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和习题(含答案)[1]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和习题(含答案)[1]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①如图,l 为经过已知点A 且平行于已知非零向量a 的直线,对空间任意一点O ,点P 在直线l 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 ,使得a t OA OP +=,其中向量a 叫做直线的方向向量.由此可知,空间任意直线由空间一点及直线的方向向量惟一确定.②如果直线l ⊥平面α ,取直线l 的方向向量a ,则向量a 叫做平面α 的法向量.由此可知,给定一点A 及一个向量a ,那么经过点A 以向量a 为法向量的平面惟一确定. (2)用空间向量刻画空间中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设直线l ,m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 ,b ,平面α ,β 的法向量分别是u ,v ,则 ①l ∥m ⇔a ∥b ⇔a =k b ,k ∈R ; ②l ⊥m ⇔a ⊥b ⇔a ·b =0; ③l ∥α ⇔a ⊥u ⇔a ·u =0; ④l ⊥α ⇔a ∥u ⇔a =k u ,k ∈R ; ⑤α ∥⇔u ∥v ⇔u =k v ,k ∈R ; ⑥α ⊥β ⇔u ⊥v ⇔u ·v =0.(3)用空间向量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问题: ①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设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过空间任意一点O 作直线a ′∥a ,b ′∥b ,则a ′与b ′所夹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与b 所成的角.设异面直线a 与b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v 1,v 2,a 与b 的夹角为θ ,显然],2π,0(∈θ则⋅=><⋅|||||||,cos |212121v v v v v v②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指直线与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设直线a 的方向向量是u ,平面α 的法向量是v ,直线a 与平面α 的夹角为θ ,显然]2π,0[∈θ,则⋅=><⋅|||||||,cos |v u v u v u③二面角及其度量: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记作α -l -β 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O ,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射线OA ⊥l ,OB ⊥l ,则∠AOB 叫做二面角α -l -β 的平面角.利用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如图,若AB ,CD 分别是二面角α -l -β 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异面直线,则二面角α -l -β的大小就是向量CD AB 与的夹角的大小.方法二:如图,m 1,m 2分别是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α ,β 的法向量,则<m 1,m 2>与该二面角的大小相等或互补.(4)根据题目特点,同学们可以灵活选择运用向量方法与综合方法,从不同角度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例题分析】例1 如图,在长方体OAEB -O 1A 1E 1B 1中,OA =3,OB =4,OO 1=2,点P 在棱AA 1上,且AP =2P A 1,点S 在棱BB 1上,且B 1S =2SB ,点Q ,R 分别是O 1B 1,AE 的中点,求证:PQ ∥RS .【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法证明存在实数k ,使得.RS k PQ =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O (0,0,0),A (3,0,0),B (0,4,0),O 1(0,0,2),A 1(3,0,2),B 1(0,4,2),E (3,4,0).∵AP =2P A 1, ∴),34,0,0()2,0,0(32321===AA AP ∴⋅)34,0,3(P同理可得:Q (0,2,2),R (3,2,0),⋅)32,4,0(S,)32,2,3(RS PQ =-=∴RS PQ //,又R ∉PQ ,∴PQ ∥RS .【评述】1、证明线线平行的步骤:(1)证明两向量共线;(2)证明其中一个向量所在直线上一点不在另一个向量所在的直线上即可.2、本体还可采用综合法证明,连接PR ,QS ,证明PQRS 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请完成这个证明. 例2 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E ,F 分别是棱A 1D 1,A 1B 1,D 1C 1,B 1C 1的中点,求证:平面AMN ∥平面EFBD .【分析】要证明面面平行,可以通过线线平行来证明,也可以证明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解法一:设正方体的棱长为4,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A (4,0,0),M (2,0,4),N (4,2,4),B (4,4,0),E (0,2,4),F (2,4,4).取MN 的中点K ,EF 的中点G ,BD 的中点O ,则O (2,2,0),K (3,1,4),G (1,3,4).MN =(2,2,0),EF =(2,2,0),AK =(-1,1,4),OG =(-1,1,4), ∴MN ∥EF ,OG AK =,∴MN//EF ,AK//OG ,∴MN ∥平面EFBD ,AK ∥平面EFBD , ∴平面AMN ∥平面EFBD .解法二:设平面AMN 的法向量是a =(a 1,a 2,a 3),平面EFBD 的法向量是 b =(b 1,b 2,b 3). 由,0,0==⋅⋅AN AM a a 得⎩⎨⎧=+=+-,042,0423231a a a a 取a 3=1,得a =(2,-2,1).由,0,0==⋅⋅BF DE b b得⎩⎨⎧=+-=+,042,0423132b b b b 取b 3=1,得b =(2,-2,1).∵a ∥b ,∴平面AMN ∥平面EFBD .注:本题还可以不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综合法加以证明,请试一试.例3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是棱A 1B 1,B 1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法一: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A (2,0,0),M (2,1,2),C (0,2,0),N (2,2,1).∴),1,0,2(),2,1,0(==CN AM设AM 和CN 所成的角为θ ,则,52||||cos ==⋅CN AM CN AM θ ∴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52解法二:取AB 的中点P ,CC 1的中点Q ,连接B 1P ,B 1Q ,PQ ,PC . 易证明:B 1P ∥MA ,B 1Q ∥NC ,∴∠PB 1Q 是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的角.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易知,6,52211=+===QC PC PQ Q B P B∴,522cos 11221211=-+=⋅Q B P B PQ Q B P B Q PB∴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52【评述】空间两条直线所成的角是不超过90°的角,因此按向量的夹角公式计算时,分子的数量积如果是负数,则应取其绝对值,使之成为正数,这样才能得到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锐角).例4 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a 2,求直线AC 1与平面ABB 1A 1所成角的大小.【分析】利用正三棱柱的性质,适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有关点的坐标.求角时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定义找出线面角,再用向量方法计算;二是利用平面ABB 1A 1的法向量求解.解法一: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B (0,a ,0),),2,0,0(1a A⋅-)2,2,23(1a aa C 取A 1B 1的中点D ,则)2,2,0(a a D ,连接AD ,C 1D .则),2,0,0(),0,,0(),0,0,23(1a AA a AB aDC ==-= ,0,0111==⋅⋅AA DC AB DC∴DC 1⊥平面ABB 1A 1,∴∠C 1AD 是直线AC 1与平面ABB 1A 1所或的角.),2,2,0(),2,2,23(1a aAD a a a AC =-= 23||||cos 111==∴AD AC AD C , ∴直线AC 1与平面ABB 1A 1所成角的大小是30°.解法二: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B (0,a ,0),A 1(0,0,a 2),)2,2,23(1a aa C -,从而⋅-===)2,2,23(),2,0,0(),0,,0(11a aa AC a AA a AB 设平面ABB 1A 1的法向量是a =(p ,q ,r ), 由,0,01==⋅⋅AA AB a a得⎩⎨⎧==,02,0ar aq 取p =1,得a =(1,0,0). 设直线AC 1与平面ABB 1A 1所成的角为],2π,0[,∈θθ.30,21|||||||,cos |sin 111 ===〉〈=⋅θθa a a AC AC AC 【评述】充分利用几何体的特征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再利用向量的知识求解线面角;解法二给出了一般的方法,即先求平面的法向量与斜线的夹角,再利用两角互余转换.例5 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 A ⊥底面ABC ,AC ⊥BC ,P A =AC =1,2=BC ,求二面角A-PB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解法二图解法一:取PB 的中点D ,连接CD ,作AE ⊥PB 于E . ∵P A =AC =1,P A ⊥AC , ∴PC =BC =2,∴CD ⊥PB . ∵EA ⊥PB ,∴向量EA 和DC 夹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A -PB -C 的大小.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 (0,0,0),A (1,0,0),B (0,2,0),P (1,0,1),由D 是PB 的中点,得D ⋅)21,22,21( 由,3122==AB AP EB PE 得E 是PD 的中点,从而⋅)43,42,43(E∴)21,22,21(),43,42,41(---=--=DC EA ∴⋅=>=<33||||,cos DC EA DC EA DC EA 即二面角A -PB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33 解法二: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0,1,2(B ,C (0,1,0),P (0,0,1),).1,1,0(),0,0,2(),0,1,2(),1,0,0(-====CP CB AB AP设平面P AB 的法向量是a =(a 1,a 2,a 3),平面PBC 的法向量是b =(b 1,b 2,b 3). 由,0,0==⋅⋅AB AP a a得⎪⎩⎪⎨⎧=+=,02,0213a a a 取a 1=1,得).0,2,1(-=a 由0,0==⋅⋅CP CB b b 得⎪⎩⎪⎨⎧=+-=,0,02321b b b 取b 3=1,得b =(0,1,1).∴⋅-=>=<⋅33||||,cos b a b a b a∵二面角A -PB -C 为锐二面角, ∴二面角A -PB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33|33| 【评述】1、求二面角的大小,可以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出垂直于棱的两个向量,转化为这两个向量的夹角;应注意两个向量的始点应在二面角的棱上.2、当用法向量的方法求二面角时,有时不易判断两个平面法向量的夹角是二面角的平面角还是其补角,但我们可以借助观察图形而得到结论,这是因为二面角是锐二面角还是钝二面角一般是明显的.练习一、选择题: 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是BB 1的中点,则二面角E -A 1D 1-D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是( ) (A)2(B )2(C)5(D)222.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直线AD 1与平面A 1ACC 1所成角的大小是( ) (A)30° (B)45° (C)60° (D)90°3.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A 1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中心,则AB 1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 (A)31 (B )32 (C)33 (D )32 4.如图,α ⊥β ,α ∩β =l ,A ∈α ,B ∈β ,A ,B 到l 的距离分别是a 和b ,AB 与α ,β 所成的角分别是θ 和ϕ,AB 在α ,β 内的射影分别是m 和n ,若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θ >ϕ,m >n (B )θ >ϕ,m <n (C)θ <ϕ,m <n(D )θ <ϕ,m >n二、填空题:5.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G ,H 分别为AA 1,AB ,BB 1,B 1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 与GH 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 6.已知正四棱柱的对角线的长为6,且对角线与底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则该正四棱柱的体积等于______.7.如图,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A 1=2AB ,则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4题图 7题图 9题图 8.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直角梯形,∠BAD =90°,AD ∥BC ,==BC AB AD 21,P A ⊥底面ABCD ,PD 与底面ABCD 所成的角是30°.设AE 与CD 所成的角为θ ,则cos θ =______. 三、解答题:9.如图,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A 1=2AB =4,点E 在CC 1上,且C 1E =3EC .(Ⅰ)证明:A 1C ⊥平面BED ;(Ⅱ)求二面角A 1-DE -B 平面角的余弦值. 10.如图,在四棱锥O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菱形,4π=∠ABC ,OA ⊥底面ABCD ,OA =2,M 为OA 的中点,N 为BC 的中点.(Ⅰ)证明:直线MN ∥平面OCD ;(Ⅱ)求异面直线AB 与MD 所成角的大小.11.如图,已知直二面角α -PQ -β ,A ∈PQ ,B ∈α ,C ∈β ,CA =CB ,∠BAP =45°,直线CA 和平面α 所成的角为30°.(Ⅰ)证明:BC ⊥PQ ;(Ⅱ)求二面角B -AC -P 平面角的余弦值.练习答案一、选择题:1.B 2.A 3.B 4.D 二、填空题:5.60° 6.2 7.548.42三、解答题:9题图 10题图 11题图 9.以D 为坐标原点,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D -xyz .依题设,B (2,2,0),C (0,2,0),E (0,2,1),A 1(2,0,4).),0,2,2(),1,2,0(==DB DE ).4,0,2(),4,2,2(11=--=DA C A(Ⅰ)∵,0,011==⋅⋅DE C A DB C A ∴A 1C ⊥BD ,A 1C ⊥DE . 又DB ∩DE =D ,∴A 1C ⊥平面DBE .(Ⅱ)设向量n =(x ,y ,z )是平面DA 1E 的法向量,则.,1DA DE ⊥⊥n n ∴⎩⎨⎧=+=+.042,02z x z y 令y =1,得n =(4,1,-2).⋅==4214||||),cos(111C A C A C A n n ∴二面角A 1-DE -B 平面角的余弦值为⋅4214 10.作AP ⊥CD 于点P .如图,分别以AB ,AP ,AO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坐标系.则A (0,0,0),B (1,0,0),)0,22,22(),0,22,0(-D P ,O (0,0,2),M (0,0,1),⋅-)0,42,421(N (Ⅰ)⋅--=-=--=)2,22,22(),2,22,0(),1,42,421(OD OP MN 设平面OC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0,0==⋅⋅OD OP n n即⎪⎪⎩⎪⎪⎨⎧=-+-=-.022222,0222z y x z y 取,2=z ,得).2,4,0(=n ∵,0=⋅n MN ∴MN ∥平面OCD . (Ⅱ)设AB 与MD 所成的角为θ ,,3π,21||||cos ),1,22,22(),0,0,1(=∴==∴--==⋅θθMD AB MD AB MD AB 即直线AB 与MD 所成角的大小为⋅3π11.(Ⅰ)证明:在平面β 内过点C 作CO ⊥PQ 于点O ,连结OB .∵α ⊥β ,α ∩β =PQ ,∴CO ⊥α . 又∵CA =CB ,∴OA =OB .∵∠BAO =45°,∴∠ABO =45°,∠AOB =90°,∴BO ⊥PQ ,又CO ⊥PQ , ∴PQ ⊥平面OBC ,∴PQ ⊥BC .(Ⅱ)由(Ⅰ)知,OC ⊥OA ,OC ⊥OB ,OA ⊥OB ,故以O 为原点,分别以直线OB ,OA ,OC 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CO ⊥α ,∴∠CAO 是CA 和平面α 所成的角,则∠CAO =30°.不妨设AC =2,则3=AO ,CO =1.在Rt △OAB 中,∠ABO =∠BAO =45°,∴.3==AO BO∴).1,0,0(),0,3,0(),0,0,3(),0,0,0(C A B O).1,3,0(),0,3,3(-=-=AC AB设n 1=(x ,y ,z )是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由⎪⎩⎪⎨⎧==⋅⋅,0,0AC AB n n 得⎪⎩⎪⎨⎧=+-=-,03,033z y y x 取x =1,得)3,1,1(1=n . 易知n 2=(1,0,0)是平面β 的一个法向量. 设二面角B -AC -P 的平面角为θ ,∴,55||||cos 2121==⋅⋅n n n n θ即二面角B -AC -P 平面角的余弦值是⋅55。

人教B版选修2《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B版选修2《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B版选修2《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1. 教学目的本节课是人教B版选修2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教授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本课程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掌握将空间向量应用于立体几何中的方法和技巧•发展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教学内容2.1 知识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为:•空间向量的定义•空间向量的基本运算法则•点、线、面等几何图形在空间向量中的表示方法•空间向量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2.2 教学步骤本节课教学步骤如下:第一步:导入教师简单介绍空间向量及其基本运算法则,引发学生对此概念的兴趣。

第二步:概念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以及点、线、面等几何图形在空间向量中的表示方法。

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使用相关的图形和实例进行讲解。

第三步:举例说明教师通过几个实例,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在示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同时指导学生正确的解决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第四步:练习安排学生进行一定数量和难度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第五步:讲解与总结最后,教师应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3.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以实例为主,以问题为导向”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探究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这种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如音视频、实例演示等方式进行综合教学,探索出适合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在上述教学步骤中,教师尤其需要注意:•难度掌握:教师在设计实例和练习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能力水平,掌握好难度,以确保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差异处理:同学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会存在差异,教师需要采用差异化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评估方法: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如通过小组讨论、思维导图、课堂测验等方式,合理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情况总之,人教B版选修2《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教学,应侧重于实践探究和知识应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掌握并应用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立体几何解题能力,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sxz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sxz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平行问题
Db
(一)证明两直线平行
A ,B a;C ,D b,A BC D a∥
C
A
b
a
B
方法思路:在两分 直别 线取 上不同的
得到两向量,转明 化两 为向 证量平行
知 A ( x 1 B ,y 1 )C , ( x 2 D ,y 2 )则 ,x 1 y 2 x 有 2 y 1 a ∥ b
方 底法 线思 性路 表: 示证 (明 即方 内直 在向 存线 平向 在的 面量 一可 向用 量平 与组 相面 方基 等 的 向)一 向 e 1 e 2
则可得面内一直外线的与线面平 ,从行而证线面. 平行
(三)面面平行
1.不重合的两 与平 的面法向量 n
分别m是 和n, mn∥
方法思路:平 求面 出的 其法 中向 一法 量向 ,量 再与 证
的不共线的量 两积 向 ( 0 为 量 即的 都数 垂直两 )面 ,平 则
二.垂直问题
(一)证明两直线垂直
b
不 分重 别a合 为 和b的 , a和 直 则a直 线 有 bb线 的 0 方 a向 b 向b 量 a a
方法思路:找两直线 方的 向向量 (分别
| m|
方法思路:求出任 平一 面法 的向m(量 方程
组可求 ),在面内任取Q一与点点P得一向量
转化为 P Q在法向量的投影,的 套长 公度 式。
D
(二)求两异面直线的距离d
b
知a,b是两异面直线A,,Ba,C, Db,

B
aA
C
找一向量与两异面都 直垂 线直的向m量,
则两异面直线的距 d=离ACm
(二)证明线面垂直 l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进一步理解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2)利用向量法证明线线、线面垂直;(3)利用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空间几何图形的认识,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坐标将几何问题代数化,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体会数学的美感,从而激发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证明线线、线面垂直。

教学难点、关键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直线的方向向量; 正确写出空间向量的坐标。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教学媒体ppt课件学法指导交流指导,渗透指导.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知识的复习与引人自主学习1.若=x i+y j+z k,那么(x,y,z)叫做向量的坐标,也叫点P的坐标.2. 如图,已知长方体的边长为AB=2,AD=2,1AA '=.以这个长方体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射线分别为轴、轴、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试求长方体各个顶点及A C '中点G 的坐标.3.设a =(x 1,y 1,z 1),b =(x 2,y 2,z 2),那么±=(x 1±x 2,y 1±y 2, ), ⊥⇔ b a ∙=x 1x 2+y 1y 2+ =0.4.设M 1(x 1,y 1,z 1),M 2(x 2,y 2,z 2),则 12M M =(2121,x x y y --, ) [探究]1.直线的方向向量:直线的方向向量是指和这条直线平行(或重合)的非零向量,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有 个. 2.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表示[合作探究]二、新授课: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例1、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为BC 的中点,N 为AB 的中点,P 为BB 1的中点.(Ⅰ)求证:BD 1⊥B 1C ;(Ⅱ)求证:BD 1⊥平面MNP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空间向量在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中的作用。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立体几何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立体几何
(4)若平面α的一个 法向量 为m,P是α外一
点,A是α内任一点,则点P到α的距离d= | PA·m | .
|m|
考点一 用向量证明平行、垂直问题
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PA⊥平面ABCD,底面 ABCD为矩形,且PA=AD, E,F分别为线段AB,PD的中 点.求证:
(1) AF∥平面PEC;
相等或互补 .
5.空间的距离
(1)一个点到它在一个平面内 正射影 的距离,叫做 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
(2)已知直线l平行平面α,则l上任一点到α的距离 都 相等 ,且叫做l到α的距离.
返回目录
(3)和两个平行平面同时 垂直 的直线,叫做两 个平面的公垂线.公垂线夹在平行平面间的部分,叫做两 个平面的 公垂线段 .两平行平面的任两条公垂线段的长 都相等,公垂线段的 长度 叫做两平行平面的距离, 也是一个平面内任一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
EC=(
a
22 ,1,0),∴AF=
1
2 EP+
1 EC,
2
2
2
又AF⊂ 平面PEC,∴AF∥平面PEC.
(2)PD=(0,1,-1),CD=(-a,0,0), 11
∴AF·PD=(0, 2, 2)·(0,1,-1)=0, AF·CD=(0, 1 , 1 )·(-a,0,0)=0,
22 ∴AF⊥PD,AF⊥CD,又PD∩CD=D,
∴m⊥n.
∴平面ADE⊥平面A1D1F.
返回目录
考点二 用向量求线线角与线面角 如图所示,已知点P在正方体ABCDA′B′C′D′的对角线BD′上,∠PDA=60°. (1)求DP与CC′所成角的大小; (2)求DP与平面AA ′ D′D所成角的大小
【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方法求解. 返回目录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解 1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DC=∠DAB=90°, AB=4,CD=1,AD=2. ∴A2,0,0,C0,1,0,B2,4,0. 由PD⊥平面ABCD,得
∠PAD 为 PA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 ∴∠PAD=60°. 在 Rt△PAD 中,由 AD=2,得 PD=2 3. ∴P(0,0,2 3).
O→P=(0,
22,-2),O→D=(-
2, 2
22,-2).
设平面 OCD 的法向量为 n=(x,y,z),
由 n·O→P=0,n·O→D=0,

22y-2z=0,
- 22x+ 22y-2z=0.
取 z= 2,得 n=(0,4, 2).
∵M→N·n=(1- 42)×0+ 42×4+(-1)× 2=0,∴M→N⊥n.
解 作AP⊥CD于点P,分别以AB,AP,AO所在的直线为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如图所示,
则 A(0,0,0),B(1,0,0),P(0, 22,0),D(- 22, 22,0),
O(0,0,2),M(0,0,1),N, 42,-1),
A→M·n=0.
a2y+ 2az=0,
令 y=2,则 z=- 22,x=0.
∴n=(0,2,- 22).
又B→C1=(- 23a,-a2, 2a),
∴cos〈B→C1,n〉=B→→C1·n
|BC1||n|

-a-a 3a×
9=-29 2
6.
设 BC1 与平面 AMC1 所成的角为 θ,
则 sin θ=|cos〈B→C1,n〉|=296.
题型三 二面角的求法
例3 12分如图所示,正三棱柱ABC- A1B1C1的所有棱长都为2,D为CC1的中 点,求二面角AA1DB的余弦值.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练习:
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 为DD1的中
点,O1,O2,O3分别是平面A1B1C1D1、平面
BB1C1C、平面ABCD的中心
(2) 求异面直线PO3与O1O2Z成的角
D1 O1
C1
A1
B1
P
O2
D
C
A
O3
Y B
X
空间向量在
立几中应用
小结
本堂课的学习重点是用向量代数的方法解决 立体几何问题,但在学习中应把几何综合推 理与向量代数运算推理有机结合起来 向量代数推理是更加精练,严密的推理,每 一步都要根据运算法则进行 学习过程中应善于“前思后想”,提炼方法, 开拓思路
本题多次运用了封闭回路
空间向量在
立几中应用
利用向量求空间距离
空间距离是一种重要的几何量,利 用常规方法求距离,需要较强的转化能力, 而用向量法则相对简单
空间向量在
立几中应用
例3、正方体AC1棱长为1,求平面AD1C 与平面A1BC1的距离
Z
D
C
B A
D1 A1
X
C1 Y
B1
空间向量在
评述:
立几中应用
空间向量在
立几中应用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空间向量在
立几中应用
利用向量判断位置关系
利用向量可证明四点共面、线线平 行、线面平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等问 题,其方法是通过向量的运算来判断,这 是数形结合的典型问题
空间向量在
立几中应用
空间向量在
立几中应用
空间向量在
立几中应用
利用向量求空间角
利用向量可以进行求线线角、线面 角、面面角,关键是进行向量的计算

补充材料: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应用讲座

补充材料: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应用讲座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应用一、空间向量的基础知识1.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1)空间直角坐标系在空间选定一点O 和一个单位正交基底{i ,j ,k }(i ,j ,k 按右手系排列)建立坐标系,坐标轴正方向与i ,j ,k 方向相同.空间一点P 的坐标的确定可以按如下方法:过P 分别作三个坐标平面的平行平面(或垂直平面),分别与坐标轴交于A 、B 、C 三点,|x |=OA ,|y |=OB ,|z |=OC ,当OA 与i 方向相同时,x >0,反之x <0.同理确定y 、z .点P 的坐标与OP 坐标相同.(2)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设a =(a 1,a 2,a 3),b =(b 1,b 2,b 3),则a +b =(a 1+b 1,a 2+b 2,a 3+b 3);a -b =(a 1-b 1,a 2-b 2,a 3-b 3);a ·b =a 1b 1+a 2b 2+a 3b 3, a ∥b ⇔a 1=λb 1,a 2=λb 2,a 3=λb 3(λ∈R ).或312123a a ab b b ==, a ⊥b ⇔a 1b 1+a 2b 2+a 3b 3=0.(3)夹角和距离公式 ①夹角公式 cos<a ,b>=②距离公式设A (x 1,y 1,z 1),B (x 2,y 2,z 2),则 |AB③定比分点公式设A (x 1,y 1,z 1),B (x 2,y 2,z 2),则 若M 分AB 为定比λ(λ≠-1),则M 的坐标为 x =121x x λλ++,y =121y y λλ++,z =121z z λλ++, 特别地,当λ=1即M 为中点时得中点坐标公式:x =122x x +,y =122y y +,z =122z z+. 由中点公式,可得以A (x 1,y 1,z 1),B (x 2,y 2,z 2),C (x 3,y 3,z 3)为顶点的三角形重心公式:x =1233x x x ++,y =1233y y y ++,z =1233z z z++.2.平面法向量的概念和求法向量与平面垂直:如果表示向量a 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垂直于平面α,则称这个向量垂直于平面α,记作a ⊥α.平面的法向量:如果a ⊥α,那么向量a 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 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数条,它们的方向相同或相反.一般根据平面法向量的定义推导出平面的法向量,进而就可以利用平面的法向量解决相关立体几何问题.推导平面法向量的方法如下:在选定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设平面α的法向量n =(x ,y ,z )[或n =(x ,y ,1)或n =(x ,1,z ),或n =(1,y ,z )],在平面α内任选定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 ,b .由n ⊥α,得n ·a =0且n ·b =0,由此得到关于x ,y 的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即可得到n .例1.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求平面A 1C 1D 的法向量n 和单位法向量n 0.二、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应用(一)空间角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设点A ,B ∈直线a ,C ,D ∈直线b ,构造向量AB ,CD . cos<AB ,CD >=||||AB CDAB CD ⋅,<AB ,CD >所对应的锐角或直角即为直线a (AB )与b (CD )所成的角.例2.在例1中,设AC ∩BD =O ,求异面直线D 1O ,DC 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2.线面所成的角如图,AB 为平面的斜线,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如果AB 与n 之间所成的角ϕ为锐角,则斜线AB 与平面α之间所成的角θ=2π-ϕ. 即利用向量AB 与n 求出的是角ϕ,实际上所求的角是θ.若ϕ为锐角,则θ=2π-ϕ,sin θ=cos ϕ; 若ϕ为钝角,则θ=2π-(π-ϕ)=ϕ-2π,sin θ=-cos ϕ.总之有,sin θ=|cos<AB ,n >|=||||||AB AB ⋅n n .例3. 在例1中,设E 、F 分别为C 1D 1、B 1C 1的中点, (1)求证:E 、F 、B 、D 共面;(2)求A 1D 与平面EFBD 所成的角.3.二面角的求法二面角α—l —β,平面α的法向量m ,平面β的法向量n .则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θ=<m ,n >.所以,cos<m ,n >=||||⋅m nm n .若将法向量的起点放在两个半平面上(不要选择起点在棱上),当两个法向量的方向都指向二面角内或外时,则<m ,n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补角;当两个法向量的方向一个指向二面角内,另一个指向外时,则<m ,n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例4. 在例1中,求二面角D 1—AC —D 的大小的余弦值.(二)空间距离1.点到面的距离设A 是平面α外一点,AB 是α的一条斜线,交平面α于点B ,而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那么向量BA 在n 方向上的正射影长就是点A 到平面α的距离h ,所以h =|||||cos ,|||BA BA BA ⋅⋅<>=n n n例5. 例1中,设G 、H 分别是A 1B 1、CD 的中点, 求点B 到截面AGC 1H 的距离.图3练习:在例1中,求点A 1到平面ACD 1的距离.2.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如图3,若CD 是异面直线a 、b 的公垂线段,A 、B 分别为a 、b 上的任意两点.令向量n ⊥a ,n ⊥b ,则n ∥CD .∵AB =AC +CD +DB ,∴AB ⋅n =AC ⋅n +CD ⋅n +DB ⋅n , ∴AB ⋅n =CD ⋅n ,∴|AB ⋅n |=|CD |⋅|n |,∴|CD |=||||AB ⋅n n . ∴两异面直线a 、b 间的距离为:d =||||AB ⋅n n . 其中n 与a 、b 均垂直(即a ,b 的公垂向量),A 、B 分别为两异面直线上的任意两点. 另外:假设异面直线a 、b ,平移直线a 至a ′且交b 于点A ,那么直线a ′和b 确定平面α,且直线a ∥α,设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那么n ⊥a ,n ⊥b .所以异面直线a 和b 的距离可以转化为求直线a 上任一点到平面α的距离.例6.在例1中,求直线DA 1和AC 间的距离.练习.如图4,正四棱锥S —ABCD 的高SO =2,底边长AB,求异面直线BD 和SC 之间的距离.例7.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AD =4,AA 1=6,E 是BC 的中点,F 是CC 1的中点,求(1)异面直线D 1F 与B 1E 所成角大小的余弦值; (2)二面角D 1—AE —D 大小的余弦值; (3)异面直线B 1E 与D 1F 的距离.zB3.线面距离直线a与平面α平行时,直线上任意一点A到平面α的距离就是直线a与平面α之间的距离.其求法与点到面的距离求法相同.例8.在例1中,设P、Q、R分别是A1C1、A1D和B1A上任一点,(1)求证:平面A1PQ∥平面B1RC;(2)求平面A1PQ与平面B1RC间的距离.例9.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为3,D是CB延长线上一点,且BD=BC.(1)求直线BC1与平面AB1D之间的距离;(2)求二面角B1—AD—B的大小;(3)求三棱锥C1—ABB1的体积.A1C1B1 BACD4.平面与平面间的距离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时,其中一个平面α上任意一点到平面β的距离就是平面α与平面β间的距离.其求法与点到面的距离求法相同.用法向量求直线到平面间的距离,首先必须确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然后将直线到平面的距离问题转化成直线上一点到平面的距离问题.用法向量求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首先必须确定两个平面是否平行,这时可以在一个平面上任取一点,将两平面间的距离问题转化成点到平面的距离问题.例10.如图8,已知ABCD是矩形,PD⊥平面ABCD,PD=DC=a,AD a,M、N分别是AD、PB的中点.N P求证:平面MNC⊥平面PBC.(三)证明面面平行或面面垂直;线面平行或线面垂直等若两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1、n2,则(1)当n1·n2=0时,平面α⊥平面β;(2)当n1=λn2,即它们共线时,平面α∥平面β.若平面α的一法向量为n,直线AB在平面α外,则(1)当n·AB=0时,AB∥平面α;(2)①当n=λAB,即它们共线时,AB⊥平面α.②AB⊥平面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AB⊥平面α.若α∥β,则nα∥nβ;反之也成立.若α⊥β,则nα⊥nβ;反之也成立.练习题:1.如图,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AB与BC的中点.(1)求二面角B—FB1—E的大小;(2)求点D到平面B1EF的距离;(3)在棱DD1上能否找一个点M,使BM⊥平面EFB1?若能,试确定点M的位置;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A BE2.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DAB =∠ABC =90°,AB =BC =a ,AD =2a ,侧棱SA ⊥底面ABCD ,SA =a .(1)证明四棱锥S —ABCD 的四个侧面都是直角三角形; (2)求点C 到平面SBD 的距离.四、利用法向量解立体几何试题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立体几何试题基本保持了相对稳定,一般有1至2道选择题或填空题,1道解答题,且大多为中等难度或容易题.1.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AC,D 、E 分别为AA 1、B 1C 的中点,DE ⊥平面BCC 1.(Ⅰ)证明:AB =AC ;(Ⅱ)设二面角A -BD -C 为60°,求B 1C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的大小.A 1B 1C 1DE2.如图,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SD⊥底面ABCD,AD,DC=SD=2,点M在侧棱SC上,∠ABM=60°.(Ⅰ)证明:M在侧棱SC的中点;(Ⅱ)求二面角S-AM-B的大小.SBPDCA3.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底面ABC,PA=AB,∠ABC=60°,∠BCA=90°,点D,E分别在棱PB,PC上,且DE∥BC.(Ⅰ)求证:BC⊥平面PAC;(Ⅱ)当D为PB的中点时,求AD与平面PAC所成的角的大小;(Ⅲ)是否存在点E使得二面角A-DE-P为直二面角?并说明理由.4.如图,四棱锥S-ABCD倍,P为侧棱SD上的点.(Ⅰ)求证:AC⊥SD;(Ⅱ)若SD⊥平面PAC,求二面角P-AC-D的大小;(Ⅲ)在(Ⅱ)的条件下,侧棱SC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BE∥平面PAC.若存在,求SE:EC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5.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SD ⊥平面ABCD ,SD =2a ,ADa ,点E 是SD 上的点,且DE =λa (0<λ≤2).(Ⅰ)求证:对任意的λ∈(0,2],都有AC ⊥BE ;(Ⅱ)设二面角C —AE —D 的大小为θ,直线BE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ϕ,若tan θ·tan ϕ=1,求λ的值.6.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为等腰梯形,AB ∥CD ,AB =4,BC =CD =2,AA 1=2,E 、E 1、F 分别是棱AD 、AA 1、AB 的中点.(Ⅰ)证明:直线EE 1∥平面FCC 1; (Ⅱ)求二面角B -FC 1-C 的余弦值.EABCFE 1 A 1B 1C 1D 1 D BCSDA7.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1,AC =AA 1,∠ABC =60°.(Ⅰ)证明:AB ⊥A 1C ;(Ⅱ)求二面角A —A 1C —B 的大小.8.如图,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与平面四边形AB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E ,FA =FE ,∠AEF =45°.(Ⅰ)求证:EF ⊥平面BCE ;(Ⅱ)设线段CD 的中点为P ,在直线AE 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PM ∥平面BCE ?若存在,请指出点M 的位置,并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Ⅲ)求二面角F -BD -A 的大小.DCBPM E FA9.如图,在四棱锥S -ABCD 中,AD ∥BC 且AD ⊥CD ;平面CSD ⊥平面ABCD ,CS ⊥DS ,CS =2AD =2;E 为BS 的中点,CE,AS=.求:(Ⅰ)点A 到平面BCS 的距离;(Ⅱ)二面角E -CD -A 的大小.10.如图,在五面体ABCDEF 中,FA ⊥平面ABCD ,AD ∥BC ∥FE ,AB ⊥AD ,M 为EC的中点,AF =AB =BC =FE =12AD .(Ⅰ)求异面直线BF 与DE 所成的角的大小;(Ⅱ)证明平面AMD ⊥平面CDE ;(Ⅲ)求二面角A -CD -E 的余弦值.11. 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BC ,D 、E 分别为11BB AC ,的中点. (1)证明:ED 为异面直线1BB 与1AC 的公垂线; (2)设1AA AC ==,求二面角11A AD C --的大小.12. 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是BC 的中点,AA 1=AB =1.(I )求证:A 1C //平面AB 1D ;(II )求二面角B —AB 1—D 的余弦值是; (III )求点c 到平面AB 1D 的距离.13. 如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所有棱长都为2,D 为1CC 中点.(Ⅰ)求证:1AB ⊥平面1A BD ; (Ⅱ)求二面角1A A D B --的大小; (Ⅲ)求点C 到平面1A BD 的距离.14.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D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且与底面垂直,底面ABCD 是60ADC ∠=的菱形,M 为PB 的中点. (Ⅰ)求PA 与底面ABCD 所成角的大小; (Ⅱ)求证:PA ⊥平面CDM ;(Ⅲ)求二面角D MC B --的余弦值.ABCD1A1C1B15.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90APB ∠=,60PAB ∠=,AB BC CA ==,点P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O 在AB 上。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PPT优秀课件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PPT优秀课件

返回目录
*对应演练*
如图,四棱锥P—ABCD中, 底面ABCD为矩形,PD⊥ 底面ABCD,AD=PD, E,F分别为CD,PB的中点. (1)求证:EF⊥平面PAB;
【分析】可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来证明. 【证明】以A为原点,AB,AD,AP分别为x轴,y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设AB=a,PA=AD=1,
a 则P(0,0,1),C(a,1,0),E( ,0,0), 2 1 1 D(0,1,0),F(0, 2 , 2 ). 1 1 a (1)AF=(0, , ),EP=(- ,0,1), 2 2 2 a 1 1 EC=( ,1,0),∴AF= EP+ EC, 2 2 2 又AF⊂ 平面PEC,∴AF∥平面PEC.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1.平面的法向量
直线l⊥α,取直线l的 做平面α的法向量.
方向向量a,则 向量a 叫
2.直线l的方向向量是u=(a1,b1,c1),平面α的法向
a1a2+b1b2+c1c2=0 u· v=0 量v=(a2,b2,c2),则l∥α ⇔ . ⇔
返回目录
(2)PD=(0,1,-1),CD=(-a,0,0), 1 1 ∴AF· PD=(0, , )· (0,1,-1)=0, 2 2 1 1 AF· CD=(0, , )· (-a,0,0)=0, 2 2 ∴AF⊥PD,AF⊥CD,又PD∩CD=D, ∴AF⊥平面PCD.
【评析】用向量证明线面平行时,最后应说明向量 所在的基线不在平面内.
返回目录
*对应演练*
如图,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E,F,M分别 为棱BB1,CD,AA1的中点. 证明: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考纲说明】1. 能够利用共线向量、共面向量、空间向量基本定理证明共线、共面、平行及垂直问题;2. 会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夹角公式等解决平行、垂直、长度、角、距离等问题;3. 培养用向量的相关知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梳理】、空间向量的运算1、向量的几何运算1)向量的数量积:已知向量,则叫做的数量积,记作空间向量数量积的性质:① ;②;③.2)向量共线定理:向量a r a r r r r0 与b 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使b2、向量的坐标运算(1)若,,则.一个向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等于表示这个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的坐标减去起点的坐标。

2)若,,则,,3)夹角公式:(4)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则二、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2.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对于平行问题,一般是利用共线向量和共面向量定理进行证明.3.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问题对于垂直问题,一般是利用进行证明;4. 利用空间向量求角度1)线线角的求法:设直线AB、CD对应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b,则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为(线线角的范围[0 0,90 0])2)线面角的求法:(3)二面角的求法:设n1,n2 分别是二面角其补角的大小(如图)5. 利用空间向量求距离1)平面的法向量的求法:设n=(x,y,z),利用n 与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a, b 垂直,其数量积为零,列出两个三元一次方程,联立后取设n 是平面的法向量,是直线的方向向量,则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其一组解,即得到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如图)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或的两个面2)利用法向量求空间距离a ) 点 A 到平面 的距离: ,其中 , 是平面 的法向量。

b ) 直线 与平面 之间的距离:,其中 , 是平面 的法向量。

c ) 两平行平面 之间的距离: ,其中 , 是平面 的法向量。

经典例题】例 1】( 2010 全国卷 1理)正方体 ABCD-A 1B 1C 1D 1中, B B 1与平面 AC 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23B )332C )23 D )63【解析】 D 【例 2】( 2010 全国卷 2 文)已知三棱锥 SA =3,那么直线 AB 与平面 S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S ABC 中,底面 ABC 为边长等于 2 的等边三角形, SA 垂直于底面ABC , A ) 3 (B) 4 5(C) 4 (D) 解析】 D 2012 全国卷)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 SABAA 1CAA 1 60o ,则异面直线 AB 1与 BC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解析】影是线段BC 的中点O。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这里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
1. 空间向量的加减法可以用于求解线段的向量表示,进而计算线段长度等相关信息。

2. 空间向量的点积可以用于计算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得到两个向量是否相互垂直或平行。

3. 空间向量的叉积可以用于计算多边形面积等相关信息,还可以判断三角形的方向(左手定则)。

4. 空间向量的投影可以用于求解点到平面或直线的垂足,计算平面或直线方程等。

5. 空间向量可以用于求解两条直线或两个平面的交点,并判断这两个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等。

总之,空间向量是立体几何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们提供了一种直观、准确的表示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计算立体几何中的问题。

第二十一讲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原卷版2023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讲义

第二十一讲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原卷版2023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讲义

第二十一讲: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考点梳理】1.法向量的求解①法向量一定是非零向量;②一个平面的所有法向量都互相平行;③向量 n 是平面的法向量,向量 m 是与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有0⋅= m n .第一步:写出平面内两个不平行的向()()111222,,,,,== a x y z b x y z ;第二步:那么平面法向量(),,= n x y z ,满足1112220000⎧++=⋅=⎧⎪⇒⎨⎨++=⋅=⎩⎪⎩ xx yy zz n a xx yy zz n b .第三步:化解方程组令z y x ,,其中一个为1,求其它两个值.2.判定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①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不重合的两条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a , b .若 a ∥ b ,即= a b λ,则∥a b ;若⊥ a b ,即0⋅= a b ,则⊥a b .②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 a ,平面α的法向量为 n ,且⊥l α.若 a ∥ n ,即= a n λ,则⊥l α;若⊥ a n ,即0⋅= a n ,则∥ a α.3.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α的法向量为1 n ,平面β的法向量为2 n .若1 n ∥2 n ,即12= n n λ,则∥αβ;若1 n ⊥2 n ,即120⋅= n n ,则α⊥β.4.空间角公式.(1)异面直线所成角公式:设 a , b 分别为异面直线1l ,2l 上的方向向量,θ为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则cos cos ,⋅== a b a b a bθ.(2)线面角公式:设l 为平面α的斜线, a 为l 的方向向量,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θ为l 与α所成角的大小,则sin cos ,⋅== a n a n a nθ.(3)二面角公式:设1n ,2n 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二面角的大小为θ,则12,= n n θ或12,- n n 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相等或互补),其中1212cos ⋅= n n n n θ.5.点到平面的距离A 为平面α外一点(如图),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过A 作平面α的斜线AB 及垂线AH.||||⋅= AB n d n 【典型题型讲解】考点一: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典例例题】例1.(2022·广东茂名·一模)如图,四棱锥P-ABCD 中,PA ⊥底面ABCD ,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E 为CD 的中点,12AE CD =.(1)证明:PC AD ⊥;(2)若三角形AED 为等边三角形,PA =AD =6,F 为PB 上一点,且13PF PB =,求直线EF 与平面PAE 所成角的正弦值.【方法技巧与总结】设l 为平面α的斜线, a 为l 的方向向量,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θ为l 与α所成角的大小,则sin cos ,⋅== a n a n a nθ.【变式训练】1.(2022·广东惠州·一模)如图1所示,梯形ABCD 中,AB=BC=CD=2,AD=4,E 为AD 的中点,连结BE ,AC 交于F ,将△ABE 沿BE 折叠,使得平面ABE ⊥平面BCDE (如图2).(1)求证:AF ⊥CD ;(2)求平面AFC 与平面ADE 的夹角的余弦值.2.(2022·广东广州·一模)如图,在五面体ABCDE 中,AD ⊥平面ABC ,//AD BE ,2AD BE =,AB BC =.(1)求证:平面CDE ⊥平面ACD ;(2)若AB =2AC =,五面体ABCDE ,求直线CE 与平面ABED 所成角的正弦值.3.(2022·广东汕头·一模)如图,D 为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E 为底面直径,AE AD =,ABC 是底面的内接正三角形,且6DO =,P 是线段DO 上一点.(1)是否存在点P ,使得PA ⊥平面PBC ,若存在,求出PO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当PO 为何值时,直线EP 与面PBC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最大.考点二:二面角【典例例题】例1.(2021·广东佛山·一模)某商品的包装纸如图1,其中菱形ABCD 的边长为3,且60ABC ∠=︒,AE AF ==BE DF ==,将包装纸各三角形沿菱形的边进行翻折后,点E ,F ,M ,N 汇聚为一点P ,恰好形成如图2的四棱锥形的包裹.(1)证明PA ⊥底面ABCD ;(2)设点T 为BC 上的点,且二面角B PA T --的正弦值为14,试求PC 与平面PAT 所成角的正弦值.【方法技巧与总结】设12, n n 是二面角--l αβ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其方向一个指向二面角内侧,另一个指向二面角的外侧,则二面角--l αβ的余弦值为1212n n |n ||n |⋅⋅ .【变式训练】1.(2022·广东·一模)如图,ABCD 为圆柱OO '的轴截面,EF 是圆柱上异于AD ,BC 的母线.(1)证明:BE ⊥平面DEF ;(2)若2AB BC ==,当三棱锥B DEF -的体积最大时,求二面角B DF E --的余弦值.2.(2022·广东湛江·一模)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平面ABC ⊥平面11ACC A ,90ABC ∠= ,AB BC =,四边形11ACC A 是菱形,160A AC ∠=,O 是AC 的中点.(1)证明:BC ⊥平面11B OA ;(2)求二面角11A OB C --的余弦值.3.(2022·广东深圳·一模)如图,在四棱锥E -ABCD 中,//AB CD ,12AD CD BC AB ===,E 在以AB 为直径的半圆上(不包括端点),平面ABE ⊥平面ABCD ,M ,N 分别为DE ,BC 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ABE ;(2)当四棱锥E -ABCD 体积最大时,求二面角N -AE -B 的余弦值.4.(2022·广东广东·一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AB DC ,2BC CD AD ===,4AB =,M ,N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1)证明:平面PMN ⊥平面PAD ;(2)若二面角C AB P --的大小为60°,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5.(2022·广东韶关·一模)如图,在四棱锥M ABCD -中,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AB ∥,90C D A D C ∠= ,MBC 是以BC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E 为AB 中点,222AB AD D C M E ====.(1)求证:BC ME ⊥;(2)点P 为棱AM 上一点,若12AP AM =,求二面角P BD A --的余弦值.6.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且PA ⊥底面ABCD ,2,4,60AB PA BC ABC ===∠=︒,点E 是线段BC (包括端点)上的动点.(1)探究点E 位于何处时,平面PAE ⊥平面PED ;(2)设二面角P ED A --的平面角的大小为α,直线AD 与平面PED 所成角为β,求证:π2αβ+=考点三:点到平面距离【典例例题】例1.(2022·广东中山·高三期末)已知圆锥AO 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点C 为圆锥底面圆周上的一点,O 为圆心,D 是AB 的中点,且2BOC π∠=.(1)求三棱锥D OCB -的表面积;(2)求A 到平面OCD 的距离.例2.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11A D 的中点,过1AB E 的平面截此正方体,得如图所示的多面体,F 为棱1CC 上的动点.(1)点H 在棱BC 上,当14CH CB =时,//FH 平面1AEB ,试确定动点F 在棱1CC 上的位置,并说明理由;(2)若2AB =,求点D 到平面AEF 的最大距离.【方法技巧与总结】如图所示,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点Q 是平面α内一点,点P 是平面α外的任意一点,则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d ,就等于向量 PQ 在法向量n 方向上的投影的绝对值,即|||cos ,|==<> d PQ PQ n 或||=||||⋅⋅ PQ n d PQ n 【变式训练】1.(2022·广东梅州·二模)如图①,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AD ⊥,AB DC ∥,2AB =,4AD CD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将四边形ABFE 沿EF 折起,如图②,连结AD ,BC ,AC .(1)求证:EF AD ⊥;(2)当翻折至AC =时,设Q 是EF 的中点,P 是线段AC 上的动点,求线段PQ 长的最小值.2.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C 为等边三角形,四边形11BCC B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D 为AB 中点,且1A D =.(1)求证:CD ⊥平面11ABB A ;(2)若点P 在线段1BC 上,且直线AP 与平面1ACD ,求点P 到平面1ACD 的距离.3.如图,矩形ABCD 和梯形ABEF ,,//AF AB EF AB ⊥,平面ABEF ⊥平面ABCD ,且2,1AB AF AD EF ====,过DC 的平面交平面ABEF 于MN .(1)求证:DN 与CM 相交;(2)当M 为BE 中点时,求点E 到平面DCMN 的距离:4.某市在滨海文化中心有滨海科技馆,其建筑有鲜明的后工业风格,如图所示,截取其中一部分抽象出长方体和圆台组合,如图所示,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4,2AB AD AA ===,圆台下底圆心O 为AB 的中点,直径为2,圆与直线AB 交于,E F ,圆台上底的圆心1O 在11A B 上,直径为1.(1)求1A C 与平面1A ED 所成角的正弦值;(2)圆台上底圆周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1FP AC ⊥,若存在,求点P 到直线11A B 的距离,若不存在则说明理由.【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在《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在鳖臑A BCD -中,AB ⊥平面BCD ,BC CD ⊥,且AB BC CD ==,M 为AD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M 与CD 夹角的余弦值为()A .3B .3C .2D .22.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a ,E 是棱1DD 的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①若E 为1DD 的中点,则直线1//B E 平面1A BD②三棱锥11C B CE -的体积为定值313a③E 为1DD 的中点时,直线1B E 与平面11CDD C④过点1B ,C ,E 的截面的面积的范围是22⎤⎥⎣⎦A .1B .2C .3D .4二、多选题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中,已知点(1,1,1)P ,(1,0,1)A ,(0,1,0)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P 关于yOz 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1,1)-B .若平面α的法向量(2,2,2)n =- ,则直线//AB 平面αC .若PA ,PB 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平面α⊥平面βD .点P 到直线AB 3.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AC ⊥,11AB AC AA ===,点D 是线段1BC 上的动点(不含端点),则()A .//AC 平面1A BDB .CD 与1AC 不垂直C .ADC ∠的取值范围为,42ππ⎛⎤ ⎥⎝⎦D .AD DC +三、填空题4.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为棱CD 的中点,点F 为底面ABCD 内一点,给出下列三个论断:①1A F BE ⊥;②13=A F ;③2ADF ABF S S =△△.以其中的一个论断作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___________.5.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棱11A B ,BC 的中点,则EF 与平面11A 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___.四、解答题6.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222A C AA AB AC BC ====,160BAA ∠=︒.(1)证明:平面ABC ⊥平面11AA B B .(2)设P 是棱1CC 的中点,求AC 与平面11PA B 所成角的正弦值.7.如图,ABCD 是边长为6的正方形,已知2AE EF ==,且////ME NF AD 并与对角线DB 交于G ,H ,现以ME ,NF 为折痕将正方形折起,且BC ,AD 重合,记D ,C 重合后为P ,记A ,B 重合后为Q .(1)求证:平面PGQ ⊥平面HGQ ;(2)求平面GPN 与平面GQH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8.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等腰梯形,AB CD ∥,2AB CD =,60BAD ∠=︒,四边形11CDD C 是正方形.(1)指出棱1CC 与平面1ADB 的交点E 的位置(无需证明),并在图中将平面1ADB 截该四棱柱所得的截面补充完整;(2)求二面角11B AD A --的余弦值.9.如图,圆锥PO ,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平面PAC ⊥平面PBC .BC =60ABC ∠=︒.(1)证明:PA PC ⊥;(2)设点Q 满足OQ OP λ= ,其中()0,1λ∈,且二面角O QB C --的大小为60︒,求λ的值.10.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A ⊥底面111A B C ,1A C 的中点为O ',四面体111O A B C '-的体积为13,四边形11BCC B 的面积为(1)求O '到平面11BCC B 的距离;(2)设1AB 与1A B 交于点O ,ABC 是以ACB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111AA A B =.求直线1'B O 与平面1A 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8.7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证明平行与垂直

8.7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证明平行与垂直

1.用向量表示直线或点在直线上的位置(1)给定一个定点A 和一个向量a ,再任给一个实数t ,以A 为起点作向量AP →=t a ,则此向量方程叫做直线l 以t 为参数的参数方程.向量a 称为该直线的方向向量.(2)对空间任一确定的点O ,点P 在直线l 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实数t ,满足等式OP →=(1-t )OA →+tOB →,叫做空间直线的向量参数方程. 2.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设直线l 1和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 1和v 2,则l 1∥l 2(或l 1与l 2重合)⇔v 1∥v 2.(2)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v ,与平面α共面的两个不共线向量v 1和v 2,则l ∥α或l ⊂α⇔存在两个实数x ,y ,使v =x v 1+y v 2.(3)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v ,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则l ∥α或l ⊂α⇔v ⊥u . (4)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 1,u 2,则α∥β⇔u 1 ∥u 2. 3.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设直线l 1和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 1和v 2,则l 1⊥l 2⇔v 1⊥v 2⇔v 1·v 2=0. (2)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v ,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则l ⊥α⇔v ∥u . (3)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 1和u 2,则α⊥β⇔u 1⊥u 2⇔u 1·u 2=0. 【思考辨析】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 ) (2)平面的单位法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 ) (3)若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 ) (4)若两直线的方向向量不平行,则两直线不平行.( √ ) (5)若a ∥b ,则a 所在直线与b 所在直线平行.( × )(6)若空间向量a 平行于平面α,则a 所在直线与平面α平行.( × )1.平面α的法向量为(1,2,-2),平面β的法向量为(-2,-4,k ),若α∥β,则k 等于( ) A.2 B.-4 C.4 D.-2 答案 C解析 ∵α∥β,∴两平面法向量平行, ∴-21=-42=k-2,∴k =4. 2.已知A (1,0,0),B (0,1,0),C (0,0,1),则下列向量是平面ABC 法向量的是( ) A.(-1,1,1) B.(1,-1,1) C.(-33,-33,-33) D.(33,33,-33) 答案 C解析 设n =(x ,y ,z )为平面ABC 的法向量, 则⎩⎪⎨⎪⎧n ·AB →=0,n ·AC →=0,化简得⎩⎪⎨⎪⎧-x +y =0,-x +z =0,∴x =y =z .故选C.3.已知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v =(1,2,3),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5,2,-3),则l 与α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 答案 l ∥α或l ⊂α解析 ∵v ·u =0,∴v ⊥u ,∴l ∥α或l ⊂α.4.(教材改编)设u ,v 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u =(-2,2,5),当v =(3,-2,2)时,α与β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当v =(4,-4,-10)时,α与β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答案 α⊥β α∥β解析 当v =(3,-2,2)时,u ·v =(-2,2,5)·(3,-2,2)=0⇒α⊥β. 当v =(4,-4,-10)时,v =-2u ⇒α∥β.5.(教材改编)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是底面正方形ABCD 的中心,M 是D 1D 的中点,N 是A 1B 1的中点,则直线ON ,AM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答案 垂直解析 以A 为原点,分别以AB →,AD →,AA 1→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棱长为1,则A (0,0,0),M (0,1,12),O (12,12,0),N (12,0,1),AM →·ON →=(0,1,12)·(0,-12,1)=0, ∴ON 与AM 垂直.题型一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例1 如图所示,平面P AD ⊥平面ABCD ,ABCD 为正方形,△P AD 是直角三角形,且P A =AD =2,E ,F ,G 分别是线段P A ,PD ,CD 的中点.求证:PB ∥平面EFG . 证明 ∵平面P AD ⊥平面ABCD ,且ABCD 为正方形,∴AB ,AP ,AD 两两垂直,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则A (0,0,0),B (2,0,0),C (2,2,0),D (0,2,0),P (0,0,2),E (0,0,1),F (0,1,1),G (1,2,0). ∴PB →=(2,0,-2),FE →=(0,-1,0),FG →=(1,1,-1), 设PB →=sFE →+tFG →,即(2,0,-2)=s (0,-1,0)+t (1,1,-1), ∴⎩⎪⎨⎪⎧t =2,t -s =0,-t =-2,解得s =t =2.∴PB →=2FE →+2FG →,又∵FE →与FG →不共线,∴PB →,FE →与FG →共面. ∵PB ⊄平面EFG ,∴PB ∥平面EFG . 引申探究本例中条件不变,证明平面EFG ∥平面PBC . 证明 ∵EF →=(0,1,0),BC →=(0,2,0), ∴BC →=2EF →,∴BC ∥EF .又∵EF ⊄平面PBC ,BC ⊂平面PBC , ∴EF ∥平面PBC ,同理可证GF ∥PC ,从而得出GF ∥平面PBC . 又EF ∩GF =F ,EF ⊂平面EFG ,FG ⊂平面EFG , ∴平面EFG ∥平面PBC .思维升华 (1)恰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准确表示各点与相关向量的坐标,是运用向量法证明平行和垂直的关键.(2)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只需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数量积为零,或证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的不共线的两个向量共面,或证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某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然后说明直线在平面外即可.这样就把几何的证明问题转化为向量运算.如图,在四面体A -BCD 中,AD ⊥平面BCD ,BC ⊥CD ,AD =2,BD =22,M 是AD 的中点,P 是BM 的中点,点Q 在线段AC 上,且AQ=3QC .证明:PQ ∥平面BCD .证明 方法一 如图,取BD 的中点O ,以O 为原点,OD 、OP 所在射线分别为y 、z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由题意知,A (0,2,2),B (0,-2,0),D (0,2,0). 设点C 的坐标为(x 0,y 0,0). 因为AQ →=3QC →,所以Q ⎝⎛⎭⎫34x 0,24+34y 0,12.因为M 为AD 的中点,故M (0,2,1). 又P 为BM 的中点,故P ⎝⎛⎭⎫0,0,12, 所以PQ →=⎝⎛⎭⎫34x 0,24+34y 0,0.又平面BCD 的一个法向量为a =(0,0,1),故PQ →·a =0. 又PQ ⊄平面BCD ,所以PQ ∥平面BCD .方法二 在线段CD 上取点F ,使得DF =3FC ,连接OF ,同方法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 、B 、C 的坐标,设点C 坐标为(x 0,y 0,0). ∵CF →=14CD →,设点F 坐标为(x ,y,0),则(x -x 0,y -y 0,0)=14(-x 0,2-y 0,0),∴⎩⎨⎧x =34x 0y =24+34y∴OF →=(34x 0,24+34y 0,0)又由方法一知PQ →=(34x 0,24+34y 0,0),∴OF →=PQ →,∴PQ ∥OF .又PQ ⊄平面BCD ,OF ⊂平面BCD , ∴PQ ∥平面BCD .题型二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问题 命题点1 证线面垂直例2 如图所示,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所有棱长都为2,D 为CC 1的中点.求证:AB 1⊥平面A 1BD .证明 方法一 设平面A 1BD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m 的方向向量为m .由共面向量定理,则存在实数λ,μ,使m =λBA 1→+μBD →.令BB 1→=a ,BC →=b ,BA →=c ,显然它们不共面,并且|a |=|b |=|c |=2,a ·b =a·c =0,b·c =2,以它们为空间的一个基底,则BA 1→=a +c ,BD →=12a +b ,AB 1→=a -c ,m =λBA 1→+μBD →=⎝⎛⎭⎫λ+12μa +μb +λc , AB 1→·m =(a -c )·⎣⎡⎦⎤⎝⎛⎭⎫λ+12μa +μb +λc =4⎝⎛⎭⎫λ+12μ-2μ-4λ=0.故AB 1→⊥m ,结论得证. 方法二 如图所示,取BC 的中点O ,连接AO . 因为△ABC 为正三角形, 所以AO ⊥BC .因为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平面ABC ⊥平面BCC 1B 1, 所以AO ⊥平面BCC 1B 1.取B 1C 1的中点O 1,以O 为原点,分别以OB →,OO 1→,OA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1,0,0),D (-1,1,0),A 1(0,2,3), A (0,0,3),B 1(1,2,0).设平面A 1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BA 1→=(-1,2,3),BD →=(-2,1,0). 因为n ⊥BA 1→,n ⊥BD →,故⎩⎪⎨⎪⎧n ·BA 1→=0,n ·BD →=0,⇒⎩⎨⎧-x +2y +3z =0,-2x +y =0,令x =1,则y =2,z =-3,故n =(1,2,-3)为平面A 1BD 的一个法向量, 而AB 1→=(1,2,-3),所以AB 1→=n ,所以AB 1→∥n , 故AB 1⊥平面A 1BD . 命题点2 证面面垂直例3 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B =AC ,D 为BC 的中点,PO ⊥平面ABC ,垂足O 落在线段AD 上.已知BC =8,PO =4,AO =3,OD =2. (1)证明:AP ⊥BC ;(2)若点M 是线段AP 上一点,且AM =3.试证明平面AMC ⊥平面BMC . 证明 (1)如图所示,以O 为坐标原点,以射线OP 为z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则O (0,0,0),A (0,-3,0), B (4,2,0),C (-4,2,0),P (0,0,4).于是AP →=(0,3,4), BC →=(-8,0,0),∴AP →·BC →=(0,3,4)·(-8,0,0)=0, 所以AP →⊥BC →,即AP ⊥BC . (2)由(1)知|AP |=5,又|AM |=3,且点M 在线段AP 上, ∴AM →=35AP →=⎝⎛⎭⎫0,95,125, 又BC →=(-8,0,0),AC →=(-4,5,0),BA →=(-4,-5,0), ∴BM →=BA →+AM →=⎝⎛⎭⎫-4,-165,125, 则AP →·BM →=(0,3,4)·⎝⎛⎭⎫-4,-165,125=0, ∴AP →⊥BM →,即AP ⊥BM ,又根据(1)的结论知AP ⊥BC ,且BM ∩BC =C , ∴AP ⊥平面BMC ,于是AM ⊥平面BMC . 又AM ⊂平面AMC ,故平面AMC ⊥平面BCM . 思维升华 证明垂直问题的方法(1)利用已知的线面垂直关系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准确写出相关点的坐标,从而将几何证明转化为向量运算.其中灵活建系是解题的关键.(2)其一证明直线与直线垂直,只需要证明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其二证明线面垂直,只需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不共线的两个向量垂直即可,当然 ,也可证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平行;其三证明面面垂直:①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②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只要能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另一个平面的法向量即可.(1)如图所示,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90°,且AB =AA 1,D 、E 、F 分别为B 1A 、C 1C 、BC 的中点.求证: ①DE ∥平面ABC ; ②B 1F ⊥平面AEF .证明 ①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 令AB =AA 1=4,则A (0,0,0),E (0,4,2),F (2,2,0),B (4,0,0),B 1(4,0,4). 取AB 中点为N ,连接CN , 则N (2,0,0),C (0,4,0),D (2,0,2), ∴DE →=(-2,4,0),NC →=(-2,4,0),∴DE →=NC →,∴DE ∥NC ,又∵NC ⊂平面ABC ,DE ⊄平面ABC . 故DE ∥平面ABC .②B 1F →=(-2,2,-4),EF →=(2,-2,-2),AF →=(2,2,0). B 1F →·EF →=(-2)×2+2×(-2)+(-4)×(-2)=0, B 1F →·AF →=(-2)×2+2×2+(-4)×0=0.∴B 1F →⊥EF →,B 1F →⊥AF →,即B 1F ⊥EF ,B 1F ⊥AF , 又∵AF ∩EF =F ,∴B 1F ⊥平面AEF .(2)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PC ⊥平面ABCD ,PC =2,在四边形ABCD 中,∠B =∠C =90°,AB =4,CD =1,点M 在PB 上,PB =4PM ,PB 与平面ABCD 成30°角.①求证:CM ∥平面P AD ; ②求证:平面P AB ⊥平面P AD .证明 ①以C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CB 所在直线为x 轴,CD 所在直线为y 轴,CP 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 ∵PC ⊥平面ABCD ,∴∠PBC 为PB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 ∴∠PBC =30°.∵PC =2,∴BC =23,PB =4.∴D (0,1,0),B (23,0,0),A (23,4,0),P (0,0,2), M (32,0,32), ∴DP →=(0,-1,2),DA →=(23,3,0),CM →=(32,0,32),令n =(x ,y ,z )为平面P AD 的一个法向量, 则⎩⎪⎨⎪⎧DP →·n =0,DA →·n =0,即⎩⎨⎧-y +2z =0,23x +3y =0,∴⎩⎨⎧z =12y ,x =-32y ,令y =2,得n =(-3,2,1).∵n ·CM →=-3×32+2×0+1×32=0,∴n ⊥CM →,又CM ⊄平面P AD , ∴CM ∥平面P AD .②取AP 的中点E ,则E (3,2,1),BE →=(-3,2,1). ∵PB =AB ,∴BE ⊥P A .又∵BE →·DA →=(-3,2,1)·(23,3,0)=0, ∴BE →⊥DA →,∴BE ⊥DA ,又P A ∩DA =A ,∴BE ⊥平面P AD , 又∵BE ⊂平面P AB , ∴平面P AB ⊥平面P AD .题型三 利用空间向量解决探索性问题例4 如图,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所有棱长都等于2,∠ABC 和∠A 1AC 均为60°,平面AA 1C 1C ⊥平面ABCD . (1)求证:BD ⊥AA 1;(2)求二面角D -A 1A -C 的余弦值;(3)在直线CC 1上是否存在点P ,使BP ∥平面DA 1C 1,若存在,求出点P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证明 设BD 与AC 交于点O ,则BD ⊥AC ,连接A 1O ,在△AA 1O 中,AA 1=2,AO =1,∠A 1AO =60°,∴A 1O 2=AA 21+AO 2-2AA 1·AO cos 60°=3, ∴AO 2+A 1O 2=AA 21, ∴A 1O ⊥AO .由于平面AA 1C 1C ⊥平面ABCD ,∴A 1O ⊥平面ABCD .以OB ,OC ,OA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1,0),B (3,0,0),C (0,1,0),D (-3,0,0),A 1(0,0,3),C 1(0,2,3). 由于BD →=(-23,0,0),AA 1→=(0,1,3), AA 1→·BD →=0×(-23)+1×0+3×0=0, ∴BD →⊥AA 1→,即BD ⊥AA 1. (2)解 由于OB ⊥平面AA 1C 1C ,∴平面AA 1C 1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1,0,0). 设n 2=(x ,y ,z )为平面DAA 1D 1的一个法向量, 则⎩⎪⎨⎪⎧n 2·AA 1→=0,n 2·AD →=0, 即⎩⎨⎧y +3z =0,-3x +y =0,取n 2=(1,3,-1),则〈n 1,n 2〉即为二面角D -A 1A -C 的平面角,∴cos 〈n 1,n 2〉=n 1·n 2|n 1||n 2|=55,所以,二面角D -A 1A -C 的余弦值为55. (3)解 假设在直线CC 1上存在点P ,使BP ∥平面DA 1C 1,设CP →=λCC 1,P (x ,y ,z ),则(x ,y -1,z )=λ(0,1,3). 从而有P (0,1+λ,3λ),BP →=(-3,1+λ,3λ). 设n 3=(x 3,y 3,z 3)⊥平面DA 1C 1,则⎩⎪⎨⎪⎧n 3⊥A 1C 1→,n 3⊥DA 1→,又A 1C 1→=(0,2,0),DA 1→=(3,0,3),则⎩⎨⎧2y 3=0,3x 3+3z 3=0,取n 3=(1,0,-1),因为BP ∥平面DA 1C 1,则n 3⊥BP →, 即n 3·BP →=-3-3λ=0,得λ=-1, 即点P 在C 1C 的延长线上,且C 1C =CP .思维升华 对于“是否存在”型问题的探索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进一步论证;另一种是利用空间向量,先设出假设存在点的坐标,再根据条件求该点的坐标,即找到“存在点”,若该点坐标不能求出,或有矛盾,则判定“不存在”.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底面ABCD ,底面ABCD 为正方形,PD =DC ,E 、F 分别是AB 、PB 的中点. (1)求证:EF ⊥CD ;(2)在平面P AD 内求一点G ,使GF ⊥平面PCB ,并证明你的结论. (1)证明 如图,分别以DA 、DC 、DP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D =a ,则D (0,0,0), A (a,0,0),B (a ,a,0), C (0,a,0),E ⎝⎛⎭⎫a ,a2,0, P (0,0,a ),F ⎝⎛⎭⎫a 2,a 2,a 2.EF →=⎝⎛⎭⎫-a 2,0,a 2,DC →=(0,a,0). ∵EF →·DC →=0,∴EF →⊥DC →,即EF ⊥CD .(2)解 设G (x,0,z ),则FG →=⎝⎛⎭⎫x -a 2,-a 2,z -a 2, 若使GF ⊥平面PCB ,则由FG →·CB →=⎝⎛⎭⎫x -a2,-a 2,z -a 2·(a,0,0) =a ⎝⎛⎭⎫x -a 2=0,得x =a2;由FG →·CP →=⎝⎛⎭⎫x -a2,-a 2,z -a 2·(0,-a ,a ) =a 22+a ⎝⎛⎭⎫z -a 2=0,得z =0. ∴G 点坐标为⎝⎛⎭⎫a 2,0,0,即G 点为AD 的中点.17.利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典例 (12分)(2014·湖北)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M ,N 分别是棱AB ,AD ,A 1B 1,A 1D 1的中点,点P ,Q 分别在棱DD 1,BB 1上移动,且DP =BQ =λ(0<λ<2).(1)当λ=1时,证明:直线BC 1∥平面EFPQ ;(2)是否存在λ,使平面EFPQ 与平面PQMN 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规范解答解 以D 为原点,射线DA ,DC ,DD 1分别为x ,y ,z 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1分]由已知得B (2,2,0),C 1(0,2,2),E (2,1,0),F (1,0,0),P (0,0,λ),M (2,1,2),N (1,0,2),BC 1→=(-2,0,2),FP →=(-1,0,λ),FE →=(1,1,0),MN →=(-1,-1,0),NP →=(-1,0,λ-2).[3分] (1)证明 当λ=1时,FP →=(-1,0,1), 因为BC 1→=(-2,0,2), 所以BC 1→=2FP →,即BC 1∥FP .而FP ⊂平面EFPQ ,且BC 1⊄平面EFPQ , 故直线BC 1∥平面EFPQ .[7分](2)解 设平面EFPQ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由⎩⎪⎨⎪⎧ FE →·n =0,FP →·n =0,可得⎩⎪⎨⎪⎧x +y =0,-x +λz =0. 于是可取n =(λ,-λ,1).[9分]同理可得平面PQMN 的一个法向量为m =(λ-2,2-λ,1).若存在λ,使平面EFPQ 与平面PQMN 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则m ·n =(λ-2,2-λ,1)·(λ,-λ,1)=0,即λ(λ-2)-λ(2-λ)+1=0,解得λ=1±22.[11分] 故存在λ=1±22,使平面EFPQ 与平面PQMN 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12分] 温馨提醒 (1)利用向量法证明立体几何问题,可以建坐标系或利用基底表示向量;(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时,要根据题中条件找出三条互相垂直的直线;(3)利用向量除了可以证明线线平行、垂直,线面、面面平行、垂直外,还可以利用向量求夹角、距离,从而解决线段长度问题、体积问题等.[方法与技巧]1.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是空间向量的一个具体应用,体现了向量的工具性,这种方法可把复杂的推理证明、辅助线的作法转化为空间向量的运算,降低了空间想象演绎推理的难度,体现了由“形”转“数”的转化思想.2.两种思路:(1)选好基底,用向量表示出几何量,利用空间向量有关定理与向量的线性运算进行判断.(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进行向量的坐标运算,根据运算结果的几何意义解释相关问题.[失误与防范]用向量知识证明立体几何问题,仍然离不开立体几何中的定理.如要证明线面平行,只需要证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即化归为证明线线平行,用向量方法证明直线a ∥b ,只需证明向量a =λb (λ∈R )即可.若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来证明线面平行,仍需强调直线在平面外.A 组 专项基础训练(时间:40分钟)1.若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2,0,-4),则( )A.l ∥αB.l ⊥αC.l ⊂αD.l 与α相交答案 B解析 ∵n =-2a ,∴a 与α的法向量平行,∴l ⊥α.2.已知平面α内有一点M (1,-1,2),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6,-3,6),则下列点P 中,在平面α内A.P (2,3,3)B.P (-2,0,1)C.P (-4,4,0)D.P (3,-3,4)答案 A解析 逐一验证法,对于选项A ,MP →=(1,4,1),∴MP →·n =6-12+6=0,∴MP →⊥n ,∴点P 在平面α内,同理可验证其他三个点不在平面α内.3.若AB →=λCD →+μCE →,则直线AB 与平面CDE 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平行C.在平面内D.平行或在平面内答案 D解析 ∵AB →=λCD →+μCE →,∴AB →、CD →、CE →共面,∴AB 与平面CDE 平行或在平面CDE 内.4.如图,正方形ABCD 与矩形AC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 =2,AF =1,M 在EF 上,且AM ∥平面BDE ,则M 点的坐标为( )A.(1,1,1)B.(23,23,1) C.(22,22,1) D.(24,24,1) 答案 C解析 设M 点的坐标为(x ,y,1),AC ∩BD =O ,则O (22,22,0), 又E (0,0,1),A (2,2,0),∴OE →=(-22,-22,1),AM →=(x -2,y -2,1), ∵AM ∥平面BDE ,∴OE →∥AM →,∴⎩⎨⎧ x -2=-22,y -2=-22,⇒⎩⎨⎧ x =22,y =22.5.已知平面α内的三点A (0,0,1),B (0,1,0),C (1,0,0),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n =(-1,-1,-1),则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与β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m =(x ,y ,z ),由m ·AB →=0,得x ·0+y -z =0⇒y =z ,由m ·AC →=0,得x -z =0⇒x =z ,取x =1,∴m =(1,1,1),m =-n ,∴m ∥n ,∴α∥β.6.已知点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的平面外一点,如果AB →=(2,-1,-4),AD →=(4,2,0),AP →=(-1,2,-1).对于结论:①AP ⊥AB ;②AP ⊥AD ;③AP →是平面ABCD 的法向量;④AP →∥BD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答案 ①②③解析 ∵AB →·AP →=0,AD →·AP →=0,∴AB ⊥AP ,AD ⊥AP ,则①②正确.又AB →与AD →不平行,∴AP →是平面ABCD 的法向量,则③正确.∵BD →=AD →-AB →=(2,3,4),AP →=(-1,2,-1),∴BD →与AP →不平行,故④错误.7.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侧棱P A ⊥底面ABCD ,且P A =AD=2,E ,F ,H 分别是线段P A ,PD ,AB 的中点.求证:(1)PB ∥平面EFH ;(2)PD ⊥平面AHF .证明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A (0,0,0),B (2,0,0),C (2,2,0),D (0,2,0),P (0,0,2),E (0,0,1),F (0,1,1),H (1,0,0).(1)∵PB →=(2,0,-2),EH →=(1,0,-1),∴PB →=2EH →,∴PB ∥EH .∵PB ⊄平面EFH ,且EH ⊂平面EFH ,∴PB ∥平面EFH .(2)PD →=(0,2,-2),AH →=(1,0,0),AF →=(0,1,1),∴PD →·AF →=0×0+2×1+(-2)×1=0,PD →·AH →=0×1+2×0+(-2)×0=0,∴PD ⊥AF ,PD ⊥AH ,又∵AF ∩AH =A ,∴PD ⊥平面AHF .8.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PD ⊥平面ABCD ,PD ∥QA ,QA =AB =12PD .证明:平面PQC ⊥平面DCQ .证明 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线段DA 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 、DP 、DC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依题意有Q (1,1,0),C (0,0,1),P (0,2,0),则DQ →=(1,1,0),DC →=(0,0,1),PQ →=(1,-1,0).∴PQ →·DQ →=0,PQ →·DC →=0.即PQ ⊥DQ ,PQ ⊥DC ,又DQ ∩DC =D ,∴PQ ⊥平面DCQ ,又PQ ⊂平面PQC ,∴平面PQC ⊥平面DCQ .9.如图,在底面是矩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P A ⊥底面ABCD ,E ,F 分别是PC ,PD 的中点,P A =AB =1,BC =2.(1)求证:EF ∥平面P AB ;(2)求证:平面P AD ⊥平面PDC .证明 以A 为原点,AB 所在直线为x 轴,AD 所在直线为y 轴,AP 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B (1,0,0),C (1,2,0),D (0,2,0),P (0,0,1),∴E (12,1,12),F (0,1,12),EF →=(-12,0,0),PB →=(1,0,-1),PD →=(0,2,-1),AP →=(0,0,1),AD →=(0,2,0),DC →=(1,0,0),AB →=(1,0,0).(1)∵EF →=-12AB →,∴EF →∥AB →,即EF ∥AB , 又AB ⊂平面P AB ,EF ⊄平面P AB ,∴EF ∥平面P AB .(2)∵AP →·DC →=(0,0,1)·(1,0,0)=0,AD →·DC →=(0,2,0)·(1,0,0)=0,∴AP →⊥DC →,AD →⊥DC →,即AP ⊥DC ,AD ⊥DC .又AP ∩AD =A ,∴DC ⊥平面P AD .∵DC ⊂平面PDC ,∴平面P AD ⊥平面PDC .B 组 专项能力提升(时间:25分钟)10.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E ,F 分别是棱BC ,DD 1上的点,如果B 1E ⊥平面ABF ,则CE 与DF 的和的值为________.答案 1解析 以D 1A 1,D 1C 1,D 1D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CE =x ,DF =y ,则易知E (x,1,1),B 1(1,1,0),F (0,0,1-y ),B (1,1,1),∴B 1E →=(x -1,0,1),∴FB →=(1,1,y ),由于B 1E ⊥平面ABF ,∴FB →·B 1E →=(1,1,y )·(x -1,0,1)=0⇒x +y =1.1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为正方形A 1B 1C 1D 1四边上的动点,O 为底面正方形ABCD 的中心,M ,N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点Q 为平面ABCD 内一点,线段D 1Q与OP 互相平分,则满足MQ →=λMN →的实数λ有________个.答案 2解析 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边长为2,则P (x ,y,2),O (1,1,0),∴OP 的中点坐标为⎝⎛⎭⎫x +12,y +12,1, 又知D 1(0,0,2),∴Q (x +1,y +1,0),而Q 在MN 上,∴x Q +y Q =3,∴x +y =1,即点P 坐标满足x +y =1.∴有2个符合题意的点P ,即对应有2个λ.12.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AD =1,E 为CD 的中点.(1)求证:B 1E ⊥AD 1;(2)在棱AA 1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DP ∥平面B 1AE ?若存在,求AP 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证明 以A 为原点,AB →,AD →,AA 1→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AB =a ,则A (0,0,0),D (0,1,0),D 1(0,1,1),E ⎝⎛⎭⎫a 2,1,0,B 1(a,0,1),故AD 1→=(0,1,1),B 1E →=⎝⎛⎭⎫-a 2,1,-1,AB 1→=(a,0,1),AE →=⎝⎛⎭⎫a 2,1,0. ∵B 1E →·AD 1→=-a 2×0+1×1+(-1)×1=0, ∴B 1E ⊥AD 1.(2)解 假设在棱AA 1上存在一点P (0,0,z 0).使得DP ∥平面B 1AE ,此时DP →=(0,-1,z 0).又设平面B 1AE 的法向量n =(x ,y ,z ).∵n ⊥平面B 1AE ,∴n ⊥AB 1→,n ⊥AE →,得⎩⎪⎨⎪⎧ ax +z =0,ax 2+y =0. 取x =1,得平面B 1AE 的一个法向量n =⎝⎛⎭⎫1,-a 2,-a . 要使DP ∥平面B 1AE ,只要n ⊥DP →,有a 2-az 0=0, 解得z 0=12. 又DP ⊄平面B 1AE ,∴存在点P ,满足DP ∥平面B 1AE ,此时AP =12. 13.如图所示,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每条侧棱的长都是底面边长的2倍,P 为侧棱SD 上的点.(1)求证:AC ⊥SD .(2)若SD ⊥平面P AC ,则侧棱SC 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得BE ∥平面P AC .若存在,求SE ∶EC 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1)证明 连接BD ,设AC ∩BD =O ,则AC ⊥BD .由题意知SO ⊥平面ABCD .以O 为坐标原点,OB →,OC →,OS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底面边长为a ,则高SO =62a , 于是S ⎝⎛⎭⎫0,0,62a ,D ⎝⎛⎭⎫-22a ,0,0, B ⎝⎛⎭⎫22a ,0,0,C ⎝⎛⎭⎫0,22a ,0,OC →=⎝⎛⎭⎫0,22a ,0, SD →=⎝⎛⎭⎫-22a ,0,-62a ,则OC →·SD →=0. 故OC ⊥SD .从而AC ⊥SD .(2)解 棱SC 上存在一点E ,使BE ∥平面P AC .理由如下:由已知条件知DS →是平面P AC 的一个法向量,且DS →=⎝⎛⎭⎫22a ,0,62a ,CS →=⎝⎛⎭⎫0,-22a ,62a ,BC →=⎝⎛⎭⎫-22a ,22a ,0. 设CE →=tCS →,则BE →=BC →+CE →=BC →+tCS → =⎝⎛⎭⎫-22a ,22a (1-t ),62at , 而BE →·DS →=0⇔t =13. 即当SE ∶EC =2∶1时,BE →⊥DS →.而BE 不在平面P AC 内,故BE ∥平面P AC .∴存在一点E ,使得BE ∥平面P AC ,此时SE ∶EC =2.。

空间向量,向量法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空间向量,向量法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1.常见角的范围:(1)异面直线的夹角:0<θ≤π2;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0≤θ≤π2;(3)二面角:0≤θ≤π; (4)直线的倾斜角:0≤θ<π; (5)向量的夹角:0≤θ≤π; 2.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3.空间向量与距离的关系: (1)点到线的距离如上图,点C 为直线AB 外一点,则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θsin ⋅=−→−AC d ,因为−→−−→−−→−−→−⋅⋅=ABAC ABAC θcos ,所以可以求出θsin ,进而求出d.(2)点到面的距离如下图,设直线AB 为平面α的一条斜线,点A 在平面内,点B 在平面外,−→−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设θ>=<−→−−→−n AB ,,则−→−−→−−→−−→−⋅⋅=nAB nAB 1cos θ.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nnAB AB d θcos .注意:点到面的距离有时也可以用等体积法来求解。

另外,由于知道了−→−−→−−→−−→−⋅⋅=nAB nAB 1cos θ,所以可以求出θsin 的值,进而可以求出点A 到直线OB 的距离为:θsin ⋅=−→−−→−AB AO ;点O 到AB 的距离:θθθθsin sin cos sin ⋅⋅=⋅⋅=⋅−→−−→−−→−−→−nnAB AB d .(3)线到面的距离如下图,直线AD 平行于平面A 1BCD 1(直线AD 平行于直线A 1D 1),则直线AD 到平面A 1BCD 1的距离等于直线AD 上任意一点到平面A 1BCD 1的距离(线面距转化为点面距),设−→−n 为平面A 1BCD 1的法向量。

所以,直线AD 到平面A 1BCD 1的距离:−→−−→−−→−−→−⋅=⋅=n nAB AB d θcos 或者−→−−→−−→−−→−⋅=⋅=nnAC AC d θcos ;或者−→−−→−−→−−→−⋅=⋅=n nBD BD d θcos 或者−→−−→−−→−−→−⋅=⋅=nnCD CD d θcos .(4)异面直线的距离如上图(同(3)中的图),直线AD 和直线BC 为异面直线,直线A 1D 1平行于直线AD 且与直线BC 共面,则异面直线AD 和直线BC 的距离等于直线AD 到平面A 1BCD 1的距离(线线距转化为线面距,线面距再转化为点面距)。

1.2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新课讲义2021-2022高一数学人教B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1.2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新课讲义2021-2022高一数学人教B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

〉。

AB n⋅典例解析考点一:空间中的点线例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中,点(3,1,5),(4,3,1)A B -,点P 为线段AB 的中点,则点P 的位置向量的坐标是( ) A .7,1,22⎛⎫- ⎪⎝⎭B .1,2,32⎛⎫⎪⎝⎭C .(12,3,5)-D .14,,233⎛⎫- ⎪⎝⎭变式1.若(1,0,1),(1,4,7)A B -在直线l 上,则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 ) A .(1,2,3) B .(1,3,2)C .(2,1,3)D .(3,2,1)变式2.已知点(4,1,3),(2,5,1),A B C -为线段AB 上一点且||13||AC AB =,则点C 的坐标为( ) A .715,,222⎛⎫⎪⎝⎭B .3,3,28⎛⎫- ⎪⎝⎭C .107,1,33⎛⎫-⎪⎝⎭D .573,,222⎛⎫-⎪⎝⎭例2.已知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棱BB 1,D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与D 1F 的夹角为( ) A.6πB.3π C.4πD.2π变式1:把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成直二面角,点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O 是正方形的中心,则折起后,直线OE 与OF 的夹角的大小是( ) A.3πB.2π C.32πD.65π变式2:如图, 在平行六面体ABCD-A 1B 1C 1D 1中,AA 1⊥平面ABCD,且AB=AD=2,AA 1=3, 120BAD ∠=︒.求异面直线A 1B 与AC 1所成角的余弦值;PABCDE例3.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PAD 是以A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PAD ABCD ⊥,AD BC //,CD ⊥AD ,AD=2DC=2CB ,E 为PD 的中点. (1)证明://CE 平面PAB ;(2)求直线CE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变式1: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AD ∥BC ,∠ADC=∠PAB=90°,BC=CD=12AD ,E 为边AD 的中点,异面直线PA 与CD 所成的角为90°.(1)在平面PAB 内找一点M ,使得直线CM ∥平面PBE ,并说明理由;(2)若二面角P-CD-A 的大小为45°,求直线PA 与平面PCE 所成角的正弦值.变式2:正三棱柱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则与侧面夹角的正弦值等于( )A.46B.410C.22D.23EDCBPA例4.在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SD ABCD ⊥平面,2AD =,2DC SD ==,点M 在侧棱SC 上,=60AB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知识网络】空间向量的定义与运算空间向量运算几何意义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及运算应用空间向量的运算解决立几问题证明平行、垂直求空间角与距离【考点梳理】要点一、空间向量1.空间向量的概念: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要点诠释:⑴空间的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

⑵向量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的向量。

相等向量只考虑其定义要素:方向,大小。

⑶空间的两个向量可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2.共线向量(1)定义: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则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 平行于b 记作b a//.当我们说向量a 、b 共线(或a //b )时,表示a 、b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可能是同一直线,也可能是平行直线.(2)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b ≠0 ),a //b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a=λb 。

3.向量的数量积(1)定义:已知向量,a b ,则||||cos ,a b a b ⋅⋅<> 叫做,a b 的数量积,记作a b ⋅,即a b ⋅= ||||cos ,a b a b ⋅⋅<> 。

(2)空间向量数量积的性质:①||cos ,a e a a e ⋅=<> ;②0a b a b ⊥⇔⋅=;③2||a a a =⋅ .(3)空间向量数量积运算律:①()()()a b a b a b λλλ⋅=⋅=⋅ ;②a b b a ⋅=⋅(交换律);③()a b c a b a c ⋅+=⋅+⋅(分配律)。

4.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p xa yb zc =++ 。

若三向量,,a b c不共面,我们把{,,}a b c 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a b c 叫做基向量,空间任意三个不共面的向量都可以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5.空间直角坐标系:(1)若空间的一个基底的三个基向量互相垂直,且长为1,这个基底叫单位正交基底,用{,,}i j k表示;(2)在空间选定一点O 和一个单位正交基底{,,}i j k ,以点O 为原点,分别以,,i j k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三条数轴:x 轴、y 轴、z 轴,它们都叫坐标轴.我们称建立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点O 叫原点,向量,,i j k都叫坐标向量.通过每两个坐标轴的平面叫坐标平面,分别称为xOy 平面,yOz 平面,zOx 平面;6.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对空间任一点A ,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OA xi yj zk =++,有序实数组(,,)x y z 叫作向量A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的坐标,记作(,,)A x y z ,x 叫横坐标,y 叫纵坐标,z 叫竖坐标.7.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律:(1)若111(,,)A x y z ,222(,,)B x y z ,则212121(,,)AB x x y y z z =---.一个向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等于表示这个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的坐标减去起点的坐标。

(2)若123(,,)a a a a = ,123(,,)b b b b =,则112233(,,)a b a b a b a b +=+++ ,112233(,,)a b a b a b a b -=---,123(,,)()a a a a R λλλλλ=∈ ,112233a b a b a b a b ⋅=++,112233//,,()a b a b a b a b R λλλλ⇔===∈,1122330a b a b a b a b ⊥⇔++=;||a ==||b == .夹角公式:cos ||||a b a b a b ⋅⋅==⋅.(3)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111(,,)A x y z ,222(,,)B x y z,则||AB ==或,A B d =。

要点二、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1.立体几何中有关垂直和平行的一些命题,可通过向量运算来证明.对于垂直问题,一般是利用0a b a b ⊥⇔⋅=进行证明;对于平行问题,一般是利用共线向量和共面向量定理进行证明.2.利用向量求夹角(线线夹角、线面夹角、面面夹角)有时也很方便.其一般方法是将所求的角转化为求两个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而求两个向量的夹角则可以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cos ||||a ba b θ⋅=⋅ 。

要点诠释:平面的法向量的求法:设n =(x,y,z),利用n 与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a ,b 垂直,其数量积为零,列出两个三元一次方程,联立后取其一组解,即得到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如图)。

线线角的求法:设直线AB 、CD 对应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 、b ,则直线AB 与CD 所成的角为||arccos ||||a b a b ⋅⋅。

(注意:线线角的范围[00,900])线面角的求法:设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直线l 的方向向量,则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arcsin ||||AB n AB n ⋅⋅ (如图)。

二面角的求法:设n 1,n 2分别是二面角l αβ--的两个面α,β的法向量,则121212,arccos ||||n n n n n n ⋅〈〉=⋅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的大小(如图)3.用向量法求距离的公式设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平面α的一条斜线,则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为||||AB n n ⋅ (如图)。

要点诠释:⑴点A 到平面α的距离:||AB n d n ⋅= ,其中B α∈,n是平面α的法向量。

⑵直线a 与平面α之间的距离:AB n d ⋅= ,其中,A a B α∈∈,n是平面α的法向量。

⑶两平行平面,αβ之间的距离:AB n d ⋅= ,其中,A B αβ∈∈,n是平面α的法向量。

【典型例题】类型一、空间向量的运算【例1】已知AB =(2,2,1),AC=(4,5,3),求平面ABC 的单位法向量。

类型二:向量法证明平行或垂直【例2】如图,在四棱锥O ABCD -中,底面ABCD 四边长为1的菱形,4ABC π∠=,OA ABCD ⊥底面,2OA =,M 为OA 的中点,N 为BC 的中点NM A BDO (Ⅰ)证明:直线MN OCD平面‖;(Ⅱ)求异面直线AB 与MD 所成角的大小;(Ⅲ)求点B 到平面OCD 的距离。

举一反三:如图,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90°,且AB =AA 1,D 、E 、F 分别为B 1A 、C 1C 、BC 的中点.求证:(1)DE ∥平面ABC ;(2)B 1F ⊥平面AEF.类型三: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3】正方体ABCD-EFGH 的棱长为a,点P 在AC 上,Q 在BG 上,且AP=BQ=a,求直线PQ 与AD 所成的角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在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是边长为1的菱形,侧棱长为2(1)11B D 与1A D 能否垂直?请证明你的判断;(2)当111A B C ∠在[,32ππ上变化时,求异面直线1AC 与11A B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

类型四: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例4】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是侧棱1CC 上的一点,CP m =。

试确定m ,使直线AP 与平面11BDD B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举一反三:90,PA=1,AB=3,AC=2,PA⊥面ABC.【变式】如图,三棱锥P-ABC中,∠ABC=(1)求直线AB和直线PC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PC和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类型五:二面角【例5】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H是正方形AA1B1B的中心,AA1=22,C1H⊥平面AA1B1B,且C1H=5.(1)求异面直线AC与A1B1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二面角A-A1C1-B1的正弦值;(3)设N为棱B1C1的中点,点M在平面AA1B1B内,且MN⊥平面A1B1C1,求线段BM的长.举一反三:【变式】如图,矩形ABCD和梯形BEFC所在平面互相垂直,BE∥CF,∠BCF=∠CEF=90°,AD ,EF=2。

3(Ⅰ)求证:AE∥平面DCF;(Ⅱ)当AB的长为何值时,二面角A—EF—C的大小为60°?类型六:空间距离【例5】如图,△BCD与△MCD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平面MCD⊥平面BCD,AB⊥平面BCD,AB=2 3.求点A到平面MBC的距离.=类型七、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中的探索问题【例6】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AB AD ^,4,2AB AD CD ===,PA ^平面ABCD ,4PA =.(Ⅰ)设平面PAB 平面PCD m =,求证:CD //m ;(Ⅱ)求证:BD ⊥平面PAC ;(Ⅲ)设点Q 为线段PB 上一点,且直线QC 与平面PA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求PQPB的值.【变式】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90ABD ∠︒,EB ⊥平面ABCD ,EF//AB ,=2AB,==1EB EF,=BC ,且M 是BD 的中点.(Ⅰ)求证:EM//平面ADF ;(Ⅱ)求二面角D-AF-B 的大小;(Ⅲ)在线段EB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CP 与AF 所成的角为30︒?若存在,求出BP 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CAFEBM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