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提要:孔子没后,历史的车轮又行进了2500多年,在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过程中,对孔子的解读和争论一刻也没停止过。人们也多根据自己的好恶来解读和改造孔子,因而便有了千差万别的孔子形象。本真的孔子到底是怎么样的?须有从史料中寻找和发掘,而在众多史料中《论语》的记述就更为忠实可靠。《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文集,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研究孔子思想的第一手资料。本文通过对《论语》的解读,得出一个学而不厌的孔子;一个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家孔子;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孔子;一个安贫乐道的孔子。
关键词:孔子;形象;政治家;学者;教育家:
要想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论语》一书便是最本真的源头了,因为这部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正是论语中富有生活气息和诗话了的语言,刻画了孔子栩栩如生的形象。
一、学而不厌的学者
孔子知识非常渊博,在世的时候就已经被称为“圣人”,弟子们更是非常尊敬他:颜渊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子罕》);子贡称他如日月“无得而逾焉”(《子张》),所谓“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但是孔子自己却说无非是“学而不厌”(《述而》)所谓“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孔子十分反对别人称他为“圣人”,强调了知识是一点点学习和积累的。
《论语》一开篇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一生都相当谦虚,对自己评价都较为低调,但对自己的“好学”,孔子是十足的自信,而且深以为自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学习起来能够忘记吃饭,以学习知识为乐趣就能忘却所有的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这种境界两千年来没有一个人可以和他一样。“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学习就像追赶东西一样,总也赶不上,这种追赶般学习的精神和恐惧错过知识的精神也是孔子孜孜不倦寻求知识的最好佐证;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为政》)早上学到知识,哪怕傍晚死了也愿意,孔子好学的精神已经到了为求知识而不计较生年长短的地步,有史以来,一人而已!
孔子的弟子认为孔子是“固天纵之将圣”(《子罕》)或他是“生而知之者”(《季氏》),而孔子是坚决反对类似观点的,所谓“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孜孜不倦的追求各种知识,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孔子强调温习的重要性“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他还特别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最后才能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从自己学习中得到的经验。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也就是说,孔子的学习是没有固定的老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同时,孔子强调“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孔
子的学问不是家传也不是继承哪位老师的衣钵。他的知识都是慢慢积累和学习的。15岁志于学,终其一生也没有停息对知识的学习。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
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跟谁学习,因此他强调三个人一起走路,就一定有能做他老师的人。
孔子很坦诚地说自己稼穑“吾不如老农”和“吾不如老圃”(《子路》),谓“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子罕》)。这正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智]也”(《为政》)的明智之态度。不会就是不会,不会可以学,不懂装懂在孔子
看来是“不智”的。
二、安贫乐道的孔子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从孔子对颜渊的赞许可以看出孔子的安贫乐道思想。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安排生活,保持平和的心境。
安贫乐道并非“仇富”和不讲求进取,孔子并不反对人们追求富贵,他承认富贵是人的合理欲求,他在《论语•里仁》说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是他反对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富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孔子非常关心富贵是否可求“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可求与不可求的标准是什么?“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求与不可求的标准就是“义”!不符合于道义的富贵,孔子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在孔子看来,贫寒并不可怕,贫寒而不顾道义才是可拍的;富贵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强调“君子忧道不忧贫”。在孔子看来,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是君子的最高追求,“道”的实行比谋取富贵更重要;无论何时何地,君子都会把奉行仁义的道德放在追逐富贵之上。他在《论语·里仁》里说道:“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哪怕是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会违背仁,即使是处于非常急迫的关头或者流离困顿当中,也一定会坚守仁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离开了仁德,又哪里能够成就君子之名呢?道义高于富贵。孔子在《论语·里仁》里又说道:“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整句话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没有什么事一定要怎么做,没有什么事一定不要怎么做,但有一点,就是一切都要依循“义”。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强调“君子忧道不忧贫”。在孔子看来,对物质的追求不是君子的最高追求,“道”的实行比谋取富贵更重要;无论何时何地,君子都会把奉行仁义的道德放在追逐富贵之上。孔子对于富贵的理念源于强大的人格力量。
三、诲人不倦“温而厉”的教育家
孔子在我国教育史上的地位,是无人可以与之比肩的。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
成例,首开“私学”风气,主张“有教无类”,从而使广大劳动者也有了受教育
的可能和机会。据记载孔门弟子多达3000人,最出色的就有72人。
(一)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老师
他承认学生的不同又强调学生都是可教育的。孔子认为,人的天生素质都相差不远,只是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人与人之间才形成差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