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检查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案检查制度
教案是讲课的依据。

教师必须依据对大纲的理解、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对学生的了解,精心设计并写出每节课的教案。

为了提高教师对教案设计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无教案不能上课的意识,特规定教案检查制度。

一、检查形式
1.学校每学期对教师的教案检查不少于五次。

检查形式可为:教研组内普查、教导处抽查、学校总结性检查。

每次检查应记录在教学处发放的统计表中,作为学期量化考核常规项目的数据,纳入评优评先。

2.每次教案检查后,教研组长应在组内对教案的优、缺点进行讲评,评出优秀教案。

对存在问题较多的教师应及时给予具体的指导。

3.每学期期末教研组长要对组内每一成员的教案给予综合评价,按3/4/3比例确定出A、B、C、D等级,学校将评出的优秀教案进行展览。

对于教案一向优秀的教师学校给予“教案免检”的荣誉。

二、检查内容
1.有否有编写教案。

2.环节是否完整,目标、重难点、准备、过程是否合理有特色。

3.书写是否工整。

4.是否提前备好教案。

4.集体备课的教案是否有增减、旁注。

5.是否有进行教学反思。

三、编写要求
1.每一单元(课)环节完整,包括:依据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作业、课后小结。

2.每一节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要讲清的概念、原理、知识点及
知识要求层次。

3.每一节课要有实施教学目的的方法、教学手段、精选例题、板书的设计。

4.教案要条理清楚、字迹工整、书写美观、适当用彩笔以突出重点。

5.教案要注明授课班级、周教案数、教案的序号。

6.青年教师要有详案,除有完整的环节外,教学内容应包括新课导入、内容的分析、提问、小结。

7.倡导任课教师提前一周备写教案,严禁使用旧教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