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
课题:《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等古代中国经济政策的含义及其影响。

2.分析古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政策制定之间的相互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及其影响。

2.海禁闭关政策的实施及其后果。

教学难点:
1.古代中国经济政策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影响。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规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农业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础?
2.提问:古代中国政府在经济政策上有哪些特点?
二、教学内容
1.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
a.讲解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及背景。

b.分析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措施。

c.讨论重农抑商政策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海禁闭关政策的实施
a.讲解海禁闭关政策的含义及背景。

b.分析海禁闭关政策的具体措施。

c.讨论海禁闭关政策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
1.以明朝中叶的苏州为例,分析重农抑商政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2.以清朝初年的广州为例,分析海禁闭关政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
2.强调古代中国经济政策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影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中国经济政策对今天有什么启示?
2.提问:如何正确看待古代中国经济政策?
二、教学内容
1.古代中国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a.分析古代中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初衷。

b.讨论古代中国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2.古代中国经济政策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启示
a.分析古代中国经济政策中的成功经验。

b.讨论古代中国经济政策中的失败教训。

三、课堂讨论
1.引导学生思考: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经济政策?
2.分组讨论,每组汇报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
2.强调正确看待古代中国经济政策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分析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使学生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等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古代中国经济政策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启示,为今后学习现代经济政策打下基础。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
一、重农抑商政策的深入解析
1.对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古代中国政府会提出重农抑商的政策吗?
2.重点解析:讲解古代中国社会以农业为基础,为保证粮食供应和社会稳定,政府采取了重农抑商政策。

通过对话形式,让学生理解“重农”即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抑商”即限制商人的经济活动。

3.难点解析:分析这一政策如何导致商业发展缓慢,以及这种政策长期实行的后果,如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二、海禁闭关政策的具体影响
1.对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认为关闭国门对国家的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2.重点解析:讲解海禁闭关政策的具体内容,如何限制海外贸易,以及这种政策的短期和长期效果。

3.难点解析:讨论这一政策如何使得中国错失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机会,以及这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潜在影响。

教学过程补充: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回顾导入:上一节课我们提到了农业在古代中国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那么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古代政府是如何看待商业的,他们的经济政策又是怎样的。

二、教学内容
1.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
a.讲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

它源于古代中国政府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保障农业的发展。

b.对话:那么,同学们认为,如果政府只重视农业,忽视了商业的发展,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c.分析:可能会出现农业生产虽然稳定,但商业发展缓慢,经济活力不足的情况。

2.海禁闭关政策的实施
a.讲解:我们看看海禁闭关政策。

这是古代中国政府为了防止外国势力通过贸易渗透,采取的一种封闭政策。

b.对话: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种政策在当时的背景下,对中国的发展有哪些利弊?
c.分析:短期内可能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但长期来看,限制了与外界的交流,错失了发展机遇。

三、案例分析
1.苏州案例
a.对话:以苏州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尽管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商业发展,但苏州的商业仍然相当繁荣,这是为什么呢?
b.分析:这是因为苏州地处江南,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加上手工业的发展,使得商业活动得以相对活跃。

第二课时
二、教学内容
1.古代中国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a.对话:同学们,你们认为古代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呢?
b.分析:政府的政策可以促进或者阻碍经济的发展,比如重农抑商政策就限制了商业的发展。

2.古代中国经济政策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启示
a.对话:从古代的经济政策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来指导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呢?
b.分析:我们可以吸取古代政策的经验教训,比如平衡农业与商业的发展,开放国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

三、课堂讨论
1.对话引导:现在,让我们分组讨论一下,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经济政策?
2.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
2.反思:我们应该如何从历史中吸取经验,为现代经济发展制定合适的政策。

注意事项:
1.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点,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和讨论话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2.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历史地图、时间线、视频资料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4.在讨论古代经济政策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避免单一视角的局限,培养学生的全面分析能力。

5.针对学生的不同教学方式偏好,如听觉型、视觉型或动手操作
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6.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和有效性。

7.鼓励学生主动查找资料,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延伸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