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见有机物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之欧阳数创编
高中化学常见有机物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高中化学常见有机物的分离除杂和提纯](https://img.taocdn.com/s3/m/f7691c83336c1eb91a375dd9.png)
有机物的分离除杂和提纯1.下列分离或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分液法分离水和酒精 B .用蒸馏法分离苯和溴苯 C .用重结晶方法提纯苯甲酸D .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答案:A2.将CH 3CHO(易溶于水,沸点为20.8℃的液体)和CH 3COOH 分离的正确方法是( ) A .加热蒸馏B .加入Na 2CO 3后,通过萃取的方法分离C .加入烧碱溶液之后蒸出乙醛,再加入浓硫酸,蒸出乙酸D .和Na 反应后进行分离解析:尽管乙醛沸点仅为20.8℃,而乙酸沸点为117.9℃,但考虑到两者均易挥发,因此C 选项的方法分离效果更好。
答案:C3.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 .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等B .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C .可用苯将溴从溴苯中萃取出来D .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解析:因乙酸乙酯在饱和Na 2CO 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乙酸易溶于饱和Na 2CO 3溶液,因此可用饱和Na 2CO 3溶液来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等杂质;苯与硝基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法将两者分离开来;溴易溶于溴苯,也易溶于苯,因此不能用苯作萃取剂将溴从溴苯中除去;苯不溶于水,加入水时,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苯(油状液体),下层为水,乙醇与水混合时不分层,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加水混合时,液体也分为两层,上层为水,下层为四氯化碳(油状液体),因此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答案:C4.化学工作者从下面的有机反应RH +Cl 2(g)――→光RCl(l)+HCl(g)受到启发提出的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的设想已成为现实,试指出由上述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盐酸的最佳方法是( )A .水洗分液法B .蒸馏法C .升华法D .有机溶剂萃取法解析:本题关键是选最佳方法。
因HCl 极易溶于水,有机物一般不溶于水,故用水洗分液法分离得到盐酸最简便。
高考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有机物的分离 提纯与检验
![高考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有机物的分离 提纯与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ca6b023401f69e31433294b7.png)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四)、有机物的分离.提纯与检验1、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方法:蒸馏:分离相溶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馏分一般为纯净物分馏:分离出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馏分为混合物分液:分离出互不相溶的液体过滤:分离出不溶与可溶性固体。
洗气:气体中杂质的分离盐析和渗析:胶体的分离和提纯(1)蒸馏(分馏)适用范围:提纯硝基苯(含杂质苯)制无水乙醇(含水、需加生石灰)从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液中分离出乙醇(需加生石灰)石油的分馏(2)分液法使用范围:除去硝基苯中的残酸(NaOH溶液)除去溴苯中的溴(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苯中的苯酚(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甲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苯酚中的苯甲酸(NaOH溶液通CO2)适用范例除去肥皂中甘油和过量碱(3)过滤分离不溶与可溶的固体的方法(4)洗气法使用范围:除去甲烷中的乙烯、乙炔(溴水)除去乙烯中的SO2、CO2(NaOH溶液)除去乙炔中的H2S、PH3(CuSO4溶液)(5)盐析和渗析盐析:除去肥皂中的甘油和过量碱渗析:除去淀粉中的少量葡萄糖或者NaCl2、有机物的检验A常用试剂①.溴水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③.银氨溶液④.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⑤.FeCl3溶液B、几种重要有机物的检验有机物质使用试剂卤代烃NaOH, HNO3 , AgNO3苯酚浓溴水或氯化铁溶液乙醛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乙酸小苏打或纯碱乙酸乙酯水;酚酞和氢氧化钠葡萄糖新制Cu(OH)2蛋白质浓硝酸淀粉碘水[典型例题]例1、为研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的溶液里有少许浅黄色的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
(1)请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新版高中化学讲义(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新版高中化学讲义(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有机物的分离、提纯](https://img.taocdn.com/s3/m/7bf15cd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3.png)
一、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常用的分离、提纯方法包括蒸馏、萃取、重结晶。
二、蒸馏1.蒸馏原理:利用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差异,将有机化合物以蒸汽的形式蒸出,然后冷凝得到产品。
2.适用对象:互相溶解、沸点不同的液态有机混合物3.适用条件:①有机物的热稳定性较强;②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约大于30 ℃)4.实验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直形冷凝管、牛角管(尾接管)、锥形瓶。
5.实验装置与注意事项①蒸馏烧瓶里盛液体的用量不超2/3,不少于1/3; ②加入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③温度计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平齐; ④冷凝水应下口进入,上口流出;⑤实验开始时,先通冷凝水水,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冷凝水;第03讲 有机物的分离、提纯知识导航知识精讲三、萃取1.原理:(1)液—液萃取:利用待分离组分在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使待分离组分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
(2)固—液萃取:用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待分离组分。
2.萃取剂(1)选择原则①与原溶剂互不相溶;②与溶质、原溶剂均不反应;③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原溶剂。
(2)常用萃取剂乙醚(C2H5OC2H5)、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3.分液:将萃取后的两层液体(互不相溶、密度也不同的两种液体)分离开的操作方法。
4.主要仪器:分液漏斗5.实验装置与注意事项①分液漏斗使用之前必须检漏(在分液漏斗中注入少量的水,塞上玻璃塞,倒置,看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分液漏斗后将玻璃塞旋转180°,再倒置看是否漏水)。
②使用时需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上的小孔。
③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怀内壁,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四、重结晶1.重结晶原理: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将杂质除去。
2.适用对象:固体有机化合物3.溶剂选择:要求杂质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溶解度很大,易于除去;被提纯的有机化合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能够进行冷却结晶。
高中化学分离与提纯的常见方法及注意事项
![高中化学分离与提纯的常见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4898a670a21614791611280d.png)
高中化学分离与提纯的常见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分离与提纯的异同分离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要还原成原来的形式),分别得到纯净的物质。
提纯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的物质。
分离与提纯的原则和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提纯只需把杂质除去恢复所需物质原来的状态即可,而混合物分离则要求被分离的每种纯净物都要恢复原来状态。
二.几种常见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过滤适用于分离溶液和固体不溶物例如:粗盐提纯是把粗盐溶于水,经过滤把不溶于水的杂质除去。
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1. 要“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漏斗里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 必要时洗涤沉淀物(在洗涤中用少量水);3. 定量实验的要“无损”。
重结晶适用于溶液中一种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而另一-种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情况NaCI)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可例如:硝酸钾(KNO)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氯化钠(用该法从混合液中提纯硝酸钾。
重结晶操作的注意事项1. 一般先配较高温度下的浓溶液,然后降温结晶;2. 结晶后过滤,分离出晶体;3. 硝酸钾多,氯化钠少,继续用重结晶法直到硝酸钾纯度达到要求。
蒸发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例如:从食盐水溶液中提取食盐晶体。
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1. 溶质须不易分解,不易水解、不易被氧气氧化;2. 蒸发过程应不断搅拌;3. 近干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蒸馏适用于分离各组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例如:制蒸馏水、制无水乙醇(加生石灰)、硝酸的浓缩(加浓硫酸或硝酸镁Mg (NO)2)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1. 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2. 加沸石(碎瓷片);3. 注意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下进上出。
分液适用于分离两种不相混溶(密度不同)的液体。
例如:水和植物油的分离分液操作的主意事项1.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萃取适用于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例如:四氯化碳(CCI4)把溶于水里的溴(B「2 )萃取出来萃取操作的注意事项1. 萃取后再进行分液操作2. 对萃取剂的要求:与原溶剂互不混溶、不反应;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溶质不与萃取剂反应3. 萃取提纯后得到的仍然是溶液,一般再通过蒸发等方法进一步分离升华适用于有升华特性的物质例如:粗碘中碘与钾、钠、钙、镁的碘化物混合,利用碘易升华的特点将碘与杂质分开。
高中化学有机物常见除杂方法一览
![高中化学有机物常见除杂方法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aa0f8fd90b4c2e3f572763fa.png)
3
? 除杂试剂:物理方法 操作:分液 原理:二者密度不等,且不互溶。
4
2
? 除杂试剂:水 操作:洗气(需使用防倒吸装置) 原理:卤化氢易溶于水,可被水吸收,气态卤代烃不溶于水。 ? 9、乙醇(水或水溶液) ? 除杂试剂:CaO、碱石灰 操作:蒸馏 原理:CaO与水反应生成不挥发的Ca(OH)2,故只会蒸馏出无水的乙醇。 ? 10、苯(苯酚) ? 除杂试剂:NaOH溶液 操合物,不溶 于苯而溶于水(相似相容原理)。 ? 11、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 ? 除杂试剂: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 操作:蒸馏+分液 原理:乙酸与乙醇发生可逆的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四者共同存 在于反应容器当中。由于存在催化剂浓硫酸,所以水、乙醇不会被蒸发出体 系,此时乙酸与乙酸乙酯同时被蒸发出体系,并冷凝滴入盛有饱和碳酸钠溶 液的容器中,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溶于水、不溶于乙酸乙酯的乙酸钠,从 而与乙酸乙酯分开。下一步只需要进行分液即可除去水溶液,得到乙酸乙酯。 ? 12、乙酸乙酯(水或水溶液)
1
? 4、乙炔(H2S、PH3、H2O) ? 除杂试剂:CuSO4溶液 - 浓硫酸 操作:洗气 原理:H2S、PH3可与CuSO4溶液反应生不溶物而被除去,剩余水蒸气可 被浓硫酸吸收。 ? 5、甲烷、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的分离 ? 除杂试剂:物理方法 操作:分馏 原理:沸点不同。 ? 6、溴苯(Br2) ? 除杂试剂:NaOH溶液 操作:分液 原理:Br2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系强极性离子化合物,不溶于苯 而溶于水(相似相容原理)。 ? 7、硝基苯(HNO3、水) ? 除杂试剂:水、 操作:分液 原理:等于是用水萃取硝基苯中的硝酸,具体原理见“萃取”。 TNT、苦味酸除杂可使用相同操作。 ? 8、气态卤代烃(卤化氢)
高中化学有机物常见“除杂方法”大全
![高中化学有机物常见“除杂方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c1d2a6416fc700abb68fc8b.png)
高中化学有机物常见“除杂方法”大全1、气态烷(气态烯、炔)除杂试剂:溴水、浓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操作:洗气注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可。
原理:气态烯、炔中不饱和的双键、叁键可与上述除杂试剂发生反应,生成不挥发的溴代烷2、汽油、煤油、柴油的分离(说白了就是石油的分馏)除杂试剂:物理方法操作:分馏原理:各石油产品沸点范围的不同。
3、乙烯(CO2、SO2、H2O、微量乙醇蒸气)除杂试剂:NaOH溶液-浓硫酸操作:洗气原理:CO2、SO2可与NaOH反应生成盐而被除去,乙醇蒸气NaOH溶液中的水后溶被除去,剩余水蒸气可被浓硫酸吸收。
4、乙炔(H2S、PH3、H2O)除杂试剂:CuSO4溶液-浓硫酸操作:洗气原理:H2S、PH3可与CuSO4溶液反应生不溶物而被除去,剩余水蒸气可被浓硫酸吸收。
5、甲烷、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的分离除杂试剂:物理方法操作:分馏原理:沸点不同。
)6、溴苯(Br2除杂试剂:NaOH溶液操作:分液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系强极性离子化合物,不溶原理:Br2于苯而溶于水(相似相容原理)。
、水)7、硝基苯(HNO3除杂试剂:水、操作:分液原理:等于是用水萃取硝基苯中的硝酸,具体原理见“萃取”。
TNT、苦味酸除杂可使用相同操作。
8、气态卤代烃(卤化氢)除杂试剂:水操作:洗气(需使用防倒吸装置)原理:卤化氢易溶于水,可被水吸收,气态卤代烃不溶于水。
9、乙醇(水或水溶液)除杂试剂:CaO、碱石灰操作:蒸馏原理:CaO与水反应生成不挥发的Ca(OH)2,故只会蒸馏出无水的乙醇。
10、苯(苯酚)除杂试剂:NaOH溶液操作:分液原理:苯酚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系强极性离子化合物,不溶于苯而溶于水(相似相容原理)。
11、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除杂试剂: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操作:蒸馏+分液原理:乙酸与乙醇发生可逆的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四者共同存在于反应容器当中。
高中化学常见有机物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高中化学常见有机物的分离除杂和提纯](https://img.taocdn.com/s3/m/0951ca3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c.png)
有机物的分离除杂和提纯1.下列分离或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分液法分离水和酒精B.用蒸馏法分离苯和溴苯C.用重结晶方法提纯苯甲酸D.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答案:A2.将CH3CHO<易溶于水,沸点为20.8℃的液体>和CH3COOH分离的正确方法是<>A.加热蒸馏B.加入Na2CO3后,通过萃取的方法分离C.加入烧碱溶液之后蒸出乙醛,再加入浓硫酸,蒸出乙酸D.和Na反应后进行分离解析:尽管乙醛沸点仅为20.8℃,而乙酸沸点为117.9℃,但考虑到两者均易挥发,因此C选项的方法分离效果更好.答案:C3.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等B.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C.可用苯将溴从溴苯中萃取出来D.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解析:因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乙酸易溶于饱和Na2CO3溶液,因此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来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等杂质;苯与硝基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法将两者分离开来;溴易溶于溴苯,也易溶于苯,因此不能用苯作萃取剂将溴从溴苯中除去;苯不溶于水,加入水时,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苯<油状液体>,下层为水,乙醇与水混合时不分层,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加水混合时,液体也分为两层,上层为水,下层为四氯化碳<油状液体>,因此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答案:C4.化学工作者从下面的有机反应RH+Cl2<g>错误!RCl<l>+HCl<g>受到启发提出的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的设想已成为现实,试指出由上述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盐酸的最佳方法是<>A.水洗分液法B.蒸馏法C.升华法D.有机溶剂萃取法解析:本题关键是选最佳方法.因HCl极易溶于水,有机物一般不溶于水,故用水洗分液法分离得到盐酸最简便.答案:A5.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解析:利用各组内两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离:①二者互不相溶,直接分液即可;②二者互溶,可用蒸馏;③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萃取.答案:C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D.除去淀粉中NaCl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后,用渗析的方法分离解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课标中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高考常考的考点.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多注意积累.答案:C7.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与物质制备中的主要环节.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然后分液分离出乙酸乙酯B.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硝酸,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的蛋白质C.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D.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解析:B项,浓硝酸可使蛋白质变性,且会使含苯环的蛋白质变成黄色,得不到纯蛋白质;C项,光照时通入Cl2,乙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C项不正确;D项,乙醇与水可以任意比互溶,D项不正确.答案:A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蒸馏③除去C2H6中少量的C2H4: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解析:乙烯与Cl2发生加成反应的同时,乙烷可以和Cl2在光照时发生取代反应,①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除去乙酸,同时还能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②正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不饱和的C2H4产生CO2,CO2混入C2H6中,③错;乙酸能与CaO反应而乙醇不能,采取蒸馏操作可得到纯净的乙醇,④正确.答案:B9.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制备溴苯时,将苯与溴水混合,剧烈振荡B.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时,依次通过烧碱溶液和浓硫酸C.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几滴苯,用力振荡,紫红色褪去D.在苯中通氢气制备环己烷解析:苯与溴水、高锰酸钾不反应,A、C错误.苯与氢气反应需要加热、催化剂等条件,D错误.答案:B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可以用H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B.苯和四氯化碳都能萃取溴水中的溴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三者的混合液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解析:A项,氢气的量无法控制,如果氢气过量,乙烷中会混入新杂质氢气,故不能用氢气除去乙烷中的乙烯,A项错误;C项,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三者的混合液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C项错误;D项,石油分馏只发生物理变化,能分离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通过石油裂化和裂解得到甲烷、乙烯等化工原料,苯主要来自煤的干馏,D项错误.答案:B11.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解析:A项,2溶液,错误;C 项,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会发生水解,错误;D项,盐酸与BaCO3反应,使其溶解,正确.答案:D12.提纯下列物质所选试剂与对应分离方法均可行的是<>解析:选项错误;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且能溶解乙醇,发生分层现象,再通过分液可以进行分离除杂,B选项正确;溴苯和溴是互溶的,应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C选项错误;乙酸和苯酚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选项错误.答案:B 13.除去下列物质内所含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A.乙酸<苯甲酸>:NaOH溶液B.甲烷<乙烯>:溴水C.苯<苯甲酸>:NaOH溶液D.乙炔<硫化氢>:亚硫酸钠酸性溶液解析:A项,乙酸和苯甲酸都能与NaOH反应而溶于该溶液,因此A错误;B项,可以通过溴水,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除去了乙烯;C项,苯甲酸溶于NaOH溶液而除去;D项,通过亚硫酸钠酸性溶液,硫化氢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硫,从而除去.提纯的目的是净化主体物质,所以不必考虑提纯后杂质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物质状态.答案:A二、非选择题14.除去括号中的杂质,填上适宜的试剂和提纯方法.<1>甲烷<乙烯>________、________;<2>乙炔<H2S>________、________;<3>硝基苯<NO2>________、________;<4>溴苯<Br2>________、________;<5>乙醇<H2O>________、________.答案:<1>溴水洗气<2>NaOH溶液洗气<3>NaOH溶液分液<4>NaOH溶液分液<5>CaO蒸馏15.<1>下图所示,这是一套蒸馏装置图,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2>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甘油<沸点为290℃>和水的混合物,被蒸馏出来的物质是________,从温度计上判断该物质已被完全蒸出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3>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出CCl4<沸点为76.8℃>中含有的乙醚CH3CH2OCH2CH3<沸点为45℃>,应控制温度在__________.解析:<1>从图中看,缺少石棉网.<2>只需将沸点低的物质蒸出即达分离目的,因此水被蒸出后,缺少热的气体接触温度计,温度计读数会略有下降.<3>先蒸出的是乙醚,故控制温度在45℃.答案:<1>>缺少石棉网<2>水温度计读数从100℃开始下降<3>45℃。
高中化学实验常见除杂
![高中化学实验常见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d908841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1.png)
高中化学实验常见除杂一说化学大家就会觉得化学很繁多,其实在学习化学中,还是须要积累的,我整理了中学化学试验常见除杂,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必修教材有机物除杂(括号内为杂质)1.乙烷或甲烷(乙烯) 溴水洗气解析: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变成了液体,而乙烷不能。
2.乙醇(少量水) 加入新制的生石灰蒸馏解析:水与CaO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乙醇易挥发,加热蒸馏即可得到乙醇。
点评:氧化钙除去较多的水分,乙醇和水属于互溶的液体,实行蒸馏的方法3、乙醇(乙酸) 加入新制的生石灰或NaOH 蒸馏解析:乙酸与CaO反应生成乙酸钙,乙醇易挥发,加热蒸馏即可得到乙醇。
4.溴苯(溴) 氢氧化钠溶液分液解析:Br2 +2NaOH=NaBr+NaBrO+H2O,生成的盐NaBr和NaBrO 都易溶于水进入水层,而溴苯在常温常压下不与NaOH反应,而且难溶于通过分液取下层既能得到溴苯。
5. 硝基苯(混酸) 氢氧化钠溶液或水分液解析:利用浓硫酸和浓硝酸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或易溶于水的性质使混酸进入水层,硝基苯难溶于水,密度大于水,在下层。
6.乙酸乙酯(乙酸、乙醇) 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解析:乙醇溶解在碳酸钠溶液中,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均进入水层,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在上层,通过分液即可分别。
7.肥皂(甘油) 饱和食盐水盐析、过滤解析:加入饱和食盐水使肥皂发生盐析,再通过过滤滤出肥皂即可。
有机物的分别8. 淀粉溶液(纯碱) 蒸馏水渗析法解析:淀粉溶液是胶体,胶体中混有的小分子或离子可以用渗析法除去。
选修教材有机物除杂9. 苯(苯甲酸) 氢氧化钠溶液分液解析:苯甲酸能与NaOH反应生成苯甲酸钠,苯甲酸钠易溶于水,而苯不溶于水,通过分液取上层就能得到苯。
10. 苯(苯酚) 氢氧化钠溶液分液解析:原理与1类似,苯酚能与NaOH应生成苯酚钠,苯酚钠易溶于水。
11. 苯(乙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分液解析:先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将乙苯氧化为苯甲酸,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将苯甲酸转化为苯甲酸钠溶于水层,分液即可。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方法归纳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方法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49a0a3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3.png)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方法归纳高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方法归纳在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试剂和物质往往会受到一些杂质的影响,这些杂质可能来自于制备过程中的外界环境、原材料本身的污染或者是副反应的产物。
为了得到纯净的物质,科学家们发展了一系列方法去除杂质。
下面将对高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方法进行归纳。
一、固体物质的除杂方法1. 溶剂重结晶法:根据杂质和所制固体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重结晶的方式将杂质从固体物质中分离出来。
首先将含杂质的固体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过滤以去除不溶的杂质,然后加热溶液使溶剂挥发,逐渐结晶出净化的固体物质。
例如,可以利用溶液结晶去除硫酸铜中的杂质。
2. 溶解法:对于易溶于溶剂的纯段杂质,可以通过将固体物质溶解后过滤去除杂质,然后再将溶液经过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固体物质。
例如,可以利用溶解-蒸发结晶法去除钠盐溶液中的杂质。
3. 磁分离法:对于含有铁磁性杂质的固体物质,可以利用磁性分离器将杂质分离出来。
例如,可以利用磁性分离器分离出含有铁屑的纯铁。
4. 精制法:对于物质中含有无机氧化物杂质的固体物质,可以通过加入还原剂、吸附剂或气体进行处理,将杂质转化为易溶于溶剂的形式,并利用净化剂去除杂质。
例如,可以利用氟化氢气体将酸式钛酸铵中的杂质氧化为易溶于水的氧化物,然后通过过滤或沉淀去除杂质。
二、液体物质的除杂方法1. 蒸馏法:根据不同液体物质的沸点差异,通过升华-冷凝循环流化交换,将杂质从液体物质中分离出来。
例如,可以利用常压蒸馏法除去乙醇中的水。
2. 溶剂萃取法:根据相溶度差异,通过溶剂与杂质的选择性亲和力,将杂质从液体物质中提取出来。
例如,可以利用乙醚将饱和盐酸溶液中的酚提取出来。
3. 气相透析法:通过杂质在气体中的挥发性差异,将杂质从液体物质中挥发出来。
例如,可以利用气相透析法除去溴水中的溴。
4. 易溶物质沉淀法:对于液体物质中的杂质,如果其中存在一种或多种物质易溶解于特定的试剂中,可以通过加入沉淀试剂使其反应形成难溶物质,从而将杂质和沉淀物一同分离出来。
分离与提纯的常见方法及注意事项
![分离与提纯的常见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a789ff50975f46526d3e102.png)
高中化学分离与提纯的常见方法及注意事项核心提示:分离与提纯的原则和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提纯只需把杂质除去恢复所需物质原来的状态即可,而混合物分离则要求被分离的每种纯净物都要恢复原来状态。
通过阅读本文您将对高中化学常见的分离提纯方法与注意事项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分离与提纯的异同分离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要还原成原来的形式),分别得到纯净的物质。
提纯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的物质。
分离与提纯的原则和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提纯只需把杂质除去恢复所需物质原来的状态即可,而混合物分离则要求被分离的每种纯净物都要恢复原来状态。
二.几种常见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过滤适用于分离溶液和固体不溶物例如:粗盐提纯是把粗盐溶于水,经过滤把不溶于水的杂质除去。
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1.要“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漏斗里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必要时洗涤沉淀物(在洗涤中用少量水);3.定量实验的要“无损”。
重结晶适用于溶液中一种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而另一种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情况例如:硝酸钾(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氯化钠(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可用该法从混合液中提纯硝酸钾。
重结晶操作的注意事项1.一般先配较高温度下的浓溶液,然后降温结晶;2.结晶后过滤,分离出晶体;3.硝酸钾多,氯化钠少,继续用重结晶法直到硝酸钾纯度达到要求。
蒸发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例如:从食盐水溶液中提取食盐晶体。
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1.溶质须不易分解,不易水解、不易被氧气氧化;2.蒸发过程应不断搅拌;3.近干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蒸馏适用于分离各组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例如:制蒸馏水、制无水乙醇(加生石灰)、硝酸的浓缩(加浓硫酸或硝酸镁Mg(NO3)2)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1.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2.加沸石(碎瓷片);3.注意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下进上出。
高中化学新教材教案: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高中化学新教材教案: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https://img.taocdn.com/s3/m/7757c04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0.png)
第二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通过对蒸馏法、萃取法、重结晶法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的学习,认识科学探究过程的步骤,学会设计科学探究方案,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2.结合常见有机化合物分离、提纯方法的学习,能根据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差异选择有机化合物分离、提纯的正确方法。
一、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分子结构二、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方法1.蒸馏(1)适用条件①液态有机化合物含有少量杂质且该有机化合物热稳定性较高;②有机化合物的沸点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
(2)蒸馏装置及注意事项①实验装置——写出相应仪器的名称②注意事项a .温度计水银球位置: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加碎瓷片的目的:防止液体暴沸;c.冷凝管中水的流向:下口流入,上口流出。
2.萃取类型液-液萃取:利用待分离组分在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将其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固-液萃取:用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待分离组分的过程装置和仪器萃取剂对萃取剂的要求:①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③萃取剂与原溶液中的成分不反应常用萃取剂:乙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分液定义将萃取后的两层液体分开的操作操作加入萃取剂后充分振荡,静置分层,然后打开分液漏斗上方的玻璃塞和下方的活塞将两层液体分离,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并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3.重结晶(1)(2)实验探究:重结晶法提纯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泥沙杂质的苯甲酸。
已知:纯净的苯甲酸为无色结晶,熔点122℃,可用作食品防腐剂,苯甲酸微溶于水,在水中不同温度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255075溶解度/g0.340.852.2提纯苯甲酸的实验步骤如下:①观察粗苯甲酸样品的状态。
②将1.0g 粗苯甲酸放入100mL 烧杯,再加入50mL 蒸馏水。
加热,搅拌,使粗苯甲酸充分溶解。
高中化学分离方法
![高中化学分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1a605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a.png)
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分离方法
列举一些常见的分离方法及其应用:
1.纸上层析:一种基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溶解度不同的分离方法。
2.过滤法:通过溶解性的差异,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开。
3.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特性,通过加热和冷却使物质从溶液中析出,如NaCl和KNO3的分离。
4.蒸馏法:通过加热使混合物中的液体组分蒸发,再通过冷凝将蒸气转化为液体,从而分离出各组分,适用于沸点差异较大的混合物分离。
5.萃取法:利用溶质在两种不相溶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将溶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如用CCl4从I2的水溶液中萃取I2。
6.溶解法:将某些物质溶解在特定的溶剂中,再通过过滤、蒸发等步骤实现分离,如将Fe粉或Al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中进行分离。
7.增加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的物质,如将CO2中的CO通过热的CuO 转化为CO2,或将CO2中的SO2通过NaHCO3溶液转化为Na2SO3。
8.吸收法:用于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其中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如用铜网吸收N2中的O2。
9.转化法:通过加入试剂使两种难以直接分离的物质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如将Al(OH)3溶解在NaOH溶液中过滤出Fe(OH)3,再用酸将NaAlO2转化为Al(OH)3。
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混合物的性质以及所需分离的物质的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结合多种方法来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的使用需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萃取、蒸馏)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萃取、蒸馏)](https://img.taocdn.com/s3/m/5cdf6fe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9.png)
液-液萃取
(1)主要仪器
玻璃塞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烧杯
带铁圈的铁架台
活塞
(2)萃取、分液的步骤
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
检漏 →加液→振荡,放气→ 静置分层 → 分液 分液:将互不相溶的 液体分开的操作
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
振荡前 振荡后 结论
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
振荡前
振荡后
结论
上层:棕黄色 下层:无色
确定实验式
确定分子式
确定分子结构
蒸馏 萃取 重结晶
李比希 元素分析法
质谱法
红外光谱法 核磁共振氢谱法
X-射线衍射
液-液萃取
2、萃取
固-液萃取
液—液萃取: 利用待分离组分在两种 互不相溶的溶剂 中的溶解度 不同,将其 从一种溶剂. 转移到另一种溶剂 的过程
固—液萃取: 用 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 待分离组 分的过程 (也称浸取或浸出)
上层:无色 下层:紫红色
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 >在水中的溶解度
液-液萃取 利用待分离组分在两种 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 溶解度 不同,将 其 从一种溶剂 转移到另一种溶剂 的过程
(3)萃取剂的选择
①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②溶质在两溶剂中的溶解度有较大差别 (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
③萃取剂不与溶质、原溶剂发生任何反应
投放பைடு நூலகம்石 防暴沸
冷凝水下口进, 上口出
蒸馏烧瓶加热 需垫陶土网
蒸馏的实际应用—无水乙醇的制取
物质 甲醇 乙醇 水 沸点/ ℃ 64.7 78 100
工业乙醇
蒸馏
(乙醇+水、甲醇)
温度 79和75.℃64%.4以%乙下水醇 77~79 ℃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之欧阳引擎创编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之欧阳引擎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ff7b3ace964bcf84b8d57b08.png)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欧阳引擎(2021.01.01)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一般原则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化学和物理处理,以达到处理和提纯的目的,其中化学处理往往是为物理处理作准备,最后均要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下面将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总结分离、提纯的方法目的主要仪器实例分液分离、提纯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液漏斗分离硝基苯与水蒸馏分离、提纯沸点相差较大的混合溶液蒸馏烧瓶、冷凝管、接收器分离乙醛与乙醇洗气分离、提纯气体混合物洗气装置除去甲烷中的乙烯过滤分离不溶性的固体和液体过滤器分离硬脂酸与氯化钠渗析除去胶体中的小分子、离子半透膜、烧杯除去淀粉中的氯化钠、葡萄糖盐析胶体的分离��分离硬脂酸钠和甘油上述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分液(萃取)、蒸馏和洗气。
最常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蒸馏烧瓶和洗气瓶。
其方法和操作简述如下:1. 分液法��常用于两种均不溶于水或一种溶于水,而另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步骤如下:分液前所加试剂必须与其中一种有机物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或溶解其中一种有机物,使其分层。
如分离溴乙烷与乙醇(一种溶于水,另一种不溶于水):又如分离苯和苯酚:2. 蒸馏法��适用于均溶于水或均不溶于水的几种液态有机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步骤为:蒸馏前所加化学试剂必须与其中部分有机物反应生成难挥发的化合物,且本身也难挥发。
如分离乙酸和乙醇(均溶于水):3. 洗气法��适用于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步骤为:例如:此外,蛋白质的提纯和分离,用渗析法;肥皂与甘油的分离,用盐析法。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1,洗气2,萃取分液溴苯(Br2),硝基苯(NO2),苯(苯酚),乙酸乙酯(乙酸)3,a,制无水酒精:加新制生石灰蒸馏b,酒精(羧酸)加新制生石灰(或NaOH固体)蒸馏c,乙醚中混有乙醇:加Na,蒸馏d,液态烃:分馏4,渗析a,蛋白质中含有Na2SO4 b,淀粉中KI 5,升华奈(NaCl)鉴别有机物的常用试剂所谓鉴别,就是根据给定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被检物质的性质,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通过必要的化学实验,根据产生的不同现象,把它们一一区别开来.有机物的鉴别主要是利用官能团的特征反应进行鉴别.鉴别有机物常用的试剂及特征反应有以下几种:1. 水适用于不溶于水,且密度不同的有机物的鉴别.例如:苯与硝基苯.2. 溴水(1)与分子结构中含有C=C键或键的有机物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例如: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等.(2)与含有醛基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例如:醛类,甲酸.(3)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而褪色,且生成白色沉淀.3. 酸性溶液(1)与分子结构中含有C=C键或键的不饱和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例如: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等.(2)苯的同系物的侧链被氧化而褪色.例如:甲苯,二甲苯等.(3)与含有羟基,醛基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褪色.例如:醇类,醛类,单糖等.4. 银氨溶液(托伦试剂)与含有醛基的物质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例如:醛类,甲酸,甲酸酯和葡萄糖等.5. 新制悬浊液(费林试剂)(1)与较强酸性的有机酸反应,混合液澄清.例如:甲酸,乙酸等.(2)与多元醇生成绛蓝色溶液.如丙三醇.(3)与含有醛基的物质混合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例如:醛类,甲酸,甲酸酯和葡萄糖等.6. 金属钠与含有羟基的物质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无色气体.例如:醇类,酸类等.7. 溶液与苯酚反应生成紫色溶液.8. 碘水遇到淀粉生成蓝色溶液.9. 溶液与酸性较强的羧酸反应产生气体.如:乙酸和苯甲酸等.10. 浓硝酸与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反应生成黄色沉淀.在鉴别的过程中对实验的要求是:(1)操作简便;(2)现象明显;(3)反应速度快;(4)灵敏度高.一、相似相溶原理1.极性溶剂(如水)易溶解极性物质(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的极性物质如强酸等);2.非极性溶剂(如苯、汽油、四氯化碳、酒精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大多数有机物、Br2、I2等);3.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互溶,如水中含羟基(—OH)能溶解含有羟基的醇、酚、羧酸二、有机物的溶解性与官能团的溶解性1.官能团的溶解性:(1)易溶于水的官能团(即亲水基团)有—OH、—CHO、—COOH、—NH2。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12663676eeaeaad0f330d1.png)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别离与提纯方法
有机物的别离和提纯方法
(1)有机物的别离与提纯的原那么:别离是把混合物各组分经过化学变化而设法分开 ,得到混合前的物质.提纯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
①参加试剂时 ,不容易引入新的杂质;
②所用试剂最好只与杂质起反响 ,而不与所需提纯的物质起反响;
③反响后的其他生成物必须和所需提纯的物质易别离;
④有机物的别离与提纯不能用合成转化的方法.
(2)常见有机物的别离、提纯方法:
①洗气法.将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气体用溶液吸收除去.例如 ,除去气态烷烃中混有的气态烯烃(或炔烃) ,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
②分液法.根据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性、酸碱性等性质上的差异 ,把两种相互混溶的有机物中的一种转变为可溶于水的物质 ,另一种仍不溶于水 ,从而到达别离与提纯的目的.a.假设杂质易溶于水而被提纯物不溶于水 ,那么直接参加水后用力振荡 ,使杂质转入水层中 ,用分液漏斗别离.b.假设杂质与被提纯物都不溶于水 ,那么先使杂质与某种试剂反响 ,使其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物质后再别离.
③蒸馏(分馏)法.
a.对沸点差异大的有机物 ,可直接进行蒸馏提纯与别离;
b.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相差不大时 ,那么参加某种物质 ,使其中一种组分转化为高沸点、难挥发性物质后再进行蒸馏.例如 ,别离乙醇与乙酸的混合液时 ,先向其中参加固体NaOH ,使乙酸转化生成高沸点的
CH3COONa ,蒸馏出乙醇后 ,再参加浓H2SO4 ,使CH3COONa转化为CH3COOH ,再经蒸馏得到乙酸.。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b6156c0722192e4536f6e8.png)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一般原则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化学和物理处理,以达到处理和提纯的目的,其中化学处理往往是为物理处理作准备,最后均要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分离、提纯的方法目的主要仪器实例分液分离、提纯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液漏斗分离硝基苯与水蒸馏分离、提纯沸点相差较大的混合溶液蒸馏烧瓶、冷凝管、接收器分离乙醛与乙醇洗气分离、提纯气体混合物洗气装置除去甲烷中的乙烯过滤分离不溶性的固体和液体过滤器分离硬脂酸与氯化钠渗析除去胶体中的小分子、离子半透膜、烧杯除去淀粉中的氯化钠、葡萄糖盐析胶体的分离�� 分离硬脂酸钠和甘油方法和操作简述如下:1. 分液法��常用于两种均不溶于水或一种溶于水,而另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步骤如下:分液前所加试剂必须与其中一种有机物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或溶解其中一种有机物,使其分层。
如分离溴乙烷与乙醇(一种溶于水,另一种不溶于水):又如分离苯和苯酚:2. 蒸馏法��适用于均溶于水或均不溶于水的几种液态有机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步骤为:蒸馏前所加化学试剂必须与其中部分有机物反应生成难挥发的化合物,且本身也难挥发。
如分离乙酸和乙醇(均溶于水):3. 洗气法��适用于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步骤为:例如:此外,蛋白质的提纯和分离,用渗析法;肥皂与甘油的分离,用盐析法。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1,洗气 2,萃取分液溴苯(Br2),硝基苯(NO2),苯(苯酚),乙酸乙酯(乙酸) 3, a,制无水酒精:加新制生石灰蒸馏 b,酒精(羧酸)加新制生石灰(或NaOH固体)蒸馏c,乙醚中混有乙醇:加Na,蒸馏 d,液态烃:分馏 4,渗析 a,蛋白质中含有Na2SO4 b,淀粉中KI 5,升华奈(NaCl)鉴别有机物的常用试剂所谓鉴别,就是根据给定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被检物质的性质,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通过必要的化学实验,根据产生的不同现象,把它们一一区别开来.有机物的鉴别主要是利用官能团的特征反应进行鉴别.鉴别有机物常用的试剂及特征反应有以下几种:1. 水适用于不溶于水,且密度不同的有机物的鉴别.例如:苯与硝基苯.2. 溴水(1)与分子结构中含有C=C键或键的有机物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例如: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等.(2)与含有醛基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例如:醛类,甲酸.(3)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而褪色,且生成白色沉淀.3. 酸性溶液(1)与分子结构中含有C=C键或键的不饱和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例如: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等.(2)苯的同系物的侧链被氧化而褪色.例如:甲苯,二甲苯等.(3)与含有羟基,醛基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褪色.例如:醇类,醛类,单糖等.4. 银氨溶液(托伦试剂)与含有醛基的物质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例如:醛类,甲酸,甲酸酯和葡萄糖等.5. 新制悬浊液(费林试剂)(1)与较强酸性的有机酸反应,混合液澄清.例如:甲酸,乙酸等.(2)与多元醇生成绛蓝色溶液.如丙三醇.(3)与含有醛基的物质混合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例如:醛类,甲酸,甲酸酯和葡萄糖等.6. 金属钠与含有羟基的物质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无色气体.例如:醇类,酸类等.7. 溶液与苯酚反应生成紫色溶液.8. 碘水遇到淀粉生成蓝色溶液.9. 溶液与酸性较强的羧酸反应产生气体.如:乙酸和苯甲酸等.10. 浓硝酸与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反应生成黄色沉淀.在鉴别的过程中对实验的要求是:(1)操作简便;(2)现象明显;(3)反应速度快;(4)灵敏度高.一、相似相溶原理1.极性溶剂(如水)易极性物质(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的极性物质如强酸等);2.非极性溶剂(如苯、汽油、四氯化碳、酒精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大多数、Br2、I2等);3.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互溶,如水中含(—OH)能溶解含有羟基的醇、酚、二、有机物的溶解性与官能团的溶解性1.官能团的溶解性:(1)易溶于水的官能团(即亲水基团)有—OH、—CHO、—COOH、—NH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物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1.下列分离或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分液法分离水和酒精
B.用蒸馏法分离苯和溴苯
C.用重结晶方法提纯苯甲酸
D.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答案:A
2.将CH3CHO(易溶于水,沸点为20.8℃的液体)和CH3COOH分离的正确方法是( )
A.加热蒸馏
B.加入Na2CO3后,通过萃取的方法分离
C.加入烧碱溶液之后蒸出乙醛,再加入浓硫酸,蒸出
乙酸
D.和Na反应后进行分离
解析:尽管乙醛沸点仅为20.8℃,而乙酸沸点为117.9℃,但考虑到两者均易挥发,因此C选项的方法分离效果更好。
答案:C
3.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等
B.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
C.可用苯将溴从溴苯中萃取出来
D.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解析:因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乙酸易溶于饱和Na2CO3溶液,因此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来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等杂质;苯与硝基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法将两者分离开来;溴易溶于溴苯,也易溶于苯,因此不能用苯作萃取剂将溴从溴苯
中除去;苯不溶于水,加入水时,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苯
(油状液体),下层为水,乙醇与水混合时不分层,四氯化碳
不溶于水,加水混合时,液体也分为两层,上层为水,下层
为四氯化碳(油状液体),因此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
化碳。
答案:C
光RCl(l) 4.化学工作者从下面的有机反应RH+Cl2(g)――→
+HCl(g)受到启发提出的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
副产品的设想已成为现实,试指出由上述反应产物中分离得
到盐酸的最佳方法是( )
A.水洗分液法B.蒸馏法
C.升华法D.有机溶剂萃取法
解析:本题关键是选最佳方法。
因HCl极易溶于水,
有机物一般不溶于水,故用水洗分液法分离得到盐酸最简
便。
答案:A
5.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②乙
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
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解析:利用各组内两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离:①二者互不相溶,直接分液即可;②二者互溶,可用蒸馏;③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萃取。
答案:C
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除去淀粉中NaCl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后,用渗析的方法分离
解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课标中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高考常考的考点。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
过程中,我们应多注意积累。
答案:C
7.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及物质制备中的主要环节。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然后分液分离出乙酸乙酯
B.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硝酸,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的蛋白质C.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D.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解析:B项,浓硝酸可使蛋白质变性,且会使含苯环的蛋白质变成黄色,得不到纯蛋白质;C项,光照时通入Cl2,乙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C项不正确;D项,乙醇与水可以任意比互溶,D项不正确。
答案:A
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蒸馏
③除去C2H6中少量的C2H4: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解析:乙烯与Cl2发生加成反应的同时,乙烷可以和Cl2在光照时发生取代反应,①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除去乙酸,同时还能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②正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不饱和的C2H4产生CO2,CO2混入C2H6中,③错;乙酸能与CaO反应而乙醇不能,采取蒸馏操作可得到纯净的乙醇,④正确。
答案:B
9.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制备溴苯时,将苯与溴水混合,剧烈振荡
B.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时,依次通过烧碱溶液和浓硫酸
C.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几滴苯,用力振荡,紫红色褪去
D.在苯中通氢气制备环己烷
解析:苯与溴水、高锰酸钾不反应,A、C错误。
苯与氢气反应需要加热、催化剂等条件,D错误。
答案:B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可以用H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B.苯和四氯化碳都能萃取溴水中的溴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三者的混合液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D.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解析:A项,氢气的量无法控制,如果氢气过量,乙烷中会混入新杂质氢气,故不能用氢气除去乙烷中的乙烯,A
项错误;C项,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三者的混合液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C项错误;D项,石油分馏只发生物理变化,能分离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通过石油裂化和裂解得到甲烷、乙烯等化工原料,苯主要来自煤的干馏,D项错误。
答案:B
11.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解析:A项,通入氢气的量不容易控制,可能会引入新的杂质(氢气),错误;B项,SiO2也溶于NaOH溶液,错误;C项,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会发生水解,错误;D 项,盐酸与BaCO3反应,使其溶解,正确。
答案:D 12.提纯下列物质所选试剂及对应分离方法均可行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除杂,考查考生的基本实验能力。
难度中等。
有机反应通常不彻底,A选项错误;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且能溶解乙醇,发生分层现象,再通过分液可以进行分离除杂,B选项正确;溴苯和溴是互溶的,应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C选项错误;乙酸和苯酚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选项错误。
答案:B 13.除去下列物质内所含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
A.乙酸(苯甲酸):NaOH溶液B.甲烷(乙烯):溴水
C.苯(苯甲酸):NaOH溶液D.乙炔(硫化氢):亚硫酸钠酸性溶液
解析:A项,乙酸和苯甲酸都能与NaOH反应而溶于该溶液,因此A错误;B项,可以通过溴水,乙烯和溴水发
生加成反应,从而除去了乙烯;C项,苯甲酸溶于NaOH 溶液而除去;D项,通过亚硫酸钠酸性溶液,硫化氢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硫,从而除去。
提纯的目的是净化主体物质,所以不必考虑提纯后杂质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物质状态。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4.除去括号中的杂质,填上适宜的试剂和提纯方法。
(1)甲烷(乙烯)________、________;(2)乙炔(H2S)________、________;(3)硝基苯(NO2)________、________;
(4)溴苯(Br2)________、________;(5)乙醇(H2O)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溴水洗气(2)NaOH溶液洗气(3)NaOH溶液分液(4)NaOH溶液分液(5)CaO 蒸馏
15.(1)下图所示,这是一套蒸馏装置图,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
欧阳数创编
(2)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甘油(沸点为290℃)和水的混合物,被蒸馏出来的物质是________,从温度计上判断该物质已被完全蒸出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出CCl4(沸点为76.8℃)中含有的乙醚CH3CH2OCH2CH3(沸点为45℃),应控制温度在__________。
解析:(1)从图中看,缺少石棉网。
(2)只需将沸点低的物质蒸出即达分离目的,因此水被蒸出后,缺少热的气体接触温度计,温度计读数会略有下降。
(3)先蒸出的是乙醚,故控制温度在45℃。
答案:(1))缺少石棉网(2)水温度计读数从100℃开始下降(3)45℃
欧阳数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