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桑蚕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资源,桑蚕饲养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优质高产的桑蚕饲养技术是桑蚕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饲料准备桑蚕的饲料以桑树叶为主,但也可以饲喂桑桑、桑椹等。

桑树的叶龄要求在2~4年之间,叶面大小适中,新鲜嫩绿,无害虫、病菌污染。

饲料不能被雨淋湿,搬运时要轻放,移动距离要少。

不要使用含有有毒物质和杀菌剂的饲料。

二、环境要求桑蚕的合适环境温度是24~28℃,湿度在70%左右。

在饲养过程中,要勤换饲料和清理粪便,保持干净卫生,防止疾病的传播。

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防止过度拥挤,避免日照过强和风干过度。

要选择较为安静的场所,避免强光和噪声刺激,保持桑蚕的生长与繁殖活力。

三、疾病防治桑蚕容易感染疾病,严重者会影响蚕丝的品质和产量。

饲养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观察桑蚕的生长和繁殖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

要加强卫生管理,及时清理饲养环境,隔离病虫害,消毒给饲具、场地等。

要选择繁育基地、货源可靠的桑蚕种蛹。

四、养殖技巧桑蚕的养殖过程中,要遵循特定的养殖技巧,包括蚕的饲养、脱壳、栽桑等。

要选择适时适量的饲料,每天要定时定量喂食,并严格控制喂食的时间和数量。

脱壳时要注意操作技巧,不要伤害蚕茧。

在栽桑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过度摘树叶,避免伤害桑树。

五、人员管理桑蚕饲养不仅是个体农户的业务,也是成批量生产。

因此,要注意人员技能和管理。

应该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和管理饲养过程,制定合理的饲料、环境、疾病防治等方案。

重点关注饲养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人身安全,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

要做好桑蚕饲养全过程的记录,及时评估饲养效果,采取纠正措施。

总之,优质高产的桑蚕饲养技术是桑蚕生产的基础,要注意饲料准备、环境要求、疾病防治、养殖技巧、人员管理等问题。

只有科学合理的饲养,才能保证桑蚕的健康和品质,进而促进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

蚕的饲养方法

蚕的饲养方法

蚕的饲养方法蚕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也知道它的价值,但是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蚕是怎么饲养的?下面是网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蚕的饲养方法的内容,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蚕的饲养方法:养蚕技术一养蚕前的准备:在种好桑叶的基础上,准备好蚕室、蚕具;养蚕前7天,用1%的强氯精喷洒消毒,每平方米用药液半斤,喷后密封24小时以上,同时,应将蚕房周围环境喷药消毒。

二催青:蚕种出库第八天左右,可见到蚕卵一端有一小黑点,叫点青,一张蚕种有20%卵点青,就用黑布遮光,从点青之日算起,第三天早上5点钟就除去黑布,开灯感光孵化。

三收蚁:感光3-4小时后,春蚕在上午9时,夏秋蚕在早上7-8时即可收蚁。

收蚁的方法:用桑树第一展开叶切成0。

5厘米小方块,用叶量为蚁量的5倍左右,撒在垫有塑料薄膜的簸箕上,一手拿蚕种纸,一手拿蚕筷,均匀拍打蚕种纸背,使蚁蚕掉落簸箕上,然后用鹅毛刮蚁蚕,整理成圆形即可。

四小蚕的饲养:1、温、湿度调节:1-3龄称为小蚕,小蚕要求的环境为高温多湿。

1-2龄适宜温度26-27度,相对湿度90%;因此1-2龄蚕采用全防干育,即上盖下垫塑料膜;3龄用半防干育,即只盖不垫塑料膜,保持温度在26-27度,相对湿度85%。

2、小蚕的用叶:1龄用桑树自顶芽数下第3叶,叶色黄中带绿,一张蚕种的蚕,用叶1公斤;2龄用自顶芽数下第4叶,叶色绿中带黄,一张蚕用叶3公斤;3龄用自顶芽数下第5-6叶,叶色嫩绿色,有光泽,一张蚕用叶10-12公斤;一、二龄蚕将桑叶切成蚕体长1.5倍的小方块,三龄蚕桑叶粗切成三角形喂食,每次的给桑量应掌握在下次给桑前蚕座上略留少量残桑为适度。

3、喂桑次数及时间:每天喂4次,时间分别为:上午7时,中午11时,下午4时,晚上10时;小蚕生长发育快,每次喂桑要结合扩座。

4、眠前处理:(1)眠前除沙:小蚕体色转为白色,身体缩短,体表紧张发亮,一龄蚕部分蚕体粘附蚕粪,二、三龄蚕有蚕驮蚕现象时,即可加网给桑进行眠前除沙。

(2)提青:如出现一部分蚕已睡眠,一部分未眠,应再次加网给桑,把未眠蚕引上来,移到另一簸箕中继续饲养至眠定。

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养蚕是指在人工条件下饲养蚕种、培育蚕茧的一种农业养殖技术。

蚕茧是丝绸的原料,因此蚕茧养殖在丝绸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养蚕的方法:1.选种:选择优质、健壮的种蚕作为育种母体,种蚕要年轻、毛多、精神饱满,并避免患有病害或病虫害的蚕种。

2.环境准备:养殖房应选择通风良好、采光充足、卫生清洁的场所。

蚕房内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温度控制在24-28℃,湿度控制在70%左右。

3.饲料准备:蚕喜食桑叶,可以采用人工栽培桑树的叶片作为主要饲料。

桑叶要嫩、干净、无霉烂、无病虫害。

在饲料投喂前,需要将桑叶清洗干净,晾干或翻晒杀菌。

4.饲养管理:将种蚕放入蚕箱中,定时给予优质饲料。

每天需要清理蚕粪,保持蚕箱内的环境清洁卫生。

注意控制蚕箱内的温湿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种蚕死亡或生长受阻。

同时,要及时观察蚕种的生长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防止疾病传播。

5.采茧:一般在蚕开始吐丝后10-15天采茧。

采茧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止茧破损。

茧采后要进行热处理,杀死茧里的蚕,并保持茧的完整性。

二、养蚕的注意事项:1.蚕种的选取非常重要,要选择健康、无短缺病虫害的蚕种。

购买蚕种时要选择正规的种蚕农场或合作社。

2.养殖环境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温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蚕的生长发育。

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遮荫降温的方法。

3.饲料的质量也会影响蚕的生长发育,要选择新鲜、干净、无杂质的桑叶作为饲料,并进行清洗、晾晒或翻晒杀菌处理。

4.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时给予饲料,并确保充足的水源供应。

蚕喜欢在饲料上爬行,因此饲料的质量对于蚕的生长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5.注意蚕箱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蚕粪,保持蚕房内的环境干净。

蚕对于环境的卫生要求较高,蚕粪的积累会导致疾病的传播。

6.在饲养过程中要及时观察蚕的生长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如果出现大面积的蚕死亡或生长受阻的情况,要及时调查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桑蚕的养殖技巧

桑蚕的养殖技巧

桑蚕的养殖技巧
桑蚕养殖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准备: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如温湿适宜、空气流通的场所,并进行适当的清洁消毒。

建立良好的通风、透光和保温设施,为桑蚕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选蚕种:选择繁殖能力强且适应环境的桑蚕品种,如北京小叶蚕、日本大冶温全蚕等,确保稳定的产蛹量和经济效益。

3.桑树养护:选择长势良好的桑树,适时修剪枝桠,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注意及时施肥、病虫害防治,确保桑叶质量。

4.饲料供应:提供新鲜、嫩绿、富含养分的桑叶,每天喂饲3-4次,保持蚕体健康。

注意避免过量喂食,以免造成浪费和蚕体过胖。

5.温度控制:采用适当的温度控制措施,确保桑蚕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一般要求蚕室温度保持在26-30摄氏度,同时保持相对湿度在70%-80%。

6.疾病防治:定期进行蚕桑病害防治,对发现病蚕要及时清除,防止传染扩散。

可选用化学药物、生物农药等进行防治。

同时,定期清理蚕废物和蚕茧残料,保持蚕房的清洁与卫生。

7.蚕茧采收:在蚕开始吐丝生成茧后,选择适当的时间将茧采下。

采茧时要轻柔,避免破损茧丝,以保持茧丝的完整性。

8.茧丝加工:采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加工茧丝,如退碱、制丝等,以提高茧丝的品质和附加值。

9.科学管理:遵循科学的养殖管理制度,定期监测蚕育种进程和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养措施,确保青稞的良好发展和产量。

总之,桑蚕的养殖技巧要从环境、蚕种、饲料、温度、疾病防治、茧采收等方面全面考虑,科学管理和精细养殖,才能获得稳定的产量和优质的产品。

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养蚕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活动,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具有积极作用。

以下是关于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养蚕的方法1.选址:选择通风、采光、空气湿度适宜的场所养蚕,可选用防潮、防虫、保温的蚕室或温室进行养殖。

2.选种:选择品种优良、疾病少、抗逆性强的桑蚕进行养殖,优先选用母蚕大、丝质细、丝强度高、产丝量多的品种。

3.繁育:将选好的种蚕在温度适宜、通风、湿度适宜的环境下,进行交配产卵,一般以春秋季节为宜。

4.孵化:将蚕卵放在温度控制在25-30℃,相对湿度80%左右的环境中孵化,孵化后的蚕蛹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可在5-6天内蜕变为幼虫。

5.饲养:蚕幼虫出壳后要给予适量的桑叶和饲料,注意饲料的新鲜度和卫生。

同时要保证蚕的生长环境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不断更换嫩桑叶,防止蚕病发生。

6.饲养周期:蚕幼虫期约为30-35天,随着蚕龄的增长,饲料需求量逐渐增加,同时需要不断更换饲料,以保证幼虫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7.缫丝:蚕开始吐丝时,要逐步转移蚕室,保持温度、湿度适宜,加强通风。

蚕吐丝的过程中要注意调控环境湿度和温度,以促进丝的质量和产量。

8.取茧:取茧时要注意使用干净、卫生的器具,取下来的茧要进行分类处理,选择质量好的茧进行后续加工。

二、养蚕的注意事项1.环境卫生:蚕室要保持干净、卫生,避免污染和细菌滋生,同时要保证蚕室通风,控制室内湿度和温度,避免蚕病发生。

2.饲料质量:蚕的饲料要新鲜、干净、无霉变,不要混杂其他植物或杂质,以免影响蚕的生长和健康。

3.饲料供应:在蚕的饲养期间,要及时补充饲料,保证蚕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4.饲养密度:养蚕时要控制密度,不宜过密,以免影响蚕的生长和发育,同时要保持蚕的活动空间,避免堆积和蚕之间的碰撞。

5.预防疾病:在养蚕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蚕的生长情况和行为习惯,一旦发现蚕病,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病害蔓延影响养蚕产量和质量。

6.科学管理:养蚕要科学管理,掌握蚕的生长规律,根据不同蚕龄的需求,合理调节温度、湿度、饲料和通风等环境条件,以提高蚕的生长速度和丝的产量。

桑蚕养殖高产技术推广及应用实践

桑蚕养殖高产技术推广及应用实践

桑蚕养殖高产技术推广及应用实践桑蚕是中国蚕丝业的主要原料,养殖桑蚕具有潜力巨大的投资价值,同时也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提高桑蚕养殖的产量和品质,需要科学合理的技术推广与应用实践。

一、优化桑蚕养殖环境桑蚕是亚热带昆虫,适宜生长温度为20-28℃,适宜湿度为70%左右。

为了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宜的养殖地点。

养殖场以平坦,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为宜,不宜在城市、污染区或交通要道等地养殖桑蚕。

2、通过改进桑园经营模式,增加桑树的生长量。

桑树的品种和养护方法对桑蚕的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应选用抗病虫害能力和幼嫩时期枝条生长较快的品种,在桑园内施用有机肥,促进桑树的生长,提供大量饲料。

3、加强饲料管理。

桑蚕多数喜食桑树,为提高桑蚕的饲养效率,应保证桑树的生长状况良好,并根据桑蚕的生长发育阶段及时补给合适的饲料。

二、科学合理的桑蚕饲养技术1、合理的选猪。

合适的种子繁殖和选猪对桑蚕的繁殖有很大的影响。

选择具有优良品种的蚕种,有利于提高蚕茧的良品率和养殖效益。

2、科学饲养。

桑椹、桑叶和桑树的根部是三种重要饲料,但饲料的量和质量必须均衡,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3、加强环境管理。

定时通风、清洁、消毒,以防病虫害的发生,并对饲养环境进行优化,保证桑蚕良好的生产环境。

三、合理施肥和物理干预1、合理施肥。

优点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桑树的养分含量,保障桑蚕的产量和品质。

对于基肥和追肥的搭配和施用时间的掌握,可根据地形、气候和养虫的情况进行调整。

2、物理干预。

物理干预指在桑蚕的生长期间,通过模拟光照量和温湿度变化的方式,调节桑蚕的生长周期、促进桑蚕的发育以及提高桑蚕的生产效益。

综上所述,桑蚕养殖高产技术必须以科学为指导,因地制宜,科学养殖,保障养殖效益,并对于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害、虫害等情况做好预防和防范措施。

正是因为桑蚕养殖在蚕丝产业中的重要性,使得桑蚕养殖高产技术不仅需要掌握,更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

桑蚕的养殖方法

桑蚕的养殖方法

桑蚕的养殖方法
桑蚕是家蚕的一种,它们是蚕丝的主要生产者。

以下是桑蚕的基本养殖方法:
饲养环境:
桑蚕适应温暖、湿润的气候,它们通常在25至3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生长最好。

提供良好的通风和保持适度的湿度对于桑蚕的养殖也很重要。

饲养桑叶:
桑蚕主要以桑叶为食。

确保提供足够新鲜的桑叶,最好在桑蚕吃掉叶片的同时及时更换。

考虑使用有机的桑叶,避免使用农药残留过多的叶子。

蚕室的建造:
构建一个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蚕室。

蚕室的建筑材料和设计要能够有效地控制温湿度,并能防止害虫的入侵。

蚕室内要保持清洁,定期清理蚕室,防止病害传播。

蚕的选育:
选用健康的桑蚕卵作为种子,注意避免卵上的病菌。

控制好桑蚕的密度,防止过度拥挤,影响发育和产丝的质量。

蚕的生长过程:
监控桑蚕的生长情况,关注蚕龄的发育过程。

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桑蚕的繁殖,控制好交配和产卵的时间。

病虫害的防治:
定期检查桑蚕的健康状况,注意防治病虫害。

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或有机防治的方法,减少对蚕的伤害。

蚕茧的收获和加工:
在蚕茧完全形成后,及时收获蚕茧。

蚕茧的收获需要谨慎,以免损坏丝线。

对蚕茧进行脱胶、煮茧、退碱等加工步骤,制成蚕丝。

桑蚕养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照顾,确保它们的健康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最好的方式是在养殖桑蚕之前获得相关的培训或寻求专业的农业技术支持。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桑蚕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昆虫之一,其优质高产饲养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桑蚕饲养在农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可以提供饲养户丰富的经济来源,还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

提高桑蚕饲养的质量和产量是当前桑蚕养殖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一、桑蚕的优质高产饲养技术1. 种蚕选种桑蚕的优质高产饲养技术首先要从选种入手。

桑蚕的优良品种有小肉桑、大肉桑、贡饵桑等,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桑树品种。

选种时要选择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种蚕。

2. 合理养蚕桑蚕养殖中,养蚕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采光等条件非常重要。

温度控制在25-28℃为宜,湿度为70%左右,光照充足,通风良好。

在饲养期间,要及时清理粪便和老桑叶,保持清洁卫生。

3. 护蚕治病桑蚕的健康情况关系到养殖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加强对桑蚕的护理和疾病的治理。

特别要注意防止桑蚕的主要害虫——蚕蝇的侵害,可采用喷洒高效杀虫剂和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水平来进行预防。

4. 合理饲料桑蚕的饲料以桑叶为主,但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添加适量的蛋白质、糖分等营养物质,以保证桑蚕的生长发育。

饲料要新鲜,干净,无霉变,腐烂的问题,以免影响桑蚕的健康。

5. 精细选蚕在桑蚕饲养过程中,要进行精细选蚕。

将蜕变后的幼虫陆续选成小珠蚕,确保质量上乘,产出的茧皮光洁,色泽均匀。

二、桑蚕饲养要注意的问题1. 养殖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桑蚕是一种对环境要求比较高的昆虫,养殖环境的干净整洁对桑蚕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要及时清理粪便、更换垫草、保持饲养场所通风透光。

2. 饲料要新鲜优质3. 预防疾病和害虫在桑蚕饲养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疾病和害虫的预防工作,定期检查桑蚕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病害和害虫的情况并进行治理。

4. 合理调控养殖密度桑蚕的养殖密度要适中,不宜过密。

适当的养殖密度有利于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蚕要怎么养蚕的养殖技术

蚕要怎么养蚕的养殖技术

蚕要怎么养蚕的养殖技术蚕是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正确养殖蚕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蚕的饲养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蚕的饲养方法一、通风换气养好蚕。

养蚕室一定要加强通风换气,防止蚕儿高温闷热。

二、大蚕多湿不相宜。

大蚕期对高温多湿的抵抗力最弱,相对湿度需保持在75%,蚕座也应保持干燥,这不仅能改善环境卫生,更主要的是能增加健蚕率。

三、蚕儿忌喂不良桑。

蚕的生长发育,主要靠桑叶供给营养,如喂给不良桑叶,会影响到蚕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诱发蚕病。

不良叶主要有:未成熟叶、过老叶、旱害叶、蒸热叶、煤烟叶、凋萎叶、农药污染叶等。

四、叶足桑好促饱食。

要想蚕儿充分饱食,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先要进行桑叶产量的预测,做好叶蚕平衡工作,有多少桑,养多少蚕,不能养过头蚕,这是前提。

其次,要根据每个龄期的桑叶消耗标准,结合桑树的生长情况及天时变化,按不同龄期来确定采桑量,每天备足桑叶。

2.要确保叶质优良,做好桑叶的采、运、贮、喂的合理安排。

采桑方面,做到早上采,白天吃,傍晚采,夜里吃,尽量不吃过夜叶。

大蚕期用叶量多,要有专用贮桑室,切实做到保鲜不萎防蒸热。

在喂桑的方法上,要注意大蚕给桑后,关闭门窗1至2个小时,约吃去桑叶的70%时,再开窗勇气,这样能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提高蚕的食少率。

3.要做好补桑工作。

从五龄蚕的第三蚕起,至老熟前是食桑量最高的时期,此时绢丝腺生长最快,必须给足叶量。

在每次给桑后,看到蚕台有空白处,要再补桑增喂,不可松懈。

五、防病消毒讲卫生。

在蚕儿饲养的整个时期,除做好养蚕环境的卫生和蚕室蚕具消毒工作外,还必须要做到:1.养蚕人要做到先洒水后扫地,先洗手后喂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大蚕期每天要用新鲜石灰粉喷撒蚕体蚕座,同时用大蚕防病一号等消毒药剂给蚕体、蚕座消毒一次。

每隔几天对蚕室、贮桑室和养蚕环境用0.3%漂白粉液喷雾消毒一次,杀灭蚕室及其周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桑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其成茧制桑蚕丝可以用于丝织品的生产。

在桑蚕饲养过程中,合理的饲养技术可以提高桑蚕的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关于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的详细介绍。

一、桑叶的选择和处理1.选择优质的桑叶:选择无病虫害、无霉变、嫩绿鲜嫩的桑叶,最好是新鲜摘下的桑叶。

2.桑叶的处理:将桑叶用清水清洗干净,去除黄叶和老叶,切成长度约为2-3厘米的小段,然后晾晒至半干状态备用。

二、桑蚕的饲养环境1.温度:桑蚕的适宜温度为25-30摄氏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桑蚕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2.湿度:桑蚕的适宜湿度为65%-75%,太湿或太干都会影响桑蚕的正常生长。

3.通风:保持适宜的通风条件,避免桑蚕感染病害。

三、桑蚕的饲养管理1.选种:选择优质的种蚕,确保种群健康。

2.孵化:将种蚕放入温湿度适宜的孵化箱中,保持湿度和温度的稳定。

3.饲养:将孵化的桑蚕转移到养蚕架上,定时喂食桑叶,注意桑叶的新鲜度和干燥状态。

4.定期清洁:及时清理养蚕架上的粪便和残骸,保持蚕室的卫生。

5.防病虫害:定期进行蚕室消毒,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6.摘茧:当桑蚕开始结茧时,将其转移到茧室中继续养护,待茧完全形成后采茧。

四、桑蚕的饲养问题需要注意1.饲料供应不足:提供充足新鲜的桑叶,确保桑蚕有足够的食物供应。

2.温度过高或过低: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桑蚕的正常生长发育。

3.湿度过高或过低:过高或过低的湿度会导致桑蚕患病或发育不良。

4.病虫害防控不及时:病虫害的蔓延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5.蚕室卫生不好:保持蚕室的清洁和卫生,避免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总结: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包括桑叶的选择和处理、饲养环境的控制和饲养管理的注意事项。

合理的饲养技术可以帮助提高桑蚕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桑蚕丝的生产发展。

同时要注意避免供应不足、温湿度异常和病虫害等问题,保证蚕室的清洁和卫生。

这些都是桑蚕饲养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以确保桑蚕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科学养殖桑蚕技术

科学养殖桑蚕技术

科学养殖桑蚕技术科学养殖桑蚕技术桑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其茧可以进行丝蚕、绢蚕等饲养,产生的丝绸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而科学养殖桑蚕技术,是为了提高桑蚕的生产效益和丝绸质量,使养殖更加可持续和高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科学养殖桑蚕技术。

1.选种与繁殖选种是科学养殖桑蚕的第一步,选择桑蚕品种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选择,可以选择适应力强、产蛾量高和育苗能力强的桑蚕种群。

之后,要进行桑蚕繁殖,以保证种群的数量和质量。

桑蚕繁殖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包括选择优质的种蚕,控制温度和湿度等。

2.饲料与饲养管理桑蚕的主要食物是桑树叶子,因此保证养殖场周围有充足的桑树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要注意合理喂养,在饲料选择上要提供新鲜、干净、营养丰富的桑叶。

饲料的选择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调整,如幼虫期和蛹期等。

此外,饲料的质量和数量也要根据桑蚕的不同发育阶段进行控制。

对于桑蚕的饲养管理,首先要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温度,防止疾病和损害,还要及时清理粪便和残余物,防止桑蚕生病或发生传染。

其次,需要注意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分拥挤导致互相压迫。

此外,科学添加适当的养殖辅助设备,如照明、加温和加湿设施等都能提高饲养效果。

3.疾病与防治桑蚕养殖中常会出现一些疾病问题,如传染病、内外寄生虫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保持清洁。

(2)选择抗病种蚕,提高种蚕的免疫力。

(3)定期对桑蚕进行体外检疫,有病的个体要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

(4)科学使用药物,如使用消毒剂对养殖设施进行消毒等。

(5)加强养殖管理,提高桑蚕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4.桑蚕产蛾与收蚕桑蚕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会经历若干个生长期,包括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

其中幼虫期是饲养桑蚕的重要阶段,需要关注饲养密度、温度、湿度等因素。

幼虫期结束后,桑蚕会进入蛹期,此时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促进蚕茧的生成。

当蚕茧生成后,需要进行收蚕工作。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桑蚕是中国久负盛名的优良饲料生产虫种之一,其丝质细腻,丝线强韧,可用于纺织和其他工业制品的生产。

为了获得更好的桑蚕产丝效果,农民需要掌握一些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并且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一、优质高产饲养技术:1.选用优质种蚕:选择抗病强、产蚕多、丝质细腻的种蚕。

可以通过了解各个种蚕的品种特点和产蚕性能,选择适合本地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品种。

2.合理的饲料配方:桑蚕以桑叶为主要饲料,但也需要适量的补充其他饲料,如竹叶、豆饼、麦麸等。

根据蚕龄的不同,可以调整不同的饲料比例和食物种类。

3.科学严谨的饲养管理:保持蚕室的温度和湿度适宜。

温度控制在24-28℃,湿度保持在70%-80%左右。

要定期清理蚕室,注意通风换气和杀灭寄生虫的工作。

4.合理控制蚕龄:根据市场需求和出丝时间,要合理控制蚕龄的发育速度。

一般来说,出丝期为蚕龄5-7天时较为理想。

5.科学用药防治病虫害:及时发现和防治蚕室内的病虫害,可以采取物理方法、生物防治和化学控制等手段,保持蚕室内环境的良好状态,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二、饲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1.饲养密度:要根据蚕室的大小和空气流通情况,合理控制蚕室内的饲养密度。

如果密度过大,蚕室内的空气流通就会受到影响,容易引发传染病的发生。

2.饲养环境的保持:保持蚕室内的温湿度稳定,避免过冷、过热、过干或过湿的环境对蚕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要防止蚕室内有异味、灰尘或细菌的污染,保持蚕室的清洁。

3.饲料管理:提前清洗好饲料,确保没有杂质。

饲料的存放要干燥,避免霉菌和害虫的滋生。

在喂食过程中要注意每次的数量和质量,避免浪费和蚕室内的饥饱不均。

4.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及时发现蚕室内的病虫害,可以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如定期清洁蚕室、消毒蚕室、定期检查蚕的健康状况等。

对已经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进行药物防治,避免疫情扩散。

在饲养桑蚕的过程中,农民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知识,科学管理,合理饲养,才能获得更好的桑蚕产丝效果,并提高经济效益。

桑蚕养殖技术

桑蚕养殖技术

、桑蚕养殖技术:桑蚕养殖常见问题1如何进行桑种催青及收蚁?1、蚕种催青。

从出库当日到第四天,用温度22度、干湿差2.5度,第五天至孵化用温度25-26度、干湿差1.5-1度保护。

第八天见蚕卵点青(蚕卵一端有小黑点)20%即遮光制黑(黑布包种),第十天早上5时揭去黑布开灯感光让蚁蚕孵化。

2、收蚁。

收蚁宜在上午9时进行,选顶芽下第二片桑叶作收蚁用叶,切成丝或小方块,直接撒到蚕种纸上,让蚁蚕爬上桑叶10分钟后,连同蚁蚕和叶翻倒在蚕座上并整理好即可。

如何喂小蚕?1、小蚕室温湿度。

小蚕期靠高温多湿饲养才能发育正常。

1龄蚕室宜28度温度、干湿度1度,2-3龄宜26-27度、干湿差1-1.5度。

为了确保高温多湿条件,1-3龄蚕宜用塑料薄膜防干饲养。

1-2龄上盖下垫,3龄只盖不垫半防干育。

温湿度达不到要求时加温补湿。

光线宜昼夜分明。

2、良桑饱食。

喂小蚕的桑叶要严格选采。

1龄采用自顶芽下第3片叶(即黄中带绿的叶);2龄采用第4片叶(即绿中带黄的叶);3龄采用第5-6片或三眼叶(即浓绿有光泽的叶)。

桑叶采回后要用塑料薄膜覆盖好,放置低温、湿度稍大的地方贮藏,以保证新鲜不变质。

3、给桑。

小蚕用塑料薄膜防干育,每昼夜喂蚕4次。

每次喂蚕前要扩座均座,每头蚕要有2头蚕活动位置。

每次喂叶量1龄给叶1.5-2层,2龄给叶2-2.5层,3龄给叶2.5-3层。

如何管理小蚕的眠起?(1)眠起特征:1龄蚕体色由青灰转为炒米色,体躯微缩,体表发亮,蚕体粘蚕粪;2龄蚕体色由青灰转为乳白色,有驼蚕(蚕背蚕)现象,皮肤发亮;3龄体色由青灰转乳白色,蚕体肥短,体皮紧张发亮。

(2)眠除:就是在蚕眠前加网除去蚕粪和残粪(蚕沙)。

除沙是保证蚕座清洁、防止蚕病传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3)饱食就眠:眠前除沙后要给1-2回桑,使蚕饱食就眠安定。

(4)提青分批:同一批蚕中已有90%以上蚕已入眠,但仍有少量蚕不眠而爬动吃桑(叫迟眠蚕),这时应撒上石灰粉,加网再给桑叶,引出迟眠蚕另外饲养,经过4-6小时后,这部分蚕就可入眠。

桑蚕养殖技术(最新)

桑蚕养殖技术(最新)

桑蚕,又称家蚕,或习称蚕。

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

以桑叶为食料,茧可缫丝,丝是珍贵的纺织原料,主要用于织绸,是优良的纺织原料,在军工、交电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

大家创业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桑蚕养殖技术,希望对你有帮助。

1.给蚕吃“补”药。

研究表明,把特别的针剂配成稀释液喷在桑叶上,让蚕吃个痛快。

还可以把这种溶液直接喷在蚕体上,让蚕的皮肤吸收“补药”的营养。

经过处理的蚕,蚕体壮、结茧大、产丝多、质量好。

这种特种针剂,是用昆虫激素制成的。

常用的有两种:一种叫“保幼激素”,主要成分是化学物质萜烯;另一种叫“蜕皮激素”,是由化学物质类固醇等组成的。

这两种激素已人工合成生产。

应抓住蚕大量长丝的五龄阶段,给它添吃“保幼激素”,使它“青春”缓逝,“红颜”慢老,多吃桑叶,多产茧丝。

这就是延长五龄龄期的办法,对增产蚕丝很有效。

蚕到五龄末期,熟蚕达到5%~10%时,每张蚕种一次给桑量用1支蜕皮激素(蜕皮激素加水2千克,拌后均匀地喷在桑叶上),添喂后,再继续给桑2~4次。

实践表明,蚕添喂蜕皮激素有以下效果:用桑量减少4%,但桑产茧提高了1.9%左右。

特别是在缺叶和后期蚕严重发病时用蜕皮激素,可以减少倒蚕和死蚕的损失。

蚕老熟齐一,上蔟方便,节省大批劳力;茧没有青头,没有不结茧蚕和毛脚蚕。

2.桑蚕添食三十烷醇。

由浙江省仙居县林业局进行的桑蚕添食三十烷醇的研究表明,桑蚕添食一定量的三十烷醇,能增强蚕体淀粉酶、蛋白酶和转氨酶的活性,促进桑叶蛋白质、淀粉转化为丝蛋白,加速丝物质积累,增加茧层率,每张蚕种增值14.5%,而成本却很低廉。

3.日本用人工配合饲料养蚕。

经过多年研究,日本制成了桑蚕人工配合饲料以代替桑叶。

该饲料主要由10种原料按配比混合制成:桑叶粉20%,大豆蛋白粉40%,蔗糖5%,纤维素8%,淀粉8%,酵母8%,柠檬酸2.5%,抗菌素0.5%,甾醇0.5%,无机盐少许。

用人工饲料喂养桑蚕,不仅使用方便,营养价值高,而且可节约大量养桑用田。

桑蚕养殖技术

桑蚕养殖技术

桑蚕养殖技术养殖桑蚕是一项古老而重要的农业活动,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丝绸产业的基础。

桑蚕养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丝绸产量、质量以及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桑蚕养殖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桑叶种植、蚕种选育、蚕室建设和管理、蚕茧采集和加工等方面。

一、桑叶种植桑蚕的生活史中,桑叶是其主要的食物来源。

因此,桑蚕养殖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桑叶的种植质量。

首先,选择合适的桑树品种非常重要。

常见的桑树品种有白桑、五叶桑等。

其次,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是确保桑叶生长良好的关键。

在桑叶采摘时,应尽量避免给桑树造成过度伤害,以免影响其生长和再生能力。

二、蚕种选育蚕种的选育是养殖桑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优质蚕种的选育可以提高丝绸产量和质量。

首先,要选择具有良好品质的原种进行繁殖。

其次,注意对蚕种进行合理的配对和杂交,以提高蚕种的遗传优势。

同时,要定期进行蚕种的更新和淘汰,以保持蚕种的优良性状和遗传稳定性。

三、蚕室建设和管理蚕室是桑蚕养殖的核心场所,对于蚕室的建设和管理具有直接影响。

蚕室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保持蚕室的卫生是防止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此外,要合理摆放蚕室内的蚕床,确保蚕茧的采集和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四、蚕茧采集和加工蚕茧的采集和加工是养殖桑蚕的最终目标,也是丝绸生产的关键环节。

蚕茧的采集要在蚕室内进行,避免蚕茧受到外界干扰。

待采集的蚕茧应选择已经完成成熟的蚕茧,以保证最终丝线的质量。

采集完成后,蚕茧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脱胶、振茧、打包等过程。

加工后的丝线可以用于织造绸缎、丝绸等丝质产品。

在桑蚕养殖技术的实践中,还需注意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坚持科学管理,定期进行蚕房和蚕床的清洁,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其次,要注意控制桑蚕的密度,以避免过度拥挤影响蚕的生长和成熟。

此外,合理的饲料供给和水源管理也是养殖桑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总结起来,桑蚕养殖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桑蚕要怎么养

桑蚕要怎么养

桑蚕要怎么养看着桑蚕化茧成蝶,者根据俄是不是不错呢,不过桑蚕要怎么养呢?以下就是店铺整理的养桑蚕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桑蚕的养殖方式1.用配套的专用人工饲料整片或切成小片饲养,也可以用新鲜桑叶饲养。

但用桑叶饲养后不能再用人工饲料饲养。

2.人工饲料请在5℃冰箱中密封冷藏,开封后可冷藏15天左右。

3.避免接触不良气体,特别是杀虫驱蚊蝇剂、香水、樟脑等。

4.小蚕期(1-3龄)最适宜温度26~29℃,适宜湿度为85%以上。

先将一小片饲料铺于饲育盒底部,然后再把小蚕捉到饲料层上面。

饲料干了蚕咬不动了就要换,所以饲料最好每次多放一点,这样不用频繁换饲料,一般1-3龄每龄换一次饲料。

捉小蚕的工具最好用毛笔或软毛刷,切忌用手。

同时每天将纱布浸水后有点湿的盖在饲养盒的透气孔上面,可以防止饲料过快变干,但不能有滴水。

5.大蚕期(4-5龄)最适宜温度为25℃。

周围环境要求空气新鲜、通风。

这时候蚕的食量开始增大,要及时补充饲料,及时清理饲养盒中蚕的粪便和残留的饲料等杂物,保持清洁。

6.待蚕宝宝全身透明欲吐丝状时,放入有一个个格子的盒子里,每个格子放一条,不用喂饲料或桑叶,它自己就会开始结茧。

7.吐丝结茧后约一周可化蛹,如需观察化蛹,可在结茧后2~3天,用小刀在茧的一端切开,将尚未化蛹的蚕倒出,轻轻放在干净软和的纸上,经常观察就可看到变蛹化蛾的过程。

蚕的一生要经历不同的四个时期,卵、幼虫、蛹和成虫。

蚕以卵越冬,春天桑树萌发时孵化成幼虫,幼虫食桑生长,经4天就眠蜕皮,25天左右开始结茧。

两天后吐丝完毕,再经2-3天在茧内蜕皮化蛹。

蛹大约经10天变为成虫,就是蚕蛾。

雌雄蛾交尾产卵,随即死亡。

蚕就眠时不吃不动,表面是睡眠,实际是在蜕皮也就是脱去旧皮,换上新皮,以便继续生长。

刚蜕皮的蚕叫起蚕,即睡眠后起来的意思蚕的幼虫期以就眠为准,分为五个龄期。

刚从蚕卵孵化出来的幼虫称为一龄蚕,大约吃3天桑叶后开始一眠,约眠1天,一眠起来后为二龄蚕,二龄约经两天半,开始二眠,约眠1天,二眠后为三龄蚕。

桑蚕养殖技术

桑蚕养殖技术

桑蚕养殖技术(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桑蚕养殖技术科学养蚕一是科学嫁接大苗移栽法。

要选择近根1米左右的成熟枝条,种植时间最好是12月份冬伐时进行,随剪随种,提高成活率。

二是桑园科学施肥法。

夏伐、冬伐后重施基肥,亩施农家肥1000斤+磷肥200斤+生物有机复合肥200斤或复合肥100斤。

2月中旬亩施尿素40斤,以后每养2批蚕后亩施尿素40斤+复合肥80斤,桑园施肥一定要开沟深施,才能提高肥效。

三是把握冬翻土、春摘蕊、夏防虫的关键技术。

四是注重催青、控温和消毒。

五是加强蚕病防治。

坚持“三洗手”、“三换鞋”制度。

注意撒石灰后马上喂叶,防止蚕吐水。

发现弱小蚕或病蚕要及时捡出,集中深埋,千万不要喂家禽。

春蚕饲养技术要点2013年春蚕发种在即,针对今年春蚕生产情况,特别提醒广大蚕农认真做好以下工作,努力搞好春蚕生产,力争增产增收。

1、积极做好补催青和联户共育工作。

领种前1天蚕室加温至24℃。

蚕种到室后,进行补催青。

先在蚕匾内平铺一张防干纸,上面再铺一张白纸,将蚕卵平摊在白纸上,每张蚕种摊卵面积30cm×35cm,卵面上盖一张压卵网,然后盖上蚕匾,蚕室遮光保持黑暗,温度24℃,干湿差1℃-2℃,保护2天,收蚁前1天傍晚将温度升高到25.5℃。

同时有条件的农户应积极组织小蚕联户共育,全面实施暗火加温,杜绝明火加温,确保蚕室温湿标准和人蚕安全。

2.桑叶应选择适熟偏老。

今年桑树发芽较迟,但后期温度上升较快,桑叶生长迅速,有可能造成桑叶成熟度不够,所以在桑叶质量把握上应选择适熟偏老为好。

对于没有施上春肥的桑园,应及时补施好春肥,以利提高亩桑产质量。

3.以防为主彻底消毒。

近几年,蚕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蚕农防病意识差,重治轻防,养蚕前、养蚕中、养蚕后没有做到全面彻底消毒。

特别是今年由于前期气温偏低,春蚕饲养整体偏迟,大蚕后期有遇高温的可能,因此,广大蚕农要提高以防为主意识,把全面彻底的消毒防病措施落实到养蚕生产的全过程,加强消毒防病工作,把蚕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桑蚕养殖技术范文

桑蚕养殖技术范文

桑蚕养殖技术范文一、筛选优良品种桑蚕养殖的第一步是选择优良的品种。

在桑蚕品种中,有些特点明显,例如,耐寒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丝质细而均匀等。

这些品种在生产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因为它们能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并且能够产生较高的养殖效益。

二、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桑蚕对饲养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首先,在饲养场所中搭建合适的蚕舍,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并注重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

其次,为了满足桑蚕的养殖需求,应提供足够的食料。

喂食桑蚕时,可以选择高质量的桑叶和桑蚕饲料,以确保桑蚕能够良好地生长和发育。

三、加强病虫害防治桑蚕养殖过程中病虫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在繁殖桑蚕之前,应对养殖场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消毒工作,以保证养殖场的环境清洁。

同时,要及时处理蚕室内外的废物和残留物,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喷洒炭粉等,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四、合理管理和调控桑蚕的合理管理和调控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

在饲养桑蚕时,要注意给予适量的饲料,并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

当桑蚕开始蜕皮时,要适时更新饲料。

此外,还要根据桑蚕的生长发育情况,提前制定好养殖计划和时间表,以确保养殖过程的连续性和正常进行。

五、科学收获和加工科学的收获和加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桑蚕的营养价值和丝绸产量。

在收获桑蚕卵时,要根据桑蚕的大小和颜色来判断最佳的收获时机。

收获时要注意轻放,避免桑蚕的损伤。

对于蚕茧的加工,要进行煮麻、提丝等一系列工序,以获得高质量的丝绸产品。

六、持续改进和学习总之,桑蚕养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通过合理筛选品种、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加强病虫害防治、合理管理和调控、科学收获和加工,以及不断改进和学习,可以提高桑蚕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桑蚕养殖技术

桑蚕养殖技术

桑蚕养殖技术桑蚕养殖技术一、桑蚕养殖概述桑蚕养殖是一种以桑蚕为主要动物的农业养殖业。

桑蚕的学名Anabadium Bombycis (also known as Bombyx mori),它属于昆虫笼形纲,古埃及多用它作为衣料原料。

桑蚕养殖业最大的用途是制造丝绸,桑蚕丝就是丝绸的最重要原料。

桑蚕养殖的历史也比较悠久,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就从东欧国家引进桑蚕,并发展桑蚕养殖业。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桑蚕养殖工艺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二、桑蚕的繁殖桑蚕的生活周期包括卵期、蛹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其中卵期最短,仅仅一到两天。

在自然状态下,母桑蚕每次产卵量约300-400个,只有约5%的卵会孵化,而在养殖状态下,卵产量可以达到6000-7000个,孵化率也比自然状态要高。

桑蚕子宝宝的存活率比较高,一般都能够存活下来,只是最后死亡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存活的比例大概在50%以上。

三、桑蚕养殖环境桑蚕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活,空气湿度一般需要在80-85%以上,温度适宜范围是20-25℃左右,适当阳光也是必要的。

过多阳光会使桑蚕触痛,过低的空气湿度会使卵不易孵化,温度太低会使卵孵化率低,温度太高会导致桑蚕的宝宝过早成虫。

因此,桑蚕的养殖环境对养殖业的成败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桑蚕养殖营养桑蚕作为一种昆虫,需要不同种类的营养。

桑蚕通常会吃水果,稻谷,小麦等植物,这些植物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素,而且还含有钙、铁等矿物质,这些营养素都是桑蚕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此外,为了保证桑蚕提取营养,还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另外还要提供一些抗菌和驱虫的药品来维护桑蚕的健康。

五、桑蚕养殖注意事项1、桑蚕繁殖环境:需要保持温暖潮湿的环境,空气湿度80-85%,适当阳光,温度适宜范围20-25℃左右;2、桑蚕营养:水果、稻谷、小麦等植物,营养丰富,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素,钙、铁等矿物质,还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抗菌和驱虫的药品等;3、桑蚕驱虫:定期驱虫,防止病虫害的发生;4、桑蚕防冻:在冬天的时候,要注意保暖,防止桑蚕受冻;5、桑蚕存栏:一般桑蚕的搭密度比较大,但是也要经常检查,确保它们的存栏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蚕养殖技术科学养蚕一是科学嫁接大苗移栽法。

要选择近根1米左右的成熟枝条,种植时间最好是12月份冬伐时进行,随剪随种,提高成活率。

二是桑园科学施肥法。

夏伐、冬伐后重施基肥,亩施农家肥1000斤+磷肥200斤+生物有机复合肥200斤或复合肥100斤。

2月中旬亩施尿素40斤,以后每养2批蚕后亩施尿素40斤+复合肥80斤,桑园施肥一定要开沟深施,才能提高肥效。

三是把握冬翻土、春摘蕊、夏防虫的关键技术。

四是注重催青、控温和消毒。

五是加强蚕病防治。

坚持“三洗手”、“三换鞋”制度。

注意撒石灰后马上喂叶,防止蚕吐水。

发现弱小蚕或病蚕要及时捡出,集中深埋,千万不要喂家禽。

春蚕饲养技术要点2013年春蚕发种在即,针对今年春蚕生产情况,特别提醒广大蚕农认真做好以下工作,努力搞好春蚕生产,力争增产增收。

1、积极做好补催青和联户共育工作。

领种前1天蚕室加温至24℃。

蚕种到室后,进行补催青。

先在蚕匾内平铺一张防干纸,上面再铺一张白纸,将蚕卵平摊在白纸上,每张蚕种摊卵面积30cm×35cm,卵面上盖一张压卵网,然后盖上蚕匾,蚕室遮光保持黑暗,温度24℃,干湿差1℃-2℃,保护2天,收蚁前1天傍晚将温度升高到25.5℃。

同时有条件的农户应积极组织小蚕联户共育,全面实施暗火加温,杜绝明火加温,确保蚕室温湿标准和人蚕安全。

2.桑叶应选择适熟偏老。

今年桑树发芽较迟,但后期温度上升较快,桑叶生长迅速,有可能造成桑叶成熟度不够,所以在桑叶质量把握上应选择适熟偏老为好。

对于没有施上春肥的桑园,应及时补施好春肥,以利提高亩桑产质量。

3.以防为主彻底消毒。

近几年,蚕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蚕农防病意识差,重治轻防,养蚕前、养蚕中、养蚕后没有做到全面彻底消毒。

特别是今年由于前期气温偏低,春蚕饲养整体偏迟,大蚕后期有遇高温的可能,因此,广大蚕农要提高以防为主意识,把全面彻底的消毒防病措施落实到养蚕生产的全过程,加强消毒防病工作,把蚕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做好分批提青和淘汰病、弱小蚕工作。

在70%-80%蚕就眠时,加网提青,加网提青时间以见眠后不超过10h为宜。

青头分批饲养,做到饱食就眠,并坚决淘汰病、弱小蚕。

5、大蚕饲养通风换气。

在家蚕饲养中习惯于重小蚕饲养轻大蚕饲养,特别在大蚕后期的通风工作,措施不够到位,遇到高温闷热天气,不采取有效措施,严重影响了大蚕的正常生长发育。

因此,大蚕期要重视通风换气和稀放饱食工作,在5龄第2天后将蚕座面积每张种扩足到40平方米,并喂足良桑;并创造舒适的环境条件,使蚕儿食桑足,蚕体健,正常生长发育。

有条件的农户可实施大蚕舒适化养蚕技术,以利提高蚕儿抵抗力、节约劳动力和提高房屋利用率。

6、蔟中管理不可忽视。

选用优质方格蔟进行上山,并在上蔟前添食一次蚕用脱皮激素,使之上山齐,营茧快,并能提高微量农药中毒蚕儿的结茧率;蔟中管理掌握温度在23℃~25℃,湿度65%~75%,气流0.5 ~1米/秒,待熟蚕定位营茧、大部分已结成薄皮茧时,一般上山2昼时,打开门窗通风排湿,拾清游山蚕,加强通风,达到营茧过程快,熟蚕留丝量少,提高茧质的目的,并做到适时采茧,杜绝采摘毛脚茧出售,在采茧时做到上茧与次下茧分别采摘与出售,千万不要人为破坏蚕茧质量,以增加春蚕生产经济效益。

夏季蚕高产措施夏秋季节,天气变化较大,遇到的不利因素也比较多。

为夺取夏秋蚕稳产高产,应着重抓以下四条措施:一、严格消毒防病蚕期间隔时间短、病原新鲜、量大易感染,应对蚕室、蚕具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消毒。

采取先喷药消毒,再打扫拆洗干净的方法,喷药剂量要足,面面喷到。

严格贯彻“蚕前彻底消,蚕中继续消,蚕后立即消”的“三消方针”,把消毒防病贯穿整个养蚕始终。

夏秋蚕施用农药要与采叶户互通情报,施用农药区的桑叶必须在残效期后,先试采试喂,证明无毒后才采叶饲养。

夏秋蚕饲养应防蝇,防鼠,避免造成损失。

二、调节养蚕室温根据夏、秋季不同的气候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节,改善养蚕环境。

小蚕期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育,能保温保湿,有利于蚕儿健康发育。

大蚕期要选择高大宽敞,通风良好的房屋饲养,防止闷热,蚕房周围要栽植树木、搭凉棚,减少辐射。

高温闷热,要加强通风换气,高温干燥时要降温补湿。

三、强化桑叶管理加强桑树施肥杀虫,促使桑树生长,是夏秋蚕丰收的保证。

小蚕期(1-3龄),采适熟叶以颜色正绿、手感软为标准。

特别是收蚁用桑应选择适熟偏嫩的桑叶。

忌用日照不足叶、老叶、萎凋叶、病虫叶及农药污染的桑叶。

夏秋蚕采叶宜在早晨露水未干前或傍晚时采摘,绝对不能在日中采叶(阴雨天除外),采下的桑叶要速采速运,防止桑叶水分散发萎凋。

四、加强饲养管理一是蚕种领运时注意蚕种不能堆积、积压,尽量避免接触高温,领运种应在早晚进行,领回后及时摊开防止堆积发热烧种。

蚕种发放时尽量在早晚进行。

蚕种不能接触农药及一切有害气体,防止蚕种中毒。

二是小蚕期饲育采取塑料薄膜覆盖育,蚕儿生长发育快,要提前扩大蚕座面积,防止拥挤受饿。

每日用有效氯2%的防僵粉或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眠起时用蚕病一只灵、灭菌灵、克菌兴500倍液进行添食,小蚕用叶用有效氯0.3%养蚕欢水浸渍或喷洒消毒脱水晾干后喂蚕。

三是大蚕期要做到三稀:即蚕房内的蚕架接得稀,蚕架上的蚕箔放得稀,蚕箔内的蚕头放得稀,这样有利于通风换气,降低温度,且能达到充分饱食。

大蚕期尤其是高温多湿,要勤除蚕沙,保持蚕座干净干燥。

大蚕期应推行省力化蚕台饲育。

大蚕期用灭蝇片300倍液喷撒蚕体、500倍液添食,防止蝇蛆危害。

四是加强上簇管理。

大力推行自动化上簇技术。

具体方法是:蚕儿发育整齐,见蚕中有5%~10%熟蚕时,按每张蚕种用川脱4~6支兑冷开水均匀拌桑叶20~30斤(4~6支兑水1~1.5斤),在晚上10~12时喂蚕,以后不再给桑,次日上午10~12时在蚕座上撒些稻草或铺蚕网,将塑料簇或方格簇等簇具放至蚕座上面,让熟蚕自动上簇结茧。

上簇后加强簇室通风排湿(有条件的用电风扇排湿),做到簇室、簇具、环境干燥,提高蚕茧产量与质量,确保夏秋蚕稳产高产。

抓时机做好蚕室、桑园管理今年入秋以来,气侯适宜,对桑园病虫害发生十分有利,尺蠖类尤为突出,前期重点以艾尺蠖危害为主,后期危害以桑尺蠖为主,并将以低龄幼虫在桑园中越冬,田间发生量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基数较大。

为压低桑园越冬害虫基数,减轻明年病虫害发生,要认真做好秋蚕结束后的“回山消毒”以及桑园“关门治虫”工作,为明年蚕桑生产打好基础。

一、蚕室蚕具“回山消毒” (1)环境清理。

对蚕室及周围环境进行认真打扫、清洗,蚕沙、病死蚕及养蚕废弃物不得乱堆乱放,要在远离桑园和蚕室的地方堆制发酵后作农家肥。

(2)蔟具的清理消毒。

用过的方格蔟应先清理浮丝,然后置于室外水泥地面,用4%浓度的甲醛溶液细喷雾,再用塑料薄膜覆盖包裹后在太阳下曝晒2~3小时,晒干后捆扎保管。

对用过的蚕座纸、浮丝、烂茧等要集中烧毁,不得作其他用途。

(3)蚕室蚕具的消毒。

在清洗打扫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消毒,用250倍三氯异氰尿酸、碳酸氢钠粉(消毒净)或复合次氯酸钙粉(消杀精)等高效广谱消毒药剂,对蚕室蚕具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对中晚秋蚕蚕病发生较重或蚕室内有残留桑螟的农户,须使用复方聚甲醛粉(毒消散)或甲醛溶液进行1次熏烟消毒。

二、桑园“关门治虫” (1)药剂防治。

喷洒2.5%功夫菊酯2000~3000倍液,要将桑树下部树缝裂隙及桑园周边杂草一并喷到,药杀藏匿其中的害虫。

(2)人工防治。

清洁桑园,及时除草,摘除枝条下部余叶,消灭杂草和余叶中的害虫。

修剪枯桩病枝,并带出桑园集中烧毁。

捕杀桑螟、毛虫、尺蠖等越冬幼虫。

结合回山消毒打扫清理蚕室内及周围桑螟、桑尺蠖幼虫,集中杀灭选择家蚕饲养场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选择家蚕饲养场所要远离可能有较多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场地,蚕室内的结构要有利于室内温度、湿度和气流等小气候环境因子的调节,便于光线明暗的调节,便于清洗和消毒,还要便于饲养人员的养蚕操作。

由于家蚕对农药极其敏感,所以饲养家蚕的场所及周围应避免堆放农药并注意场所周围农药的飘散。

小蚕期要求蚕室有较好的保温、保湿功能,门窗密闭性好;大蚕期要求蚕室有足够的空间,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还要有纱窗、纱门,防止苍蝇飞入,减少蝇蛆病蚕的发生。

上蔟室要求地面干燥,通风良好,光线明暗均匀及便于排湿。

贮桑室要求低温保湿,光线较暗,便于清洗消毒。

养蚕时小蚕期如何加强消毒防病首先要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

蚁蚕和各龄起蚕要用小蚕防僵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按20~30克/米2的用量,在给桑前用筛子均匀地撒布在蚕体和蚕座上,施药15分钟后再加网给桑。

在止桑后或各龄中期用石灰:焦糠(3:7)混合物撒布蚕体蚕座,发病时可每天一次。

另外,要建立严格的养蚕清洁卫生制度,实行“三专一远”的养蚕制度(即专室、专具、专人饲养和小蚕室远离大蚕室及上蔟室)。

小蚕室和储桑室门前铺设新鲜石灰粉或浸有消杀精等消毒液的麻袋(草袋),做到换鞋入室。

采桑篓和除沙篓要严格分开,不能混用。

饲养人员在每次给桑前、除沙后和接触病死蚕后必须洗手。

每次除沙后应用含有效氯0.5%~0%的消毒液对蚕室地面和空中进行喷雾消毒,蚕沙坑必须远离蚕室和桑园。

养蚕过程中出现病死蚕必须加石灰粉后深埋。

蚕中毒的原因与预防措施养蚕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中毒现象,轻则影响蚕的生长发育,重则造成大批死亡。

因此,必须引起蚕农的重视,采取措施,避免损失。

1.煤气中毒蚕卵催青期或小蚕一二龄期,蚕室温度低,需进行加温。

如果加温使用煤制品,煤炉上又无排气设施,产生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碳等积聚在蚕室内,可引起蚕卵和小蚕中毒。

蚕卵在催青期中毒,易发生死卵或孵化不齐。

小蚕中毒,胸部膨大,吐水,尾部收缩,很快死亡。

尸体大部腐烂,皮破后流出褐色污液,有的干涸。

防治措施:采用炕床育蚕和地火龙、电热加温等方法,避免蚕室内产生有毒气体;如用煤炉加温,一定要安装排气管,定时换气。

一旦发现蚕卵或小蚕中毒,应立即进行通风换气,将蚕卵或小蚕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以缓解中毒症状。

2.废气中毒蚕室如靠近"三废"污染地,废气中的有害成分,如氟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等有毒气体会引起蚕体慢性中毒。

中毒蚕食欲不振,发育缓慢,体色污浊,逐渐萎缩死亡。

防治措施:新植桑园,应远离排放"三废"的工厂,以防有害气体对桑园的影响;不用污染有毒气体的桑叶喂蚕,防止蚕食后中毒。

3.农药中毒一是接触农药中毒;二是吸入农药中毒;三是采食受农药污染的桑叶中毒。

中毒蚕到处乱爬,蚕体痉挛萎缩,大量吐液,有的排泄连珠粪、脱肛等。

严重中毒者很快死亡,轻度中毒蚕尚有复苏可能。

5龄中后期微量中毒蚕,当时无明显症状,但上簇后,往往成为不结茧蚕。

防治措施:农药严禁存放在蚕室内;正确使用农药,不用被农药沾污的桑叶喂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