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平衡浓度曲线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
x——NO2-含量,μg; a、b——回归方程式的截距和斜率。 ρNOx =
( A A0 ) a b V 0.76
式中:ρNOx——氮氧化物浓度,mg/m3; A——样品溶液吸光度; A0、a、b 表示的意义同上; V——标准状态下(25℃,760mmHg)的采样体积,L; 0.76——NO2(气)转换成 NO2-(液)的转换系数。
大型汽车/辆 172 摩托车/辆 总车辆/辆 28 539
84 25 466
211 31 488
155 22 484
190 30 520
235 31 586
4.2 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根据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和样品吸光度值,计算出不同时间空气样品中氮氧 化物的浓度,绘制氮氧化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说明汽车流量对交通干 线空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变化的影响。 (1)标准溶液系列
3 监测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3.1 监测方案的设计
校园分为 6 个采样点,按时间序列采集一天 6 个时段的空气样品,样品采 集以每分钟 0.3L 的流量抽取空气 45min,同时记录附近的车流量,并判断氮氧 化物的可能来源。采集好一个时段空气样品立即送回实验室采用盐酸萘乙二胺 分光光度法对氮氧化物含量进行分析。
3.2.3 实验步骤
1
氮氧化物的采集 用一个内装 5mL 采样液用吸收的多孔玻板吸收管,接上氧化管,并使管口微
向下倾斜,朝上风向,避免潮湿空气将氧化管弄湿,而污染吸收液,如图 1-1 所示。以每分钟 0.3L 的流量抽取空气 45min。采样高度为 1.5m,将采样点设在 人行道上,距马路 1.5m。同时统计汽车流量。若氮氧化物含量很低,可增加采 样量,采样至吸收液呈浅玫瑰红色为止。
A
A-Ao
空气中NOx的日变化曲线
均由实验测得,
将数据代入一下公式即可求得NO2的数据
求解得NOx的数据如下:
取样时间
接氧化管(A1)
吸收液空白测定(A0)
C(NOx)(mg/m3)
10:00
0.058
0.004
0.024976
11:00
0.037
0.004
0.015263
12:00
0.052
0.005
0.021738
13:00
0.037
0.012488
-0.0003
15:00
0.014338
0.016188
0.001206
16:00
0.020813
0.018501
-0.00151
17:00
0.023588
0.017576
-0.00392
分析:数值都非常小,有些值是负值,有可能是因为测量或仪器误差引起的。
NO的日变化曲线如下:
分析:可以看出在白天的时候,NO的变化曲线呈双峰的变化曲线,两个峰值时间点分别在12:00和15:00,两个谷值分别在11:00和13:00出现。
从数据栏可以看出:Intercept(常数)=0.00854,Slope(斜率)=0.90942,
而且数据的拟合度R2=0.99971,拟合程度非常好,方程的表达式为:
所以BS=1/ Slope=1.0996[ug/(ml*吸光度)]
(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V0)的计算:
已知:
所以有:
即V0=13.51L
空气中NOx的日变化曲线
实验第四小组
Windows用户
实验时间:9月4号
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
《环境化学实验》报告实验考核标准及得分内容及比例比例此项得分平时成绩出勤、纪律、预习、课堂回答、态度等20%考核成绩实验前期准备、采样、仪器规范使用、药品正确使用、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动手能力、创新精神、严谨程度、环保意识等。
40%数据计算,数据分析及结论表述,思考题回答,个人心得体会与总结,报告格式等。
40%成绩满分为100分100%题目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教师刘敬勇学号3114007429 班级14环科1班姓名李世蔼采样地点工三一楼靠近图书馆草地合作者李文浪郑黄楠郑际坤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氮氧化物的具体种类及其来源。
2、掌握氮氧化物测定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方法。
3.绘制城市交通干线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
二、实验方案1、实验仪器:大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2L/min、分光光度计(波长540nm)、多孔吸收玻管、比色管(两个)、移液管、洗耳球、比色皿、烧杯。
装置连接图见图1图1 实验装置图2、实验药品:氮氧化物吸收原液、蒸馏水、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3、实验原理:在测定氮氧化物时,先用三氧化铬将一氧化氮等低价氮氧化物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吸收在溶液中形成亚硝酸,与对氨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用比色法测定。
方法的检出限为0.01mg/L(按与吸光度0.01相应的亚硝酸盐含量计)。
限行范围为0.03-1.6mg/L。
当采样体积为6L时,氮氧化物(一二氧化氮计)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ug/m³。
盐酸萘乙二胺盐比色法的有关反应式如下:4、实验步骤:实验步骤简图:(1)氮氧化物的采集:向一支多孔吸收玻管中加入4mL氮氧化物吸收原液和1mL蒸馏水,接上大气采样器,置于椅子上,以每分钟0.2L流量抽取空气30min。
记录采样时间和地点,根据采样时间和流量,算出采样体积。
把一天分成几个时间段进行采样7次,分别为10:00~10:30、11:00~11:30、12:00~12:30、13:00~13:30、14:00~14:30、15:00~15:30、16:00~16:30。
NOx日变化曲线
实验题目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制定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实验方案,理解其基本原理、方法和熟悉其操作。
掌握大气取样器的使用方法。
2、学会绘制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
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绘制二氧化氮日变化曲线。
3、了解空气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掌握空气中氮氧化物的评价指标及防治措施。
了解氮氧化物与光化学烟雾的关系,以及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条件。
了解氮氧化物与光化学污染的危害,以及光化学烟雾的预防措施。
4、根据实验绘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并解释现象.二、实验方案1、实验原理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以NO和NO形态存在。
测定时用三氧化鉻将NO氧化2,二氧化氮被吸收在溶液中形成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成NO2在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用比色法测定其吸光度。
方法检出限为0.01µg/mL(按与吸光度0.01相应的亚硝酸盐含量计)。
线性范围为0.03—1.6µg/mL。
采集并测定一天内不同时间段实验室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可绘制空气中氮氧化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药品①吸收液:称取5.0g对氨基苯磺酸于烧杯中,将50mL冰醋酸与900mL水的混合液,分数次加入烧杯中,搅拌,溶解,并迅速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待对氨基苯磺酸完全溶解后,加入0.050g盐酸萘乙二胺;溶解后,用水定容到刻度。
此为吸收原液,贮于棕色瓶中,低温避光保存;采样液用吸收由4份吸收原液和一份水混合配制。
②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500g亚硝酸钠(预先在干燥器内放置24h),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即配得100µg/mL亚硝酸根溶液,将其贮于棕色瓶中。
使用时,吸取上述溶液5.00mL于100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即配得5 µg/mL(亚硝酸根)溶液;③蒸馏水。
(注:所有试剂均需用不含亚硝酸盐的重蒸馏水或电导水配制,所有试剂在实验前已经由老师准备好)3、仪器大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0~1.0L/min)、分光光度计、多孔吸收玻管、比色管、比色皿、移液管(5mL、1mL)、烧杯、洗耳球、塑胶导管及常用实验仪器。
实验五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仪器
多孔玻板吸收管,10ml。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L/min。 双球玻璃管。 分光光度计。
多孔筛板吸收瓶
(Perforated screen absorption method)
可装5~10mL吸收液,采样流量为0.1~ 1.0L/min。吸收瓶有小型(装10~30ml吸收液, 采样流量为0.5~2.0L/min)和大型(装50~ 100mL吸收液。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临用前,吸取贮备液5.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 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5.00µg亚硝酸根(NO2-)。
采样
用一支内装5.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进 气口接氧化管,并使管口略微向下倾斜,以免当 湿空气将氧化剂(CrO3)弄湿时,污染后面的吸 收液。以0.4L/min流量,避光采样至吸收液呈微 红色为止,记下采样时间,密封好采样管,带回 实验室,当日测定。采样时,若吸收液不变色, 采气量应不少于12L。
273
P
Vn
Vt
273 t
1013.25
(1) (2)
式中:A-样品溶液吸光度; A0-试剂空白吸光度; b-回归方程式的斜率; a-回归方程式的截距; Vn-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Vt-样品溶液总体积;
0.76-NO2(气)转换成NO2-(液)的系数。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样品采集 • 样品采集地点介绍; • 样品性状描述; • 样品现场测试所得理化参数。
NO2的转化 NO2活泼,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大气
中O3的人为来源。 NO2在阳光下与OH•、 O3等反应
OH • NO2 M HNO3
这是污染大气中气态HNO3的主要来源,同 时也对酸雨和酸雾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气态
大气环境中氮氧化物的浓度分布特征分析
大气环境中氮氧化物的浓度分布特征分析大气环境中氮氧化物(NOx)是一类重要的空气污染物,其浓度分布特征对于了解大气污染情况和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大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分布的因素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类活动的排放,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能源消耗等;二是自然源,如火山喷发、生物过程和闪电等。
人类活动的排放是大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
工业生产过程中,燃煤、燃油等导致燃烧反应的产生,进而释放大量的氮气和氧气,形成氮氧化物。
交通运输过程中,车辆的燃烧排放以及尾气中的氮化物,也是大气中NOx的重要来源。
此外,能源消耗也会导致氮氧化物的产生。
自然源是大气中NOx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气体和颗粒物,其中也包括NOx。
生物过程中,例如植物的新陈代谢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等,也会产生一定量的氮氧化物。
此外,闪电放电也会导致大气中NOx的释放。
总结以上因素,大气中NOx浓度分布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各区域之间的浓度存在差异,而且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也存在明显的变化。
二、大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分布的空间特征大气中氮氧化物浓度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城市地区通常是浓度较高的地带,主要是由于工业和交通的排放所致。
尤其是工业园区周围、交通枢纽以及市中心,氮氧化物浓度往往更高。
此外,山区和沿海地区也容易受到大气氮氧化物的污染,尤其是山谷气候条件下的城市容易形成氮氧化物的滞留。
同时,气象条件也对大气中NOx浓度的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
风向和风速是影响附近地区氮氧化物浓度的重要参数。
风向决定了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的传输方向,风速则影响传输的速率。
例如,风速较低和风向不利的情况下,城市周边地区的氮氧化物容易聚集,并导致高浓度区域的形成。
此外,大气中氮氧化物浓度的季节变化也是需要关注的因素。
夏季,氮氧化物的浓度往往较低,主要是由于高温、强光和湿度的作用下,氮氧化物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光解反应,从而影响了其浓度。
氮氧化物热力型产生曲线
氮氧化物热力型产生曲线引言氮氧化物是一类对环境和健康有害的空气污染物,主要由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和燃烧过程中产生。
了解氮氧化物产生的机理和特点对于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氮氧化物热力型产生曲线,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氮氧化物污染问题。
氮氧化物的组成和来源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和氮氧化合物(NOx)。
它们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汽车尾气:汽车燃烧产生的高温和高压条件下,氮气和氧气会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2.工业排放:许多工业过程中需要高温和高压条件,这些条件下也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排放。
3.燃烧过程:包括燃煤、燃油和天然气燃烧等,这些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和高压条件也会导致氮氧化物的生成。
氮氧化物的热力型产生曲线氮氧化物的热力型产生曲线是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氮氧化物的生成和消耗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一般来说,氮氧化物的产生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达到一个临界温度后开始减小,最后趋于稳定。
热力型产生曲线可以用以下图表表示:温度(℃)氮氧化物产生速率100 低200 逐渐增加300 达到峰值400 开始减小500 稳定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氮氧化物的产生速率在温度达到一定值后达到峰值,随后开始减小。
这是因为在高温条件下,氮氧化物的生成速率很快,但同时也有一些与氮氧化物相关的反应会加速,使氮氧化物被消耗。
当温度进一步升高时,氮氧化物的消耗速率开始超过产生速率,导致总的氮氧化物浓度下降。
影响氮氧化物产生曲线的因素氮氧化物的热力型产生曲线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燃料类型、燃烧温度、燃烧风量和燃烧时间等。
燃料类型不同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产生氮氧化物的能力有所不同。
含氮量较高的燃料,如煤炭,产生的氮氧化物较多;而含氮量较低的燃料,如天然气,产生的氮氧化物相对较少。
燃烧温度燃烧温度是影响氮氧化物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燃烧温度越高,氮氧化物的生成速率越快。
n2o4与no2的相互转化的平衡常数
1.概述n2o4与no2是两种重要的氮氧化物,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经常发生相互转化的平衡反应。
这种平衡反应的性质可以通过平衡常数来描述,平衡常数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反应的平衡位置和转化速率。
本文将对n2o4与no2的相互转化平衡常数进行深入探讨,以增强对这一重要化学反应的理解。
2.n2o4与no2的相互转化反应n2o4(二氧化二氮)与no2(二氧化氮)之间的相互转化反应是一个经典的平衡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n2o4 ⇌ 2no2该反应是一个典型的平衡反应,n2o4和no2之间相互转化,达到一定比例后停止变化,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3.平衡常数的定义与计算平衡常数(K)是用来描述平衡反应在给定温度下的平衡位置和反应进程的指标。
在n2o4与no2的相互转化反应中,平衡常数K可以通过下式计算:K = [no2]^2 / [n2o4]其中,[]代表了物质的浓度。
4.平衡常数与平衡位置的关系通过平衡常数K的大小可以判断反应的平衡位置。
当K > 1时,表示平衡位置偏向生成物no2的一侧;当K < 1时,表示平衡位置偏向反应物n2o4的一侧。
只有K = 1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达到平衡状态。
5.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1)温度:n2o4与no2的相互转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根据Le Chatelier原理,温度升高会使平衡常数K减小,促使反应物向生成物转化,反之亦然。
(2)压力:在一定温度下,增加系统的压力会使平衡常数K增大,促使气态反应物增加,达到平衡状态。
(3)浓度: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同样可以影响平衡常数K的大小,增加生成物或减少反应物的浓度会使K增大,促使反应向生成物转化。
6.实验测定平衡常数实验测定n2o4与no2的相互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借助化学动力学实验方法,如注射吸收光谱法等。
通过对反应条件和浓度变化的观察,可以确定平衡常数K的具体数值。
7.应用与意义n2o4与no2的相互转化反应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氮氧化物热力型产生曲线
氮氧化物热力型产生曲线
氮氧化物热力型产生曲线是指在燃烧过程中,氧化剂(空气)与
燃料反应生成氮氧化物(NOx)的产生趋势曲线。
一般来说,氮氧化物
的生成与燃料的种类、燃烧温度和压力有关。
其中,高温、富氧和高
压环境对氮氧化物的生成有着较大的影响。
氮氧化物热力型产生曲线可以用一条表示NOx生成随燃烧温度变
化的曲线来表示。
这条曲线一般以温度为横坐标,NOx生成量为纵坐标,展示了在燃烧过程中,NOx生成量随温度的变化趋势。
曲线的特点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NOx生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在一定温度以上变化趋势开始趋于平缓或饱和。
据此,可以通过控制燃烧温度来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量。
例如,
在工业生产和车辆尾气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低温燃烧和催化还原等
方法来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
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整燃料的种类和使
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等碳氮分离的技术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实验一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
实验一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大气中氮氧化物(NO x)主要包括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主要来自天然过程,如生物源、闪电均可产生NO x。
NO x的人为源绝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所排放的尾气,也有一部分来自生产和使用硝酸的化工厂、钢铁厂、金属冶炼厂等排放的废气,其中以工业窑炉、氮肥生产和汽车排放的NO x量最多。
城市大气中2/3的NO x来自汽车尾气等的排放,交通干线空气中NO x的浓度与汽车流量密切相关,而汽车流量往往随时间而变化,因此,交通干线空气中NO x的浓度也随时间而变化。
NO x对呼吸道和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是导致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
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共存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仅比单独NO x严重得多,而且大于各污染物的影响之和,即产生协同作用。
大气中的NO x能与有机物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
NO x能转化成硝酸和硝酸盐,通过降水对水和土壤环境等造成危害。
一、实验目的1.掌握氮氧化物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绘制城市交通干线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
最后用比色法测定。
主要反应方程式为:三、预备实验所需仪器与试剂1.仪器(1)大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0--1.0L/min。
(2)分光亮度计。
(3)棕色多孔玻板吸收管。
(4)双球玻璃管(装氧化剂)。
(5)干燥管。
(6)比色管:10mL。
(7)移液管:1mL。
2.试剂(1)吸收液:称取5.0g对氨基苯磺酸于烧杯中,将50mL冰醋酸与900mL水的混合液,分数次加人烧杯中,搅拌,溶解,并迅速转人1000mL容量瓶中,待对氨基苯磺酸完全溶解后,加人0.050g盐酸蔡乙二胺,溶解后,用水定容至刻度。
此为吸收原液,贮于棕色瓶中,低温避光保存。
采样液用吸收由4份吸收原液和1份水混合配制。
(2)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管:取约20g20-40目的石英砂,用(1:2)盐酸溶液浸泡一夜,用水洗至中性,烘干。
NOx浓度计算方法
NOx浓度计算方法1.1.1 NOx 浓度计算方法实际干烟气中NOx 的浓度计算方法为:(1.5-1)式中: NOx (mg/Nm 3)—标准状态,实际干烟气氧含量下NOx 浓度,mg/Nm 3; NO (μL/L )—实测干烟气中NO 体积含量,μL/L ;0.95 —按照经验数据选取的NO 占NOx 总量的百分数(即NO 占95%,NO 2占5%);2.05 — NO 2由体积含量μL/L 转换为mg/m 3的转换系数。
修正到标准状态下氧含量为6%时的干烟气中NOx 的浓度计算方法为:(1.5-2)式中: NOx (mg/Nm 3@6%O 2)—修正到标准状态下氧含量为6%时的干烟气中NOx 排放浓度,mg/Nm 3;O 2 —实测干烟气中氧含量,%。
通常本招标文件中提到的NOx 一般是指修正到标准状态下氧含量为6%时的干烟气中NOx 浓度。
1.1.2 脱硝效率脱硝效率有时也称NOx 脱除率,其计算方法如下:脱硝效率=C 1-C 2 ×100% (1.5-3) C 1 式中:C 1—脱硝系统运行时脱硝反应器入口处烟气中NOx 含量(mg/Nm 3); C 2—脱硝系统运行时脱硝反应器出口处烟气中NOx 含量(mg/Nm 3)。
1.1.3 氨的逃逸率氨的逃逸率是指在脱硝装置反应器出口氨的浓度。
1.1.4 SO 2/SO 3转化率经过脱硝装置后,烟气中SO 2转化为SO 3的比率。
(1.5-4)式中: 05.295.0)/()/(3?=L L NO Nm mg NO x μ232321621)/()%6@/(O Nm mg NO O Nm mg NO x x --?=100SO SO SO /SO SO 23332?-=,入口,入口,出口转化率SO 3,出口— SCR 反应器出口6%O 2含量、干烟气条件下SO 3体积含量,μL/L ; SO 3,入口— SCR 反应器入口6%O 2含量、干烟气条件下SO 3体积含量,μL/L ; SO 2,入口— SCR 反应器入口6%O 2含量、干烟气条件下SO 2体积含量,μL/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氧化物平衡浓度曲线
氮气和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氮氧化物,温度对反应平衡浓度有重要的影响。
氮氧化物平衡浓度曲线描述了温度、氧气浓度对氮氧化物平衡浓度的影响,可方便的供科研和工程人员参考。
N 2 + O 2 2NO
[ ]
[ ][ ]
式中,K N —平衡常数;[NO]、[N 2]、[O 2]—分别为NO 、N 2、O 2浓度;T —温度,K 。
氮氧化物平衡浓度曲线如下所示:
横轴:温度,K ;纵轴:体积分数;图例:氧气体积分数。
横轴:温度,K ;纵轴:体积分数,ppm ;图例:氧气体积分数。
说明:本资料仅供交流,请勿转载。
氮氧化物平衡浓度值如下表所示:(单位,ppm)
温度/ K
氧气体积分数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1000 18 25 30 34 36 39 40 1100 49 68 81 91 98 104 108 1200 113 156 186 208 225 238 248 1300 228 314 374 419 453 480 499 1400 415 572 681 763 826 874 909 1500 697 961 1144 1282 1388 1469 1529 1600 1097 1512 1801 2019 2186 2314 2408 1700 1635 2256 2687 3012 3262 3453 3594 1800 2328 3215 3832 4296 4653 4926 5128 1900 3189 4410 5259 5898 6390 6765 7044 2000 4227 5855 6987 7839 8494 8995 9366 2100 5446 7558 9026 10131 10981 11630 12112 2200 6846 9520 11380 12780 13856 14679 15289 2300 8420 11738 14047 15784 17119 18141 18898 2400 10161 14204 17018 19134 20762 22007 22930 2500 12055 16904 20279 22818 24771 26265 27372 2600 14088 19822 23814 26818 29128 30895 32205 2700 16244 22939 27602 31111 33810 35874 37405 2800 18504 26234 31620 35674 38792 41177 42945 2900 20849 29685 35843 40479 44047 46775 48798 3000 23261 33267 40246 45501 49545 52638 54931 3100 25721 36959 44803 50711 55258 58736 61315 3200 28212 40738 49489 56082 61157 65039 67919 3300 30716 44582 54277 61586 67212 71517 74710 3400 33219 48470 59146 67197 73397 78141 81660 3500 35705 52382 64071 72890 79684 84884 88740 3600 38163 56301 69032 78643 86048 91718 95923 3700 40581 60209 74008 84432 92467 98619 103183 3800 42950 64093 78983 90239 98918 105565 110497 3900 45262 67938 83939 96044 105381 112534 117843 4000 47510 71734 88862 101830 111838 119508 125200 4100 49688 75470 93738 107583 118273 126467 132551 4200 51794 79136 98557 113290 124671 133398 139878 4300 53824 82727 103308 118938 131018 140285 147167 4400 55776 86236 107983 124517 137304 147116 154405
说明:本资料仅供交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