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金昌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5分)
1. (2分)(2018·郑州模拟)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µ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 .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能源
C . 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可吸收大量CO2
D .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2. (2分)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 (2分) (2019高一下·珠海期中) 下列各对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 . C与 C
B . O2与O3
C .
D .
4. (2分)(2016·四川模拟) 下列做法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是()
A . 用活性炭吸附新装修居室里的有害气体
B . 用K2Cr2O7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C . 用盐酸清洗陶瓷面盆上的铁锈迹
D . 用石灰水吸收燃煤烟气中的SO2
5. (2分) (2018高三上·台州月考) 己知反应:2A(l) B(l) △H=-QkJ/mol,取等量A分别在0℃和20 ℃下反应,测得其转化率Y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代表20℃下A的Y-t曲线
B . 反应到66min时,0℃和20℃下反应放出的热量相等
C . 0℃和20℃下达到平衡时,反应都放出QkJ热量
D . 反应都达到平衡后,正反应速率a > b
6. (2分) (2018高一上·浙江期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用氯气制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转变为较稳定,便于贮存的物质
B . 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次氯酸钙易和空气中的水及二氧化碳反应
C . 氯原子最外层有 7 个电子,故在化学反应中易结合一个电子而形成 Cl﹣
D . 次氯酸是一种弱酸是因为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7. (2分)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
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 . 1.6 mol
B . 2.8 mol
C . 2.4 mol
D . 1.2 mol
8. (2分) (2020高一下·余姚期中) 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合作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如K3C60 ,实验测知K3C60属于离子化合物,且有良好的超导性。

下列关于K3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B . 1molK3C60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63×6.02×1023个
C . K3C60中只含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
D . 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KC20
9. (2分)以锌锰废电池中的碳包为原料回收MnO2的过程中涉及如下反应:
①MnO2(s)+C(s)═MnO(s)+CO(g)△H1=+24.4kJ•mol﹣1
②MnO2(s)+CO(g)═MnO(s)+CO2(g)△H2=﹣148.1kJ•mol﹣1
③2MnO2(s)+C(s)═2MnO(s)+CO2(g)△H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碱性锌锰干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 . △H3=△H1+△H2
C . 反应①的活化能为24.4 kJ•mol﹣1
D . △H1<△H3
10.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加热等)也能发生
C . 化学反应都要放出能量
D . 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11. (2分) (2016高一下·赣州期中) 已知反应A2+B2=2AB,破坏1mol A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mol B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mol AB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A2和B2的总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的AB的总能量,则反应放热
B . 若A2和B2的总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的AB的总能量,则反应放热
C . 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Q1+Q2<Q3
D . 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Q1+Q2<Q3
12. (3分) (2015高二上·西宁月考) 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890.3kJ/mol、2800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C(s)+ O2(g)=CO(g);△H=﹣393.5 kJ/mol
B . 2H2(g)+O2(g)=2H2O(g);△H=+571.6 kJ/mol
C . 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
D . 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 kJ/mol
13. (3分)下表是几种碳酸盐的分解温度和阳离子半径,分析下表可以得出()
碳酸盐MgCO3CaCO3SrCO3BaCO3
热分解温度/℃40290011721360
阳离子半径/pm6699112135
A . 离子晶体中阳离子的半径越大,越易分解
B . 离子晶体中阳离子的半径越小,越易分解
C . 离子晶体中阳离子的半径越大,结合碳酸根中的氧离子越容
D . 离子晶体中阳离子的半径越小,结合碳酸根中的氧离子越容易
14. (2分)(2018·大同模拟) 铝石墨双离子电池是一种全新低成本、高效电池。

原理为:AlLi+Cx(PF6)
Al+xC+Li++PF6-。

电池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放电时,外电路中电子向铝锂电极移动
B .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Cx(PF6)+e-=xC+PF6-
C . 充电时,应将铝石墨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D . 充电时,若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阴极质量增加9 g
15. (2分) (2019高一下·蛟河月考) 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X 与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r(Z)>r(W)
B . 元素Z、W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C . 元素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 的强
D . 只含X、Y、Z 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16. (3分)铅蓄电池的总反应式为:PbO2+Pb+2H2SO4 2PbSO4+2H2O,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放电时,H2SO4 浓度增加
B .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SO42﹣﹣2e﹣=PbSO4
C . 在充电时,电池中每转移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1mol硫酸
D . 在充电时,阴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4﹣2e﹣+2H2O=PbO2+SO2﹣4+4H+
17. (3分) (2017高二上·衡水期末) 银器的保护主要是维持它的原貌,对于轻微腐蚀蒙有硫化银的银器,可将其和铝片一起接触浸泡在稀NaOH溶液中,经一定时间污迹消失,取出后用水洗于净,再用软布或棉团擦光.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溶液中的OH﹣离子向正极移动
B . 在银表面上的反应为:Ag2S+2e﹣═2Ag+S2﹣
C . 反应后容易的pH增大
D . 在铝表面的反应为:Al+4OH﹣﹣3e﹣═AlO2﹣+2H2O
18. (3分) (2018高三下·淮阴开学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向氨水中不断通入CO2 ,随着CO2的增加,不断减小
B . 在铜的精炼过程中,若转移1mol电子,则阳极一定溶解32gCu
C . 常温下,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的△H>0,△S<0
D . 将下图中的活塞快速推至A处固定,气体颜色先变深、再变浅,但比起始时深
19. (2分) (2018高三下·南宁月考) 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R、T、Q、W、Y、Z具有如下信息:①R、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②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R与T的核电荷数之和等于Q的核电荷数;③W与R同主族,Z与Q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Q与Y组成的常见物质是一种两性物质,能与氨水反应
B . 已知WRZQ3溶液呈酸性,若将WRZQ3固体溶于水,能促进水的电离
C . 元素Q与W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中含有相同比例的阴、阳离子
D . 元素T、Q、W、Y的原子半径大小为T<Q<Y<W
20. (2分) (2015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将Na2O2逐渐加入到含有H+、Mg2+、Al3+、NH4+的混合液中并微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mol)与加入的Na2O2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的Mg2+、Al3+、
NH4+物质的量分别()
A . 2 mol、3 mol、6 mol
B . 3 mol、2 mol、6mol
C . 2 mol、3 mol、4 mol
D . 3 mol、2 mol、2 mol
二、非选择题 (共6题;共39分)
21. (6分) (2015高二下·枣阳期中) 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某燃料电池以熔融的K2CO3(其中不含O2﹣和HCO﹣3)为电解质,以丁烷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该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C4H10+26CO32﹣﹣52e﹣═34CO2+10H2O.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燃料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
(2)该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某学生想用该燃料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当电路中通过0.26NA的电子时,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标况)为________;此时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若此时溶液体积为200ml,则生成的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2. (4分) (2015高一下·东莞期中) 在1~18号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填元素符号):
(1)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2)单质的还原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单质的氧化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
23. (5分) (2017高一下·宜昌期中) 已知元素aA、bB、cC、dD、e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同周期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属于同主族的元素________.
(2)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
(3)上述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
24. (11分) (2016高三上·鹰潭期中) 发展洁净煤技术、利用CO2制备清洁能源等都是实现减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1)将煤转化成水煤气的反应:C(s)+H2O(g)⇌CO(g)+H2(g)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若在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此反应的△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2) CO2制备甲醇: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 ,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测得CO2(g)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是________.
②0~9min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ν(H2)=________
③在相同条件下,密闭容器的体积缩小至0.5L时,此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kJ.
0<Q<29.5 b.29.5<Q<36.75 c.36.75<Q<49 d.49<Q<98
④在一定条件下,体系中C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L和 X的关系如图2所示,L和X 分别表示温度或压强.
X表示的物理量是.判断L1与L2飞大小关系.
(3)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如图3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成功地实现了以CO2和H2O合成CH4 .
写出铜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式,为提高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工作效率,可向装置中加入少量________(选填“盐酸”或“硫酸”).
(4)利用CO2和NH3为原料也合成尿素,在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应可表示如下:
反应①:2NH3(g)+CO2(g)=NH2CO2NH4(s)△H1=________
反应②:NH2CO2NH4(s)=CO(NH2)2(s)+H2O(g)△H2=+72.49kJ•mol﹣1
总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H=﹣86.98kJ•m ol﹣1;
则反应①的△H1=________.
(5)现将amol铁和bmol铜的混合物与含有cmolHNO3的稀溶液充分反应,设还原产物为NO.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 . 若剩余金属0.5amol,则氧化产物为一种或二种
B . 若只有一种氧化产物,则3c=8a
C . 若有二种氧化产物,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为0.25cmol
D . 若有三种氧化产物,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为0.25cmol.
25. (7分)(2020·和平模拟) 节能和减排建设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在一定温度下,①C(s)+CO2(g) 2CO(g) ΔH1=a kJ·mol-1 平衡常数K1;
②CO(g)+H2O(g) H2(g)+CO2(g) ΔH2=b kJ·mol-1 平衡常数K2。

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3= ,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K1、K2、K3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将原料气按n(CO2)∶n(H2)=1∶4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CO2(g)+4H2(g) CH4(g)+2H2O(g)反应,测得H2O(g)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降低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在密闭恒温(高于100℃)恒容装置中进行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b.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d.n(CO2)∶n(H2)=1:2
③200℃达到平衡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该反应平衡常数Kp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不必化简,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500℃时,CO与水反应生成CO2和H2 ,将其分离得到H2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①阳极反应式是________。

②结合电极反应式,简述K2CO3溶液的再生原理________。

26. (6分) (2018高二下·东城期末) 某小组同学为探究加热条件下固体的分解反应,将一定量
固体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充分加热,最终得到固体A。

(1)甲同学认为分解会产生气体,于是用________试纸检验反应后容器内气体,试纸颜色不变。

(2)他们通过比较反应前后固体的水溶液在常温下的pH不同,初步证明了Na2SO3固体发生了分解:
①取agNa2SO3固体配成100mL溶液,测溶液的pH1>7,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

②________(填操作),测得溶液的pH2>pH1。

(3)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并继续实验。

资料显示:Na2SO3固体在隔绝空气加热时能分解得到两种盐;H2S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是二元弱酸。

实验如下:
①加入氯水后的现象表明有硫单质生成,则说明固体A中含有________离子。

②结合资料和实验,写出Na2SO3固体受热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同学们根据(2)中pH2>pH1还得出结论:相同条件下HSO3-的电离能力强于HS- ,理由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5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非选择题 (共6题;共39分) 21-1、
21-2、
21-3、
21-4、
22-1、
22-2、
23-1、
23-2、
23-3、
24-1、
24-2、24-3、24-4、24-5、25-1、25-2、25-3、26-1、26-2、26-3、2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