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教案课程 完整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第一至第五章)第一章:认识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情感。

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种类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3. 劳动的权益和义务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劳动的理解和看法。

2. 讲解:教师讲解劳动的定义、种类、意义和价值。

3. 案例分析:分析劳动权益和义务的案例。

作业:1. 写一篇关于劳动意义的短文。

2. 调查身边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劳动情况。

第二章:家庭劳动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学会分担家务,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内容:1. 家庭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2. 家务分担的原则和方法3.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庭劳动的看法和家庭劳动的经历。

2. 讲解:教师讲解家庭劳动的种类、重要性、家务分担的原则和方法。

3. 实践:学生进行家庭劳动实践,学会分担家务。

作业:1. 制定一个家庭劳动计划,包括每天的劳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2. 记录一周的劳动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第三章:学校劳动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劳动,增强集体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学校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2. 班级卫生管理的原则和方法3.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学校劳动的看法和学校劳动的经历。

2. 讲解:教师讲解学校劳动的种类、重要性、班级卫生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3. 实践:学生参与学校劳动实践,学会合作。

作业:1. 制定一个班级卫生管理计划,包括每天的卫生内容和时间安排。

2. 记录一周的卫生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第四章:社会劳动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劳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内容:1. 社会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2. 尊重劳动者的原则和方法3. 珍惜劳动成果的培养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social labor 的看法和经历。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认识到参与劳动对个人成长和集体发展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a. 讲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b. 举例说明劳动在不同场合的应用c. 讨论参与劳动对个人和集体的好处2. 第二课时:热爱劳动,从小做起a. 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家庭劳动b. 教授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c.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参与劳动的感悟3. 第三课时:我是家庭小主人a. 教授学生如何承担家庭劳动责任b.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平衡学习与劳动c.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劳动实践,如做饭、洗衣等4. 第四课时:团结协作,共创美好集体a. 讲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b.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劳动实践活动c. 让学生分享团队劳动中的收获和感悟5. 第五课时:劳动安全常识a. 教授学生劳动安全知识,如用电安全、防火安全等b.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避免劳动过程中发生意外c. 进行劳动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方法和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认识劳动的重要性。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劳动技能。

4.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劳动表现,评价其劳动习惯和技能掌握情况。

2. 收集学生分享的材料,评价其对劳动的感悟和认识。

3. 组织劳动技能比赛,检验学生的劳动实践成果。

五、教学资源1. 劳动教育教材、PPT等教学资料。

2. 家庭劳动实践记录表。

3. 劳动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劳动技能。

2. 强化家庭教育,鼓励家长引导学生参与家庭劳动。

3. 定期组织团队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推荐5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推荐5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1、清洁厨房教学目的:1.了解厨房的卫生常识,学会做洗刷餐具、厨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1、重点:让学生懂得搞好厨房卫生的重要性,知道厨房清洁卫生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做好厨房的清洁卫生。

2、难点:如何擦洗粘上油污的餐具、厨具。

教学准备:粘有污垢的餐具、炊具个两三件,干净抹布两块,炊具洗洁剂或漂白粉,洗碗盆,水。

教学过程:1、简介厨房卫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可结合生活实际介绍不注意厨房卫生引发的一些病例)2、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从不洁厨具采集来的细菌玻片,用事实说明厨房卫生的重要。

3、提出厨房卫生的具体要求。

4、分类介绍厨房清洁卫生的方法,如餐具、厨具、家用电器等。

着重提示要根据不同物品的用途、特征选用不同的洗涤剂、工具和方法。

(教师进行示范,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5、介绍一些简单安全的防治鼠、蟑、蝇、蚁办法。

6、布置学生课后实践,要强调先跟家长学着做。

2、认识和使用电冰箱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使用和保养电冰箱的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材料准备:电冰箱的结构示意挂图。

教学过程:一、出示挂图:简单讲述电冰箱各部分的名称和用途。

二、学习课文:1、摆访位置要恰当。

2、食品要包装储存。

3、留有空隙。

4、储存的食品有期限。

5、冷冻室不能存放装有水的玻璃瓶。

6、调好温度控制旋钮。

7、冰箱的清理、除箱。

三、让家中有冰箱的同学,谈谈自己家中使用电冰箱的情况和体会。

四、小结:提问:打开电冰箱,有时会闻到一股臭味,为什么会有臭味?3、认识和使用液化气炉具教学目的:1、掌握液化炉具的使用方法。

2、学会家务劳动的本领,能做父母家务劳动的小帮手。

重点、难点:1、重点:液化气炉的使用方法和安全使用液化气炉的注意事项。

2、难点:开启、关闭液化气炉的操作程序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己家或别人家的液化气炉的构造,了解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2、液化气炉钢瓶、炉具两幅挂图(或自制幻灯片、多媒体课件),液化气炉实物一套,以便课堂示范操作和学生动手实践。

五年级劳动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劳动上册(全册)教案
②钉锤的使用
③起子的使用
④G形夹的使用
二、观看木制品的制作录像片。
介绍木材的特点和用途
①楠木②泡桐③水曲柳④水杉⑤香樟
三、解读、明确更各种劳动工具的操作规则与使用注意点,练习使用各种劳动工具。
注意点介绍:①衣着
②头发
③工具摆放
④空间
⑤工具使用
⑥纪律
四、组织学生进行对边角料的截取和连接
学生操作
教师从旁指导。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熟练掌握制作飞机模型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木工工具若干,范作(角尺、木凳、木蜻蜓、快艇模型、飞机模型等)
学生:直尺、铅笔、美工刀、锯子、砂纸、泡桐木片、桐木条、乳胶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范作,学生小组观察
师:通过观察,你了解了哪些东西?
(形状,结构……)
师:谁能来试着说说这些制品是如何做出来的?
小窍门:衣领及袖口上的污垢,用一般的肥皂很难洗净,可以用洗发水涂于污迹处,再用刷子刷,或将剃须膏涂在污垢处,几分钟后再洗,效果会更好。
小窍门:如何去竹笋涩味将竹笋连皮放入淘米水中,放一个去籽红辣椒,用温火煮好后熄火,让它自然冷却,再取出来用水冲洗,涩味就没了。
小窍门:葡萄酒保存方法正确可维持其美味芳香先将酒存在具有隔热、隔光效果的纸箱内,再置于阴凉通风且温度变化不大的地方,可长时间保存。
六、布置作业
参与生活 体验生活 学做家常菜。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尝尝我的手艺
教学内容
学做什锦菜
教学目标
学习制作什锦菜
教学重难点
什锦菜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
1、原料:芹菜、藕、胡萝卜、花菜、香干、面筋、蘑菇等
2、调料:盐、白糖、味精、麻油、食油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2)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打扫、洗涤等。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过程,掌握基本的劳动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方法,规划劳动任务,提高劳动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了解劳动的意义(1)通过讨论、讲述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劳动的广泛性。

(1)培养学生按时起床、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基本生活习惯。

(2)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不随意损坏。

3. 第三章: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1)教授学生洗涤、打扫、整理等基本劳动技能。

(2)引导学生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提高劳动效率。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2. 通过实践操作,评价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情况。

3. 搜集学生作业、作品等,评估学生的劳动成果。

五、教学时间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将劳动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2. 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第四章:学会合作劳动(1)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具体的劳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调、沟通,提高劳动效率。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认识劳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种类。

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3. 劳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的定义、种类和意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劳动模范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含义。

2. 讲解:讲解劳动的定义、种类和意义。

3. 讨论:分组讨论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介绍劳动模范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劳动精神。

5. 总结:强调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五、作业布置:1. 课后思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劳动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2. 家庭劳动实践:安排一次家庭劳动,如打扫卫生、做饭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

第二章:劳动安全常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安全规定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劳动事故的预防方法和处理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

2. 劳动事故的预防方法。

3. 劳动事故的处理技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事故预防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劳动安全设备和操作规范。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模拟操作,掌握安全技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劳动安全。

2. 讲解: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事故预防方法。

3. 演示:展示劳动安全设备和操作规范。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模拟操作,掌握安全技能。

5. 总结:强调劳动安全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课后思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遵守劳动安全规定。

2. 家庭劳动实践:观察家庭中的劳动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章:日常劳动技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日常劳动技能。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第一至第五章)第一章:认识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定义和意义,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分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2. 劳动的意义:创造物质财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个人成长等。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劳动的认识和感受。

2. 小组讨论:探讨不同类型的劳动及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介绍一些优秀的劳动模范,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劳动成果和奉献精神。

作业:1. 调查家庭成员的劳动情况,了解他们从事的劳动类型和劳动成果。

第二章: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教学目标:2. 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内容:1. 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家务劳动、自我管理劳动等。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劳动经验和感受。

2. 小组活动:共同完成一项家务任务,体验劳动的乐趣。

作业:1. 制定个人劳动计划:确定自己的劳动任务和完成时间。

第三章:劳动安全常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和设备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遵守劳动纪律、正确使用工具等。

2. 常见劳动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如高空作业、机械操作等。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安全的认识和经验。

2. 观看劳动安全宣传片:了解常见的劳动安全事故及预防方法。

3. 小组活动:模拟劳动场景,学会正确使用劳动工具和设备。

作业:1. 调查周围环境中的劳动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四章:劳动技能培养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2. 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基本劳动技能:如扫地、擦窗、整理物品等。

2. 劳动实践:选择一项劳动任务,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活动:1. 演示:教师展示正确的劳动操作方法。

2. 小组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互相学习和交流。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第一至五章)第一章:认识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分类。

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3. 劳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对劳动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劳动现场,如农场、工厂等。

3. 让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如打扫卫生、种植植物等。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表现。

2. 收集学生的劳动作品。

3. 问卷调查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第二章:家庭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庭劳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家庭劳动的积极态度。

【教学内容】1. 家庭劳动的分类和重要性。

2. 家庭劳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3. 家庭劳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家庭劳动的必要性。

2. 示范家庭劳动技能,如洗衣、做饭、打扫等。

3. 让学生动手实践,独立完成家庭劳动任务。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家庭劳动中的表现。

2. 收集学生的家庭劳动作品。

3. 问卷调查学生对家庭劳动的态度和技能掌握情况。

第三章:学校劳动管理【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遵守学校劳动纪律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参与学校劳动管理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完成学校劳动任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校劳动纪律的要求和重要性。

2. 学校劳动管理的组织和分工。

3. 学校劳动任务的合作和完成。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学校劳动纪律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劳动管理,如值日生、卫生小组等。

3. 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学校劳动任务。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学校劳动中的表现。

2. 收集学生的学校劳动作品。

3. 问卷调查学生对学校劳动纪律和管理的态度和参与情况。

第四章:社会劳动体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了解社会劳动的不同领域。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10篇)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10篇)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10篇)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结合口风琴的键盘位置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吹奏。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教学过程一、聆听《劳动歌》1、初听前,教师可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学生听音乐的兴趣。

听后提示:《劳动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复听时,自编动作表演,可分小组设计动作,尤其对“用力”的表现。

使学生通过动作表现、理解劳动内容。

二、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1、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

2、启发学生叙述妈妈对自己的呵护、辛劳,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3、歌曲中的妈妈可以理解为其他和辈,再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创成新歌词演唱。

4、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得好。

三、编创与活动1、结合键盘图认识字母谱,知道手的位置。

让学生看图说出f用4指,s 用5指演奏。

2、教师带着学生依次吹奏五个音,让学生动脑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吹奏这五个音,吹奏的方法有多样。

3、在三个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组填写唱名字头,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旋律,看哪一组填充得好、唱得准确。

4、可以在教室里画上格子,填上字母谱边走边唱。

看谁唱出的旋律多。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了解木加工技术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技术革新的意义。

2、认识、了解常见的木工工具,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基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教师:木工工具若干,有关木工技术的录像,图片或资料。

学生:小钢锯、钉锤、起子、钢笔、直尺、大头针、乳胶、砂纸、木边料等,有关木工技术的信息资料。

三、活动过程1、出示、交流活动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到的一些关于木工技术的资料。

如:鲁班的故事。

教师介绍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与注意点。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教案课程完整版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教案课程完整版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教案课程完整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教案今天我生日1、制作贺卡目标要求1、教给学生制作贺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2、通过写贺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准备工作1、卡纸、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用具。

搜集精美的图案。

2、录音机、磁带。

3、课前查阅有关教师节来历和意义的资料,摘抄记录一些有关“歌颂老师”的语句。

活动过程1、激情导入。

(1)讨论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内容和自己摘抄的语句。

(2)同学们,有人说,教师犹如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吐丝去编织美丽的绸缎。

老师们把一切都献给了我们。

教师节快到了,你们想准备送什么礼物给自己敬爱的老师呢?老师看谁的提的好!(3)学生交流讨论,确定赠送的礼物。

同学们,师恩难忘,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和诚心,自己动手制作礼物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们。

我提议我们今天每人做一张贺卡,来作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自己敬爱的老师,大家说好吗?(学生:好!板书:自制贺卡)2、学做贺卡。

(1)介绍贺卡样式的制作方法。

(出示老师自制的几张贺卡)①讨论:仔细观察,这几张贺卡包括哪些内容?(师生小结:包括“贺卡封面”、“贺卡主题”、“贺词内容”三部分)②指导:同学们,老师的这几张贺卡,精美吗?要想做张式样好的贺卡,就得多花心思,仔细揣摩。

可以把卡纸对折,也可以经过剪、裁、贴制作一张更为特别的贺卡。

(教师讲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2)学生试制贺卡(可播放音乐)。

请同学们按照老师介绍的方法,自己试着做一张贺卡。

(学生试制,老师巡视指导)(3)设计贺卡封面。

贺卡的样式做好了,下面我们应该给这张贺卡配上精美的封面和图案了,请大家拿出自己收集的一些图案,可以把它们画上去或剪贴上去,也可以自己想象图案,来制作贺卡的封面。

①学生绘制贺卡封面。

②教师巡视指导。

③出示学生做的贺卡,评价激励。

3、学写贺词。

(1)比较贺词,力求情真意切。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劳动者,应该热爱劳动。

2. 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4. 培养学生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认识劳动教学内容:讲解劳动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各种劳动类型,认识到劳动不分贵贱。

2. 第二课:基本劳动技能教学内容:教授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基本劳动技能,让学生动手实践。

3. 第三课:团队协作教学内容:讲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

4. 第四课:环保意识教学内容:讲解环保的意义,教授学生如何垃圾分类,让他们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5. 第五课:劳动成果分享教学内容: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分享劳动的喜悦,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参与劳动,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劳动的乐趣。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于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2. 通过实践操作,评价学生的劳动技能掌握情况。

3. 通过小组活动,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通过劳动成果分享,评价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用于讲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等,用于实践操作。

3. 小组活动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的团队协作情况。

4. 劳动成果展示台,用于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

六、教学时间每课40分钟,共200分钟。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教授基本劳动技能,让学生动手实践。

3. 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讲解环保的意义,教授学生垃圾分类的方法。

5.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分享劳动的喜悦。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教师从旁指导。
在飞机模型制作结束后,教师出示下列问题供学生讨论交流:
1.在制作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2.你是如何解决困难的?
3.通过制作飞机模型,你又有了什么心得?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或点评。在学生讨论交流结束之后,组织学生按照刚才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四、成果展评
成品展示,学生自己拿着作品向大家介绍。大家给与评价,提出优点与不足。
理解其制作原理,了解制作的一般工艺流程。
教学准备
教师:木工工具若干,范作(角尺、木凳、木蜻蜓、快艇模型、飞机模型等)
学生:直尺、铅笔、美工刀、锯子、砂纸、泡桐木片、桐木条、乳胶等。
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作,学生小组观察。
师:通过观察,你了解了哪些东西?
(形状,结构……)
师:谁能来试着说说这些制品是如何做出来的?
四、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厨房中的小窍门
教学内容
厨房中的小窍门
教学目标
1、激发活动兴趣,引导学生们关注生活小窍门,并针对生活中遇到的麻烦提出他们有待解决的问题,并拟订活动方案。
2、开展搜集资料、调查采访、观察记录等一系列寻找小窍门探究活动。
3、展示、分享各组的研究成果,说明并汇报自己实践中的体验。教学重难点
第一课时:我家的新厨房
教学内容
我家的新厨房
教学目标
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灶具,学习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
3、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灶具,学习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
学生交流
2、教师介绍木工制品的一般制作流程,介绍连接木料的常用方法。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形式,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劳动的意义教学要点: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概念、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的意义,举例说明劳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家庭、学校的劳动经历。

2. 第二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关系教学要点:让学生理解劳动与技术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分析劳动中运用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将技术应用于劳动。

3. 第三课时:劳动安全常识教学要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在劳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安全常识,演示劳动操作的正确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第四课时: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5. 第五课时: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要点: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创新实践的观念。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材。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学生理解。

3. 实践材料:准备相关实践操作的材料,如工具、器材等。

4. 视频资源:收集与劳动与技术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第一至五章)第一章:认识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种类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3. 劳动的习惯和态度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劳动的定义和种类,让学生举例说明。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3. 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习惯和态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口头报告,了解学生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

第二章:家庭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参与家庭劳动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的家庭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家庭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2. 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1. 引导学生讨论家庭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让学生举例说明。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

3. 引导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培养学生的家庭劳动习惯。

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家庭劳动的认识和理解。

2.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参与家庭劳动的情况。

第三章:学校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参与学校劳动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学校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学校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2. 学校劳动的基本技能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学校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让学生举例说明。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学校劳动的基本技能。

3. 引导学生参与学校劳动,培养学生的学校劳动习惯。

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学校劳动的认识和理解。

2. 老师反馈,了解学生参与学校劳动的情况。

第四章:社会劳动1. 让学生了解社会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劳动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社会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社会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2. 社会劳动的基本技能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社会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让学生举例说明。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的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劳动的意义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劳动的价值。

2. 第二课时:劳动技术的掌握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劳动技术。

三、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1)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分享生活中的劳动经历。

(2)新课导入:讲解劳动的意义,强调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劳动场景,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4)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发挥劳动的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5)总结:强调热爱劳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

2. 第二课时:(1)导入: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劳动技术。

(2)新课导入:讲解基本的劳动技术,如扫地、擦窗户等。

(3)示范演示:教师演示劳动技术的操作步骤,学生跟随模仿。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劳动技术。

(5)总结:让学生谈谈在实践中的收获,强调劳动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术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如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等。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劳动的意义、基本劳动技术等内容。

2. 实践活动材料:如扫把、抹布等。

3. 案例素材:关于劳动价值的真实案例。

4. 小组讨论模板: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第三课时:劳动工具的使用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学会使用常见的劳动工具。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9篇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9篇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9篇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利用废弃的碎布制作布贴娃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制作部件和粘贴部件这两个过程。

三、教学难点:各部件的剪切、粘布和粘到底板上的顺序。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这是什么?对,这是我们南城县实验小学的小朋友制作的,漂亮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

请小朋友仔细地观察,这个娃娃是由什么做成的?对,碎布,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一些废弃的碎布,都准备好了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来教小朋友们用碎布头做一个布贴娃娃。

板书课题:布贴娃娃,并将礼物粘贴到黑板上。

2、讲解新课我想请问一位小朋友,这个布贴娃娃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请看大屏幕,是这些吗?(课件演示其组成部件)这些部件都是由碎布做成的,咦,还有哪些部件,没显示在大屏幕上。

对,眼睛是用纽扣做的,头发是用毛线做的,它们都不需要用碎布。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利用碎布来制作一个布贴娃娃呢?下面,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下大屏幕上的制作说明,其他的小朋友仔细地听,认真地想,想想怎样制作布贴娃娃。

老师根据制作说明的这六点,将制作一个布贴娃娃归纳为两个大步骤,板书:制作部件,粘贴部件。

先看第一步:制作部件。

制作部件就是将各个部件从彩卡上剪下来,粘贴到各色布上,再将布剪成各部件形状。

老师以制作“头”为例,演示制作一个部件的方法。

在演示的时候,向学生讲解剪切的方法,粘布的方法、选布的要求。

部件“头”做好之后,告诉学生其它部件的制作方法和它是一样的。

再看第二步:粘贴部件。

粘贴部件就是将做好的部件一个一个粘到底板上。

用课件演示具体粘贴顺序和过程。

在演示头部粘贴的时候,强调一下,眼睛、嘴巴、脸先粘到头上,并且是粘在布的这一面,因为我们制作的是布贴娃娃,所以它的各个部件都是用布做成的,各个部件都应该将布的这一面朝外;提问学生为什么课件演示先粘手、腿,后粘裙、鞋;讲解头发怎样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教案今天我生日1、制作贺卡目标要求1、教给学生制作贺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2、通过写贺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准备工作1、卡纸、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用具。

搜集精美的图案。

2、录音机、磁带。

3、课前查阅有关教师节来历和意义的资料,摘抄记录一些有关“歌颂老师”的语句。

活动过程1、激情导入。

(1)讨论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内容和自己摘抄的语句。

(2)同学们,有人说,教师犹如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吐丝去编织美丽的绸缎。

老师们把一切都献给了我们。

教师节快到了,你们想准备送什么礼物给自己敬爱的老师呢?老师看谁的提的好!(3)学生交流讨论,确定赠送的礼物。

同学们,师恩难忘,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和诚心,自己动手制作礼物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们。

我提议我们今天每人做一张贺卡,来作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自己敬爱的老师,大家说好吗?(学生:好!板书:自制贺卡)2、学做贺卡。

(1)介绍贺卡样式的制作方法。

(出示老师自制的几张贺卡)①讨论:仔细观察,这几张贺卡包括哪些内容?(师生小结:包括“贺卡封面”、“贺卡主题”、“贺词内容”三部分)②指导:同学们,老师的这几张贺卡,精美吗?要想做张式样好的贺卡,就得多花心思,仔细揣摩。

可以把卡纸对折,也可以经过剪、裁、贴制作一张更为特别的贺卡。

(教师讲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2)学生试制贺卡(可播放音乐)。

请同学们按照老师介绍的方法,自己试着做一张贺卡。

(学生试制,老师巡视指导)(3)设计贺卡封面。

贺卡的样式做好了,下面我们应该给这张贺卡配上精美的封面和图案了,请大家拿出自己收集的一些图案,可以把它们画上去或剪贴上去,也可以自己想象图案,来制作贺卡的封面。

①学生绘制贺卡封面。

②教师巡视指导。

③出示学生做的贺卡,评价激励。

3、学写贺词。

(1)比较贺词,力求情真意切。

老师这儿有两种贺词,你们比一比,哪一种写得好?(出示两种贺词。

第一种是一些较为简单的几句祝贺语;第二种是一些蕴含着对教师感激和爱戴的优美语句。

)(学生观察讨论)(2)学生试说。

教师节快到了,你最想对自己敬爱的老师说些什么呢?①指名学生说说。

②学习小组互说,老师巡回指导。

(3)写贺词。

①导入:大家说的不但投入,而且都包含对老师的敬佩之情,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所说的写下来,送给敬爱的老师!(学生拟订贺词,教师巡回指导)②交流讨论。

读一读。

贺词写好了,谁愿意在班里面把它读一读?(指名学生读贺词,教师相机指导)改一改。

请大家按照刚才修改的方法,把自己所写的在学习小组里相互改一改。

力求写的通顺,优美!(学生交换贺词修改,教师巡回指导)写一写。

贺词都拟订好了,也改好了,同学们把自己的贺词誊写到贺卡上,记住!这是送给老师的贺卡,字可要写的漂亮哦!出示两张式样新颖、贺词优美的好贺卡,表扬激励。

4、学写信封。

(1)导入:贺卡做好了,我们如何把自己亲手做的贺卡寄到老师之手呢?(2)指导信封的填写方式。

第一步:邮政编码的书写。

第二步:地址及收信人的填写。

第三步:贴邮票。

(学生练习书写信封,老师巡回指导。

)5、同学们,今天你们亲手做了一张贺卡,送给你们所敬爱的老师。

我想当老师们收到你们的贺卡时,一定非常的高兴,为人们自豪,回家后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把你们的贺卡快快寄到老师们的手中,好不好?2、礼品装饰一、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按物品尺寸制作相应大小的纸盒,并用彩色包装纸进行装饰,对物品进行美化包装。

2、培养学生装饰礼品的兴趣和创造精神。

二、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按物品尺寸制作礼品包装盒。

2、难点:纸盒的作图设计。

三、课前准备一张20cm×30cm规格的厚纸、相同规格的印花包装纸美工刀设计,双面胶带,约50cm 长的彩带一条,小剪刀等。

四、教学过程:1、教师将收集到的各式礼品包装盒逐一展示美工刀设计,让学生感到礼品包装的作用,让物品显得美观、雅致、高档,激发学生对礼品装饰的兴趣。

2、学生自学课文美工刀材质,理解掌握礼品包装的主要程序:①量出物品的长、宽、高;②在厚纸上画出纸盒的设计图(纸盒的长、宽、高要比物品的长、宽、高增加0.5cm 左右);③按图裁剪粘贴成纸盒。

3、让同学们谈谈日常观察大的礼品其他的装饰方法,并讨论圆柱形,多边形礼品盒的设计图和装饰方案4、装饰。

选择漂亮的彩色纸把纸盒包起来。

根据自己的想法有创新的进行包装。

3、今天我生日活动目的:自己动手,表达情感。

活动过程:一、学做1、自制贺卡,邀请爸爸妈妈、其他亲人和朋友参加自己的生日庆贺活动。

2、制定购物计划,自己购物。

3、学会招待客人,沏茶、削水果等。

4、做几样拿手好菜招待客人。

5、请客人欣赏自己的成长相片和其他作品。

6、自己主持生日餐会。

7、写好日记。

二、实践与创新学习探讨教材P21上的问题,并完成P22的表格。

小木工1、认识常见的木工工具教学目标:1、了解木加工技术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技术革新的意义。

2、认识、了解常见的木工工具,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基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木工工具若干,有关木工技术的录像,图片或资料。

学生:小钢锯、钉锤、起子、G形夹、钢笔、直尺、大头针、乳胶、砂纸、泡桐木边料等,有关木工技术的信息资料。

活动过程:1、?出示、交流活动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到的一些关于木工技术的资料。

如:鲁班的故事教师介绍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与注意点①小钢锯的调整使用②钉锤的使用③起子的使用④G形夹的使用2、观看木制品的制作录像片。

介绍木材的特点和用途①楠木②泡桐③水曲柳④水杉⑤香樟3、解读、明确更各种劳动工具的操作规则与使用注意点,练习使用各种劳动工具。

注意点介绍:①衣着②头发③工具摆放④空间⑤工具使用⑥纪律4、组织学生进行对边角料的截取和连接学生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2、认识和使用扳手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扳手什么叫美工刀,学会用扳手旋紧或松开螺母和螺栓。

2.教会学生做事要动脑筋,灵活应用劳动工具。

二、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呆扳手和活扳手及其使用方法。

2.难点:使用活扳手怎样调节开口的宽度。

三、教学过程(1)教师讲解扳手的作用。

(2)教师介绍扳手的种类。

(3)教师讲解扳手的使用方法。

①根据被旋的紧固件的六边形的对边距离选用相应的呆扳手或调整活扳手的宽度。

②旋紧,右手握扳手柄末端,顺时针方向用力旋;旋松,逆时针方向旋。

(4)学生实践。

要求学生将螺栓螺母在木片上旋紧后,各组交换,将对方旋紧的螺母松开。

(5)教师讲解注意事项。

①不可将扳手当锤子捶敲别的物体。

②对旧的已生锈的螺丝,如果用力旋不动可采取两种方法:a.滴上柴油,待一会再旋;b.先顺时针方向旋动,再改逆时针方向旋松。

(6)课后实践。

学着使用呆扳手给家里的自行车螺母旋紧。

观察水电工人和自行车、摩托车的维修工人是怎样使用扳手的。

3、加固课桌椅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加固课桌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

教学重点:掌握一些加固课桌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一、学生学习课文,明确加固课桌椅的意义,作用以及加固课桌椅的方法。

1、钉子松对的加固2、榫口松动的维修3、榫头断裂的维修4、横木条断裂的维修5、油漆脱落笔裂缝维修二、分配给每个小组的学生一至两张待修的课桌椅,让学生根据“想想做做”提出的问题来思考、讨论、回答。

三、根据小组讲座后汇报的结果,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述和示范,着重教会学生怎样选用木料和按需要加木料的技术。

四、分上组进行试修课桌椅的工作。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加固课桌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学习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

走进厨房1、剔菜、洗菜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剔菜、洗菜。

重点、难点:学会做剔菜、洗菜。

教学过程:一、基本活动:剔菜和洗菜有哪些方法?2、剔菜和洗菜应注意什么?3、你会剔、洗哪些蔬菜?二、拓展活动:经常帮助家长剔菜、洗菜,要做到既干净又卫生。

2、切菜、炒菜教学目的:1、学会炒菜一些单间的家庭菜。

2、学会劳动,学会欣赏。

教学准备:食物若干教学过程:一、谈话:青菜炒肉片经济实惠,营养丰富,烹调单间是家庭常见菜之一。

二、谈论原料:菜心,佐料。

三、讨论烹调过程:1、切肉片;2、滚菜心;3、起油锅;4、炒肉片、炒菜心;5、调味。

四、另一种炒法。

(或实践炒菜)五、小组讨论、总结。

3、清洁厨房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清洁厨房的一些常识2、初步学会清洁厨房。

3、教育学生在家中主动做家务。

教学重点1、了解清洁厨房的一些常识2、初步学会清洁厨房教学过程:一、采用教师讲述、教师设问学生回答、讨论等方法组织学生学习课文。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确以下要点:1、厨房是煮食的地方,要经常保持卫生清洁。

2、整洁的厨房是厨具、食具摆放有序,使用方便、清洁。

3、厨房的清洁:厨房的门、窗、墙壁上容易沾附上灰尘、油烟,表成污垢。

灶台最容易被污染,要常清洁。

案台、洗菜池也应及时清扫。

4、平常应在煮食完毕后及时进行厨房的清洁工作。

二、组织学生开展使用清洁剂来清洁厨具的活动。

三、进行活动总结,提高“想想做做”中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要求学生在家参加清洁厨房的劳动。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清楚地了解清洁厨房的常识,并学会清洁厨房的技巧。

使学生认识到在家中主动做家务是良好的劳动习惯及有效地促进与家人的感情的好办法。

筹备年夜饭1、包饺子《包饺子》是一项家务劳动,本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和面、拌馅和擀饺子皮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属于包饺子内容的第二课时,主要学习包饺子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包饺子的相关知识,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各种造型饺子的包法,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感受劳动的乐趣。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难点:各种造型饺子的包法三、课前准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拌好的饺子馅和饧好的面团、面粉适量,擀面杖每个小组一个,盛放饺子的盘子每组两块,筷子或勺子每人一双(一个),面板每组一个,围裙每人一条、湿巾、盛饺子的塑料袋。

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多媒体出示课题图片:包饺子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些饺子怎么样?那你会包饺子吗?2、介绍经验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包饺子的?(邀请包过饺子的同学介绍经验)听了这几位同学的讲述,谁会包饺子了?看来,光听同学说,就如同“站在岸边学不会游泳”一样,自然是学不会包饺子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让学生懂得得亲自动手做一做才行。

)3、做准备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场地,你们愿意动手试一试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是,要想干好一件事,必须得做好准备,包饺子也是同样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