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儿科第五单元 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一节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一、足月儿、早产儿和过期产儿的定义
(一)足月儿足月儿指37周≤胎龄<42周(259~293天)的新生儿,体重通常≥2500g
(二)早产儿早产儿指28周<胎龄<37周(<259天)的新生儿
(三)过期产儿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294天)的新生儿。
【真题库】1.
A>25周至<37足周
B>26周至<37足周
C>27周至<38
D>28周至<37足周
E>28周至<38
答案:D
【真题库】2.2005)
A <1 000g
B >1 000g
C >1 500g
D >2 000g
E >2 500g
答案:E
【真题库】3. (10~11题共用备选答案) (2003)
A37周
B38周
C40周
D42周
E44周
10题.
答案:A
11题.
答案:D
二、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
(一)外观特点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在外观上各具有特点,见表l2—5一l。
表12—5—1 足月儿与早产儿外观特点鉴别表
早产儿足月儿
皮肤发亮、水肿、毳毛多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头发乱如绒线头头发分条清楚
耳壳软,缺乏软骨,可折叠,耳舟不清楚软骨发育良好,耳舟成形,直挺
指甲未达指尖达到或超过指尖
乳腺无结节或结节<4mm 结节>4mm.平均7mm
跖纹足底纹理少足纹遍及整个足底
外生殖器男婴睾丸未降.阴囊少皱褶;男婴睾丸已降.阴囊皱褶形成;
女婴大阴chun不发育.不能遮盖小阴chun 女婴大阴chun发育.
可覆盖小阴chun及阴di
【真题库】1.36(2003)
A
B
C
D
E
答案:D(2003)
[解析]: GA<37周(<259天)的新生儿是早产儿,指甲特点:未达指尖。
【真题库】2.(2004)
A
B
C
D
E
答案:D(2004)
[解析]: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和毳毛少是正常足月儿的皮肤外观特点。
【真题库】3.早产儿外生殖器特点是(2003)【zl】
A
B
C chun被覆盖
D di被覆盖
E chun发育好
答案:B
【真题库】4.
A
B
C
D
E
答案:B
(二)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胎儿肺内充满液体,足月时约30~35ml/kg,出生时经产道挤压,l/3肺液由口鼻排出,其余(2/3)由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如吸收延迟,则出现湿肺症状。
40周新生儿,出生时由口鼻排出部分肺内液体,其余经血管及淋巴管吸收(2003)
A1/4
B1/3
C1/2
D2/3
E3/4
答案:D(2003)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Ⅱ型肺泡上皮产生,妊娠28周时出现于羊水内,但量少,直至35周时迅速增加,作用为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使肺泡不易萎陷,有利于肺泡内保存气体。
胎儿娩出后在声、光、寒冷、触觉等刺激下,开始第l次吸气,接着啼哭,肺泡张开。
足月儿生后第l小时内呼吸率可达60~80次/分,l小时后呼吸率降至40~50次/分,以后维持在40次/分左右。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甚至有呼吸暂停(呼吸停止>20秒钟,伴心率减慢<100次/分,并出现青紫);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真题库】1.1小时内呼吸频率是(2003)
A20~30
B40~50
C60~80
D90~100
E100~110
答案:C(2003)
【真题库】2. (124~125题共用备选答案)
A.110次/分
B.90次/分
C.70次/分
D.40次/分
E.30次/分
124题.足月儿生后第l小时内呼吸频率约是 C
125题.足月儿生后1小时后呼吸频率 D
2.循环系统足月新生儿在睡眠时平均心率为120次/分,醒时可增至140~160次/分,且波动较大,范围为90~160次/分;早产儿安静时心率较快,平均为l20~140次/分。
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9.3/6.7kPa),早产儿较低。
3.消化系统出生两周内,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低,胃底发育差,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较发达,故新生儿易有溢奶,早产儿更多见。
新生儿肠壁较薄,通透性高,有利于吸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但也易使肠腔内毒素及消化不全产物通过而进入血循环,引起中毒症状。
足月儿除胰淀粉酶外,其余消化酶均已足够消化蛋白质及脂肪;早产儿各种消化酶不足,胆酸分泌较少,不能将脂肪乳化,故脂肪消化吸收较差。
早产儿在缺氧缺血、喂养不当情况下,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由肠粘膜脱落上皮细胞、羊水及消化液组成,一呈墨绿色,3~4天排完。
若生后24小时仍不排胎便,应排除肛门闭锁或其他消化道畸形。
早产儿由于胎粪形成较少和肠蠕动无力,胎便排出常延迟。
A24
B36
C48
D60
E72
答案:A
[解析]:足月儿在生后24小时内排胎便,约2~3天排完。
新生儿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力低,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
早产儿肝功能更不成熟,生理性黄疸程度亦较足月儿重,且持续时间长,同时肝内糖原贮存少,肝合成蛋白质亦不足,常易发生低血糖和低蛋白血症。
4.泌尿系统婴儿出生时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差,不能迅速有效地处理过多的
水和溶质,易造成水肿或脱水症状。
高钠饮食使细胞外液容量增加,易发生钠潴留和水肿。
早产儿由于排钠分数高,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低下,如不注意补钠,易产生低钠血症。
新生儿肾脏处理酸负荷能力不足,故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早产儿肾小管排酸能力有一定限制,用普通牛奶人工喂养时,由于蛋白质量多,酪蛋白含量高内源性氢离子产生增加超过肾小管排泄的能力,常可发生晚期代谢性酸中毒,改用人乳或早产儿配方乳喂养,可使症状改善。
新生儿肾小管对糖回吸收能力低下,早产儿尤甚,当葡萄糖输注率过高时常有尿糖出现。
5.血液系统新生儿出生时脐血平均血红蛋白值为170g/L,生后数小时由于不显性失水及排出小便等,血红蛋白值上升,以后逐渐下降,约于第l周恢复至脐血水平,早产儿下降幅度大而迅速。
足月新生儿白细胞计数为(15~20)×109/L,3~10天降为(10~l2)×109/L,早产儿较低为(6~8)×109/L;分类计数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4~6天后以淋巴细胞为主(第一次交叉)。
血小板计数均在(200~300)×109/L。
足月儿血容量平均为85ml/kg(50~100ml/kg),早产儿血容量范围为89~105ml/kg。
6.神经系统新生儿脑相对较大,重300~400g,占体重l0%~20%(****仅2%)。
脊髓末端约在第三四腰椎下缘,故腰椎穿刺应在第四五腰椎间隙进针。
【真题库】婴儿时期腰椎穿刺的椎间隙是E2000)
A12~腰1椎间隙
B1~2椎间隙
C2~3椎间隙
D5~骶1椎间隙
E4~5椎间隙
足月儿出生时已具备一些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应、拥抱反射,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时这些反射可能消失。
正常情况下,生后数月这些反射亦自然消失。
早产儿神经系统成熟与胎龄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以上原始反射很难引出或反射不完整。
在新生儿期,年长儿的一些病理性神经反射如克氏征、巴氏征均可呈阳性反应,而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则不稳定,偶可出现踝阵挛。
7.体温调节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早产儿尤甚;产热依靠棕色脂肪,其分布多在中心大动脉、肾动脉周围、肩胛间区、颈及腋窝等部位。
早产儿棕色脂肪少,常出现低体温,甚至体温不升。
胎儿体温高于母体0.5℃,娩出后环境温度较宫内低,体温下降每分钟0.1℃,如环境温度适中,可逐渐回升。
室温过高时,早产儿因汗腺发育差,体温易升高,足月儿能通过皮肤蒸发出汗散热,但如水分供给不足时即可发生脱水热。
8.能量和体液代谢新生儿热能需要量取决于维持基础代谢和生长的能量消耗,在适中环境温度下,基础热能消耗为209gkJ/kg(50kcal/kg),加上活动、特殊动力作用、大便丢失和生长需要等,每日共需热量约为418~502kJ/kg(100~120kcal/kg)。
初生婴儿液体需要量与其体重和日龄有关(见表l2-5-2)。
表12-5-2不同体重新生儿液体需要量(ml/kg)
出生体重(kg) 第1天第2天第3—7天
<1.0 70~100 100~I20 120~180
1.0~1.5 70~l00 100~l20 120~l80
1.5~2.5 60~80 80~l00 110~l40
>2.5 60~80 80~100 100~140
足月儿每日钠需要量l~2mmol/kg,<32周早产儿约需3~4mmol/kg;
【真题库】足月儿每日钠的需要量约是(2005)
A.0.5~0.9 mmol/kg
B.1~2 mmol/kg
C.3~4 mmol/kg
D.5~6 mmol/kg
E.7~8 mmol/kg
答案:B(2005)
新生儿生后l0天内不需补充钾,以后每日需钾量l~2mmol/kg。
早产儿皮质醇和降钙素分泌较高,且终末器官对甲状旁腺素反应低下,常有低钙血症。
9.免疫系统新生儿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够成熟,皮肤粘膜薄嫩,易擦伤;脐部为开放伤口,细菌易繁殖并进入血液;血清补体含量低,缺乏趋化因子,故白细胞吞噬作用差;T细胞对特异性外来抗原应答差;免疫球蛋白IgG能通过胎盘,但与胎龄增长有关,早产儿体内含量低。
IgA、IgM不能通过胎盘,特别是分泌型IgA缺乏,使新生儿易罹患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
10.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黄疸
(2)乳腺肿大和假月经:生后数日出现,母体雌激素中断所致
(3)“马牙”和“螳螂嘴”
(4)新生儿红斑及粟粒疹:生后1-2天。
三、新生儿护理
目前国内外均已将促进、保护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妇幼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创建爱婴医院、提倡母婴同室是促进母乳喂养的最佳方式。
婴儿出生后立即安置在母亲身旁,进行皮肤接触和提早吸吮有利于产妇乳汁分泌,建立母婴相依感情,促进小儿精神发育。
对母婴同室病房应加强环境管理、整体护理及消毒隔离,并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和卫生宣教。
主要护理内容如下。
(一)保暖出生后立即采取保暖措施,如采用辐射式保暖床、暖箱、热水袋等。
早产儿应根据体重、日龄选择中性温度。
出生体重愈低,中性温度应愈高,详见下表。
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60%。
保暖时注意事项:①新生儿头部占体表面积20.8%,经头颅散热量大,低体温婴儿应戴绒布帽;②体温低或不稳定的婴儿不宜淋浴;③使用热水袋时应注意避免烫
【真题库】36周男婴,出生体重1.5 kg,出生后3天体温不升,需要暖箱,该暖箱温度应是(2004)
A31℃
B32℃
C33
D34℃
E35
答案:D(2004)
[解析]:早产儿是根据不同胎龄、出生体重和生后日龄所需的适中温度来调节保暖箱温度,以维持患儿的腋温或腹壁温度于36.5~37o C。
1.5 kg:初生10天,保暖箱温度34o C;10天
至4周,保暖箱温度33o C。
2.0 kg:初生2天,保暖箱温度34o C。
(二)喂养
正常足月儿生后半小时左右即可抱至母亲处给予吸吮,鼓励母亲按需哺乳。
遵循由小量渐增的原则。
患病儿不宜胃肠道进食者.应静脉补充葡萄糖液。
早产儿以母乳喂养,必要时亦可使用早产儿配方乳。
吸吮能力差或不会吞咽的早产儿可用鼻胃管喂养,每次进食前应抽吸胃内容物,有残留奶(占前次奶量1/3)则减量,如持续仍有残留奶则改用鼻空肠导管,仍有困难者可用全静脉或部分静脉高营养液。
(2003)
A1/8
B1/6
C1/5
D1/4
E1/3
答案:E
新生儿生后应立即肌注维生素K11mg,早产儿连续用3天,以预防新生儿出血症。
【真题库】15早产儿、新生儿出血,应首选(2002)
A.肝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维生素K
D.氨甲苯酸
E.肾上腺素
答案:C
[解析]:新生儿出血主要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而导致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降低的自限性出血,因此应首选C。
生后4天加维生素C,10天后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4周后添加铁剂。
早产儿还应补充维生素E和叶酸,l周2次。
(三)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置软垫避免颈部曲折。
出现青紫则间断供氧,以维持血氧分压在50~80mmHg(6.7~10.6kPa),切忌给早产儿常规吸氧。
呼吸暂停早产儿可采用拍打足底、托背呼吸、放置水囊床垫等法,无效时可使用药物治疗,常用氨茶碱或枸橼酸咖啡因。
严重呼吸暂停时需用面罩或呼吸机正压通气。
(四)皮肤粘膜护理刚出生新生儿可用消毒植物油轻拭皱褶及臀部,24小时后去除脐带夹,体温稳定后即可沐浴,每日1次,以减少皮肤菌群集聚。
每日大便后用温水洗臀部,以免发生红臀。
脐部残端应保持清洁干燥,脱落后如有粘液或少量渗血,可用碘复涂抹。
覆盖明胶海绵包扎,如有肉芽组织可用硝酸银烧灼局部。
口腔粘膜不宜擦洗,可喂温开水清洗口腔。
【真题库】新生儿皮肤粘膜的特点是(2006)
A.皮肤无胎脂覆盖
B.角质层较厚
C.口腔粘膜血管少
D.唾液腺发育不良
E.牙龈切缘少见黄白色小点
答案:D
[解析]:新生儿及婴幼儿口腔粘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不够发达。
(五)预防接种
(六)新生儿筛查有条件地区应逐步开展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等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的新生儿期筛查。
第二节新生儿黄疸
黄疸在新生儿期较其他任何年龄常见,其病因特殊而复杂,血中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在新生儿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常导致死亡和严重后遗症。
【真题库】1999)
A
B
C
D
E肺炎
答案:C
一、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一)胆红素生成较多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为8.8mg/kg,约为****的2倍多,原因如下:1.红细胞数相对较多且破坏亦多,出生后血氧含量升高,过多的红细胞即被破坏。
2.红细胞寿命比****的短,血红蛋白分解速度比****快。
3.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生成较多来自肝及组织内的血红素蛋白和骨髓中的无效造血的胆红素前体较多。
【真题库】2004,2005)
A 1.5 mg/kg
B 2.5 mg/kg
C 4.5 mg/kg
D 6.5 mg/kg
E8.5 mg/kg
答案:E
(二)肝功能发育不成熟
1.摄取胆红素功能差肝细胞内摄取胆红素必需的Y、Z蛋白含量低,生后5~15天才达****水平。
2.形成结合胆红素功能差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的量及活力不足,不能有效地将未结合胆红素结合成结合胆红素。
此酶在出生后l周左右开始增多,2周后可达****水平,但早产儿较晚。
3.排泄结合胆红素功能差易致胆汁淤积。
(三)肠肝循环特殊
由于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还原成胆素原(尿胆原、粪胆原等);且新生儿肠内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壁吸收经门静脉而达肝脏,因此加重了肝的负担。
当饥饿、便秘、缺氧、酸中毒及颅内出血时,常更易出现黄疸或使原有黄疸加重。
【真题库】不符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是(2001)
A.
B.
C.
D.
E.
答案:C(2001)
二、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一)生理性黄疸由于上述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可出现生理性黄疸,其特点为:
(1) 一般情况良好;
(2)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峰,5-7天内消退,不超过2周;早产儿多于生后3-5天出现,最长可延迟至4周消退;
(3)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5mg/dl);
(4)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umol/l(12.9mg/dl),早产儿<257umol/l(15mg/dl)
但需注意有些胎龄较小的早产儿即使胆红素<170umol/L(10mg/dl)时也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
(二)病理性黄疽下列任一情况均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1)出生24h内出现黄疸;
(2)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3)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05.2umol/l(12mg/dl),早产儿>257umol/l(15mg/dl),或每日升高超过85umol/l(5mg/dl);
(4)黄疸退而复现;
(5)血清结合胆红素>25umol/L(1.5mg/dl)。
【真题库】1.儿生理性黄疸的特点是(2003)
A
B
C4周后黄疸消退
D
E清胆红素<205.2 μmol/L(12 mg/d1)
答案:E
【真题库】2.
A黄疸于生后24小时后出现
B黄疸持续超过2周
C黄疸消退后又再出现
D血清胆红素>205 μmol/L
E结合胆红素>25 μmol/L
答案:A
【真题库】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
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B.足月儿2周内消退
C.早产儿3~4周内消退
D.血清胆红素8~10mg/dl
E.血清结合胆红素lmg/dl左右
答案:A
第三节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系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而引起的溶血。
由于母缺乏父传给胎儿的血型抗原,该抗原可在孕期尤其在分娩时进入母体产生相应抗体,这种IgG血型抗体可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与红细胞上相应抗原结合,使红细胞在单
核-吞噬细胞系统遭致破坏而发生血管外溶血。
目前已知血型抗原有160种以上,但新生儿溶血病以AB0系统血型不合最为常见,其次是Rh系统血型不合。
ABO溶血病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而胎儿为A型或B型,第一胎可发病;Rh溶血病一般发生在第二胎,但第一次怀孕前已致敏者第一胎可发病。
(2002)
A6-
B
C MN
D Rh
E ABO
答案:E
[解析]:ABO溶血病占新生儿溶血的85.3%,最常见。
一、临床表现
Rh溶血病症状较AB0溶血病者严重。
(一)黄疸发生早,Rh溶血一般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
黄疸常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上升很快。
(二)贫血轻症患儿早期可无贫血,到新生儿后期才出现贫血;重症则早期出现贫血,常发生贫血性心衰。
(三)肝脾大多见于Rh溶血病,是因为髓外造血代偿性增生所致,AB0溶血病肝脾大较少、较轻。
(四)胎儿水肿见于病情严重者,出生时全身水肿,皮肤苍白,常有胸、腹腔积液,肝脾大及贫血性心衰.如不抢救大多死亡。
宫内溶血严重者为死胎。
【真题库】1.男,3天,第一胎,足月顺产,出生18小时发现皮肤黄染,吃奶好。
体检:反应好,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2 cm,子血型“B”,母血型“O”,血清胆红素257 μmol/L(15 mg/dl)。
最可能的诊断为
A新生儿肝炎
B败血症
C新生儿ABO溶血病
D新生儿Rh溶血病
E胆道闭锁
答案:C
[解析]: 出生24小时内出现皮肤黄染,总胆红素明显升高,系病理性黄疸。
究其原因,血型母“O”子“A”或“B”型最易发生ABO溶血病。
【真题库】2.男,足月产,生后3天出现皮肤轻度黄染,吃奶好,无发热。
肝脾不大,脐无分泌物,血清总胆红素17.5 mmol/L(10 mg/dl),血型母A子O,应考虑为(2001)
A新生儿溶血病
B新生儿败血症
C新生儿肝炎
D生理性黄疸
E新生儿胆道闭锁
答案:D
[解析]: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且根据血型,排除溶血病,首选D。
二、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是新生儿溶血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早产儿更易发生。
首先出现嗜睡,喂养困难,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消失,肌张力减低。
半天至l天后很快发展进入痉挛期,出现双眼凝视、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前囟隆起、呕吐、尖叫、惊厥,常有发热。
如
不及时治疗,l/2~1/3患儿死亡。
恢复期吸吮力及对外界反应逐渐恢复,随后呼吸好转,肌张力恢复正常。
但常逐渐出现手足徐动症、听力下降、智能落后、眼球运动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等后遗症。
【真题库】新
A
B
C
D
E
答案:E
[解析]: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为嗜睡、喂养困难、肌张力低、拥抱反射减弱。
三、诊断
(一)产前诊断既往所生新生儿有中度黄疸和贫血或有死胎史的孕妇及其丈夫均应进行ABO和Rh血型检查。
对Rh阴性的孕妇应检测其血中有无抗D、抗E等抗体,如抗体效价上升至>1:32时,宜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羊水中胆红素浓度,以预测胎儿溶血程度。
同时测定羊水中的磷脂酰胆碱(L)和鞘磷脂(S)含量,了解胎儿肺成熟度,为决定分娩时间作参考。
B超能查出有无胎儿水肿,胎儿有无腹水及孕妇有无羊水过多等情况。
(二)生后诊断结合产前检查情况及新生儿的临床表现作以下检查。
1.新生儿溶血的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网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增多,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均提示溶血存在。
一般Rh溶血病较AB0溶血病变化显著。
2.血型特异性抗体的测定
(1)检查新生儿及其母血型:了解母婴血型是否不合。
(2)血型特异性抗体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依据。
Rh溶血病:患儿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即可确诊;
AB0溶血病:因患儿红细胞上的抗体结合较少,故抗人球蛋白试验常为阴性或弱阳性,用改良法可提高阳性率,阳性具确诊价值;抗体释放试验阳性亦可确诊。
患儿血清游离抗体(抗A或抗BIgG)阳性表明母血抗体已进入胎儿,对诊断有参考意义。
四、预防
(一)Rh阴性妇女在娩出Rh阳性婴儿72小时内,应尽早肌注抗RhDIgG 300ug,以免被致敏,下次妊娠29周时再肌注300ug,效果更好。
(二)Rh阴性妇女有流产史者、产前出血、羊膜穿刺后或宫外孕输过Rh阳性血时,应肌注同样剂量。
(三)对AB0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孕妇可给中药如陈等预防。
五、治疗
(一)产前治疗
1.血浆置换
2.宫内输血有胎儿水肿或胎儿Hb<80g/L,而肺未成熟不宜提前分娩者。
3.预防用药孕妇在预产期前l~2周口服苯巴比妥,以诱导肝酶产生,减轻新生儿黄疸。
4.提前分娩羊水中胆红素浓度明显增高而L/S提示肺成熟者,可提前分娩。
(二)新生儿治疗原则是把三关:第l关(生后l天内),立即用压缩红细胞换血以改善胎儿水肿,禁用清蛋白,以免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衰;第2关(2~7天),降低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第3关(2周~2月),纠正贫血。
1.降低血清胆红素
(1)光照疗法:采用光照使未结合血清胆红素减少,防止胆红素脑病。
但光疗不能阻止溶血进展,故不能替代换血治疗。
一般用波长420~470nm的蓝色荧光灯最有效,也可用普通日
光灯及绿光,但疗效较差。
光疗中应使用不透光黑布或黑纸保护患儿双眼以免损伤视网膜.
光疗指征:①一般患儿血清总胆红素>205umol/l(12mg/dl);②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生后血清总胆红素>85umol/l(5mg/dl)。
【真题库】新生儿出生体重3.2 kg。
生后48小时血清总胆红素257 mmol/L(15 mg/dl),结合胆红素34.2 mmol/L (2 mg/dl)
A
B
C
D
E
答案:A
[解析]:本患儿血清总胆红素达12 mg/dl,结合胆红素大于1.5 mg/dl,属于病理性黄疸,应予治疗。
光照治疗是降低胆红素的常用方法。
本患儿无换血指征。
(2)换血疗法
①指征:出生时有胎儿水肿、明显贫血(脐带血Hb<120g/L);
生后12小时胆红素每小时上升>12umol/l(0.7mg/dl)者;
血清胆红素在足月儿>342umol/L(20mg/dl),早产儿体重l500g者>256umol/L(15mg/dl),体重l 200g者>205 umol/L(12mg/dl)可考虑换血;
凡有早期核黄疸表现者。
②血源选择
Rh溶血病:应采用Rh血型与其母亲相同、AB0血型与患儿相同(或抗A、抗B效价不高的O型)的供血者;
AB0溶血病:可用O型红细胞加AB型血浆或用抗A、抗B效价不高的O型血;
③血量:一般为患儿血量2倍(约150~180ml/kg),常用导管插入脐静脉换血,每次出入量相等。
【真题库】(2004)
A1倍
B 1.5倍
C2
D 2.5倍
E3
答案:C(2004)
[解析]:新生儿溶血症的换血量:一般为患儿血量的2倍(约150-180ml/kg),大约可换出85%的致敏红细胞和60%的胆红素及抗体。
2.增加胆红素与清蛋白的联结①输血浆或清蛋白;②纠正酸中毒。
3.其他处理防止低血糖、低体温,禁用磺胺类药物,及时纠正缺氧、贫血、水肿和心力衰竭。
【真题库】(31~33题共用题干)
足月婴,生后1天内出现黄疸,拒哺。
查体:嗜睡,面色苍白,Hb 90 g/L,血清未结合胆红素342 μmol/L
31
A
B
C.新生儿溶血
D
E
答案:C
[解析]:新生儿溶血病, 77%以上的RH溶血病在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而ABO溶血病仅27.7%,黄疸迅速加重,伴贫血,心衰等。
本患儿生后1天内出现黄疸, 血清未结合胆红素342 μmol /L, Hb 90 g/L,
32
A
B
C
D
E
答案:D
[解析]:新生儿溶血病首选的检查血型,以明确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或RH溶血病。
33
A.
B
C
D
E
答案:D
[解析]:本患儿生后1天内出现黄疸, 血清未结合胆红素342 μmol/L, Hb 90 g/L,同时有拒哺、嗜睡等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符合换血指征。
第四节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系指细菌侵入新生儿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感染。
其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尤其是早产儿。
一、病原及感染途径
(一) 病原菌致病菌种类随不同的地区和年代而异:我国一直以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是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G-)杆菌;
(2003)
A
B
C
D
E
答案:C
(二) 感染途径
1.产前感染母孕期感染,血内有细菌时可经胎盘血行感染胎儿,又称宫内感染。
主要是病毒引起的慢性感染。
此外生殖道病原体上行性感染羊膜囊等也可导致胎儿感染。
2.产时感染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时细菌上行污染羊水,或胎儿通过产道时吸入、吞入该处细菌使胎儿感染。
3.出生后感染最常见,病原体以金葡菌为多。
细菌常从脐部、皮肤粘膜损伤处侵入,也可由呼吸道、消化道等侵入血液。
近年来医源性感染有所增多。
【真题库】(21~22题共用备选答案)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