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练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练习题答案03

练习题答案03

第三章观察与抽样练习题一、最佳选择题1.观察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区别为()。

A. 是否以人为研究对象B. 是否是抽样研究C. 是否设立了对照D. 是否对研究对象施加了干预E. 是否进行了测量2.下列研究方法中,不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方法是()。

A. 实验性研究B. 病例对照研究C. 前瞻性队列研究D. 回顾性队列研究E. 横断面研究3.下列抽样方法中是非概率抽样的方法是()。

A. 单纯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配额抽样E. 整群抽样4. 一般而言在下列抽样方法中抽样误差最小的是()。

A. 整群抽样B. 系统抽样C. 配额抽样D. 分层抽样E. 单纯随机抽样5. 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区别为()。

A. 是否以人为研究对象B. 是否是抽样研究C. 是否设立了对照D. 是否对研究对象施加了干预E. 是“由果推因”,还是“由因寻果”6. 无应答偏倚属于下列哪一类偏倚()。

A. 信息偏倚B. 混杂偏倚C. 选择偏倚D. 易感性偏倚E. 检出偏倚二、问答题1.简述观察性研究的主要特征。

2.什么是普查?什么是抽样调查?它们各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总体?什么是样本?它们有什么关系?4.什麽是参数?什麽是统计量?它们有什麽关系?5.什么是随机抽样,它有哪些抽样方法?6.什么是横断面研究?它的主要目的和用途是什么?7.什么是队列研究?它有哪些类型和优缺点?8.什么是病例对照研究?它有哪些类型和优缺点? 9.简述疾病的病因学研究。

10.简述病因推断的基本过程。

11.如何推断病因学研究的关联与因果?12.简述病因的判断标准。

练习题答案一、最佳选择题解答1.D. 2.E. 3.D. 4.D. 5.E. 6.C.二、问答题解答1.答:观察性研究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两类。

描述性研究的目的在于估计人群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特征(人、时、地的分布和强度),为形成该病的病因假设提供依据。

分析性研究的目的在于证实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估计它们对疾病作用的大小,并提出可能的干预策略,探索和验证病因假说。

第三章(贷款和贴现业务)练习题

第三章(贷款和贴现业务)练习题

第三章(贷款和贴现业务)练习题例3-12022年12月31日,中国工商银行海淀支行向其开户单位天意公司发放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合同本金100万元,合同年利率12%,每月付息一次,并于2022年12月31日到期收回本金。

中国工商银行海淀支行于每月月末计提利息。

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

答案:贷款的初始确认金额=1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发放贷款时的分录:借: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天意公司(本金)1000000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天意公司10000002022年1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每月月末计提利息和银行收到贷款利息的分录:借:应收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应收利息——天意公司10000贷:利息收入——流动资金贷款利息收入——天意公司10000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天意公司10000贷:应收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应收利息——天意公司100002022年12月31日,收回本金: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天意公司1000000贷: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天意公司(本金)1000000例3-22022年12月31日,中国工商银行海淀支行向其开户单位天意公司发放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合同本金100万元,合同年利率1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并于2022年12月31日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

中国工商银行海淀支行于每月月末计提利息。

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

(实际月利率0.9489%)贷款初始确认金额=100万元实际月利率计算出结果为0.9489%(1)2022年12月31日发放贷款的分录:借:借: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天意公司(本金)1000000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天意公司1000000(2)2022年1月31日计提利息:借:应收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应收利息10000贷:利息收入——流动资金贷款利息收入9489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天意公司(利息调整)5112022年2月28日2022.6.30 2022.7.31对应的计提利息的分录:借:应收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应收利息10000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天意公司(利息调整)42贷:利息收入——流动资金贷款利息收入100422022.12.31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分录:补提利息:借:应收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应收利息10000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天意公司(利息调整)527贷:利息收入——流动资金贷款利息收入10527收回本息: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天意公司1120000贷:贷款——单位流动资金贷款——天意公司(本金)1000000应收利息——单位流动资金应收利息120000例3-32022年12月31日,中国工商银行海淀支行向其开户单位天意公司发放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合同本金100万元,合同年利率1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同时发生交易费用1万元,支付给在本行开户的M咨询公司,中国工商银行海淀支行于每月月末计提利息。

第三章运动生理学练习题

第三章运动生理学练习题

第三章运动系统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运动系统是由()、()和()三部分组成。

2.人体运动是以()为杠杆,()为枢纽,()为动力实现的。

3.正常成年人共有()块骨,按部位可分为颅骨()块、躯干骨()块、上肢骨()块和下肢骨()块;其中全身骨可根据形态分为()、()、()、和()四类。

此外,部分骨内部有含气的空腔。

能减轻骨的重量,起共鸣的作用,这类骨叫作()。

同时,存在肌腱和韧带内成结节状的小骨块,叫()骨。

4.人体的每一块骨都是一个器官,骨的构造是由()、()和()三部分组成。

5.骨质可分为()和()两种,其中前者是由许多呈针状或片状结构规则排列的()构成,后者由()构成。

6.关节的主要结构有()、()和()三部分,这三种结构是每个关节必须具备的,称为关节()。

7.骨骼肌按机能主要可分为()、()、()、()()和()六种类型。

8.根据肌肉在运动中起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四种。

9.通常将肌肉工作分为两大类,既()工作和()工作。

其中()工作又可分为()工作和()工作两种;()工作又可分为()工作、()工作和()工作三种。

10.上肢骨共()块,其中上肢带骨由()和()组成,自由上肢骨由()、()和()三部分组成。

11.肩关节是由()的()和()的()街关节囊连接而成,其关节面的形状属于典型的()关节,能进行三轴性的广泛运动。

12.肘关节是由()、()和()三个关节组成,它们共同包绕在一个关节囊内,加固肘关节的韧带有()、()和()。

13.单杠反握引体向上动作引体时,上臂在肘关节绕()轴做()的运动,主要由()和()等肌群在()固定情况下收缩做()工作完成。

14.卧推杠铃练习可发展()、()、()、()、()和()等肌肉的力量。

15.但手臂上投篮时,前臂在肘关节处做()运动,主要由()等肌肉在()固定情况下收缩完成;手在腕关节处做()运动,主要由前臂的()机群在()固定情况下做()工作完成。

管理会计第三章 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第三章  习题答案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本章练习题答案习题1假设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A,20X1到20X3年三年的销量均为2 000件,各年的产量分别为2 000件、2 200件和1 800件。

A产品的单位售价为400元;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均为固定成本,两项费用之和各年均为80 000元;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为20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30 000元。

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要求:不考虑销售税金,请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固定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各年的税前利润。

答案:各年的利润计算如下表所示:习题2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170 000件和140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40 000件和160 000件,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5元,生产成本资料如下:每件变动生产成本为3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1.30元,直接人工1.50元,变动制造费用0.20元;固定制造费用每年发生额为150 000元。

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之和为销售收入的5%,固定销售与管理费用之和为65 000元,两年均未发生财务费用。

要求:(1)分别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并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

(2)具体说明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税前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

答案:(1)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下表:注:第一年生产成本=(3+150 000÷170 000)×170 000=660 000(元)第二年生产成本=(3+150 000÷140 000)×140 000=570 000(元)第一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 000÷170 000)×30 000=116 471(元)第二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 000÷140 000)×10 000=40 714(元)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见下表:(2)第一年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比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增加26 471元(56 471-30 000),是因为在完全成本法下,当年期末存货吸收了26 471元(150 000÷170 000×30 000)的固定制造费用并结转到第二年。

高等数学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高等数学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练习题一、填空1、设常数,函数在内零点的个数为 22、3、曲线的拐点是(1,4).4、曲线的拐点是 (0, 0)5、.曲线的拐点是.6、217、38.9、函数xxe y =的极小值点是 ____1-=x ______10、函数x x e y xcos -+= 在 []π,0上的最小值是 011.=-→xe x x 1limsin 0 1 二、选择1、设,则有( B )实根.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无 2、的拐点是( C ) A. BC.D.3.( B )A 、B 、C 、D 、4.( B )A、B、C、D、5.( C ) A、 B、C、 D、6.( A )A、 B、 C、 D、7.AA、B、C、D、8.DA、 B、C、 D、9.( C )A、B、C、 D、10.函数( C )A、0B、132C、120D、6011.( B )A、B、C、D、12.(B)A、B、C 、D 、13.设在=2处 ( A )A. 连续B.不连续C. 可导D.不存在极限14.( B )A 、B 、C 、D 、15.设,则 ( C )A. 0B. 1C.-1.D. 2三、计算与证明:1、解:⎪⎭⎫ ⎝⎛--→x e x x 111lim 0()11lim 0-+-=→x x x e x e x 11lim 0-+-=→x x x x xe e e 2121lim lim 00-=+-=++-=→→x xe e e e x x x x x x2、()()()()2000ln 1ln 111lim lim lim ln 1ln 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解:()00111lim lim 221x x x x x x x →→-+==+ 12=3、2ln lnarctan 2lim arctan lim xx x x x x eππ⎛⎫+ ⎪⎝⎭→+∞→+∞⎛⎫= ⎪⎝⎭解:112ln ln arctan 2arctan 1112lim limx x x x x xx eeπ⋅++-→+∞→+∞==2eπ-=4、1)1(1lim 11)1(1lim cot )11ln(lim22=++=+-+-=++∞→+∞→+∞→x x x x x x x arc x x x x5、解:x x x e e x x x sin 2lim 0----→= xe e x x x cos 12lim 0--+-→ =x e e x x x sin lim 0-→-=x e e x x x cos lim 0-→+=26、解 x x x sin 0lim +→=xx x e ln sin 0lim +→而+→0lim x x x ln sin =+→0lim x x x ln =+→0lim x x x 1ln =+→0lim x 211xx-=+→0lim x )(x -= 0 故x x x sin 0lim +→=10=e 7、解:原式=30sin lim x x x x -→=203cos 1lim xx x -→=x x x 6sin lim 0→=618、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解:定义域为(,)-∞+∞, 212363(2),0,0,2,y x x x x y x x ''=-=-===令得 列表如下:x (,0)-∞0 (0,2)2 ∞(2,+)y' + 0 - 0 + y↑1↓-3↑(,0)-∞∞所以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及(2,+),单调减区间为(0,2),…01-x x =当时取极大值,当=2时取极小值3.9、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及极值和凹凸区间。

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练习试题和答案

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练习试题和答案

初级会计实务第 3 章练习——答案一、单选题1.若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商业承兑汇票票款,应将应付票据的账面余额转作( )A、应付利息b、短期借款C、其他应付款D、应付账款正确答案:D2,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支付的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手续费,应通过( )科目核算。

A、营业外支出B、财务费用C、销售费用D、管理费用正确答案:B3.企业确认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将其账面余额计入( )A、营业外收入B、资本公积C、盈余公积D、其他业务收入正确答案:A4.以下不属于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内容的是( )A、企业为职工负担的保险费B、业务招待费C、企业负担的、供职工无偿使用的租赁住房租金D、职工教育经费正确答案:B5.企业发生的下列应交税金中,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的是( )。

A、按期计提的房产税B、收回后直接用] :连续加工产,钻的委托加工物资应交纳的消费税C、自产自用产品应缴纳的资源税D、购入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正确答案:C6.某一般纳税企业,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则该企业将自产的、实际生产成本为40000 元,市场不含税售价为50000 元的产品作为福利品发给职工时,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金额应为( )。

A 、50000元B、58500元C、48500元D、40000元正确答案:B7.某小规模纳税企业,增值税征收率为6%,五月份售出—批商品,共收取款项190800 元,则企业销售该批商品,应交纳的增值税为( )。

A 、11448元B、10800元C、102400元D、9600元正确答案:B8.企业将生产的消费税应税消费品用于( )时,应交纳的消费税需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

A、对外出售B、在建工程C、对外投资D、刘吵[捐赠正确答案:A9.某一般纳税企业,适用城建税税率为7%,2008年3月该企业应交增值税、应交营业税和应缴房产税分别为216000元、12800 元、1200元和6000 元,则当月企业应交城建税税额为( )。

马原,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马原,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生产方式B .地理条件C .社会意识D .人口因素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资料所有制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 .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这句话揭示了(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 .生产力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 .上层建筑是指( )A .社会的经济制度B .科学技术C .社会生产关系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8 .社会形态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0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 .生产力的发展B .生产关系的变革C .社会形态的更替D .科技的进步11 .社会革命根源于( )A .人口太多B .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 .实现社会公平13 .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自考公共关系学第三章练习题

自考公共关系学第三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对象的总称是()。

A.群众B.公众C.受众D.人民2.公共关系也称作()。

A.群众关系B.人群关系C.公众关系D.受众关系3.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

A.消极公众B.积极公众C.内部公众D.外部公众4.老主顾、常客、社区居民属于()。

A.边缘公众B.稳定公众C.周期公众D.临时公众5.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以把公众划分为()。

A.个体公众和组织公众B.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C.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6.组织中最主要、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是()。

A.首要公众B.社区公众C.顾客公众D.内部公众7.所有社会组织的目标公众中最具社会权威性的对象是()。

A.国际公众B.媒介公众C.政府公众D.顾客公众8.根据()分类,公众可以划分为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两类。

A.组织的内外对象B.关系的重要程度C.关系的稳定程度D.组织的价值取向9.逢节假日出现的旅客高峰,招生时节的考生及家长等属于()。

A. 临时公众B. 稳定公众C. 边缘公众D. 周期公众10.()的态度倾向往往成为公共关系竞争中的决定因素,因此常常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必争之地”。

A. 顺意公众B. 逆意公众C. 边缘公众D. 受欢迎的公众11.()处在对外公共关系的第一线。

A. 内部公众B. 外部公众C. 社区公众D. 顾客公众12.()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感但又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A. 顾客公众C. 内部公众D. 社区公众13.公众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与特定的组织相关的。

这指的是公众的()。

A. 群体性B. 共同性C. 多样性D. 相关性14.()即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决定组织成败的那部分公众对象。

A. 首要公众B. 内部公众C. 稳定公众D. 顺意公众15.因为飞机航班误点而滞留机场的旅客、足球场闹事的球迷等属于()。

数据结构练习题第三章栈、队列和数组习题及答案

数据结构练习题第三章栈、队列和数组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栈、队列和数组一、名词解释:1.栈、栈顶、栈底、栈顶元素、空栈2.顺序栈3.链栈4.递归5.队列、队尾、队头6.顺序队7.循环队8.队满9.链队10.随机存储结构11.特殊矩阵12.稀疏矩阵13.对称方阵14.上(下)三角矩阵二、填空题:1.栈修改的原则是_________或称________,因此,栈又称为________线性表。

在栈顶进行插入运算,被称为________或________,在栈顶进行删除运算,被称为________或________。

2.栈的基本运算至少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

3.对于顺序栈,若栈顶下标值top=0,此时,如果作退栈运算,则产生“________”。

4.对于顺序栈而言,在栈满状态下,如果此时在作进栈运算,则会发生“________”。

5.一般地,栈和线性表类似有两种实现方法,即________实现和________实现。

6.top=0表示________,此时作退栈运算,则产生“________”;top=sqstack_maxsize-1表示________,此时作进栈运算,则产生“________”。

7.以下运算实现在顺序栈上的初始化,请在________处用适当的句子予以填充。

int InitStack(SqStackTp *sq){ ________;return(1);}8.以下运算实现在顺序栈上的进栈,请在________处用适当的语句予以填充。

Int Push(SqStackTp *sq,DataType x){ if(sp->top==sqstack_maxsize-1}{error(“栈满”);return(0);}els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return(1);}}9.以下运算实现在顺序栈上的退栈,请在________________用适当句子予以填充。

第三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习题答案

第三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习题答案

第三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的原材料属于会计要素中的( A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权益2、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从财产权利归属来看,一部分属于投资者,另一部分属于( B ) A:企业职工 B:债权人 C:债务人 D:企业法人3、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 A )A:必然相等 B:有时相等C:不会相等 D:只有在期末时相等4、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 B )A:必然相等 B:有时相等C:不会相等 D:只有在期末时相等5、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的经济业务发生后,都会使资产与权益原来的总额( A )A:发生同增的变动 B:发生同减的变动C:不会变动 D:发生不等额的变动6、某企业刚刚建立时,权益总额为80万元,现发生一笔以银行存款10万元偿还银行借款的经济业务,此时,该企业的资产总额为( D )A:80万元 B:90万元 C:100万元 D:70万元7、企业收入的发生往往会引起( C )A:负债增加 B:资产减少C:资产增加 D:所有者权益减少8、企业生产的产品属于( B )A:长期资产 B:流动资产 C:固定资产 D:长期待摊费用9、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划分称为( C )A:会计科目 B: 会计原则 C:会计要素 D:会计方法10、经济业务发生仅涉及资产这一会计要素时,只引起该要素中某些项目发生( C )A:同增变动 B:同减变动 C:一增一减变动 D:不变11、引起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的业务是( A )A: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B:向银行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C:购买材料货款暂未支付 D:工资计入产品成本但暂未支付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内容属于流动资产的有( AB )A.存放在银行的存款B.存放在仓库的材料C.厂房和机器 C. 企业的办公楼2、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负债的项目有( AC )。

A.应付账款B.预付账款C.预收账款D.应付债券3、属于只引起会计等式左边会计要素变动的经济业务有( BC )A.购买材料800元,货款暂欠B.银行提取现金500元C.购买机器一台,以存款支付10万元货款D.接受国际投资200万元E.收到某外企商捐赠货款一批,价值80万元4、会计计量属性有〔 ABCDE 〕.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可变现净值D.现值E.公允价值F.现行价值5、会计恒等式可以用( ABCE )公式表示。

本科社区护理学第3章练习题与答案

本科社区护理学第3章练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一、单选题1. 在我国最多见的家庭类型是A.单亲家庭B.直系家庭C.主干家庭D.核心家庭E.旁系家庭2. 由父母、已婚子女及第三代人组成的家庭称之为A.联合家庭B.单亲家庭C.主干家庭D.核心家庭E.旁系家庭3. 以下家庭类型中错误的说法是A.由父母、已婚子女和第三代人构成的家庭是直系家庭B.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联合家庭C.单身父亲与领养儿子组成的家庭是单亲家庭D.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旁系家庭E.由夫妇两人组成的无子女家庭称丁克家族4. 下来哪项不属于家庭内在结构的描述A.家庭角色B.义务和责任C.家庭权利D.沟通方式E.家庭价值观5. 社区护士在制定家庭护理计划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互动性B.可行性C.合作性D.共同性E.意愿性6. 在家庭健康护理中错误的做法是A.护士用专业知识分析家庭存在的问题B.对健康问题相同的家庭可以用相同的模式进行护理C.从家庭的病人中可获得家庭健康的相关的资料D.家属是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提供者E.与其他卫生机构合作,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促进家庭健康7.患者,女性,45岁,有一女儿,女儿未婚,目前与女儿生活在一起,患者晨起突发头晕、呕吐,但神志尚可,女儿将其送往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脑出血。

根据家庭的结构类型,此家庭的类型是A.核心家庭B.联合家庭C.直系家庭D.旁系家庭E.单亲家庭患者,男性,68岁,工人,糖尿病病史5年,通过口服药物控制血糖。

退休后不爱活动,整天在家看电视,与60岁老伴共同居住,无子女。

近日社区护士家庭访视时,发现空腹血糖为8.5mmol/L,指导患者及家属每天需增加运动量和改变饮食习惯时,患者及家庭认为糖尿病吃降糖药就可以了,不需增加运动量。

请问:8.该家庭存在的护理问题是A.父母角色冲突B.特定的知识缺乏C.无效性性生活型态D.家庭执行治疗方案无效E.照顾者角色紧张9.下列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制定活动方案B.制定饮食计划C.立即住院治疗D.监测血糖E.进行健康教育二、填空题1、家庭权利可分为、、三种。

管理会计第三章 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第三章  习题答案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本章练习题答案习题1假设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A,20X1到20X3年三年的销量均为2 000件,各年的产量分别为2 000件、2 200件和1 800件。

A产品的单位售价为400元;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均为固定成本,两项费用之和各年均为80 000元;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为20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30 000元。

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要求:不考虑销售税金,请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固定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各年的税前利润。

答案:各年的利润计算如下表所示:习题2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170 000件和140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40 000件和160 000件,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5元,生产成本资料如下:每件变动生产成本为3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1.30元,直接人工1.50元,变动制造费用0.20元;固定制造费用每年发生额为150 000元。

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之和为销售收入的5%,固定销售与管理费用之和为65 000元,两年均未发生财务费用。

要求:(1)分别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并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

(2)具体说明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税前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

答案:(1)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下表:注:第一年生产成本=(3+150 000÷170 000)×170 000=660 000(元)第二年生产成本=(3+150 000÷140 000)×140 000=570 000(元)第一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 000÷170 000)×30 000=116 471(元)第二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 000÷140 000)×10 000=40 714(元)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见下表:(2)第一年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比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增加26 471元(56 471-30 000),是因为在完全成本法下,当年期末存货吸收了26 471元(150 000÷170 000×30 000)的固定制造费用并结转到第二年。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从国际经济地理的分布上看,发达国家大都分布在北方,发展中国家大都分布在南方,因此,国际经济学界有时将这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贸易称作。

2、规模经济指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下降。

3、不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而以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是贸易。

4、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模式是不可预测的,在很大程度上由因素决定。

5、从技术转移的角度探讨比较优势动态演变的贸易理论是技术差距理论和理论。

6、重叠需求理论认为,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

7、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提出了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的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8、国际贸易理论最新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将技术作为贸易的内生变量来分析,既研究技术变化的原因,也研究作为生产和贸易结果的技术进步对与社会福利的影响。

9、在国内投资乘数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的追随们引申出理论。

10、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利用关税分享外国企业的垄断利润和。

11、贸易政策有两大基本类型,即和保护贸易政策。

12、美国1988年在中修订过301条款。

13、就是以国内生产的工业品代替进口产品的政策。

14、指用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出口的政策。

15、除比较优势外,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的基础和源泉。

16、某种商品的进口大国设置一定程度的关税会使贸易条件向有利于本国不利于外国的方向转化,使国内实际收入最大化,这种程度关税叫。

二、判断题1、如果厂商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那么该厂商一定存在规模经济,但规模经济不一定要求规模报酬递增。

2、一个只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一般由大量较小的厂商构成。

3、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在很大程度上由历史或偶然因素决定。

4、市场规模大的国家生产的差异化产品种类一般较多。

5、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所有交易集中在一个地方可以改进交易效率,只要交易效率改进带来的收益大于该地区地价上升产生的成本,行业还会进一步向该地区及其周边集中。

房屋建筑构造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房屋建筑构造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墙体一、单项填空题1、墙身水平防潮层应在( A )中连续设置。

A、所有的内外墙体B、外墙C、所有的内墙D、均可解析:水平防潮层的设置位置。

2、钢筋砖过梁的最大跨度为( B )。

A、1.8mB、1.5mC、1.2mD、1.0m解析:钢筋砖过梁的最大跨度为1.5m。

3、沉降缝要求基础( C )。

A、不断开B、可以断开也可以不断开C、必须断开D、按设计要求解析:三种变形缝的基础是否要断开是考点。

4、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 C )。

A、240mm×240mmB、240mm×370mmC、240mm×180mmD、180mm×180mm 解析: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240mm×180mm。

5、自承重墙是( B )。

A、承重墙B、非承重墙C、隔墙D、均可解析:自承重墙是非承重墙。

6、勒脚是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常用的材料为( B )。

A、混合砂浆B、水泥砂浆C、纸筋灰D、膨胀珍珠岩解析:水泥砂浆是勒脚常用的构造材料。

7、对于有抗震要求的建筑,其墙身水平防潮层不宜采用( C )。

A、防水砂浆B、细石混凝土(配3φ6)C、油毡防潮层D、圈梁解析: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中禁止使用油毡防潮层。

8、当室内地面垫层为碎砖或灰土材料时,其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 D )。

A.垫层高度范围内 B.室内地面以下-0.06mm处C. 垫层标高以下D.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面层解析:碎砖、灰土属于透水材料。

9、圈梁遇洞口中断,所设的附加圈梁与原圈梁的搭接长度应满足( C )。

A.≤2h 且≤ 1000mm B. ≤4h 且≤1500mmC. ≥2h 且≥1000mmD. ≥4h 且≥1500mm解析:圈梁的构造要求。

10、下列哪种做法不是墙体的加固做法( D )。

A.当墙体长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在墙体局部位置增设壁柱B.设置圈梁C.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D.在墙体适当位置用砌块砌筑解析:墙体的加固做法有设置壁柱和门垛、圈梁和构造柱。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一、单选1、(A)是本—量—利分析最基本的假设,是本—量—利分析的出发点。

A、相关范围假设B、模型线性假设C、产销平衡假设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2、在各种盈亏临界图中,(B)更符合变动成本法的思路。

A、传统式B、贡献毛益式C利量式D、单位式3、在单位盈亏临界图中,产品销售单价线与(A)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A单位成本线B单位固定成本线C单位变动成本线D利润线4、已知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A 企业计划年度销售量为1000件,销售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30元,固定成本总额25000元,则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排列是(C)A、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B、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C、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D、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5、在利量式盈亏临界图中,若横轴代表销售额,则利润线的斜率代表(C)A、单位边际贡献B、变动成本率C、边际贡献率D、单位变动成本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固定成本总额4000元,产品单位售价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A)件。

A、400B、222C、143D、5007、下列各式中,其计算结果不等于变动成本率的是(B)A 、1-边际贡献率B、1-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C、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D、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8、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能降低盈亏临界点的是(B)A、提高单价B、增加销售量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9某单位某产品的单价为4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为20000元,目标净利润为26800元,所得税税率为33%,则实现目标净利润的销售量为(A)。

A、6000件B、5000件C、4680件D、5500件10、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会导致盈亏临界点随之变动的是(A)A、销售量B、单位变动成本C、固定成本D、单价11、下列各项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说明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越大的是(D)A、安全边际率B、经营杠杆率C、边际贡献率D、达到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2、某企业只经营一种销量不稳、单位边际贡献大于零、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为1600件的产品。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1.在高温热源T 1和低温热源T 2之间的卡诺循环, 其热温熵之和()1212Q Q T T +=。

循环过程的热机效率()η=。

2.任一不可逆循环过程的热温熵之和可以表示为()0Q T δ⎛⎫⎪⎝⎭⎰不可逆。

3.在绝热密闭的刚性容器中发生某一化学反应,此过程的()sys 0S ∆;()amb0S ∆。

4.系统经可逆循环后,S ∆( )0, 经不可逆循环后S ∆( )。

(填>,=,<)。

5.某一系统在与环境300K 大热源接触下经历一不可逆循环过程,系统从环境得到10kJ 的功,则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Q =;()sysS∆=;()ambS∆=。

6.下列过程的△U 、△H 、△S 、△G 何者为零? ⑴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 );⑵ H 2(g )和Cl 2(g )在绝热的刚性容器中反应生成HCl (g )的过程( ); ⑶ 在0 ℃、101.325 kPa 下水结成冰的相变过程( )。

⑷ 一定量真实气体绝热可逆膨胀过程( )。

⑸ 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 )。

7.一定量理想气体与300K 大热源接触做等温膨胀,吸热Q =600kJ,对外所做功为可逆功的40%,则系统的熵变()S ∆=。

8. 1 mol O 2(p 1,V 1,T 1)和1 mol N 2(p 1,V 1,T 1)混合后,总压为2 p 1,总体积为V 1,温度为T 1,此过程的△S ( )0(填>,<或=,O 2和N 2均可看作理想气体)。

9.热力学第三定律用公式表示为:()()*m S =。

10. 根据 d G =-S d T+V d p 可知任一化学反应的 (1)r m ΔTG p ⎛⎫∂= ⎪∂⎝⎭( ); (2)r m ΔP G T ∂⎛⎫= ⎪∂⎝⎭( ); (3)r m ΔPV T ∂⎛⎫= ⎪∂⎝⎭( )。

11.某理想气体在500 K 、100 kPa 时,其m TS p ⎛⎫∂= ⎪∂⎝⎭ ( )(要求填入具体数值和单位)。

答案:第三章:练习题库-预防医学基础知识

答案:第三章:练习题库-预防医学基础知识

第三章:练习题库-预防医学基础知识1.(单选)正确答案:A。

第三级预防:对已患某些疾病的人,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主要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2.(单选)正确答案:B。

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早期发现疾病可通过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及设立专科门诊等。

达到“三早”的根本办法是宣传,提高医务人员诊断水平和建立社会性高灵敏而可靠的疾病监测系统。

对于某些有可能逆转、停止或延缓发展的疾病,则早期险测和预防性体格检查更为重要。

对于传染病,除了“三早”,尚需要做到疫情早报告及患者早隔离,即“五早”.3.(单选)正确答案:C。

一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预防其发生,二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展前对疾病早期诊断检测,三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后,预防其发展和蔓延,以减少疼痛和伤残。

4.(单选)正确答案:C 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包括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5.(单选)正确答案:B。

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是针对病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针对健康个体和整个公众的措施。

常采用的措施包括免疫接种,改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生长发育评估,健康教育,婚育咨询,高危人群保护,改善环境卫生。

所以该题不属于一级预防的为B答案。

6.(单选)正确答案:A。

考查筛检试验的定义,记忆型题目;筛检是指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健康的人识别出来,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来;选择A。

7.(单选)正确答案:D。

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早期发现疾病可通过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及设立专科门诊等。

8.(单选)正确答案:A。

人教高中数学必修1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高中数学必修1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为估计以后每月对该电脑元件的产量,以这三个月的产量为依据,用函 数或 (为常数,且)来模拟这种电脑元件的月产量千件与月份的关系.请 问:用以上哪个模拟函数较好?说明理由.
一 选择题
参考答案
BBBD BBDD
二 填空题
9. 1和2
10.
11.
12. 60500
13.
14.
1
.
11.某债券市场发行三种债券:种面值为100元,一年到期本息和为103
元;种面值为50元,一年到期51.4元;种面值20元,一年到期20.5元。
作为购买者,要选择受益最大的一种,分析三种债券的收益,应选择
种债券. 12.制造印花机的成本元与印花机的生产能力米/分钟之间有函数关系.已
知印花机的生产能力达到每分钟花布1000米时,需投入成本50000元, 问要使生产能力达到每分钟印花布1331米时,需投入成本是 元. 三 解答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3已知函数的零点是1和2,求函数的零点.
第三章练习
一 、选择题
1.函数的图像在内是连续的曲线,若,则函数在区间内
A 只有一个零点 B 至少有一个零点 C 无零点 D 无法确定
2.函数的零点一定位于下列哪个区间
A BC D
3.在上存在,使 ,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C D
4.某商品降价10%,欲恢复原价,则应提价
A 10% B 20% C 11% D %
5.方程有解,则在下列哪个区间
A BC D
6.若函数没有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 C
D
7.将进价为60元/个的商品按90元/个售出,能卖400个。已知该商品每个
涨价1元,销售量就减少20个,为了赚得最大利润,售价应定为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观要统一,宿舍同学与我意见不一致,我一定要说服他B.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C.世界观完全来自书本,尤其是教科书D.世界观仅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看法2.人生观的核心是()A.人生价值B.人生目的C.人生态度D.人生信仰3.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建立在()A.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B. 机械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C.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D.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4.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是()A.人生观B.人生价值C.人生态度D.人生目的5.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A.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B.个人对自己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程度C.个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个人的自我完善D.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7.下列不属于剥削阶级人生观的是()A.拜金主义B.享乐主义C.集体主义D.个人主义8.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遵循正确的原则。

下列行为倾向中,符合人际交往正确原则的是()A.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B.互相利用,讲究“金钱交易”C.斤斤计较,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 D.将心比心,换位思考9.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当你在为人民服务时,人民中的其他成员也在为社会包括为你服务,因此,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的准则是()A.“利己不损人”B.“我为人人,人人为我”C.“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D.“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10. 人的本质属性是()A.自然属性B. 业缘属性C.地缘属性D. 社会属性1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是()A.世界观B.自然观C.人生观D.价值观12.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是()A.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B. 人生观决定世界观C.具有唯心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不正确的D.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变化,不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13.下列关于协调自我身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健康的心理就是一个健康的人B.一个人自觉地调适心理,保持心理健康,能够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自我环境C.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期,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因D.社会环境的影响,这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因14.人生态度主要回答()A.人为什么活着B.世界的本源是什么C.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15.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的至高目的,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的错误人生观是()A.享乐主义的人生观B.禁欲主义的人生观C.拜金主义的人生观D.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16.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练习题一、判断正误并解释1.所谓商品的效用,就是指商品的功能。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商品的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2.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件商品的效用的大小可以进行比较。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同一个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效用大小可以比较。

但由于效用是主观价值判断,所以同一商品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其效用的大小是不可比的。

3.效用的大小,即使是对同一件商品来说,也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同一商品给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感受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消费者消费某种消费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其最后一单位消费品的效用递减。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必须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连续性增加。

5.预算线的移动表示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发生变化。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只有在收入变动,商品价格不变,预算线发生平移时,预算线的移动才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发生了变化。

6.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总是反向变化。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同向变化的。

二、选择1.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A )A.为正值,但不断减少;B.为正值,且不断增加;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D.以上都不对2.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合点时,则边际效用MUχ为:(C )A.正值B.负值C.零D.不确定3.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C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4.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C )A.消费者收入;B.所购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偏好;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5.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组合的两种商品是(B )A.可以替代的;B.完全替代的;C.互补的;D.互不相关的。

6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B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7.无差异曲线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C )A.效用之比;B.数量之比;C.边际效用之比;D.成本之比8.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C )A.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D.消费者的偏好。

9.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都按同一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C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不变动;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10.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不变动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11.已知消费者的收入是100元,商品X的价格是10元,商品Y的价格是3元。

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和10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18。

如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C )A.停止购买;B.增购X,减少Y的购买量;C.减少X的购买量,增购Y;D.同时增购X和Y。

12.假定X、Y的价格P x 、P y已定,当MRS xy>P x /P 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A )。

A.增加X,减少Y;B.减少X,增购Y;C.同进增购X、Y;D.同时减少X、Y。

13.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dX/dY=-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X时,他愿意放弃(A )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A.1/2;B. 2;C. 1;D. 1.5。

14.某些人在收入比较低时购买黑白电视机,而在收入提高时,则去购买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对这些人来说是(B )A.生活必需品;B.劣质商品;C.奢侈品;D.吉芬物品。

15.假设某人只购买两种商品X和Y,X的价格为10,Y的价格为20。

若他买了7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值分别为30和20个单位,则(B )A.他获得了最大效用;B.他应当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C.他应当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D.他要想获得最大效用,需要借钱。

三、计算1.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1所示。

其中,横轴OX和纵轴OX 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I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点为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1=3元X2AB0 10 20 30 X1①求消费者的收入;②求商品2的价格P2;③写出预算线方程;④求预算线的斜率;⑤求E点的边际替代率。

解:①I=3×30=90(元)②P2=I/20=4.5(元)③预算线方程:I=P1X1+P2X2I=90 P1=3 P2=4.5所以:90=3X1+4.5X2④预算线斜率K=OX2/OX1=20/30=2/3⑤E点的边际替代率为2/32.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 =20元和P2 =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1X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为多少?他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解:①设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分别为X 和X,则根据条件有:540=20X1 +30X2因为U=3X1X22 则:MU 1=3X22 MU2=6X1X2,当消费者均衡时,MU1/MU2 =P1/P2 ,推出:3X22/6X1X2=20/30联立方程求得:X1=9 X2=12②总效用U=3X1X22=3×9×122=38883设消费者甲的效用函数U=(x+2)(x+6),X是苹果的个数,Y是香蕉的个数。

问:①甲原有4个苹果,6个香蕉。

现甲得给乙3个苹果,乙将给他9个香蕉,进行这项交易,甲的商品组合是什么?如果甲拒绝交换,是否明智?②若MRS xy是-2,甲愿意为3个香蕉而放弃1个苹果吗?愿为6个香蕉而放弃2个苹果吗?解:①甲原来的商品组合为(4。

6),现在交换后,苹果剩下1个,而香蕉却增加为15个,商品组合为(1,15)。

由效用函数可得到两种组合的效用。

当X=4,Y=6时,U=(x+2)(x+6)=(4+2)(6+6)=72当X=1,Y=15时,U=(x+2)(x+6)=(1+2)(15+6)=63可见,(4,6)组合提供的效用比(1,15)组合要大,因此拒绝交换是明智的。

②MRSxy=-2,意味着甲为得到2个香蕉,愿意放弃1个苹果,现在他只要放弃1个苹果,就可以得到3个香蕉,他当然愿意。

同理,MRSxy=-2,也意味着甲为得到4个香蕉,愿意放弃2个苹果,现在放弃2个苹果就可得到6个香蕉,他当然愿意。

4.已知某人月收入为1200元,全部花费在X 和Y 两种商品上,他的效用函数为U=XY ,X 的价格为20元,Y 的价格为30元。

求:①为获得最大效用,他购买的X 和Y 各为多少?②货币的边际效用和他获得的总效用各为多少?③假如X 的价格提高44%,Y 的价格不变,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他的收入必须增加多少?解:① 由U=XY 得:;)(,)(X Y XY Y U Y X XY X U =∂∂=∂∂=∂∂=∂∂又知,Px=20 Py=30 ,进而由MUX/PX=MUY/PY ,得Y/20=X/30 由题意可知预算方程为:20X+30Y=1200解下列方程组⎪⎩⎪⎨⎧=+=120030203020Y X X Y可得⎩⎨⎧==2030Y X因此,为使获得的效用最大,他应购买30单位的X 和20单位的Y 。

②∵MUx=∂U/∂x=Y=20, Px=20∴货币边际效用λ= MUX/PX=Y/Px=20/20=1总效用TU=XY=30×20=600③现在PX=20+20×44%=28.8,MUX/PX=MUY/PY 也就是Y/28.8=X/30 又由题意可知,U=XY=600 解⎪⎩⎪⎨⎧==600308.28XY X Y 得⎩⎨⎧==2425Y X四、分析讨论1.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之便宜。

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解释。

1.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之便宜。

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解释。

答:钻石于人的用处确实远不如水,所以,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人们从钻石的使用中所得的总效用。

但是,商品的需求价格不是由总效用而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即由P=Mu/λ决定。

虽然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很大,但是,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大,因此,水的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付非常低的价格。

相反,钻石的用途虽远不及水大,但世界上钻石数量很少,因此,其边际效用很大。

2.能否想像一下边际效用递增的商品?答:当只消费一种商品时,这种商品边际效用一定随其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

只有在二元总效用函数TU=U(x,y )中,若X和Y属互补品,则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将随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

例如,在酒席上,当菜增加时,酒的边际效用会增加;当酒增加时,菜的边际效用也会增加。

另外,在所谓“癖好”和“集成”两类情况中,也会出现商品边际效用递增的情况。

前者如一个酒仙在一次几杯酒中,喝第3杯要比第2杯所得到的满足大,喝第4杯所得到的满足可能比第3杯还大;后者如一个集邮者的满足是随一套邮票的收集越来越齐全而增加的,他感到收集的邮票是越多越好。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