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地质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二、地貌构成 (一)几何要素
– 地貌面 – 地貌线 – 地貌点

(二)物质要素
– 基岩物质 – 沉积物质(松散的土)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三、地貌基本形态和组合形态

(一)基本形态
由一个或几个地貌几何形态要素组成的形态比 较规则的几何体称为地貌基本形态。一个地貌基 本形态是由一个单一的地貌过程形成的。
北列:天山-阴山-燕山 中列:昆仑-秦岭-大别 南列:南陵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 雪峰山 东列:长白山-鲁中山地-武夷山 外列:台湾山脉

EW,近EW EW

经向构造体系

近SN

SN

华夏构造 体系

NE-NNE

NE-SW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

西域构造 体系
山字形扭 动构造体 系

NW-NNW

NW-SE 阿尔泰山-祁连山-念青唐古拉山
-冈底斯山 安徽山地-淮阳山-广西山地-喜 马拉雅山

弧形(弧 弧形 顶向赤道, 向西)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②地质构造-地貌形态的骨架 控制各类构造地貌的形成(表1)
表1.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

地质构造
背斜 褶皱地貌

地质构造地貌
背斜山 背斜谷

褶 向斜 皱
地垒 断层地貌

向斜谷
地垒山

向斜山
上述划分,依山地 所在纬度而异。 低纬较高纬分带 明显。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二、地貌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地貌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含两个方面 (一)野外研究方法 1.形态研究
包括形态的特征,组合,分布和测量。

2.组成物质研究
包括物质的颜色,形态特征(例如:球度,磨 圆度等)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断 地堑 层

地堑谷、地堑盆地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岩石性质
– 岩石的抗蚀性:坚硬岩石&软弱岩石
矿物成分 胶结物质与胶结程度 透水性(节理与层理) 可溶性 产状 结构 构造

– 岩石所处的环境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地貌形成的动力
– 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是在构造影响下形成的地貌,它的作用力主要 是内力,故又称内力地貌。 第一级称全球构造地貌,只有大陆和大洋两大单元。 第二级称大地构造地貌,它是大陆或大洋之内的大型地 貌,如大陆内的褶皱山系和大陆裂谷,大洋中的洋中脊和 洋盆等。 第三级称地质构造地貌,是叠加在大地构造地貌之上的 中小型地貌,如褶皱山系中的背斜和向斜褶曲地貌,大洋 盆地中的海盆和海岭等。

3.形成条件的研究
包括新构造运动状况,地质构造特征,各种外 力特征。

4.地貌过程的观测 5.地貌成因分析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二) 室内研究方法 1.地形图分析 2.遥感分析 3.沉积物分析
–粒度分析 –化学分析 –矿物分析 –扫描电镜分析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一、研究内容 (一)地表形态特征 1.高低起伏 (1)形态和高度
–陆地: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 –海底: 海盆,洋中山岭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高地

低地
大洋(平均- 3494m)最低- 11034m 平原盆地

全球
陆地

大陆(平均 850m),最高 8844.43m 山地高原丘陵

3.时间——地貌形成和发育的阶段性 发生——发展——消亡
(幼年期) (壮年期) Hale Waihona Puke Baidu老年期)

河流地貌发育模式 A.幼年期 B.壮年期 C.老年期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三)地貌的演化—地貌在不断的变化发展
1.地貌变化发展受构造运动(内营力)、外营力作用和时 间三个因素的影响。 2.地貌发育的不同阶段,地貌特征和地貌组合都是不同的。 3.由于内力作用变化及气候变化引起的外力改变,通常地 貌的演化并非向一个方向发展。 地壳升降引起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交替出现 气候变化引起冰期冰川地貌,间冰期流水地貌等。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二)形态计量的描述
1.高度指标:绝对;相对 2.坡度指标:面、片(区域);平均 3.切割密度 :σ= L / A 4.切割深度 : D = E高-E低 5.面积,体积,宽,长,;宽/长,高度/面积,…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第二节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 地貌学的基本问题
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 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一、研究对象——地表形态即地貌(Landforms)
固体地球表面(地表)的形态特征,即由岩石 构成的地表起伏形态,也称地形。
地貌包括固体地球与水圈和大气圈界面的全部。因此, 不仅包括大陆及其边缘的地形,而且包括海底的形态,都 属于地貌学的研究范围。

温暖湿润 沙漠气候

风力作用、 沙漠、戈壁 干燥剥蚀

湿热气候地貌带

全年高温多雨

生物化学风 岩溶地貌 化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3)气候地貌的垂直分带性(高度分带) 以高度来划分 ,随高度降低,依次分布: –冰雪气候地貌带----高山气候(雪线以上) –冰缘气候地貌带----亚高山带 –温湿气候地貌带 或湿热气候地貌带 (流水作用为主)

大洋

大陆架(水深 <200m)

洋底(水深2000 -6000m)

(2)按照相近邻地貌形体的相对高低关系 –正向地貌形体(山体) –负向地貌形体(沟谷、洼地)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规模不等
–星体地貌 例如,陆地和海洋(占据面积在几十万和 几百万km2以上) –巨地貌 例如,山系(占据面积在几万和几十万km2以 上) –大地貌 例如,山脉(占据面积在几百和几千km2以上) –中地貌 例如,河谷盆地(占据面积在几十km2至数 百km2 ) –小地貌 例如,单个洪积扇、打的沟谷(数km2至数 十km2 ) –微地貌 例如,沙波纹、洼地(数cm2至数km2)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1.地表物质 ——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

(1)地质构造 ①大地构造单元-地貌发育的基础
控制地球上巨型、大型地貌的形成与分 布(图1、2)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我国山脉的排列和走向与大地构造单元的关系
构造体系 名称 走向
纬向构造体系

走向

大地貌单元 名称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气候地貌的纬度(水平)分带性

气候地貌带

气候特点

外力作用 特点
冰川作用 冰冻风化 冻融作用、 雪蚀作用 流水作用

地貌特征
冰川地貌、 冰水地貌 冻土地貌、 雪蚀洼地 流水地貌

冰雪气候地 冰川气候 酷寒 貌带 地貌带 冰缘气候 全年严寒 地貌带

温湿气候地貌带 干旱气候地貌带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二)组合形态
在成因上相互联系的多个地貌基本形态 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地貌形态称为 地貌的组合形态。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四、地貌形态的观测 (一)形态特征的描述
1.平面形态 (像形) 2.横剖面形态(或称垂直剖面) 3.纵剖面(线)形态 4.坡面形态 5.顶面形态 6.底面形态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四)地貌的结构类型-各种地貌有不同的内部结


1.切割型地貌:在侵蚀作用占主导的地区,切割 新生代以前的岩层所形成的地貌。 2.叠置型地貌:在堆积作用占主导的地区,地面 发生大量堆积,沉积物一层叠加在另一层之上, 由这种叠加结构组成的地貌。 3.切割-叠置型地貌:切割地貌形成后,由于构 造运动方向改变,或由气候冷暖、干湿的变化, 由侵蚀作用转变为堆积作用,在被切割的部位发 生堆积所形成的地貌。 4.叠置-切割型地貌:堆积作用转变为侵蚀作用, 在叠置型地貌基础上发生侵蚀所形成的地貌。

加大地表起伏 ; 同时存在; 地表一些巨型、 彼此消长、 大型的地貌形 作用效果 态主要都是内 相反;相 力作用的结果 互作用、 削高补低,总 相互影响 趋势是夷平地 的 表(中小型地 貌,也包括平 原大型地貌)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貌是内营力和外营力共同作用于地表的结果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3.形态各异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二)地貌的成因
地貌成因要素:地表物质、地貌营力、地貌发育时 间; F = f(PM)dt F :form;P :process;M :matter;t :time; P:内(营)力(放射能、重力能); 外(营)力(太阳能、重力); 内力和外力同时作用,相互影响,此消彼长, 动态平衡; M:岩性、地质构造; t:地貌发育时间;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外力作用
流水地貌 坡地地貌 岩溶地貌 冰川地貌 冻土地貌 荒漠地貌 海岸地貌等。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人的作用在地球表面塑造的地貌体的总称为人为地貌, 又称人工地貌。

–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 程
(如大坝的建设改变了河流的侵蚀、搬运、堆积过程, 过度的地下水的开采则引起地面下沉等)

野 外 实 习

运用、验证、探究 融会贯通、技能培养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课程组成
• 室内教学
– 课堂授课、实验、录像 – 作业、小论文与考试

• 野外实习
– 野外实地考察 – 实习报告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野 外 实习
 实习时间 预定于大二下学期7月?(综合自然地
理实习)

–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如挖渠引水、平坡修田;边坡堆放矿渣引起人为崩 塌与滑坡)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貌形成的主要动力及其相互关系
地貌 营力 内力 作用 概念
地球内部 的能引起 的自然作 用力

表现形式 对地貌的作 用

相互关系

外力 作用

构造运动 (水平、 垂直)、 岩浆活动、 地震 地球以外 风化、剥 的能引起 蚀、搬运、 的自然作 沉积 用力

 实习地点 宜昌地区

 实习行程 宜昌远安县以地貌实习为主
宜昌市以地质学野外实习为主

 实习报告 至少应包括行程、路线图,工作分配,分组
报告(小组成员及分工、实习内容、参考文献),心得、 不足。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课程考核
項 目
I. 期末考试

比重 (%)
60

II. 平时成绩

40

III. 野外实习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 貌 學 Geomorpholog
主讲教师: 揭毅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教学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    

地貌学原理(修订版),杨景春、李有利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现代地貌学,高抒,张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地貌学导论,吴 正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地貌学,严钦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现代地貌学,刘根寿,科学出版社,2005 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施雅风等著,科学出版社, 1989年 风沙地貌学,吴正编著,科学出版社,1985年 普通地貌学,朱新美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杜恒俭等主编,地质出版社,1981年 黄土与环境,刘东生等著,科学出版社,1985年 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河北科学出版社,2006年 地貌学

参考书:

    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貌学课程体系结构
课堂理论介绍 地 貌 灾 害 实践教学

绪 言

坡 地 地 貌

流 水 地 貌

岩 溶 地 貌

冰 川 地 貌 与 冻 土 地 貌

荒 漠 地 貌 与 黄 土 地 貌

海 岸 地 貌

构 造 地 貌

旅 游 地 貌

工 程 地 貌

地 貌 录 像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I. 期末考试 采取笔试的方式,考前进行复习 II. 平时成绩 作业成绩、出勤、课堂提问、讨论情况等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第一章 绪论
地貌学的基本问题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重点) 地貌学的学科性质与分支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五)地貌的地带性-地貌分布规律 1.以内营力作用为主的地貌
地貌的分布和大地构造单元、地壳运动方向以 及构造线的走向都有一定的联系。

2.以外营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
(1)气候与地貌
– 气候影响外力的性质和强度,从而影响其塑造的地貌 – 地貌也可以影响气候

地貌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以外营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则有呈纬度水平分布和沿山地垂直分布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