC .24eD .292e 6.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 、命题“若0m >,则方程02=-+m x x 有实数根”的逆否命题为“若方程02=-+m x x 无实数根,则0m ≤”B 、“1=x ”是“0232=+-x 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 、对于命题:p x R ∃∈,使得012<++x x ,则R x p ∈∀⌝:,均有012≥++x xD 、若q p ∧为假命题,则,p q 均为假命题7.棱长均为3三棱锥ABC S -,若空间一点P 满足SC z SB y SA x SP ++=)1(=++z y x 则(第3题图)( )A 、6B 、36 C 、63 D 、1 8.已知函数)()1(x f x y '-=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x f '为函数)(x f 的导函数,则)(x f y =的大致图象是( )9.如图,过双曲线上左支一点A 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分别过两焦点,其中一条与双曲线交于点B ,若三角形ABF 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BCD10.如图,在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1AB ,1BC 的中点,则以下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 A .EF 与1BB 垂直 B .EF 与BD 垂直 C .EF 与CD 异面D .EF 与11A C 异面11.已知函数()y f x =对任意的x ∈R 满足2'()2()ln 20xxf x f x ->(其中'()f x 是函数()f x 的导函数),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2(2)(1)f f -<- B .2(1)(2)f f > C .4(2)(0)f f -> D .2(0)(1)f f >ABC1A 1C 1D 1B DEF12.定义方程()'()f x f x =的实数根0x 叫做函数()f x 的“新驻点”,若函数()1),()1g x x x ϕ=+=-3,()ln(1),()1x h x x x x ϕ=+=-的“新驻点”分别为,,αβγ,则,,αβγ的大小关系为( ) A .αβγ>>B .βαγ>>C .γαβ>>D .βγα>>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复数4312ii++的虚部为 .1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某命题时,左式为nn 111.4131211--++-+- (n 为正偶数),从“n=2k ”到“n=2k+2”左边需增加的代数式为________.15.设21 , F F 为双曲线12222=-by a x 的左右焦点,点P 在双曲线的左支上,且||||122PF PF 的最小值为a 8,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16.已知()0,x ∈+∞,不等式12x x +≥,243x x +≥,3274x x+≥,…,可推广为1nax n x +≥+,则a 等于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命题p :[]0,2,12≥-∈∀a x x ,命题q :022,0200=-++∈∃a ax x R x ,若“p 且q ”为真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8.(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2()ln f x x a x =+. (1)当2a e =-时,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若函数2()()g x f x x=+在[1,4]上是减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9.(本题满分12分) 如图,在三棱锥S ABC -中,侧面SAB 与侧面SAC 均为等边三角形,90BAC ∠=°,O 为BC 中点. (Ⅰ)证明:SO ⊥平面ABC ; (Ⅱ)求二面角A SC B --的余弦值.OSBC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 +=>>的焦距为,,其右焦点为F ,过点(0,)B b 作直线交椭圆于另一点A . (1)若6AB BF ⋅=-,求ABF ∆外接圆的方程;(2)若过点(2,0)M 的直线与椭圆:N 222213x y a b +=相交于两点G 、H ,设P 为N 上一点,且满足OG OH tOP +=(O 为坐标原点),当25PG PH -<时,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2()ln ()1f x a x a R x =+∈+. (1)当1a =时,求()f x 在[1,)x ∈+∞最小值; (2)若()f x 存在单调递减区间,求a 的取值范围; (3)求证:1111ln(1)35721n n +>+++++(n ∈*N ).请考生从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 以“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为中心的古籍数字化工作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  以“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为中心的古籍数字化工作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 以“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
为中心的古籍数字化工作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引领古籍数字 化新篇章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引领古籍数字化新篇章
中华古籍,这一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一 直备受。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保存难度大,以及利用不便等原因,这些宝贵的 文献资料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瑰宝,我国政府积极推进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其中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中华古籍资源库”的建 设。
(2)技术难题:虽然已开展了一些数字化工作,但在技术上仍存在一些难题, 如如何更好地保留古籍的原貌和信息,如何提高数字化效率和准确性等问题。
参考内容二
内容摘要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华古籍的数字化已成为一种趋势。而在这个过 程中,国际合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演示将探讨中华古籍数字化的国际 合作的重要性和相关问题。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引领古籍数字化新篇章
“中华古籍资源库”是一个以数字化方式保护和利用古籍的综合性平台,其 建设的核心是古籍数字化工作。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 成果。通过对全国各大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的古籍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数字化 加工,我们成功地抢救和保护了大量珍贵的古籍。同时,我们也注重提高数字化 工作的标准和规范化,以确保数字化信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引领古籍数字化新篇章
总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斐然,其中以“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为 中心的古籍数字化工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全面数字化保护和高效利用 古籍资源,我们不仅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球文化的 交流与互鉴做出了积极贡献。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中华古籍资源 库”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实现全球范围内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中华经典资源库讲解

中华经典资源库讲解

中华经典资源库讲解中华经典资源库是一个专门收集和整理中国经典文化资源的数据库。

该资源库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宗旨,致力于收集、整理和推广中国经典文化的经典书籍、经典文献、经典音乐和经典艺术作品等。

中华经典资源库的讲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典书籍:中华经典资源库收集了大量的中国古代经典书籍,如《论语》、《道德经》、《左传》等。

这些书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丰富的思想、智慧和艺术风格闻名于世。

讲解员可以通过解读书籍的内容、理念和历史背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2. 经典文献:中华经典资源库还收录了许多中国古代经典文献,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这些文献记录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讲解员可以通过介绍文献的内容、作者的背景和写作意图等方面,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

3. 经典音乐:中华经典资源库还收集了许多中国古代的经典音乐作品,如《广陵散》、《阳春白雪》等。

这些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代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

讲解员可以通过解读音乐的创作背景、演奏技巧和乐曲意境,帮助人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魅力。

4. 经典艺术作品:中华经典资源库还收藏了许多中国古代的经典艺术作品,如《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

这些艺术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代表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讲解员可以通过解读作品的内容、构图和绘画技法,帮助人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卓越之处。

通过对中华经典资源库的讲解,人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古代经典的研究和欣赏。

同时,这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力的提升。

中华经典资源库篇目

中华经典资源库篇目

中华经典资源库篇目中华经典资源库是一个致力于收集、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的宝贵资源的平台。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篇目: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

它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深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伦理、教育等方面的智慧。

2.《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集,收录了从周代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

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人民生活以及哲学思考。

3.《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描绘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人性的善恶斗争。

4.《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浪荡江湖中的英勇事迹。

这部作品塑造了许多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形象,深受读者喜爱。

5.《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总结中国革命和战争经验的重要著作。

它强调了持久战的战略优势,对后来的中国革命和军事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6.《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兵家必读的兵学典籍。

它以兵法为核心,阐述了军事战略、军队组织和指挥等方面的原则和方法。

7.《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涵盖了从夏朝到五代的历史事件。

它以客观的态度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变迁,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中华经典资源库致力于将这些经典著作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收录和传播,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通过这些篇目的阅读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传统价值观。

中华古籍资源库使用方法

中华古籍资源库使用方法

中华古籍资源库使用方法
中华古籍资源库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化平台,它为用户提供了全面而丰富的古籍
文献资源。

以下是使用中华古籍资源库的简单方法和步骤:
1. 访问网站:打开浏览器并输入中华古籍资源库的网址。

点击进入网站的首页。

2. 导航和搜索:网站提供了多种导航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例如,
可以按照古书、作者、出版社等分类进行导航。

另外,还可以使用搜索栏输入关键词来搜索特定的古籍文献。

3. 浏览古籍:点击您感兴趣的古籍书目,可以进入该书的详细信息页面。

在这里,您可以阅读关于该书的简介、目录等信息,还可以选择不同版本的电子文本进行阅读。

4. 阅读古籍:在您选择的古籍文献页面,您可以浏览不同版本的电子文本。

其中,一些版本可能提供了在线阅读、下载PDF或文本格式的选项。

您可以根据自
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阅读。

5. 笔记和收藏:如果您希望做一些笔记或者收藏您感兴趣的古籍文献,中华古
籍资源库提供了相应的功能。

您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添加笔记,也可以将古籍文献添加到您的收藏夹中,方便以后再次阅读。

6. 交流和分享:中华古籍资源库也是一个社交化的平台。

您可以在相关的页面
下查看其他用户的评论和评分。

如果您愿意,您也可以分享您的阅读心得和评价。

以上是关于中华古籍资源库的简单使用方法。

通过这个平台,您可以轻松地学习、研究和阅读丰富多样的中华古籍文献资源。

享受您的古籍阅读之旅吧!。

中华经典资源库之论语

中华经典资源库之论语

中华经典资源库之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它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论语》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首先,我们可以从《论语》的背景和作者入手。

《论语》是根据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教诲编纂而成的,作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学生的学生们。

它是一部汇集了孔子晚年教学经验和思想的文集,记录了孔子对于人伦道德、政治治理、教育等方面的思考和教导。

其次,我们可以从《论语》的内容结构来了解它的组成。

《论语》分为20篇,共有495章。

每一章都是一个独立的对话或故事,通过对话和事例,展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品德。

其中,最著名的章节包括《学而篇》、《为政篇》、《公冶长篇》等,涵盖了伦理道德、政治治理、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第三,我们可以从《论语》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来探讨它的重要性。

《论语》强调了人伦道德的重要性,提倡“仁”的思想,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以德治国。

它强调了君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和使命,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同时,它也注重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学习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性,提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观念。

第四,我们可以从《论语》的影响和传播来看它的价值。

《论语》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不仅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传播和学习,也影响了东亚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思想。

《论语》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最后,我们可以从《论语》的研究和解读来看它的学术价值。

《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学者对《论语》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读,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理解,丰富了对于孔子及其思想的认识。

综上所述,《论语》作为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影响作用。

中华经典资源库篇目

中华经典资源库篇目

中华经典资源库篇目中华经典资源库是一个存储了丰富中华文化经典的数字资源库,它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了各种形式的经典作品,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领域。

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中华经典资源库,人们可以方便地接触、学习和传承这些经典,同时,也为研究、保护和推广中华文化贡献了力量。

中华经典资源库收录了大量的文学经典,其中包括了诸多的古代诗词、传统戏剧和文言小说等。

比如,古代诗词收录了众多的名篇佳作,如《诗经》、《唐诗三百首》等,这些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通过它们,人们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

而传统戏剧则包括了京剧、豫剧、黄梅戏等各种剧种的经典作品,通过观看这些戏剧,人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戏曲的精髓和魅力。

此外,文言小说也是中华经典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众多的经典之作,通过阅读这些小说,人们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人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此外,中华经典资源库还收录了丰富的艺术经典,其中包括了绘画、书法、音乐等各个领域的经典作品。

绘画方面,资源库收录了许多中国古代传世名画,如《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通过观赏这些名画,人们可以欣赏到中国古代画家的艺术造诣和创作才华。

书法方面,资源库收录了许多中国古代名家的书法作品,如王羲之、颜真卿等,通过欣赏这些书法作品,人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此外,资源库还收录了许多传统音乐作品,如《大鼓梆子》、《京剧唱腔》等,通过欣赏这些音乐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除了文学和艺术,中华经典资源库还收录了大量的历史和哲学经典。

历史方面,资源库收录了诸多与中国历史相关的史书和典籍,如《史记》、《资治通鉴》等,通过阅读这些史书,人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历史的发展演变和重大事件。

同时,资源库还收录了许多与中国历史相关的文献和文物,如古代碑铭、历代朝服等,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和文物,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中华经典资源库康震讲解 -回复

中华经典资源库康震讲解 -回复

中华经典资源库康震讲解-回复【中华经典资源库康震讲解】中华经典资源库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文化宝藏,其中蕴藏了众多珍贵的中华经典之作。

而其中康震的讲解更是备受关注和推崇。

本文将从康震讲解的背景、讲解方法和影响三个方面一步一步回答,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康震讲解的独特魅力。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康震讲解的背景和起源。

康震是一位广为人知的文化学者和教育家,他在中国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精通古代文学、史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独到而深入。

作为一名教育家,康震致力于将经典融入教育,开创了经典讲解的独特模式。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康震讲解的方法和技巧。

康震讲解的核心理念是“尊师重道、文化传承”,他强调通过传统经典阅读和解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

康震的讲解方式独具风格,他注重通过讲授经典中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引导学生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他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的古籍知识传递给学生,并通过讲述古代故事和历史背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的内涵和价值。

康震讲解的方法还包括与学生的互动和讨论,他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经典的智慧。

此外,康震还注重将经典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探讨经典对于当代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意义。

他通过讲述经典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经典思想,提高个人品质和修养。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康震讲解的影响。

康震讲解将经典文化与教育紧密结合,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讲解方法和理念,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经典著作,提高了中华经典资源库的教育价值和文化内涵。

康震讲解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教育领域,也在社会上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他的讲解引发了公众对于经典文化的兴趣和追捧,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而言之,康震的讲解方法和思想对于中华经典资源库的推广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的讲解独具风格,注重与学生互动和思考,使经典文化在当代教育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以“中华刺绣资源库”建设为抓手,五位一体传承创新非遗(廖瑜)

以“中华刺绣资源库”建设为抓手,五位一体传承创新非遗(廖瑜)
非遗传承与高职教育、产业发展共生共荣。
人才培养
传播推广
技艺传承
非遗传承创新
创新研发
文化研究
3.项目建设成效
3.1 人才培养
对接湖南工艺美术产业,开设 了湘绣、湘瓷等非遗专业,成 立了湘绣艺术学院和湘瓷艺术 学院。引大师入校,建立 非遗 大师工作室群 。融传统师徒相 授于现代高职教育,实施 “大 师工作室+项目+产品”工学结 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 构建“岗证课”融通的项目导 向模块化课程体系。大师、教 授同堂指导,创新了非遗传承 方式。
3.项目建设成效
3.4 创新研发
成立了画家、设计师领衔的艺术创新研究会,组建了大师领衔的工艺创新团队, 建立了创新研发责任机制、动力机制和成果共享机制。在坚守非遗精髓的基础 上,从题材、设计、工艺技法、材料、装裱、衍生品开发等方面进行创新研发。
3.项目建设成效
3.4 创新研发
3.项目建设成效
3.4 创新研发
3.2 技艺传承
举办各类非遗技艺培训,促进了非遗技艺的大范围传承
3.项目建设成效
3.3 文化研究
成立了非遗保护研究中心,挖掘、整理非 遗技艺,承办湖南省非遗生产性保护研修 班,举办工艺美术发展高峰论坛,组织教 师开展非遗专题研究,多途径挖掘非遗核 心价值。
3.项目建设成效
3.3 文化研究
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湖南卷》 主持省级非遗课题10个
2.项目建设成果
2.4 建设成果——职业培训馆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岗位培训为目标,校企联合开发了绣稿设计、工 艺技法和手绣制作工鉴定培训包,为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技能提升、企业培训 提供服务。政行校企合作,手绣制作工(湘绣)职业标准在去年已开始使用并试 点鉴定成功,开启了刺绣史上有标准可依、有证可考的新局面。

高考英语 高考语法全集之--名词

高考英语 高考语法全集之--名词

高考英语 高考语法全集之--名词一.名词的定义名词是人、动物、事物、地方、状态、品质或动作的名称。

它可表具体的和抽象的东西。

下面划线单词都是名词:John is my friend .My children love their teachers .(人) The dog is running after a rat .(动物) The meeting was a great success. (事物)This school is good .Broadway is a street in New York City .(地方) My pencil is lost .The window of this house is pretty .(东西) Poverty is a big problem .Everyone seeks happiness .(状态) His bravery is well-known .I enjoy the beauty of this garden .(品质) His arrival was on Sunday .His judgment is not correct .(动作) 名词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两个大类:指具体人物、地点、机构、组织、团体、国家或地区的专用名称。

是一类人、一类东西、一个抽象概念等的共有名称。

按语法特征它又可分为个和不可数名词之分:表示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人或事物的名词。

②集体名词:表示若干个人或事物总体的名词。

若强调整体也可作单数用。

如:family 家庭class 班,阶层army 军队 council 委员会 staff 工作人员team 队 public 公众 jury 陪审团generation 一代人 club 俱乐部 government 政府 crowd 人群 group 组police 警察 press 新闻界 board 董事会 people 人们 youth 年轻人 majority 大多数 population 人口 party 群,队,组 personnel 全体人员 committee 委员会 audience 观众;听众crew 全体船员/机组人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四)
一、单项选择题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
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D.岩浆岩只有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
2.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不是箭头②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A.侵蚀作用B.岩浆活动C.搬运作用D.堆积作用
4.关于地貌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B.只有内力作用才会使地表发生巨大变化
C.在地貌上,只有褶皱能形成块状山地和巨大山脉
D.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的形成,都与断层构造有关
☆读下列四幅地理素描图,完成5~6题。

5.四图中,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甲B.乙C.丙D.丁
6.四图中,最有利于农业生产以及发展城市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暑假期间,重庆大学的学生到西藏、云南旅游。

据此完成7~8题。

7.丽江玉龙雪山外形酷似尖尖的金字塔的山顶(角峰),形成这一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板块碰撞B.冰川侵蚀
C.流水侵蚀D.断裂上升
8.到虎跳峡时,导游介绍的金沙江峡谷成因中,正确的是()
A.地壳断裂,冰川侵蚀B.地壳断裂,流水下切
C.地壳张裂形成谷地D.地块断裂陷落,形成谷地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会产生重大影响。

读黄土高原和狮身人面像图,完成9~10题。

9.“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现今地表形态的典型写照,其成因主要是() A.风力侵蚀B.风化作用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
10.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
读下图,完成11~13题。

11.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①处地
质构造相类似的是()
A.华山B.喜马拉雅山
C.阿尔卑斯山D.安第斯山
12.图中⑥处山地的成因为()
A.背斜成山B.向斜成山
C.褶皱隆起成山D.断层上升成山
13.图中易形成陡崖,有利于开展攀岩活动的部位是()
A.②B.③C.⑥D.⑦
☆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沉积的巨厚的红色岩层,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片红色群山。

太姥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由岩浆上升
冷凝而成的花岗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而形成,花岗岩球状形态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

左图为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观,右图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

读图完成14~15题。

14.形成山体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
15.形成右图岩石球状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
C.火山活动D.风力侵蚀作用
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读图完成16~17题。

16.八卦洲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地壳抬升作用B.地壳下陷作用
C.长江的侵蚀作用D.长江携带的泥沙堆积作用
17.由于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长江河道及八卦洲未来
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
A.八卦洲将与长江南岸相连
B.八卦洲将与长江北岸相连
C.八卦洲以侵蚀为主,面积缩小
D.长江河道左偏,南岸淤塞
☆18.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河漫滩平原发育于山前
B.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河流入海口处
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处
D.平原地区的聚落都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
读下图,完成19~20题。

19.图示地质构造为()
A.背斜构造B.断层构造
C.岩浆侵入构造D.褶皱构造
20.若图示范围内有丰富的资源,则()
A.Q地地下可能贮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B.Q地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分布
C.在P地向下钻探可找到④岩层所含资源
D.P地地下水丰富
二、非选择题
21.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名称是A. ,B. 。

(2)该地褶皱构造及地表形态的变化表现在:先是地壳运动使地面,外力作用以为主,使该褶皱的顶部缺失;后是地壳或相邻地区抬升,外力作用以为主,使该褶皱构造上部覆盖新的岩层。

(3)如果该地修一条与剖面垂直的地下隧道,应选择A、B两地中的地;如开采地下水,应选择地。

(4)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趋向,内力作
用使地表变得。

22.读泉州市水系示意图(图甲)和河谷形态示意图(图
乙),完成下列问题。

(
1)图甲中M处河流外力作用的方式以为主,河谷形态应类似于图乙的(A或
B)图。

(2)从晋江上游到下游,沿岸城市(聚落)的疏密程度是越来越密集(密集或稀疏),试从河流地貌对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