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2-2021年第22期(总第274期)
课堂教学KETANG JIAOXUE
引 言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
若干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结合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及当前高中信息技术的现有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变革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不现实的。

因此,教师应积
极探究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方案,以提升教学质量。

一、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信息技术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是一门陌生的学科。


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很多学生很早就开始接触信息技术、电子科技产品等。

在教学高中信息技术时,教师可以摒弃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开展翻转课堂教
学,给学生更多的课堂话语权,让学生站到讲台上为大家讲解相关知识
[1]。

例如,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涉及一部分计算机的组装
与维护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对于高中生而言比较简单,学生在学习时很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甚至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多教师还会发现学生出现上课不认真听讲、
开小差的情况。

为了让课堂的学习气氛更加浓厚,提高
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

首先,在课前备课阶段,教师先为学生设定明确、细致的学习目标,方便学生在接下来的预习和学习过程中能够按照学习目标安排自己的学习。

然后,教师就可以将这份学习目标发放到学生手中,并引导其进行自主预习。

在预习前,教师需要告诉学生:“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这节课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很简单,老师相信只要大家认真预习,不用我过多讲解,你们都能学会。

下面,老师就将预习任务布置给你们,请你们按照学习目标预习。

到时候,我会请同学们来讲台上给大家讲讲知识点哦,相信大家都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当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后,教师就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到讲台上给其他学生讲解知识。

在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策略时,教师应注意不要全程只依赖一名学生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而应将课堂的学习
任务划分为多个板块,邀请多位学生上讲台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并向其他学生讲解知识。

对于中学生而言,传
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上台讲解知识点,有利于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同时在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边听讲,一边观察讲台下学生的听课情况,从而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
实施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学习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
准备。

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选择一些应用
性较强的知识。

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包括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包括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在此背景下,教
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开展探究合作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

例如,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涉及C 语言的一些基础知
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刚刚接触C 语言时产生了畏难、逃避心理,不愿意学习这类知识。

为了转变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好自主学习的目标,并且将小组学习任务按照小组人数划分为若干个板块。

例如,教师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四人一小组,将学习任务拆分为四个板块,每位学生负责学习任务中的一个板块,自行研究探索,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小组成员进行分享。

当每位学生都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各自的学习内容结合起来,互相讲解C 语言的相关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只是扮演了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很好地发挥了个
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这样的教
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注重课堂互动,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在教学高中信息技术时,课堂互动是提高学生课
堂注意力的一个有效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主动回答教师问题的意愿并不十分强烈,导致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往往是硬性提问,点名某位学生回答问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汤晓春
(甘南藏族自治州中等职业学校,甘肃合作 7470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本文将围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展开教学策略探析。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2-0052-02
-053-2021年
第22期(总第274期)
课堂教学KETANG JIAOXUE
题,这种课堂互动方式虽然也能够起到课堂互动的效果,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使其在上课过程中不敢和教师对视、产生眼神交流。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学方法,采用更加恰当的课堂互动方式
[3]。

例如,某节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
阶段告诉学生:“这一节课,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问题,希望大家能踊跃举手回答。

即使回答不正确,也会有加分奖励哦!”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先用平易近人
的语气来让学生消除抵触心理,接下来,在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就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和教师进行有效互动。

在师生讨论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问题时,教师实际上也是在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能从学生的
角度感受知识的难点,进而优化接下来的教学。

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也应注意,虽然采取的是加分策略,但是回答正确的学生应多加分,而回答错误的学生只能获得少量加分。

如果课堂提问稍有难度,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与课堂互动模式结合起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讨论出一个大体的结果或者思路后,主动和教师分享。

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要判断学生的思路是否正确,如果思路正确,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如果思路稍有偏差,可以站在引
导者的角度,帮助学生矫正思路,延伸思考。

这样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四、渗透微课教学,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学难度在逐渐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在慢慢变大。

为了尽可能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于一些难
度较大、记忆点较多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录制微课的方法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学Offi ce 的相关应用知识时,经过长时
间的教学实践,很多教师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了Offi ce 的相关应用知识后,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一些稍微复杂的操作,但是一段时间过后,引导学生对Offi ce 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时会发现,学生已经遗忘了之前学习的Offi ce 应用知识和技能。

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延滞了教学进度,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分析每一章节知识的难度,在备课阶段对每一课时的难度进行分级。

例如,Offi ce 的相关应用内容虽然操作难度不大,但记忆点较多,学生通过
观看教师的操作演示,或许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操作任务,但是一旦离开教师的教学指导,很快就会遗忘操作过程中的部分重要细节,从而影响整体的操作效果。

对此,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前针对这部分内容录制微课。

由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在录制微课时,教
师要遵守限时的原则,将视频时长控制在5~10分钟,每
节微课讲解一个或两个知识点,这样才能获得比较好的
教学效果。

录制好微课后,教师可以将观看微课视频当作课前预习任务,发布在班级群中,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观看微课,并进行记忆学习。

经过课前观看微课,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Offi ce 相关应用的基本技巧,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就可以稍微弱化课堂知识讲解环节,赋
予学生更多的课堂主动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练习的方式巩固Offi ce 应用技能。

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
中学生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在课前预习环节中,有些学生即便能够记忆大部分知识,但偶尔还是会出现遗忘的情况。

对于这种间歇性的遗忘,教师应给予理解,并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将微课视频导入学生的计算机,方
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及时观看视频回顾知识点。

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有效保障了学生的主体性,还凸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结 语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
教师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

要想改变不适应现阶段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教师就要立足学生发展的长远目标,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提出针对探究能力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这既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探索与实践,又
是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吴爽.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
培养[J].新课程,2020(15):98-99.
[2]孔德申.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中
的应用[J].黑河教育,2019(11):86-88.[3]王国强.高中信息技术应用探究式教学方式的研究[J].
成才之路,2020(08):132-133.
作者简介:汤晓春(1976.1—),男,甘肃临潭人,副高职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