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甘的蝴蝶《巴甘的蝴蝶》阅读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甘的蝴蝶《巴甘的蝴蝶》阅读附答案巴甘家在内蒙赫热塔拉村,春冬萧瑟,夏天才像草原。
大片绿草
上,黄花先开,六片小花瓣贴在地皮上,马都踩不死。
铃兰花等到
矢车菊开败才绽放。
每到这时,巴甘比大人还忙:采一朵铃兰花,跑几步蹲下,再采
红火苗似的萨日朗花。
父亲被撞死了。
妈妈不知得的是什么病,躺
在炕上,额头上蒙一块湿毛巾,许多人陆续来看望她。
晚上,巴甘躺在妈妈身边。
妈妈摸着他的头顶的两个旋儿,看他
的耳朵、鼻子,捏他的小胖手。
“巴甘,妈妈要走了。
到那个地方就
不再回来了。
”巴甘警觉地坐起身。
“巴甘,每人有一天都要出远门,去一个地方。
爸爸不是这样的吗?你和大舅在一起。
我走了之后,每年夏天变成蝴蝶来看你。
”
变成蝴蝶?“我可以告诉别人吗?”巴甘问。
妈妈摇头:“有一天,村里人来把我抬走。
那时我不说话,也不睁
眼睛了。
你不要哭,不要喊。
我不是能变成蝴蝶吗?”“变成蝴蝶就
说不出话?”妈妈躺着点头,泪从眼角拉成长条流进耳朵。
她说得真准。
有一天,家里来了很多人,几个人抬妈妈出去。
人
们忙乱着,江其布舅舅蹲着,捏巴甘颤抖的肩头。
从那时起,村里开始大旱。
过去,洼地要么有深绿的草,要么在
雨后长蘑菇,都会有花。
现在全是沙子,也看不到蝴蝶。
妈妈变成
蝴蝶之后,要用多长时间才能飞回赫热塔拉呢?
后来,舅舅把家搬到奈蔓塔拉,给人种水稻,巴甘读小学三年级。
这里的学校全是红砖大瓦房,有升国旗的旗杆。
玻璃完好,冬天也
不冷。
有一天下午,文老师指着一些挂图问:“同学们,这是什么?”
“蝴蝶。
”大家说。
图上的蝴蝶张开翅膀,黄翅带黑边儿,两个触
须也是黑的。
“这是什么?”“蛆虫。
”“对。
这个呢?”她指着一个像栗子带尖的
东西,“这是蛹。
同学们,我们看到美丽的蝴蝶其实就是蛹变的,你
别看蛆虫和蛹都很丑,但变了蝴蝶之后……”
“你胡说!”巴甘站起来,愤怒地指着老师。
文老师一愣,说:“巴甘,发言请举手。
”巴甘坐下,咬了一下嘴唇。
“蛹在什么时候会变成蝴蝶呢?春天,大地复苏……”
巴甘冲上讲台,一口咬住文老师的胳膊。
文老师大叫,教室里乱了。
巴甘在区嘉布的耳光下松开嘴,文老
师哭了。
巴甘把挂图扯下,撕烂,在脚下踩。
鼻子还在流着血。
几
个女生惊恐地抱在一起。
校长来了,用手戳巴甘的额头,巴甘后仰坐地。
校长与江其布舅
舅向文老师赔笑,舅舅把一只羊牵来了送给文老师。
巴甘到了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成了旗一中的名人。
在自治区数学
竞赛中获得了第三名,获得了邵逸夫奖学金。
暑假时,巴甘参加了“哲里木盟”组织的优秀学生夏令营。
夏令营
最后一天去参观黄海学院。
他们先参观生物馆,来到昆虫标本室。
蝴蝶!大玻璃柜子里粘满了蝴蝶,大的像豆角叶子那样,小的像纽带扣,有的蝴蝶翅膀上长着一对圆溜溜的眼睛。
巴甘心里咚咚跳。
讲
解的女老师拿一根木棍,讲西双版纳的小灰蝶,墨西哥的君主斑蝶,凤眼蛱蝶……巴甘走出屋,靠在墙上。
蝴蝶为何到了这里?因为青岛有海吗?赫热塔拉和奈曼塔拉已经
好多年没有蝴蝶了。
蝴蝶迷路了,它们飞到海边,往前飞不过去了,落在礁石上,像海礁开的花。
巴甘走向拿木棍的女老师,鞠躬。
他把钱掏出来,有纸币和手绢
包的硬币,捧给她:“老师,求您把它们放了吧!放它们飞回草原去。
”
“放什么?”
“蝴蝶。
”
女老师笑了,看巴甘脸涨得通红并有泪水,又止住笑,拉住他的
手进屋。
巴甘沉默了一阵儿,一股脑儿把话说了出来。
女老师用手
绢揩拭泪水。
等巴甘说完,她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木盒问他名字。
“巴甘,这个送你。
”女老师手里的水晶中有一只美丽的蝴蝶,“是
昆山紫凤蝶。
”她眼睛红着,鼻尖也有点红,说,“美好的事物永远
不会消失,今生是一样,来生还是一样。
我们相信它,还要接受它。
这是一只巴甘的蝴蝶。
”
18、开头一段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
19、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4分)
(1)妈妈躺着点头,泪从眼角拉成长条流进耳朵。
(2分)
(2)巴甘把挂图扯下,撕烂,在脚下踩。
(2分)
20、文中的女老师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分)
21、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巴甘的蝴蝶”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6分)答案:
18、描写了巴甘家乡气候与植物的特点,揭示了生存条件的恶劣以及植被生命力之顽强。
(2分)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分)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环境描写的作用的理解能力,答题时,既要牢记环境描写的几方面作用,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又要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分析。
如“春冬萧瑟,夏天才像草原”既体现了巴甘家乡气候与植物的特点,又交代了人物活动场所的恶劣条件,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19、(1)细节描写,刻画了巴甘妈妈将要离开人世时内心深深的痛苦与留恋。
(2分)(2)动作、心理描写。
表现了巴甘对文老师讲解内容的愤怒与反抗,揭示了巴甘内心对母亲的思念。
(2分)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的分析理解能力,要根据句子的一些关键词来分析其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第一句,根据“躺、点头、从、拉、流”几个关键词,很明显运用了细节描写,有利于把巴甘妈妈的心理活动刻画出来。
第二句,由“扯下”“撕
烂”“踩”这几个动词,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把巴甘的内心情感世界表现出来,答题时,可结合着具体内容来答出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巴甘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20、为巴甘的遭遇落泪伤心,真诚善良,有爱心。
(2分)②善于引导学生,用心助人。
(或:送给巴甘镶嵌蝴蝶的水晶,劝慰巴甘,让他相信真情永存。
)(2分)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文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答题时,①先定位人物形象,②再进行性格分析,③分析紧扣文本。
21、①形象地揭示文章主题,表明了女老师对巴甘怀念妈妈情感的赞许。
②“蝴蝶”是母爱的象征,也是本文叙事的线索。
③以此为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每点2分)
试题分析:此类题一般要从文本内容、主题、结构、文体等方面分析作答。
如在内容上,“巴甘的蝴蝶”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女老师对巴甘怀念妈妈情感的赞许,揭示了文本主题,“巴甘的蝴蝶”一直贯穿文本始终,在结构上,起着线索作用,在文体特点上,以形象生动的标题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