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八 动物组织中DNA的提取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实验报告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a56573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e.png)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一、前言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也被称为“遗传微粒”,原因是在繁殖过程中,父代会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DNA是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DNA对紫外线260nm有吸收作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DNA进行含量测定;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度升高,称为增色效应;当变性核酸重新复性时,吸光度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较高温度、有机溶剂、酸碱试剂、尿素、酰胺等都可以引起DNA分子变性,即DNA双链碱基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也称为DNA的解螺旋;在细胞内,DNA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整组染色体则统称为染色体组;对于人类而言,正常的体细中含有46条染色体;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之前会先在分裂间期完成复制,细胞分裂间期又可划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DNA 合成后期;对于真核生物,如动物、植物及真菌而言,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而对于原核生物,如细菌而言,则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拟核内;染色体上的染色质蛋白,如组织蛋白,能够将DNA进行组织并压缩,以帮助DNA与其他蛋白质进行交互作用,进而调节基因的转录;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DNA的结构: DNA的结构一般可划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四个水平;DNA是一种长链聚合物,组成单位为四种脱氧核苷酸,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AMP脱氧腺苷、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 脱氧胸苷、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CMP 脱氧胞苷、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GMP 脱氧鸟苷;而脱氧核糖五碳糖与磷酸分子借由酯键相连,组成其长链骨架,排列在外侧,四种碱基排列在内侧;每个糖分子都与四种碱基里的其中一种相连,这些碱基沿着DNA长链所排列而成的序列,可组成遗传密码,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读取密码的过程称为转录,是以DNA双链中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一段称为mRNA信使RNA的核酸分子;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按一定碱基顺序彼此用3’, 5’-磷酸二酯键相连构成的长链;大多数DNA含有两条这样的长链,也有的DNA为单链,如大肠杆菌噬菌体φX174、G4、M13等;DNA有环形DNA和链状DNA之分;在某些类型的DNA中,5-甲基胞嘧啶可在一定限度内取代胞嘧啶,其中小麦胚DNA的5-甲基胞嘧啶特别丰富;在某些噬菌体中,5-羟甲基胞嘧啶取代了胞嘧啶;40年代后期,查加夫发现不同物种DNA的碱基组成不同,但其中的腺嘌呤数等于其胸腺嘧啶数A=T,鸟嘌呤数等于胞嘧啶数G=C,因而嘌呤数之和等于嘧啶数之和,一般用几个层次描绘DNA的结构;浓盐法从动物组织中提取DNA核酸和蛋白质在生物体中常以核蛋白DNP/RNP的形式存在,其中DNP能溶于水及高浓度盐溶液,但在 M的盐溶液中溶解度很低,而RNP则可溶于低盐溶液,因此可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将其从样品中分别抽提出来;将抽提得到的DNP用SDS处理可将其分离DNA和蛋白质,用氯仿-异戊醇将蛋白质沉淀除去可得DNA上清,加入冷乙醇即可将其呈纤维状析出;肝脏细胞肝脏是由肝细胞组成,肝细胞极小,肉眼看不到,必须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人肝约有25亿个肝细胞,5000个肝细胞组成一个肝小叶,因此人肝的肝小叶总数约有50万个;肝细胞为多角形,直径约为20-30/加微米,有6-8个面,不同的生理条件下大小有差异,如饥饿时肝细胞体积变大;每个肝细胞表面可分为窦状隙面、肝细胞面和胆小管面三种;肝细胞里面含有许许多多复杂的细微结构:如肝细胞核、肝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高尔基氏体、微粒体及饮液泡等组成;二、实验目的1.掌握浓盐法从动物组织中提取DNA的原理与技术三、实验原理核酸和蛋白质在生物体中常以核蛋白DNP/RNP的形式存在,其中DNP能溶于水及高浓度盐溶液,但在 M的盐溶液中溶解度很低,而RNP则可溶于低盐溶液,因此可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将其从样品中分别抽提出来;将抽提得到的DNP用SDS处理可将其分离DNA和蛋白质,用氯仿-异戊醇将蛋白质沉淀除去可得DNA上清,加入冷乙醇即可将其呈纤维状析出;四、实验器材和材料试剂实验器材:①匀浆器②量筒③离心机④离心管⑤试管⑥吸管⑦恒温水浴锅实验材料:①猪肝实验试剂:①L L 柠檬酸钠溶液②95%乙醇.③NaCl固体.④5%SDS溶液5g SDS 定容至100ml⑤V氯仿:V异戊醇20:1的混合液五、实验操作1.称量①称取一定质量的猪肝,加入2倍肝重的L L柠檬酸钠缓冲液并用匀浆器磨碎已完成;2.提取DNA①量取肝糜4 ml 于10毫升离心管,在4000r/min下离心10min ,沉淀中再加入8 ml缓冲液于4000r/min离心5 min;②弃上清,取沉淀;③将沉淀用10 ml柠檬酸钠缓冲液完全洗入干净的小烧杯、加入5 ml 氯仿-异戊醇混合液、1 ml SDS,振荡30min保鲜膜封口;④缓慢加入固体NaCl约,使其最终浓度为1mol/L;⑤将溶液分装到2个10毫升离心管中,在4000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水相;⑥在上述水相溶液中分别加等体积冷95%乙醇,边加边用玻棒慢慢朝一个方向搅动,将缠绕在玻棒上的凝胶状物用滤纸吸去多余的乙醇,即得DNA粗品;⑦用8ml蒸馏水溶解DNA粗品于10ml离心管中;3.标准曲线的绘制按下表加入各种试剂,混匀,于60℃恒温水浴锅45min,冷却后,在595nm波长下于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以吸光度对DNA浓度作图,制作标准曲线;4.样品的测定将DNA粗品定容至25ml容量瓶,再取DNA样液,加入蒸馏水,混匀;然后准确加入二苯胺试剂,混匀,于60℃恒温水浴锅45min,冷却后,595nm波长下于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根据所测的吸光度对照标准曲线求得DNA的质量ug;5.计算100g猪肝中DNA含量w=m1/m2×100%w:DNA的质量分数%m1:样液中测得的DNA的质量ugm2:样液中所含样品的质量ug六、实验数据处理1.标准曲线2.实验结果处理猪肝质量为DNA提取液体积为根据公式w=m1/m2×100%得:w=%则100g猪肝中DNA含量为:w×100=七、思考题1.实验中的乙醇、SDS、氯仿-异戊醇、NaCl、柠檬酸钠分别有什么作用答:①柠檬酸的钠盐在实验中既充当DNA酶的抑制剂,也是pH缓冲溶液;②SDS是表面活性剂,可以让蛋白质与DNA分开;③氯仿是有机溶剂,可以使蛋白质聚集沉淀,便于分离出去;④异戊醇是消泡剂,可以减少泡沫的发生;⑤氯仿-异戊醇的作用是使蛋白质变性、膜溶解;⑥NaCl固体溶解使得试液成为高浓度的盐溶液,在这样的环境中DNA核蛋白能溶解,RNA核蛋白则溶解度很低,可以利用这一性质分离两种核酸;八、实验注意事项主要集中在细胞核中,因此,通常选用细胞核含量比例大的生活组织作为提取制备DNA的材料,小牛胸腺组织中细胞核比例较大,因而DNA含量丰富,同时其脱氧核苷酸酶活性较低,制备过程中DNA被降解的可能性相对较低,所以是制备DNA的良好材料,但其来源较困难,脾脏或肝脏易获得,也是实验室制备DNA常用的材料,本实验用新鲜肝脏作为实验材料;2.为了防止大分子核酸在提取过程中被降解,须采取以下措施:整个过程必须在低温下进行,可加入某些物质抑制核酸酶的活性,如柠檬酸钠、EDTA、SDS等,EDTA是抑制核酸酶的活性最好的抑制剂;3.从核蛋白中脱去蛋白质的方法很多,经常采用的有:氯仿-异丙醇法、苯酚法、去垢剂法等,他们均能使蛋白质变性和核蛋白解聚,并释放出核酸;4.使用离心机时,对称放置的离心管必须用天平调平衡;5.避免剧烈振荡,如研磨过程、搅拌过程等;九、实验结果误差分析及讨论经过对本次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100g猪肝中DNA含量大约为的结论,在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猪肝中DNA含量与本次试验实际操作测量得出的结果大致相互吻合;由此可知,本次试验结果是相对比较成功的,较为粗略地测量出猪肝中DNA的含量,并且较为熟练地掌握了浓盐法从动物组织中提取DNA的原理与技术,基本达到了本次实验的目的;但是本次实验结果只是粗略测量,并未达到精确测量猪肝中DNA的含量,且实验数据较理论值偏低,这是由于某些误差导致,在实验过程中些许因素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数据有偏差,经分析得出以下几点:①在称取猪肝后加入柠檬酸钠缓冲液进行研磨的过程中,由于猪肝组织表面较滑不易磨碎,且研磨至最后依旧有小部分猪肝组织块残留,因此可能导致猪肝中DNA 提取不充分,致使实验数据较理论值偏低;②研磨过程中,可能由于操作不当,导致部分液体溅出,因此可能使得提取液中部分DNA损失,导致实验数据偏低;③在粗提取DNA操作中,频繁地将DNA提取液转移至各个仪器内,可能有极小部分DNA提取液未倒净,残留在仪器壁上损耗掉,导致实验误差;④在使用移液枪的过程中,可能因为操作不当或移液枪经常错误使用,出现仪器误差,导致吸取的DNA样液不精确,出现实验误差;⑤在水相中加入乙醇析出DNA时,不是所有DNA均析出,有小部分依旧融在溶液,导致提取出的DNA含量偏低;⑥标准曲线制作过程中出现些许误差;总的来讲,本次试验结果是相对比较成功的,较为粗略地测量出猪肝中DNA的含量,并且较为熟练地掌握了浓盐法从动物组织中提取DNA的原理与技术,基本达到了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今后的实验中会着重注意实验操作的严谨性,严格按照实验前拟定完全的实验步骤进行,保证将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概率降到最低,尽可能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完成自我的学习及锻炼过程;。
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组DNA提取
![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组DNA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4d9d9a7dad02de80d5d84001.png)
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组DNA提取一、实验原理真核生物的一切有核细胞(包括培养细胞)都能用来制备基因组DNA。
真核生物的DNA 是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因此,制备DNA的原则是既要将DNA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分离,又要保持DNA分子的完整。
提取DNA的一般过程是将分散好的组织细胞在含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蛋白酶K的溶液中消化分解蛋白质,再用酚和氯仿/异戊醇抽提分离蛋白质,得到的DNA溶液经乙醇沉淀使DNA从溶液中析出。
蛋白酶K的重要特性是能在SDS和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存在下保持很高的活性。
在匀浆后提取DNA的反应体系中,SDS可破坏细胞膜、核膜,并使组织蛋白与DNA分离,EDTA则抑制细胞中Dnase的活性;而蛋白酶K可将蛋白质降解成小肽或氨基酸,使DNA 分子完整地分离出来。
二、仪器及试剂1. 仪器:恒温水浴锅、台式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GeneQuant)、移液器、玻璃匀浆器、离心管(灭菌)、吸头(灭菌)2. 试剂:(1)细胞裂解缓冲液:Tris (pH8.0) 100 mmol/LEDTA (pH 8.0) 500 mmol/LNaCL 20 mmol/LSDS 10%胰RNA酶20ug/ml(2)蛋白酶K:称取20mg蛋白酶k溶于1ml灭菌的双蒸水中,?C20℃备用。
(3)TE缓冲液(pH 8.0):高压灭菌,室温贮存。
(4)酚?氯仿?异戊醇(25:24:1)、(5)异丙醇、冷无水乙醇、70%乙醇、灭菌水。
三、操作步骤1. 取新鲜或冰冻动物组织块0.1g(0.5cm3),尽量剪碎。
置于玻璃匀浆器中,加入1ml的细胞裂解缓冲液匀浆至不见组织块,转入1.5ml 离心管中,加入蛋白酶K (500ug/ml)20μl,混匀。
在65℃恒温水浴锅中水浴30min,也可转入37℃水浴12~24h,间歇振荡离心管数次。
于台式离心机以12000 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入另一离心管中。
动物组织中DNA的提取与鉴定
![动物组织中DNA的提取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453d9c0a844769eae009edf0.png)
实验目的
1. 掌握动物组织中DNA提取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2. 了解DNA的组分,掌握DNA的定性检测的具 体方法 3. 掌握DNA纯度检测和浓度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DNA提取
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 核酸(DNA)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 RNA核蛋白和DNA核蛋白在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 中的溶解度有显著区别。DNA核蛋白在0.14 mol/L 氯化钠中溶解度低,但在1 – 2 mol/L氯化钠中溶 解度高;RNA核蛋白在0.14 mol/L氯化钠中溶解度 仍有相当大的溶解度。调节氯化钠浓度,可使 RNA核蛋白和DNA核蛋白分步提取开来。
实验原理—DNA提取
氯仿-异戊醇溶液可以使核蛋白变性沉淀,将核酸 物质萃取出来;再向萃取液中加入适量乙醇,可 使DNA析出。氯仿异戊醇抽提和乙醇沉淀方法在 DNA纯化研究中非常常用,氯仿-异戊醇抽提的原 理是,氯仿可使蛋白质变性并加速有机相与液相 分层;异戊醇有助于消除抽提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而DNA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因此可以通过乙 醇沉淀来纯化和浓缩DNA。
实验原理—DNA鉴定
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单体构成,其组成部分包括磷酸、 有机碱(嘌呤与嘧啶)、戊糖(脱氧核糖)。
1)磷酸
钼酸铵
磷钼酸
Vc 或 氨基萘酚磺酸 钼蓝
(显蓝色) 2)嘌呤碱
硝酸银
嘌呤银化合物(灰褐色、絮状)
3)脱氧核糖 蓝色化合物
硫酸
ω-羟基-γ-酮基戊醛
二苯胺
实验试剂 1. 含有0.14 mol/L NaCl的0.015 mol/L柠檬酸 钠溶液 2. 1mol/L NaCl溶液 3. 氯仿-异戊醇(24 : 1, V/V) 4. 95%乙醇 5. 氨水溶液 6. 5% AgNO3溶液
动物DNA提取
![动物DNA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413b3027915f804d2a16c10c.png)
一、目的要求
学习和掌握从动物组织中提取DNA的原
理和技术
提取动物组织DNA,一般选择细胞膜较
脆弱,容易破碎的动物脏器,如胸腺、
肝脏、脾脏、胰脏等。
二、实验原理
浓氯化钠(1-2mol/L)溶液中,脱氧核糖核 蛋白的溶解度很大,核糖核蛋白的溶解度很 小。在稀氯化钠(0.14mol/L)溶液中,脱氧 核糖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小,核糖核蛋白的溶 解度很大。因此,可利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 溶液,将脱氧核糖核蛋白和核糖核蛋白从样 品中分别抽提出来。 将抽提得到的核蛋白用SDS(十二烷基磺酸钠) 处理,DNA(或RNA)即与蛋白质分开,酚氯仿-异戊醇将蛋白质沉淀除去,而DNA则溶 解于溶液中。向溶液中加入适量异丙醇或乙 醇,DNA即析出。
SDS属阴离子去污剂,可以溶解膜蛋白与脂肪, 也可解聚核蛋白。
SDS在溶液中带负电荷,能与带正电荷的蛋白 质侧链结合成复合物,当加入钾盐时,能与 SDS-蛋白质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淀一同去除。
酚-氯仿-异戊醇的作用是去除核酸制品中的 蛋白质,并有利于水相与有机相的分开, 而且可以消除泡沫。
三、实验器材及试剂
四、实验流程
取鸡肝20~30g,用适量提取液
(0.14mol/L NaCl,0.1 m缔组织,剪碎,加入约2倍 体积的提取液,置匀浆机研磨,研磨一 定要充分。 待研成糊状后,用单层纱布滤去残渣, 吸取1ml到1.5ml Ep管中,平分为500μl 两管,8000 rpm, 离心5 min,弃去上清 液。
1.实验器材 : ① 新鲜鸡肝(一次用不完一定要冷冻保存) ② 匀浆机 ③ 离心机 ④ 微量移液器 ⑤ 水浴锅 ⑥ 纱布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实验报告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3fe42dc5da50e2524d7f98.png)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一、前言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
有时也被称为“遗传微粒”,原因是在繁殖过程中,父代会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DNA是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DNA对紫外线(260nm)有吸收作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DNA进行含量测定。
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度升高,称为增色效应;当变性核酸重新复性时,吸光度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较高温度、有机溶剂、酸碱试剂、尿素、酰胺等都可以引起DNA分子变性,即DNA双链碱基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也称为DNA 的解螺旋。
在细胞内,DNA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整组染色体则统称为染色体组。
对于人类而言,正常的体细中含有46条染色体。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之前会先在分裂间期完成复制,细胞分裂间期又可划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
对于真核生物,如动物、植物及真菌而言,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而对于原核生物,如细菌而言,则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拟核内。
染色体上的染色质蛋白,如组织蛋白,能够将DNA进行组织并压缩,以帮助DNA与其他蛋白质进行交互作用,进而调节基因的转录。
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DNA的结构: DNA的结构一般可划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四个水平。
DNA是一种长链聚合物,组成单位为四种脱氧核苷酸,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AMP 脱氧腺苷)、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 脱氧胸苷)、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CMP 脱氧胞苷)、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GMP 脱氧鸟苷)。
而脱氧核糖(五碳糖)与磷酸分子借由酯键相连,组成其长链骨架,排列在外侧,四种碱基排列在内侧。
每个糖分子都与四种碱基里的其中一种相连,这些碱基沿着DNA长链所排列而成的序列,可组成遗传密码,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97ede95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77.png)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南京⼤学医学院⽣化实验报告———————————————————————————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实验⽬的1.学习和掌握⽤浓盐法从动物组织中提取DNA的原理和技术2.了解分离提取DNA的⼀般原理⼆实验原理⼀、核酸提取的主要步骤:1.破碎细胞:研磨、组织匀浆、超声波、冻融;⼀硫氰酸胍、碱裂解;酶解(溶菌酶)2.除去与核酸结合的蛋⽩质以及多糖、脂类等⽣物⼤分⼦:酚/氯仿抽提、蛋⽩质变性(SDS、异硫氰酸胍等)、蛋⽩酶处理、⾼盐洗涤3.除去其他不需要的核酸分⼦4.沉淀核酸,去除盐类,有机溶剂等杂质⼆、提取DNA的注意事项1.避免过酸、过碱及⾼温2.加⼊DNA酶抑制剂:柠檬酸、氰化物、砷酸盐、EDTA、SDS、苯酚等3.蛋⽩变性剂反映不宜过于剧烈,以防机械张⼒使核酸链破坏。
4.加⼊RNA降解酶除RNA三、DNA的主要来源1.动物组织及器官:脾、肝、胸腺、鱼类精⼦等。
2.植物:种⼦的胚芽等3.微⽣物:细菌、酵母菌等核酸和蛋⽩质在⽣物体中以核蛋⽩的形式存在,其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核仁及细胞质中。
⽣物体组织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部分与蛋⽩质结合,以核蛋⽩——脱氧核糖核蛋⽩(DNP)和核糖核蛋⽩(RNP)的形式存在,这两种复合物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解度有较⼤差异。
在低浓度的NaCl溶液中,DNP的溶解度随NaCl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当NaCl浓度达到0.14mol/L时,DNP的溶解度约为纯⽔中溶解度的1%(⼏乎不溶);但当NaCl 浓度继续升⾼时,DNP的溶解度⼜逐渐增⼤,当NaCl浓度增⾄0.5mol/L时,DNP的溶解度约等于纯⽔中的溶解度,当NaCl浓度继续增⾄1.0mol/L时,DNP 的溶解度约为纯⽔中溶解度的2倍(溶解度很⼤)。
⽽RNP则不⼀样,它在浓NaCl溶液和稀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都很⼤。
因此,可以利⽤不同浓度的NaCl 溶液将DNP和RNP分别抽提出来。
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组DNA提取
![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组DNA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923d1a5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4.png)
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组DNA提取一、实验原理真核生物的一切有核细胞(包括培养细胞)都能用来制备基因组DNA。
真核生物的DNA 是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因此,制备DNA的原则是既要将DNA与蛋白质、月旨类和糖类等分离,又要保持DNA分子的完整。
提取DNA的一般过程是将分散好的组织细胞在含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蛋白酶K的溶液中消化分解蛋白质,再用酚和氯仿/异戊醇抽提分离蛋白质,得到的DNA溶液经乙醇沉淀使DNA从溶液中析出。
蛋白酶K的重要特性是能在SDS和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存在下保持很高的活性。
在匀浆后提取DNA的反应体系中,SDS可破坏细胞膜、核膜,并使组织蛋白与DNA分离,EDTA则抑制细胞中Dnase的活性;而蛋白酶K可将蛋白质降解成小肽或氨基酸,使DNA 分子完整地分离出来。
二、仪器及试剂1. 仪器:恒温水浴锅、台式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GeneQuant)、移液器、玻璃匀浆器、离心管(灭菌)、吸头(灭菌)2. 试剂:(1)细胞裂解缓冲液:Tris(pH8.0)100mmol/LEDTA(pH8.0)500mmol/LNaCL20mmol/LSDS10%胰RNA酶20ug/ml(2)蛋白酶K:称取20mg蛋白酶k溶于1ml灭菌的双蒸水中,C20°C备用。
(3)TE缓冲液(pH8.0):高压灭菌,室温贮存。
(4)酚?氯仿?异戊醇(25:24:1)、(5)异丙醇、冷无水乙醇、70%乙醇、灭菌水。
三、操作步骤1.取新鲜或冰冻动物组织块0.1g(0.5cm3),尽量剪碎。
置于玻璃匀浆器中,加入1ml的细胞裂解缓冲液匀浆至不见组织块,转入1.5ml离心管中,加入蛋白酶K(500ug/ml)20pl,混匀。
在65C恒温水浴锅中水浴30min,也可转入37C水浴12〜24h,间歇振荡离心管数次。
于台式离心机以12000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入另一离心管中。
2•加2倍体积异丙醇,倒转混匀后,可以看见丝状物,用100ul吸头挑出,凉干,用200ulTE 重新溶解。
动物组织提取实验报告(3篇)
![动物组织提取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2ff00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6.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从动物组织中提取DNA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包括组织处理、裂解、纯化、沉淀和溶解等步骤。
3. 学习使用酚-氯仿法提取DNA,并掌握相关试剂和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动物组织中的DNA主要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
提取DNA的目的是将DNA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分离,同时保持DNA分子的完整性。
本实验采用酚-氯仿法提取DNA,其原理如下:1. 使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蛋白酶K处理组织,破坏细胞膜,使蛋白质变性并溶解。
2. 加入酚和氯仿/异戊醇,通过酚的变性作用和氯仿/异戊醇的相容性,使蛋白质和DNA分离。
3. 通过离心,将蛋白质和杂质与DNA分离。
4. 用乙醇沉淀DNA,得到纯净的DNA。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或鸡2. 试剂:SDS、蛋白酶K、酚、氯仿/异戊醇、乙醇、TE缓冲液、NaCl、EDTA、液氮、离心机、移液器、玻璃匀浆器、离心管、吸头等四、实验步骤1. 组织处理- 称取适量动物组织(如肝脏、肌肉等),用液氮迅速冷冻。
- 将冷冻的组织移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裂解缓冲液(含SDS、蛋白酶K、NaCl、EDTA等),用研钵研磨至匀浆状。
- 将匀浆移入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酚和氯仿/异戊醇,充分混匀。
- 4℃下静置30分钟,待蛋白质变性沉淀。
2. 离心分离- 将离心管以12,000 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
- 将沉淀中加入适量的TE缓冲液,充分混匀。
- 再次以12,000 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
3. DNA沉淀- 向沉淀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匀后静置2-3分钟。
- 将沉淀移入新的离心管中,以12,000 rpm离心5分钟。
- 弃去上清液,用75%乙醇洗涤沉淀1次。
- 将沉淀干燥,加入适量的TE缓冲液溶解。
4. DNA纯化- 将溶解的DNA溶液通过0.22 μm滤膜过滤,去除杂质。
- 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NA浓度。
动物组织基因组DNA的提取
![动物组织基因组DNA的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a1ff1ca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0d.png)
2、核酸制备的一般原则
分离纯化核酸总的原则: ① 应保证核酸一级结构的完整性;
② 排除其它分子的污染;
核酸纯化应达到的要求:
① 核酸样品中不应存在对酶有抑制作用的有机 溶剂和过高浓度的金属离子;
② 其它生物大分子的污染应降到最低程度;
③ 排除其它核酸分子的污染;
2021/5/27
5
二、实验原理
③ 动物:液氮处理后用匀浆器破碎;
2021/5/27
以上处理时均要加入核酸酶抑制剂。 13
二、实验原理
6、核酸制备的步骤
破碎细胞 提取
① 首先使脱氧核糖核蛋白、核糖体、 病毒的核蛋白与其它成分分离; ② 使核酸与蛋白质分离; ③ 除去脂类; ④ 多糖的除去;
2021/5/27
14
二、实验原理
6、核酸制备的步骤 破碎细胞
2、核酸制备的一般原则
核酸制备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 尽量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提取过程; ② 减少化学因素对核酸的讲解; ③ 减少物理因素的核酸的讲解:机械剪切力和 高温; ④ 防止核酸的生物讲解;
2021/5/27
6
二、实验原理
3、核酸酶的抑制和抑制剂
降低温度,改变pH值,及盐的浓度,都利于对 核酸酶活性的抑制,但均不如用核酸酶抑制剂更 有利,几个条件并用更好。
2021/5/27
20
五、实验结果
检测DNA的浓度和质量:
取出一部分的DNA,用elution buffer稀释到一定的 倍数,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OD260,OD280, OD320.
DNA浓度: (ug/ml)= 50 x OD260 x 稀释倍数
DNA质量: 2.0 ≥ OD260-320/OD280-320 ≥ 1.7
遗传学实验八-果蝇基因组DNA提取
![遗传学实验八-果蝇基因组DNA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839bb94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6.png)
使用酚-氯仿抽提法 提取基因组DNA。
检测和定量DNA质 量。
02
材料准备
实验材料
果蝇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不同品系的果 蝇,确保果蝇处于生长旺盛期。
缓冲液
准备适当浓度的Tris-HCl缓冲液 ,用于洗涤和保护DNA。
实验试剂
蛋白酶K
用于消化细胞中的蛋白质,释放基因组 DNA。
苯酚/氯仿
用于去除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和酚类物质。
荧光染料法
利用荧光染料与DNA结合后发出荧光信号的原理,通过荧光 信号强度计算DNA浓度。
数据分析与解释
提取效率分析
比较不同实验组之间的DNA提取效率,分析 可能影响提取效率的因素。
基因组组成分析
通过DNA测序和序列分析,了解果蝇基因组 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基因组大小分析
根据测定的DNA浓度和体积,计算果蝇基因 组的大小。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01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一]
02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二]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三]
03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4
结果分析
DNA质量检测
琼脂糖凝胶电泳
通过观察电泳结果,判断DNA是否发生降 解,主带是否清晰。
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
通过测定A260/A280的比值,判断DNA的纯度, 比值应在1.8-2.0之间。
染色观察
用EB染色后观察玻璃片上的DNA,判断DNA 的完整性。
DNA浓度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
通过测定DNA溶液在260nm处的吸光度值,根据吸光度值计 算DNA浓度。
和可靠性。
结果讨论
1 2
DNA提取效率分析
动物细胞DNA提取实验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动物细胞DNA提取实验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b4c8ce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8.png)
动物细胞DNA提取实验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细胞DNA提取
操作流程及步骤:
1、细胞吸去培养基,PBS洗两次。
2、胰酶消化2min。
3、2ml培养基终止消化。
胰酶消化,细胞数目<5x106个。
4、移至1.5mlEP管中。
用PBS洗两次,1500rpm 离心5min 弃去PBS。
5、用PBS重悬细胞至终体积200ul。
6、加入蛋白酶K20ul,10ul 10mg/ml的RNA酶。
7、加入200ul Buffer AL涡旋15s。
8、56℃孵育30min。
9、快速离心,去除盖内液滴。
10、加入200ul无水乙醇,涡旋15s快速离心,去除盖内液滴。
11、将上述溶液移入旋转柱中,8000rpm 离心1min弃去下清。
12、加入500ul Buffer AW1 ,8000rpm 离心1min弃去下清。
13、加入500ul Buffer AW2 ,8000rpm 离心1min弃去下清。
14、转移至另一只收集管中,空离心1min。
15、取新的1.5mlEP管,30ul+15ul Buffer AE 室温孵育7min。
16、1200rpm 离心1min。
心得体会及注意事项:
**最重要的是每个鼠对应标号,在换管等操作中一定一一对应,不可出错。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实验报告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7000c2155270722192ef739.png)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一、前言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
有时也被称为“遗传微粒”,原因是在繁殖过程中,父代会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DNA是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DNA对紫外线(260nm)有吸收作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DNA进行含量测定。
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度升高,称为增色效应;当变性核酸重新复性时,吸光度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较高温度、有机溶剂、酸碱试剂、尿素、酰胺等都可以引起DNA分子变性,即DNA双链碱基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也称为DNA 的解螺旋。
在细胞内,DNA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整组染色体则统称为染色体组。
对于人类而言,正常的体细中含有46条染色体。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之前会先在分裂间期完成复制,细胞分裂间期又可划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
对于真核生物,如动物、植物及真菌而言,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而对于原核生物,如细菌而言,则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拟核内。
染色体上的染色质蛋白,如组织蛋白,能够将DNA进行组织并压缩,以帮助DNA与其他蛋白质进行交互作用,进而调节基因的转录。
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DNA的结构: DNA的结构一般可划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四个水平。
DNA是一种长链聚合物,组成单位为四种脱氧核苷酸,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AMP 脱氧腺苷)、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 脱氧胸苷)、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CMP 脱氧胞苷)、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GMP 脱氧鸟苷)。
而脱氧核糖(五碳糖)与磷酸分子借由酯键相连,组成其长链骨架,排列在外侧,四种碱基排列在内侧。
每个糖分子都与四种碱基里的其中一种相连,这些碱基沿着DNA长链所排列而成的序列,可组成遗传密码,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高中生物 实验八动物组织和细胞中核酸的提取和测定
![高中生物 实验八动物组织和细胞中核酸的提取和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b95207eace2f0066f5332287.png)
实验九动物组织和细胞中核酸的提取和测定第一部分动物组织和细胞中DNA和RNA的提取【实验目的】学习从组织和细胞中提取DNA和RNA的方法【实验原理】1.从动物组织和细胞中提取DNA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提取DNA的方法首先需要温和裂解细胞及溶解DNA的技术,接着需采用化学和酶学方法,除去杂蛋白、RNA及其他的大分子。
本实验在EDTA(螯合二价阳离子以抑制Dnase)存在的情况下,用蛋白酶K消化真核细胞和组织,用去垢剂(如SDS,十二烷基磺酸钠)溶解细胞膜并使蛋白质变性。
核酸通过有机溶剂抽提得以纯化,污染的RNA通过RNase消化清除。
这个方法可产生十微克至数百微克的DNA,适用于标准琼脂糖凝胶上的Southern分析,可用作PCR 反应的模板,以及用于构建基因组DNA文库。
2.从动物组织和细胞中提取RNARNA存在于细胞质及核中,是一种极易降解的核酸分子。
为了快速从细胞中分离完整的RNA,许多方法都用到了高浓度的强变性剂硫氰酸胍使细胞破裂。
高浓度的硫氰酸胍还使细胞内的各种RNA酶失活,使释放出的RNA不被降解。
细胞裂解后存在于裂解溶液内的有RNA,核DNA,蛋白质和细胞残片,通过酚,氯仿等有机溶剂处理,离心,使RNA最终与其它细胞组分分离开来。
【实验材料】1.实验器材研钵和研棒,匀浆机,橡胶刮棒,低温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宽口移液管,锤子,塑料袋,涡旋。
2.实验试剂(1)裂解缓冲液:10mmol/L Tris-Cl (PH8.0),0.1mol/L EDTA (PH8.0),0.5%(m/V) SDS,20µg/mg无Dnase的胰RNase,裂解缓冲液的前三种成分可预先混合并于室温保存。
RNase在用前适量加入。
(2)溶液D(变性液):4 mol/L 硫氰酸胍,25mmol/L 柠檬酸钠. 2H20,0.5%(m/V)月桂基肌酸钠,0.1mol/L β-巯基乙醇,将250g硫氰酸胍、0.75mol/L(PH7.0)柠檬酸钠17.6ml和26.4ml10%(m/V )月桂基肌酸钠溶于293 ml水中.加入搅拌子于磁力搅拌器上65℃混匀,直至完全溶解。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实验报告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3fe42dc5da50e2524d7f98.png)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一、前言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
有时也被称为“遗传微粒”,原因是在繁殖过程中,父代会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DNA是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DNA对紫外线(260nm)有吸收作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DNA进行含量测定。
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度升高,称为增色效应;当变性核酸重新复性时,吸光度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较高温度、有机溶剂、酸碱试剂、尿素、酰胺等都可以引起DNA分子变性,即DNA双链碱基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也称为DNA 的解螺旋。
在细胞内,DNA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整组染色体则统称为染色体组。
对于人类而言,正常的体细中含有46条染色体。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之前会先在分裂间期完成复制,细胞分裂间期又可划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
对于真核生物,如动物、植物及真菌而言,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而对于原核生物,如细菌而言,则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拟核内。
染色体上的染色质蛋白,如组织蛋白,能够将DNA进行组织并压缩,以帮助DNA与其他蛋白质进行交互作用,进而调节基因的转录。
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DNA的结构: DNA的结构一般可划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四个水平。
DNA是一种长链聚合物,组成单位为四种脱氧核苷酸,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AMP 脱氧腺苷)、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 脱氧胸苷)、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CMP 脱氧胞苷)、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GMP 脱氧鸟苷)。
而脱氧核糖(五碳糖)与磷酸分子借由酯键相连,组成其长链骨架,排列在外侧,四种碱基排列在内侧。
每个糖分子都与四种碱基里的其中一种相连,这些碱基沿着DNA长链所排列而成的序列,可组成遗传密码,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动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2.动物基因组DNA的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f5f88b777fd5360cba1adb65.png)
二、实验原理
DNA的结构和性质 DNA的结构和性质: 的结构和性质 1. 双螺旋结构; 2. 化学稳定性; 3. 物理易碎性。
二、实验原理
DNA的结构和性质 DNA的结构和性质: 的结构和性质
1. DNA与组蛋白构成核小体; 2. 核小体缠绕成螺旋管状结 构,即染色质; 3. 染色质高度螺旋成染色体。 4. 染色体存在与细胞核中, 外有核膜和胞膜。
四、仪器设备
离心机 水浴锅 电子天平 微量移液器
五、方法与操作
破碎动物组织 消 化 抽 提 沉 淀 保 存
五、方法与操作
动物组织约50mg,加入500ul缓冲液STE, 动物组织约50mg,加入500ul缓冲液STE,剪碎 50mg 500ul缓冲液STE 加入消化液(6ul蛋白酶K 25ulSDS),55℃/1加入消化液(6ul蛋白酶K,25ulSDS),55℃/1-2h 蛋白酶 ),55℃/1 加入等体积提取液( 加入等体积提取液(酚:氯仿),混合5min,离心3min 氯仿),混合5min,离心3min ),混合5min 取上清液 加入等体积提取液(氯仿),混合5min,离心3min 加入等体积提取液(氯仿),混合5min,离心3min ),混合5min 加入2ul RNA酶 加入2ul RNA酶, 37 ℃/10min 加入沉淀液( 倍体积预冷无水乙醇),摇匀,离心3min ),摇匀 加入沉淀液( 2倍体积预冷无水乙醇),摇匀,离心3min 去除上清液, 70%乙醇洗涤沉淀 离心1min 乙醇洗涤沉淀, 去除上清液, 200ul 70%乙醇洗涤沉淀,离心1min 去除液体,加入200ul无水乙醇,摇匀后去除液体, 去除液体,加入200ul无水乙醇,摇匀后去除液体,静置至乙醇完全挥发 200ul无水乙醇 加入100ul TE至DNA完全溶解 完全溶解, 20℃保存 加入100ul TE至DNA完全溶解,-20℃保存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实验报告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3fe42dc5da50e2524d7f98.png)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一、前言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
有时也被称为“遗传微粒”,原因是在繁殖过程中,父代会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DNA是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DNA对紫外线(260nm)有吸收作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DNA进行含量测定。
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度升高,称为增色效应;当变性核酸重新复性时,吸光度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较高温度、有机溶剂、酸碱试剂、尿素、酰胺等都可以引起DNA分子变性,即DNA双链碱基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也称为DNA 的解螺旋。
在细胞内,DNA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整组染色体则统称为染色体组。
对于人类而言,正常的体细中含有46条染色体。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之前会先在分裂间期完成复制,细胞分裂间期又可划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
对于真核生物,如动物、植物及真菌而言,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而对于原核生物,如细菌而言,则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拟核内。
染色体上的染色质蛋白,如组织蛋白,能够将DNA进行组织并压缩,以帮助DNA与其他蛋白质进行交互作用,进而调节基因的转录。
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DNA的结构: DNA的结构一般可划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四个水平。
DNA是一种长链聚合物,组成单位为四种脱氧核苷酸,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AMP 脱氧腺苷)、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 脱氧胸苷)、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CMP 脱氧胞苷)、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GMP 脱氧鸟苷)。
而脱氧核糖(五碳糖)与磷酸分子借由酯键相连,组成其长链骨架,排列在外侧,四种碱基排列在内侧。
每个糖分子都与四种碱基里的其中一种相连,这些碱基沿着DNA长链所排列而成的序列,可组成遗传密码,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动物dna的提取实验报告
![动物dna的提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453e9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1.png)
动物dna的提取实验报告
动物DNA的提取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动物组织中的DNA,探究动物个体的遗传信息,并为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打下基础。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动物组织样本(如鸡肉、鱼肉等)、细胞裂解液、蛋白酶K、异丙醇、氯仿、异丙醇、乙醇、盐酸、磷酸盐缓冲液等。
2. 实验步骤:
(1)取动物组织样本,将其放入离心管中;
(2)加入细胞裂解液和蛋白酶K,使细胞膜破裂,使DNA释放;
(3)加入异丙醇,使DNA与蛋白质分离;
(4)加入氯仿,使DNA与异丙醇分离;
(5)加入乙醇,沉淀出DNA;
(6)用盐酸和乙醇洗涤DNA,最后用磷酸盐缓冲液溶解DNA。
实验结果:
通过上述步骤,成功从动物组织样本中提取出了DNA。
在紫外光下,DNA呈现出明显的条带状,证明提取的DNA质量较高。
实验结论:
本实验成功提取了动物组织中的DNA,为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通过对提取的DNA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了解动物个体的遗传信息,为动物遗传育种、种群遗传结构等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同时,提取DNA的
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利用提取的DNA,开展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探究动物遗传信息的更多奥秘,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遗传资源利用提供更多的
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实验操作
动物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八 动物组织中DNA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动物组织细胞中提取DNA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提取DNA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细胞中的DNA和RNA通常和蛋白质结合
成脱氧核糖核蛋白和核糖核蛋白而存在。这
两种核蛋白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有不同 的溶解度。在稀盐溶液(0.15mol/L)中, 核糖核蛋白溶解度大,脱氧核糖核蛋白溶解 度小;而在高盐溶液中( 1mol/L)中,脱氧 核糖核蛋白溶解度大,核糖核蛋白溶解度小。 利用此差异,可见两种核蛋白彼此分开。
分离到的脱氧核糖核蛋白,用十二 烷基硫酸钠(SDS)使蛋白质变性,让 DNA游离出来,再用氯仿-异戊醇混和 试剂沉淀除去变性的蛋白质。然后加入 95%乙醇,可将DNA沉淀析出。
为了防止DNA酶解,在提取过程中加柠 檬酸盐、EDTA盐并要求在40C以下进行,以 抑制DNA酶的活性。
三、实验试剂及器材
4. 将沉淀物转入小烧杯中,加入5倍体积的 0.15mol/LNaCl-0.1mol/L, EDTANa2溶液, 搅拌均匀。
5. 边搅拌,边慢慢滴加5%SDS溶液约6ml, 直至终浓度为1%。
6. 加入固体氯化钠约2.2g,使终浓度为 1mol/L,边加边搅拌,持续20分钟加完, 使氯化钠充分溶解。
1. 称取动物肝脏10g,剪碎后加入预冷的 0.15mol/LNaCl-0.015mol/L,pH7.0柠檬 酸钠溶液10ml,在组织捣碎机中捣成匀 浆。
2. 4℃,60000.15mol/LNaCl0.015mol/L,pH7.0柠檬酸钠溶液,搅匀, 4℃,6000rpm,离心15min,弃上清。
7. 将此溶液约4ml倒入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
的氯仿-异戊醇,剧烈振荡10分钟,离心5分钟, 可见离心液分为三层:上层为清液,中层变性蛋 白,下层氯仿-异戊醇。
8. 小心吸取上层溶液,记录体积,放入干 净烧杯中,逐滴加入2倍体积预冷的95%乙醇。
边加边用玻棒慢慢按顺时针方向在烧杯内转动, 随着乙醇的不断加入,出现白色粘稠丝状沉淀物, 并逐渐缠于玻棒上,此白色粘稠丝状物即是DNA 粗品。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1. 将抽提的DNA交老师检查 2. 利用实验原理,说明提取过程中各步骤的目的
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