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资料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为消除公司质量/测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等管理体系各个过程中实际和潜在的不符合、不合格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不符合、不合格再发生,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测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
3.引用文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4.定义本程序采用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的定义。
5.职责5.1 生产制造部5.1.1 负责质量、测量管理体系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综合管理。
主要负责质量体系、重大质量异常/质量异议/质量事故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
5.1.2 负责生产过程、检验过程、测量过程、测量设备管理等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
5.2综合管理部5.2.1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等管理体系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综合管理。
对管理评审、内部审核、相关方投诉等提出的纠正措施要求,实行归口管理。
5.2.2负责对日常检査、合规性评价中发现的不符合组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归口管理。
6.纠正措施的工作程序6.1不合格的发现与评审6.1.1公司领导或各单位/部门在体系运行中发现的体系、过程和产品质量、测量过程、测量设备方面的不合格,尤其对于重要的、普遍的、规律的或反复发生的不利于质量的不合格应进一步评估,对不合格性质及影响程度给出结论,需要实施纠正措施的,确定实施纠正措施的主责单位,根据体系、过程和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管理处理规定,需经公司领导或主管部门领导批准的,经相关领导批准后,向主责单位/部门下发相关的不合格报告或整改通知书,进行纠正措施的实施,并填写纠正措施报告或相关的整改报告(包含纠正措施),责任单位是多个的,要分别出具。
纠正措施主管部门/单位要建立纠正措施报告台帐,追踪整改进度情况。
对于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不合格,可以口头等方式通知责任单位整改。
6.1.2 评审的主要依据: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规程等体系文件,包括工艺标准、产品标准、合同、技术协议及相关法律法规等,以及公司未纳入体系管理的相关制度.会议纪要等。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三维网)资料

题,包括发生时间、地点和具体情况等 3D.采取临时性措施: 一般指对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
、更换等应急措施。 4D.根本原因描述: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描述.
六、 8D方法
5D、永久性纠正措施和期限: 永久性纠正措施:对问 题发生的现场原因进行彻底整改的措施。通过永久 性纠正措施的实施,问题不再重复发生,类似问题 也不再发生。期限:完成永久性纠正措施的期限。
三、原因的调查和分析
不合格原因分析和调查结果应明确责任部门。 对重大和重复发生的不合格原因调查和分析按 ‘8D”方法进行。
四、纠正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1、先进行纠正。 2、评,针对原因。防止再发生。 4、跨部门问题在管代协调下,技术质量部
质管员组织各部门实施。并登记。 5、采用的措施应能举一反三。消除同类不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课程安排
一、目的、范围、术语、职责 二、信息来源 三、原因的调查和分析 四、纠正和纠正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五、监控和验证 六、8D方法 七、预防措施
八、统计分析
九、指标、表格
一、目的、范围、术语、职责
目的: 消除实际和潜在不合格原因,杜绝重 复发生及防止潜在不合格的发生,确保产品 质量体系有效实施和改进。
合格原因。 6、管代对措施制定进行批准。
四、纠正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7、工艺更改
由技术质量部负责对从顾客处退回的产 品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分析和采取纠正措 施以及可能引起的工艺更改,以防止再 发生,顾客要求时须提供所有记录。
五、监控和验证
1、技术质量部质管员进行监控和验证。 每月在质量例会纪要中公布进展情况。 对各部门提交的纠正措施评价有效性。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是控制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纠正和防止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和风险事件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
1. 识别问题原因:当出现质量问题或安全问题时,首先需要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2. 确定纠正措施:根据问题原因,制定具体的纠正措施,解决问题并避免其再次发生。
3. 实施纠正措施:将纠正措施付诸实施,并确保其有效性。
4. 监测结果:持续监测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预防措施:
1. 风险评估:对潜在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和风险事件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2. 制定预防计划: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预防计划,包括预防措施的具体内容、实施时间和责任人员等。
3. 实施预防措施:按照预防计划,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潜在问题的发生概率。
4. 监测效果:持续监测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5. 完善改进:根据监测结果,对预防措施进行改进,以实现更好的预防效果。
这些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需要与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通过持续改进的循环来确保问题的纠正和预防。
此外,培训和教育也是重要的措施,以提高员工的意识和技能,减少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为了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职责各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所导致的质量异常问题加以纠正改善,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加以预防,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追究经济责任。
4.定义无。
5.工作流程5.1来料质量纠正和预防措施5.1.1由品控部负责收集、整理进料检验报告,提出需要改善和纠正的不合格项目。
5.1.2品控部、仓库、生产部、研发部组织相关人员负责针对不合格项作进一步调查分析。
5.1.3品控部负责将《品质异常反馈单》传达给供应商,并要求作出实际性限期改善的书面回复,必要时提出索赔。
5.1.4当供应商连续出现产品品质不合格或是重大品质问题时,应对供应商的供给资格依《采购控制程序》重新进行评审。
5.2生产过程中质量纠正和预防5.2.1品控部、生产部应及时收集、整理《IPQC制程巡检表》、《生产日报表》和现场各种检查的结果,组织相关人员对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
5.2.2通过调查分析,按不同的质量问题划分产品工序和责任,讨论针对性的、具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2.3生产部门负责将《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交责任人签名,并实施纠正和预防,相关负责人进行跟踪直到结案。
5.3客户抱怨、退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5.4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跟踪品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和客户退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
5.5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不合格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依照《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进行。
5.6对管理评审提出的不合格项,由相关部门开出《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交责任部门负责人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予以实施,管理者代表负责跟踪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效果。
5.7质量目标未达到要求时,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进行改善。
5.8当纠正和预防措施涉及质量体系文件,与相关文件相矛盾时,应及时上报管理者代表,依《文件控制程序》进行修改,以便纠正和预防措施能持续有效性。
IATF16949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调查分析公司IATF16949:2016管理体系运作过程中不符合事项发生之原因,对于明显或潜在不合格问题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问题的再发生。
2.范围;适用于对质量管理活动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
3.权责:3.1品质部:负责在出现不符合时发出相应『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在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起监督、协调作用并跟踪验证;3.2内审员:当内部审核出现不合格时,发出『内审不符合报告』,并进行跟踪验证;3.3各相关部门:对与之相关之不符合项实施相应的纠正以及预防措施。
4.定义:4.1纠正措施:对已经发生的异常或明显异常采取的改善措施;4.2预防措施:对尚未发生的但可能发生的异常或对异常采取的措施。
5.工作程序:5.1纠正提出时机;5.1.1供应商供货出现不符合时;5.1.2制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超出本厂规定值时;5.1.3客诉投诉时;5.1.4内部审核出现不合格时;5.1.5其他不符合方针、质量目标等不符合的情况。
5.2不合格事实填写、原因分析、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5.2.1可采取相关部门讨论办法、评审以往的数据和记录、或试验的方法来确定根本原因;5.2.2当出现5.1.1情况时,由品质部根据『进料检验报告』填写『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由资材部采购发给供应商,要求供应商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原因分析,确定纠正措施后传回,由品质部对其下一批来料进行跟踪验证,供应商质量供应情况是作为对供应商是否符合供货资格的考核项目,品质部执行验证,管代表对有效性进行验证;5.2.3当出现5.1.2情况时,如果是过程或产品质量问题,由品质部根据相关检验报告填写『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报告中“不合格事实”及“原因分析”栏,定出责任部门、责任人,由责任部填写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工程部负责跟踪验证,管代表对有效性进行验证;5.2.4当出现5.1.3情况时,由业务部进行信息的接收、归集并填写『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中“不合格事实”栏,工程部确认属实后,进行原因分析,定出责任部门、责任人,再由责任部门填写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工程部负责跟踪验证并将改善报告由业务部传至客户,由客户对有效性进行验证;5.2.5当出现5.1.4情况时,由审核员发出『内审不符合报告』,记录不合格事实,由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并定出纠正措施,审核员确认并跟踪验证,管代表验证有效性,具体内审操作程序详见《内部审核控制程序》;5.2.6当出现5.1.5的情况时,由品质部填写『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并于报告“不合格事实”及“原因分析”栏,定出责任部门、责任人,由责任部填写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平管部进行跟踪验证,管代表对有效性进行确认;5.2.7解决问题公司针对客户问题解决过程,采取8D报告的方法来引导根本原因的识别和消除。
不合格和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不合格和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引言:不合格和纠正预防措施是每个组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
不合格产品或服务可能会对组织的声誉、客户满意度和财务情况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确保不合格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组织需要建立和实施不合格和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一、不合格控制程序:1.不合格识别和记录:任何发现不合格产品或服务的员工应立即通知质量管理部门,并填写不合格报告。
不合格报告应包括不合格项的描述、影响范围以及可能的原因等必要信息。
不合格报告应及时记录并保留。
2.不合格评估和分类:质量管理部门应对不合格报告进行评估,并根据不合格产品或服务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对其进行分类。
分类可以按照不同的影响级别(严重、重要、一般)或不合格类型(产品、服务)进行。
3.不合格处理:根据不合格分类的程度,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严重的不合格问题,应立即停止相关工作,并采取紧急纠正措施。
对于其他不合格问题,应制定详细的纠正计划,并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纠正。
4.不合格记录和追踪:不合格记录应进行跟踪和处置,并建立相应的记录表格和数据库。
记录表格应包括不合格项的描述、纠正措施和解决情况等信息。
记录应保留一定的时间,并进行定期审查和分析。
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纠正预防措施识别:除了不合格问题之外,组织还应主动寻找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并确保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这可以通过内部审查、客户反馈、员工建议、供应商评估和数据分析等手段来完成。
2.纠正预防措施评估:质量管理部门应对被识别的问题和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其严重程度和潜在影响制定优先级。
3.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根据优先级和资源可行性,制定纠正和预防计划,并将其实施。
纠正和预防计划应包括具体的目标、策略和措施,以确保问题的根本解决和未来的风险预防。
4.纠正预防措施评估和总结:一旦纠正和预防措施得以实施,应对其进行评估和总结。
评估应包括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改进程度以及相关成本等。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范本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范本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是在面对问题或失误发生时应当采取的行动。
这些措施旨在纠正已发生的问题,并防止其再次发生,以确保组织的运作顺利进行。
下面是一个关于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范本,供参考: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范本(二)1. 简介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是为了纠正已经发生的问题并预防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而制定的一套行动计划。
本程序旨在确保组织持续改进,降低风险,并提高效率和质量。
2. 目标2.1 确定和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2.2 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以消除已经发生的问题;2.3 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2.4 监控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3. 程序步骤步骤1:问题识别和分析3.1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进行问题识别,例如流程图、鱼骨图、5W1H等;3.2 收集问题相关数据和信息;3.3 分析问题并确定其根本原因;3.4 编写问题报告。
步骤2:纠正措施4.1 确定纠正措施的目标和目标;4.2 制定纠正措施的具体实施步骤;4.3 确定责任人和时间表;4.4 实施纠正措施;4.5 监控和评估纠正措施的有效性;4.6 纠正措施验证。
步骤3:预防措施5.1 确定预防措施的目标和目标;5.2 制定预防措施的具体实施步骤;5.3 确定责任人和时间表;5.4 实施预防措施;5.5 监控和评估预防措施的有效性;5.6 预防措施验证。
步骤4:监控和持续改进6.1 设立监控措施并定期检查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6.2 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6.3 对已实施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审核。
4. 文件和记录8.1 问题报告;8.2 纠正措施计划;8.3 纠正措施执行和监控记录;8.4 预防措施计划;8.5 预防措施执行和监控记录;8.6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验证记录;8.7 审核记录。
5. 培训和沟通9.1 发布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并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9.2 定期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并分享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进展;9.3 提供持续改进意见和建议的渠道。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通过对已发生或潜在性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实现不断的质量改进,使类似问题发生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防止已经发生的不合格品再次发生和潜在不合格发生。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不合格过程、不合格品和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不合格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术语及定义3.1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使其满足规定的要求。
3.2防错: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消除错误的技术,防止制造不合格产品。
防错方法一般有:改进工艺、制作固定或专用工装、采用报警装置、目标管理、看板管理、颜色管理等。
3.3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3.4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3.5潜在不合格:指现在尚未发生,但有趋势或迹象可预期将发生的产品质量/交付/服务等不合格。
4 、职责4.1质量部门:是纠正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跟踪和验证;外部质量信息的收集、反馈和汇总分析;对质量问题及不符合项进行收集和趋势汇总分析。
4.2技术部门:负责纠正、预防措施涉及有关的技术文件的更新。
4.3各部门/车间:负责本部门不合格项的原因分析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参与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负责相关措施的实施。
4.4 供应商管理部门:负责督促供方不合格项的原因分析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4.5分管领导: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批准、协调和监督。
5工作流程描述5.1纠正措施流程:5.2预防措施流程:5.3工作要点描述6、支持性文件《持续改进程序》《不合格品管理程序》7、记录8程序变更记录。
GBT19022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通过对测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己发生的不合格和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保证测量体系的稳定运行。
2适用范围适用于测量管理体系中发现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的管理控制。
3职责分配3.1企业管理办公室为测量管理体系纠正、预防措施的监督管理部门。
3.2项目总工办对有关部门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跟踪检查,并验证其效果。
3.3各部门负责对测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发生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消除不合格的产生。
3.4管理者代表或项目经理负责对重大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审批。
4术语4.1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2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3纠正:为消除己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5要求和过程实施5.1纠正、预防措施控制过程识别输入是识别不合格的测量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输出是完成纠正、预防措施并达到持续改进;活动是确定不合格、分析不合格原因、制定和采取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评审、跟踪和验证;资源是人员、设备、环境等。
5.2纠正、预防措施控制过程实施5.2.1纠正、预防措施控制过程要求5.2.1.1应分析评价现有的测量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确定改进的方法和目标。
5.2.1.2顾客投诉的不合格信息由项目部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上报公司企业管理办公室。
5.2.1.3测量过程中所形成的批量不合格,由使用部门上报项目总工办。
5.2.1.4对产生的测量不合格,应填写《不符合项报告单》,报部门领导。
5.2.1.5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由审核组组长提供审核、评审报告,并附上《纠正、预防措施要求表》。
5.2.1.6对重大测量过程产生的不合格,必须由企管办、项目总工办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纠正、预防措施方案交付实施。
5.2.2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原因5.2.2.1测量过程中发生的批量不合格、测量过程失控或类似的不合格情况多次重复发生。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02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识别问题
01
02
03
04
在纠正措施控制程序中,首先 需要识别问题。这包括了
质量问题:通过质量检查、客 户反馈等途径识别产品存在的
质量问题。
效率问题:通过分析生产数据 、工时等指标,发现生产过程
降低风险:对无法消除的危险源,应采取措施降 低风险,如设置警示标识、提供个人防护装备等 。
执行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执行预防措施是确保预防措施有效实施的关键。具体而言,执行预防 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 能水平,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执行预防措施。
执行纠正措施
最后,需要按照制定的纠正措 施进行实施。执行纠正措施时
需要注意
协调资源:确保所需的资源( 如人力、物力、时间等)得到
进行监控,确保按计划推 进。
评估效果:在纠正措施执行完 毕后,对执行效果进行评估, 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03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监督检查: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执行 ,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记录报告:建立记录报告制度,记录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存在的问 题和改进措施,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04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估与改进
效果评估
01
02
03
评估目的
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际 效果进行评价,确定措施 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员工反馈:收集员工的反馈和建议,了解员工对 工作场所的看法和意见,发现潜在问题。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3预防措施
4.3.1公司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并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3.2识别潜在不合格
4.2.3.2对情况b)、f)由战略发展部填写《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中“不合格事实”栏,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填写“原因分析”栏,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战略发展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4.2.3.3对情况c),由客服部填写《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中“不合格事实”栏,转研发中心确认并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客服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顾客并取得顾客满意。
c)产品质量投诉或顾客抱怨时;
d)内审发现不合格时;
e)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时;
f)其他不符合பைடு நூலகம்量方针、质量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2.3原因分析、措施制定、实施与验证
4.2.3.1对情况a)由品管部填写《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中“不合格事实”栏,转生产部门;由生产部门填写“原因分析”栏,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品管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2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
3.3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4客服部负责有效地处理顾客意见。
4程序
4.1持续改进和策划
4.1.1公司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的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在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持续追求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改进。
管理者代表应及时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分析如下记录: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1.5由记录统计分析发现的不合格趋热势等;
5.1.6环境污染事故、重大相关方投诉时;
5.1.7两化融合水平评估与诊断过程发现的不符合项依《两化融合水平评估与诊断》执行;
5.1.8监视与测量的未达标或不符合情况依《监测与测量管理程序》执行;
门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有效改善措施并落实执行;
7、水平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未达标或不符合由发现单位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
8、考核结果未达标由行政部提出[绩效考核单];
5.3原因调查分析:
1.管理评审、内审等发生问题:以各种形式分解管理沟通问题,制订改善方案。
2、客诉问题:召集相关部门共同分析管理服务的投诉处理。
2.2 生产中半制品和成品、产品检测&试验过程发生质量问题的管理;
2.3 客户抱怨事件及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时异常问题的管理;
2.4 内、外部质量、环境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稽核发现不符合的管理;
2.5 管理审查发现的问题的管理;
2.6经营计划方针及质量、环境、新型能力目标未达成的管理;
2、定义:
纠正:为消除已经发生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5.1.2客户投诉信息及投诉不良样品,信息接收时应需涵盖:产品型号、批号,订单时间,产品发货、
到货时间、使用环境、失效类别现象等,或失效样品或不良图片等,具体依《客诉处理流程》执行;
5.1.3公司内外部产品(半成品、成品)检验、试验过程中质量异常发生时,依《检验和试验控制程
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3、产品检测、试验及生产品质问题:工程PE和品质部QE对产品、半成品、零部件解析测试解析,
召集相关部门一同进行分析处理。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30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实际或潜在危害因素,保证产品质量与消费者健康安全。
2.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和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
3.职责总经理负责重大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审批与组织实施、验证工作。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跨部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协调和组织验证工作。
各部门主管负责各自职责范围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审批和组织实施。
质检部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工作和验证工作(特别规定除外)。
各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订和实施。
4.程序4.1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提出4.1.1销售部接到客户投诉后,应及时与客户联系,了解情况,填写《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交质检部,由质检部跟进并留档。
质检部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中发现的重大不合格情况或不合格项目,由质检部发出《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
4.1.2HACCP管理体系日常运作中发现的运作问题,由各部门主管发出《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
4.1.3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或者需改进的问题,由HACCP小组组长签发《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内审中的不合格项处理见《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4.1.4对目标考核和资料分析中出现的需改善的项目,由分析人发出《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
4.1.5对客户满意调查出现以下情况,销售部填写《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交相关部门:A.未达到质量目标(纠正措施);B.一个客户对某一项目不满意(纠正措施);C.25%以上客户对某一项目认为需改善(纠正措施);D.40%以上客对某一项目认为一般(预防措施)。
《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上应填写对相关部门提出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及时间要求,并复印两份,一份交责任部门,一份交质检部跟进。
如果是内、外审核及管理评审发出的《不合格项报告》,则复印两份,一份交责任部门,一份交行政部。
4.2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订4.2.1接到《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或《不合格项报告》的部门主管应组织有关人员就产生不合格的原因或者潜在原因进行分析。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QEOHSMS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实施本程序,对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运行和保持过程、内部审核过程、管理评审过程、检查等监控过程发生的事故、事件、不符合进行监控,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防止再次发生,达到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和保持过程、内审过程、管理评审过程、检查等监控过程发现的事故、事件、不符合或潜在的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制定。
3术语3.1事故: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等意外事件。
3.2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情。
3.3不符合:未满足作业标准、惯例、程序、规章、管理体系等要求。
3.4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3.5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6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职责4.1运营中心负责对组织重大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的调查、报告和评审、处置;提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参与措施的评审,并跟踪验证其实施效果。
4.2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发生的、事件、不符合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并实施。
4.3项目经理部负责事故、事件的统计、上报,负责本项目一般及轻微不合格品、一般质量、环境、安全事故和不符合项的评审和处置,制定、实施本项目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工作程序5.1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识别本程序要求的纠正、预防措施,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运行和保持的过程、内审、管理评审过程、检查方针、目标考核、顾客满意度调查等监控过程所发现的事故、事件、不符合的纠正、措施或潜在的事故、事件、不符合的预防措施。
5.1.1 质量问题的识别包括:a) 重大的顾客投诉问题;b) 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预见的、潜在发生的问题;c) 日常工作中多次出现的共性问题;d) 开发过程监控、评审中发现的问题;e) 在体系运行过程中根据数据统计分析或以往的纠正预防报告发现的问题隐患;f) 内、外部审核、过程检查、管理评审中收集的有关信息。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修订履历1 目的针对已产生或潜在的不合格品、事故、事件、不符合,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减少事态的影响,确保质量管理持续符合体系规定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体系范围所涉及持续改进的各个方面,如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质量改进等活动的管理。
3 职责3.1 公司总经理负责在整个公司范围内营造持续改进的氛围,对重大改进项目进行决策。
3.2 质量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对跨部门纠正和预防措施作出适当的安排,跟踪验证实施效果;对因采取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文件更改作出合适的安排。
3.3管理者代表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将采取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关信息提交管理评审。
3.4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内部过程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部门负责人安排跟踪验证。
4 工作程序4.1 持续改进的策划4.1.1 公司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不断提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持续追求对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改进。
可采取的措施有: a)测量和分析现状,找出薄弱环节和制约产品特性、过程效益发挥的关键;b)确立改进目标,即改进的预期效果;c)研究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d)评价和选择方案;e)实施所选定的方案;f)测量、验证和分析实施的结果;g)使有效的措施标准化。
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机会。
改进应是持续的活动,以确保产品、过程、体系的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1.2 日常的改进活动对日常改进活动的策划和管理按本程序3.2、3.4条款的要求执行。
4.1.3 较重大的改进项目质量部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积极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如技术改造、工艺优化、资源配置等),组织各部门进行策划,制定改进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予以实施。
不论是策划持续改进项目、日常的改进活动、还是较重大的改进项目,在分析现状/趋势、找出存在问题或问题的主要方面时,应尽可能使用统计分析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按《数据分析程序》执行。
不合规、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CSR)

制订日期
内容
制订部门
制定
审核
审批
3.2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的不合规/不符合项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防止潜在不合规/不符合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4.0职责
4.1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负责CSR纠正预防措施需求的批准及监督措施成效。
4.2 企管部社会责任组(常设监督机构)负责组织CSR方面所涉及的不合规/不符合的原因分析、制定措施及监督实施,并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5.3纠正预防措施的验证
5.3.1企管部社会责任组应对责任单位回复的《不符合、纠正预防(CAR)整改报告》和《责令整改通知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以确保措施的符合性及可操作性。
5.3.2企管部社会责任组将验证后的《不符合、纠正预防(CAR)整改报告》和《责令整改通知单》报公司管理者代表审核,报CSR合规小组组长或总经理审批。
5.3.3CSR合规小组必须会同其他部门针对此事件对全员做教育宣传活动,以确保措施能在公司内部得到有效的沟通、倡导及教育,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重复发生。
5.3.4必要时需要修订相关文件(程序文件、指导书、作业规范等),保障CSR管理体系的标准化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化的一致性。
6.0注意事项
6.1企管部社会责任组应将CSR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完成情况定期向CSR合规组长汇报。
6.2企管部社会责任组应将CSR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关信息汇总提交管理评审。
6.3不合规、纠正和预防措施之相关验证、查证记录必须保存2年以上,以确保在客户要求时能及时提供备查,责任单位必须予以妥善保存与管理。
7.0相关文件
7.1《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7.2《管理评审管理程序》
8.0相关记录
8.1《不合规、纠正预防(CAR)整改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检部要及时分析如下信息,了解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了解过程、产品质量趋势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并在日常对体系运作的检查和监督过程中,及时收集分析各方面的反馈信息:
a.供方供货质量统计、产品质量统计、顾客满意程度调查等;
b.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
c.纠正、预防、改进措施执行情况。
4.4由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对体系文件的任何更改,按《文件控制管理程序》执行。
4.5 重要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相关记录应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5.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管理程序》
6.质量记录
《纠正和预防措施表》
公司LOGO
文件标题
文件编号:DX-2010068
保密级别:机密
文件版次:A01
文件发放范围:
序号
单位
签收
序号
单位
签收
序号
单位签收1□来自经办7□冲压车间
13
□人事行政部
2
□市场部
8
□压铸车间
14
□财务管理部
3
□销售部
9
□精加车间
15
□供应链管理部
4
□工程部
10
□膜切车间
16
□交货管理部
5
□模具部
11
4.程序
4.1质检部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积极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如技术改造、工艺改进、资源配置及环境改善等),组织各部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实现过程的改进。
4.2纠正措施
4.2.1 组织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应与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2 识别已存在的不合格
质检部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信息进行识别:
a.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
b.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时;
c.顾客对产品质量重大投诉时;
d.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
e.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情况。
重大和严重的范围可包括: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相应条款;产品危及人生安全;在批量生产过程中造成的不合格品,经济损失在万元以上的产品等。
□组装车间
17
□生产计划部
6
□自动化部
12
□切片车间
18
□仓储中心
审批:王江山审核:陈立山编制:王俊杰
1.目的
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职责
3.1质检部负责组织确定和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2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