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第5课运动与位置(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第5课运动与位置(教学设计)《小学科学第5课运动与位置(教学设计)》
引言: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动与位置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内容。
通过学习运动与位置概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周围事物的位置关系,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他们亲身体验、观察并总结运动与位置的特点和规律。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运动的含义及常见运动的特点。
2. 理解位置的含义及常见位置关系的概念。
3. 能够通过实际观察和模型呈现的方式描绘运动与位置之间的关系。
4.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运动的特点和位置关系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运动与位置的关系的图示和描述。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故事或问答的方式引起学生对运动和位置的思考。
例如:你家的大黄狗是如何从门口跑到院子里的?它移动了吗?
2. 观察与实验(3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与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运动和位置的关系。
教
师可以准备以下实验内容:
- 实验一:利用小车和轨道进行运动观察。
学生将小车放在直线轨道上,推动
小车向前移动,观察小车在不同位置的变化。
- 实验二:观察运动物体的位置。
教师在教室不同位置设立几个标志物,如纸杯、书等,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位置关系,并尝试描述。
- 实验三:观察不同角度的位置关系。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
张城市或园区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不同位置之间的关系,例如学校和超市的位置。
3. 填图与总结(20分钟)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相关的图示和描述。
教师可
以提供运动和位置的图示,学生需要将所观察到的运动和位置写在相应的图中,并进行总结。
例如:小车从轨道的起点移动到终点的过程中,小车处于不同的位置。
4. 达标检测(20分钟)
教师通过一些问题或任务,检测学生对运动和位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
小明说“地球永远都在运动”,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
5. 拓展延伸(20分钟)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一些与运动和位置相关的常识,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和学习。
例如:太阳为什么能够看到它的运动?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直线轨道和小车
2. 标志物,如纸杯、书等
3. 城市或园区平面图
4. 运动和位置的图示
5. 达标检测问题或任务
五、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实验操作和总结的能力,以及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运动和位置之间的关系,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中,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运用运动和位置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探索运动和位置的其他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