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考试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三个功能系统的特点。
①磷酸原系统功能特点:
供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最快,不需要氧气,不产生乳酸类等中间产物。
②乳酸能系统功能特点:
供能总量比磷酸原系统多,持续时间较短,功率输出次之,不需氧气,终产物是导致疲劳的物质—乳酸。
③有氧氧化系统供能特点:
ATP生成总量很大,但速率很低,持续时间很长,需要氧的参与,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产生乳酸类的副产品。
试述糖与脂肪的代谢特点,运动中糖作为能源物质为什么优于
脂肪?
答:⑴糖与脂肪的代谢特点:糖在满足不同强度运动时,既可以有氧分解功能,也可以无氧分解供能,在参与供能时动员快、耗氧少、效率高;脂肪只能有氧分解供能,在参与供能时动员慢、耗氧大、效率低。
⑵由于糖和脂肪上述不同的代
谢特点,对于长时间耐力运动主要依靠脂肪氧化供能,而短时间大强度的剧烈运动,脂肪的分解受抑制,糖成为主要供能物质,糖代谢的利用增强,血乳酸水平可显著增高。总之,运动时脂肪供能随运动强度的增大而减少,随运动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糖的供能则相反。因此,糖作为能源物质优于脂肪。糖是肌肉活动时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比较肌肉三种收缩方式特点,指出他们在体育实践中的意义。答:⑴缩短收缩的特点:
①肌肉起止点靠近
②肌肉做正功
在体育实践中,缩短收缩是实现身体各种环节的主动运动,改变身体姿势,加速跑等原动肌活动的主要收缩形式。
⑵拉长收缩的特点:
①肌肉起止点远离
②肌肉做负功
在体育实践中,拉长收缩起着制动、减速、和克服重力等作用。
⑶等长收缩的特点:
①肌肉长度不变②肌肉没有做外功但仍消耗很
多能量
在体育实践中,等长收缩对运动
环节固定、支持和保持身体某种
姿势起重要作用。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的
特点是什么?
答:①化学传递
②兴奋传递是节律1对1的
③单向传递④时间延搁
⑤高敏感性,易受化学和其他环
境因素变化的影响,易疲劳
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的特点是
什么?
答:①电传导
②生理完整性、绝缘性
③双向传导
④不衰减、快速传导
⑤相对不疲劳
兴奋性
肌肉在刺激作用下具有产生兴
奋的特征,称兴奋性。
什么是牵张反射?举例说明牵
张反射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答:在脊髓完整的情况下,一块
骨骼肌如受到外力牵拉,使其拉
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扯的
同一肌肉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
张反射。
①牵张反射的主要生理意义在
于维持站立姿势,增强肌肉力
量,肌肉在收缩前适当受到牵拉
亦可以增强其收缩的力量。
②例如投掷时的引臂动作、起跳
前的膝屈动作,都是利用牵拉投
掷和跳跃动作的主动肌,刺激其
中的肌梭,使其收缩更加有力。
③为了能更大的增加肌肉力量,
在牵拉与随后的收缩之间的延
搁时间越短越好,否则牵拉引起
的增力效应就将消失。
何谓激素,简述激素作用的共同
特征。
答: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
胞能分泌各种高效能的生物活
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
发挥调节作用,这种化学物质称
为激素。
共同特征:
①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②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③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④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血氧饱和度
指血液中Hb与氧结合的程度,
即血红蛋白氧含量与血红蛋白
氧容量的百分比,其主要由氧分
压所决定。
肺活量
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
大气体量为肺活量。其为潮气
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者之
和。
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
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果好?
答:①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
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②在呼吸过程中,每次吸入的气
体中,总有一部分不能进行交换
的气体留在呼吸性细支气管以
上的呼吸道内,这一部分空腔为
解剖无效腔。
③从气体交换的角度考虑,真正
有效的通气量是肺泡通气量,其
计算公式如下:肺泡通气量=(潮
气量—无效腔)*呼吸频率(次/
分),即在运动过程中当呼吸频
率过快时,气体将主要往返于解
剖无效腔,而真正进入肺泡内的
气体量却很少。所以从提高肺泡
气体更新率的角度考虑,增加呼
吸的深度是运动时呼吸调节的
重点。
④适当的呼吸深度既能节省呼
吸肌工作的能量消耗,又能提高
肺通气量和气体交换率。所以说
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
要好。
何谓呼吸,有那几个环节构成?
答: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
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并
排出二氧化碳,这种机体与环境
之间的气体交换称呼吸。
呼吸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外呼
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
吸。
试述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及其调节机制。
答:⒈运动过程中肺通气量的变化规律
⑴运动开始后,通气量立即快速上升,随后出现持续的缓慢的上升,随后达到一个平稳水平;运动结束时,肺通气量同样是先出现快速下降,随后缓慢地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
⑵在运动强度较低时,每分通气量的增加主要是呼吸深度(潮气量)的增加;而在进行剧烈运动时,肺通气量的增加则主要是靠呼吸频率的增多来实现的。 ⒉运动式呼吸变化的调节 运动中肺通气的快速增长和减少期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运动中肺通气的慢速增长和减少期则是体液和温度调节的结果。
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常用指标?
答:①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②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
③心里贮备 ④心脏做功量
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①每搏输出量
如果搏出量增多,心缩期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增多,收缩压明显升高;而由于收缩压升高,又会使血流加速,心舒期流向外周的血液相对增多,心舒末期存留在大动脉内的血液增加并不多,故舒张压升高不多,脉压增加。反之亦然。 ②心率
心率加快时,心舒期明显缩短,使流向外周的血液减少,心舒末期存留在大动脉内的血液增加,因而主要使舒张压升高。故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二者成正比关系。
③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增加,则心舒期流向外周的血液减慢,心舒末期存留在心血管中的血液增多,舒张压升高。
④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作用 主动脉和大动脉具有很好的弹性,能缓冲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波动,使收缩压不致太高,舒张压不致太低,脉压减小。老年人由于血管硬化,弹性减退,故脉压增大。 ⑤循环血量
只有在人体失血过多或严重脱水时,循环血量大幅度减少,会使动脉血压降低。
简述静脉回流的影响因素 答:①心脏收缩力量
如果心脏收缩力量强,射血时心室排空完全,剩余血量少,中心静脉压低,那么,其抽吸心房和大静脉内血液流回心室的力量就越大,静脉回流的量就多,反之少。心收缩力是静脉回流的原动力。
②体位改变
当身体由卧位转为直立位时,由于血液的重力作用,回心血量减少。如果站立时间过长,会使下肢和腹腔静脉容纳血量增多,回心血量减少。反之,人由直立位转为卧位时,由于血液失去了重力的作用,静脉回流将加速。体位对静脉回流的影响,在高温环境和体弱者身上更明显。 ③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当肌肉收缩时,会挤压肌肉内的静脉血管,使静脉回流加速;当肌肉舒张时,静脉内压力降低,有利于微静脉和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入静脉,使静脉充盈。骨骼肌的这种节律性的收缩与舒张,犹如对静脉内的血液起着泵的作用,称为“静脉泵”或“肌肉泵” 。
④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会影响中心静脉压,进而影响静脉回流量。吸气时胸内压降低即负压增大,有利于静脉回流;呼气时则相反;而在憋气时,由于胸内成正压,使静脉回流受阻,常表现为面红耳赤,如果憋气时间过长,会导致心输出量大幅减少,脑部供血不足,出现晕厥。
心肌有何生理特性?
答:①兴奋性 ②自动节律性
③传导性 ④收缩性
运动员心脏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
答:运动员心脏由于长期的运动训练,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一些特点,主要包括形态、结构和机能3个方面:
⑴运动型心脏肥大:运动员心脏肥大是运动心脏的主要形态特征,其肥大程度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通常呈中等程度肥大。耐力项目的运动员心脏肥大表现为全心扩大,伴有左心室室壁厚度的轻度增加,又称离心肥大。而力量项目的运动员心脏肥大主要是心室厚度增加,心腔容积的扩大不明显,称为向心性肥大。
⑵在运动员心脏外部形态改变的同时,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良好的适应。表现为:心肌纤维直径增粗,肌小节长度增加,毛细血管增多变粗,线粒体增多变大,氧弥散距离缩短,线粒体内的ATP 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含量与活性提高,心肌细胞膜上的脂质分子改变,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心肌细胞内的特殊分泌颗粒增多,心肌细胞的上述结构重塑,使心肌肥大的同时,其内部的血液供应和能量的产生能与之匹配,从而大大提高了心脏的泵血功能。
⑶运动员心脏由于其形态、结构方面的良好变化,最终导致其功能能力显著增强。表现为:安静时,心跳徐缓有力,心率明显慢于一般人;在定量符合运动时,运动员心脏高度节省化,心率较慢;而在极量负荷运动时,运动员心脏则表现出它所特有的高功能,高贮备。一般人的心理贮备只有20~25L/min ,而运动员可达35~40L/min 。由于其心泵功能的大贮备量,使得他们在运动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酸碱平衡
机体通过血液缓冲体系、肺、肾调节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含量以及比例,维持体液PH 恒定,称为碱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