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新变化》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品德 道德与法治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教案)1000字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乡发生的新变化,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

2.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且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观察能力,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新变化,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发展现状。

2. 帮助学生了解家乡发生变化的原因和背景,并且让学生了解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发展状况,并且了解家乡变化对他们自己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学准备:1.学生用的课本。

2.描述家乡变化的图片。

3.让学生分组讨论的题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教师播放以家乡的照片为主题的幻灯片,让学生欣赏照片。

2. 让学生看一下照片中有哪些变化,然后让学生说说他们最近有什么变化。

3. 让学生思考一下什么因素会引起这些变化,并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

二、讲授环节:1.为学生播放介绍家乡所发生的变化的视频或讲解,让学生先对家乡的变化产生一个初步了解。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家乡变化的好处和不好处。

三、达成共识:1. 结合学生发表的观点、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口头上达成共识。

2. 让每个小组代表他们所说的观点和看法,并且让其他小组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则在讨论过程中找到共同的观点。

四、总结与拓展:1.从学生所说的观点和发现中进行总结,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发现和其他同学分享。

2.根据讨论的结果和总结的情况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教学体会: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引导学生,让他们通过学习了解家乡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观察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

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发现,并且能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家乡新变化》精品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品德道德与法治

《家乡新变化》精品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品德道德与法治

《家乡新变化》精品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品德道德与法治“家乡的新变化”优秀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家乡的过去,了解家乡的今天的变化(2)努力学习,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2.情感与态度(1)激发爱家、建家的情感(2)认识到家乡在发展过程中的缺点,坚信家乡的未来更美好,并初步树立了科学发展观3、行为和习惯停止破坏家乡人和事的环境,保护家乡的山川4.过程和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访问和辩论,我们认识到了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并为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从身边的人和事出发,用各种感官观察、调查、体验和交谈,感受家乡的发展,感受家乡的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了解家乡的过去和今天家乡的变化(2)认识到家乡在发展过程中的缺点,坚信家乡的未来更美好,并初步树立了科学发展观2,困难从你身边的人和事出发,用各种感官去观察、调查、体验和对话,去理解家乡的发展,去获得一种家乡变化的真实感受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歌曲《南泥湾》、《谁不说我们的家乡好》,入学前后照片变化,教学课件学生们准备来观察他们居住地的变化,并收集关于他们家乡变化的信息。

1/5教学过程-歌曲简介1,老师:孩子们,今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师忍不住想为你弹两首歌。

让我们听听2年,播放第一首歌《南泥湾》3.问:你听到了什么?4.按姓名回答5,播放第二首歌《谁不说我们的家乡好》6,问题: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情感?你听到了吗?7.学生自愿站起来回答问题8,教师总结:第一首歌表达了南泥湾的变化是可喜的;第二首歌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爱,认为他的家乡是最好的。

显然,家乡是我出生和长大的地方,我们都非常喜欢它。

[设计意图:用歌曲介绍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本课的知识。

进入家乡体验变化1。

课件显示了学校门口的照片,并问道:你知道这是哪里吗?2、学生能认出是学校大门3。

课件展示了几年前学校门口的旧照片,并问道:你能认出这个地方吗?4.学生们来学校后可能很快就认不出这张我们学校的旧照片了。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的主题是“家乡新变化”。

针对学生的生活环境,以“身边的事、身边的人”为教材内容,通过鼓励学生切身感受家乡变化,增强学生的感念,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变革,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语言目标•能听懂老师讲述关于家乡新变化的句子,并进行理解•能正确使用“发生”、“改变”等词汇描述自己家乡的变化•能进行口语交流,表达自己对家乡变化的感受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变革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感•通过感性认识,启迪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个人经验和感受的启发和引导,从而培养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3. 知识技能目标•认识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法治概念•掌握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比如通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家乡的变化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静心领悟故事内容,理解家乡发生的新变化•学生能正确运用“发生”、“改变”等词汇来描述自己家乡的变化2. 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家乡的变化•学生能够展现自己对家乡变革的感性认识四、教学策略•通过互动展示、自由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整个授课的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以讲解、呈现多元化的形式呈现所引导的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气质五、教学内容1. 导入环节•利用教师展示授课时韩寒的访谈,并让学生谈论家乡的变化•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的家乡,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2. 情境设计•展示一组自己的老家、家乡建筑、物产等照片,以引导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展示照片引导,让学生找出自己家乡的变化,比如建筑的变化、工业医疗都市的发展等方面3. 具体实践•以学生所在城市为例讲解当地的某个法规,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讨论这个法规将会对家乡的未来带来哪些好处和影响4. 总结整理•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家乡变化的感受,并让整个班级对其感受以及分析进行讨论六、教学评估1. 形成性评估•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对家乡变化的感受,并通过口语交流进行对话式的互动作业2. 总评及反馈•通过布置一些家庭作业或者小型课程作业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教材讲解内容的掌握程度•结合学习情况和考核结果,给出针对性的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地掌握所学课程内容。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四单元《家乡新变化》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四单元《家乡新变化》部编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家乡变化的原因和参与家乡建设的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家乡变化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地调查: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次实地调查。调查家乡的变化,了解背后的原因。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特色等。家乡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详细解释概念)。了解家乡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关心。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家乡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堂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同时,我也将继续关注家乡的变化,将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入课堂,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好地认识家乡,热爱家乡。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感;
5.学习参与家乡建设、保护家乡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6.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调查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变化,增强实践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感;
2.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地调查和小组讨论,发现家乡的变化及其原因;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四单元《家乡新变化》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家乡新变化》为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乡新变化》是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6课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家乡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教材内容丰富,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图片、故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家乡的变化,他们可能没有太多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图片、故事等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并从中体会到家乡的发展和进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家乡的变化,认识到家乡的发展和进步。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家乡的变化,认识到家乡的发展和进步。

2.难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和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变化。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变化的看法和感受。

3.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和记录家乡的变化,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准备家乡的自然风光、建筑、交通等方面的图片。

2.故事:收集一些关于家乡变化的感人故事。

3.讨论话题:制定一些与家乡变化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建筑、交通等方面的特点。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家乡有哪些变化?”让学生初步感受家乡的变化。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家乡变化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家乡的发展和进步。

故事结束后,提问学生:“故事中讲述了家乡哪些变化?你们觉得这些变化对家乡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家乡的变化。

统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6课《家乡新变化》精美教案

统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6课《家乡新变化》精美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家乡新变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世纪90年代重庆,图为石板坡长江大桥。

20世纪八十年代航拍渝中半岛图,可谓是渝中半岛的首张航拍图,最前端的朝天门码头一直以来都是重庆的地标之一。

朝天门开放了重庆人的世界,重庆人的生活成就了朝天门的繁荣。

每一个重庆人心中,都有着属于自己对朝天门的印记。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家乡新变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第十六课《家乡新变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本道德与法治二年级第十六课《家乡新变化》第二课时教学设
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新变化》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新变化》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2.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长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同学查找资料、访谈、资料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4.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化;难点:激发同学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和图片资料,了解家乡变化的情况;2.课件的制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活动一:感受家乡新变化1.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视频看完后)师:哪位小朋友能告诉我,什么在变化?(交通、道路)2.其实,家乡的变化远不止这些,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到第26页,认真看一看图中都给我们展示了家乡哪些方面的变化呢?然后说一说。

(用要求的展示语表述)3.师:看来,我们的家乡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街道改头换面;休闲锻炼人人爱;郊区荒地旧貌换新颜;祭祖方式现代化、环保化等等。

活动二:家乡变化大搜索1.师: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事物也在变化着呢?课前同学们都已分小组对家乡的变化展开了调查,哪一组先来分享下?2.根据表格,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师:同学们调查的还挺广泛,涉及了衣食住行乐等方面的变化。

(板书:衣食住行乐)中间穿插询问:你是怎样调查得来这些信息的?(有向爸爸妈妈等长辈询问的,有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调查来的,有通过走访一些机构得来的)看来同学们的调查方式还挺多的。

活动三:“家乡变化”大展示1.过渡:刚才大家交流的很好,看来家乡的变化可真不少!下面就请你们将做好的“家乡变化”剪贴报展示出来,并介绍给大家吧!2.小组展示并介绍。

3.小游戏(变化大考验)——你们透过调查,已经了解到周边很多的变化,老师这里有一个大考验,想要考一考大家,谁想来挑战一下?(真聪明)活动四:家乡变化辩一辩1.师:通过同学们展示搜集的资料,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家乡变化得巨大,给生活带来了便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6.家乡新变化》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家乡情怀。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建设等方面的变化。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家乡的变化可能关注不多。

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直观的图片和实物更容易产生兴趣。

此外,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深厚的感情,愿意分享和交流关于家乡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建设等方面的变化。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变化。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分享和交流关于家乡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合作意识。

3.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相关的教学卡片和道具。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建设等方面的变化。

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家乡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教学卡片和道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家乡的变化。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介绍家乡的变化。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家乡的变化,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内化所学知识,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观看图片及视频《惜时光》
三、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观看视频《快乐暑假巧安排》
四、学生畅所欲言,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安排。
一、让学生意识到了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按计划执行暑假安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让学生明白暑假生活应该怎么做才算有意义和充实,让他们杜绝一些坏习惯,做到按计划行事,劳逸结合健康快乐的过暑假。
暑假计划有长期的,也有详细到每天的,有一个合理可行的计划是很重要的。
讨论:那么你的暑假是怎么安排的,每天都做哪些事?
每天的事情很多,你是怎么合理安排时间的?
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对我们的暑假生活有什么好处?
如果不按作息时间表执行原有计划,可以吗?这样会有什么问题?
视频《暑假计划》
暑假作息时间表的制定,有助于于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
回忆小时候的家乡面貌
对家乡的旧貌和新貌产生年家乡的变化可真不小,我家门前就有不少新事呢!
1.穿戴升级—衣
从前衣服破旧,现在美美的衣服数不胜数。
2.尽享美味—食
从前饥一顿饱一顿,现在大鱼大肉,有时还会浪费。
3.街道道路综合整治改造—住
改造前,破旧的小路承载着父辈们的希望,改造后,宽敞干净的街道满载孩童的嬉闹欢笑。
课堂小结
快乐的暑假已经过去了,只要小朋友用心学习,相信我们的学习生活会更快乐!
板书
假期有收获
用心过 收获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假期有收获》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课题
假期有收获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假期生活状态,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进步。
2.启发学生反思假期生活的质量,鼓励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生活。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了解家乡的新变化与发展,了解家乡的重要性。

2)能够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及其与家乡的联系。

3)能够理解在家乡生活时需要遵守的规则。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人民的感情。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2)拓展学生的国家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二、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家乡变化的视频,让学生们先了解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习重点(10分钟)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描述家乡变化,让学生们能够列举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地区的新发展。

3.学习任务(15分钟)以小组方式,让学生分组探讨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然后回答如下问题:1)你所了解的家乡有哪些变化和发展?2)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发展家乡?3)我们要如何为家乡做贡献?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与全班讨论交流。

4.学习扩展(15分钟)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与发展家乡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了解到,知识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基础,而发展家乡是我们的责任。

带领学生发现家乡问题并解决家乡问题,例如发现乱扔垃圾、交通拥堵等问题。

让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5.活动设计(15分钟)请学生们在课后,到家乡的周围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家乡存在的问题并且记录下来。

包括乱扔垃圾、道路不平等等。

这个活动需要进行一周以上的实地考察。

6.教学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并鼓励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关注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二年级上道德与法治416家乡新变化教案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道德与法治416家乡新变化教案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道德与法治4.16家乡新变化教案(人教部编版)《家乡新变化》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课。

教材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方面通过调查交流对家乡的变化有所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图文展示家乡的传统特色是不变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及技巧,激发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关教学重点、难点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关于家乡变化方面的资料;教师帮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调查方案,让学生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确定,选择近些年来当地发展变化显著的方面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结果记录下来。

导入新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吗?学生:老师: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石家庄旧貌”和“50年代华北药厂外景”,大家是不是有点不相信呢?学生:老师:我们再欣赏几幅今日石家庄城市的新貌图片。

老师:大家是不是感觉石家庄的变化很大呀?学生:老师:石家庄在变,我们的家乡也在变,课前我们大家对当地某些显著变化做了社会调查,大家都是怎样调查的呢?都调查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呢?我们大家下面分小组进行一下交流。

讲授新一、我家门前新事多活动一:社会调查交流老师:同学们,大家刚才交流了一下家乡变化的社会调查情况,大家都是怎样调查的呢?学生:老师:同学们有的向爸爸妈妈等长辈询问的,有的是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调查来的,有的同学通过走访一些村委会等机构得来了等等,看来同学们的调查方式还挺多的。

大家都调查了哪些方面呢?给大家说一说。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 掌握关于家乡新变化的基本情况,感受科技的带来的变化。

体会家乡的自然风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关注家乡、了解家乡的意识。

(3) 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情感态度:(1) 培养学生的爱家、爱乡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珍惜自己的生活环境,维护自己的家乡干净、整洁、美丽的意识。

(3) 让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和对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体会新的科技、新的设施和新的变化。

2.难点: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变化对家乡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2. 设备:幻灯片、绿植、图片、音像资料。

3. 学生资源:一些相应的小品文字资料。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2. 引导发现法。

3. 组织合作学习法。

4. 讨论法。

5. 课堂演讲法五、教学过程1. 教师导入(10分钟)通过PPT呈现家乡的照片,并以感叹为开端,穿插家乡的相关地理、历史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

2. 了解家乡的情况(10分钟)分组活动:每组一小块卡纸,让学生们逐个说出自己所说的让家乡变化的事情,然后贴在学校的大海报上,集中到班里共同交流,让同学们了解个人对于家乡变化的感受。

3. 了解新变化(15分钟)通过幻灯片介绍,把家乡的变化分成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以便学生对不同方面的变化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提高学生观察和归纳的技能,并引导学生在这些变化中找到不同的主题和相应的价值观。

4. 经典名言的背诵(10分钟)通过电子课件播放有关家乡变化的名人名言,引导学生在背诵中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变化,并启发学生爱家、爱乡的情感。

5. 简单事件剖析活动(15分钟)以智慧大闸蟹为例子,从技术、环境等方面展开讨论,在家乡的景色中抓住变化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在环境保护方面承担的角色。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家乡新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与关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家乡新变化》,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启发学生关注社会变化,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奉献精神。

二、教学内容《家乡新变化》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心与热爱。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家乡照片、家乡地图、家乡发展的相关资料。

2.白板、黑板、粉笔/白板笔。

3.学生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照片和家乡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向学生提问:“你们对自己的家乡了解多少?家乡有什么变化?”2. 学习新课•第一步: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对家乡发展的认识。

教师设计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家乡的发展变化,并向全班汇报。

•第二步:通过多媒体展示家乡的变化,并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改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第三步:教师讲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对学生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发展的想法和建议。

3. 拓展延伸教师通过课外视频、故事等形式,提供更多关于家乡的发展变化的资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关心。

4.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家乡对每个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乡建设。

5.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调查家乡的发展变化,并写一篇小短文描述家乡的变化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心与热爱。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家乡新变化》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爱家乡情怀,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激发学生为家乡的未来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对周围的事物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但他们对于家乡的变化可能了解不多,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家乡的变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发展。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培养学生学会珍惜,激发学生为家乡的未来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变化。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家乡的变化。

2.情感教学法: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家乡情怀。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变化。

六. 教学准备1.图片:收集家乡的风景、建筑、人物等图片。

2.视频:制作家乡变化的短视频。

3.故事:准备与家乡变化相关的故事。

4.调查表:制作家乡变化调查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风景、建筑、人物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家乡的美。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家乡变化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

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变化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分发调查表,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

调查结束后,各组汇报调查结果,分享家乡的变化。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变化的看法,以及如何为家乡的未来努力奋斗。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我们应该如何珍惜这些变化?6.小结(5分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家乡的变化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鼓励学生为家乡的未来努力奋斗。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背景本教案适用于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的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对家乡的观察、感受和思考,领略家乡的新变化,培养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新变化。

•培养爱家乡的情感。

•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内容1.家乡的新变化2.对家乡的感受和思考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新变化,从而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让他们思考和观察家乡的变化。

教学方法1.图片、视频展示法。

2.联想法。

3.问题导向法。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家乡,引入本课学习内容;2.让学生看一组图片,了解家乡的新变化;3.听一段旁白关于家乡新变化的介绍。

步骤二:学习(20分钟)1.展示家乡新变化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聆听旁白,并观察图片;2.让学生描述图片和感受,初步认识家乡变化。

步骤三:拓展(10分钟)1.引导学生对家乡新变化进行联想,思考家乡为什么发生变化;2.让学生以问题形式思考:家乡变化后带来的利与弊分别是什么?如何去解决存在的问题?步骤四:巩固(15分钟)1.让学生写一篇《我爱家乡》的小短文,回顾学习的内容;2.调查家长同学对家乡的看法和态度。

步骤五:归纳(5分钟)1.总结和归纳家乡的新变化;2.引导学生再次表达对家乡的情感。

注意事项1.教学时要按照学生认知的顺序展开,以简单和易于理解为标准;2.虚实结合,用目睹和感触的方式激发情感体验;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悦地学习。

4.课后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我家乡的变化》,练习写作和思考的能力。

总结本课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并培养强烈的家乡责任心和自我进步的意识。

通过现实生活的案例和教学方式的应用,激发小学生对家乡热爱的情感,让学生从小就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为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做出积极的贡献。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难点: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一)教学材料《家乡新变化》故事内容。

(二)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问:“你们家乡有没有发生过变化?变化有哪些?”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家乡的变化。

2.讲故事(10分钟)请学生仔细阅读《家乡新变化》故事内容,并进行讲解。

3.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家乡的变化,并探讨发生变化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4.思考问题(1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小组讨论的结果回答以下问题:•家乡发生的变化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和文化?5.表演(20分钟)请学生组织表演,展示在生活中怎么样保护环境和文化。

6.总结(5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及收获。

四、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及回答问题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2.设计一张测验来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五、教学反思1.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对人们生活和生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2.分组讨论和思考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思考和交流;3.表演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保护环境和文化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和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4.在评估和反思中发现,个别学生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问题上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帮助。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6家乡新变化》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6家乡新变化》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6家乡新变化》人教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16家乡新变化》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社会的情感。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家乡的变化,包括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环境保护等方面。

教材还设计了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变化。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家乡的变化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拓展他们的视野。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听讲解、参与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感受和理解家乡的变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家乡发展的意识。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来理解和表达家乡的变化。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

2.难点: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家乡发展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变化。

2.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

3.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变化。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变化的看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16家乡新变化》2.图片:展示家乡变化的图片3.实践活动材料:如地图、图片等4.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家乡的情况,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展示家乡的变化,包括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环境保护等方面。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观察家乡的变化、讨论家乡的变化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变化。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家乡变化的理解和认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16.家乡新变化》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认识到家乡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培养学生的爱乡之情,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化,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自己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化。

此外,学生可能对城市化进程有一定的好奇心,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家乡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化,认识到家乡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了解家乡的变化,认识到家乡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

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变化的观察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家乡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实地考察所需的交通工具和装备。

4.小组讨论所需的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6.家乡新变化-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16.家乡新变化-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16.家乡新变化-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家乡新变化的基本内容。

2.通过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家乡认同感和责任意识。

3.提高学生的地理、历史意识和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新变化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去关注家乡变化的原因和背后的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情况,询问家乡有哪些新变化。

2.引导学生表达对家乡新变化的感受和想法。

3.明确本节课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与探究
1.教师介绍家乡新变化的基本情况,呈现相关图片或视频。

2.通过提问和回答的形式,让学生尝试分析家乡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变化背后的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并展开探究。

三、交流与总结
1.学生自由讨论家乡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再次强调家乡变化的意义和作用。

3.提醒学生要关注和参与家乡的变化,发挥自己的作用和责任。

教学评价
1.通过课前导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通过讲授与探究,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和分析能力。

3.通过交流与总结,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印象,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4.评价方式: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综合评价。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新变化》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
上册品德道德与法治
《家乡新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今天的变化。

努力学习,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2、情感与态度
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认识到家乡在发展过程中的美中不足,坚信家乡的将来更美好,树立初步的科学发展观。

3、行为与习惯
制止破坏家乡环境的人和事,保护家乡的山山水水。

4、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访问、参观和辩论等,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积极地为家乡献计出力。

从身边的人、事物出发,用多种感官观察、调查、体验、对话,感悟家乡的发展,获得对家乡变化的真切感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今天的变化。

认识到家乡在发展过程中的美中不足,坚信家乡的将来更美好,树立初步的科学发展观。

2、难点
从身边的人、事物出发,用多种感官观察、调查、体验、对话,感悟家乡的发展,获得对家乡变化的真切感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歌曲《南泥湾》、《谁不说咱家乡好》,学校门口变化前后的照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观察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变化,搜集家乡变化的资料。

1/5
教学过程―、歌曲导入
1、师:孩子们,今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在这样的环境中给大家上课,老师忍不住想给你们放两首歌,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2、播放第一首歌曲《南泥湾》。

3、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
4、指名回答。

5、播放第二首歌曲《谁不说咱家乡好》。

6、提问:这首歌表现的是什么情感呢?你们听出来了吗?
7、学生自愿起立回答问题。

8、师小结:第一首歌表达的是南泥湾这个地方的变化是令人欣喜的;第二首歌表达的是对自己家乡的热爱,认为自己的家乡是最好的。

可见,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们都很热爱它。

【设计意图:利用歌曲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课的知识】
二、走进家乡,体会变化
1、课件出示学校门口的照片,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2、学生都能认出是学校大门口。

3、课件出示几年前学校门口的旧照片,提问:你能认出来这里吗?
4、学生刚来学校不久,可能认不出来这是咱们学校以前的老照片。

5、学校门口的变化这么大,那在同学们的眼中,这几年你们家乡的变化又是怎样的呢?你们身边有哪些新鲜事呢?
6、学生利用图片、视频等,介绍身边的新鲜事。

7、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家乡正在飞速发展,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党和国家带给我们的。

8、同学们搜集了很多家乡变化的资料,现在就让我们利用这些资料做一份手抄报,表达一下我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9、学生分组完成手抄报。

2/5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变化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切身感知家乡的变化并表述家乡的变化,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巩固认识,赞美我们的家乡
1、从同学们的表现中,我也亲身体验到了家乡的变化,我为自己家乡有这么大的变化而感到骄傲。

今天老师也去拍了些照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家乡的美丽风景吧。

2、师生共同欣赏照片,感受家乡的美丽。

3、你们想不想用画笔描绘一下这么美的家乡风景呢?那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把眼中看到的、心中想到的家乡美景描绘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4、学生拿起画笔描绘家乡美景。

5、在班内举行画展,全班共同欣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变化,欣赏家乡的美景,体会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四、特色展示,继承家乡的传统
1、师:同学们,你们在搜集家乡变化资料的过程中,有没有注意到周围的哪些东西是没有变化的呢?
2、课件出示家乡遗留下来的一些传统东西。

3、师生共同观看课件,认识课件中展示的家乡特色。

4、同学们,你们看到过这些东西吗?
5、学生回答。

生1:我见到过糖画,还买过呢。

生2:我听奶奶唱过戏,奶奶还教过我唱呢。

生3:我转过小吃一条街,吃了很多家乡的风味小吃。

生4:我外婆的手可巧了,她会剪各种各样的窗花。

6、那你们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熟悉的家乡特色呢? 7、学生展示地方戏曲、剪
纸等。

8、同学们说得很好。

虽然家乡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是刚刚我们看到的这些传统东西却保留了下来,并且深得人们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呢?
9、家乡变的是落后的、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地方,而这些传统的家乡特色
3/5
能对人们产生好的影响,所以它们被保留下来。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感知家乡传统东西的魅力,意识到这些东西应该被保留下来;理解家乡发生变化的是什么,意识到家乡的可爱。


五、反思感悟,期盼美好
1、师:我们的家乡发生了这样巨大的变化,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总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出现。

2、师生共同观看图片。

3、虽然我们的家乡有这些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家乡会越变越好。

那么,你们希望我们的家乡变成什么样呢?
4、学生分小组讨论。

5、师巡视,随机指导学生。

6、学生在班内汇报交流。

小组1:我希望污染的河流变得清澈。

小组2:我希望家乡的垃圾污染得到治理。

小组3:我希望家乡的空气可以
远离雾霾。

小组4:我希望拥挤的交通变得通畅。

7、孩子们,你们的想法很好,对家乡充满深切的期望,我也相信家乡一定会越变越好的。

8、现在,让我们一起把我们的希望整理出来,写成一封信,投到市长信箱,表达一下我们的小小期盼,希望政府可以帮助我们把希望变成现实。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任何的变化都有它的对立面,我们要重视它给人们带来的有利影响,尽力去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初步建立科学的发展观。


六、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家乡在变,家乡的人也在变。

而这些变化反映了家乡的发展和进步,凸显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

作为未来家乡的建设者,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努力学习,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板书设计
家乡新变化走进家乡,体会变化
4/5
巩固认识,赞美我们的家乡特色展示,继承家乡的传统反思感悟,期盼美好
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