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e7c02ea300a6c30c229fc7.png)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日期
课型
新授
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时
主备人
参备人
执教人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认识“耕”,运用形近字区分“幻”。结合泡泡里的“‘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来区分发明、发现,改变、改观这两组词语,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重点语句谈自己阅读感受,激发自豪,激动的情感。
3、全班评议、改进。
4、感悟积累语言:
⑴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练习朗读。
⑵ 汇报交流自己喜欢的语段,并体会作者的表述方法。
⑶ 说说电脑住宅除了高科技,还有哪些特点?
(隐蔽……)
⑷ 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聪明的设计师东京大学的坂村健教授设计的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不但领略了它的神奇,还真切地感受到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世界上也会出现一座由你们设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脑住宅,让我们努力奋斗,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神奇”吧!
(1)借助拼音或工具书把生字词读准确,运用已学方法识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反馈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出示词语:
中生代 化石 演化
凌空翱翔 迟钝 描绘
毋庸置疑 敏捷 崭新
脑颅骨骼鸟翼
A、正音——崭翘舌音;“凌、恐、盈”后鼻音。
注意字形,尤其是笔顺——捷;辨析“顿—吨”
第四组:都指身体的某个部位。
B、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预设:
出示句式: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板书)
3.这就是当时的农耕社会,引读“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八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八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3e6d4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c.png)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八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部编版四上语文第八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一、单元内容概述本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选入了《观潮》、《草原》、《爬山虎的脚》、《只有一个地球》、《麻雀》等五篇文章。
这些文章既有描写自然景色的,也有讲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深厚情感的。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朗读和感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会认“潮、势”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观赏、维持”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的研究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观赏、维持”等词语造句。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学生预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课堂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单元所学内容,为新单元的研究做好铺垫。
(2)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出本单元主题。
3. 课堂研究:(1)研究课文《观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研究课文《草原》,感受草原的美丽和辽阔。
(3)研究课文《爬山虎的脚》,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研究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保护,提高学生朗读和感悟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教案备课组统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教案备课组统一](https://img.taocdn.com/s3/m/1fc0c73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d.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教案备课组统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复习巩固第八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包括诗歌欣赏、古诗诵读、语文常识等。
2.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第八单元课文生字生词的拼音和含义。
2.能正确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美感和意境。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准确表达古诗中的含义和意境。
2.提升学生的诗歌欣赏和领会能力。
四、教学内容1.课文复习:通过课文生字生词梳理,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
2.诗歌欣赏:选择适当的古诗,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3.古诗诵读:让学生进行古诗的诵读练习,提高朗读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整理备课资料,包括课文教材、教学工具等。
–确认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做好备课心理准备。
2.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第八单元的内容,简要总结关键知识点。
–通过提出问题或小测验,引导学生回忆巩固。
3.课文复习–带领学生重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意境。
–解释并讲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和词语意义。
4.诗歌欣赏–挑选一首简短且富有意境的古诗,进行解读和欣赏。
–引导学生谈论体会和感受,通过对古诗的理解促进学生情感升华。
5.古诗诵读–分段讲解古诗的意义和背景,指导学生朗读。
–老师示范朗读,并逐句引导学生一起朗读,纠正发音和语调。
6.课堂练习–设计小组活动或个人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或写作任务。
六、教学反馈1.教师要不断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七、教学资源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课本。
2.课件、黑板、彩色笔等教学工具。
3.适当挑选的古诗材料。
八、教学反思在备课组的统一参与下,本节课的复习教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了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年级上册八单元集体备课[五篇范例]
![四年级上册八单元集体备课[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2be4000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d.png)
四年级上册八单元集体备课[五篇范例]第一篇:四年级上册八单元集体备课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呼风唤雨的世纪>>、《飞向蓝天的恐龙》、是精读课文,《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八》是综合性训练。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开阔眼界,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单元设计理念:本单元教学设计,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质疑,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兴趣的地方背下来。
3、边读边体会语言表达方面的体会。
4、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5、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6、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7、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8、继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9、提高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4、弄懂课文内容,感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5、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6、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7、指导写想象作文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29、《呼风唤雨的世纪》2课时30、《电脑住宅》1课时31、《飞向蓝天的恐龙》2课时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1课时六、教学措施: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课文,体会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乐于与同学讨论疑难问题,交流阅读体会;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那些变化。
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5a1d47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0.png)
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展开,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包括《自然之道》、《树之歌》、《大自然的语言》三篇课文,以及相应的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语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层次含义,如《自然之道》中的“自然规律”。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语进行写作。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教学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人与自然”的主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决疑难问题。
4. 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如《自然之道》中的“自然规律”。
5. 应用提高: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使学生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6.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板书设计1. 第八单元人与自然2. 课文《自然之道》、《树之歌》、《大自然的语言》3. 重点词语:自然规律、生态平衡、环保意识等。
4. 教学难点提示: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层次含义,提高写作能力,培养环保意识。
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 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悟。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全面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全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93db5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a.png)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全面教学设计一、单元概述1.1 单元主题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通过一组富有诗意的童话故事,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2 单元目标- 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 培养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 提升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 《四季之美》- 《长城》- 《颐和园》- 《鸟的天堂》2.2 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三、教学策略3.1 朗读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次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3.2 理解引导教师应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3.3 生字词教学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如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4 写作练习教师可以布置以“我眼中的自然”为主题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四、教学评价教师应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写作练习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时间本单元的教学时间为2周,每天1课时。
六、教学资源- 课文文本- 生字词卡片- 教学课件- 写作练习纸以上就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全面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师必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教师必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b45809059e31433238689319.png)
词 句 段 运 用
书 写 提 示
日 积 月 累
03 语文要素
(1)人文主题:历史传说故事
(2)语文要素: 1.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读) 2.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写)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 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 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师:王戎怎么知道的?他去尝了吗?他怎么想的? 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摘光了。
02 精读引领课
8.学习写法
师:作者是怎样把王戎的聪明写出来的呢?
“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
对比
02 精读引领课
9.升华主题
王戎,字浚冲,临沂人。出身魏晋高门 琅琊王氏,为凉州刺史王浑之子。“竹林七 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也被认为是七人中 世俗之心最盛的一位。
重点难点
1.能根据提示,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结合文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体会西门豹过 人的智慧。
02 精读引领课
教学流程
02 精读引领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谈话导入,认识西门豹,了解复姓西门。(重点指导“豹”的写法。)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 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 赫赫战功。
05
教学建议Βιβλιοθήκη 1.《王戎不取道旁李》文体特点 2.《西门豹治邺》篇幅长、任务多 3. 《故事二则》寓意理解
06
课型设计
06 课型设计
课时
课型
课题
第一课时 精读引领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
第二课时 精读引领课 《西门豹治邺》
第三课时 略读整合课 《故事二则》
全套教学设计方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全套教学设计方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ecd8c2a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6.png)
全套教学设计方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研究本单元,使学生掌握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核心知识和重点词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研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文:阅读和理解课文《小兵张嘎》。
2. 词语:研究和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如“小兵”、“张嘎”等。
3. 写作:通过读后感、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讲授: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3. 合作研究: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课文阅读和讨论,互相交流理解。
4.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 读后感写作: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评价1. 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情况和理解程度,进行自我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交换读后感,进行同伴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进行教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1. 课本: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角色扮演道具:服装、道具等。
七、教学安排本单元的教学安排如下:1. 第一课时:导入课文《小兵张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第二课时:讲授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3. 第三课时:小组合作研究,进行课文阅读和讨论。
4. 第四课时:角色扮演,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5. 第五课时:写读后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6. 第六课时:评价和总结,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五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866fd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c.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五篇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
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1《秉笔直书》教案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8个认读生字,掌握写字表中的11个生字。
2、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优秀品格。
3、学会抓住重点词句(忠实、本分、不屈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要点,绘声绘色地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关于战国情况的资料。
学生准备:查找关于战国情况的资料,以及“国君”、“竹简”、“伯、仲、叔、季”、“相国”、“太史”、“齐庄公”的解释资料。
教学过程:一、释词导入,激发兴趣历史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了解历史才能变得更加聪明。
喜欢听历史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林汉达先生带给我们的,描写战国时期在齐国发生的小故事――《秉笔直书》。
(板书:秉笔直书。
学生齐读课题。
)战国时期离我们太久远了,在听故事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几个那个时期常用的特殊词语。
(出示词语:“国君”、“竹简”、“伯、仲、叔、季”、“相国”、“太史”、“齐庄公”。
学生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
)扫清了听故事路上的拦路虎,我们可以来欣赏这一个小故事了。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结合“秉”的象形字写法理解字的含义:拿、握。
)那“秉笔直书”又是什么意思呢?相信欣赏完这个故事之后你一定会了解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秉笔直书》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生字。
(出示生字词:崔杼独揽大权伯仲忠贞屈服颠倒黑白)(指名学生领读生字。
【新部编版四上】四年级八单元集体备课
![【新部编版四上】四年级八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938dfc4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c.png)
【新部编版四上】四年级八单元集体备课四年级上册八单元集体备课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下午好!接下来我向大家展示第八单元的集体备课。
我从以下六个部分进行解读,内容解析、编排特点、语文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建议和课型设计。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内容解析,本单元是一个常规阅读单元,包括单元导语、三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次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单元导语,以一句充满豪情的诗句导入,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意思是说时光流逝,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才智杰出的人物,直接指出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历史传说故事,下面三篇课文,都是有关历史名人的故事,第一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所谓雅量指的是宽宏的气量,本文主人公王戎,三国西晋时期的名员,竹林七贤之一,他是我们临沂人。
课文主要讲了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伙伴们出去游玩,看到路边的李树结了很多果实,纸条都被压弯了,大家都争着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动,他认为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事实证明他的说法是对的,可见王戎自小就是特别聪慧,文章简短,但是故事性极强,情节生动,人物个性鲜明!为了突出人物形象,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有多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写“唯戎不动”。
对比的写法反衬了王戎的聪明过人。
第二篇也是精读课文,一篇经典的老课文,西门豹治邺,改写自《史记·滑稽列传》史记中的滑稽是思维敏捷,能言善辩,能力超群的意思。
课文中的主人公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西门豹管理邺地时,惩治恶人、破除迷信、造福百姓的故事。
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办实事,干好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
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西门豹轻而易举就把迷信给破除了,确实能力非凡。
第三篇是略读课文《故事二则》,包括两个寓言小故事,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单元备课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单元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5607aa1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3.png)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单元课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的阅读技巧,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快乐与幸福的真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基本要点,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2.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快乐和幸福的情感培养,使他们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并且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学生识字和自读: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课文解析: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朗读:教师进行课文朗读示范,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4. 情感体会:引导学生共享自己快乐的事,让他们体会并理解快乐与幸福的真谛。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进行课文的默写和感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配合,提高课文理解和朗读能力。
2. 示范引导: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和朗读技巧。
3. 情感引导:通过学生快乐事的共享和课文情感的体会,引导学生体会快乐与幸福的真谛,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更直观的学习资源。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程设计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体验,通过语文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快乐与幸福的内涵,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仅仅获取语言表达能力,还能积极面对生活,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人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引导,要善于发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六、课堂教学实施1. 学生识字和自读:学生自读课文,并用笔标出不认识的生词,教师在课后跟进,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忆生词。
四上第八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四上第八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7b0a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3.png)
四上第八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四年级第八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民间故事”这个主题,安排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三篇课文。
这些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2.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 复述民间故事,乐于与同学交流,能积极讲给家人听。
4. 鼓励学生课外搜集民间故事,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难点: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四、单元教学方法与手段1. 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以读带思,以读带悟。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共同探讨问题,达成共识。
3. 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 拓展延伸法:鼓励学生课外搜集民间故事,开展讲故事比赛等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五、单元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民间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同时,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课下搜集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二)课文学习1. 《猎人海力布》: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通过朗读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感受海力布的品质。
2. 《牛郎织女(一)》: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学习把握文章的详细经过部分。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
3. 《牛郎织女(二)》: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结局部分。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三)拓展延伸1. 开展讲故事比赛:鼓励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民间故事讲给同学听,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评选出优秀的故事讲述者并给予奖励。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fa1300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7.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第一部分:单元概览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人文主题是“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从横向看:本单元课文均与历史人物故事相关。
不仅有文言文,还有现代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就是让我们感受历史人物的美好形象。
在这一单元的历史人物中,不论是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王戎,惩治恶人、造福百姓、有智慧的西门豹,还是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扁鹊和拥有恒心与毅力的纪昌,他们身上无不闪烁着美好品质的光芒。
还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本单元作为专门编排历史人物故事的单元,其课文都选自我国古代经典历史书籍,分别是战国时期的《列子·汤问》《韩非子·喻老》、汉代的《史记·滑稽列传》,以及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雅量》。
这些史书都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传承下来的,它不仅能够体现各个时期历史人物的魅力,更是我国文学史上宝贵的财富。
从纵向看:关于历史人物故事,编者结合不同的年级,主要将其分布于中高年级。
例如,三年级的《司马光》,四年级的《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扁鹊治病》《纪昌学射》,五年级的《杨氏之子》。
编者根据学生需要,进行以上编排,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历史人物故事,激发学生了解古代历史人物的热情,并从这些故事当中获得启迪,进而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单元解读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表达与交流】1.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3.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4.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二)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中提到(指向于单元学习活动和评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和呈现。
全套教学设计方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全套教学设计方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bc473e8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1.png)
全套教学设计方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第八单元的词汇和句子结构;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表达;3. 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第八单元的主要课文;2. 词汇:本单元的重要词汇;3. 句子结构:本单元重点句型的学习。
三、教学重点1. 课文的理解和朗读;2. 词汇的掌握和运用;3. 句子结构的学习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彼此学习和进步;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乐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学习课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分角色表演;3. 学习词汇:通过图片、动作等方式教授本单元的重要词汇;4. 学习句子结构: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并进行练习;5. 合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巩固所学知识;6. 游戏活动:设计语文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理解能力等;2.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 定期进行口头或书面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全套教学设计方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38de33804d2b160b4ec078.png)
三、再读文,引导概括课文大意。
(过渡)仅仅读懂字音,读通句子还不够,还要读懂内容。再默读一遍篇课文,想想主要说的是什么事?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内心
师:你能不能了解扁鹊和蔡桓侯的想法呢?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什么想法?
庄浪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簿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语文
课时
共2课时
第1课时
课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
主备人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包级领导
签字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诸、竞、唯”4个字,理解“唯”“信然”“竞走”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划分文言文节奏。
4.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4.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2)书写“戎尝诸竞唯”。
字形难点:戎:左下部是“十”,不是“廾”;诸:中间没有“亻”;“竞”下半部是“口”加“儿”不能写成“日”加“儿”。
3.过渡:故事中的王戎从小就很聪明,他七岁就是一位小神童了!后来,他长大后还成了西晋的名士呢!被称为“竹林七贤”之一。竹林七贤,就是当时有七个文人常在竹林之下,饮宴游乐,创作文章,个个都是大学问家。而王戎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26西门豹)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习生字。
(2)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豹、芜、娶、媳、巫、绅、旱、徒、磕、淌、凿、溉”的读音,并组词语。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2ebbf758f5f61fb73666f1.png)
人教语文四年级(上)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单元教材简析】:本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编排了4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电脑住宅》带我们走进现代化的电脑住宅,亲身感受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舒适;《飞向蓝天的恐龙》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向我们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发生变化后的用处。
这几篇课文可以使学生学到描写或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
【单元总体目标】一、基础性目标:1、会认写课本要求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4、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掌握字词,领悟科技带来的震撼。
二、发展性目标:科技类课文,不仅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类课文用词准确、语言简洁等表达方面的特点。
如,教材中提示学生注意体会“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再查阅工具书,区分两个词语字面的意思,然后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具体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体会用词的准确。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或写得好的句子,在细细品味中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本单元要求认识的生字和会写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利用字典自学生字词。
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利用已有的识字知识识记字形。
词汇教学的重点是积累词语。
难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单元教学建议】:(一)《呼风唤雨的世纪》1、从解题入手,借助工具书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
2、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力求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3、学生就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质疑、解疑可采用“谈自己的理解 -------查阅工具书———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体会用词准确”4、引导学生围绕“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
![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11618401f69e3142329409.png)
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课文,既有文育文,也有根据古代经典改编的现代文,讲述了古代一-些很经典的故事:有名士王戎幼年“不取道旁李”的故事:有战国地方官西门豹惩治恶人、造福百姓的故事;有名医扁鹊和蔡桓侯之间的故事:有纪昌在飞卫指导下苦练眼力,终成射箭能手的故事。
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能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教益。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教材在三年级下册安排了“详细复述”的学习要求,本单元是在详细复述基础上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概括能力。
本单元围绕这个语文要素进行了精心编排:《西门豹治邺)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练习简要复述。
《故事二则》引导学生提取表示故事发展顺序的关键词句,练习简要复述。
“交流平台”对简要复述的方法作了归纳与小结。
“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体会写具体和写简略的不同表达效果,为学生进行简要复述提供帮助。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话题是“我的心儿怦怦跳”。
这是在本册习作单元“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基础上的延伸。
这个话题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能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第一,要处理好阅读理解与简要复述的关系。
简要复述有助于提升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教学时,应避免对课文内容面面俱到地分析,要着重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抓住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讲述,次要内容则应该简略。
第二,应注意本单元各项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可以适当调整板块顺序。
学生初学简要复述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取舍、语言不够简洁。
“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提供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教学时可进行前后勾连。
如,学习(西门豹治邺),可借助“交流平台”中梳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区分内容的主次;学习《故事二则》,可以借助“词句段运用”第二题提供的长话短说的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简洁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语文四年级(上)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编排了4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电脑住宅》带我们走进现代化的电脑住宅,亲身感受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舒适;《飞向蓝天的恐龙》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向我们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发生变化后的用处。
这几篇课文可以使学生学到描写或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
【单元总体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1、会认写课本要求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4、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掌握字词,领悟科技带来的震撼。
二、发展性目标:科技类课文,不仅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类课文用词准确、语言简洁等表达方面的特点。
如,教材中提示学生注意体会“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再查阅工具书,区分两个词语字面的意思,然后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具体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体会用词的准确。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或写得好的句子,在细细品味中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掌握本单元要求认识的生字和会写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利用字典自学生字词。
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利用已有的识字知识识记字形。
词汇教学的重点是积累词语。
难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
【单元教学建议】:
(一)《呼风唤雨的世纪》
1、从解题入手,借助工具书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
2、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力求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3、学生就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质疑、解疑
可采用“谈自己的理解 -------查阅工具书———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体会用词准确”
4、引导学生围绕“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二)《电脑住宅》
1、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
2、在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那里的电脑有什么功能?是怎样工作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
3、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
4、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以后,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围绕“如果我是一个设计师,我会怎样设计电脑住宅”进行交流、讨论。
(三)《飞向蓝天的恐龙》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阅读有关恐龙的资料,作好知识储备。
2、学生初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
3、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恐龙演化的过程。
可以通过教师引读、对比朗读等方法,直观感受课文叙述的条理性,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恐龙演化的过程说一说,达到内化吸收语言的目的。
4、语言准确是说明性文章最重要的特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找出自己认为表达的准确的语句,说说句子中的哪些词语用得准确,再谈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四)《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1、学生自读课文。
2、引导学生梳理线索。
3、再质疑问难,在交流中理解课文的意思。
【单元教学时间】:
29、呼风唤雨的世纪(2课时)
30、电脑住宅(1课时)
31飞向蓝天的恐龙(2课时)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1课时)
语文园地八(4课时)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改观、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洞察、潜入、联系、原子核、因特网、哲学家、呼风唤雨、农耕社会、腾云驾雾、程控电话、归根结底”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2、学生自学自制字词卡片
一、预习探究
板书课题,启发学生质疑思考。
“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在本课中“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一个世纪?在20世纪里,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吗?
(要求学生在查阅工具书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谈谈对词句的认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
无论是科技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还是充满神奇的未来,人类虽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但能在现代科学技
术的引领下,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
二、合作交流
1)学生搜集的20世纪以来,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发明。
2)师补充的相关资料。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思考:为什么称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2)找出本课生字,与同学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3)出示本课应掌握的词语,反馈同学自学情况。
4)熟记生字,师指导书写,同学提示易错的地方。
5)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三、品读体验
(一)品读课文。
1、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听写本课部分词语,同桌相互批改。
2、20世纪的科学发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同时又告诉我们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总体感知
1、指名读第一段。
2、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填空:还可以说成20世纪是个------?(在学生自由填空的过程中,领悟到20世纪因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
思考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
2、读第一句,体会其含义。
思考全段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表述,课文用两个“一问一答”的句式表述有什么好处?
3、读二、三句,结合工具书和自己的理解体会“发明”与“发现”,“改观”与“改变”的区别。
发现和发明:“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在本课中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前者是指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量的增加,后者则有了质的变化。
改观和改变;“改观”在本课中是指20世纪
以来的这些伟大的发现和发明,使人类原有的生活得到了改变,出现了新的面貌;而“改变”则是强调了改换、变更。
填空
1爱迪生()了电灯。
2牛顿由一个苹果的落地()地心引力。
3经过仔细检查,我终于()了这道题的错误。
4指导朗读,读出个人的体会。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
2、小组讨论,交流。
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3、引导学生理解“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愿望、幻想”是什么意思?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可出示图片辅助)
4、依照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
5、作者在第三段引用古人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什么作用,说明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一句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那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
6、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并体会古诗句精妙用处。
7、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例子,选择自己熟知的、感兴趣的一例,向同学们介绍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成就、价值以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捷。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朗读第五自然段。
2、理解伯特兰.罗素所说的话和“科学正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这两句话的意思。
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自由畅想、讨论:畅想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们的未来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小结:正是这些发明和创新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让我们从小学科学、爱
科学,让未来在我们手中变得更美好。
四、巩固延伸
1、以《科技伴我成长》为题进行小练笔。
作业:搜集20世纪以来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