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如何避免裂缝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如何避免裂缝问题
摘要:在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切实提高建筑整体施工质量,提高建筑
施工质量,必须对结构设计和施工中裂缝问题予以处理,控制好建筑施工科学设计、合理施工、注重细节和质量管理工作,运用科学养护手段提高建筑物质量,
保障建筑结构设计裂缝合理化处理。

充分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可持续发展。

针对各种问题要及时处理,以保障建筑整体质量管理,充分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和
施工良性发挥,促进建筑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推动建筑建设经济性和全面发展,
重视建筑结构建设合理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裂缝问题
1裂缝的特征
①很大一部分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是垂直产生的,建筑工程结构裂纹尺寸与墙
的实际高度相同,建筑结构裂缝的实际形状为中间向二边扩展直至消失;
②大部分的结构裂缝宽度通常小于0.3毫米,只有少数的结构裂缝宽度大于
0.3毫米;
③拆除模板后结构裂缝出现的概率更大,这意味着结构的裂缝和温度的快速
变化有很大关系;
④时间的变化后,裂缝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发展的方向逐渐发生变化,但实
际结构裂缝的宽度通常不会改变;
2建筑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1)建筑物结构设计出现裂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温度因素,温度变化会导致建筑混凝土浇筑后,聚积内部水泥化热不容易散发出现,造成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形成比较大的内外温差问题,使得混凝土表面附近存在比较大的温度梯度,会引
起比较大的内外温差,要及时保障混凝土能够在短期内提高抗拉强度效果,保障
混凝土温度最高和最低时候不会出现裂缝问题。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主要问
题就是保障工程结构合理化推进,如果出现冷缩和干缩问题,要通过公式进行详
细分析,针对建筑材料充分保障建筑合理建设,及时解决建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避免发生建筑结构工程裂缝问题。

2)在受力影响问题上,要不断进行受力作用分析,减少建筑结构裂缝问题出现,针对引起的裂缝受力构建的偏心受压、偏心受拉和轴心受拉问题,要提高构
件分析。

碳化锈蚀也是引起建筑工程裂缝重要问题。

在工程结构锈蚀过程中,会
造成一定裂缝,这时要注重建筑结构裂缝问题的处理。

针对建筑结构碳化深度和
钢筋表面碳化现象,要提高混凝土碱性问题分析,及时保护好钢筋,针对工程内
部拉力作用,提高拉力值极限问题分析,进行裂缝问题处理。

3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中避免出现裂缝的措施
3.1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原材料的质量相对较容易控制,但原材料的质量这个环节也是很容易出现问
题的。

根据数据显示,因为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原材料的要求没有一个精确的规定,很容易引起质量问题的出现,很大一部分企业为了使成本可以控制,可以选择相
对廉价的材料,出现施工问题这并不奇怪。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需
要在设计阶段对材料和材料的搭配品种和规格的实际清晰,在选择的过程中对原
材料需要按照国家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制造商的选择也应严格,工厂应严格审核
材料,它可以有效地提高质量,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

3.2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
建筑结构通常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梁和楼板的混凝土强度应当保
持一致,宜选用C30,35。

在建筑结构的墙和柱的混凝土等级高于梁和板时,节
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强度的等级应当与柱和墙保持一致,在梁和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不同的情况下节点的做法见图1。

图1梁柱节点混凝土强度处理
3.3结构的平面布置
应当确保建筑结构平面布置的规则性,避免平面布置形状出现突变的情况。

在平面存在凹口时,应当在凹口部位的边缘设置拉梁,凹口周边的楼板应当适当
的加厚并且对配筋进行强化,楼板的负筋应当拉通。

此外还应该按照相关规范和
要求对建筑结构的长度进行控制,在建筑结构的长度超过相关规范规定的数值时,地下部位设置后浇带,地上应设置膨胀加强带。

后浇带通常设置在梁和楼板的
1/3宽的位置,宽度应当在800~1000mm范围内。

加强带宽度一般为2000mm,
带两侧布置密孔钢丝网,以此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混凝土分隔开,钢丝网垂直布
置于上下层(或内外层)钢筋之间,并用钢筋加固。

膨胀加强带带内增设15%水
平温度钢筋,水平温度钢筋均匀布置在上下层,内掺12%的膨胀混凝土后,且混
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

后浇带及加强带的设置应当将梁、墙和板完全的分开,
钢筋仍然应该连续的配置。

在房屋长度超过规定的的数值比较大的情况下,应当
进行变形缝的设置。

在建筑物群房和主楼的高度相差比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在主
楼和群房之间进行沉降缝或者是后浇带的设置,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或者减少因
为基础沉降而导致的裂缝的产生。

3.4配筋设计
对建筑结构构件应根据裂缝控制配筋,尤其是大跨度梁板需特别注意。

屋面
板的结构配筋宜采用双层双向通长配筋,在楼板阴阳角变形应力集中的部分应增
加设置放射钢筋。

对于板的受力钢筋的配置应当按照直径小、间距密的原则,从
而对构件的裂缝进行适当的减小。

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配筋设计和间距的
设置,进而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进行有效的控制。

通过情况下混凝土在自然状态下,其复合材料包括水泥、水、砂、石等外加剂和掺合料在物理和化学作用下成
分逐渐硬化为多孔的复合材料,由于初始温度收缩应力引起的许多内部微裂纹,
在外力作用下裂纹逐渐扩展。

而混凝土的宏观裂缝,继续快速膨胀导致破坏。


于钢筋混凝土,尤其是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不会瞬间破坏,其会
在较短的时间内限制裂缝的宽度。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时钢筋的施工就显得非常
重要,其能够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出现和限制裂缝延伸。

3.5重视养护管理工作
落实好养护管理。

在正常情况下,现场施工要根据实际混凝土养护时间的硬
性规定,在浇注施工完成后12小时内采取特定的维护具体措施,确保混凝土的
质量,保温和湿气固化是相对良好的维护方法,以及实际的混凝土养护期间将受
到材料的影响和实际施工环境的因素,所以混凝土养护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
确定,需要保护混凝土在实际维修过程中有效地控制湿度和温度,需要测量和记录。

在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可以用薄膜覆盖,草席覆盖,洒水养护等,以便控制
混凝土的实际湿度,避免裂缝的出现。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物质量施工过程中要充分提高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认识,有效防止建筑物裂缝出现,保障建筑物整体质量。

必须要高度重视建筑物结构设
计中出现裂缝问题,充分做好合理养护、科学设计、科学施工、注重细节和严格控制质量,科学养护保障建筑物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唐辉艳.房屋建筑工程中常见裂缝控制措施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2):86-87.
[2]马倩.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现浇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9):107.
[3]程鸿超.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现浇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8):23-24+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