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自学笔记命题公式及其真值表

合集下载

离散数学命题逻辑

离散数学命题逻辑

第一章命题逻辑
等价公式的证明方法 方法1:用列真值表。(不再举例) 方法2:用公式的等价变换.(用置换定律)
置换定律(定理1-4.1):A是一个命题公式,X是A中的 一部分且也是合式公式,如果XY,用Y代替A中的X 得到公式B,则AB。 证明: XY则对任意指派X,Y真值相同,用Y代 替A中的X得B,则对任意指派A,B真值相同,故等价.
1-4 真值表与等价公式 1-5 重言式与蕴含式
第一章命题逻辑
4.1 真值表
命题公式不是命题,它没有真值,但是给其中 的所有命题变元作指派以后它就有了真值. 真值表:在命题公式中,对于分量指派真值的各种 可能组合,就确定了这个命题公式的各种真值情况, 把它汇成表,就形成了命题公式的真值表。 例如命题公式 (PQ)∨Q 的真值表 P Q P P Q (PQ)∨Q F F T T F T F T T T F F F T T T F T T T
① 对任意公式A 、B ,若AB 且A是重言式, 则B必是重言式。
② 对任意公式A、B和C,若AB,BC,则 AC。 ③ 对任意公式A、B和C,若AB,AC,则 A(B∧C)。 ④ 对任意公式A、B和C,若AC,BC,则 A∨BC。
第一章命题逻辑
下面给出等价式与蕴涵式之间的关系。 定理1-5.1 设P和Q是两命题公式,PQ的充要条 件是PQ且QP。 证明: 若PQ,则PQ为重言式,因为 PQ (PQ)∧(QP) 则 PQ为永T, QP为永T.即PQ且QP。 反之,若 PQ且QP,则PQ为永T, QP为永T 因此, PQ为重言式,即PQ.
第一章命题逻辑
5.2 蕴涵式
有些重言(永真)式,如(P∧(PQ))Q,公式 中间是“”联结词,是很重要的,称之为重言蕴 涵式. 定义:如果公式PQ是重言式,则称P重言(永真) 蕴涵Q,记作PQ。

离散数学第一章(第2讲)

离散数学第一章(第2讲)

P Q P ∨Q
FF F FT T TF T TT T
(P∨Q)ΛP
F F T T
¬((P∨Q)ΛP)
T T F F
P Q R QΛR P∨(QΛR)
FFF F
F
FFT F
F
FTF F
F
FTT T
TTTF F
T
TTT T
T
例2.写出命题公式 P∨(QΛR)的真值表
由上二例可见,2个命题 变元有4组真值指派;3 个命题变元有23= 8组 真值指派,n个命题变元 则有 2n个真值指派。
翻译:P :今天是周六 R: 我们到圆明园玩 T:我们到动物园玩
Q:我们到颐和园玩 S:颐和园游人太多
前提: P (Q∨R), S Q, P , S
结论: R∨T
(11) 设P:明天下雨,Q:明天刮风,R:我去学校,则下列命 题公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1) (PQ) R 如果明天不是风雨交加,则我去学校。
2) (PQ) R 如果明天不下雨也不刮风,我才去学校。
3) P ∨ Q R 若明天下雨或刮风,则我不去学校。
§3命题公式的翻译
步骤如下: (1)找出各简单命题,分别符号化。 (2)选择适当的联结词,把简单命题逐个联结起来。
例.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李明是计算机系的学生,他住在312室或313室。 解:首先用字母表示简单命题。 P:李明是计算机系的学生。 Q:李明住在312室。 R:李明住在313室。 该命题符号化为:P(Q▽R)
《定义》:命题公式A在其所有可能的赋值下取得的值 列成的表称为A的真值表。
构造真值表的步骤如下: 1)找出给定命题公式中所有的命题变元,列出所有可能的 赋值。 2)按照命题公式的运算次序列出命题公式的各层次。 3)对应每个赋值,计算命题公式各层次的值,直到最后计 算出整个命题公式的值。

2 离散数学-命题公式,真值表

2 离散数学-命题公式,真值表

2 命题公式,真值表(1) 数理逻辑是通过引入表意符号研究人类思维中的推理过程及推理正确与否的数学分支.数学------⎧⎨⎩符号运算推理---思维过程:前提结论命题逻辑---研究由命题为基本单位构成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可推导关系.(逻辑演算) 即将推理(不涉及内函)形式化.例1 (a) 4是偶数.张林学习优秀.太阳系以外的星球上有生物.(b) 这朵花真美丽!现在开会吗?(c) 3 5.x +>我正在说慌.特征分析(a) 陈述句,非真即假.(b) 感叹句,疑问句.(c) 悖论.定义1 能辩真假的陈述句,称为命题,用,,,P Q Z 表示.其判断结果称为命题的真值.成真的命题称为真命题,其真值为真,记为,T 或为1.成假的命题称假命题,其真值为假,记为,F 或为0.例2 (1)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2) 22 5.⨯=(3) 计算机程序的发明者是诗人拜伦.用符号表是上述命题,并求真值.解 (1) :P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T(2) :Q 22 5.⨯= .F(3) :R 计算机程序的发明者是诗人拜伦. .F(2) 3, 35,+ 3(41).+- 例3 (1) 今天没有数学考试.(2) 下午,我写信或做练习.(3) 王芳不但用功,而且成绩优秀.(4) 如果太阳从西边出来了,那么地球停止转动.(5) 2是素数,当且仅当三角形有三条边.特征分析(a)存在自然语言中的虚词.(b)语句可以分解,细化.定义2 称下列符号为逻辑联结词否定 ⌝ 非 P ⌝析取 ∨ 或者 P Q ∨合取 ∧ 且 P Q ∧蕴涵 → 若----,则----- P Q →等价 ↔ 当且仅当 P Q ↔逻辑联结词真值的规定例4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1) 小李聪明,但不用功. ()P Q ∧⌝(2) 单位派小王或小苏出差. P Q ∨(3) 如果椅子是紫色的,且是园的,那么地是平的. ()P Q R ∧→ (4) n 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 P Q ↔注 1 逻辑联结词:运算符.顺序 ,,,,.⌝∧∨→↔2 自然语言中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只有----,才----; 除非----,才-----; →3 ∨ 可兼或(相容) ∨ 不可兼或(排斥)小王是山东人或是河北人. ()()P Q P Q P Q ∨⇔∧⌝∨⌝∧4 ,P Q -----------------------简单命题()P Q R ∨→-----------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及逻辑联结词按一定规则组成)5 复合命题的真值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真值规定共同确定.“若雪是黑的,那么太阳从西边出来了.”P :雪是黑的. :Q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P Q → 真值 为 T6 蕴含联结词的真值规定解释“若天下雨,那么我带伞.”何时自食其言.前件:P 天下雨.后件:Q 我带伞.则有命题 P Q → 仅当天下雨,我没有带伞时才自其言,即当前件为T ,后件为F 时,命题才为F .对应的真值情况如下:(3) 3,;43;ππ-221, 5.;23;24|x y x x y x y ==++-定义3 真值确定的命题,称为命题常元1,0,否则为命题变元,记号仍用,.P Q命题公式是由按下列规则生成的符号串(1)命题常元是命题公式(2)命题变元是命题公式(3)若,P Q 是命题公式,则,,,,P P Q P Q P Q P Q ⌝∨∧→↔也是命题公式.(4)有限次运用(1),(2),(3)得到的字符串也是命题公式.注 1 递归定义.():,,,().P Q R P P P Q P Q R ⌝→∧⌝⌝→⌝→∧2 ,(()Q P Q ∧∨不是命题公式.(4) 定义4 命题公式中,命题变元的一组确定的真值,称为该公式的一个真值指派.真值指派的全体构成的表,称为该公式的真值表.注 命题公式12(,,,)n A P P P 一共有2n 个真值指派.例5 求命题公式()Q P Q P ∧→→的真值表.解(5) 22sin cos 1,arcsin 2,30.x x x x +=≥+>例6 讨论下列命题公式的真值情况.(),P P Q ⌝→→ (),P Q P ∧∧⌝ ().P P Q ∨⌝→ 解定义5 命题公式12(,,,)n A P P P 在2n 个真值指派下其值⎧⎪⎨⎪⎩永真永假至少有一个真 称A 为重言式矛盾式可满足式(1) 数理逻辑、命题逻辑研究的内容。

离散数学重要公式定理汇总

离散数学重要公式定理汇总
⑴ 交换律 对任何集合A、B,有AB=BA。 ⑵ 结合律 对任何集合A、B、C,有 (AB)C=A(BC)。教材里有证明。 ⑶ 同一律 对任何集合A,有AΦ=A。 ⑷ 对任何集合A,有AA=Φ。 ⑸ ∩对可分配 A∩(BC)=(A∩B)(A∩C)
关系的性质
一. 自反性
定义:设R是集合A中的关系,如果对于任意x∈A都 有<x,x>∈R (xRx),则称R是A中自反关系。 即 R是A中自反的关系x(xAxRx) 例如: 在实数集合中,“”是自反关系,因
离散数学重要公式定理汇总
大一上
Formula
基本的等价公式
⑴ 对合律 PP ⑵ 幂等律 P∨PP P∧PP ⑶ 结合律 P∨(Q∨R)(P∨Q)∨R P∧(Q∧R)(P∧Q)∧R ⑷交换律 P∨QQ∨P P∧QQ∧P ⑸分配律 P∨(Q∧R)(P∨Q)∧(P∨R) P∧(Q∨R)(P∧Q)∨(P∧R) ⑹ 吸收律 P∨(P∧Q)P P∧(P∨Q)P ⑺德.摩根定律 (P∨Q)P∧Q (P∧Q)P∨Q
2013-12-16 7
Formula
• 蕴含的性质
*若AB且A为重言式,则B必为重言式 *若AB且BC,则AC (传递性) *若AB且AC,则A(B ∧ C) *若AB且C B,则(A∨C) B 证明见书P22
2013-12-16
8
conjunction
一、全功能真值表
2013-12-16 10
normal form
主析取范式定义 析取范式 A1∨A2∨...∨An, , 其中每个Ai (i=1,2..n) 都是小项,称之为主析取范式。 思考:主析取范式与析取范式的区别是什么? 主析取范式的写法 方法Ⅰ:列真值表 ⑴列出给定公式的真值表。 ⑵找出真值表中每个“T”对应的真值指派再对 应的小项。 ⑶用“∨”联结上述小项,即可。

离散数学重要公式定理汇总分解

离散数学重要公式定理汇总分解
⑴ 交换律 对任何集合A、B,有AB=BA。 ⑵ 结合律 对任何集合A、B、C,有 (AB)C=A(BC)。教材里有证明。 ⑶ 同一律 对任何集合A,有AΦ=A。 ⑷ 对任何集合A,有AA=Φ。 ⑸ ∩对可分配 A∩(BC)=(A∩B)(A∩C)
关系的性质
一. 自反性
定义 :设 R是集合 A中的关系,如果对于任意x∈A都 有<x,x>∈R (xRx),则称R是A中自反关系。 即 R是A中自反的关系x(xAxRx) 例如: 在实数集合中 , “ ”是自反关系,因
例 邻居关系和朋友关系是对称关系。
四.反对称性
定义:设R为集合A中关系,若对任何x, y∈A,如果有 xRy,和yRx,就有x=y,则称R为A中反对称关系 。
R是A上反对称的 xy((xAyAxRyyRx) x=y) xy((xAyAxyxRy)y Rx) (P112) 由R的关系图看反对称性:两个不同的结点之间 最多有一条边。 从关系矩阵看反对称性:以主对角线为对称的两 个元素中最多有一个1。 另外对称与反对称不是完全对立的,有些关系它 既是对称也是反对称的,如空关系和恒等关系。
如 实数的大于关系>,父子关系是反自反的。 注意:一个不是自反的关系,不一定就是反自反
的。
三.对称性 定义:R是集合A中关系,若对任何x, y∈A,如果有
xRy,必有yRx,则称R为A中的对称关系。 R是A上对称的
xy((xAyAxRy) yR方向相反的两 条边。 从关系矩阵看对称性:以主对角线为对 称的矩阵。
3
2018/10/25
Formula
等价公式(前10个)与集合论的公式比较: ⑴ 对合律 ~~AA ~A表示A的绝对补集 ⑵ 幂等律 A∪AA A ∩ A A ⑶ 结合律 A∪(B∪C)(A∪B)∪C; A∩(B∩C)(A∩B)∩C ⑷交换律 A∪BB∪A A∩BB∩A ⑸分配律 A∪(B∩C)(A∪B)∩(A∪C) A∩(B∪C)(A∩B)∪(A∩C) ⑹ 吸收律 A∪(A∩B)A A∩(A∪B)A

离散数学自学笔记命题公式及其真值表

离散数学自学笔记命题公式及其真值表

我们把表示具体命题及表示常命题的p,q,r,s等与f,t统称为命题常元(proposition constant)。

深入的讨论还需要引入命题变元(proposition variable)的概念,它们是以“真、假”或“1,0”为取值范围的变元,为简单计,命题变元仍用p,q,r,s等表示。

相同符号的不同意义,容易从上下文来区别,在未指出符号所表示的具体命题时,它们常被看作变元。

命题常元、变元及联结词是形式描述命题及其推理的基本语言成分,用它们可以形式地描述更为复杂的命题。

下面我们引入高一级的语言成分——命题公式。

定义1.1 以下三条款规定了命题公式(proposition formula)的意义:(1)命题常元和命题变元是命题公式,也称为原子公式或原子。

(2)如果A,B是命题公式,那么(┐A),(A∧B),(A∨B),(A→B),(A?B)也是命题公式。

(3)只有有限步引用条款(1),(2)所组成的符号串是命题公式。

命题公式简称公式,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等表示。

公式的上述定义方式称为归纳定义,第四章将对此定义方式进行讨论。

例1.8 (┐(p→(q∧r)))是命题公式,但(qp),p→r,p1∨p2∨…均非公式。

为使公式的表示更为简练,我们作如下约定:(1)公式最外层括号一律可省略。

(2)联结词的结合能力强弱依次为┐,(∧,∨),→,?,(∧,∨)表示∧与∨平等。

(3)结合能力平等的联结词在没有括号表示其结合状况时,采用左结合约定。

例如,┐p→q∨(r∧q∨s)所表示的公式是((┐p)→(q∨((r∧q)∨s)))设A是命题公式,A1是A 的一部分,且A1也是公式,则A1称为公式A的子公式。

如对公式A:┐p→q∨(r∧q∨s),则p,┐p ,q ,(r∧q∨s)及q∨(r∧q∨s)都是公式A的子公式,而┐q,┐p→q,虽然是公式,但确不是A的一部分,因此不是A 的子公式;q∨(r∧虽然是公式A的一部分,但不是公式,因而也不是A的子公式。

离散数学笔记总结

离散数学笔记总结

离散数学笔记总结一、命题逻辑。

1. 基本概念。

- 命题: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例如“2 + 3 = 5”是真命题,“1 > 2”是假命题。

- 命题变元:用字母表示命题,如p,q,r等。

2. 逻辑联结词。

- 否定¬:¬ p表示对命题p的否定,若p为真,则¬ p为假,反之亦然。

- 合取wedge:pwedge q表示p并且q,只有当p和q都为真时,pwedge q才为真。

- 析取vee:pvee q表示p或者q,当p和q至少有一个为真时,pvee q为真。

- 蕴含to:pto q表示若p则q,只有当p为真且q为假时,pto q为假。

- 等价↔:p↔ q表示p当且仅当q,当p和q同真同假时,p↔ q为真。

3. 命题公式。

- 定义:由命题变元、逻辑联结词和括号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符号串。

- 赋值:给命题变元赋予真假值,从而确定命题公式的真值。

- 分类:重言式(永真式)、矛盾式(永假式)、可满足式。

4. 逻辑等价与范式。

- 逻辑等价:若A↔ B是重言式,则称A与B逻辑等价,记作A≡ B。

例如¬(pwedge q)≡¬ pvee¬ q(德摩根律)。

- 范式:- 析取范式:由有限个简单合取式的析取组成的命题公式。

- 合取范式:由有限个简单析取式的合取组成的命题公式。

- 主析取范式:每个简单合取式都是极小项(包含所有命题变元的合取式,每个变元只出现一次)的析取范式。

- 主合取范式:每个简单析取式都是极大项(包含所有命题变元的析取式,每个变元只出现一次)的合取范式。

二、谓词逻辑。

1. 基本概念。

- 个体:可以独立存在的事物,如人、数等。

- 谓词:用来刻画个体性质或个体之间关系的词。

例如P(x)表示x具有性质P,R(x,y)表示x和y具有关系R。

- 量词:- 全称量词∀:∀ xP(x)表示对于所有的x,P(x)成立。

- 存在量词∃:∃ xP(x)表示存在某个x,使得P(x)成立。

离散数学(1)复习笔记

离散数学(1)复习笔记

离散数学(1)复习笔记Ch1 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1.1 命题命题:能判断真假且⾮真即假的陈述句。

命题的真值,真命题,假命题。

* 真值待定 *简单命题 | 原⼦命题,复合命题。

1.2 常⽤的5个命题联结词否定,合取,析取,蕴涵,双蕴涵。

* 异或 | 排斥或 | 不可兼或 * 注意语义判断。

* p→q = ﹁ p∨q ** 必要条件 * 只有……才……;仅当……,……;……,仅当……。

注意命题符号化的蕴涵⽅向。

* domain * A horse is white. (×)联结词集,⼀元联结词,⼆元联结词。

* 优先顺序 * (),﹁,∧,∨,→,↔1.3 合式公式及其赋值命题常项 | 命题常元(值是确定的),命题变项 | 命题变元(真值可以变化的陈述句)。

合式公式 | 命题公式 | 命题形式 | 公式(wff)(well formed formulas),原⼦命题公式(单个命题变项),⼦公式。

* 单个命题变项是合式公式,没说命题常项。

*赋值 | 解释,成真赋值,成假赋值。

真值表。

* 真值表要点:赋值从00…0开始,按照⼆进制加法,直到11…1为⽌;按照运算的优先次序写出各⼦公式。

*命题公式的分类:重⾔式 | 永真式,⽭盾式 | 永假式,可满⾜式。

1.4 重⾔式与代⼊规则代⼊规则。

* 1. 公式中被代换的只能是命题变项(原⼦命题),⽽不能是复合命题。

2.对公式中某命题变项施以代⼊,必须对该公式中出现的所有同⼀命题变项施以相同的代换。

* 1.5 命题形式化命题形式化 | 符号化。

* 注意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区别 ** 注意语义是否考虑完整 *1.6 波兰表达式中置式 | 中缀式,前置式 | 前缀式 | 波兰式,后置式 | 后缀式 | 逆波兰式。

Ch2 命题逻辑的等值和推理演算2.1 等值定理等值 | 等价,等值定理:设A,B为两个命题公式,A = B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B为⼀个重⾔式。

命题公式真值表

命题公式真值表

定义 1-3.1 命题演算的合式公式,规定为: (1)单个命题变元本身是一个合式公式; (2)如果 A 是合式公式,那么 A 是合式公式; (3)如果 A 和 B 是合式公式,那么
A B , A B , A B , A B 是合式公式;
(4)当且仅当能够有限次地应用(1)、(2)、(3) 所得到的包含命题变元,联结词和括号的字符串 是合式公式.
T F F T
1-4 真值表与等价公式
(5) ( P Q) (P Q) 的真值表为:
P
Q
PQ
P
Q
( P Q)
P Q
( P Q) (P Q)
T T F F
T F T F
T F F F
F F T T
F T F T
F T T T
F T T T
T T T T
1-4 真值表与等价公式
1.真值表
定义1-4.1 在命题公式中,对于分量指派真值的各种可能 组合,就确定了这个命题公式的各种真值情况,把它汇列成 表,就是命题公式的真值表.
例 2 构造下列命题公式的真值表: (1) P Q ; (3) ( P Q) P ; (5) ( P Q) (P Q) . (2) P Q ; (4) ( P Q) (P Q) ;
1-4 真值表与等价公式
解 (1)
P Q 的真值表为:
P
Q
P Q
T T F F
T F T F
T F T T
(2)
P Q 的真值表为:
P
Q
P Q
T T F F
T F T F
T F T T
1-4 真值表与等价公式

离散数学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考试专用)

离散数学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考试专用)

命题:称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为命题。

命题公式:若在复合命题中,p、q、r等不仅可以代表命题常项,还可以代表命题变项,这样的复合命题形式称为命题公式。

命题的赋值:设A为一命题公式,p ,p ,…,p 为出现在A中的所有命题变项。

给p ,p ,…,p 指定一组真值,称为对A的一个赋值或解释。

若指定的一组值使A的值为真,则称成真赋值。

真值表:含n(n≥1)个命题变项的命题公式,共有2^n组赋值。

将命题公式A在所有赋值下的取值情况列成表,称为A的真值表。

命题公式的类型:(1)若A在它的各种赋值下均取值为真,则称A为重言式或永真式。

(2)若A在它的赋值下取值均为假,则称A为矛盾式或永假式。

(3)若A至少存在一组赋值是成真赋值,则A是可满足式。

主析取范式:设命题公式A中含n个命题变项,如果A得析取范式中的简单合取式全是极小项,则称该析取范式为A的主析取范式。

主合取范式:设命题公式A中含n个命题变项,如果A得析取范式中的简单合析式全是极大项,则称该析取范式为A的主析取范式。

命题的等值式:设A、B为两命题公式,若等价式A↔B是重言式,则称A与B是等值的,记作A<=>B。

约束变元和自由变元:在合式公式∀x A和∃x A中,称x为指导变项,称A为相应量词的辖域,x称为约束变元,x的出现称为约束出现,A中其他出现称为自由出现(自由变元)。

一阶逻辑等值式:设A,B是一阶逻辑中任意的两公式,若A↔B为逻辑有效式,则称A与B是等值的,记作A<=>B,称A<=>B为等值式。

前束范式:设A为一谓词公式,若A具有如下形式Q1x1Q2x2Q k…x k B,称A为前束范式。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交、差、相对补和对称差运算。

笛卡尔积:设A和B为集合,用A中元素为第一元素,用B中元素为第二元素构成有序对组成的集合称为A和B的笛卡尔积,记为A×B。

二元关系:如果一个集合R为空集或者它的元素都是有序对,则称集合R是一个二元关系。

自考离散数学命题演算笔记

自考离散数学命题演算笔记

自考离散数学命题演算笔记一、命题演算的基本概念1. 命题:可以明确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称为命题。

2. 命题符号:用字母(如p、q、r等)表示的命题称为命题符号。

3. 命题演算:研究命题符号之间关系的数学分支。

二、命题演算的基本运算1. 否定(¬):表示对命题的否定,如¬p表示对p的否定。

2. 合取(∧):表示两个命题的合取,如p∧q表示p和q同时为真。

3. 析取(∨):表示两个命题的析取,如p∨q表示p和q至少有一个为真。

4. 蕴含(→):表示两个命题的蕴含关系,如p→q表示如果p为真,则q必为真。

5. 双条件(↔):表示两个命题的双条件关系,如p↔q表示p和q同时为真或同时为假。

三、命题演算的基本法则1. 双重否定律:¬¬p = p2. 假言三段论:p→q, ¬q→¬p3. 假言换位:p→q ↔ ¬q→¬p4. 交换律:p∧q ↔ q∧p, p∨q ↔ q∨p5. 结合律:p∧(q∧r) ↔ (p∧q)∧r, p∨(q∨r) ↔ (p∨q)∨r6. 分配律:p∧(q∨r) ↔ (p∧q)∨(p∧r), p∨(q∧r) ↔(p∨q)∧(p∨r)7. 吸收律:p∧(p∨q) ↔ p, p∨(p∧q) ↔ p8. 德摩根律:¬(p∧q) ↔ ¬p∨¬q, ¬(p∨q) ↔ ¬p∧¬q9. 互补律:p∨¬p ↔ 1, p∧¬p ↔ 010. 等幂律:p∧p ↔ p, p∨p ↔ p自考离散数学命题演算笔记四、命题逻辑函数命题逻辑函数是指对命题进行运算的函数,它将命题作为输入,输出也是一个命题。

常见的命题逻辑函数包括:1. 常函数:常函数的输出是一个固定的命题,无论输入是什么。

例如,常真函数T的输出始终为真,常假函数F的输出始终为假。

2. 投影函数:投影函数的输出是其输入之一。

离散数学重要公式定理汇总.

离散数学重要公式定理汇总.

⑺吸收律 对任何集合A、B,有 A∪(A∩B)=A A∩(A∪B) =A
证明: A∪(A∩B) = (A∩E)∪(A∩B) = A∩(E∪B) = A∩E=A (同一) (分配) (零律) (同一)
⑻ AB A∪B=B
差集的性质
设A、B、C是任意集合,则 ⑴ A-Φ=A ⑵ Φ-A=Φ ⑶ A-A=Φ ⑷ A-BA ⑸ AB A-B=Φ ⑹ (A-B)-C=(A-C)-(B-C) ⑺ A-(B∩C)=(A-B)∪(A-C) ⑻ A-(B∪C)=(A-B)∩(A-C) ⑼ A∩(B-C)=(A∩B)-(A∩C) 注意:∪对- 是不可分配的,如A∪(A-B)=A 而(A∪A)-(A∪B)=Φ
⑴幂等律 对任何集合A,有A∩A=A。 ⑵交换律 对任何集合A、B,有A∩B=B∩A。 ⑶结合律 对任何集合A、B、C,有 (A∩B)∩C=A∩(B∩C)。 ⑷同一律 对任何集合A,有A∩E=A。 ⑸零律 对任何集合A,有A∩Φ=Φ。 ⑹ AB A∩B=A。
交、并的性质 ⑴幂等律 对任何集合A,有A∪A=A。 ⑵交换律 对任何集合A、B,有A∪B=B∪A。 ⑶结合律 对任何集合A、B、C,有 (A∪B)∪C=A∪(B∪C)。 ⑷同一律 对任何集合A,有A∪Φ=A。 ⑸零律 对任何集合A,有A∪E =E 。 ⑹分配律 对任何集合A、B、C,有 A∩(B∪C) =(A∩B)∪(A∩C)。 A∪(B∩C) =(A∪B)∩(A∪C)。
2019/1/15 6
Formula
3.重要的重言蕴含式(如教材第43页所示) I1.P∧QP , I2. P∧QQ I3. PP∨Q I4. QP∨Q I5. PPQ I6. QPQ I7. (PQ)P I8. (PQ)Q I9. P,Q P∧Q I10. P∧(P∨Q)Q I11. P∧(PQ)Q I12. Q∧(PQ)P I13. (PQ)∧(QR)PR I14. (P∨Q)∧(PR)∧(QR)R I15. AB (A∨C)(B∨C) I16. AB (A∧C)(B∧C)

离散数学复习资料

离散数学复习资料

离散数学复习资料第1章命题逻辑本章重点:命题与联结词,公式与解释,真值表,公式的类型及判定, (主)析取(合取)范式,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一、重点内容1. 命题命题表述为具有确定真假意义的陈述句。

命题必须具备二个条件:其一,语句是陈述句;其二,语句有唯一确定的真假意义.2. 六个联结词及真值表h“”否定联结词,P是命题,P是P的否命题,是由联结词和命题P组成的复合命题.P取真值1,P取真值0,P取真值0,P取真值1. 它是一元联结词.h “”合取联结词,P Q是命题P,Q的合取式,是“”和P,Q组成的复合命题. “”在语句中相当于“不但…而且…”,“既…又…”. P Q取值1,当且仅当P,Q均取1;P Q取值为0,只有P,Q之一取0.h “”析取联结词,“”不可兼析取(异或)联结词, P Q是命题P,Q的析取式,是“”和P,Q组成的复合命题. P Q是联结词“”和P,Q组成的复合命题. 联结词“”或“”在一个语句中都表示“或”的含义,前者表示相容或,后者表示排斥或不相容的或. 即“P Q”“(P Q)(P Q)”. P Q取值1,只要P,Q之一取值1,P Q取值0,只有P,Q都取值0.h “”蕴含联结词, P Q是“”和P,Q组成的复合命题,只有P取值为1,Q取值为0时,P Q取值为0;其余各种情况,均有P Q的真值为1,亦即10的真值为0,01,11,00的真值均为1. 在语句中,“如果P则Q”或“只有Q,才P,”表示为“P Q”.h “” 等价联结词,P Q是P,Q的等价式,是“”和P,Q组成的复合命题. “”在语句中相当于“…当且仅当…”,P Q取值1当且仅当P,Q真值相同.3. 命题公式、赋值与解释,命题公式的分类与判别h命题公式与赋值,命题P含有n个命题变项P1,P2,…,P n,给P1,P2,…,P n各指定一个真值,称为对P的一个赋值(真值指派). 若指定的一组值使P的真值为1,则这组值为P的真指派;若使P的真值为0,则称这组值称为P的假指派.h命题公式分类,在各种赋值下均为真的命题公式A,称为重言式(永真式);在各种赋值下均为假的命题公式A,称为矛盾式(永假式);命题A不是矛盾式,称为可满足式;判定命题公式类型的方法:其一是真值表法,任给公式,列出该公式的真值表,若真值表的最后一列全为1,则该公式为永真式;若真值表的最后一列全为0,则该公式是永假式;若真值表的最后一列既非全1,又非全0,则该公式是可满足式.其二是推导演算法. 利用基本等值式(教材的十六个等值式或演算律),对给定公式进行等值推导,若该公式的真值为1,则该公式是永真式;若该公式的真值为0,则该公式为永假式.既非永真,也非用假,成为非永真的可满足式.其三主析取(合取)范式法,该公式的主析取范式有2n个极小项(即无极大项),则该公式是永真式;该公式的主合取范式有2n个极大项(即无极小项),则该公式是永假式;该公式的主析取(或合取)范式的极小项(或极大项)个数大于0小于2n,,则该公式是可满足式.h等值式A B,命题公式A,B在任何赋值下,它们的真值均相同,称A,B等值。

离散数学讲义命题公式和翻译-真值表和等价公式

离散数学讲义命题公式和翻译-真值表和等价公式
变化的叫做物质”;后来他改说,“占据空间的 有质量的叫做物质,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问 他前后主张的差异在什么地方,试以命题形式进 行分析。 [1-3.(6)]
10
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1.3命题公式与翻译
解答
1) 我今天进城,除非下雨。[1-3.(7)]
P:我今天进城。Q:天下雨。
表1-3.1
P Q 原命题 P↔Q ┐(P ↔ Q)
TT F
T

T
FF F
T
F
例题5 除非你努力,否则你将失败。
解 这个命题的意义,亦可理解为: 如果你不努力则你将失败。
若设 P:你努力。 Q:你失败。 本例可表示为:
┐P→Q
例题6 张三或李四都可以做这件事。
解 这个命题的意义是: 可兼或 若设
好,等于说推理的首要前提没有了。
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1.3命题公式与翻译
• 小结:本节介绍了命题公式的概念及复 合命题的符号化.重点是理解命题公式的 递归定义,掌握复合命题的符号化方法.
• 作业:p12(5)
14
离散数学( ) Discrete Mathematics
1.4.1 真值表(Truth Table) 1.4.2 等价公式 (Propositional Equivalences)
15
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1.4真值表与等价公式
定义1.4.2(真值表) 在命题公式A中, 对于命题变元的每 一组赋值和由它们所确定的命题公式A的真值列成表,
3
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离散数学第1章命题公式与翻译 真值表与等价公式

离散数学第1章命题公式与翻译 真值表与等价公式

这个合式公式的定义,是以递归形式给出的,其 中(1)称为基础,(2)(3)称为归纳,(4)称为界限。
按照定义,下列公式都是合式公式: ┐(P∧Q),┐(P→Q),(P→(P∨┐Q), (((P→Q)∧(Q→R)) (S T)) 而 (P→Q)→(∧Q),(P→Q,(P∧Q)→Q) 等都不是合式公式。
在这里,请注意和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是逻辑联结词,它出现在命题公式中;
不是逻辑联结词,它表示两个命题公式的一种

关系,不属于这两个公式的任何一个公式中的符 号。

2、等价公式的证明方法: ⑴真值表法
例题5 证明 P Q (P→Q) ∧(Q→P) 证明 列出其值表 表 1-4.7
注意


由表1-4.4 (表1-4.2)可以看出,有一类公式不论命 题变元作何种指派,其真值永为真(假),我们把这 类公式记为T(F)。 在真值表中,命题公式真值的取值数目,决定于 分量(命题变元)的个数。例如,由2个命题变元 组成的命题公式共有四种可能的真值,由3个命题 变元组成的命题公式共有八种真值。一般说来,n 个命题变元组成的命题公式共有2n种真值情况。
同理(P∧Q)∨(┐P∧┐Q)与P 同,如表1-4.6所示。 表1-4.6 P Q P T T T F F T F F T F F T Q
Q对应的真值相
(P∧Q)∨(┐P∧┐Q) T F F T
二、等价公式
1.定义
定义1-4.2 给定两个命题公式A和B,设P1, P2,……,Pn为所有出现于A和B中的原子变 元,若给P1,P2,……,Pn任一组真值指派, A和B的真值都相同,则称A和B是等价的或逻 辑相等。记作A B。
P T T F F

命题公式及真值表

命题公式及真值表

离散结构命题公式及真值表教学目标基本要求(1)会判断命题公式及其层次;(2)真值表;(3)公式类型;重点难点真值表的应用。

命题中的符号命题中的符号:(1) 命题常元:真值唯一确定。

例如:T、F(2) 命题变元:真值可变化。

例如:P、Q、R(3) 联接词:优先级按¬, ∧, ∨, →, ↔递减(4) 辅助符号如括号()。

命题中的符号任意组成的符号串是否都有意义?例:(∧p ¬q) pq →(思考:按什么规律组成的符号串才有意义?合式公式合式公式:合法的命题公式。

(简称公式)(1)命题常元或变元是合式公式(2)若A, B是合式公式,(¬A),(A∧B),(A∨B),(A→B),(A↔B)也是合式公式(3)只有有限次地应用(1)、(2)形成的符号串才是合式公式注意这个定义是递归的。

(1)是递归的基础,由(1)开始,使用规则(2),可以得到任意的合式公式。

公式简写的约定1) 最外层括号可以省略;2) 省略括号后, 运算顺序与联结词的优先级一致,则可以省略;3) 相同联结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则可以省略。

公式的层次定义:(1)若公式A 是单个的命题变项,则称A 为0层公式。

(3)若公式的层次为k ,则称A 是k 层公式。

(2)若有下面情况之一的,称A 为n+1层公式:A 是¬B ,B ∧C ,B ∨C ,B→C ,B↔C ,其中B 、C 分别是i 层、j 层公式,且n=max(i,j); 例:((¬p ∧q)∨(p ∧ ¬q))→r1层 2层 3层 4层公式的解释命题公式代表一个命题,但只有当公式中的每一个命题变元都用一个确定的命题代入时,命题公式才有确定值,成为命题。

解释(I):给公式A( P1,P2,…,Pn )中的命题变元P1,P2,…,Pn指定一组真值称为对A的一个解释(赋值)。

成真赋值: 使公式为真的赋值。

成假赋值: 使公式为假的赋值。

离散数学-逻辑学-命题公式求真值表

离散数学-逻辑学-命题公式求真值表

离散逻辑学实验班级:10电信实验班学号:Q10600132 姓名:王彬彬一、实验目的熟悉掌握命题逻辑中的联接词、真值表、主范式等,进一步能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1. 从键盘输入两个命题变元P和Q的真值,求它们的合取、析取、条件和双条件的真值。

(A)2. 求任意一个命题公式的真值表(B,并根据真值表求主范式(C))三、实验环境C或C++语言编程环境实现。

四、实验原理和实现过程(算法描述)1.实验原理(1)合取:二元命题联结词。

将两个命题P、Q联结起来,构成一个新的命题P∧Q, 读作P、Q的合取, 也可读作P与Q。

这个新命题的真值与构成它的命题P、Q的真值间的关系为只有当两个命题变项P = T, Q = T时方可P∧Q =T, 而P、Q只要有一为F则P∧Q = F。

这样看来,P∧Q可用来表示日常用语P与Q, 或P并且Q。

(2)析取:二元命题联结词。

将两个命题P、Q联结起来,构成一个新的命题P∨Q, 读作P、Q的析取, 也可读作P或Q。

这个新命题的真值与构成它的命题P、Q的真值间的关系为只有当两个命题变项P = F, Q = F时方可P∨Q =F, 而P、Q只要有一为T则P∨Q = T。

这样看来,P∨Q可用来表示日常用语P或者Q。

(3)条件:二元命题联结词。

将两个命题P、Q联结起来,构成一个新的命题P→Q, 读作P条件Q, 也可读作如果P,那么Q。

这个新命题的真值与构成它的命题P、Q的真值间的关系为只有当两个命题变项P = T, Q = F时方可P→Q =F, 其余均为T。

(4)双条件:二元命题联结词。

将两个命题P、Q联结起来,构成一个新的命题P←→Q, 读作P双条件于Q。

这个新命题的真值与构成它的命题P、Q的真值间的关系为当两个命题变项P = T, Q =T时方可P←→Q =T, 其余均为F。

(5)真值表:表征逻辑事件输入和输出之间全部可能状态的表格。

列出命题公式真假值的表。

通常以1表示真,0 表示假。

离散数学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 精简版

离散数学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 精简版

第一章命题逻辑一、等价公式(真值表)1)常用联结词:┐否定∨析取∧合取→:条件∆:双条件当且仅当Q 取值为F 时P →Q 为F ,否则为T ★等价公式表(等值公式表)常用的其它真值表┐┐P<=>P 双重否定P ∨P<=>P P ∧P<=>P幂等律(P ∧Q)∧R<=>P ∧(Q ∧R)(P ∨Q)∨R<=>P ∨(Q ∨R)结合律P ∧Q<=>Q ∧P P ∨Q<=>Q ∨P交换律P ∧(Q ∨R)<=>(P ∧Q)∨(P ∧R)P ∨(Q ∧R)<=>(P ∨Q)∧(P ∨R)分配律P ∨(P ∧Q)<=>P P ∧(P ∨Q)<=>P 吸收┐(P ∧Q)<=>┐P ∨┐Q ┐(P ∨Q)<=>┐P ∧┐Q 德摩根P ∨F<=>P P ∧T<=>P 同一律P ∨T<=>T P ∧F<=>F 零律P ∨┐P<=>T P ∧┐P<=>F否定律常用的其它真值表P ┐P T F FTP Q P ∨Q T T T T F T F T T FFFP Q P ∧Q T T T T F F F T F F FFP Q P →Q (┐P ∨Q)T T T T F F F T T FFTP→Q<=>┐P ∨Q P ∆Q<=>(P→Q)∧(Q→P)P ∆Q<=>Q ∆PP ∆Q<=>(P ∧Q)∨(┐P ∧┐Q)┐(P ∆Q)<=>P ∆┐Q R ∨(P ∨┐P)<=>T R ∧(P ∧┐P)<=>F P→Q<=>┐Q→┐P ┐(P→Q)<=>P ∧┐Q (P→Q)∧(P→┐Q)<=>┐P P→(Q→R)<=>(P ∧Q)→R (P ∆Q)∆R<=>P ∆(Q ∆R)命题公式的类型:(1)若A在它的各种赋值下均取值为真,则称A为重言式或永真式。

离散数学笔记

离散数学笔记

第一章命题逻辑内容:命题及命题联结词、命题公式的基本概念,真值表、基本等价式及永真蕴涵式,命题演算的推理理论中常用的直接证明、条件证明、反证法证明等方法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命题、联结词、复合命题、命题公式及其解释的概念。

2.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等价式及其应用。

3.熟练掌握(主)析/合取范式的求法及其应用。

4.熟练掌握常用的永真蕴涵式及其在逻辑推理中的应用。

5.熟练掌握形式演绎的方法。

教学重点:1.命题的概念及判断2.联结词,命题的翻译3.主析(合)取范式的求法4.逻辑推理教学难点:1.主析(合)取范式的求法2.逻辑推理1.1命题及其表示法1.1.1 命题的概念数理逻辑将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称作命题。

1.1.2 命题的表示命题通常使用大写字母A,B,…,Z或带下标的大写字母或数字表示,如A i,[10],R等,例如A1:我是一名大学生。

A1:我是一名大学生.[10]:我是一名大学生。

R:我是一名大学生。

1.2命题联结词(1) P↑P⇔﹁(P∧P)⇔﹁P;(2)(P↑Q)↑(P↑Q)⇔﹁(P↑Q)⇔ P∧Q;(3)(P↑P)↑(Q↑Q)⇔﹁P↑﹁Q⇔ P∨Q。

(1)P↓P⇔﹁(P∨Q)⇔﹁P;(2)(P↓Q)↓(P↓Q)⇔﹁(P↓Q)⇔P∨Q;(3)(P↓P)↓(Q↓Q)⇔﹁P↓﹁Q⇔﹁(﹁P∨﹁Q)⇔P∧Q。

1.3 命题公式、翻译与解释1.3.1 命题公式定义命题公式,简称公式,定义为:(1)单个命题变元是公式;(2)如果P 是公式,则﹁P是公式;(3)如果P、Q是公式,则P∧Q、P∨Q、P→Q、 P↔Q 都是公式;(4)当且仅当能够有限次的应用(1) 、(2)、(3) 所得到的包括命题变元、联结词和括号的符号串是公式。

例如,下面的符号串都是公式:((((﹁P)∧Q)→R)∨S)((P→﹁Q)↔(﹁R∧S))(﹁P∨Q)∧R以下符号串都不是公式:((P∨Q)↔(∧Q))(∧Q)1.3.2 命题的翻译可以把自然语言中的有些语句,转变成数理逻辑中的符号形式,称为命题的翻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散数学自学笔记命题公式及其真值表
我们把表示具体命题及表示常命题的p,q,r,s等与f,t统称为命题常元(proposition constant)。

深入的讨论还需要引入命题变元(proposition variable)的概念,它们是以“真、假”或“1,0”为取值范围的变元,为简单计,命题变元仍用p,q,r,s等表示。

相同符号的不同意义,容易从上下文来区别,在未指出符号所表示的具体命题时,它们常被看作变元。

命题常元、变元及联结词是形式描述命题及其推理的基本语言成分,用它们可以形式地描述更为复杂的命题。

下面我们引入高一级的语言成分——命题公式。

定义1.1 以下三条款规定了命题公式(proposition formula)的意义:
(1)命题常元和命题变元是命题公式,也称为原子公式或原子。

(2)如果A,B是命题公式,那么(┐A),(A∧B),(A∨B),(A→B),(A?B)也是命题公式。

(3)只有有限步引用条款(1),(2)所组成的符号串是命题公式。

命题公式简称公式,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等表示。

公式的上述定义方式称为归纳定义,第四章将对此定义方式进行讨论。

例1.8 (┐(p→(q∧r)))是命题公式,但(qp),p→r,p1∨p2∨…均非公式。

为使公式的表示更为简练,我们作如下约定:
(1)公式最外层括号一律可省略。

(2)联结词的结合能力强弱依次为┐,(∧,∨),→,?,(∧,∨)表示∧与∨平等。

(3)结合能力平等的联结词在没有括号表示其结合状况时,采用左结合约定。

湖南省自考网:/整理
例如,┐p→q∨(r∧q∨s)所表示的公式是((┐p)→(q∨((r∧q)∨s)))
设A是命题公式,A1是A 的一部分,且A1也是公式,则A1称为公式A的子公式。

如对公式A:┐p→q∨(r∧q∨s),则p,┐p ,q ,(r∧q∨s)及q∨(r∧q∨s)都是公式A的子公式,而┐q,┐p→q,虽然是公式,但确不是A的一部分,因此不是A的子公式;q ∨(r∧虽然是公式A的一部分,但不是公式,因而也不是A的子公式。

如果公式A含有命题变元p1,p2,…,pn,记为A(p1,…,pn),并把联结词看作真值运算符,那么公式A可以看作是p1,…,pn的真值函数。

对任意给定的p1,…,pn的一种取值状况,称为指派(assignments),用希腊字母a,b等表示,A均有一个确定的真值。

当A对取值状况 a 为真时,称指派a弄真A,或a是A的成真赋值,记为a (A) = 1;反之称指派a弄假A,或a是A的成假赋值,记为a (A) = 0.对一切可能的指派,公式A的取值可能可用表1.7来描述,这个表称为真值表(truth table)。

当A(p1,…,pn)中有k个联结词时,公式A的真值表应为2n行、k+n列(不计表头)。

例1.9 作出公式┐(p→(q∧r))的真值表。

表1.7
表1.7即为所求。

可见指派(0,0,0),(0,0,1),(0,1,0),(0,1,1)及(1,1,1)均弄假该公式,而指派(1,0,0),(1,0,1),(1,1,0)
了解自考资讯:湖南大学自考网:/
湖南省自考网:/
/
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