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生 实 验 报 告 单(空气的性质)
科学分组实验通知单
科学分组实验通知单任课教师(签字):实验员(签字):郭波注:1、此单由任课教师填写。
2、演示实验提前三天,分组实验提前一周通知实验员。
学生实验报告单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空气具有、、、科学分组实验记录表实验教师:实验员:郭波科学分组实验通知单任课教师(签字):实验员(签字):郭波注:1、此单由任课教师填写。
2、演示实验提前三天,分组实验提前一周通知实验员。
学生实验报告单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会,热空气会,冷空气会科学分组实验记录表实验教师:实验员:郭波科学分组实验通知单任课教师(签字):实验员(签字):郭波注:1、此单由任课教师填写。
2、演示实验提前三天,分组实验提前一周通知实验员。
学生实验报告单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空气是由多种混合而成的,主要由、、科学分组实验记录表实验教师:实验员:郭波科学分组实验通知单任课教师(签字):实验员(签字):郭波注:1、此单由任课教师填写。
2、演示实验提前三天,分组实验提前一周通知实验员。
学生实验报告单实验步骤:科学分组实验记录表实验教师:实验员:郭波科学分组实验通知单任课教师(签字):实验员(签字):郭波注:1、此单由任课教师填写。
2、演示实验提前三天,分组实验提前一周通知实验员。
学生实验报告单兰草小学四年级班第小组姓名:科目:科学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热传递的条件是。
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科学分组实验记录表实验教师:实验员:郭波科学分组实验通知单任课教师(签字):实验员(签字):郭波注:1、此单由任课教师填写。
2、演示实验提前三天,分组实验提前一周通知实验员。
学生实验报告单科学分组实验记录表实验教师:实验员:郭波科学分组实验通知单任课教师(签字):实验员(签字):郭波注:1、此单由任课教师填写。
2、演示实验提前三天,分组实验提前一周通知实验员。
学生实验报告单科学分组实验记录表实验教师:实验员:郭波科学分组实验通知单任课教师(签字):实验员(签字):郭波注:1、此单由任课教师填写。
空气的性质实验报告单
空气的性质实验报告单篇一: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联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联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联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二:实验报告单四上实验过程记录表1实验过程记录表2实验过程记录表3实验过程记录表实验过程记录表4实验过程记录表实验过程记录表5篇三: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细木棍、两只一样的气球、细线、支架、透明胶带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结论:空气也有质量。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热空气和冷空气》实验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片、透明水槽、线香、火柴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结论:热空气会向上升,形成对流。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认识二氧化碳(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中有什么》实验器材:锥形瓶、集气瓶,带有玻璃的塞子、软管、小苏打、醋、澄清石灰水、长、短蜡烛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测量热水变冷的温度(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冷热与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烧杯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直到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热的传递》。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水和空气实验报告单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2013.12.10
谁流得快一些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不同液体的黏度不同,流动速度也就不同
1 小杯水、一小杯油、1 小杯洗洁精、三个滴管、一张实验记录表
我的猜测:洗洁精流得最慢,其它两种速度相同。
实 我的实验步骤:1、设计水、油、洗洁精的流动比赛
验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水的流动速度最快,其次是油,最后是洗洁精
3 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 个玻璃杯、1 个量筒、1 条纸带,胶水、记录纸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单(空气的性质)
3、小木棍歪了,不再保持平衡;
4、脸上好像有风吹过;
5、塑料袋有弹性。
实验名称
空气的性质
实验目的
认识空气的性质
实验器材
(药品)
水槽、烧杯、三只气球、小木棍、细线、塑料袋
实验步骤及结论:
1、把一团纸紧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
2、把气球套在瓶中,并将瓶口封住,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
3、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
4、解开气球,并将口对着自己的脸;
97979797空气的性质空气的性质空气的性质认识空气的性质认识空气的性质认识空气的性质水槽烧杯三只气球小木棍细线塑料袋水槽烧杯三只气球小木棍细线塑料袋水槽烧杯三只气球小木棍细线塑料袋111把一团纸紧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龙场小学班级:姓名:日期:9.7
同组人
何虹菲陈秋霖徐佳宏
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勐班乡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勐班乡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9)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勐班乡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10)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勐班乡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11)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勐班乡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11)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勐班乡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四年级科学(苏教版)全册实验报告单答案
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年级:四年级实验类别:演示实验;组别:()问题:喷气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它跑的距离是否有关?假设: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实验记录:我的结论:(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就越远,说明空气越被压缩,产生的力量越大)………………………………………………………………………………………………………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观察冷热空气对流。
年级:四年级实验类别:演示实验;组别:()实验准备:准备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其中一个设法使它变冷,另一个设法使它变热。
实验步骤:1、在热瓶中燃香,充满香烟,用玻璃片盖住。
2、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观察烟的流动。
我发现:(白色烟雾向上流动,到冷瓶)3、将冷瓶和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观察烟又会如何流动,我发现:(白色烟雾没有向下流动)我的结论:(冷热空气流动的方向是热上升,冷下降)………………………………………………………………………………………………………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研究空气的成份。
年级:四年级实验类别:演示实验;组别:()实验步骤:1、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再用去掉底的矿泉水瓶罩上,然后立即盖上瓶盖,拧紧。
我发现:(蜡烛慢慢熄灭,瓶内水上升一部分)说明:(瓶内帮助燃烧的气体用尽了)2、把水槽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再拧开矿泉水瓶盖子,把燃烧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内。
我发现:(火柴迅速熄灭)说明:(有一种气体阻止燃烧)3、我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成份。
他们的性质是(第一种支持燃烧,第二种不支持燃烧)。
4、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知道:(支持燃烧的是氧气,不支持燃烧的是二氧化碳),另外空气中还含有(氮气、水蒸气等)……………………………………………………………………………………………………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制取二氧化碳并研究其性质。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10月17 日 (9-23)
药品
实 1、烧杯装上热水放在铁架台上,将温度计放入水中。 验 2、测量不同时段的水温。 步 3、注意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骤
实
验 水温逐渐降低,且越来越漫。
现
象结
论
学生实验报告单
10月21 日 (10-13)
实验名称 热在液体和空气中的传播 实验目的 认识热在液体和空气中的传递规律
结论
学生实验报告单 10月 18 日(11-3)
实验名称 声音产生
认识声音产生的原因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尺子、小鼓、鼓槌、豆子
药品
(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我们会听到尺子发 实 验 出嗡嗡的声音,同时会看到尺子在振动。 步 骤 (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我们会听到鼓面发
出咚咚的声音,同时看到鼓面上的豆子在振动。
一只耳朵。
2)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桌子,用
耳朵认真倾听。
沙子传播声音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水和空气。声音在固 实 验 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现象 结论
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不同的声音
11 月 28 日(11-11)
研究声音的音量和音调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发声物体、橡皮筋、空盒子
学生实验报告单 9 月9日(9--8)
实验名称 空气的性质 实验目的 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器材 水槽、玻璃杯、水、纸团
药品
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 实 验 水中,过一会儿观察,纸团没湿。
步骤
实 验 空气占据空间
现象 结论
学生实验报告单 9月 16 日(9-15)
实验名称 热空气和冷空气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1
城关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演示□分组□) 报告填写人:
实验时间:年月日地点:第实验室班级:年级班实验名称《空气的性质》指导教师
实
验
小
组
成
员
组长成员
实
验
目
的
空气占据空间也有质量。
实
验
器
材
细木棍、两只一样的气球、细线、支架、透明胶带
实验操作过程一、1、将两只气球充气。
在需要刺破的地方(气球上部),事先贴上一小块透明胶带。
2、将气球系在细木棍两端。
实验操作过程二、1、用细线将气球系在细木棍两端。
2、调节木棍中间的绳套,使左右平衡。
3、刺破其中一只。
三、1、要在无风的环境下进行。
2、注意防止气球炸开,保护眼睛。
四、观察现象。
有充气气球的一端下降,有破损气球的一端上翘。
五、记录。
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
六、整理实验器材。
清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
结论
空气占据空间也有质量。
指导意见
等级
A B C。
四上苏教版科学《空气的性质》
教案首页讨论: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底部,再把杯子竖直压入水槽中,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预测:a 会湿 b 不会湿究竟结果怎样呢?请认真观察现象,看看哪种说法是对的?请生说说两种实验结果为什么不同,大胆猜测。
提示:注意杯子进入水槽时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分析原因。
(3)总结: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2实验二①请学生吹一个气球。
②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有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让他吹看看。
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预测:气球吹不大。
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3小结:这个个实验,说明空气具有什么性质?4.师生共同总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空气的又一个性质——空气占据空间。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的空间,都有空气占据着。
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要占据空间。
(板书课题:空气占据空间。
)第二课时一、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1.教师出示两个雪碧瓶(一个装水,一个空的),提问:这两个瓶子里面有什么?哪个重?2.提问:这个瓶子里有空气,空气有重量吗?3.学生讨论。
4.教师出示器材:细绳气球、注射器纸、细木棍一根彩泥(适量)(用于调节小棍的平衡)提出要求:请你们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有没有重量。
提示:可以参考课本P3的实验内容5.学生讨论。
6.学生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法。
7.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时要尽可能地做到以下几点:①两只气球要吹得一样大;(提示:气球不要吹得太大)②一只气球表面贴一小块胶带;③把两只气球分别系在长棍的两端;④在长棍中间系上绳子,调节其位置,并用适量的彩泥配重,使长棍保持平衡;。
苏教版科学四上空气的性质表格式教案
课题空气的性质教科书通过手压“气垫”的活动,引导学生作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的假设,并提供针筒和橡皮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关于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利用,可作适当补充。
第四部分:指导学生制作“空气枪”和压缩空气水“火箭”教材分析。
其中,空气枪的材料容易找,可以多样化,应让每个学生都制作;而压缩空气水“火箭”可作为集体制作成果进行演示。
在制作空气枪时,教科书特别强调了“说出其中道理”,这个道理包括:空气占据着“枪膛”的空间,被压缩时空气有弹力;空气越多,占据“枪膛”的空间越大,压缩的程度越大,弹力越大,“子弹”就射得越远。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是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一些对空气的认识,有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也知道了空杯子、空瓶子并不真正是空的, 它们里面有空气等等的认知背景为基础,指导他们用实验的方法,去证实空气的存在并研究它的性质,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
知道周围到处都1.学习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空气的性质。
2.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学3•知道空气具有会流动,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目标4.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重难点教时空气有一定的体积、质量、有弹性教学板教师学生设计块活动活动意图课堂预设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弹力1.教师出示一个充足了气的塑料口袋,提问:用手压气垫”有什么感觉?松开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这是怎么回事?注意:动手做的时候不要用力太大,以防袋子破裂。
2.教师指导学生想办法证明自己提出的假设。
2.教师小结:生产和生活中用到空气的这种性质的地方很多,只要我们勤动手、多动脑就一定能发现空气的这种性质能在更多的场合发挥它的作用。
1.演示教师自制的空气枪,激趣:你想制作一个你自己的空气枪吗?2.指导学生制作空气枪。
空气的性质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名称空气的性质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性质。
2. 探究空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和反应。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实验原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主要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
本实验通过一系列实验现象,验证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性质。
四、实验器材1. 实验桌2. 烧杯(250ml)3. 火柴4. 蜡烛5. 去底饮料瓶6. 水槽7. 水滴瓶8. 澄清石灰水9. 玻璃片10. 胶头滴管11. 小木条12. 橡皮筋13. 秒表14. 记号笔15. 实验记录表五、实验步骤1. 燃烧实验(1)用火柴点燃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入盛水的水槽中。
(2)用去底饮料瓶罩上蜡烛,盖上瓶盖,观察蜡烛熄灭和瓶内水位上升现象。
(3)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
2. 氮气实验(1)往水槽加水至瓶内水平,打开瓶盖,点燃火柴迅速插入瓶内。
(2)观察火柴熄灭现象,得出结论:空气中含有不支持燃烧的氮气。
3. 二氧化碳实验(1)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水滴瓶中,振荡。
(2)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变浑浊现象。
(3)得出结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4. 稀有气体实验(1)将燃着的小木条插入去底饮料瓶内,观察火焰变化。
(2)得出结论: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5. 压缩空气实验(1)将注射器活塞抽出,吸进空气。
(2)将注射器出口朝下,用橡皮堵住出口放在桌子上。
(3)用力向下压注射器的活塞,观察现象。
(4)松手观察现象,重复实验。
(5)得出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六、实验现象与结论1. 燃烧实验:蜡烛熄灭,瓶内水位上升,得出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
2. 氮气实验:火柴熄灭,得出结论:空气中含有不支持燃烧的氮气。
3. 二氧化碳实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结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4. 稀有气体实验:火焰变化,得出结论: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5. 压缩空气实验: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变小,活塞弹回,得出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校园空气检测试验报告.wps
测定空气中 NOx 广泛采用的方法是分光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法一 般用于连续自动监测。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以 NO 和 NO2 形态存在。测定时将 NO 氧化成 NO2,用吸收液吸收后,首先生成亚硝酸和硝酸。其中,亚硝酸与对氨 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紫红色偶 氮染料,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因为 NO2(气)不是全部转化为 NO2-(液),故在 计算结果时应除以转换系数(称为 Saltzman 实验系数,用标准气体通过实验测 定)。
硫含量
(ug)
吸光度 0.103 0.151 0.193 0.233 0.248 0.279 0.307 0.347 0.062 0.078AFra bibliotek吸光度
0 0.048 0.09 0.13 0.145 0.17 0.204 0.244 小于 0 小于 0
A校
由此次实验结果易知,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近乎为 0,含量极其少,其吸光度 平均值为 0.070,比空白组的 0.103 还要低,所以可知在空气中测不到二样化硫。
4 0.403 0.369
5 0.509 0.475
样品 0.024 小于 0
样品 0.033 小于 0
实验分析 通过对空气中的 NOx 进行检测分析可知,两组样品数据中的吸光度均小于空白溶 液的吸光度,由此可得空气中的 NOx 测不到。
校园空气质量评价
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类别说明
空气污染指 空气质量状况
○2 甲醛溶液(2.0 g/L):量取 36~38%甲醛溶液 1.1mL,用水稀释至 200 mL,临
用现配。
○3 氨基磺酸铵溶液(6.0g/L):称取 0.60 g 氨基磺酸铵(H2NSO3NH4),溶解于 100 mL 水中。临用现配。
1空气的性质实验报告单
空气有占据空间、有重量、会流动、有弹力等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师批改
教师签字:
1.用注射器抽气后注入水中。
2..把一团纸塞在烧杯底,将烧杯倒竖压入装有水的水槽里,(水最好能没过杯底),观察。
3.把两个气球充气后吊在平衡尺上,使它们保持平衡,然后刺破一只气球,观察。
4.把充气的气球嘴松开,感知。
5.把装满空气的塑料袋用手挤压。
我们发现
水中冒气泡;杯底的纸不会湿;平衡尺不再平衡:没刺破气球的一方下降,刺破的一方上升;松开手后气球里的气吹出;用手挤压塑料袋,塑料袋变形,松手,气球反弹。
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编号:4-1
(4)年级(8)班 第( )实验组 实验时间(2017)年(9)月(5)日
教材位置
第2页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
空气的性质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有占据空间、有重量、会流动、有弹力等性质。
实验器材
水槽、烧杯、纸、气球(2个)、平衡尺、缝衣针、塑料袋、注射器。
实验步骤
《空气的性质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2001》
《空气的性质》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和特点,掌握空气的重要性和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的比例和作用。
2. 空气的特点:通明、无色、无味、无形、有重量等特点。
3. 空气的应用: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空气的组成、性质和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实验设计(20分钟):组织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空气的性质和特点,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5. 拓展应用(10分钟):讨论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四、作业设计:1. 完成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设计的步骤,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2. 制作海报:要求学生以空气的性质为主题,制作一份生动有趣的海报,展示空气的组成和特点。
3. 撰写心得体会:要求学生结合实验和讨论内容,撰写一篇心得体会,表达对空气的认识和理解。
五、评判方式:1. 实验报告评分:根据实验报告的内容和表现,评定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2. 海报评选:选取最具创意和表现力的海报,给予奖励和表彰。
3. 心得体会评分:根据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表达清晰度,评定心得体会的质量。
六、延伸活动: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实验室或场地进行空气实验和观察,深化对空气的理解。
2. 知识竞争:开展空气知识竞争,激发学生进修兴趣和提高进修效果。
3. 主题讲座:邀请相关专家或老师进行空气知识的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水和空气实验报告单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水和空气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单时间 2013.12.10实验名称水和食用油的比较实验目的比较水与食用油的异同,了解液体的共同特点实验器材水、食用油、塑料杯、滴管、玻璃、蜡光纸、木条我的猜测:水的流动速度快,食用油的流动速度慢。
水没有颜色,食用油有颜色我的实验步骤:1、用眼睛观察水和食用油的颜色和透明度实2、分别把水和食用油滴在玻璃上,然后进行观察3、将水倒入油中然后进行观察4、用鼻子闻它们的气味5、分别把水和食用油滴在蜡光纸上,然后观察现象验过观察到的现象:1、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度好,体积比食用油重,流动速度快2、食用油有颜色、有气味,透明度差,流动速度慢,体积比水轻程3、它们都是液体,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实验结论水没有颜色、食用油有颜色,水透明,食用油不透明。
水流动快,食用油流动慢。
水渗透性较弱,食用油渗透性强。
疑问为什么水的渗透性小,蜡光纸的渗透性小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2013.12.10实验报告单时间2013.12.16实验名称谁流得快一些、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
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
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
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
、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
《空气的性质》实验报告单
《空⽓的性质》实验报告单空⽓的性质实验报告单⼀、证明空⽓的存在怎样证明空⽓的存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种感官和不同的实验⽅法,认识空⽓的性质1、探究空⽓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实验⼀:纸团会湿吗?实验结论: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球能被吹⼤吗?我们通过实验,再次证明空⽓____________。
2、认识空⽓具有流动性实验三:⽤吹⾜⽓的⽓球的⽓球⼝对着⾃⼰的脸(1)分组实验(2)汇报交流:你有什么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实验的结果说明:空⽓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识空⽓有质量设计实验⽅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创新:⽤托盘天平称量空⽓质量5、感受空⽓能被压缩实验五:压“注射器”怎么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1)分组实验(2)⼩结:在密闭的空间⾥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学生实验报告
实
验
结
果
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方式叫做传导
年级班第组姓名
实验报告
2017年10月8日
实验名称
热对流
实验
目的
探究液体的热传递方式
实验器材及
用品
火柴、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木屑
简
单
实
验
过
程
1、把木屑放入水中加热,观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
实
验
结
实验名称
声音的传播
实验
目的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器材及
用品
烧瓶、小铃、水、酒精灯、胶塞、弯玻璃管、乳胶管、皮管夹
简
单
实
验
过
程
1、将装有沙的塑料袋放在桌子上,耳朵贴在塑料袋上,另一只手拿带有橡皮的铅笔敲击桌面,听声音。
2、将装有水的塑料袋放在桌子上,耳朵贴在塑料袋上,另一只手拿带有橡皮的铅笔敲击桌面,听声音。
用品
尺子、小鼓、鼓槌、绿豆、干净的透明杯子、音叉、泡沫小球
简
单
实
验
过
程
1、一只手压住尺子,另一只手弹拨尺子,观察尺子的震动情况,听声音。
2、在尺子震动时抓住尺子,你发现了什么?
3、将黄豆或细盐装进空塑料瓶,用嘴吹塑料瓶口,观察现象。
实
验
结
果
声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年级班第组姓名
实验报告
2 017年11月11日
3、将装有空气的塑料袋放在桌子上,耳朵贴在塑料袋上,另一只手拿带有橡皮的铅笔敲击桌面,听声音。
实
验
结
果
声音能沿着固体、液体和气体向四面八方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把塑料袋吹大,再用细线系好,然后用手压塑料袋,再松开。
实验结果:1、小纸团没有湿;
2、气球无法吹大;
3、小木棍歪了,不再保持平衡;
4、脸上好像有风吹过;
5、塑料袋有弹性。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龙场小学班级:姓名:日期:9.7
同组人
何虹菲陈秋霖徐佳宏
实验名称
空气的性质
实验目的
认识空气的水槽、烧杯、三只气球、小木棍、细线、塑料袋
实验步骤及结论:
1、把一团纸紧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
2、把气球套在瓶中,并将瓶口封住,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
3、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