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产力简介
中国香港简介

中国香港简介地理: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广东省南面、珠江口东侧,南临南中国海,北接广东省深圳市,总面积为1070平方公里。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与离岛四大部分。
香港属于典型的滨海丘陵地形,山岭众多,平地很少;大部分沿海平地,都是近百年填海造陆的结果。
香港海岸线非常曲折,湾深港多。
九龙与港岛间的维多利亚港,地处台湾海峡与南海的交汇处,遥望太平洋,是亚洲及世界的重要海港人口:香港的人口超过660万名称由来:香港,意为"清香的海港",大概与很早以前在岛上制造檀香和香烛所散发出的香气有关。
民族:华人占97%,大部分是广东籍;外籍占3%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语言:英语、粤语及普通话誉称:东方之珠、动感之都区花:紫荆花历史背景: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
1896年英国强迫清政府再订条约,租借九龙半岛界线街以北地区及附近岛屿,租期99年,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
1945年日本投降,又被英国重新占领。
1984年中英签署关於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实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气候温度:香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22.8摄氏度,平均降雨量为222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8%。
春季(3月至5月中旬): 天气回暖潮湿﹐经常有雾和毛毛雨﹐平均气温摄氏二十三度﹐湿度百分之八十二;夏季(5月下旨至9月中旬): 仲夏之后是台风季节﹐夏季天气炎热潮湿﹐下午气温可以升逾三十一度﹐间中有骤雨和雷暴﹐平均气温二十八度﹐湿度百分之八十;秋季((9月下旬至12月下旬): 天气晴朗﹐清凉干爽﹐所以是抵港旅游旺季。
平均温度二十三度﹐湿度百分之七十二;冬季(12月中旬至2月下旬): 天气最凉爽干燥﹐间中会有寒流从北面内陆吹来﹐届时温度可能会降至八度以下﹐至于冬季的平均温度是十七度﹐湿度百分之七十二。
香港历史简介50字

香港历史简介50字
中文
中国香港是一个东方繁华的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
香港历史始于古时,被认为是中华帝国的延续。
香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岁月,几个世纪以来,她一直是屹立不倒的,保持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优越位置。
一直到明朝晚期,省城珠江涨水,使香港成为渔业和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要环境,使它成为一座繁荣发展的城市。
在传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创新发展下,香港进入了近代,有着中西文化碰撞的重要角色。
从近代到现在,香港发生了百年的巨变,强大的文化影响深刻地改变了这座城市的脸色。
从数十年的滞留到147年的英殖民统治,到1997年回归,人们看出了香港的历史变迁,也深深体会到这座屹立在美丽海岸边缘城市所代表的传统和文化。
香港至今仍是一个繁华的都市,缔造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被誉为全球贸易的重要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
尽管香港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它仍然保持着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澳门特色,它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
在香港历史的书写中,人们见证了这片土地上持久而又充满活力的民族理念,以及融合全球化文明的起落,使香港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建立起来成就了伟大而全面的发展。
香港港介绍

其中44个可系 泊137~183米 长的船舶 ,28 个可系泊长137 米以下的船舶。 57个为台风时 系船浮筒
硬件设备
经济腹地
吞吐量
经营模式
5
6
7
8
香港港口拥有各类现代化码头。除了卸油、卸煤、卸粮和客运等各类专 用码头外,最具代表性的是当今世界上装卸效率最高的葵涌集装箱码头 群。葵涌码头被誉为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码头,前沿水深达到一 14.5米,能够满足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的停泊,其港口作业效率位 居世界前列。 库场与储运设施方面,现位于葵涌码头后方的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物: 亚洲货柜中心和香港国际货运中心,为货运公司提供了便利的仓储设施, 以供开展拆、装及拼箱业务,而且通过互联网等将有关信息传至世界各 地。 港口辅助系统完备:香港拥有配套齐全的港口辅助支持系统。船舶的维修 保养、物料供应、船员服务、海上救助、海事处理、商品检验、船舶登 记检验等服务都十分完善。作为全球航运、金融中心之一,香港法律、 金融、通讯业等服务业发达,为集装箱运输提供融资、保险、仲裁等服 务。为香港航运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7
4.1 -12.1 2.0 -9.7 2.1 -9.1 -14.1 -10.5 12.6 -4.8 2.9 -11.4 -5.2 -6.7 -3.3 -12.8 -0.6
8
与上年同期比较的变动 % 7.5 -6.3
2015 年香港港口的货柜吞吐量 香港港口的货柜吞吐量
近年来,香港港运输量持续下跌,货物吞吐量 22,602 2.8 1,444 -2.7 香港港更是被宁波—舟山港所超越,失去全球 港口排名第四的位置。
谢谢您的 倾听!
通关条件
9
A B C
集疏运条件 航线
SWOT分析
香港回归日特别报道香港的科研与创新成就

香港回归日特别报道香港的科研与创新成就香港回归日特别报道:香港的科研与创新成就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成为特别行政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香港以其卓越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成就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
本文将为您介绍香港在科研和创新领域的重要发展以及取得的突出成就。
一、科研机构的兴起香港特别行政区致力于培养和支持科学研究。
随着回归后的持续发展,香港建立了众多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包括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等。
这些机构为香港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广泛的研究资源和支持。
二、重点领域的突破香港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科研成果。
首先是生物医学领域,香港的科学家在癌症治疗、药物研发和基因编辑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例如,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通过靶向病变细胞,提高了治疗效果。
此外,香港在可持续能源和环境保护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香港大学的研究团队借助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为香港提供了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并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和环境保护。
三、创新孵化器的推动为了促进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发展,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了多个创新孵化器。
这些孵化器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资源支持,帮助年轻的创业者实现他们的梦想。
香港的创新孵化器不仅提供办公空间和资金支持,还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和导师指导等服务,帮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四、国际合作的成果香港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
这种国际合作不仅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交流,还加强了香港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地位。
例如,香港与内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前沿科研项目。
五、人才培养和引进香港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断吸引世界级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前来工作和研究。
通过提供丰厚的薪资待遇、优越的科研条件和良好的生活环境,香港吸引了大量的人才。
这些优秀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为香港的科研和创新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香港产业结构及转型的分析

香港产业结构及转型的分析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文献号】1-511【原文出处】中国第三产业【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312【原刊页号】10~13【分类号】F14【分类名】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复印期号】200401【标题】香港产业结构及转型的分析【作者】郑凯捷【作者简介】郑凯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摘要题】香港经济【正文】香港经济的城邦特色和外向性特点导致了香港独特的经济发展路径和产业结构形态。
伴随着香港经济几十年来的起步、腾飞、繁荣与困境,它的产业结构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CEPA的签署背景下,香港更面临着新的机遇挑战。
从香港产业形态的演进发展中,我们能得到许多经验启示,也可以做一些趋势的预想。
一、香潜经济不同阶段的产业结构形态香港的三次产业是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法”(ISIC)的标准划分的,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渔业、林业、畜牧业和采矿业。
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公用事业(含电力、煤气和自来水)、建筑业、大多数含有加工性质的工业。
第三产业指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劳务部门,包括:(1)批发、零售及进出口贸易、饮食及酒店业;(2)运输、仓库及通讯业;(3)金融、保险、地产及商业服务业;(4)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5)楼宇业权。
香港产业结构变动分为四个阶段:(1)50年代前经济恢复及转口贸易占主导地位时期;(2)50-70年代本港工业化时期;(3)70-80年代工业多无化及服务业增长时期;(4)80年代以后制造业北移、产业结构高度轻型化时期。
在转口贸易占主导地位的阶段,香港本地制造业很微弱,单一发展模式的风险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促使香港从50年代起积极发展本港制造业,在纺织、成衣、电子等劳工密集型工业方面取得飞速发展。
誓港经济在1960-1969十年间年增长率超过13%,1969年香港人均GDP达到美元,达到中等收入水平。
香港简介

香港特别行政区简介香港(HongKong),得名于香江,意为“清香的海港”,全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广东省南面、珠江口东侧,南临南中国海,北接广东省深圳市。
香港属于典型的滨海丘陵地形,山岭众多,平地很少,大部分沿海平地,都是近百年填海造陆的结果。
九龙与港岛间的维多利亚港,地处台湾海峡与南海的交汇处,遥望太平洋,是亚洲及世界的重要海港。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与离岛四大部分,总面积约1095平方公里。
香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22.8摄氏度,平均降雨量为2225毫米。
2008年全区人口达到700.89万,居民以华人为主,大约占到总人口的97%,而且大部分是广东籍;外籍人口占3%,主要来自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美国等国家。
香港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繁华地段、商业中心及行政官署主要集中在香港岛北部的中区和九龙半岛南部一带。
香港自秦朝起明确成为中原领土,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对外战败,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成为殖民地。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
2008年,香港GDP达到2151.94亿美元。
人均GDP 达到30755美元,全球排名第28位,亚洲排名第6位。
香港是亚太地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地区贸易中心,被誉称为“东方之珠”、“动感之都”,拥有邻近很多国家和地区所不可替代的优越地位。
香港的现代化气息浓郁,经济、通讯、科技、交通、生活、娱乐都处于世界发展水平的前沿,尤为著名的是香港的电影业,对世界电影业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男,1944年生于香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回龙新基村人。
香港正版综合资料

香港正版综合资料香港,作为一座国际性都市,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开放的经济政策,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这座城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和多样的文化交流。
在香港,正版综合资料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资料不仅展示了香港的正版产业的繁荣发展,还为人们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信息。
香港的正版产业包括音乐、电影、出版物和软件等领域。
这些产业在香港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国际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香港正版音乐产业是亚洲最活跃的之一,拥有众多优秀的唱作人和音乐制作人。
香港的正版电影产业也是相当繁荣的,不仅有大批优秀的导演和演员,还有多部获奖无数的电影作品。
正版出版物和软件也不遑多让,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和娱乐资源。
香港的正版综合资料的可靠性是得益于政府的积极管理和监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直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和版权,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和执法措施,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
政府还积极支持正版产业的发展,鼓励创新和创意,为正版综合资料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保障。
在香港,正版综合资料的获取方式非常多样化。
公共图书馆是人们获取正版书籍和资料的重要途径之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巨大,建设了一系列先进的图书馆,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图书和资料资源。
同时,各大书店和媒体商店也销售正版书籍、音乐和电影光盘等。
此外,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合法的在线渠道获取正版综合资料,各大音乐和视频网站提供了正版音乐和电影的下载和在线播放服务。
人们也可以通过正版软件授权来使用各种软件和应用程序。
正版综合资料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在文化传承和教育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正版综合资料为人们提供了准确和可靠的信息,帮助他们学习和了解世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视野。
正版综合资料还是香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香港的独特魅力和多元文化。
总之,香港的正版综合资料是这座国际都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版产业的繁荣发展和政府的积极管理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正版综合资料资源。
香港社会背景资料12.01.04

参考数据香港地处中国南部,2011年中人口711万,面积1104平方公里。
分为三大部份:新界、九龙、港岛。
香港面积虽小,但经济活力十足,朝气蓬勃,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亦是效率超卓的航运中心和极受欢迎的旅游中心。
香港得天独厚,拥有世界上极其优秀的天然良港,位处远东主要贸易航道之上,促使香港转口贸易首先蓬勃发展,之后,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
过去20年,服务业迅速发展,对香港发展贡献很大,占本地生产总值约92%。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区)在1997年7月1日成立。
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香港特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并且实行港人治港。
除防务和外交事务,香港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基本法》:《基本法》是香港特区的宪制性文件。
《基本法》以法律的形式,订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在香港特区实行的各项制度。
此外,《基本法》亦订明中央与香港特区的关系:香港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香港特区的政治体制、经济和社会制度;香港特区处理对外事务的方法;以及《基本法》的解释和修改规则。
政府: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区的首长。
据《基本法》规定,行政长官在香港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然后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行政长官由一个共8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选出,选举委员会大部份成员由选举产生。
《基本法》为修改2007年以后各任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提供了一个机制。
行政长官产生办法根据香港特区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而规定,最终达致由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后普选产生的目标。
第四届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选举定于2012年3月25日举行,循由四大界别(共38个分界别)产生的选举委员会,共1200人投票选举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行政会议是协助行政长官作出决策的机构,行政长官作出重要决策和提交法案前,须征询行政会议。
立法会负责制定法律、批准税收和公共开支,以及监察政府的工作。
香港城市发展

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多元化 香港基本实现工业化后不久,经济遭遇两股巨大冲击波的夹击,一是1973 年的世界 石油危机;二是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挑战。70年代末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对 香港经济是一个重大而关键的影响因素。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来势迅猛,使香港在资 源和市场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了种种新的比较优势,造成了香港又一次迅速而 重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即“第二次经济结构调整”。 这次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征是 本地生产总值及就业构成中制造业的比重迅速下降,服务业比重迅速上升。工业多元 化。制造业开始走出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劳动及资本密集产 业中的技术密集度也在上升。 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以创新和科技为动力的知识经济 在经济高通胀和高成本的压力下,香港经济正出现新的调整,即由劳动密集型的服务 业转向向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转移,或服务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工序,特别是后勤支援 部门向外转移。
五、政策影响
政府的政策
政府的政策导向是影响城市发展和城市用地规模的重要因素,时而限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展, 时而使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超常规发展。一般而言,影响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动的相关政策有行政 区划调整、城市规划政策、土地管理体制、房地产产业政策和特殊优惠政策等等。 在悉尼的发展中,城市规划政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调整了悉尼的行政区划,通过用地预测 将人口预测转化为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的需求预测,并制定严格的土地使用计划来控制和管理城 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和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 (1)悉尼大都市规划 悉尼大都市规划先后编制过5次,一般期限为20~50年,分别在1948年、1968年、1988年、1995年 和1999年进行过编制。悉尼历次规划的主要内容如表10-6所示。 (2)可持续的悉尼—2030年悉尼规划 悉尼2030年规划以“建设长期持续繁荣、具有世界地位的活跃而生机盎然的城市”为目标。根据 此规划,未来的25年悉尼人口预计增加110万,政府面临着道路交通、住房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和 服务供给的诸多压力。其战略目标包括:适于居住、提高经济竞争力、保证公平、环境保护、高 效治理。 整个悉尼2030年规划包括七个战略计划,分别为:经济和就业、中心和走廊、住房、交通、环境 和资源、公园和公共区域、治理和执行。并同步启动了三个重大项目,即悉尼用水计划、西部悉 尼公园地块和新城开发。 这些战略计划和重大项目,均影响大悉尼各类建设用地规模的变动。
香港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启示

香港已经成功地经历了两次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以“创新与技术”来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
一、香港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性香港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其特殊性。
明清时代,香港的农业、渔业、航运业、制盐、种植香料均有一定规模,据说香港是因为“种植和出口香料的港口”而得名。
香港与世界各国产业结构调整规律不太一致的是,香港第一产业的比重历来很低。
#$%#年到#&’"年,香港以鸦片贸易、转口贸易等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为主,上个世纪’"年代开始过渡到以第二产业(即工业)为主,!"世纪$"年代以后,第三产业又逐渐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高达$*+,这一比例远远高出其他国家和地区,而且这种比例还在延续。
目前,制造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到#"+。
二、第一次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年至#&’"年,香港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转口贸易为主,其他产业基本上是围绕着对外贸易而运转的。
在这#""多年当中,第三产业是香港的主要行业,#&’"年,香港的制造业、建筑业加上水电煤气供应,即传统的第二产业,只占本地生产总值的#,-$+。
香港工业化的道路是从’"年代开始的。
一是#&’"年西方的对华禁运。
#&’"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了切断中国与国际的经济联系并防止中国进口战略物资,操纵联合国实施对华贸易禁运。
作为中国转口贸易港的香港的转口贸易连年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只能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
二是中国大陆解放战争的影响。
解放前夕,上海、天津、广州等不少城市的工厂搬迁到香港,大批资本、技术、设备和人才以及难民流入香港,使香港拥有了足够的资本、设备、技术人才、廉价劳动力等,有条件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
三是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
二次大战后,发达国家开始大规模的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一些劳动密集型工业向落后地区转移;同时,他们向低工资、低成本国家和地区购买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产品。
香港资料大全+正版资料

香港资料大全+正版资料香港,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风貌。
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香港不仅是购物天堂,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感受到现代化与传统的交融。
本文将为您介绍香港的各种资料,让您全面了解这座城市。
首先,我们来了解香港的地理信息。
香港位于中国南部的珠江口东岸,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组成,陆地面积约为1104.4平方公里。
香港的地形多变,山地、丘陵和平原交错分布,其中最高峰为大帽山,海拔957米。
香港的自然风光秀丽,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
其次,让我们了解香港的历史文化。
香港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融合了中西方的文化特色。
在香港,你可以看到传统的中式庙宇和现代的摩天大楼并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粤菜和各种国际美食。
香港还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如大屿山的天坛大佛、香港文化博物馆等,这些都是了解香港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此外,香港还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
作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之一,香港拥有发达的金融、航运和贸易业,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香港的货物贸易和服务业发达,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香港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吸引着全球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购物和休闲度假。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香港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各类学校、大学和研究机构众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同时,香港的医疗资源也非常丰富,拥有先进的医疗设施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市民和外来人员提供了全面的医疗保障。
总而言之,香港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风貌和发达的经济体系。
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全面的香港资料,让您更加了解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
如果您对香港有更多的了解和需求,可以通过正版渠道获取更多相关资料,帮助您深入了解香港。
香港回归20年的成就总结

香港回归20年的成就总结导语:“回归前拿的是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现在是中国的特区护照,这是变化。
不变的是,这两个护照权利、自由度都一样,去很多国家地区都免签,出入境很自由。
拿着特区护照我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很自豪。
”以下是小编整理香港回归20年的成就总结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为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基本法承诺香港回归后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一国两制”在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弹指一挥间,香港已回归祖国20年。
这期间,香港经历了哪些变与不变?“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
世界瞬息万变,有些‘不变’一定要坚守,有些则要顺应时势积极求‘变’。
关键是香港越来越好,这最重要。
”站在中银大厦61楼的办公室里,面对开阔的维多利亚港,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研究主任方舟说。
每周日上午,李秀恒总会带着家人来到铜锣湾一间茶楼,点上三明治、虾饺,以及他最爱的北菇鸡煲仔饭,配上陈年普洱,享受几十年如一日的早茶时光。
李秀恒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父母移民来香港,80年代开始创业,他从打工起家,一路发展成为身家百亿的香港“钟表大王”。
李秀恒说,回归前,身边不少朋友移民去了欧洲、加拿大,担心回归之后香港繁荣不再,港人生活方式会变。
但近年来,越来越多人“用脚投票”,选择“回流”到香港。
在基本法保障下,香港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保持不变,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港人公众假期中依然有复活节、佛诞日和圣诞假期;每周三晚或周日下午,人们依然成群结队涌入跑马地或沙田马场;午夜时分,中环兰桂坊依然熙熙攘攘,迎接各种肤色的朋友……谈起港人生活中的“变”,李秀恒表示,香港与内地社会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紧密,周围不少年轻人都去内地求学、创业,还有越来越多香港姑娘嫁给内地小伙。
数据显示,从XX年的2407宗,到XX年的7136宗,“港女北嫁”正成为内地与香港跨境通婚群体中一块迅速扩大的版图。
更有不少香港青年创业者被内地的“双创”大潮吸引,到北京、深圳寻找创业机会。
香港历年经济数据

香港历年经济数据一览(1961—2009年)两岸四地2010-02-25 16:12:20 阅读46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去香港政府统计处网站很容易得到香港历年GDP和人均GDP的资料,可惜只能截止到1961年,之前的就没有办法。
同时也可以得到1975年以后港元的汇率,但1975年之前的就没有。
为了补上这个缺口,只能采取迂回的办法,从世界银行发展数据库里找到香港1961—1975年美元GDP的数据,再倒推1961—1975年之间的港元汇率。
香港历年GDP的链接:.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al_tables/index_tc.jsp?tableID=030港元历年汇率的链接:.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s_by_subject/index_tc.jsp?subjectID=11&charsetID=2&displayMode=T世界银行发展数据库的链接:/ext/DDPQQ/member.do?method=getMembers&userid=1&queryId=135我们看到,香港的起点相当高。
1961年按照2007年港元不变价格香港人均GDP已经有25706港元,相当于4766美元(2008年美元价格)。
要是按照IMF公布的数据,中国大陆达到这个水平是在2005年。
很明显,IMF低估了中国的PPP规模,但无论如何香港的高起点是个不争的事实。
香港的特点是高起点,高增长,高通胀。
下图是香港1962—2009年的增长率:可以看到香港的经济增长是典型的过山车,经济时常大起大落,高则动辄两位数,低则不足3%。
而且,香港的一个特点就是受国际局势影响非常大,经济增长率与美国高度相关,抗危机能力差。
比如1974—1975年,1982—1983年的香港经济的萧条期正值美国的经济危机。
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香港就负增长。
香港正版资料大全

香港正版资料大全一、香港的历史与文化香港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史前时代。
在19世纪中叶,香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并在20世纪以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和商业枢纽。
香港的文化融合了中西方元素,既有传统的中式建筑和传统艺术,又有现代的西方影响和国际化的艺术和文化。
二、香港的地理与气候香港地处东亚的南部沿海,与中国大陆相连。
它的地理位置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迷人的景观。
从高山到海洋,从繁华的城市到宁静的乡村,香港拥有多样化的地形和景色。
香港的气候受到亚热带气候的影响,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凉爽,适合各种户外活动。
三、香港的旅游景点香港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旅游景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香港迪士尼乐园是一个著名的家庭度假胜地,提供各种娱乐设施和表演。
维多利亚港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天然港口之一,其边上还有天际线的灯火辉煌。
太平山顶是一个俯瞰香港全景的绝佳地点,游客可以乘坐缆车抵达山顶,欣赏美丽的风景。
除此之外,香港还有香港海洋公园、黄大仙祠、香港湾仔码头等让人流连忘返的旅游景点。
四、香港的美食香港以其丰富多样的美食而闻名于世。
从传统的粤菜到国际化的美食,无论是街头小吃还是高级餐厅,香港都能满足各种口味的人。
例如,著名的港式点心,海鲜烹饪,以及传统的火锅,都是香港美食的代表。
此外,香港还有许多特色的夜市和街头小吃摊位,提供各种经济实惠的美食选择。
五、香港的购物天堂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商业中心,香港被誉为购物的天堂。
无论是奢侈品牌还是本地特色商品,香港的购物场所应有尽有。
中环、铜锣湾和尖沙咀是香港最受欢迎的购物区,拥有许多大型购物中心和街头商店。
此外,香港还有许多著名的夜市和街市,供游客购买各种特色商品和纪念品。
六、香港的艺术与文学香港是一个极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城市,拥有繁荣的艺术和文学界。
香港的艺术家和作家在国际舞台上享有盛誉,他们的作品涵盖了各种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和文学作品。
香港 简介 中英文

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香港被形容为“荒芜之地”。
时至今日,香港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商贸中心,跻身世界大都会之列。
香港除了拥有世界上最优良的深水港外,可说是没有其他天然资源。
香港能成为一个生产力强、创意无尽的城市,关键在于拥有勤奋不懈、适应力强、教育程度高且富创业精神的工作人口。
香港的工作人口约358万。
香港受英国管治个半世纪后,在1997年7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
根据《基本法》,香港保留现有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50年不变。
除防务和外交事务归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香港位于中国东南端,是发展日渐迅速的东亚地区的枢纽,地理条件优越。
香港总面积达1104平方公里,由香港岛、一海之隔的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262个离岛)组成,其中郊区多集中在新界。
2005年年中,香港人口约694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20人。
居于香港的外籍人士数目相当多,共有约517560人,人数最多的国籍首三位如下:菲律宾(130810)、印尼(114020)和泰国(28360)。
气候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区,但差不多有半年时间带有温带气候性质。
冬季的温度可能跌至摄氏10度以下,夏季则回升至摄氏31 度以上。
雨量集中在4月至9月间,约占全年雨量的90%。
主要国际贸易中心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经济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五大银行中心。
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
香港也是成衣、钟表、玩具、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总值位列全球高位。
全球服务中心在2005年,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服务出口地。
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主要行业包括旅游和旅游业、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运输服务、金融和银行服务及专业服务。
跨国公司的业务基地约3900家国际企业选择在香港设立亚洲区总部或办事处,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批发零售和进口与出口贸易、其他商用服务(例如会计、广告和法律服务)、银行和金融、制造业、运输及相关服务。
香港新型工业化:向“新”而行_汇聚发展动能

香港新型工业化: 向“新”而行 汇聚发展动能
香港计划推出新型工业加速计划,以此提升香港相关企业的竞争力,支持加快 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赋能香港高质量发展。
文 | 汪灵犀
“我们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100亿元(港元,下同) 新型工业加速计划,为重点策略性企业在港新建智能 生产设施提供配对资助。”在近日举行的香港创新科技 与产业发展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香港特区政府创新 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介绍,希望通过该计划提升香 港相关企业的竞争力,支持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 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赋能香港高质量发展。
除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外,香港也积极引入重点创 科企业,推动创科产业更好发展,,最 新一批25家重点企业不久前正式签约落地香港,加上
香港整体制造业的工业生产指数在 2023 年第四季度录得 4.1% 的年升幅,第三季度则按年升 4.4%,成绩令人欣喜。
陈祖恒介绍,借助新型工业化,一批香港传统工 业企业焕发出新活力。比如香港和利集团,已经拥有 逾60年钢材供应经验,然而中高强度钢材焊接主要依 赖人手进行,工作量繁重,加上工作环境艰苦,焊接 从业人员长期短缺。通过引进数码化技术,焊接工人 只须通过平板计算机控制多个机械臂,就能采用最佳 工艺参数焊接工件。这不但确保工人在安全环境工作, 长远看来,也有助于吸引更多新人入行,传承有价值 的工业手艺。
2023年落户的企业,未来几年将在港投资超过50亿美 元,创造逾1.3万个就业机会,当中大部分为科研和管 理职位。这些企业近半从事生命健康科技产业,其他 还包括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金融科技、先进制造与新 能源科技等。
帮助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
“新型工业化与以往香港提及的‘再工业化’不同。 ‘再工业化’更多注重提升传统工业的竞争力,而新型 工业化则更加注重通过信息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引 领经济发展新方向。”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行政总裁叶 成辉认为,新型工业化不是把工厂搬回香港,而是充 分利用香港独特优势,加强科研创新,发展高科技产 业和绿色产业。
港台经济专题之7:香港的制造业

4、制造业多元化的深化发展阶段
• • • •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 背景: 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严重(滞涨); 2、国际竞争加剧(中国内地、东南亚)
• • • • •
深化途径: A 用新技术装备传统产业 纺织服装—时装化 电子、钟表、玩具—自动化 B 推动在港已丧失生存环境的产业向外转移 (珠三角、东南亚)
• • • • • • • •
特点: A 以国际市场为导向 1959年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贸易总额的 69.6% B 以纺织制衣业为主 1959年,纺织制衣业工人占全港制造业工 人的40% C 发展速度迅猛 1947年至1959年工厂数从961家增加到 4541家 D 发展层次不高 低档次产品(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
特点:
• A 制造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 型转化(如电子) • B 制造业内部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 纺织服装业地位明显下滑 • 重工业比重有所上升(集成电路、显示器、 马达、高频电路、注塑机械等) • C 制造业在整体经济中的份额急剧下降 • 3%左右 • (1950-Biblioteka 980年代,制造业是香港经济的支 柱)
• • • •
市场规模小 C 层次较低 从属、次要地位 从属于转口贸易
2、现代制造业崛起阶段
• 1945年-20世纪50年代末期 • 背景: • 1、中国内战、朝鲜战争等因素致使转口贸 易衰落; • 2、发展制造业的条件和环境不断成熟(解 放前夕大量内地资本、设备和技术工人入 港;世界经济复苏;国际产业转移)
(三)香港制造业的主要行业
• • • • • • • • • • 1、制衣业 雇用人数最多 2、电子及电器行业 视频电话、视像光盘机、灯饰等 3、纺织业 4、钟表业 5、玩具制造业 高质量玩具 6、珠宝首饰业 7、印刷和出版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韩晓苑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信息》
【年(卷),期】1997(000)015
【摘要】一、历史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是港英政府法定机构,成立于一九六七年,其目标在于促进香港工业界提高生产力。
二、任务促进香港工业生产力的提高,并鼓励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研究有关促进和提高生产力的各项事宜;并就香港工业生产力及提高生产力之措施向港督提供意见;咨询、协调及协助人士或机构,在本港或外地从事以提高工业生产力为目标的研究计划、发展方法或传播技术等活动;设立和主持生产力促进中心。
在企业方面,致力为对工业发展重要的范围提供训练、顾问、技术与实验室等综合服务。
在工业方面,鉴定创新发展机会。
在政府方面,进行多项技术经济研究,从而为当局就影响当地工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提供意见。
此外,还致力咨询、协凋及协助有关人士或机构,在本地或外地从事以提高工业生产力为目标的研究计划、发展方法或传播技术等活动,并在本地及海外承担发展生产力有关工作。
【总页数】1页(P13-13)
【作者】韩晓苑
【作者单位】中国科协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打造智能灵活系统服务制造业——访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自动化科技部首席顾问葛明博七 [J], 张嘉雄;刘昌勇;
2.星星之火,“科”以燎原访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星科动力有限公司 [J],
3.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对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启示 [J], 李永平
4.铸造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作框架协议在港签署 [J],
5.Epicor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作为香港制造业提供优化技术推动“工业4.0”发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环保企业奖
• 主办机构包括: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环境保护运动 委员会、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总商会、环境保护 署等
• 得奖者更可享有以下荣誉: - 获邀在一个隆重典礼上与公众分享其成就及经验 - 透过本地和国际传媒进行免费宣传 - 获准在报章或刊物上宣传所得奖项 - 通过互联网名扬国际
• 主题︰「减少废物」、「节约能源」、「清新空气」
创新知识企业奖
• 主办机构: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广东省知识产权 局等
• 提升香港与内地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藉此 从代工生产(OEM)的模式,升级为原设计制造 (ODM)及原创品牌制造(OBM)的模式 。
• 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必须要加强 产品及技术创新的能力,而其中的关键,就是知 识产权的创造及管理。
香港无线科技杰出大奖
• 主办机构: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无线科技商会 • 协办机构:香港无线科技发展中心 • 成就:今年的无线企业应用方案金奖的得主是电讯
盈科的「优先自选通讯服务」,把不同来源的讯息 综合在一个计算机接口内,无论是电话、电话留言 信箱、图文传真及电子邮件,想要优先处理那个讯 息,只需简单一按即可,就是要回复对方电话,也 只需在计算机接口上一按即可。
市场研究
产品设计 工程
知识产权 采购 专利 内部物流管理
生产 质量管理
配送 物流管理
批发、零售 客户服务
•产品创新方法(TRIZ) •3D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 •快速原型 •精密模具
•企业资源规划(ERP) •全面ERP方案 •供应链管理方案
•厂房自动化 •3D计算机辅助生产 •镁合金及金属处理 •微型制造 •IPC 9151测试 •物料测试
超过三千员工参与大奖。
谢谢!
企业资源规划中心
香港计算机保安事故协调中心 无线电应用中心 软件业信息中心 电子采购中心
可靠性测试/计量中心 香港塑料机械性能测试中心
CEPA业务发生中心 中小型企业中心 专业联合中心 科技产业联交所 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等30多个中心、10个实验室
业务成绩
每年提供超过:
1,500咨询顾问项目 服务超过4,000家企业 1,200培训课程 修读人数超过20,000 超过50项大型展览会、考察团 接待超过10,000名访客 出版14本商业信息 指南及刊物供多个行业查阅
•专利申请资助计划 •专利搜寻 •专利配对 •知识型企业 •科技商品化 (生产力科技(控股) 有限公司)
•清洁生产技术 •WEEE/RoHS符合 •环境管理(ISO
14000) •环境测试
•精益生产 •流程再造 •ISO-TS16949 •ISO-22000
•品牌企业奖 •优质旅游服务计划 •ISO 10002客户投诉 管理系统
业界开拓新工业
核心能力-信息技术
• 协助本地软件业开拓内地及国际 商机
• 推广信息技术应用 • 透过「香港计算机保安事故协调
中心」(HKCERT)促进信息保安 • 透过「香港开放源码软件中心」
(HKOSSC)促进开发及应用开放 源码软件
全力推动粤港合作 - 粤港信息化
• 开拓内地信息系统集成市场
创意创业大赏
• 主办机构:城市青年商会 • 协办机构: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及本港各大商会等 • 鼓励本地青年创意创业,及表扬创意创业者对工
业及社会的贡献。 • 于「财经博览」 中举办「创意创业,创富无限」
论坛,应届创意创业大赏得主于论坛与众分享其 「创意创业」的心得及成功之道。
优质旅游服务计划
• 香港旅游发展局就零售业和餐饮业的服务水准, 为来港旅游的人士把关,推行优质服务的计划
美国波多里奇质量奖
目前己超过50个国家采纳美国波多里奇奖准则 作为国家质量奖评审准则
中国现有超过30个省市地区推行政府质量奖
21
卓越绩效模式–已被世界广泛采用
澳洲品质奖 新加坡质量奖 香港管理协会优质管理奖 中国质量管理奖 深圳市市长质量奖 东莞市政府质量奖
美国波多里奇质量奖
目前己超过50个国家采纳美国波多里奇奖准则 作为国家质量奖评审准则
使命 我們致力協助業界達到卓越的生產力,以提 升競爭及持續發展能力。
核心價值 我們堅守下列核心價值,實踐工作使命: 誠信正直 融合貫通 靈活創新 公平公正 以人為本 全心全情 專業精神 伙伴同行
理事会组成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理事会委员 主席 副主席
10位资方代表
2位学术界代表
3位劳方代表
5位政府官员代表 2位专业团体代表
生产科技
信息技术
环境科技
•物流管理专业培训 •物流技术 (货车智能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 •顾问服务
管理系统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服务体系
香港清洁生产中心 先进表面处理科技中心 先进表面处理技术发展中心 先进电子工艺中心 电磁兼容科技中心 精密光机电科技中心 计算机辅助及制造CAD/CAM 中心 快速原型科技中心 汽车科技与智能中心 精密铸造科技中心 精密模具技术中心 塑料科技中心 香港珠宝科技中心 香港钟表科技中心 制衣工艺示范中心
常务委员会 主席参事委员会
财务 委员会
职员事务 委员会
科技商品化 委员会
业务发展 委员会
中国内地 委员会
2位政府官员 代表
香港生产力促 进局总裁
电子工业事务会 环境管理事务会 基础工业事务会 信息科技事务会 中小企业事务会 纺织及制衣业事务会
横跨价值链的技术及管理专业顾问服务
•工业研究 •工业期刊 •工业指南 •专题市场研究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1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 60年代,香港政府成立三局支持工商业发展
1967年–
1966年–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提升工业生产力
香港贸易发展局 ─推广产品及服务贸易 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 ─减低出口商的风险
愿景、使命、价值
願景 我們矢志要成為業界提升生產力的最佳伙伴
企业卓越管理的发展蓝图
高增值
高科技
高知识 产权
高创意
顾客服务
香港工商业奖 环保类别、 生 产力及品质类 别
香港环保企业 奖
香港工商业奖 科技类别
香港无线科技 杰出大奖
最佳创建品牌 企业奖2007 (大中华区)
创新知识企业 奖
香港工商业奖 优质旅游服务
创意类别
计划
创意创业大赏
中小型企业优 质顾客服务大 奖
• 生产力局的角色:优质服务的标准制定和审核顾 问
• 推行七年来,以有约二千家零售商户和约一千家 餐饮商户参加计划,合共为超过六千的店铺进行 审核,确认签发「优质旅游服务标志」。
中小型企业优质顾客服务大奖
• 主办机构:香港优质顾客服务协会 • 生产力局的角色:技术顾问 • 推行六年来,每年均有约七十家中小企业参加,
– 信息产业部暂委生产力局评审香港企 业资质
– 协助粤港信息科技业合作承办省政府 系统集成项目
• 促进国际软件外包商机
– 协助香港软件外包联盟与广东软件出 口委员会合作
– 在广州信息化办公室协助下,设立穗 港软件合作中心
核心能力-环境科技
•协助工商企业有效地利用资源及能源 •开发及向不同行业转移「绿色」科技 •符合国家及国际环保法规标准
深圳市光明區 升級轉型培訓及輔導 (1.5M)
中山小欖鎮 升級轉型之產業培訓及實效推進
(2.4M)
中山小欖鎮 產業升級規劃 (1M)
深圳市 深港企業升級轉型支援 (0.5M)
東莞市 推動在莞港資企業升級轉型 (100M)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香港相关大奖对提升 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激励
核心能力 -管理系统
• 协助工商企业采纳世界级管理模式及标准 • 发展人力资源 • 提升企业营运 • 优化重组后的「生产力培训学院」(PTI) • 并增设「企业管理培训中心」(BMTC) • 成立卓越绩效管理中心
卓越绩效模式–已被世界广泛采用
澳洲品质奖 新加坡质量奖 香港管理协会优质管理奖 中国质量管理奖 深圳市市长质量奖 东莞市政府质量奖
最佳创建品牌企业奖2007 (大中华区)
• 主办机构: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 合办机构:中华商标协会
• 支持机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本港各大商会、澳门生 产力暨科技
• 目的是推广以大中华地区作为总部的原创最佳品牌企业、 促进区内企业的品牌发展,透过品牌评核及顾问服务增强 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并使大中华区的最佳创建品牌企业的 杰出成就得以发扬光大、为业界树立优秀的典范,从而积 极向中国内地、港澳台及海外宣传品牌企业,拓展国际市 场,成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
中国现有超过30个省市地区推行政府质量奖貸款 一站服務
6. 幷購 私募 融資
審慎調查
7. 企業轉三資
8. 創建品牌 內銷服務
1.産品研發 2.環境管理 先進製造 綠色生産
3.資訊科技 4.現况評估 物流管理 人力資源提升
轉移
9.
企業轉移
10.廠房遷移 項目管理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扩展珠三角工业支持网
• 在特区政府驻粤办的协助下,生产力局自 2003年开始将服务网络扩展至珠三角
• 成立3间珠三角独资企业
• 2003年– 生产力(广州)咨询有限公司
• 2004年– 生产力(东莞)咨询有限公司 生产力(深圳)咨询有限公司
深港生产力基地
• 2007年10月15日揭幕 • 成立目的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将致力向业界提供环境科
技支持服务,并协助珠三角的港商采用清洁生 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清洁生产伙伴计划
• 香港政府计划拨款九千三百万元给促进局,开展 一项五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