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题单 好

合集下载

12 微专题5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202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考点精讲特训】

12 微专题5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202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考点精讲特训】
人教版2023中考化第一轮复习
教材考点精讲特训
微专题5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 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
1 专题精讲
2 跟踪训练
构建思维模型
考向1 一种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
例1
将一定量锌粉加入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
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第一步:排顺序。锌、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Z_n_>_F_e_>_A__g_。
第二步:写反应。依据“远距离先置换”,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Z_n_+__2_A_g_N__O_3_=_=_=__Z_n_(_N__O_3_)2_+__2_A__g_(先)、 Z__n_+__F_e_(_N_O__3)_2_=_=_=__Z_n_(_N_O__3)_2_+__F_e__(后)。
3. 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Cu(NO3)2、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 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B. 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含有铜 C. 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滤液中溶质只有AgNO3 和Zn(NO3)2 D.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溶质只有Zn(NO3)2
第四步:析现象。根据题给信息分析作答。 (1)若滤液呈浅绿色,滤渣中一定含有_A__g__(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可 能含有_A__g_N_O__3_。 (2)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含有_A__g_、__F_e__; 滤液中可能含有_F_e_(_N_O__3)_2__。 (3)若向滤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滤渣中可能含有_F__e或__Z__n_; 滤液中一定含有_Z__n_(N__O_3_)_2_。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微专题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微专题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中考复习微专题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考点1 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例1.将铁粉和铜粉置于AgNO3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待反应完毕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滤渣一定有Ag,可能有ZnB.滤液最少有两种金属阳离子C.滤渣中加酸,可能有气泡D.滤渣中加酸,可能无气泡例2.在CuSO4和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镁粉无剩余,且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MgSO4、FeSO4B.若镁粉无剩余,且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MgSO4、FeSO4C.若镁粉有剩余,则滤液中一定含有MgSO4,可能含有FeSO4,不含CuSO4D.若镁粉有剩余,则滤液中一定含有MgSO4、FeSO4,不含CuSO4考点2 滤液、滤渣质量的判断例3.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

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氯化亚铁的质量变化情况。

(1)B点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

(3)C点与A点相比。

溶液质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

例4.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将单质锌和单质银的混合物ag 加入到一定量的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一定温度下的滤液(不饱和)和滤渣,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C.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D.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银、单质铜和单质锌考点3 根据计算推断金属混合物的组成试卷第1页,共8页试卷第2页,共8页例5.向200gAgNO 3溶液中加入m 克Fe 和Cu 的混合粉末,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16.2固体。

向滤液中滴加NaCl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液的质量是183.8gB .混合粉末的质量范围是4.2g<m <4.8gC .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可能会有气体生成D .原AgNO 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2.75%巩固训练:1.向一定质量的AgNO 3、Cu (NO 3)2和Mg (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 和滤渣N 。

金属跟盐溶液置换反应

金属跟盐溶液置换反应

先反应:Fe+2AgNO3= Fe(NO3)2 +2Ag, 说明:铁粉 后反应: Fe+Cu(NO3)2 = Fe(NO3)2 +Cu。 有剩余 Fe>Cu>Ag 3: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 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 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后过滤, ①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有气体产生。 则滤渣中一定有 Ag、Cu 、Fe ;
先反应:Fe +2AgNO3 === Fe(NO3)2 +2 Ag
后反应:Cu+2AgNO3 === Cu(NO3)2 +2 Ag
Fe+Cu(NO3)2 === Fe(NO3)2 +Cu Fe不能和Cu(NO3)2溶液共存
不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活动性强的 金属先与盐反应; 前换后,最前先换
例题:某溶液中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 将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分 别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渣和滤液可能出现几种情况? 解释: 活动性:Zn > Cu >Ag。 先反应:Zn+2AgNO3= Zn(NO3)2 +2Ag, 后反应: Zn+Cu(NO3)2 = Zn(NO3)2 +Cu。
金属跟盐溶液置换反应 一、判断金属跟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前面 的金属能把位于 后面 的金属从它们的 位于_____ 化合物的 _____ 溶液 里置换出来。 (K、Ca、Na例外!) 填写下列表格(括号内为杂质) 混合物 铜粉(Fe) FeCl2溶液 (CuCl2) 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 Fe+2HCl=FeCl2+H2↑ 或Fe+CuSO4=FeSO4+Cu Fe+ CuCl2 = FeCl2 +Cu 主要操作步骤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

专题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
例1 将一定量锌粉加入到适量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
滤渣。
(1)向滤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 Ag ,可能含有 Zn、Fe 。
②滤液中一定含有 Zn(NO3)2 ,一定没有 AgNO3 ,可能含有 Fe(NO3)2 。 (2)向滤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 Ag ,一定没有 Zn和Fe 。
专题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
一、一种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
利用“挤牙膏”的方法: 如将Fe加入到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 第一步:将题目中涉及的金属,按照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如Fe、Cu、Ag; 第二步:从活动性最弱的金属依次往出置换; 第三步:根据置换出金属的量分析,如下表: 【特别提醒】若活动性最强的金属盐溶液不参与反应,则只需置换到活动性第二强的金属。
______________M__g_(N__O_3_)_2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M__g_(_N_O__3)_2______________
滤渣
________A_g________
________A__g_______ ______C_u_、__A__g_____ ____Z_n_、__C__u_、__A_g___ ____Z_n_、__C__u_、__A_g___ ______M__g_>__Z_n_____ _M__g_、__Z_n_、__C__u_、__A_g_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
Ag
,一定没有 Zn和Fe

②滤液中一定含有 Fe(NO3)2和Zn(NO3)2 ,可能含有 AgNO3

金属与盐反应

金属与盐反应

金属与盐的反应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1、特别活泼的金属(K、Ca、Na)与可溶盐溶液或酸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是碱与盐或酸反应,不会置换出金属。

2Na + 2H2O = 2NaOH + H2↑NaOH + HCl = NaCl + H2O 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是氢气),硝酸、浓硫酸无此性质。

3、金属与盐的反应条件:盐是溶液,前置后;即:越活泼的金属单质,越先参加反应;越不活泼的金属离子,越先被置换出来。

例1、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仍有金属固体,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A、硝酸亚铁,硝酸银B、硝酸亚铁,硝酸银C、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D、硝酸亚铁例2、在盛有硝酸银和硝酸镁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试管底部有少量固体,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渣是()A、镁B、银C、锌与银D、锌与镁例3、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

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

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例4、某溶液中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将其分为A、B两份,各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

专题04 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考点专练)-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

专题04  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考点专练)-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

专题04 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的定量分析(2020湖南湘潭)1. 某固体由镁、锌、铁三种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取ag 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不考虑操作过程中物质的损耗),得到(a+14.2)g 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48≤a≤13.0B. 11.2<a≤13.0C. 3.6≤a≤11.2D. 4.8≤a<11.2 【答案】A【解析】【详解】镁与稀盐酸反应:22Mg+2HCl=MgCl +H ↑;锌与稀盐酸反应:22Zn+2HCl=ZnCl +H ↑;铁与稀盐酸反应:22Fe+2HCl=FeCl +H ↑,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不考虑操作过程中物质的损耗),得到(a+14.2)g 不含结晶水的固体,故最后得到的是盐酸盐混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该盐酸盐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为:(a+14.2)g-ag=14.2g ; 假设该金属固体全部是镁,设镁的质量为x22Mg +2HCl =MgCl +H 247114.2gx↑氯元素质量24=7114.2gx x =4.8g ; 假设该金属固体全部是锌,设锌的质量为y 22Zn +2HCl =ZnCl +H 657114.2gy ↑氯元素质量65=7114.2gy y =13g ; 假设该金属固体全部是铁,设铁的质量为z22Fe +2HCl =FeCl +H 567114.2gz氯元素质量56=7114.2gz z =11.2g ; 故a 的取值范围为:4.8≤a≤13.0。

故选A 。

(2020湖北武汉) 2. 有一包固体粉末X 可能含有锌、铁、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其成分,将mg 固体粉末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剩余ng 固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固体粉末X 含有铁,则m 可能小于nB. 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四种阳离子,则剩余固体一定为纯净物C. 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则固体粉末X 一定由三种物质组成D. 剩余ng 固体可能由铁和氧化铜组成【答案】B【解析】【详解】A 、固体X 一旦被溶解,则固体质量一定会减小,即使氧化铜转化为单质铜,固体质量还是会减小,因此m 一定大于n ,选项错误;B 、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四种阳离子,则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锌、氯化亚铁、氯化铜和稀盐酸,则剩余的固体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即该固体只能是铜,铜是一种纯净物,选项正确;C 、若溶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盐酸、氯化铜中的一种,则滤渣中一定不含锌、铁,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氧化铜,固体粉末X 由三种或两种物质组成,选项错误;D 、将酸加入固体混合物中,盐酸先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活动性比铜强的铁或锌能够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所以剩余固体中一定会有铜,选项错误,故选B 。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一、单选题1.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波尔多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待溶液澄清后,再放入一个表面光亮的铁钉,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A.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B.铁钉表面有金属钙析出C.有无色气泡放出D.该实验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2.若将一定量的铁粉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硫酸铜中铜、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C.若滤液呈蓝色,则加入的铁粉无剩余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则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3.把一定量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A.滤渣只含有Cu、Zn B.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ZnSO4 C.滤渣含有Cu、Zn、Mg D.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MgSO4 4.将m克Fe加入到含n克CuSO4的溶液中,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反应中固体质量变化的是A.B.C.D.5.烧杯中现有质量为11.2g 的铁,先逐滴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Cu(NO 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 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剩余固体中Cu 的质量为m 1gB .AB 段发生的是Cu 和AgNO 3溶液的反应C .C 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 3)2和AgNO 3D .m 2对应的数值为43.2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蚕丝、羊毛线鉴别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Fe 粉和CuSO 4粉末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结晶 C与NaOH 中和后,盐酸是否有剩余 检验 取样,滴加AgNO 3溶液,观察有无沉淀D Ca (NO 3)2溶液中混有CaCl 2 除杂 加入过量的Na 2CO 3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将所得固体溶于适量稀硝酸A .AB .BC .CD .D7.现有X 、Y 、Z 三种金属,将X 和Y 分别放入盐酸中,X 溶解并产生H 2,Y 不反应,将Y 和Z 分别放入AgNO 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Y 表面有Ag析出,而Z 没有变化。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离子有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
(填“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一个即可)。
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反应的解题思路:
1.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金属; 2.金属与最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优先反应; 3.反应混合物过滤后,滤渣中一定有最不 活泼的金属单质,滤液中一定有最活泼的 金属离子;
引题2
向一定量的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 充分反应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 如图
CuC(Nu(ON3O)23溶)2液
Zn,过滤
溶液A
固体B
对分溶析液溶A液和A固及体固B体的B成中分成进分行了分析和研 究溶.液A —— 固体B——
小结:
金属+盐溶液→ 新 盐溶液+新金属
解题关键: 1.金属活动性顺序 2.注意加入金属的量
题型2 几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Fe和Al,充分反应后
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D ) A. 滤液中一定含有Al3+、Ag+ B. 滤液中一定含有Fe2+、Ag+ C. 滤渣中一定含有Fe D. 滤渣中一定含有Ag
变式训练 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
题型1 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反应
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的Zn,充分反应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 如图
讨论:
混合溶液
Zn,过滤
溶液A 固体B
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分析 溶液A______固体B______.
题型1 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反应
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的Zn,充分反应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 如图

压轴题02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成分分析-【蝶变中考】2023年高考化学压轴题突破(通用)(解析版)

压轴题02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成分分析-【蝶变中考】2023年高考化学压轴题突破(通用)(解析版)

压轴题0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成分分析类型一: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类型二:定性分析反应后固体成分和溶液组成类型三:定量分析反应后固体成分和溶液组成1.解题方法第一步:将题目中涉及的金属,按照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第二步:判断能发生哪些反应及反应的先后顺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第三步:根据题干信息(实验现象、隐含条件等)判断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及质量变化等。

2.反应物质类型(1)一种金属与两种金属盐溶液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两种金属距离越远越先反应。

(2)一种金属和多种盐的混合溶液反应,金属先和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3)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最活泼的金属先和盐溶液反应。

类型一: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1.(2023春·山东临沂·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某同学欲选用下列几组试剂探究Al、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Fe、Cu、Al2(SO4)3溶液B.Al、Cu、FeSO4溶液C.Fe、Al2(SO4)3溶液、CuSO4溶液D.Al、Fe、Cu、稀H2SO4【答案】A【详解】A、Fe、Cu与Al2(SO4)3溶液均不反应,说明活动性:Al>Fe、Al>Cu,但无法确定Fe与Cu的活动性强弱,不能达到目的;B、Al可与FeSO4溶液反应并置换出Fe,说明活动性:Al>Fe,Cu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活动性:Fe>Cu,可得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Al>Fe>Cu,能达到目的;C、Fe与Al2(SO4)3溶液不反应,说明活动性:Al>Fe,Fe可与CuSO4溶液反应并置换出Cu,说明活动性:Fe>Cu,可得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Al>Fe>Cu,能达到目的;D、Al、Fe均可与稀H2SO4反应并置换出H2,说明活动性:Al>H、Fe>H,但Al比Fe与稀H2SO4的反应更剧烈,说明活动性:Al>Fe,Cu与稀H2SO4不反应,说明活动性:H>Cu,可得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Al>Fe>Cu,能达到目的。

盐溶液与金属的反应

盐溶液与金属的反应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 意赅地阐述观点。
溶液质量(
A.增加 C.不变

B.减小 D. 无 法 计 算
友情提示:相对原子质量 Zn—65 Cu—64
A
2.把铁片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过一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 赅地阐述观点。
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
1
2
3
魅力化学
古有“点石成金”,现在也有一些人用一种铜锌合金假冒黄金骗人,要鉴别 真假黄金就需要化学知识来帮忙。小明同学将此“黄金”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果然揭穿了骗局!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吗?
Zn+CuSO4 =Cu+ZnSO 4
魅力化学
2.现有CuO、稀硫酸、铁,你能设法
制出铜来吗?(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uO+H2SO4=CuSO4+H2O Fe+CuSO4=Cu+FeSO4
03
你的小小实 验室中有: 铜丝、硫酸 锌溶液、硝 酸银溶液
盐与金属的反应条 件
我来总结
铜丝表面有银白 色的物质生成, 溶液变为蓝色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程:Cu+2AgNO3=2Ag+Cu(NO
3)2
我来总结
结论:在金属活动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可以 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对酸、碱、盐的探究,它们之 01 间有很多联系,你能试着建立它们之间的知识网络
吗?
02 你能行
注意:金属前换后, 与氢无关
○ 铁置换成亚铁盐; ○ 含铁盐选亚铁盐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金属与盐溶液发 生置换反应的条 件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word版有答案)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word版有答案)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考点一:金属与酸反应的定量分析1.将30g某合金粉末与足量的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1g氢气,这种合金的成分可能组成是()A.镁和铁B.铁和锌C.铝和镁D.锌和铜2.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铝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反映出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B.a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D.c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3.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锌两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产生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A.B.C.D.4.将足量X、Y、Z、M四种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Y、Z 分别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据此判断X、Y、Z、M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M>X>Y>Z B.M>X>Z>YC.X>M>Z>Y D.X>M>Y>Z5.将足量X、Y、Z、M四种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Y、Z 分别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据此判断X、Y、Z、M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M>X>Y>Z B.M>X>Z>YC.X>M>Z>Y D.X>M>Y>Z4.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5.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与足量Mg、Al、Zn、Fe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信息,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四种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H2B.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l>Mg>Fe>ZnC.相同质量的四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消耗酸的质量相等D.相同质量的四种金属与足量稀H2SO4反应氢气质量:Zn>Fe>Mg>Al考点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1.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A.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B.相同条件下,镁和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C.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D.铝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铁制品强2.现有X、Y、Z三种金属单质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不反应;又把X和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化学】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及答案(2)

【化学】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及答案(2)

【化学】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及答案(2)一、选择题1.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40g ,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共放出2g 氢气。

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 A .Zn 和Fe B .Fe 和MgC .Zn 和MgD .Al 和Cu【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与硫酸反应时铁、锌、镁、铝分别呈+2、+2、+2、+3价,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生成了2g 氢气,所需要消耗金属的质量分别为:需要金属铁的质量=22g 56g 56÷=;需要金属锌的质量=22g 65g 65÷=;需要金属镁的质量=22g 24g 24÷=;需要金属铝的质量=32g 18g 27÷=;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根据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为两种金属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由实际实验中两种金属混合物40g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生成了2 g 氢气,可判断混合物中两种金属可能为金属铁、锌两种金属其中之一与金属镁、铝两种金属其中之一所组成的混合物,如Zn 和Mg 、Fe 和Mg 、Al 和Cu 等的组合,而Zn 和Fe 、所组成的混合物不能满足条件,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这两个组合。

故选A 【点睛】利用一定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金属化合价氢气质量金属质量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生成2g 氢气消耗选项所涉及金属铁、锌、镁、铝的质量;然后根据题设的条件:两种金属混合物40g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生成了l2g 氢气,推断出两种金属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2.4.5g 镁和铝的合金加入到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 0.4g 氢气。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NaOH 溶液,恰好使上述产生的 MgCl 2 和 AlCl 3 完 全转化为沉淀,则生成 NaCl 的质量为( ) A .23.4g B .29.25gC .11.7gD .5.85g【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H~HCl~NaCl ,则设生成NaCl 的质量为x 。

金属的化学性质综合测试含答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综合测试含答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综合测试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X>Y>Z B.X>Z>Y C.Z>Y>X D.Z>X>Y2.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和稀硫酸反应;将Y放人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X > Z > Y B.Y > X > Z C.Y > Z > X D.Z > Y > X3.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该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C.溶液的总质量D.生成氢气的质量4.向含AgNO3、Cu(NO3)2、Mg(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Ag、Cu、Mg B.Cu、Mg、Zn C.Ag、Cu、Zn D.Ag、Mg、Zn 5.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6.将锌粉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

滤渣的成分是A.Zn B.Cu C.Zn、Cu D.ZnSO4、Cu7.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工业上可以利用H2 和 FeCl2 在高温反应器中制备,同时得到 HCl。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的几种情况及练习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的几种情况及练习

金属与多种盐混合溶液的反应常考的三种情况1、一种活泼金属与两种不活泼金属的盐的混合溶液反应将一定量Fe粉加入到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从Fe粉的量逐渐增加考虑滤液中溶质滤渣 Fe+ 2AgNO3=Fe(NO3)2+2AgAgNO3、Fe(NO3)2、Cu(NO3)2 Ag 少×多√√√Fe(NO3)2、Cu(NO3)2 Ag 恰×恰×√√Fe+ Cu(NO3)2=Fe(NO3)2+CuFe(NO3)2、Cu(NO3)2 Ag、Cu 少×多√√√Fe(NO3)2、 Ag、Cu 恰×恰×√√Fe(NO3)2、 Ag、Cu、Fe 多√少×√√2、两种活泼金属的混合物与一种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将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从AgNO3用量的逐渐增加考虑滤液中溶质滤渣 2AgNO3+ Fe=Fe(NO3)2+2AgFe(NO3)2 Fe、Ag、Cu 少×多√√√Fe(NO3)2 Ag、Cu 恰×恰×√√2AgNO3+ Cu = Ag+Cu(NO3)2Fe(NO3)2、Cu(NO3)2 Ag、Cu 少×多√√√Fe(NO3)2、Cu(NO3)2 Ag 恰×恰×√√Fe(NO3)2、Cu(NO3)2、AgNO3 Ag 多√少×√√3、一种活泼金属盐与一种不活泼金属的盐的混合溶液与活泼性居中的金属单质反应将一定量的铜粉加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滤液中溶质滤渣 2AgNO3+ Cu = Ag+Cu(NO3)2Al(NO3)3、Cu(NO3)2 Ag、Cu 少×多√√√Al(NO3)3、Cu(NO3)2 Ag 恰×恰×√√Al(NO3)3、Cu(NO3)2、AgNO3 Ag 多√少×√√练习:1(2014河西区)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如图1的下列生活用品,主要利用金属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是______(填序号).(2)铁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其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止钢铁制品锈蚀,厨房中的铁锅和菜刀通常需做的防护是______(要求一种方法即可).(3)化学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方案.根据图2实验一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根据图2实验二的现象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4)茜茜同学向含有FeSO4和CuSO4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绿色,再向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足够时间后取出,铁钉表面无变化.根据此现象作出了下列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滤纸上一定有Fe,可能有Mg、CuB.滤纸上一定有Cu,可能有Fe,一定没有MgC.滤液中一定有FeSO4,可能有MgSO4、CuSO4D.滤液中一定有MgSO4、FeSO4,一定没有CuSO4.答案;(1)A、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B、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C、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D、是利用了金属的硬度大的性质,故填:A;(2)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止铁锅和菜刀生锈可以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干燥,故填:氧气和水,擦干;(3)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但是速率慢,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大;将铜伸入硝酸汞溶液中,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说明铜的活动性比汞强,故填:镁与稀硫酸反应比铁快,铜的活动性比汞强;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硫酸铜;A、滤纸上不一定有铁,若是锌与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则一定没有铁,由于锌不与硫酸镁反应,故一定没有镁,故A错误;反应,故一定没有镁,故B正确;C、放入铁钉没有变化,故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故C错误;D、锌不与硫酸镁反应,故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滤液为浅绿色,故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放入铁钉没有变化,故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故D正确;故选BD.2、(2013红桥区)Ag、Cu、Fe和Al是生产或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

“一刀切”法解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问题

“一刀切”法解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问题

数理化学习 (V j ^Y 6I一刀切”法鮮金属与盘緣灰反启的问题■韩沙沙1,靳祖峰2摘要:关于金属和混合盐溶液的反应一直是河南 省中招考试命题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每年中招考试得 分率较低的题目.为了解决这类题目做题费时、得分率 低的问题,提出了“ 一刀切”法,即先按照金属活动性 顺序“由弱到强”排序,再根据题意“ 一刀切”,最后根 据“左渣右液”得到答案.该法能帮助学生快速、准确 得到答案,大大提高做题效率.关键词:“一刀切”;金属;盐溶液;初中化学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是河南省中招考试命题的重 点与难点,也是每年中招考试得分率较低的题目,这类 题目包括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以及混合金属与盐 溶液的反应,甚至包含混合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 虽然解决这类题目有很多方法,如挤牙膏法、“两点三 段法”、图示分析法m 等等,但是学生普遍反映方法较 难且浪费时间,尤其对于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更 是苦不堪言.下面介绍一种相对来说较为简单的方 法——“一刀切”法,该方法总结起来共八个字,即“由弱到强,左渣右液”,接下来请看详细过程.一、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如:将锌加人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当 加入的锌粉的量不同时,分别分析反应后的滤渣、滤液 的成分[2].分析:1.将该题涉及到的金属按照金属活动性顺 序表中“由弱到强”的顺序进行排序,即i A g 1 Cu2.具体分析如下:(1 )当锌较少时,锌只能与部分硝酸银反应,即硝 酸银只反应了一部分,所以在银上面画一刀,即A iCuZnAg ,竖线右边的是滤液的成分:Ag +、Cu 2+、Zn 2+.(2)当锌恰好与硝酸银反应完时,锌的量只能将硝酸银反应完,但不能和硝酸铜反应,即锌的量在银和铜之间,故在银和铜之间画一刀,即,滤渣为Ag ,滤液为Cu 2+、Zn 2+.(3)当锌再多一点,锌不仅能将硝酸银反应完,还能和部分硝酸铜反应时,硝酸铜只反应了一部分,所以在铜上面画一刀,目卩丨A g 1::+丨Z n j ,滤渣为Ag 、Cu ,滤液为 Cu 2+、Zn 2+.(4)当锌恰好与硝酸铜反应完时,锌将硝酸银、硝酸铜都反应完了,但并没有剩余,故在铜和锌之间画一刀,即,滤渣为Ag 、Cu ,滤液为Zn 2 +.(5)当锌过量时,有锌剩余,故在锌上面画一刀,,滤渣为Ag 、Cu 、Zn ,滤液为Zn 2 + .可以看到,只需将金属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 序,再根据题意切一刀,最后利用“左渣右液”判断滤 渣、滤液的成分即可.整个用时不超过1 min ,大大加快 了做题速度,也保证了准确率.下面介绍该方法在中考 题中的应用.例1 (2019年河南23题)某金属(用R 表示)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其金属活动性弱于Zn ,相对原 子质量小于65.向一定质量的AgN 03、Cu (N 03)2和R ( NO _, )2混合溶液中加入Zn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向所得到的固体上滴加盐酸时有气泡产 生.根据“左渣右液”,即竖线左边的是滤渣的成分:(1)写出R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作者简介:韩沙沙(1989 -),女,河南省汤阴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研究 靳祖峰(1970 -),男,河南哲汤阴人,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研究(2) 所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哪些金属?(3)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增大,其原因是什么?解析:首先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序为.自于___体上滴加盐2.具体分析如下:(1)当硝酸银溶液较少时,只能 与部分锌反应,即锌只反应了一部分,所以在锌上面画—刀,g 卩|Ag |Cu |Z ^.根据“左渲右液”,即竖线左酸时有气泡产生,所以滤渣中至少有R 出现,即或或这三种情况,故所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A g 、Cu 、R .答案:(1)R +2HC 1=RC 12+H 2T (2) —定含有 Ag 、Cu 、R (3)Z ti 与AgNO ,溶液反应,溶液质量减小; Z n 与Cu (N 03)2溶液反应,溶液质量增大.当增大的 质量大于减小的质量时,溶液质量增大.例 2( 2017年河南23题)在一定质量Cu (N 03)2、AgN 03和Ai (N 0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1) 请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盐酸,能观察到什么现象?(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保持不变,为什么?解析:首先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序为A g [C u,由于加人的锌是过量的,故只有一种情况,即P ^T z |t b i ,故所得固体的成分为Ag 、Cu 、Zn ,所以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答案:(1) Zn + 2AgN 03 —Zn ( N 03 )2 + 2Ag 或Zn + Cu (N 0,)2=Zn (N 03)2 +Cu(2)有气泡产生(3)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溶液的质量减小;锌与硝 酸铜溶液反应,溶液的质量增大,当减小的质量与增大 的质量相等时,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二、混合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如:向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人硝酸银溶液,当 加人的硝酸银溶液的量不同时,分别分析反应后滤瘡 和滤液的成分.分析:1.将本题涉及到的金属按照金属活动性顺 序表中“由弱到强”的顺序进行排序,即边的是滤渣的成分:八§、(:117〇,竖线右边的是滤液的 成分:Z t .(2)当硝酸银恰好与锌反应时,此时,铜粉还没有 参加反应,硝酸银的量位于锌和铜之间,故在锌和铜之间画一刀,即A g C u |Z n l ,滤渣为Ag 、Cu ,滤液为Zn 2+.(3)当硝酸银再多一点,不仅能完全和锌反应,还 能和部分铜反应时,铜只反应了一部分,所以在铜上面画一刀,即A g C UZ n i 滤渣为Ag 、Cu ,滤液为Cu 2+ 、Zn 2+_(4)当硝酸银恰好 转化为了对应的盐溶液银并没有剩余,硝酸银白与铜反应时,硝酸银将铜和锌 即硝酸铜和硝酸锌,但是硝酸 5量位于银和铜之间,故在银和铜之间画一刀,即A g C u Z n |,滤渣为Ag ,滤液为/~> 2 + r -j 2 +Lu 、Zn .(5)当硝麵银过量曰寸,有硝酸银剩余,故在银上面画一刀,即A ;C u 1Z n ,滤渣为Ag ,滤液为Ag +、Cu 2+、Zn 2+_可以发现,“一刀切”法解混合金属和盐溶液反应 的问题时,仍然按照“由弱到强,左渣右液”的具体方 法做题,但与解金属和混合盐溶液反应的问题不同的 是,划线的顺序变成从右至左.事实上,具体那一刀切 在哪儿,是需要根据题目来判断的,接下来通过中考题 来具体理解.例3 (2013年河南20题)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 ,和A 1(N 0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下转第61页)②按图7所示进行实验:打开弹 簧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 气体,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______;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弹簧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反应停止后,打开弹簧夹,用注 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气体推出),关闭弹簧夹后取下注射 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气体变为红棕色.解析:(4)①干燥管未放入稀硝酸前,里面空气的 压强就是大气压强.放人稀硝酸后,干燥管被封闭,烧 杯中的液面同时上升且高于干燥管内的液面,在大气 压强和液体压强的共同作用下,烧杯内的一部分液体 会流人干燥管内而使管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大(大 于大气压强),直至大气压强与烧杯液面高于干燥管液 面造成的液体压强之和等于干燥管内的气压时.此时, 若装置气密性好,气体不外泄,管内气压就不会变化, 烧杯内的液体也就不会再流人管内,可以看到烧杯液 面仍高于干燥管液面,且干燥管内的液面在一段时间 内保持不变.②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千燥管铜片稀硝酸图7干燥管内的气体,干燥管内的气体压强就会逐渐变小 (小于装置外的压强),烧杯中的稀硝酸就会在外部压 强的作用下逐渐流入干燥管,去填补被抽出的气体,当 干燥管内的气体抽完,稀硝酸就充满干燥管;停止抽气 后,关闭弹簧夹,生成的气体就无法排出,干燥管内的 气体压强会逐渐增大(大于装置外的压强),里面的液 体就会被往外推到烧杯中,所以就可以观察到干燥管内液面下降,同时还看到铜片逐渐被稀硝酸溶解,并且 由于生成气体而可以看到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 由于生成硝酸铜而由无色变蓝色.答案:烧杯液面仍高于干燥管液面,且干燥管内的 液面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稀硝酸充满干燥管,铜片逐渐被稀硝酸溶解,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无色变蓝 色参考文献:[1]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 上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 赵尚雄.对排水量气装置读数问题的“追问”及 本质探析[J ]•中学化学,2013(12) :21 -22.[福建省厦门市大嶝中学(3611 〇3)](上接第57页)图1(2) 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3) 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解析:首先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序为由于溶液甲呈蓝色,所以溶液中一定有铜离子,故有三种情况,分别为或A g C u■或C uZ n ■.由于固体示得到溶液甲中一定含有CU (N 0,)2、Zn (N 03)2和A 1(N 03)3.答案:(1)没有(2)Al (N 03)3、Zn (N 03)2、Cu(N 03)2(4)C u +2AgN 03 —Cu (N 03)2 +2Ag ;Zn + 2 AgN 03 =Z n ( NO .,) 2 + 2 Ag [或 Zn + Cu ( N 03) 2—Zn (N 03)2 +Cu ]参考文献:[1] 叶茂.利用图示法分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过 程[J ] •化学教学,2015(10) :85 -87[2] 陈龙.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探究[J ].中学生 数理化:教与学,2015(12) :86.[1.河南省汤阴县文星中学(456丨5〇)2.河南省汤阴县教育体育教学研究室(456150)]中没有锌和铝,所以滴加盐酸时没有气泡产生.根据图。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实验观察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实验观察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实验观察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实验目的:观察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了解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并探索其中的规律。

实验材料:1. 金属片:锌片、铁片、铜片2. 盐溶液:铜(II)硫酸盐溶液、铁(II)硫酸盐溶液、锌硫酸盐溶液3. 试管及试管架4. 氢气收集装置:烧杯、水槽、瓶塞、塑料管道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试管清洗干净并晾干,准备好金属片和相应的盐溶液。

2. 实验一: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速率比较2.1 在一根铁针上连续挂上铁片和锌片,分别插入两个试管中的盐溶液中。

2.2 观察两个试管内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情况,记录反应起始时间。

2.3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反应情况,记录所用时间。

3. 实验二:金属与盐溶液的产物研究3.1 取一个干净的试管,加入一定量的铜(II)硫酸盐溶液。

3.2 将锌片放入试管中,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

3.3 将反应产物放入烧杯中,用火焰加热。

3.4 观察并记录产物变化,分析产物的性质。

4. 实验三:金属与盐溶液的气体生成实验4.1 取一个干净的试管架,固定一个装有铜(II)硫酸盐溶液的试管。

4.2 在另一个试管内加入锌片,将它与含有铜离子的盐溶液试管密封连接。

4.3 在水槽中准备一个氢气收集装置,将另一端的塑料管道放入试管中。

4.4 等待反应进行,观察气体生成情况,并用火花试验证实气体是否为氢气。

4.5 记录实验结果。

5. 清洗实验设备:将试管、试管架等实验设备清洗干净,以备下次实验。

实验结果和分析:1. 实验一观察到的结果和比较:在锌片与盐溶液反应的试管中,观察到较明显的气泡产生,并且速率较快。

在铁片与盐溶液反应的试管中,也观察到气泡产生但速率较慢。

在铜片与盐溶液反应的试管中,几乎没有气泡产生,反应速率非常慢。

因此,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速率大小顺序为:锌 > 铁 > 铜。

2. 实验二观察到的结果和分析:在铜(II)硫酸盐溶液中加入锌片后,观察到溶液逐渐变浅,锌片逐渐腐蚀。

金属与盐溶液题目

金属与盐溶液题目

金属与盐溶液题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题目通常涉及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以下是一些题目。

1.在下列金属中,哪一个金属能够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A.铁B.锌C.铜D.铝2.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会发生什么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A.Fe+2AgNO3→2Ag+Fe(NO3)2B.Fe+3AgNO3→3Ag+Fe(NO3)3C.Fe+AgNO3→Ag+Fe(NO3)D.无反应3.在下列金属中,哪一个金属不能与盐酸反应?A.铁B.锌C.铝D.铜4.将锌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生什么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A.Zn+CuSO4→ZnSO4+CuB.Zn+2CuSO4→ZnSO4+2CuC.2Zn+CuSO4→2ZnSO4+CuD.无反应5.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会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A.置换反应B.合成反应C.分解反应D.置换和合成反应6.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这是因为它们能够______。

A.被氧化B.氧化氢C.还原氢D.被还原7.将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生什么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A.Al+CuSO4→Al2(SO4)3+CuB.Al+2CuSO4→Al2(SO4)3+2CuC.2Al+3CuSO4→2Al2(SO4)3+3CuD.无反应请注意,这些题目是示例性的,实际的题目可能会根据具体的化学知识和实验要求有所不同。

在解答这些题目时,需要了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反应类型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寒假作业11 金属的化学性质 (原卷版)

寒假作业11 金属的化学性质  (原卷版)

限时练习:50min完成时间:月日天气:作业11 金属的化学性质考点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_______和_______不同。

1.常温下,在空气中极易与氧气反应,如:镁、铝等。

4Al+3O2=2Al2O3;2Mg + O2点燃2MgO铝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因而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反应,但在空气或氧气中加热时,能与氧气反应。

如:铁、铜等。

3Fe + 2O2点燃Fe3O4;2Cu + O2∆2CuO3.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反应,在氧气中加热至熔化也不与氧气反应。

如:金、银等。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1.镁条放入盐酸或稀硫酸中现象:产生大量_____,固体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Mg + H2SO4 = MgSO4 + H2↑2.锌粒放入盐酸或稀硫酸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Zn + 2HCl = ZnCl2 + H2↑;_____________________3.铁丝插入盐酸或稀硫酸中现象:产生_____,固体_________,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亚铁溶液浅绿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亚铁溶液浅绿色4.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考点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1.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现象:浸入溶液中的铝丝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现象:浸入溶液中的铜丝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相对原子质量:C-12 CuO-64 Zn-65 Ag-108
例1: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的AgNO 3和Cu(NO 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并对溶液A 和固体
B 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问题】溶液A 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固体B 中的金属可能有哪些? 【作出猜想】 小结:
例2:王老师在某工厂废水处理池中提取一瓶含有AgNO 3、Cu(NO 3)2和Al(NO 3)3的工业废水样
品带回实验室。

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滤渣乙。

请你和你的化学小组完成以下探究(不考虑杂质干扰)。

【提出问题】滤渣乙是什么?
【做出猜想】小明认为滤渣乙是银,小东认为滤渣乙是银和铜,
小华认为滤渣乙是银、铜和铝,你认为滤渣乙还可能是 。

【交流讨论】大家经过讨论后,认为小华的猜想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或氯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练习: ( )1、 把一些锌粉放入Fe(NO 3)2和AgNO 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
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根据以上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A.滤渣中一定有Zn 、Fe 、Ag B.滤渣中一定有Ag 肯定没有Fe 、Zn C.滤渣中一定有Zn 、Fe 可能有Ag D.滤渣中一定有Ag 可能有Zn 、Fe
( )2、向FeCl 2、CuCl 2、MgCl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当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
渣和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滤液中一定存在ZnCl 2,可能存在FeCl 2、MgCl 2、CuCl 2
B .滤渣的组成有三种情况,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一定有气泡产生。

C .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 D. 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增加。

( )3、向Cu(NO 3)2、Al(NO 3)3和AgNO 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
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滤渣中一定有铁、铜、银,可能有铝
B .滤液中的溶质只有Al(NO 3)3和Fe(NO 3)2
C.滤液中一定有Fe(NO
3)
2
,可能有Al(NO
3
)
3
D.滤液中一定有Al(NO
3)
3
和Fe(NO
3
)
2
,可能有Cu(NO
3
)
2
()4、将一定质量的Zn加入到Mg(NO
3)
2
、Fe(NO
3
)
2
、AgNO
3
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
应后过滤,滤液仍为浅绿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一定为Ag、Fe
B.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
C.滤液中最多含有二种溶质
D.反应前后金属固体的质量可能不变
()6、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
3)
2
、Cu(NO
3
)
2
、AgNO
3
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
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

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A. 滤渣是Ag、Cu、Zn
B.滤渣是Ag、Cu、Mg
C.滤液中含有Zn2+、Mg2+、NO
3
- 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Cu<Zn<Mg
()7、将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到硝酸亚铁、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只有硝酸镁和硝酸锌
B.若反应后所得滤液是无色的,则滤渣中一定有锌、铁、银
C.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可能有硝酸亚铁
D.若反应前锌粉的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质量相等,则滤渣中一定不含锌
()8、将铁粉加人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及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

向滤渣中加人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A.只有硝酸锌
B.—定有硝酸锌和硝酸铁
C.若没有硝酸铜,则一定没有硝酸银
D.—定没有硝酸银
()9、向AgNO
3
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
3)
2
,一定不含AgNO
3
,可能含有Al(NO
3
)
3
A.0个B.1个C.2个D.3个
()10、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

再把X加入到Z(NO
3)
2
溶液中,M加入到YNO
3
溶液中。

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据此判断四种金
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Z>X>M>Y
B. X>Z>M>Y
C. X>Z>Y>M
D. Y>M>Z>X
()11、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氧化铜粉末投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
①滤液M中一定含有硫酸铁,可能含有硫酸和硫酸铜;
②在滤液M中放入一块刚打磨过的锌片,一定有置换反应发生;
③向滤渣N中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④当滤液M中含有硫酸铜时,滤渣N中一定没有氧化铜
上述说法一定正确的说法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12、现有一包由3.2g 铜、13g 锌和2g 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 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为m 种,溶液中溶质为n 种。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m=2,则n=2或3
B.若固体中金属的质量为 48g ,则m=4
C.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
D.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超过56g ( )13、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
入质量为m 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 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 2+和Cu 2+ B .bc 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 .ab 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 2+、Ag +、Cu 2+和Fe 2+
D .若bc 段和cd 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则m 1>m 2 ( )14、向装有过量锌粉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Ag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烧杯中固体
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时,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B .t 3和t 5时,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
C .若向溶液中插入铝丝,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时 间t 的取值范围是:t 2<t<t 4
D .t 2时,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有Zn 2+、Cu 2+
,固体中的金属单质有Zn 、Ag
( )15、某溶液含有Cu (NO 3)2和AgNO 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参加反应的锌的质
量与溶液中金属离子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b 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 2+、Ag +、Cu 2+
B .c ~d 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 2+、Cu 2+
C .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m3时,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 2+
D .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m1、m2时,溶液中Cu (NO 3)2的质量分数相等 16、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质量关系如右图,请分析:
a 点时溶液中有哪些溶质? c 点时过滤能得到哪些固体?
b ~d 段溶液质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17、将一定量的金属M (M 是Mg 、Al 、Zn 、Fe 中的一种)粉末放入AgNO 3和Cu (NO 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向滤渣和滤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产生. (1)金属M 不可能是 (填名称).
(2)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无色滤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填符号) (3)向某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