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word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三节 探索宇宙教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三节 探索宇宙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探索宇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2.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 有初步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 通过分析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 感受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教学重点】对宇宙的了解.【教学难点】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 , 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 , 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 , 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局部难题讲解〕 ,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俄国著名的火箭先驱者齐奥尔科夫斯基曾经说过 : 〞地球是人类的 , 但是你不能永远待在摇篮里.〞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要想知道答案 ,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探索宇宙〞.【指导预习】阅读课本P224-P228页的文字内容和插图 , 在基本概念、定义、规定及规律上 , 用红笔做上记号 , 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局部.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 , 提出预习疑问.【交流展示】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 , 报告〞课前预习〞答案 , 教师评价订正.2.学生质疑 , 教师指导释疑.【拓展探究】知识点1 探索的历程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 〔1〕中国古代的星象图 ; 〔2〕〞地心说〞的宇宙图像 ; 〔3〕〞旅行者〞2号探测器飞临海王星 ; 〔4〕人类第一个太空人加加林 ; 〔5〕〞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在月球上 ; 〔6〕〞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的效果图.使学生认识〞探索的历程〞中的图片 , 并进行归纳和比拟.教师归纳 : 这些图片向同学们简要展示了古今中外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历程 , 前两幅图充满神学与宗教的色彩 , 后四幅图闪耀着人类科技文明的光芒.请各小组从以下各题中任选一条 , 进行网上信息收集.也可以自行立题探究.问题 : 〔1〕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 ; 〔2〕哥白尼和日心说 ; 〔3〕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 ; 〔4〕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 〔5〕〞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飞行.学生进行活动 , 教师可参与其中 , 与学生共同查阅资料 , 共同讨论 , 在各组成员之间交流和协作的基础上 , 推选代表 , 进行信息发布.把相关问题的科学猜测、论证分析进行报告.最后教师评价总结 , 肯定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研究成果 , 指出探究活动中的缺乏 , 设置疑问 ,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点2 浩瀚的星空、幻想和追求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太阳系示意图、银河系的想象图、仙女座河外星系.提出要求 : 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 , 指出地球的位置.教师介绍 , 这些图是以地球为参考 , 逐渐向外延伸 , 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出宇宙的结构和层次 , 我们的太阳只是星光闪闪的恒星的典型代表.为了进一步了解〞浩瀚的星空〞 , 请各小组从以下各题中任选一条 , 进行网上查询 , 也可以自拟论题查询.问题 : 〔1〕太阳系的结构和演化 ; 〔2〕地球的结构和演化 ; 〔3〕银河系的结构和演化 ; 〔4〕空间技术.学生上网查询 , 小组间交流研讨——互动式学习.例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太阳活动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C.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没有卫星D.太阳是银河系中唯一的恒星解析 : 太阳只是众多恒星中的一个 , 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 故A项错误 ; 太阳的一切活动都会对地球及人类造成影响 , 如温度的变化、太阳黑子的运动等都对地球产生影响 , 故B项正确 ;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除水星和金星外都拥有自己的卫星 , 故C项错误 ; 太阳是银河系中众多的恒星中的一颗 , 并不是唯一的 , 故D项错误.答案 : B例2 科学家们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宇宙在加速膨胀说明〔〕.A.有能量在推动宇宙膨胀B.宇宙中各星系的运动状态不变C.宇宙中各星系的距离保持不变D.宇宙中各星系受到平衡力作用解析 : 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 需要有能量在推动宇宙膨胀 , 故A项正确 ; 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 宇宙中各星系的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 , 故B项错误 ; 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 宇宙中各星系的距离不断变大 , 故C项错误 ; 由于宇宙中各星系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 宇宙受力不平衡 , 所以正在加速膨胀 , 故D项错误.答案 : A课堂小结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1.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 ;2.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228-P229页作业1-6.2.请同学们完成本课时对应的练习.教材习题解答〔P228-P229〕1.D2.A3.D4.不对 , 因为水分子很小 , 用肉眼是看不到的.5.因为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时 , 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 所以示数会大一些.6.略第三节探索宇宙〔一〕探索的历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 行星的发现 ; 人造卫星的发射.〔二〕浩瀚的星空 , 幻想和追求地球属于太阳系 , 银河系中还有许多太阳这样的恒星 , 宇宙中还有许多银河系这样的星系.本节课内容对知识和技能的考查要求不高 , 在学习过程中 ,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 , 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并通过神舟系列飞船资料的查找.使学生对我国的航天事业有所了解 ,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科学探索的热爱.。

【一线教师整理】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全册导教学设计: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一线教师整理】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全册导教学设计: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一线教师整理】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全册导教学设计: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粒子与大宇宙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2.理解宇宙的组成及宇宙的起源。

3.掌握常见的宇宙观测方法。

4.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11.1 小粒子:粒子的发现•11.2 中微子:神秘的小粒子•11.3 物理宇宙和粒子世界•11.4 用什么观测宇宙?三、教学过程3.1 导入(5分钟)导入时可以通过问题、图片或实物等进行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引导问题: - 你知道物质由什么构成的吗? - 你了解宇宙和粒子世界的关系吗?3.2 知识讲解与讨论(20分钟)3.2.1 小粒子:粒子的发现在这一部分,可以通过PPT、讲解及实物等方式介绍粒子的发现历程、粒子的分类以及粒子的性质等内容,让学生对粒子有初步的认识。

3.2.2 中微子:神秘的小粒子在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实验故事的方式,引入中微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中微子的特性、作用以及科学家对于中微子的研究成果。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进行讨论。

3.2.3 物理宇宙和粒子世界在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图表、例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物理宇宙和粒子世界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对宇宙的组成和粒子的结构有更深入的认识。

3.2.4 用什么观测宇宙?在这一部分,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宇宙观测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宇宙观测方法和设备,如望远镜、卫星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科学家是如何通过观测来研究宇宙的。

3.3 讨论与总结(15分钟)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总结本章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宇宙和粒子世界的疑问,并解答。

3.4 拓展与应用(15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拓展与应用。

可以给学生布置小组或个人任务,例如设计一个宇宙观测方案,或就某个具体的宇宙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汇报。

3.5 布置作业与反思(5分钟)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三节 探索宇宙教案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三节 探索宇宙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探索宇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了解探索宇宙的历史。

(2) 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3) 能够收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

(4) 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对资料、信息的获得和处理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知道人类及我国在航天事业中的成就。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认识到宇宙是广阔无边的,培养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是怎么探索宇宙的.【教学难点】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教学方法】观察法、启发诱导【课前准备】查阅太阳系、八大行星、银河系及宇宙的资料,多媒体课件和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二、讲授新课(一)、探索的历程1、中国古人很早就对星空进行观察并根据星象制定历法。

中国古代的星象图在我国民间最著名的是北斗七星,位于勺头的前4颗叫斗魁,其余3颗叫斗柄。

2、地心说在欧洲,在宗教的影响下,人们长期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观点:地球居于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

这种理论影响人们的思想达千年之久。

“地心说”的宇宙图像3、日心说1 5世纪末期,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的思想,日心说为人类开创了一个对宇宙进行科学探索的伟大时代.1543年,哥白尼通过几十年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日心说”日心说观点:太阳居于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日心说”的宇宙图像4、公元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第一次揭开了太阳系神秘面纱.5、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为探索宇宙奠定了坚实的为探索宇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846年,科学家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天王星外还存在一颗未知的行星。

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了这颗行星的运动轨道。

小粒子与大宇宙教案

小粒子与大宇宙教案

小粒子与大宇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2)学会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宇宙的奥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讲解、观察、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宇宙的奥秘。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2)科学方法在探究宇宙奥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宇宙的奥秘。

(2)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播放宇宙星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宇宙的神秘和壮丽。

(2)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小粒子与大宇宙,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教学内容:
(1)讲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包括宇宙大爆炸、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等。

(2)讲解科学方法在探究宇宙奥秘中的应用,如观测、实验、理论分析等。

3. 教学活动:
(1)讲解:教师讲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以及科学方法在探究宇宙奥秘中的应用。

(2)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天文观测活动,如观察星星、月亮等天体,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规律。

(3)实验:设计简单的实验,如模拟太阳系的运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宇宙的奥秘。

(4)讨论:分组讨论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以及科学方法在探究宇宙奥秘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想法。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一节走进微观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一节走进微观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一节走进微观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十一章第一节《走进微观》。

本节主要介绍了原子的构成、电子的发现以及原子核的组成。

具体内容包括:1. 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电子的发现:汤姆生发现电子,提出了电子云模型。

3. 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原子的构成,掌握原子核和电子的关系。

2. 了解电子的发现过程,理解电子云模型。

3. 掌握原子核的组成,理解质子和中子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原子的构成,电子的发现,原子核的组成。

难点:电子云模型的理解,质子和中子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原子结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原子的构成。

2. 知识讲解:(1) 讲解原子的构成,介绍原子核和电子的关系。

(2) 讲解电子的发现过程,引入电子云模型。

(3) 讲解原子核的组成,介绍质子和中子的性质。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标注质子、中子和电子的位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原子的构成:原子核 + 电子原子核:质子 + 中子电子的发现:汤姆生 + 电子云模型原子核的组成:质子 + 中子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描述原子的构成,并绘制原子结构示意图。

2. 解释电子的发现过程,并说明电子云模型的意义。

3. 描述原子核的组成,并解释质子和中子的性质。

答案:1.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 + 电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电子的发现:汤姆生发现电子,提出了电子云模型,说明原子还可以再分。

3. 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原子结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原子的构成。

《杏红物理》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全章表格教案)

《杏红物理》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全章表格教案)

清镇市站街中学教学设计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引入新课课件展示:课本P214图11-1、11-2、11-3等。

配文:尘土、树木、水、火焰、空气、星辰,我们周围的一切,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都是物质。

从无垠的宇宙到微小的基本粒子,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着。

在我们的周围,有潺潺的流水,美丽的鲜花,飞翔的小鸟,嬉闹的人群,这是我们熟悉的世界;而在人们不能直接看到的世界里,同样奥妙无穷。

那里有细胞、病毒、分子、原子……目前科学家的研究已经进入这样的微观世界。

讲解:从微观世界到无垠的宇宙,存在着各种各样从生活现象感知物质的组成了解本节课的任务。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课题第一节:走进微观授课人韦洪时间2014年6月4日课时安排 2 课标要求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学情分析这节课呈现内容的是微观的世界,比较抽象;八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

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能充分地看到这一点,注意采用恰当的方法:比如计算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八年级的学生也正是由于年龄的缘故,富于想象、有朝气和活力、爱钻研、肯动脑,这是本节课的优势。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宇宙万物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又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数量级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从网络上收集相关资料,锻炼自己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及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点 1.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学生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和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1.学生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建立。

2.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收集资料法、讨论、交流法。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教案 沪教版(1)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教案 沪教版(1)
小结: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问题2:分子的运动具有什么特点?
小结:所有物质中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问题3:处理例2和变式练习2
例2:【解析】在判断该类题目时,要抓住两个特点:一是小物体运动还是分子运动;二是有规律运动还是无规则运动.
问题3:处理例3和变式练习3
例3:【解析】有关分子动理论的题目,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区分开宏观和微观,排除掉宏观现象,然后再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来逐个对号入座.
变式练习3:【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物体被拉伸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的快,表现为引力;当物体被压缩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的快,表现为斥力.
例1:【解析】对于原子的微观结构,首先我们要记住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的顺序,然后充分展开想象,在头脑中设计出一个从原子到夸克的模型.
变式练习1:【解析】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质子和中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夸克的发现说明质子和中子是可分的.
知识点2:扩散现象及分子的运动
问题1:什么是扩散现象?它说明了什么?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天体的运行轨迹,了解和认识原子的核式结构,并在此过程中体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类比法.
2.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类比、推理、论证等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和宇宙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欲望和热情.
重点
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能识别并会解释扩散现象,知道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018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1节《走进微观》教案

2018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1节《走进微观》教案

2018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1节《走进微观》教案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是希望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和实验,让学生们能够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及微观粒子的一些基本性质。

我希望能够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综合等方法,来探究微观粒子的性质和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如原子、分子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运动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能够分析微观粒子的行为和性质。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物理的欲望。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的运动规律。

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微观粒子的性质和规律。

一、导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三、实验环节:我会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微观粒子的性质和规律。

在课后,我会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相关的拓展延伸,如阅读相关的书籍,做相关的实验等,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总的来说,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的运动规律,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和运动规律,是本节课的两个主要难点。

对于第一个难点,我计划在课堂上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们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我会提供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模型原子等,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去发现微观粒子的性质和规律。

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2019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科版)

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2019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科版)

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科版)一、教学内容1. 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化合物。

2. 原子结构:原子核与电子,质子、中子、电子。

3. 元素周期表: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分类、原子序数与原子量。

4. 宇宙:宇宙的组成、恒星与行星、黑洞。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组成,掌握原子结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组成、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

难点:原子核与电子的关系,宇宙的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水的沸腾,引出物质的组成。

2. 讲解:详细讲解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并用板书进行标注。

3. 互动:提问学生对物质组成的理解,让学生举例说明。

4. 引入原子结构:通过水的分子结构,引入原子的概念。

5. 讲解原子结构:详细讲解原子核与电子,质子、中子、电子的关系。

6. 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原子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7. 引入元素周期表: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分类等。

8. 讲解元素周期表:详细讲解原子序数与原子量的关系。

9. 互动:让学生运用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解答问题。

10. 引入宇宙:通过图片和视频,讲解宇宙的组成。

11. 讲解宇宙:详细讲解恒星与行星、黑洞等概念。

12. 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宇宙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化合物。

2. 原子结构:原子核与电子,质子、中子、电子。

3. 元素周期表: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分类、原子序数与原子量。

4. 宇宙:宇宙的组成、恒星与行星、黑洞。

七、作业设计1. 简答题:物质的组成有哪些?2. 填空题:元素周期表是按照____进行排列的。

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一节+走进微观+精品教案

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一节+走进微观+精品教案
【ppt6】
教师讲解:后来,人们认识到若将物质无限地分下去,所得颗粒越分越小,小到这种颗粒能保持物质的性质不变为止,通常所说的物质就是由这种颗粒构成的。
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最早把这种颗粒命名为“分子”。后来,人们又发现分子也有结构,它们是由原子构成的。
【板书】
二、物质的组成
通常,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教师讲解:20世纪中叶起,人类为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制造了各种类型的加速器。借助于不断完善的粒子加速器,又发现了μ子、π介子、Κ介子、Λ超子、Σ超子及τ子等400余种粒子。
【ppt16】
信息窗展示“微观粒子的空间尺度”。
【ppt17、18】题1、2。
【ppt19】进行小结。
【ppt20】布置作业。
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解。
记录。
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解。
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解。
记录。
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解。
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解。
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解。
记录。
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解。
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解。
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解。
记录。
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解。
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解。
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解。
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解。
【ppt 12】
教师讲解: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中心叫原子核,带正电,占很小的体积,但其密度很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带负电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
【板书】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其中,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教师讲解:在人们不能直接看到的世界里,同样奥秘无穷。那里有细胞、病毒、分子、原子……目前,科学家的研究已深入到了10-15m的微观领域。

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3节探索宇宙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3节探索宇宙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探索宇宙【教学目标】1.了解探索宇宙的历史。

2.明白人类对太空的熟悉随技术的进展而进展。

3.能够搜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

4.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人类是怎么探索宇宙的。

难点:熟悉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多媒体学生预备:搜集有关资料【教学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大家都喜欢看西游记吗?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天宫中的很多故事真是出色,让咱们大家百看不厌。

这就是前人对太空世界的一种出色的描画,说明了前人也想了解神秘的宇宙。

2.讲述:一望无际的宇宙,它究竟藏着多少奥秘?在人们的眼里,恍如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从古至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差遣着人类不断地探索着宇宙,希望能够更清楚地熟悉宇宙的真面貌。

3.提问:你以为探索宇宙的困难有哪些?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并指出,这节课咱们大家一路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一)、指导学生熟悉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了解前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讲述: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想明白地有多宽,天有多大,宇宙是如何组成的。

(2)提问: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神奇与空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期,人们通过编传哪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对宇宙的向往和追求?(引导学生讨论:古代的人按照什么天文现象,编传了这些神话传说?)(3)盘古开天辟地:前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试探。

嫦娥偷药奔月:前人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

女娲炼石补天:前人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散布。

夸父持杖逐日:前人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

(4)谈话:这些神话也反映了前人对宇宙的迫切了解与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

在这种强烈愿望的差遣下,人们想用智慧把目光射向宇宙,从而,望远镜就诞生了。

2.介绍望远镜:(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汇报人类从肉眼观察-----第一架望远镜-----各类现代望远镜的进展历史,尤其展示现代望远镜的先进功能及特点。

(教案) 小粒子与大宇宙教案

(教案)  小粒子与大宇宙教案
11.学生总结知识网络,完成本节的巩固提升。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课后记】各个老师课后手写
活动二:分子动理论的相关内容
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子间有间隙的体验。
6.学生讨论,归纳得出实验结论,以口答的形式展示。
7.教师演示关于分子运动的扩散实验,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8.教师演示关于分子间引力实验,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9.学生应用所学完成针对训练。
10.学生归纳分子动理论的相关内容,完成导学案的相关训练。
【突破方式】1.视屏收集并呈现大量的图片。
2.演示相应的课堂小实验。
【教学设计】
1.PPT展示大量的力学图片,在明确主题的情况下引入新课。
2.教师解读学习目标并交代本节课需要讨论的问题。
说明:给学生一个学习方向的引领。
活动一:了解物质的组成
3.PPT投影导读问题,学生自学物质的组成。
4.学生完成相应的针对训练,完成对物质组成的自学。
3. 激情参与,展现自己
教学重点: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难点:能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的现象
【教学流程】围绕本节中心“分子运动现象”展开。
引入新课→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应用实例→练习巩固
学生活动线索:观察→实验→分析→应用→再观察→小结升华→……
【学情分析】学生对各种分子运动现象是很熟悉的,所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本节课有点抽象,突破的方式是通过演示有趣的课堂实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课题:《11.1看不见的运动教案》设计人:徐安美
课前指导及培训:(各个老师按实际情况手写)
新课环节:(各个老师按实际情况手写)
分配展示任务:(各个老师按实际情况手写)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3节探索宇宙教案新版沪科版word版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3节探索宇宙教案新版沪科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3节探索宇宙教案新版沪科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太阳系家族的成员。

2.了解银河系的形状和大致范围。

3.了解从地球到整个宇宙的结构层次和各层次的大致尺度。

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识宇宙结构层次和尺度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宇宙之大,激发探索宇宙奥秘和开发天空新家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介绍宇宙与外星生命教学难点:让学生形成大致正确的宇宙图景【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迄今为止,人类发射的航天器大都是在太阳系以内航行,只有为数不多的冲出了太阳系的束缚。

在新的世纪,人类在对太阳系内金星、木星、土星、水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彗星以及其它小行星探测的同时,还将冲出太阳系,到广阔的宇宙空间航行,进行星际探测,寻找外星生命的存在。

【自主预习案】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分别为、、、、、、、,离太阳最远的是。

2、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_________________.【课堂探究案】一、从太阳系到银河系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它集中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它控制了太阳系里所有的天体,使这些天体都绕太阳公转。

太阳系里的主要成员是九大行星,它们都在接近同一平面且又近于圆形的轨道,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

太阳和这些行星组成了行星系。

这些行星中类地行星密度最大,巨行星最小;而论大小和质量,则巨行星最大,类地行星和远日行星最小。

它们离太阳的距离也是有规律的,是符合提丢-波得定则的。

多数行星的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同,金星则相反,天王星和冥王星则侧向自转。

除了九大行星外,太阳系中还有许多小行星,它们绝大部分都分布在水星和大星轨道之间。

形状特殊的慧星和数量众多的流星体也是太阳系里的成员。

此外,行星际间还有稀疏的微小尘粒和气体,它们大都集中天黄道面附近,反射太阳光,形志黄道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的。
2.原子核是由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组成的。
3.质子和中子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
4.各种粒子的空间尺度(单位:cm)
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小结:略
作业
P218 1-3及导学与演练
板书设计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是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激发学生研究物质,探究宇宙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难点
原子的结构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1.光碟(有关物质组成和“基本粒子”)和多媒体课件。
2.参考书:《基本粒子探索》、《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步 骤
导入新课
一、引入新课
课后反思
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②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在一般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非常多。
③知道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有关,知道一些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实例。
④知道物质的三种状态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宇宙万物,变化万千,大到天体,小到原子,它们的运动,它们的组成,引发了我们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我们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今天起就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板书: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一节走进微观
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板书:一、物质的组成)
(板书: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①通过实验探究,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讨论得出分子动理论。
②通过实验的设计、探究过程,进行物理方法的教学,如发现法、分析比较法、概括归纳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日常现象和探究实验的切身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问题并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结:师生根据板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容共同小结,结合本节的重难点,回忆所学,加深记忆和理解,形成知识网络。
作业
1.完成节后P223练习1、2、3。
(板书:二、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作无规则运动)
扩散: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温度高时扩散得快。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间存在间隙。②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探究活动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请同学们把细铁丝拉长一点,说明用力情况,容易吗?
(2)将注射器中注入水,用手堵住针筒嘴,用力推活塞,容易推动吗?(与空气相比)
生:……(板书: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
新课教学
探究活动一:分子间有空隙
请同学们按课本中第一个实验探究做实验,要求将水倒入酒精中,倒入前,请各组猜想混合后的总体积并记录在课本的空白处。
比较实验结果,并与猜想的结果对照。
实验结果是总体积没有100mL,那么少掉的那些体积跑到哪里去了,请同学们猜想原因。如果猜不出,老师提示:往一堆鸡蛋里撒一把细沙子,你能看见细沙吗?为什么?直到同学们得出正确结论:分子间有空隙。
(板书:一、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师问:组成物体的微粒都在原地不动吗?请猜想。
探究活动二:分子的运动
(1)各小组将空瓶口对准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口(按第二个实验探究做),抽去中间的毛玻璃,观察空瓶中是否有棕色的气体。
(2)分别向冷水和热水中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墨水是否散开,哪个散得快。
请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并说明现象产生的原因。
讨论后老师播放光盘,将学生思路引入微观粒子中去。
(板书:二、微观粒子)
师:从刚才播放的影片,同学们已经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是不是就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了呢?
生: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
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给予肯定性的总结和指导性的讲解,并要求学生阅读“微观粒子”部分内容,提炼并板书: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请同学描述分子的大小,老师给予评价。
(板书:2.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改变分子在物质中的组合形式,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就会发生改变。最小的分子——氢分子的质量只有10-27kg左右。老师利用P215信息窗的内容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板书:3.分子由原子组成的)
提出问题: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很小很小的,我们的眼睛不能看见它。同学们猜想一下,这样小的物体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你认为它们的结构是怎样的?(请学生回答、讨论)
教学重点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和相对应实验事例,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教学难点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和相对应实验事例,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体验式、合作与交流(分组讨论)
教学用具
每组器材为100mL量筒2只,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2只,相同容积的空广口瓶2只,250mL烧杯2只,冷、热水适量,滴管一只,红(蓝)墨水一瓶,注射器一只(5~10mL),染色酒精50mL,水50mL,毛玻璃2片,一段细铁丝。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一节走进微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②了解原子的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知道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③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有大致的了解。
2.过程与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建立物理概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与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步 骤
导入新课
1.引入新课
我们已知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但是同学们想过没有,组成物质的这些微粒是怎样排列的?是像士兵的队伍还是像墙一样密不透风呢?
问题提出后,老师根据学生的猜想在黑板上画简图,并请出同学们观察桌上的装有50mL酒精和50mL水的量筒,问学生看见水和酒中的空隙吗?
请同学说明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板书: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四、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1)固体:分子靠得很近有规律地紧挨在一起。所以,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液体:分子靠在一起。在一定限度内,分子能运动或滑动,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而没有一定的形状。
(3)气体:分子离得比较远,能自由地向各个方向运动。所以,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确定的体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