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1]

合集下载

[固体和液体压力-压强的计算]不规则容器的液体压强

[固体和液体压力-压强的计算]不规则容器的液体压强

[固体和液体压力\压强的计算]不规则容器的液体压强一、固体压力、压强的计算使用p=F/S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为两物体的接触部分).1.找压力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G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等于物体的重力G.如果物体还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则压力可能不等于物体的重力G,因为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例1请指出图1各种情况下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支承面上静止不动时所受压力的大小.解析第一幅图中物体对水平支承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G;第二幅图中拉力F沿水平方向拉动,在竖直方向对物体对水平支承面的压力没有影响,所以水平支承面受到的压力也等于物体的重力G;第三幅图中沿竖直方向物体受到一个向下的压力F,所以水平支承面受到的压力等于F+G;第四幅图中沿竖直方向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拉力F,所以水平支承面受到的压力等于G-F;第五幅图中压力虽然不是由重力G引起的,但是对水平支承面受到的压力仍有影响,所以水平支承面受到的压力等于F-G;第六幅图中压力也不是由重力G引起的,对竖直方向的压力也没有影响,所以竖直支承面受到的压力等于F.压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质的两种力,要严格区分,不能因为有的情况下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就把它们混为一谈.2.找受力面积例2重21N、边长0.1m的正方体铝块,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则该铝块对桌面的压强多大?解析从题目条件可知,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物重21N,铝块底面积S为受力面积,S=0.1m×0.1m=0.01m2,而不是桌面的面积1m2,然后根据公式p=F/S计算出铝块对桌面的压强为2.1×103Pa.所以在求解压强问题时,应正确地选取受力面积,即相互接触并发生挤压的面积,而不是物体的表面积.例3由同种材料做成的三个高度相同,但底面积不同的实心圆柱体A、B、C,A重20N,B重10N,C重8N,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a、pb、pc是什么关系?解析由公式pa=ρgha,pb=ρghb,pc=ρghc,因为ha=hb=hc,所以pa=pb=pc.即相同材料制成的高度相同的实心柱体,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例4一块方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余的砖对地面的().A.压力不变,压强不变B.压力减半,压强减半C.压力不变,压强减半D.压力减半,压强不变解析此题是从压强跟压力、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来考查对压强概念的理解.由公式p=F/S可知,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一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F的大小等于砖重G,若切去一半,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将变为原来的一半,而受力面积S也变为原来的一半,所以压强不变,应选D.当我们讨论压力、压强变化问题时,对于放在水平支承面上的物体来说,压力大小的变化,主要看其重力如何变化,而压强大小的改变,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决定,所以要综合这两个因素共同来考虑.二、液体压力、压强的计算1.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3.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ρgh.h是液体内某处的深度,即该点到自由液面的距离,单位是m;p为液体压强,单位是Pa.由公式p=ρgh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ρ、深度h有关,跟液体重、体积、底面积大小、容器形状等无关.使用p=ρgh公式计算液体压强、压力时,一般首先确定压强p,再确定压力F.例5一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水面距离茶壶底部的距离为12cm,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取g=10N/kg)(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解析求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首先根据p=ρgh,算出水在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2×103Pa,再根据F=pS,算出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为4.8N;求茶壶对桌面的压强是有关固体压力、压强的计算,首先把盛放水的茶壶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F=G容+G液=10N,再根据p=F/S算出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2500Pa.4.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跟液体的重力不一定相等.如图2所示,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pS=ρghS,其中“S・h”表示底面积为S、高度为h的液柱的体积,“ρghS”是这一液柱的重力.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其大小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或大于液体本身的重力.例6一密闭容器的两个底面A和B的面积不等(SA<SB),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某种液体.液体对底面A的压强、压力分别为pA、FA;如果把容器倒置后,液体对底面B的压强、压力分别为pB、FB,那么pApB,FAFB.(选填“>”“<”或“=”)解析因为容器中水的量是一定的,当把容器倒置后,水的深度变小,根据p=ρgh,所以pA>pB;但是当把容器倒置后,水对底面B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而原来水对底面A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所以FA<FB.“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2017初中物理固体液体压力压强公式和计算规律

2017初中物理固体液体压力压强公式和计算规律

B D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S甲>S乙)分别装 有不同的液体,两液体对甲、乙底部的压强相等。若从甲、乙 中抽取液体,且被抽取液体的体积相同,则剩余液体对甲、乙 底部的压力F甲、F乙与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为( ) A.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如图所示,一个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杯中装 有重8N的水,水深为 10cm,已知杯子的底面积为 2 40 cm ,杯子重1N。 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 2.水对杯底的压力 3.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如图所示,柱形杯内放有一块冰,冰对杯底的压强为P1,冰熔 化后,水对杯底压强为P2,两压强相比较(不计水的蒸发)则 [ ] A.P1 > P2 B.P1 < P2 C.P1 = P 2 D.无法比较
求:(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 = (2)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1=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1 > (4)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1 >
P2 = F2 = F2 > P2 >
P3 P gh F3 F PS F3 F G P3 P F
S
2017.4.2
三力及多力平衡的受力分析 1、不在一条直线的多力平衡 (平行四边形法则) 2、在一条直线上多力的平衡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里分别盛有质 量相同的水和酒精,M、N两点到量筒底部的距 离相等,则这两点液体的 压强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M、N两点到量筒底的距离相等, ∴根据m=ρV=ρSh可知,M、N两点以下m 水 >m 酒 ; 又∵因为完全相同的量筒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 和酒精, ∴M、N两点上m M <m N ,即G M <G N ; ∴根据P= F/S 可知,P M <P N . 故答案为:P M <P N .

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

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固体压强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力的单位用牛顿,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压强的单位是牛/,又叫1pa.3.压强的单位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是0.5pa,实际还常采用“千帕”“兆帕”作压强单位.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5.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l)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压力.注意1.正确区分压力与重力压力不是重力,也不一定等于重力,而且有时与重力根本无关.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是由于物体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压力的施力者是挤压它的物体,压力的方向与受力面垂直.2.正确区分压力与压强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它由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两个因素决定它的单位是牛/(帕),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无关,它的单位是牛.例题:l.如图物体重50N,F大小为200N,试分析几个图中物体A对支持面的压力:2.铁轨铺在枕木上是为了()A.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B.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C.减小对路基的压力D.既减小对路基的压力又减小压强3.图钉帽的面积为1,图钉尖的面积为,则要使图钉尖产生Pa 的压强,图钉帽上应施加多大的压力?图钉帽对大拇指所产生的压强多大?练习:1.下图所示的各种做法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用很细的钢丝切肥皂B.铁轨铺在枕木上C.针头做得很尖D.用锋利的刀刃切水果2.如图4-9-1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10-7m2,图钉帽的面积是10-4m2,墙壁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106P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指必须用大于0.4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B.手指必须用大于400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C.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大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D.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3.小华利用带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图4-9-2中的甲、乙两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4-9-2A.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B.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C.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D.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4.工程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汽车对地面的________;轮胎上花纹比较深,是为了____________,若轮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7×105Pa,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m2,则该汽车载物后的总重不能超过_____________。

专训1 固体和液体压强的计算

专训1 固体和液体压强的计算

专训1固体和液体压强的计算名师点金: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可用公式p固=F固/S固=G固/S固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可用公式p液=ρ液gh液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可用公式F底=p液S底计算,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可用公式F容=G总=G液+G容计算,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属于固体压强。

压强的计算——找准压力1.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举重队获得了8枚金牌,被称为“梦之队”。

已知杠铃杆的质量为21 kg,组成杠铃杆的材料密度为7×103 kg/m3,g=10 N/kg。

(1)求杠铃杆的重力;(2)求杠铃杆的体积;(3)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抓举时的情景,若运动员和杠铃总重为1 600 N,运动员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2 m2,求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强。

(第1题图)2.【中考·永州】永州市燕子快递公司为了更加方便、快捷、环保地服务于广大客户,创新了无人机快递服务。

该公司无人机有关信息如下表,g=10 N/kg,求:无人机自重(含电池)G机160 N最大升力F 260 N最大飞行速度v 54 km/h脚架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S 10-2 m2(1)无人机送货时最多能装载多少千克的货物?(2)现要将货物送到27 km的地方,最快需要多少分钟?(3)当无人机载着40 N货物降落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大?压强的计算——找准受力面积3.小红在冰场上快速滑行,她在10 s内滑行了80 m,她和冰刀的总质量为50 kg,每只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10 cm2,g取10 N/kg,求:(1)小红对冰面的压力;(2)小红在冰面上双脚滑行和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

4.【中考·赤峰】2020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5月30日在海沃德体育馆落幕。

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创造历史,以9.99秒的成绩获得男子百米第三名,这也是中国选手首次跑进10秒大关,完成中国几代“飞人”突破10秒大关的夙愿。

一液体、固体的压强和压力求解方法归纳

一液体、固体的压强和压力求解方法归纳

一.液体、固体的压强和压力求解方法归纳:(1.)固体可以大小不变传递压力,但不一定能大小不变传递压强。

(2.)液体可以大小不变传递压强,但不一定能大小不变传递压力。

(3.)有关液体对某处的压力压强计算,通常先算压强:P液=ρ液gh ,再求该处的压力,F=P 液·S ,但要注意各量的对应。

如果情况特殊还要借助数学方法,找出可比较的参照量。

通常将压力与容器内液体的重力进行比较。

(4.)有关固体对某处压力、压强计算时,通常先求压力F ,再求该处压强P=S F 。

但要注意各量的对应。

如果固体是规则几何外形,且独自水平放置时则P=S F =S G =gh SShg S Vg S m 物物物ρρρ===。

1.如图所示,物体M 重3N ,物体N 重2N ,力F 为2N ,在各图中,受力面所受到的压力为1N 的是( )。

[解析]该题要求确定受力面所受的压力。

压力和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也可以由其他力产生。

在解决问题时要明确题意,由题目中所给出的外界对受力面施加的力确定压力或由力的平衡确定压力。

受力面为物体M与支撑面所接触的面积。

图A中的压力由物M的重力产生,G M=3N。

处于静止状态,还受一个支持力,二力平衡,支持力为3N,支持面的支持力与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由此可知物峄地面的压力为3N。

选项A错误。

图B中的压力由物体M的重力、物体N对M的压力产生。

物体N的压力为2N,物体M的重力为3N,结果物体M对支持面的压力是5N。

选项B也不正确。

图C 中的压力由物体M 的重力和外界拉力F 形成。

拉力方向是竖直向上,大小为2N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3N 。

物体M 处于静止状态,受三个力且平衡,支持面对M 的支持力为1N 。

由此可知,图C 中物体M 对支持面的压力为1N 。

选项C 正确。

图D 中的压力只由外界的推力F 决定,推力F 为2N ,物体M 对支持面的压力为2N ,选项D 不正确。

压强计算 14年一模 老师

压强计算  14年一模 老师

压强计算考点解读1、固体压强(1)定义:物体单位受力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单位帕(Pa )。

(2)公式:SFp =注意: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

单位要统一使用国际单位,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米2(m 2)S 是受力面积,必须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有压力存在的那个面。

(3)柱形固体压强公式:gh p ρ= 注意:适用于柱形固体 2、液体压强(1)计算公式:gh p ρ=注意:(单位要统一国际制单位p :Pa ;ρ:kg/m 3;g :N/kg ;h :m )(2)该公式是SFp =的推导式,gh p ρ=适用于任何形状的容器中静止液体的压强,h 为深度,为液面到液体内某点的竖直距离,同时也适用于密度均匀的柱状固体的压强。

注意:求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时,题目往往会涉及到非柱状容器问题或容器中加物块问题,此时切忌将液体的重力等于压力,最好是先利用gh p ρ=算出压强,再利用F=PS 计算压力。

3、压强变化 1、 正方体压强变化(1)受力面积不变,水平切去相同的高度、体积、质量或受到竖直向上的外力。

P′=p -△p=p -ρg△h= p -ρg△v/s= p -△mg/s(2)压力不变,竖直切下相同的厚度、体积、质量后放在剩余部分的上方。

P′=F′/S=P/(1-△h/h)= P/(1-△V/V)= P/(1-△m/m)2、 柱形容器底部压强变化(1)底面积相同的柱形容器,抽取相同高度、体积、质量液体或取出一球。

P′=p-△p=p-ρg△h= p-ρg△V/s= p-△mg/s(2)底面积不同的柱形容器,倒入相同高度、体积、质量液体或浸入一球。

P′=mg/s+ρg△h=(mg+ρg△V)/s=(mg+△mg)/s知识收获常见的压强压轴问题有哪些?固体压强计算:施力、切割、叠加、切割加叠加液体压强计算:倒入、抽出、放入物体、溢出方法总结固体压强类1、固体压强问题主要集中在柱形体压强问题,非柱形体压强在小题中体现;液体压强问题主要集中在柱形容器压强问题,非柱形容器压强问题也有,但是压轴题的可能较小。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一、设计意图压强的教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其概念较为抽象,大部分学生在初二下学习时会感到困难,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处理的不够好,不会灵活应用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知识体系、框架,认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采用对比法和归纳法,师生讨论的方法等。

二、复习目标1. 正确理解压强,区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知道固体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 正确理解公式p=F/S,知道其适用范围,会用p=F/S及其变形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掌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这两个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

三、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①压强的概念②对固体压强中受力面积的理解,液体压强中深度的理解。

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④掌握两个实验的方法、过程和结论。

难点:①压强概念的建立②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的应用四、教具与学具气球与钉板、削好的铅笔、压强计等五、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准备好八下的物理书和笔记本,在课前已经自己对压强概念有大致的了解,知道探究实验所用的物理方法等。

七、教学资源:重点参考了南京市中考教学指导书,2005全国各地中考试卷八、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压力压强公式和计算规律

压力压强公式和计算规律

D.F,4p
1.如图所示,有一装满水、底大口小的密闭容器, 如甲图放置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 和P1,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 和P1,。 如果倒置放置如图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 别为F2和P2,液体对容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和 P2,那么关于对应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1、液体:
b、再压力: F PS
{a、先压力
2、固体: b、再压强
F G
P F
S
例: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 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
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和压强分别为( B )
A.F,P
B.4F,P
C.1/4F,P
B解:(1)切去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由图知, 甲切去部分小于乙切去部分,所以在切之前,甲的重力小 于乙的重力,甲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力,即F 甲<F乙; (2)由图知,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切去后,压 力相等,由p=可知,甲的压强较小; 没切前,甲的压力相比乙更小,由压强公式可知,甲的压 强更小,p甲<p乙. 由上分析知,F甲<F乙,p甲<p乙. 故选B.
P——液体的压强——Pa
——液体的密度——kg/m3
g——常数 g 9.8 N/kg
h——液体的深度——m
注意: ①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跟其它因素无关。 ②深度的处理:深度是以液面为起点,液体中某点到液面的
竖直距离。
已知: G容1=G容2=G容3 ρ1=ρ2=ρ3 h1=h2=h3 S1=S2=S3


如图所示,一个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杯中装 有重8N的水,水深为10cm,已知杯子的底面积

《_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ppt课件

《_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ppt课件
《_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大气压强
定义
产生 原因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简称大气压,一般用p0表示
①空气受__重__力____作用;②气体具有___流__动___性
测量 工具
特点
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①空气内部向__各__个__方__向____都有压强(因气体具有 流动性),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 _相__等_____;②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 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
例题3、如图1所示,三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
甲的质量2千克,乙的质量4千克,丙的质量8千克,把
它们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对地面的压强大小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三者一样大
《_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小结:固体压力、压强的计算与液体压
力、压强计算的思路:
(1)固体: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
S (4)、压强单位:N/m2 、Pa 1Pa=1N/m2
P=100Pa表示1m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00N 。
《_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⑸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 增大 压
力;在压力一定时 减小 受力面积;还可以在
增大 压力 的同时减小 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 减小 压 力;在压力一定时 增大 受力面积;还可以 在增大 受力面积 的同时减小 压力 。
《_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一、固体压力和压强
(一)、知识回顾
1、压力
(1)、定义: 垂直作用 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指向受力面

压强的判断与计算(知识点串讲)(解析版)

压强的判断与计算(知识点串讲)(解析版)

专题05 压强的判断与计算知识点一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判断和计算(一)、公式SFp=的应用1、公式SFp=为压强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物体间压强的计算(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

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几何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可以利用公式ghpρ=进行计算。

2、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分析固体产生的压力和压强时,一般先分析压力,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F=G,再用公式SFp=求出压强的大小。

装有液体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可以看成是固体对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典例1 (2020•普陀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截去一部分,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正方体()A.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可能△p甲<△p乙B.剩余部分的底面积一定相等C.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可能相等D.剩余部分的体积可能相等【答案】D【解析】解:(1)实心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hg,因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密度和高度不变,所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变(均等于原来各自对地面的压强),则两者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均为0,故A错误;又因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且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所以,由F=pS可知,剩余部分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故B错误;因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且由图知甲的底面积较大,所以,由F=pS可知,截取前甲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又因截取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甲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大,故C错误;(3)因甲剩余部分的底面积小,但高度大,所以由V=S剩余h可知,剩余部分的体积可能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典例2 (2019秋•普陀区月考)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面上,甲的边长为0.2米,甲的密度为3×103千克/米3,乙的边长为0.3米,乙的质量为54千克。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一)固体压强一、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2、三要素(1)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2)作用点:被压物体表面(3)大小:例1:如图,画出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例2:物体A为10N,物体B为20N,问A对B的压力大小和B对地面压力大小。

3、压力的作用效果思考:利用一支一端削好的短铅笔,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两头,提问: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为什么两个手指的感受不同呢?若加大力气夹着两头,感觉怎样?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

实验器材:小木桌,海绵,小砝码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过程:(1)图甲、乙,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2)图乙、丙,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实验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例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通过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2)比较两图,可知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比较a、c两图可知:。

练习:1、一头质量为6×103kg的大象,它的重力为 N,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它对地面的压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g取10N/kg)2、作出图中物体对各支持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3、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

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二、压强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2、物理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3、符号:P 单位:Pa(帕斯卡,简称帕)4、计算公式:其中F为压力大小(单位N),S为受力面积(单位m2)例4:小理同学的质量为50kg,他站立在承平地面时,双脚鞋底与地面接触面积约为0.04m2.求:(1)小理同学的重力;(2)小理同学对地面的压强例5:质量为45kg的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两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cm2,则他对地面的压强P l= Pa,若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有P l P2(填“>”、“<”或“=”)。

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判断技巧攻略(解析版)-中考物理重难点瓶颈突破(难点剖析+真题汇编+原创预测)

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判断技巧攻略(解析版)-中考物理重难点瓶颈突破(难点剖析+真题汇编+原创预测)

(四)力学重难点瓶颈突破专题解析版专题15 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判断技巧攻略解析版【考查重难点剖析】1.考点定位:1)压强问题是中考的重点,在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中,不仅每考必现,而且所占比分也较大,考点地位突出。

其中以压强的相关计算为必考,应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尤其常见。

2)压强问题的考查,考查形式比较成熟稳定,题型多样,有选择题、填空题;有实验探究题、计算题,也有简答题;有时也会出现与浮力的综合类试题。

2.考点剖析:1、压强问题由于在实际生活中、在现代科技中均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因而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又由于固体与液体的不同性质,压强也存在不同的特点。

在解决问题时,区别难度大,因而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2、难点:①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混淆,解决问题时不会区别应用,是难点之一;①对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特点理解不到位,常常张冠李戴是难点之一;①对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相通使用不理解,也是难点之一;④特殊形状容器的液体压强问题,是学生常见难点;⑤特殊形状压强计算与判断问题,也是常见难点。

3、难点原因分析:①不区别判断压强类别,就胡乱应用公式,是难点形成的原因之一;①对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思路不清楚,是难点形成的主要原因;①压强压力不分,导致应用错乱,也是压强问题难点形成的一个原因;④压力与质量不分,是导致压强计算错误的一个原因;⑤对压强的特殊情况缺乏认识,此类问题完全靠碰,难点难以突破;⑥不理解液体压强的本质,对特殊容器不会分析,也是难点成因之一。

4、“难点”突破技巧:【突破技巧一】——“一般思路法”要点:此法主要用于解决常规的固体压强及液体压强问题。

第一步,判断问题的类别,即,判断属于固体压强还是液体压强。

第二步,分类按照“一般思路”进行分析、判断、计算。

①若为“固体压强问题”:一般思路:——由“压力”及“压强”。

即,先找到“压力”的相关信息,得出其大小;再应用“P=F/s”分析、判断、计算压强。

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知识点精细梳理

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知识点精细梳理

固体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2、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受力的物体并垂直于被压物体表面。

【注意】(1)压力不是重力,它们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

(2)压力是由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互相挤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而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而产生的。

(3)压力的方向可以向上,可以向下,也可以沿水平方向,即只要指向物体表面并垂直于物体表面即可;而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也可以与重力无关,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无其他外力作用时,压力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重。

3、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注意】“单位面积”应理解为“单位受力面积”,是指施加压力的物体与受压力的物体互相接触并挤压的面积。

4、压强物理意义:压强是用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物理量。

5、压强公式:,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压强的单位符号:Pa ,1Pa=1N/m 2【注意】用该公式分析问题时切忌不能单纯用数学观点去分析得出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的错误结论,应注意当满足压力F不变这一条件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才成立,6、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

7、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时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

【固体压强复杂计算】1、柱体压强计算(1)当规则的均匀实心柱体自由静止在水平面上时(2)适用条件①密度均匀、形状规则的实心柱体;②物体自由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且受力面积等于物体的底面积。

2、柱体压强--水平切割问题【思路】水平切割,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压强减少①②水平切割对比剩余量-【极限法】【解释】等压强的两个均匀实心柱状物体,水平切去相同质量、相同体积或相同高度时,假设其中一个物体被全部切去,剩下的物体压力、压强更大。

p s s S p FP F F =⇒=⇒=gh hg g S F p ρρρ======SS S V S mg S G hSF p ↓↓=↓↓=gh p ρ3、柱体压强--竖直切割问题【大招】竖切不变p=ρgh (物体密度变,g不变,高度不变,所以p也)4、柱体压强--不规则切割问题【大招】斜切就看头大小(头大p 大,头小p 小)(1)(2)5、柱体压强--叠加问题【思路】找准F 、找准S【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器材】形变显著的物体(海绵、沙子)、小桌、砝码【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实验步骤】(1)在海绵上放一个小桌,观察图甲所示海绵被压陷的深浅;(2)在小桌子上方放一个砝码,再次观察海绵的凹陷深度,如图乙(3)将小桌子倒置过来,桌面和海绵接触,放上砝码,然后再次观察海绵的凹陷深度,如图丙【思考】(1)甲图、乙图说明什么: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乙图、丙图说明什么: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①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②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交流与讨论】(1)实验中选择海绵而不选择木板的原因是海绵易发生形变,实验现象明显,而木板不易发生形变,实验现象不明显。

(完整版)固体、液体压强计算的技巧

(完整版)固体、液体压强计算的技巧

10cm
8cm
一、求不规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 的压力和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
在不规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 般不等于液体重力。因此液体对容器底的压
力,应先用液体压强公式P =ρgh求压强,
再用压强的定义式P = F/S计算出压力.
求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强,先求出压 力,其压力在数值上等于容器和容器中液体 的重力之和,再运用公式P = F/S计算压强。
例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
器重为1N ,内装有5N的水,水面高 为8cm,容器高为10cm,容器底面 积为50cm2。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10cm
8cm
例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
器重为1N ,内装有5N的水,水面高 为8cm,容器高为10cm,容器底面 积为50cm2。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例2: 有一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体容器放
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容器里装有 1kg的水,求水对圆柱体容器的压强。
解:已知 F = G = 1kg×10N/kg = 10N
S = 100cm2 = 1×10-2m2 由压强公式P = F/S得
P = 10N/1×10-2m2
= 1000Pa
答:(略)
力面是固体的底面积,那么可以利用
P =ρ gh


来判定柱形固体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强。
式中ρ固是指固体本身的密度, h固时指规则固体的高度。
例4、如图所示,三个粗细、长短都不同的 均匀实心铁制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
他们对地面的压强最小的是( C )
A、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



求:(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 =P2 =P3 (2)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1 F=2 F3=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1 F2 > F3 > (4)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1 P2> P3>

如何理解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区别和联系

如何理解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区别和联系

2013-09教学实践在“压强”这一章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能发现许多学生对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区别和联系认识不够,并且在解答相关的问题时经常会混淆,也容易出现错误。

下面就本人的教学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解决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区别和联系的方法。

以便同学们今后遇到这类问题时能弄个清楚明白。

一、搞清楚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区别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1.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不同固体压强是由于固体本身的重力或受到挤压产生的。

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本对桌面的压强是由于书本的重力产生的;被压在竖直面上的物块对竖直面的压强是由于被挤压而产生的,与物块的重力无关,原因是此时压力与重力垂直。

液体压强是由于液体的流动和液体重力产生的。

2.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方向不同固体压强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的。

液体压强是各个方向都有的,液体压强的方向可用液体压强计去检验。

3.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计算式不同固体压强的计算式只能用压强的定义式P=F S,而液体压强的计算式有P=F S 和P=ρgh ,只不过计算液体压强时多用P=ρgh 。

而P=F S 只在特殊情况下才用,如在计算柱形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时可用,其他情况不用。

4.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不同由固体压强的计算式P=F S可知,固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有压力(F )和受力面积(S )。

当受力面积(S )一定时,增大(或减小)压力(F ),就可以增大(或减小)压强(P );当压力(F )一定时,增大(或减少)受力面积(S ),就可以减小(或增大)压强P 。

由液体压强的普遍计算式P=ρgh 可知,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密度(ρ)和液体的深度(h )。

同种液体(即ρ一定时),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深度有关。

且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同一深度(即h 一定时),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密度有关,且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5.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应用场合不同固体压强一般应用在建筑、交通、生活等方面。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10固体压强、液体压强(解析版)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10固体压强、液体压强(解析版)

专题10 固体压强、液体压强考点1 固体压强1.压力与重力1.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2.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和计算实验1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1.实验器材:小桌子、泡沫(或海绵、沙子)、砝码一盒。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3.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问题探究:(1)实验中,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能不能用木板等一些较硬的材料来替代泡沫塑料?通过观察泡沫塑料的形变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对于木板等一些较硬的材料,压力使其发生的形变太小,无法用肉眼观察到,所以不能用木板等一些较硬的材料来替代泡沫塑料。

(2)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什么?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原则先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再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5.特别提醒:在叙述结论时,“在×××相同时”这个前提条件千万不要忽略。

实验2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实验器材:水、盐水、刻度尺、压强计。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3.实验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在同一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的压强越大;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4.问题探究:(1)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仪器叫什么?它是怎样显示液体压强的大小的?U形管压强计;加在探头橡皮膜上的压强越大,U形管左右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越大,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

(2)怎样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将液体压强计的探头依次放入同种液体的不同深度处,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3)怎样探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保持探头在同种液体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朝向,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有关固体、液体压力、压强的计算思路

有关固体、液体压力、压强的计算思路

有关固体、液体压力、压强的计算思路固体、液体压力和压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计算固体和液体的压力和压强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一些重要因素。

我们需要明确固体和液体的压力的定义。

固体的压力是指固体对单位面积的压力作用力,而液体的压力是指液体对单位面积的压力作用力。

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1Pa等于1牛顿/平方米(N/m²)。

对于固体的压力计算,我们可以利用公式P = F/A来计算。

其中,P 表示压力,F表示作用力,A表示受力面积。

例如,当一个物体的重力作用在一个面积为1平方米的平面上时,它对这个平面的压力就是它的重力。

假设这个物体的质量为100千克,重力加速度为9.8米/秒²,那么它对平面的压力就是100千克* 9.8米/秒²= 980牛顿。

对于液体的压力计算,我们可以利用公式P = ρgh来计算。

其中,P 表示压力,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高度。

例如,当一个容器中的液体的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液体的高度为2米时,液体对底部的压力就是1000千克/立方米* 9.8米/秒² * 2米 = 19600帕斯卡。

与压力密切相关的是压强。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大小。

压强的单位也是帕斯卡(Pa)。

对于固体和液体的压强计算,我们可以利用公式P/A来计算。

其中,P表示压力,A表示受力面积。

例如,当一个力为100牛顿作用在一个面积为2平方米的平面上时,它对这个平面的压强就是100牛顿 / 2平方米 = 50帕斯卡。

在实际应用中,固体和液体的压力和压强计算常常涉及到更复杂的情况,例如斜面上的物体、容器中的液体等。

对于这些情况,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公式进行计算。

固体和液体的压力和压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我们可以利用相应的公式和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解题技巧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解题技巧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解题技巧一、解决压强的技巧固体压强:先受力分析求出压力,再根据SF p =,求出压强。

液体压强:先用=P 深液gh ρ计算液体的压强,再用PS F =计算液体的压力。

例1、如图1所示,置于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所盛水等重、同深,两容器的重力相等,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甲F _____乙F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甲P ______乙P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甲/P ______/乙P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甲F _______/乙F 。

图1 图2 例2、试管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当试管竖直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1P ;当管倾斜放置时(液体未流出),水对管底的压强为2P ,则1P _____2P 。

例3、如图2所示,置于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等,注入等质量的同种液体,则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甲F _____乙F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甲P ______乙P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甲/P ______/乙P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甲F _______/乙F 。

例4、如图3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甲P 、乙P ,则:甲P ______乙P 。

(填“>”、“<”、“=”)图3 图4例5、如图4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密度相等的同种液体,甲管竖直放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甲P 和乙P ,则甲P ____乙P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二、液重和液压的关系1、液重:容器中液体的重力液G2、液压: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 图中:1G =g 液m =g 液液V ρ=hg S 液ρ1F =PS =hgS 液ρ∴ 1G = 1FB 图中:1G =1F1F =2F 2F ﹤2G1G ﹤2GC 图中:1G =1F1F =3F 3F ﹥3G1G ﹥3G例6、如图5所示的封闭容器,内装一定量的水,设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1P 压力为1F ,若把容器倒置过来,设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2P 压力为2F ,则1P ___2P ,1F ___2F例7、如图6所示,甲、乙两个容器形状不同,但底面积相同,往甲容器中倒入水,往乙容器中倒入煤油,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pA=pB,FA<FB
D.pA<pB,FA>FB
同步练习2、(2011•南充)如图所示,密封的“凸”字形容器中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中央,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的变化情况是(D)
A.P1增大,P2增大
B.P1增大,P2不变
C.P1不变,P2不变
D.P1不变,P2增大
同步练习1、(2010•沈阳)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豆浆的密闭杯子,以下列四种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杯子上表面面积是下表面面积的2倍,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分别是p甲、p乙、p丙、p丁,则(C)
A.p甲<p乙<p丙<p丁
B.p乙<p甲<p丁<p丙
C.p乙<p甲=p丁<p丙
D.p丙<p乙<p丁=p甲
A.房屋建在面积更大的地基上
B.通过沼泽地时脚下垫木板
C.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轮子
D.运动员冰鞋上装有冰刀
8、(2011•南宁)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B)
A.FA<FB,PA<PB
B.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C.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D.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
七、有外力最用下的压强计算
例一、(2004•扬州)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工件放在水平桌面上,其重为79N,现用20N的竖直向上的力提此工件,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C)
A.7.9×l03Pa
同步练习1、(2011•义乌市)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C)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三、固体压强的计算(抓住先压力后压强)
对于固体压强,要先算压力,再算压强。固体的压力是由自身重力产生,与接触面积,怎样放无关。对于液体压强,用公式P=pgh。切记液体压强只与密度,高度有关,与容器的形状,地面积没有关系。
B.FA>FB,PFB,PA>PB
9、(2008•哈尔滨)如图所示,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鱼缸,同学们观察比较后提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A.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B.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C.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只是由液面到底部的垂直高度和密度觉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时,先求压强,再求压力。
例一、(2009•福州)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则(A)
4、(2005•十堰)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三个铝制实心的圆柱体,它们的质量分别是100克、130克、170克,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判断正确的是(C)
A.甲最大
B.丙最大
C.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三个粗细、长短都不同的均匀实心铁制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最小的是(A)
(1)证明:pA=ρgh.
(2)猜想:pA、pB、pC大小顺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需推导)
(3)描述固体物块对支持面压强可用ρgh计算的前提条件.
同步练习1、(2011•昆明)一个铁锭如图a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1和P1;当如图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2和P2,那么(B)
五、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例一、(2012•黄石)下列现象中哪一个起到了增大压强的作用(C)
A.铁轨铺在一根根的路枕上
B.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
C.斧头、剪刀等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
D.背书包要用扁而宽的带,而不用细绳
例二、(2012•泰州)在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
A.大卡车的车轮比小轿车多而宽
D.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10.(2006•青岛)如图,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b的横截面积是a的3倍,将a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竖直放在a上,如图7甲所示,这时a对地面的压强与b对a的压强之比为3:1;若a、b倒置后仍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乙所示,则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C)
例二、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B)
A.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B.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C.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D.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课后作业
1.(2012•大连)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圆台形容器内有一块冰.当这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
B.桌面受到的压强变大
C.容器底的内表面受到的压力变大
D.容器底的内表面受到的压强变小
2.(2008•苏州)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相等,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当在甲、乙两物块上,分别放重为G1、G2的物体或分别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F2(F1、F2均小于物块重力)时,甲、乙两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G1与G2、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D)
B.9.9×l03Pa
C.5.9×103Pa
D.2.O×103Pa
同步练习1、(2008•西宁)质量为1kg的平底空水桶,底面积为600cm2.水桶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这时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5000Pa.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这时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900Pa,如图乙所示.则桶内水的质量为29kg,力F的大小为186N.(g取10N/kg)
A.F1=F2,Pl=P2
B.Fl=F2,P1<P2
C.Fl>F2,P1=P2
D.F1<F2,P1>P2
同步练习2、(2006•浦东新区)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C)
12.如图所示,实验用的锥形瓶质量约0.1kg,底面积5×10-3m2,倒入0.25kg水后,水面高度0.1m.则水对瓶底的压强为1000Pa,瓶底对水平台面的压力为3.5N,压强为700Pa.(g取10N/kg)
同步练习2、(2005•襄阳)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金属块恰有一半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上,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时,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强为4×103Pa,求此金属块的密度.
八、液体压强的特点
54.(2009•来宾)如图所示在侧壁有三个小孔的玻璃管中倒入足量的水,水将从小孔a、b、c中喷出,其中C孔喷得最远,说明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
同步练习1、(2010•湘潭)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D)
A.pA>pB,FA>FB
B.pA<pB,FA=FB
A.
B.
C.
D.
例二、(2012•贵港)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他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3,底面积之比SA:SB=4:3,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2,则他们的高度之比hA:hB为(A)
A.9:4
B.3:2
C.3:1
D.9:2
同步练习1、(2011•天津)如图,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则(AD)
A.甲铁柱
B.乙铁柱
C.丙铁柱
D.无法确定
6、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时得到的图象.若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为(C)
A.1:1
B.2:1
C.4:1
D.8:1
7、(2011•盐城)下图所示情景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D)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判断
四、装有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计算
要点:对于装有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可以把其视为固体对待。先求压力即重力,后求压强。
例一、(2012•遵义)如图所示的平底容器质量为0.3kg,底面积为3×l0-3m2,内装0.6kg的水后,测得容器中水深15cm,若将该容器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3000Pa,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为4.5N.(忽略容器厚度,取g=10N/kg
例一、(2012•杭州)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3,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考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
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典型问题归类
一、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对于固体来说,固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其自身重力产生的。对于液体来说,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由于自身重量,因此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于上下面积相等的容器,压力等于重力。对于上大下小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重力。对于上小下大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