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幼儿教育(课堂PPT)
《外国教育史》第七章___近代世界各国教育_ppt
![《外国教育史》第七章___近代世界各国教育_ppt](https://img.taocdn.com/s3/m/10bb70230722192e4536f6b4.png)
(一)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发展
1、国家拨款补助教育。 1833年教育补助金法案 1833年教育补助金法案
福 斯 特
2、设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 1839年成立 枢密院教育委员会——1856年改为教育局—— 1839年成立 枢密院教育委员会——1856年改为教育局—— 1899年改为教育署 1899年改为教育署 初步完成了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国家化。 3、制定一系列法令、法案 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 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
导生制
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是一种新的教学制度。 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是一种新的教学制度。 由英国的传教士兰卡斯特在伦敦创办的一所学校里较早采 用。它主要是由教师先从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 成绩较好的人充任导生,以后,也由导生对这些学生进行 检查和考试。在这些导生的帮助下,一位教师在一个教室 里往往能够教几百名学生。 。 采用这种制度的学校被称为导生制学校。 这种制度能够节省开支、能很好地弥补经费和师资不足, 扩大教育规模,也满足了对平民及儿童的初级教育的要求, 同时有助于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因此一度非常盛行。 但由于导生的水平有限,因此教学质量比较低。
重传授农业、法律、医学、建筑、军事等实用 知识,这种实用倾向代表了近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中世纪英国的大学
牛津大学(12世纪) 牛津大学(12世纪) 剑桥大学(1209年) 剑桥大学(1209年)
Merton College of Oxford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新大学运动
1826年,伦敦大学创立 1826年,伦敦大学创立 打破了传统大学垄断英国高等教育的历史 与传统大学相比,伦敦大学不仅取消了传统 大学中的神学部,代之以理学部和工学部, 而且在各学部引入大量近代新型课程。从而 揭开了英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序幕。
12第十二章 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
![12第十二章 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bf2cd60763231126edb11a1.png)
把本民族语言放在中心地位,重视本国语文历史地理的学习,培养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
2019/11/9
第十二章 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
14
第四节、近代俄国的学前教育
二、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
2.论儿童教育
重大贡献:科学论证了教育学的心理学和生理学基础,提出以自然和精神现象的科学规律
为依据开展教育和教学
1.论教育的民族性
其教育思想充满民族和民主精神。
乌申斯基(18241871)
反对沙皇教育专制,批评盲目崇拜西欧教育制度
主张建立以“民族性原则”为基础的教育学体系
民族性与教育相辅相成,有助于启发民族成员的智慧和自我意识,激发民族情感
既反对全盘西化,也反对保守主义,民族性不完美,需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
堡“劳动妇女救济院”设“收容所”,收容出外谋生母亲的孩子,教以阅读、书写、 唱歌、体操等,随后又开4个分所,不就首都及各地兴起类似机构 奥多耶夫斯基(1804-1869)是孤儿院事业的著名领导者,编写有趣兼教育意义的 读物《伊里涅爷爷的童话》《初步教育方法经验谈》
2019/11/9
第十二章 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
1.伦克夫妇/别劳夫人引进福禄倍尔幼儿园 最早引进福禄倍尔幼儿园的是德国流亡者政治家伦克夫妇(1851年设立幼儿园) 1854年,别劳夫人在伦敦教育博览会上演讲,推介福氏教育,受教育行政部门重视 1861年,伦克归国,政府公布《修订教育法典》规定:根据测验成绩决定补助金额,怀氏法复辟
2.伦敦福禄倍尔协会与学前教育的复苏 随自由主义风尚,1873.74年曼城和伦敦相继成立福禄倍尔协会,并开设教养员培训所和幼儿园。 协会持续与政府接触,促进1881年“教育法”加入实物自然生活及手眼训练科目,1892年修订 “教育法”确定女助教须持福氏协会的资格证明上岗,并决定不再考核读写算,转而重视幼儿自 我活动,强调各种能力全面协调发展。 引进福禄倍尔幼儿园后,英国学前教育出现双规制。
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课件
![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cd5e3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a.png)
(三)高等教育
▪ 1810年柏林大学的创建——洪堡 ▪ 首先,柏林大学具有充分的自治权,提出了学术
自由的原则、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 其次,聘请既有精深的学术造诣,又有教学技能
的教授。费希特被选为柏林大学的首任校长。 ▪ 再次,重视学术研究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认
为大学的职能是探索真理、创造知识。 ▪ 降低神学的地位,将哲学提高到与法学、医学同
A 激发必须以天资为基础
B 没有激发便没有发展,天资也就停止不前
3.自由自主
第斯多惠说“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者 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 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从外部只能受到激发。”
A.人必须主动掌握知识,占有知识
B.天资的发挥与教育的实施均须注重个人自由自 主的发挥,必须注意个人自主学习的进行。
是一个人本身能力和活动可能性的基础,是人们发 展能力和力量的胚胎。 A 每一个新生儿都具备人类的普遍天资 B 儿童无论在身体还是智力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C 人的天资是随时间连续不断的发展的 D 教师不能过早或者过晚激发天资
2.教育(变可能为现实)
天资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激发(教育、 外部条件)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两者是互相联 系的
7.在特殊能力方面
▪ 教师首先应具有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凡是会 想不会表达,主要是思想不清”,“说话简洁的 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
▪ 其次要有出色的教学能力,教学“不是传授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是激发、启迪和活跃”,“学生只 要有了这种活跃的情感,教师就不必额外督促学 生好好学习”。
➢ 为此,第斯多惠提出教学要变换花样,“花样翻新是 生活的调剂”;教师要活泼,要“兴致勃勃地(而不 是矫揉造作地)和儿童打交道”;要充分发挥个性, “教师的人格会给教师带来威望、权力、影响和力 量”。
外国教育史09《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俄国)》PPT课件
![外国教育史09《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俄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121d766137ee06eff918c8.png)
8
19世纪70年代,沙俄为抵制革命运动,教 育上采取了一系列反动政策,加强教育管制 ,增强教育宗教性和等级性的教育措施,教 育再次走向倒退:
– 废止学校委员Βιβλιοθήκη 选举制度 – 政府拨款资助教会所办堂区学校的发展,加强
宗教教化力量 – 限制地方自治机构创办学校的权力 – 提高神学知识在学校教育内容中所占比重
叶二《国民学校章程》 亚一《暂》《大》 1815年后反动
亚二(60年代改革)70年代后
思想:乌申斯基
4
一、俄国近代教育概况 1、彼得一世改革——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
1)创建实科性质的专门学校,培养急需人才 2)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3)创建科学院1725
这一时期,俄国教育事业突出成就是根据
罗蒙诺索夫的倡议于1755年创立莫斯科大 学,具有世俗性质和民主化倾向,设法律、
7
4、亚历山大二世(60年代改革)——19
世纪中叶,废除农奴制,开始了教育上的改革 :
1)1860年,《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章程》,俄 历史上第一次规定建立女子学校
2)1863年,《俄罗斯帝国大学章程》,很大程 度恢复了大学的自治权,使其有较大学术自由
3)1864年,《初等国民学校章程》、《文科中 学和中学预备学校章程》:扩大了国民学校办 学主体的范围,规定允许男女同校,完善初等 学校的管理体制;可招收各阶层的儿童。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1cd55ab700abb68a882fb22.png)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第五章近代欧美与日本得学前教育—-发端于17世纪后半期得英国贫民婴幼儿保护与养育设施就是近代欧洲学前教育设施得胚胎。
由此开创了近代贫民慈善学前教育得传统。
主要目得在于挽救贫民婴幼儿得生命,教育得成分微乎其微。
—-欧文创办了幼儿学校后来形成了一场运动。
产业革命得影响1840福禄培尔创办了幼儿园,为社会中上层家庭得儿童接受社会学前教育提供了条件,同时开始出现“双轨”倾向:一轨为中下层,一轨为中上层所设。
【总述】1835 法国率先开始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制度得历史进程;40年代英国通过政府拨款形式,加强了政府对幼儿学校得控制;19世纪后半期,法美日等国得公立学前教育机构得到较大得发展,成为整个公立学校系统得有机组成部分。
第一节英国得学前教育一、17世纪末至18世纪上半期英国贫民政策中得幼儿保健与保育问题这种发端于英国得、作为贫民政策得幼儿保护与养育设施时近代欧洲幼儿教育设施得根源与胚胎。
二、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幼儿教育得开创与发展(一)背景:首先就是幼儿得安全与健康问题;其次就是初等教育得内容提早到幼儿阶段成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幼儿学校教育内容得基本特征;三就是社会问题.(二)怀尔德斯平得幼儿学校运动就是英国幼儿学校得著名领导人,于1920开办一所幼儿学校,堪与欧文(1816创办幼儿学校)并举,对19世纪欧美各国得幼儿学校运动产生了广泛得影响。
—-强调智育。
其教学方法就是“开发教育方法":激发好奇心;从已知到未知;通过感觉教学;让孩子独立思考;把教育与娱乐结合起来。
为贯彻上述原则,设计了“阶梯教室”“教学柱"“教学架”“调换架”等教具.“发展课本”等教材——把初等教育得内容下放到幼儿阶段——其幼儿学校得最高目标在德育方面——对幼儿学校得教师提出了很高得要求(三)英国政府得幼儿学校政策1840 枢密院教育委员会视学官首次发出关于幼儿学校检查项目得训令,这时幼儿学校才真正成为国库补助得对象。
近代英法美德日苏联的学前教育--PPT课件
![近代英法美德日苏联的学前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7014a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7.png)
第十三讲
四、 俄国的学前教育
四、 俄国的学前教育
(一) 别茨考伊的教养院
招生对象
收容2—14岁的弃婴和 孤儿
教育方法
教学内容
根据儿童的爱好 去进行知识教育,学 习过程对儿童来说应 当是愉快的,不能强 迫儿童学习知识;教 养院重视道德教育、 体育锻炼,禁止体罚。
包括游戏、体育、德 育、劳动等。分年龄 阶段实施。
第十三讲
二、 法国的学前教育
(二)柯夏的托儿所
意义 教学内容 教育方法 教育设施
• 在公共贫民救济设施中,托儿所是最有效、最现实、 最有成果的
• 将宗教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 在智育方面主张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教育,包括读、写、
算、几何、地理、历史、博物、图画等
• 直观教学法,以实物教学为主
• 设立“阶梯教室”,使用教学柱、置换架等教具。
第十三讲
四、 俄国的学前教育
(四) 乌申斯基对俄国学前教育的贡献
“教育的民族性原则”主要内涵是:
一是俄国的教育不能简单地抄照搬别国的教育制度,而应该从本国的教 育实际出发,制定完全符合本国特点的国民教育制度;
二是要继承俄罗斯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必须重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 教学。
第十 三讲
五、 美国的学前教育
经费来源
全靠慈善募捐来维持, 实际因为经费短缺、
物质匮乏。
第十三讲
四、 俄国的学前教育
(二) 葛岑教养院(幼儿实验学校)
办院宗旨
为儿童提供自然清 新的社会环境,以 降低儿童的死亡率。
招生对象
• 寄养在居民家里 的孩子
教学内容
• 着重对幼儿进行 德育和智育,包 括卫生生活习惯、 手工作业、室内 外的游戏活动; 5—6岁儿童学习 识字、计算和唱 歌,并要求教师 关心体贴孩子, 给他们母爱的温 暖,不准体罚孩 子。
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幼儿教育
![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幼儿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52e10c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3.png)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技能。
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 极投身幼儿教育事业,提高工作积 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内外幼儿教育界的交流与合 作,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 法,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
02
欧美幼儿教育体系
Chapter
教育理念与目标
01
02
0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尊重儿童个性
强调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 教育应尊重儿童的个性和 兴趣。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儿童通过自我探索和 发现来学习,培养其自主 学习能力。
促进全面发展
注重儿童在认知、情感、 社交和身体等各方面的全 面发展。
课程设置与内容
01
语言与文学
欧美幼儿教育课程多样化,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音 乐、体育等多个领域,注重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促进孩子的全 面发展。
日本幼儿教育课程则相对统一,主要包括生活习惯、社会常识、 语言和数学基础等方面,强调通过集体活动和规则意识的培养 来促进孩子的社会化进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比较
欧美幼儿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法,如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探究 式学习等,注重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 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课程设置与内容
语言课程
日本幼儿教育非常注重语言教育,通过故事、儿歌、角色扮 演等方式,帮助孩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习 惯。
科学课程
日本幼儿教育注重科学教育,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方式,让孩 子了解自然规律和科学知识,培养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数学课程
日本幼儿教育在数学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通过游戏和实践 活动等方式,让孩子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培养逻辑思维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第八章 20世纪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ppt课件
![第八章 20世纪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402f9b1a37f111f1855b4b.png)
二 、普及与提高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一 )幼儿教育的普及
饱受战争的苦难后, 人权意识空前高涨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主题 民主与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1、推进免费幼儿教育,促进幼儿教育普及
先后确立了免费的学前教育制度,推进学前教育普及。 目前如, 法国,对3岁~6岁幼儿实施免费教育 。 德国,有的州上小学前最后一年幼儿园免费,个别州近年来幼儿园全部免费。 美国,5岁可以入公立小学的学前班,免费。 英国,所有3~4岁儿童都可以享受每周5天,每天2.5小时的免费早期教育服务 。 日本,1972年制定《振兴幼儿教育10年计划》,目标是实现4~5岁儿童全部入 幼儿园或保育所。但目前收费。2014年制定方案,计划到2015年度时,家庭 收入水平在一定标准内的5岁以下儿童,将可以接受免费幼儿教育。到2020 年,所有3-5岁的儿童都将接受免费幼教。
2.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法
1907年,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创办“儿童之家”。 在“儿童之家”实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独特的幼儿教育法。 重视自由教育、自我教育、感觉训练、读写算练习等。 创立之后,蒙台梭利开始奔走于欧美各地,积极宣传和实践自己的教育主张 。 西方许多国家纷纷成立蒙台梭利协会 ,掀起了一股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热潮。
法国: 母育学校 托儿所、幼儿班、保育室、其他教育机构。
学前班(5~7岁,附属于小学内 ,义务教育)
日托中心
美国: 日托中心(2-4岁) 学前班 (5岁,附设在公立小学,免费入学) 游戏小组
幼儿园(3、4岁,有福禄倍尔式、蒙台梭利式、进步式等类型,一般为半日制)
二)幼儿教育质量在改革中发展和提高 课程质量 1、早期智力开发运动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60年代起,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已开始受到国际上的重视,并且风靡每 一学科领域。一些皮亚杰理论的信奉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幼儿教育实践, 设计出种三大认知中心的皮亚杰课程模式:海伊斯科普(High/scope)早期教育课程模式、 拉瓦特里的EEC课程、德弗里斯的EED课程。
第四章日本学前教育PPT演示课件
![第四章日本学前教育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31217fbb68a98270fefa46.png)
1
日(一)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1876年,日本建立了第一所公立幼儿园--东京女 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1899年,日本颁布《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 程》——明确幼儿园设备、保育内容及保育时间 以及在教育制度的位置。
3
1900年,日政府修改《小学校令》 规定幼儿园可以附设在小学校里. 然 而,公立幼儿园发展步履蹒跚,主要 原因是:经费问题和观念问题制约其 发展。 到1909年,私立超过公立幼儿园。 而且差距越拉越大。 在幼儿园基本上为富裕阶层子女服务 的同时,托儿所(或称保育所)承担 起收容贫民幼儿的任务。
● 香椎浜幼儿园“父母会” 的活动案例
返回 25
特色活动
● 集体生日会
1、创设环境时布置有关儿童生日方面的内容:将班上 所有儿童的生日按月布置在活动室的周围。
2、开展愉快的晨间生日活动:全体幼儿打着拍子为他 唱生日祝福歌。
3、安排欢快有趣的集体生日活动:园长献上精彩的生 日祝词;孩子们点燃拉炮表示祝贺;庆祝活动;赠送 生日卡和礼品(这些礼品都是由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制 作的)。
培养其在生活中 对周围环境的好 奇心和探索心。
教育内容
培养幼儿学会表达 自己的体验及想法, 养成倾听对方讲话 的习惯和态度,掌 握语言感觉和语言 表达能力。
返回 17
日本幼儿教育的特色
拥抱大自然 以游戏为主的幼儿教育 成长记录表 父母会 特色活动
18
拥抱大自然
● 学校有较好的自然环境:有浓郁的树荫,户外场地大。 ● 依自然环境设置的活动设施:在两树之间架的秋千;依
集体活动与 自由活动 (1:3)相 结合,且户 外活动居多。
游戏中幼儿 自由自主, 教师积极参 与共享游戏 快乐。
第三讲日本儿童教育精品PPT课件
![第三讲日本儿童教育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e724d1783e0912a3162a86.png)
赠送生日卡和礼品。这些 都是由老师和孩子们共同 创作的
教育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笑”和“感谢”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们没有课本,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 学习的重点居然是“教孩子们学会笑眯眯和说谢谢!” ——因为笑眯眯的女孩子最漂亮
成长记录表
每学期末,都要发给幼儿每人一张“成长记录”,在“成长 记录”中 对幼儿的评价十分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力求能较 好地反映出各个幼儿不同的特点。
从娃娃抓起
从娃娃抓起
幼儿运动会
幼儿马拉松
幼儿防震防火教育
幼儿防震防火教育
幼儿园各种活动居多
各种活动
宿营
亲近自然
受佛教影响
幼儿园各种节日都认真过
卡哇的校车
卡哇的校车
卡哇的校车
美国校车
卡通的食品
卡哇的食品
给小朋友过生日
老师预先向儿童父母了解 名字的由来,借来孩子自 出生以来的照片在班上展 览,请母亲写信谈谈宝宝 出生时的情况,在班里读 给大家听。
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
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第三讲 日本儿童教育
干净简陋的幼儿园
幼儿园外观
可爱的造型
不奢华
外观
绿色幼儿园
通过包包锻炼条理性
通过包包锻炼条理性
包包都是宝宝拿
日本皇太子妃小和田雅子与皇太子德仁送小公主爱子参加幼儿园
第四章 近代欧美国家和日本的学前教育探索[28页]
![第四章 近代欧美国家和日本的学前教育探索[28页]](https://img.taocdn.com/s3/m/0db478159ec3d5bbfc0a7480.png)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05 美国
外国学前教育史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一、私立幼儿园的探索与创办
德语幼儿园的创办 英语幼儿园的开办 慈善幼儿园的发展
外国学前教育史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二、公立幼儿园的探索与公立幼儿园运动的发展
公立幼儿园的创办 公立幼儿园的影响
• 幼儿园相关教育团体的成立 • 对于美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1870年,圣彼得堡、基辅等地成立“福禄贝尔协会”,一方面宣传福禄 贝尔教育思想,另一方面培养幼儿教育师资。1872年,圣彼得堡福禄贝 尔协会又专门成立了“福禄贝尔学院”培训学前教育人员,这是当时俄国最 早的幼师培训机构,为俄国培养了大量合格的教师,推动了俄国学前教育的 发展。1908年,基辅福禄贝尔协会又开办了三年制的学前教育专科学校, 培养高级幼儿教师,设置教育、心理学等课程,配有实习的幼儿园和实验室, 这是当时俄国规模最大的学前教育师范学校。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04 俄国
外国学前教育史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一、教养院与儿童慈善教育
第一所“教养院”的建立 教养院与儿童慈善教育的发展
外国学前教育史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二、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在俄国的发展
外国学前教育史
1860年,普鲁士政府对福禄贝尔幼儿园的禁令刚刚解除,由于比洛夫人 等人的努力,福禄贝尔教育理念在整个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在禁 令解除的同一年,俄国建立了第一所幼儿园。1866年,俄国最早的学前 教育杂志——— 《幼儿园》在圣彼得堡发行。同时,宣传福禄贝尔学前教育 思想体系的杂志——— 《家庭和学校》在俄国大范围传播。
二、福禄贝尔学前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学前教育简史 近代欧美主要国家与日本的学前教育发展
![学前教育简史 近代欧美主要国家与日本的学前教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ce2d91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b.png)
第二节 近代法国的学前教育发展
一、 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中叶的学前教育
(一)奥柏林与近代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产生 在法国教育史上最早有记录的学前教育机构是奥柏林的“编织学校”。对英、德等国的学 前教育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编织学校拉开了法国近代学前教育历史的序幕。 (二)托儿所运动 ➢ 帕斯特莱与托儿所 ➢ 柯夏与托儿所 ➢ 马尔波与婴儿托儿所
第五节 近代俄国的学前教育发展
二、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学前教育
(一) 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 在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的影响下,1860年,一批福禄贝尔教育思想的 追随者在彼得堡、莫斯科等大城市建立了俄国第一批幼儿园。
(二) 19世纪末到十月革命之前的学前教育 由于俄国政府未对学前教育予以重视,与同期西欧相比,俄国学前教 育明显落后。
第四节 近代美国的学前教育发展
一、 19世纪上半叶幼儿学校的兴衰
美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在欧文影响下建立的幼儿学校。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者欧文创办的幼儿学校及英国的幼儿学校运动对欧美各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1818年幼儿学校 传入美国,欧文的幼儿学校主张也迅速在美国传播开来。幼儿学校招收4—8岁的儿童,强调幼 儿的健康保护和户外活动。后来,由于教育当局不愿承担相应的经费,教育对象也只是少数上 层家庭的儿童,学校仅靠收费或慈善团体有限的捐款来维持。尤其是183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 更使幼儿学校在美国的发展举步维艰。到19世纪中叶,美国的幼儿学校逐渐和初等学校合并为 公立初等小学。从此,幼儿学校在美国各地逐渐衰微。
第六节 近代日本的学前教育发展
一、 近代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东京女子师范学校及附属幼儿园的创立 简易幼儿园、托儿所或保育所及基督教会幼儿园的创立
学前教育简史教学课件(共13章)第12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简史教学课件(共13章)第12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学前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b31f19458fafab068dc022c.png)
1896年,蒙台梭利凭借精彩的演讲,成为罗马大学医学 院第一个女毕业生,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博士。
1901年,蒙台梭利离开国立特殊儿童学校,开始致力于 正常儿童的教育,寻求把智力缺陷儿童的教育方法应用于正 常儿童的可能性。
1907年,“儿童之家”成立。 《童年的秘密》是解答幼儿之谜并阐述儿童教育观的著作。 《蒙台梭利方法》是蒙台梭利对第一所“儿童之家”进行 的教育实验和研究的全面总结。
艺术活动,如泥塑、唱歌、绘画等;二是手工训练,如木工、 纺织、烹饪等;三是动手的实验研究。 (四)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五)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杜威教育思想对20世纪以来的美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美国,还影响不 少国家教育的发展。
1919年4月30日,即五四运动前夕,杜威历时两年多在华 讲学,在中国东部、中部的10余个省市演讲200多次。杜威的 实用主义思想在中国广为流传,成为五四运动时期中国人了解 教育思想的一扇窗口,我国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小学教学改革也 颇受杜威思想的影响。另外,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教育改革也 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可以说,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是世 界性的。
纵观法国的学前教育,其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的主 要原因有三个。首先,法国政府历来重视学前教育 ;其次, 法国政府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教育行政和管理制度,并通过 教育立法和有关规定文件,使学前教育有章可循;最后, 法国学前教育重视研究儿童个别差异和教学个别化。
第三节 德国的学前教育
内容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的学前教育 二、战后联邦德国的学前教育
五、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影响 尽管对蒙台梭利思想和方法的批评一直存在,但谁也不能
美国、欧洲、日本-PPT课件
![美国、欧洲、日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b76bffcfc789eb162dc888.png)
10、如图所示,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 大变化。对此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C
①从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②美国丧失了世界一流经济强国地位
③欧共体的建立促使了欧洲的崛起
④日本上升为第二经济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
反思与启迪 ——西欧·日本·中国经济腾飞比较
1、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①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 ②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
培养人才; ③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 技,大胆创新; 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 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
A.发展速度放慢,出现严重经济危机 B.开始复苏和繁荣 C.经济实力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 D.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讨论: 结合美国在二战
后经济发展的情况, 请你为我国的社会主 义建设献计献策。
•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 大力发展教育; • 加大科技投资力度。
比尔·盖茨给青年的忠告(首发于《时 代》杂志)
A.重视科技、发展教育 B.力争成为大国的军事物质供应地 C.经济由国家完全干预 D.照搬别国的先进技术或经济模式
3、材料题
材料一:当前我们面临着自1929年以来波及范围最广、影响剧烈的金融乃至经济 危机,尽管世界各国政府采取了空前的救市措施,但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扭转日
直 益恶化的经济金融形势。 击 ——2009年2月《中国经济时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影响。
小结
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 国,劳工子弟的幼儿公共教育也走在 了世界的前列,并影响了欧美各国。
二)、法国重视创办托儿所,进行托儿所运 动
第二节 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学前教育 一、 英国的学前教育 二、 法国的学前教育 三、 德国的学前教育 四 、 美国的学前教育 五、 日本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 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概况
一、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叶,是近代学
前教育机构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
一)、英国诞生与推广幼儿学校
1、幼儿学校诞生的社会背景 英国的圈地运动从15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18世 纪末。17世纪后半期随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加速 了圈地运动,持续百年。产生了大批无产者。
欧文幼儿学校的影响: 欧文的幼儿学校,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所专门的幼 儿教育机构,第一次对6岁以下儿童实施专门的学 前公共教育。拉开了世界近代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 序幕。从此,幼儿教育仅仅在家庭中进行的模式被 打破,开始向着开放的社会化形式迈出一步。
幼儿学校的成功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 少有识之士纷纷效法,并先后成立了伦敦幼儿学校 协会 英国及殖民地幼儿学校协会 来促进幼儿学校 的发展,形成了持续30年之久的幼儿学校运动。在 英国,怀尔德斯平在普及幼儿学校等方面做的工作,
18世纪中叶 到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基本上完成了产业 革命。继英国之后,美、法、德等国大体上从19世纪50年代 末到80年代末,都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日本在19世纪60年 代末才进入产业革命时期,到20世纪初,也基本上完成了产 业革命 。
第六章 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 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概况 一、 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初期发展 二、 幼儿园教育体系的形成与传播
近代学前教育
--17世纪中期到19起资产阶级 统治地位的时期,在经济上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 时期。
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时间: 英国 1688年,颁布《权利法案》为标志。 法国 1792年大革命与《人权宣言》的颁布。 美国 1865年南北战争的结束。 德国 1871年德意志统一运动完成统一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日本 自1968年明治维新开始,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8世纪中叶在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 30~40年代基本结束。纺织工业方面,1733年发明飞梭, 之后,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动力织布机的相 继发明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 。1769年,瓦特发明了蒸汽 机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运输革新 1765年英国开始使用 铁轨 1788年开始架设铁桥。1811年英国也开始仿制美国 人富尔敦1807年发明的汽船 ,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蒸汽 机车等。工业革命的意义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使工厂制 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 劳动;从社会关系 来说,使工 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发展起来。 英国的工业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并带动了当时各国 相继发生工业革命。
2)欧文幼儿学校的作法和影响
欧文幼儿学校的作法:
重视善良和愉快性格的陶冶:欧文认为,工人子 女从婴儿时就处于不利地位。99%的父母不懂怎 样用正确的方法对待儿童,特别是子女;因此, 欧文设立幼儿学校,施以陶冶品性的教育,训练 他们正直、善良和诚实。幼儿学校的入学年龄为1 岁或刚会迈步。
重视良好教育环境的创设: 幼儿学校里,教育用示意动 作和亲昵的交谈进行,儿童在不担心受罚的情况下得到训 练和教育。教学还用实物、模型、图画。两岁以上的孩子 每天学习舞蹈和唱歌。还鼓励家长到校观摩。幼儿学校分 两部。一部是1~3岁儿童,30~50人,尽量在户外游戏 场玩乐;天气不好时,则在室内游戏和娱乐。二部是3~6 岁儿童,对他们是同样的态度:经常带他们到乡下散步, 拿适合其年龄和知识程度的东西给他们观察并讲解,以引 起更大的兴趣,增加更多的知识。
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也引起了社会关系和社会结 构的大变动,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大量农民失 去土地,成为城市贫民;城市手工业者,小商人 或失业或破产而陷入贫困之境;低工资女工、童 工人数大量增加。
在工业革命之前,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形 式,而这些情况,使原来的幼儿教育体系面临困 境,工人阶级为了生计,使得年幼子女缺乏照顾, 加上饥饿、疾病等,大量死亡 .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就揭 露这一现实,象曼彻斯特,工人的孩子有57%以上 不到5岁就死掉 ,侥幸活下来的也常因为无人管教 流落街头,以致堕落、犯罪。
2、英国幼儿学校的创办与影响 1)英国幼儿学校的创办原因
出于对工人阶级子女的同情,也出于对社会问题的思 考,一些开明人士,慈善家,宗教界人士等陆续兴 办贫儿救济设施。 作为社会救济措施的幼儿保护设 施,如1696贫民政策“国内贫民救济法”中规定, 在每个教区设立纺织学校劳动学校,所有领取救济 金的贫民三至十四岁以下不能当正式童工的子女送 入这种学校。为近代幼儿公共教育事业的发展出现 营造了一种氛围。
1816年,资产阶级的慈善家欧文创办了“幼儿 学校”.是早期英国影响最大的贫民救济设施。出自 作为社会救济措施的幼儿保护设施而超过它们。
创办幼儿学校1797~1829年的新拉纳克实验的一部 分 1800年,欧文买下苏格兰新拉纳克的一家 拥有2千多人的 纺纱厂。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改 革试验。改革试验的目的既要牟取利润,又有利 于工人及其子女的利益。其中包括幼儿教育实验, 欧文的改革取得极大成功,正如思格斯所说的那 样:“欧文把这个地方变成了一个完善的模范移 民区,在这里,酗酒、警察、刑事法庭、诉讼、 贫困救济和慈善事业都绝迹了。”欧文的幼儿学 校得到人们的最大肯定,几度有人希望仿建。 1812年,欧文开始宣传自己改革成就,发 表了《关于新拉纳克工厂的报告》,引起了社会 的广泛关注。欧洲各国的资产者、慈善家以及各 种社会活动家,纷纷前来参观。欧文成为欧洲最 有名望的“慈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