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
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和问题
![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和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eeba31710a6f524ccbf8514.png)
一、GDP核算的基本方法
(四)不变价GDP核算方法 不变价GDP核算主要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和物量指数外推法
1、价格指数缩减法
利用相关价格指数直接缩减现价增加值,计算不变价增加值。 计算公式: 某行业不变价增加值=该行业现价增加值÷该行业价格指数
一、GDP核算的基本方法
(四)不变价GDP核算方法
2、物量指数外推法
▲按生产活动所在地核算 ▲建筑业是按法人注册地核算
一、GDP核算的基本方法
(二)核算单位
• GDP核算主要以法人单位作为核算单位。
• 产业活动单位数据要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 进行调整。
一、GDP核算的基本方法
(三)现价GDP核算方法 增加值的核算方法主要有3种,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1、生产法 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新创造 价值的方一种方法。即从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总产 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 值得到增加值
101 — 201 202 205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 301 302
营业成本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其中:税金 财务费用 其中:利息收入 利息支出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记)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其中:补贴收入 利润总额 应交所得税 四、人工成本 应付职工薪酬(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
二、普查年度GDP核算办法
金融业、铁路运输业、军队和武警所属产业:
• 金融业和铁路运输业增加值由国家统计局核算后统一核 算后分劈到各地
非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
![非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25ddea172ded630b1cb6e1.png)
(四)收入法计算GDP (四)收入法计算GDP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 产折旧+ 产折旧+营业盈余
有财务资料的企业 劳动者报酬=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 1、劳动者报酬=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住房公 积金和住房补贴+劳动保险费+失业保险费+ 积金和住房补贴+劳动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社 会保险费+工会经费× 差旅费×6.4实物报 会保险费+工会经费×60% 差旅费×6.4实物报 酬+其他
三、核算方法
(一)总产出的计算方法 (二)生产法计算GDP 二)生产法计算GDP (三)支出法计算GDP 三)支出法计算GDP (四)收入法计算GDP (四)收入法计算GDP (五)分行业核算增加值的方法
(一)总产出的计算方法
1、总产值+应交增值税(工业) 总产值+应交增值税(工业) 主营业务收入(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服务业等) 2、主营业务收入(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服务业等) 3、主营业务收支差(批发零售、房地产开发) 主营业务收支差(批发零售、房地产开发) 利息收支差(金融业) 4、利息收支差(金融业) 经常性支出+折旧+经营性结余(行政事业单位) 5、经常性支出+折旧+经营性结余(行政事业单位) 修理维护费+管理费+折旧(城镇自有住房) 6、修理维护费+管理费+折旧(城镇自有住房) 特别说明: 7、特别说明:规模以上批零业加应交增值税和海关 关税、代征增值税及消费税。 关税、代征增值税及消费税。
•
•
经济普查之后, 经济普查之后,尽管核算的基础数据发生 了变化, 了变化,但基本核算方法应该与经济普查年度 保持衔接, 保持衔接,核算结果在经济没有发生较大波动 的情况下, 的情况下,也应该与经济普查年度的核算结果 保持衔接。为此,在常规年度GDP核算中 核算中, 保持衔接。为此,在常规年度GDP核算中,必 要在核算方法上对衔接问题加以规范。 要在核算方法上对衔接问题加以规范。 为此,省统计局制订统一的核算方法, 为此,省统计局制订统一的核算方法,作 为各地区GDP核算的统一标准 核算的统一标准, 为各地区GDP核算的统一标准,避免核算工作 中的随意性,有助于规范各地区的核算, 中的随意性,有助于规范各地区的核算,保持 地区与省数据的衔接,保持地区与地区数据的 地区与省数据的衔接, 可比性。 可比性。
《统计学》第12章 GDP核算及其修正
![《统计学》第12章 GDP核算及其修正](https://img.taocdn.com/s3/m/a911850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7d.png)
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公司总部所在地区一般并不 愿意或难于剔除该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导 致地区GDP的重复计算。
至于收入与支出差异法估算的地下经济的支出额, 实际上要比地下经济实际支出值低的多,一般很少直 接把它用来作为GDP的调整项。
非法生产和交易所获得收入同合法生产和交易所 获得收入一样,都会增加生产者和交易者的金融资产。 非法生产和交易的收入可能完全合法地花掉,相反, 用于非法货物和服务上的支出却可能使用合法获得的 资金。可见,用于购买非法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同用于购买合法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一样会减少
。
二、MPS和SNA
从核算体系的角度上看:世界上曾形成过两大国 民经济核算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和国民账户 体系。
(一)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s Balances,简称MPS)主要适应于实行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国家,前苏联率先建立此体系,尔 后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采用。
(3)在核算方法上 MPS主要是采用平衡法,侧重每张平衡表内部的 平衡,平衡表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SNA主要采用复式记账法,通过帐户体系把社会 再生产每个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紧密联系起来。
(4)在核心指标上 MPS以国民收入为其核心指标之一; SNA则以GDP为其核心指标之一。
第二节 GDP测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若来源方记了地下经济的生产,则使用方必须记 地下经济的支出。借贷双方做到有收有支,收支相等; 项目对应、不重不漏。
[指南]地区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
![[指南]地区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5abdd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7.png)
地区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年度、季度GDP总量采用“定基速度推算法”计算。
即:普查第二年以普查年度各行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除外)增加值为基数,其他年度以上年为基数,分行业采取以主要关联指标速度推算各行业的发展速度,进而推算各行业增加值的方法。
分行业增加值具体核算方法为:1.农业增加值。
年度农业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是:国家统计局依据国家样本点抽样资料确定各省农产品产量,省统计局在国家认定总量范围内审定各市州农产品产量,并根据出售价格、中间消耗推算出年度农业增加值。
季度农业增加值根据季度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率推算得到。
在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相对稳定、农业技术没有革命性发展的情况下,农业增加值增速保持相对稳定。
2.工业增加值。
核算方法是:以上年同期增加值为基数,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速加权平均计算出发展速度,然后根据发展速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等推算得出本期增加值总量。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省统计局根据平台上报数和相关指标评估后反馈(具体评估办法见第7页)。
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由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根据样本点情况核定并反馈。
3.建筑业增加值。
核算方法是:先由国家统计局确定各省建筑业增加值总量。
省统计局再根据各地建筑业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中建安工程量占全省比重按比例分劈到各市州。
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核算方法是:以上年同期增加值为基数,用铁路运输业总周转量增速、航空运输业总周转量增速、公路运输业营业收入增速、水路运输业营业收入增速和邮政业务总量增速加权平均推算发展速度,然后根据发展速度推算得出本期增加值总量。
铁路运输业总周转量增速、航空运输业总周转量增速分别用全省平均增速。
公路、水路运输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由省统计局根据一套表平台上公路、水路运输业重点企业上报数评估认定后反馈(具体评估办法见第8页)。
邮政业务总量增速用上月累计数,取自邮政管理部门。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方法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ae383fa32d7375a417809c.png)
山东非经济普查年度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方法(修订版)2010年5月10日国民经济核算处目录第一章综述 (1)第一节背景 (1)第二节制定非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的目的 (2)第三节基本概念和原则 (3)第四节基本核算方法 (6)第五节基本分类 (9)第六节核算与发布程序 (12)第二章生产法和收入法GDP核算 (14)第一节农林牧渔业 (14)第二节工业 (17)第三节建筑业 (24)第四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0)第五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47)第六节批发和零售业 (53)第七节住宿和餐饮业 (59)第八节金融业 (66)第九节房地产业 (83)第十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91)第十一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93)第十二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99)第十三节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04)第十四节教育 (108)第十五节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11)第十六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18)第十七节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27)第十八节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 (131)第三章地区GDP核算方法问题 (143)第一节异地产业活动单位核算和调整问题 (143)第二节地区部分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143)第三节地区GDP核算有关问题的处理方法 (146)第四章支出法GDP核算 (149)第一节居民消费支出 (151)第二节政府消费支出 (163)第三节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166)第四节存货增加 (170)第五节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176)第一章综述第一节背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不断发展的。
它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正式开展于1985年,建立了《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案》,但当时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仍然是MPS体系的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只是一个附属指标,并且在实际中更多地使用国民生产总值(GNP),而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其核算方法也不规范,主要是在MPS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的基础上,补充了物质生产部门中非物质服务消耗、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方法以及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后形成的。
2021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
![2021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70e02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c.png)
二○二一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真题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20.设计基层调查表指标时,应尽量避免的指标是()A.营业收入B.职工人数C.固定资产折旧D.增加值【答案】D【解析】基层表指标是综合表指标在一个调查单位的具体体现,是加工计算综合表指标的原材料。
在设计基层表指标时应注意尽可能利用调查单位现有的会计资料、管理记录和各种生产经营台账等原始资料,尽可能避免需要通过复杂的运算才能取得基层表指标数据;同时还应注意列入基层表的指标是要能够取得确切数据的,有些指标虽然需要,但还没有条件取得,不应列入,增加值属于应避免的指标。
21.《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是基于联合国()SNA制定。
A.1993年B.2003年C.2008年D.2009年【答案】C【解析】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2008年SNA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调整了基本框架,更新了基本概念和核算范围,细化了核算分类,修订了基本核算指标,改进了基本核算方法,形成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22.体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是()。
A.基本核算B.扩展核算C.资金流量核算D.国际收支核算【答案】B【解析】扩展核算体现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23.下列不属于流量指标的是()。
A.进出口B.劳动者报酬C.国内生产总值D.工业产品库存【答案】D【解析】工业产品库存为某一时点的量,属于存量。
24.生产法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是()A.总产出-中间投入B.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C.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D.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答案】A【解析】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季度GDP核算方法和详细说明
![季度GDP核算方法和详细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b857269caaedd3383c4d30a.png)
季度GDP核算方法和详细说明我国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采用累计核算方式,1-4季度 GDP初步核算即为年度GDP初步核算,因此本说明也适用于年度GDP初步核算。
1.季度GDP核算概述1.1 基本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
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
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GDP是以生产法为基础核算的结果。
1.2 核算范围1.2.1生产范围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第三,自有住房拥有者为自己最终消费提供的自有住房服务,以及付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生产。
生产范围不包括不支付报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没有单位控制的自然活动(如野生的、未经培育的森林、野果或野浆果的自然生长,公海中鱼类数量的自然增长)以及部分“未观测经济”等。
1.2.2 地域范围GDP核算范围原则上包含了位于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所有常住单位的经济活动。
本报告中的季度GDP数据是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的全国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
非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
![非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22f78069eae009581becf3.png)
(一)总产出的计算方法
1、总产值+应交增值税(工业) 2、主营业务收入(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服务业等) 3、主营业务收支差(批发零售、房地产开发) 4、利息收支差(金融业) 5、经常性支出+折旧+经营性结余(行政事业单位) 6、修理维护费+管理费+折旧(城镇自有住房) 7、特别说明:规模以上批零业加应交增值税和海关关 税、代征增值税及消费税。
②但铁路、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主营业务利润= 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铁路和房地产开 发经营业没有营业收入指标,只有主营业务收 入)
③调整系数为普查年度调整了分摊金融中介服 务的营业盈余与未调整数据的比例。
④如果营业盈余用营业利润推算,则调整系数 为普查年度的营业盈余与营业利润的比例。
没有财务资料的企业或以企业为主的行业
②投入产出调查确定的一些系数,主要是指营 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应分别计 入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中的部 分。
⑵规模以下工业 包括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个体工业和其他行业 附属的工业产业活动单位。 ①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 总产值和增加值由市局工业科提供,增加值四 项构成由各地核算人员计算。
虽然行业分得很细,但计算是很简单的, 用各种交通工具营业税的发展速度来计算 总产出,再用上年增加值四项构成占总产 出的比重计算当年增加值四项构成。
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年报增加值由市综合科反馈。 ⑴信息传输业 是电信业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是互联网信息 服务和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如有线广电)。在该 行业中电信占绝对份额,用电信业总产出和增加 值发展速度来推算整个行业的总产出和增加值。
生产税净额=总产出×普查年度比重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问答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48774b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f.png)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问答1 问: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如何进行核算的?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最终成果。
①生产法是从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增价值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即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
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②收入法是从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收入角度来反映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
收入法核算公式: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③支出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
支出法核算公式: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理论上,通过三种不同方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果应当一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不同计算方法所得出的结果会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为统计误差,统计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允许存在。
2 问:我国如何核算季度GDP?答:我国季度GDP核算是采取分行业核算的方式,即先核算《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各行业的季度现价增加值和不变价增加值,再分别加总得到季度现价GDP和不变价GDP。
季度现价增加值核算主要采用增加率法、相关价值量指标推算法以及利用不变价推算现价等方法。
季度不变价增加值核算主要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和相关物量指数外推法。
具体核算方法可以参考每季度发布的季度核算说明。
3 问:季度和年度国民经济核算的数据如何查找?答:季度GDP初步核算数一般于季后15日左右在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上发布,具体日期参考当年《国家统计局主要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
经济普查年度生产法和收入法GDP核算方案简介
![经济普查年度生产法和收入法GDP核算方案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17d2fa7eff9aef8941e06ee.png)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生产法增加值×75%+收 入法增加值×25%
生产法增加值直接取自工业专业,收入法增加 值由核算专业根据工业专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财务指标结合核算专业的某些系数计算。这些 系数是:
①经济普查年份的系数,具体是已调整金融中 介服务的营业盈余与未调整金融中介服务的营 业盈余之比,用于营业盈余的计算;
总产出=总产值
增加值四个构成项用经济普查增加值各构成项 占总产出的比重推算。例: 劳动者报酬=增加值×(上年劳动者报酬-上年 实物报酬)÷上年增加值+当年实物报酬
②其他行业附属的工业产业活动单位 总产出=(规上企业总产出+规下企业和个体总 产出)×(经普产业活动单位总产出÷经普规 上和规下及个体总产出合计)
生产税净额=总产出×普查年度比重
折旧=上年折旧+本年完成固定资产 ×折旧率 (4%)
营业盈余=经营性结余× 调整系数
经营性结余=收支结余×经营、事业收入占收入合 计的比重
调整系数为普查年度营业盈余与经营性结余的比 例。
(五)分行业核算增加值的方法
1、农业 总产出、增加值和发展速度均由农业专业提供, 增加值四项构成由各地核算人员计算。
可比价的换算用单缩法进行缩减
农业可比价增加值=农业现价增加值÷缩减指数 (农业专业提供)
2、工业
分规模以上工业和规模以下工业,规模以下工 业包括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个体和其他行业附属 的产业活动单位。
⑴规模以上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本年应交增值税
加权前的总产出=加权后的总产出
—农业(增加值由农业专业提供),增加值四项 构成用相关指标计算或推算;
—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由市局提供),增加值 四项构成用经济普查年份四项构成的比例推算;
关于非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案
![关于非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0b1a272af90242a895e515.png)
间 G P数 据 的可 比性 , D 保证 非 经济 普 查 年 度 G P D 数据 与经济 普查 年度 G P数 据 之 间 的 可 比性 , D 国 家统计 局正 在制 定《 经 济 普 查 年 度 G P核 算 方 非 D
为 了搞好 年 度 G P历 史 数 据 的 修订 工 作 , D 国
家统 计 局 制定 了 《 度 G P历 史 数 据 修 订 方 法 》 年 D
( 国家 统计局 ,05 ) 规 范 了年 度 G P历 史 数 据 20 b , D
务及 其 他房地 产业 企 业 生 产 经 营状 况表 ; 务 业 服 企业 财 务状 况 表 ; 二是 利 用 经 济 普查 提 供 的行 政 事业 单 位财 务状 况表 把 常规 统计 包括 不 全 的 行政 事 业 单 位 的服务 活动 纳 入 到 G P的核 算 范 围 ; D 三 是利 用经 济 普查 提供 的 产业 活动 单位 基 本情 况 表 和产 业 活动单 位 基本 情 况 附表把 与企 业 主 营业 务 活动 不 同 的产业 活动 单 位从 事 的经 济活 动 纳入 到 G P的核算 范 围 ; D 四是 利 用 经 济 普查 提 供 的 个 体
关键 词 :G P核 算 :经 济普 查 ;年 度核标 D 为 了充 分 利用 第 一 次 国家 和地 区 G P核 算 , D 国家 统计 局 制 拓宽 了 G P的核 算 范 围 。这 主要 表 现 在 以 下 四 D
个方 面 : 一是 利 用 经济 普 查 提 供 的 各 种 类 型 服 务
维普资讯
2 ∞6年 第 1 O期
No.1 O 2 0 06
统 计 研 究 Sa scl s rh ttt a Re a c ii e 3
经济普查年度生产法和收入法GDP核算方案简介
![经济普查年度生产法和收入法GDP核算方案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41d1a04ddccda38376bafa7.png)
(1)实物报酬:利用城镇住户调查资料中来自 工作单位的非现金收入资料计算;人口使用常 住人口。
(2)有关费用比例为2002投入产出调查比例 (全国平均数),是占全部三项费用合计的比 例。
经济普查年度生产法和收入法GDP核 算方案简介
2、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销售)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中的税金+应交增值税-补贴收入 +其他(投入产出三项费用计算的税收)
经济普查年度生产法和收入法GDP核 算方案简介
(四)收入法计算GDP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 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有财务资料的企业 1、劳动者报酬=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住房 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劳动保险费+失业保险费+ 社会保险费+工会经费×60% 差旅费×6.4实物 报酬+其他
经济普查年度生产法和收入法GDP核 算方案简介
经济普查年度生产法和收入法GDP核 算方案简介
没有财务资料的企业或以企业为主的行业 —农业(增加值由农业专业提供),增加值四项 构成用相关指标计算或推算; —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由市局提供),增加值 四项构成用经济普查年份四项构成的比例推算; —其他行业,先推算总产出,再用经济普查各行 业增加值率和四项构成比例推算增加值和四项构 成。
经济普查年度生产法和收入法GDP核 算方案简介
第三步:限下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限下企业销 售额×(经普限下企业应交增值税÷经普限下企 业销售额)
在公式中,需把限下企业销售额分出来: 限下企业销售额=限下企业和个体销售额合计 ×(经普限下企业销售额÷经普限下企业和个体 销售额合计)
增加值四个构成项用上年各构成项占总产出的 比重推算。
经济普查GDP核算方法
![经济普查GDP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58a23c027284b73f3425065.png)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本年应交增值税
加权前的总产出=加权后的总产出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直接取自工业专业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生产法增加值×75%+收 入法增加值×25%
..... 资料下载大全*
生产法增加值直接取自工业专业,收入法增加 值由核算专业根据工业专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财务指标结合核算专业的某些系数计算。这些 系数是: ①经济普查年份的系数,具体是已调整金融中 介服务的营业盈余与未调整金融中介服务的营 业盈余之比,用于营业盈余的计算; ②投入产出调查确定的一些系数,主要是指营 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应分别计 入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中的部 分。
..... 资料下载大全*
⑵规模以下工业 包括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个体工业和其他行业 附属的工业产业活动单位。 ①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 总产值和增加值由市局工业科提供,增加值四 项构成由各地核算人员计算。
总产出=总产值
增加值四个构成项用经济普查增加值各构成项 占总产出的比重推算。例: 劳动者报酬=增加值×(上年劳动者报酬-上年 实物报酬)÷上年增加值+当年实物报酬
..... 资料下载大全*
以行政事业为主的行业(用财政决算资料计算) —总产出
当年总产出=上年总产出×总产出发展速度 总产出=经常性业务支出+固定资产折旧+经营 性结余 —增加值 当年增加值=上年增加值×增加值发展速度 劳动者报酬=(上年劳动者报酬-上年实物报酬) ×劳动者报酬发展速度+当年实物报酬
经普限下企业和个体毛利率=(经普限下企业 主营业务收入-经普限下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个 体总产出)÷(限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个体营 业收入)
非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
![非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7a7b4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5.png)
非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1. 引言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用于衡量国家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的速度。
通常情况下,GDP的核算是通过普查的方式进行,即通过对经济单位的调查和统计来获得相应的数据。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普查或者普查的数据不准确,这就需要采用非普查的方法来估计年度的GDP。
本文将介绍一些非普查的年度GDP核算方法,包括间接估算方法、基于指标的方法和模型估计方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无法进行普查的情况下,快速而准确地估算年度的GDP。
2. 间接估算方法间接估算方法是通过统计国家或地区各个行业的生产和消费数据,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转换和加总计算得到GDP的估算值。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间接估算方法。
2.1. 收入法收入法是通过统计企业和个人的收入数据来计算GDP。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税收和财务报表等渠道获得相应的数据。
然后,将这些数据进行加总计算,得到GDP的估算值。
2.2. 支出法支出法是通过统计国家或地区各个行业的支出数据来计算GDP。
这些支出可以分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方面。
通过统计这些支出的数据,并加总计算得到GDP的估算值。
2.3. 生产法生产法是通过统计各个行业的生产数据来计算GDP。
这些生产数据可以分为生产物和生产服务两个方面。
通过统计各个行业的生产数据,并加总计算得到GDP的估算值。
3. 基于指标的方法基于指标的方法是通过统计一些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指标数据,来估算GDP。
这些指标可以是就业数据、产能利用率、销售额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基于指标的方法。
3.1. 就业数据法就业数据法是通过统计国家或地区的就业数据来估算GDP。
就业数据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通过将就业数据与产出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可以得到GDP的估算值。
3.2. 产能利用率法产能利用率法是通过统计各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来估算GDP。
产能利用率反映了一个行业的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
非企业单位普查表
![非企业单位普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a9281ca7a417866fb84a8ed2.png)
9、取暖费(降温费)(G09):指单位 取暖用燃料费、热力费、炉具购置费、锅 炉临时工工资、节煤奖以及由单位统一支 付的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宿舍取暖费等 。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商品和 服务支出”的对应项填报。
10、劳务费(G10):指支付给单位和个 人的劳务费用。包括:翻译费、咨询费和 手续费等。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 “商品和服务支出”的对应项填报
3、财政拨款(G03):指单位本年度实际 收到的本级财政拨款,含一般预算拨款和 基金预算拨款。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收入 支出决算总表”中的“财政拨款”项目填 报。
4、事业收入(G04):指事业单位开展专 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根据 “收入支出总表”中的“事业收入”项目 填报
5、经营收入(G05):填报行政事业单位 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 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根据行政事 业单位“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中的“经营 收入”科目填报。
社团及其他单位财务指标的主要内容
社团及其他单位财务指标的主要内容 包括:固定资产原价、本年收入合计、 本年费用合计和净资产变动额等,共 计18个财务指标,均取自于民间非营 利组织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 “业务活动表”、“费用明细表”中 的对应科目
信息化指标的主要内容
信息化指标的主要内容包括:年末 在用计算机数、年末拥有网站数、全 年电子商务采购金额、全年电子商务 销售金额、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共计5个指标
《非企业单位普查表》
荣昌县统计局 2008年12月
主要内容
为什么做
一、填报《非企业单位普查表》(G604表) 的
意义 二、《非企业单位普查表》的填报对象
做什么
三、《非企业单位普查表》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生产法计算GDP
•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中间消耗)
(三)支出法计算GDP
• 国内生产总值(GDP)
• 最终消费
•
居民消费
•
政府消费
• 资本形成
•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
存货增加货物
•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四)收入法计算GDP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 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有财务资料的企业 1、劳动者报酬=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住房 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劳动保险费+失业保险费+ 社会保险费+工会经费×60% 差旅费×6.4实物 报酬+其他
②但铁路、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主营业务利润= 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铁路和房地产开 发经营业没有营业收入指标,只有主营业务收 入)
③调整系数为普查年度调整了分摊金融中介服 务的营业盈余与未调整数据的比例。
④如果营业盈余用营业利润推算,则调整系数 为普查年度的营业盈余与营业利润的比例。
没有财务资料的企业或以企业为主的行业
(1)实物报酬:利用城镇住户调查资料中来自 工作单位的非现金收入资料计算;人口使用常 住人口。
(2)有关费用比例为2002投入产出调查比例 (全国平均数),是占全部三项费用合计的比 例。
2、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销售)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中的税金+应交增值税-补贴收入 +其他(投入产出三项费用计算的税收)
•
教育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分34个行业,既不是按门类核算,也不是按大类核算, 这些行业完全是从方便各地审核和评估年报的需要而设 计的。
如农业不再分细项,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 的生产和供应业合并为工业(限上及限下)。
三、核算方法
(一)总产出的计算方法 (二)生产法计算GDP (三)支出法计算GDP
(四)收入法计算GDP (五)分行业核算增加值的方法
(一)总产出的计算方法
1、总产值+应交增值税(工业) 2、主营业务收入(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服务业等) 3、主营业务收支差(批发零售、房地产开发) 4、利息收支差(金融业) 5、经常性支出+折旧+经营性结余(行政事业单位) 6、修理维护费+管理费+折旧(城镇自有住房) 7、特别说明:规模以上批零业加应交增值税和海关关 税、代征增值税及消费税。
生产税净额=总产出×普查年度比重
折旧=上年折旧+本年完成固定资产 ×折旧率 (4%)
营业盈余=经营性结余× 调整系数
经营性结余=收支结余×经营、事业收入占收入合 计的比重
调整系数为普查年度营业盈余与经营性结余的比 例。
(五)分行业核算增加值的方法
1、农业 总产出、增加值和发展速度均由农业专业提供, 增加值四项构成由各地核算人员计算。
(1)应交增值税: 限额以下批零业用普查年度增值税与销售产
值的比重推算。 规模以下工业不用单独计算(按经普数比重
推算)。 (2)关税、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应扣除出口退 税(由市里返还)。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本年应提取折旧 农业折旧率:6.7%
4、营业盈余=(主营业务利润+工会经费 ×40%+绿化费+补贴收入+其他)× 调整系数 ①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农业(增加值由农业专业提供),增加值四项 构成用相关指标计算或推算;
—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由市局提供),增加值 四项构成用经济普查年份四项构成的比例推算;
—其他行业,先推算总产出,再用经济普查各行 业增加值率和四项构成比例推算增加值和四项构 成。
以行政事业为主的行业(用财政决算资料计算) —总产出
保持衔接。为此,在常规年度GDP核算中,必
要在核算方法上对衔接问题加以规范。
•
为此,省统计局制订统一的核算方法,作
为各地区GDP核算的统一标准,避免核算工作
中的随意性,有助于规范各地区的核算,保持
地区与省数据的衔接,保持地区与地区数据的
可比性。
二、行业分类
• 地区生产总值构成(GDP)
•
第一产业
•
农林牧渔业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产业
•
工业
•
建筑业
• 第三产业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批发和零售业
•
住宿和餐饮业
•
金融业
•
房地产业
•
其他服务业
•
营利性服务业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可比价的换算用单缩法进行缩减
农业可比价增加值=农业现价增加值÷缩减指数 (农业专业提供)
2、工业
分规模以上工业和规模以下工业,规模以下工 业包括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个体和其他行业附属 的产业活动单位。
⑴规模以上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本年应交增值税
加权前的总产出=加权后的总产出
适用于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非经
济普查年度核算的基础资料比经济普查资料一
般存有缺口,因此,需要根据常规统计和会计
等资料,进行常规年度地区生产总值核算。
•
经济普查之后,尽管核算的基础数据发生
了变化,但基本核算方法应该与经济普查年度
保持衔接,核算结果在经济没有发生较大波动
的情况下,也应该与经济普查年度的核算结果
当年总产出=上年总产出×总产出发展速度 总产出=经常性业务支出+固定资产折旧+经营 性结余 —增加值 当年增加值=上年增加值×增加值发展速度
劳动者报酬=(上年劳动者报酬-上年实物报酬) ×劳动者报酬发展速度+当年实物报酬
劳动者报酬=人员支出+福利费+劳务费+取暖 费+差旅费中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对个人家 庭补助支出-助学金-抚恤和生活补助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直接取自工业专业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生产法增加值×75%+收 入法增加值×25%
生产法增加值直接取自工业专业,收入法增加 值由核算专业根据工业专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财务指标结合核算专业的某些系数计算。这些 系数是:
非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
一、GDP核算与经济普查GDP核算 的差异
二、行业分类 三、核算方法 四、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
一、年度GDP核算与经济普查 GDP核算的差异
•
经济普查数据结构(或行业规模以下增加
值率、毛利率、比重)一般持续用五年,即在
下一次经济普查结束后,才能更改。《经济普
查年度GDP核算方案》基于经济普查资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