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生化期末重点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蛋白质的化学

肽键:一个氨基酸分子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α-氨基经脱水缩合后形成的酰胺键。

氨基酸的等电点:在某一PH溶液中,氨基酸分子电离后带有相等正、负电荷时,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pI

结构域:指蛋白质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卷曲折叠成几个相对独立的近似球形的组装体。

蛋白质复性:轻度变性的蛋白质在去除变性因素后,可恢复原有的构象和生物学活性。

Motif基序:基序又称超二级结构、模体或模序,是指在多肽内顺序上相邻的二级结构常常在空间折叠中靠近,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律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聚集体。

蛋白质的分离方法:透析、沉淀(有机溶剂沉淀,盐析,免疫沉淀)、电泳、层析、超速离心。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简述Watson和Crick双螺旋结构特点。

(1)DNA分子由两条走向相反且平行的脱氧多核苷酸链共同围绕同一中心中心轴形成右手螺旋结构。

(2)磷酸与戊糖相间排列形成螺旋的骨架居于外侧,碱基位于螺旋的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进行配对,即A =T,G=C,配对的碱基处于同一平面,相邻的两个碱基平面距离为

0.34nm,螺旋一周包含10个碱基对,螺旋直径为两2nm,角度为36°。(4)氢键维持双螺旋的横向稳定,碱基堆积力维持双螺旋的纵向稳定。

(5)双螺旋结构上有两条螺旋凹沟,一条较深称为深沟(大沟),一条较浅称为浅沟。

tRNA二级结构有何特点。

(1)tRNA是分子最小,但含有稀有碱基最多的RNA,其稀有碱基的含量可多达20%。

(2)tRNA是单店核算,但其实分子中的某些局部也可形成双螺旋结构,形成茎环结构。

(3)tRNA的结构上有一反密码环,中间有一反密码子能与密码子配对。

(4)tRNA的3'末端有一柄部结构—CCA-OH,可携带氨基酸。

简述三种RNA的功能。

(1)mRNA的功能是作为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2)tRNA的功能是在蛋白质合成中起搬运氨基酸作用。

(3)rRNA的作用是蛋白质的合成提供场所。

真核生物mRNA与原核生物mRNA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1)真核生物mRNA的3'-末端有一个多聚腺苷酸尾,称poly(A)n 尾巴,原核生物没有

(2)真核生物mRNA的5'-端有帽子结构m7GpppN,原核生物没有(3)真核生物mRNA分子中有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原核生物没有

(4)真核生物mRNA是单顺反子的,而原核生物的mRNA是多顺反子的

第四章、糖代谢

糖酵解(糖的无氧氧化):在机体缺氧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

糖的有氧氧化:指在机体氧供充足时,葡萄糖彻底氧化成H2O和CO2,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机体主要供能方式。

三羧酸循环:指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反复的进行脱氢脱羧,又生成草酰乙酸,再重复循环反应的过程。

糖异生:是指从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乳酸循环:葡萄糖在肌肉组织中经糖的无氧酵解产生的乳酸,可经血循环转运至肝,再经糖的异生作用生成自由葡萄糖后转运至肌肉组织加以利用,这一循环过程就称为乳酸循环(Cori循环)。

一。论述题

1、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答:血糖的来源:(1)食物经消化吸收的葡萄糖(2)肝糖原分解(3)糖异生。

血糖的去路:(1)氧化供能(2)合成糖原(3)转变为脂肪及某些非必需氨基酸(4)转变为其他糖物质。

2、糖的有氧氧化包括哪几个阶段,以及生理意义。

答:分为3个阶段:(1)糖酵解途径: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2)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3)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生理意义:(1)完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多,是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一个葡萄糖总共获得36或38个ATP。(2)其中TAC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径和代谢联系的枢纽。(3)为其它物质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

3、简述三羧酸循环的特点以及三羧酸循环(TAC)生理意义

答:(1)有氧条件下运转。反应在线粒体中进行。(2)反应不可逆。3个关键酶: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所催化的反应为不可逆反应。(3)主要的产能途径。一次循环过程进行两次脱羧反应,四次脱氢反应,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每完成一次循环,氧化分解掉一分子乙酰基,可生成10分子(或12分子)ATP。(4)中间产物既不能通过此循环反应生成,也不被此循环反应所消耗。但可被其他代谢途径所消耗,所以必须及时补充才能保证其正常进行。

三羧酸循环(TAC)生理意义

答:(1)TAC是三大营养物质彻底分解的共同通路。(2)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联系的枢纽。(3)为氧化磷酸化提供还原当量。(4)为其他物质合成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

5、简述乳酸循环形成的原因及其生理意义。

答:原因:乳酸循环的形成是由于肝和肌组织中酶分布的特点所致。(1)肝内糖异生活跃,又有葡萄糖-6-磷酸酶可水解6-磷酸葡萄糖

生成葡萄糖。(2)肌肉中除糖异生作用很低外还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所以生成的乳酸即不能异生为糖。更不能释放出葡萄糖。意义:(1)乳酸再利用,避免乳酸的损失(2)防止乳酸的堆积引起酸中毒。

第五章、脂类代谢

HSL:即甘油三酯脂肪酶。催化甘油三酯水解成一分子甘油二酯和一分子游离脂肪酸。该酶对多种激素敏感,又称激素敏感脂肪酶。

脂蛋白:是血浆中脂质和载脂蛋白形成的复合物,是脂质的运输形式。脂肪酸β-氧化:指乙酰辅酶A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的氧化分解,经脱氢,加水,在脱氢,硫解生成乙酰辅酶A的过程。由于此过程发生在脂酰基的β-碳原子上,称之脂肪β-氧化。

酮体: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是脂肪酸在肝脏氧化分解的特有产物。酮体在肝内生成,肝外组织利用,在体内的堆积可导致酮症酸中毒。

脂肪动员:是指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FFA 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脂酸分解的基本过程

答:有4个阶段:

(1)脂肪酸的活化:脂肪酸消耗能量并与乙酰辅酶A结合生成酯酰辅酶A的过程。

(2)脂肪酰辅酶A从胞浆进入线粒体:有载体肉碱携带脂酰基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

(3)饱和脂肪酰辅酶A的β-氧化:由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