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险筹资模式研究
7-4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模式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模式同学们好,现在我们来学习“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模式”这一知识点。
一般情况下,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模式,主要有三种形式:现收现付式、部分基金式和完全基金式。
下面我们就这三种筹资模式,逐一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现收现付式。
现收现付式,是根据当期支出需要来组织收入,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今后的保障支出储备资金。
这种筹资模式往往适合于较小的人口压力和年轻的人口结构背景,所以它的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现收现付制是一种量出为入、以支定收的筹资模式;二、现收现付式,实质上是下一代人养活上一代人,体现了社会保险负担的代际转移;三、在计划开始初期,收费率较低以后随着支出规模的扩大收费率逐步提高;接下来我们来看完全基金式。
完全基金式是在预测未来时期社会保障支出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以保证在相当长时期内收支平衡的总平均收费率,以此预提社会保障基金进行储备积累,并通过投资回报来保证未来的支付。
所以它的特点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完全基金式是一种先提后用的筹资模式;第二,完全基金式实际上年轻的自己,养活年老的自己,是一种强制性的长期储蓄制度;第三,由于时间过长,计划初期收费率较高。
最后我们来看部分基金式。
部分基金式是根据分阶段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收费率,在满足本期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的储备基金,以适应未来的支出需求。
它的特点就很鲜明,因为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介于现收现付式与完全基金式之间的一种混合筹资模式,兼收并蓄了两种模式的长处,也规避了两种模式的短处。
而且,在满足当期一定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出一定的储备,所以收费率的确定也必须考虑到这两方面的需要。
根据对三种筹资模式的介绍,下面我们进一步来分析这三种筹资模式各自的优缺点。
首先我们来看现收现付式的优缺点。
它的优点主要有二。
第一,由于现收现付式是一种以支定收的筹资模式。
所以,它的收支关系简单明确,操作也简便易行,每年只要根据保障支出的需求及时调整缴费比例,实现收支平衡。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制度现状研究及对策建议
致农 民参保 意识不强 ,积极性不高 。因此 ,地方政府应拓宽新农 保宣传 渠 道,深人群众 ,了解 农 民心声 ,使得 各项新 农保 推行 措施 能深 人 民 心,从 而能让欠发达地 区农 民能 主动接受并认 可新农 保 ,提高参 保率 。 同时加强村级农业保 险协调员 的培训 ,以确保新的农业保 险试 点办法得 以正确地传达给农 民,让农 民清楚地认识到 ,新的农业保 险制度 可以给 自己带 来 的好 处 。 ( 三 ) 加 大 财 政 补 贴 ,加 强 政 策执 行 力 首先 ,国家财政部尽快出台中央财政新农保 补贴资金管理 办法 ,地 方各级财政部 门抓紧制定本地 的财政补 贴资金 管理办 法。按照科 学化 、 精细化 的要求 ,规范补 贴资金 预算 安排 、申请 拨付 程序 和使用 管理 工 作 ,防止虚报 冒领 ,为新农 保制度推行提供有力保 障。其次 ,加 强新 农 保财政补贴政策的执行力。各级财政部门应将新农保补 贴资金作 为财 政 支 出的一项重点加以保证 , 并 及时分配 , 及 时到位 。 ( 四) 多渠道 筹集资金 ,实现养老基金筹集渠道 多元化 多渠道筹集资金主要表现为三个方 面。一是设 置新 型农民养老保 险 监督委员会等专门机构 ,对农 民养 老保 险政 策执行情况 和基金使用 、管 理 、运营情况进行监督 。同时通过开拓投资渠道 ,缓解农 村养老保 险基 金紧张矛盾 ,使农保基 金实现保值增值 。二是 以征用 的土地补偿费或转 让承包 土地收益作为社 区补助 。三是加大税 收政策支持 和扶持力度 ,为 养老保 险基金 的积累提 供 良好 的外 部环境 ,如地 方财 政可从 土地 转让 费 、土地补偿 费 、城镇 土地使用税 、耕地 占用税 、土地增值税 返还 中按 定比例注人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 ( 五 ) 合 理 划 分 地 方 各 级 财 政 之 间的 责 任 由于实施新 型农村养老保 险的实施主体 ( 包括程序开发 ,处理和管 理 ,基金 管理 )是县委 ,县政府 ,县财政将承担重要的责任。有专家指 出 ,在财政 收入较高 ,相对富裕 的县 ,县财 政承担 一些责 任 ,省 ,市 , 县 三级财政可 以按照 1 :1 :2或 1 :1 :3的比例分担 ;而在财 政收入较 低 ,相对贫 困县 ,县财政可 以适 当会减少一些责任 ,省 ,市,县财政可 以按照 1 :l :1的 比例分担。财政责任在省 ,市 ,县三级之 间的明确划 分 问题 ,不 同地方可先尝试 的试点研究 、探索 ,然后 由各地省级 人民政 府制定 。当地方各级财政之间责任得到合理划分后 ,农村养老保 险筹资 境况将得到有效改善 。 新 的农村养老保险刚刚在我 国开始试点实施 ,试点过程 中存 在一些 问题和 困难是在所难免 的,这些既与新农保本身在制度设计上 的缺陷有 关 ,也与农村居 民传统思想认识密不可分 ,因此 ,改进完善新制度 的同 时 ,需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将惠民政策宣传到位 ,将这项利 民政 策根 深蒂 固,引导农村居 民积极投保 ,促进新的农村养老保险 的顺利 实施 和 可持续发展 。(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 法大学财政税务 学院)
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路径选择——基于筹资模式的储蓄效应研究
基金制相结合的筹资模式。本文阐述 了 收现付制和基金制 的运行机理并探讨 了其与储蓄的 关系 ,并在 此基础 上 ,对我 国的部 现
分基金制进行解析。本文认 为部 分基金制 的 “ 个人账 户”的储蓄功能 目前无法得到 实际发挥 ,由于我 国 目前 的经济条件 和收入
差距 悬殊等 问题 ,使得部分基金 制向完全基金 制的转变应循序渐进 ,现收现付方式还应是我 国 目前 实行 的部 分基金 制 中的侧 重
t u r tetes san bl f o ilsc r ytm, ah cu t n e v r e fn iga p o c rtes i e u t. h u d og aa e utia it o ca e u t ss n h i y s i y e e c o nr e d a ost n w dn p rah f o a sc r y T eF n y o u o h c l i s s m rp s db ol a k i eomigsca e u t y tm sg an o ua, ic 9 0 hn u c e o i eu t y tm y t p o o e yW r B n rfr n o i sc ry sse i e igp p l sn e 1 9 sC ial n h d sca sc r sse e d n l i r a l i y
部分。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筹资模 式 ;现收现付制 ;储蓄效应 中图分类号 :F 1 21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0 - 9 X(0 10 - 0 7- 0 4 2 2 2 1 )5 0 9 - 4 0
Th a m a fS ca e u i u dn p o c eRo d p o o il c rt F n ig Ap r a h S y
浅谈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纳形式就成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了,该模式是我国首创,针对的也是我国的情况。那么围绕着养老保险制
度,这篇论文就谈谈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养老保险 社会统筹 个人账户
作者简介:关淇文,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F84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6.10.086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起步于中国建国的上世纪的 40 年代末和 50 年代初,在建国以前我国并没有很完整的社会保障的理论和 系统,建国后才在努力的探索中逐步建立的,此时照比西方发达 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相对比较落后的,我国社会保障的建立 总体经过四个阶段,分别为初创阶段、调整阶段、经历过文化大革 命迫害的挫折阶段以及至今的恢复和发展阶段。那么需要强调 一下,根据国际劳工局,社会保障的定义为“社会保障即社会通过 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对其成员提供的保护,以防止他们由于疾病、 生育、工伤、失业、残疾、老年及死亡而导致的收入中断或大大降 低而遭受经济和社会困窘,对社会成员提供的医疗照顾以及对有 儿童的家庭提供的补贴。”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这样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导致上层建筑的改 革,所以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 革势在必行,这同样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也提出了迫切的要 求。1993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它们都 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的背景下召开 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对会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一些非 常宝贵的改革计划,其中有一条就是提出建立养老、医疗保险制 度改革,实行“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要求由单位和个人共 同负担成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保 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 要的险种之一,基本会会涉及任何人。所谓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 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 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 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所谓社会统筹是指 养老保险基金在大范围内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统一征收和 管理、在属地范围内统一调剂使用,该制度在基本养老金的筹集 上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统筹,是由包含基本养老 保险范围的用人单位中每个员工按照国家规定的缴费基数和缴 费比例缴纳上来的资金是社会统筹基金,以及通过其他方式取得 最终形成资金的收入,包括单位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收入、财政 补贴收入、利息收入等其他收入。 包括基础性养老金、过渡性养 老金、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补贴、丧葬抚恤补助、其他支出。 它们承担职工离开单位后所需费用的一大部分;个人缴纳的那一 部分就是每个人的个人账户了,仅占退休费的一小部分,对于个 别情况不足够的资金国家会给补贴。
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基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基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基金制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金缺口、管理不透明、投资风险等。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资金缺口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制度中存在严重的资金缺口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医疗保健需求的增加,传统的社会保险体系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金压力。
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解决社保基金缺口问题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针对此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险基金的多元化投资。
目前,我国社保基金主要以国债、银行存款等低风险投资为主,收益率有限。
应该加大对股票、债券、房地产等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提高基金的收益水平,缓解资金缺口问题。
我们还可以探索更多的筹资途径。
除了个人缴存和国家拨款外,可以考虑引入其他第三方资金,如企业社会责任捐款、保险业再保险资金等,为社会保险基金注入更多资金,保障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的可持续发展。
二、管理不透明另一个困扰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制度的问题是管理不透明。
在现行制度下,一些社保基金的使用和投资决策缺乏公开透明,容易引发贪污等问题。
如何加强社保基金的管理透明度,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针对此问题,我们可以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
应当对社保基金的使用情况、投资项目等进行全面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加强对社保基金管理人员的监管,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稳健运行。
我们还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社保基金的独立审计和评估。
通过对社保基金的独立审计,可以有效监督和评估基金的使用情况,提高管理透明度,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投资风险在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问题。
由于社保基金规模庞大,一旦出现投资失误或市场波动,可能会对基金的稳健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何规避和管理社保基金的投资风险,也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针对此问题,我们可以引入更加科学的投资风险管理制度。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
1、现收现付制。
这是一种以横向平衡为指导原则的基金筹集方式,,依规定收益方式实施,由社会保障机构按所需支付的保险金额进行社会筹资。
2、完全积累制。
这种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是以远期纵向平衡为原则的筹资方式。
其实质是个体一生中的代内再分配制度。
一般要求劳动者从参加工作开始,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由雇主和雇员或只有其中一方定期交纳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作为长期储存积累及保值增值的基金,所有权归个人,到规定条件领取时,一次性领取或按月领取。
3、部分积累制。
这是对现收现付制与完全积累制的整合,这是一种兼容横向平衡原则和远期纵向平衡原则的筹资模式。
保障费用一部分采取现收现付方式,满足当前需要,另一部分采取积累方式以满足未来支付需要的增长,这种筹资模式是对原有两种模式的综合和创新。
社会保险基金的三种筹资模式
社会保险基金的三种筹资模式
在现代社会,社会保险基金是保障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持续运作和发展,需要采取有效的筹资模式。
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社会统筹模式、个人账户模式和混合模式。
社会统筹模式是最常见的筹资模式之一。
这种模式下,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主要依靠全体参保人员的缴费。
根据法律规定,雇员和雇主都需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这些费用会被统一收入社会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如养老金、医疗费用等。
社会统筹模式的优点是公平、便捷,能够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稳定增长。
个人账户模式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筹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参保人都会有一个个人账户,缴费时将一部分费用存入个人账户中。
个人账户的资金可以用于支付个人的社会保险待遇,如医疗费用、失业补助等。
个人账户模式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保护个人权益,使每个参保人对自己的社会保险待遇有更多的掌控权。
混合模式是社会保险基金筹资的一种综合性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既包括社会统筹模式的缴费,也包括个人账户模式的缴费。
这样一来,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来源更加多元化,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
混合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兼顾公平和个人权
益,将社会保险基金的风险分散到更多的参保人身上。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有社会统筹模式、个人账户模式和混合模式三种。
每种模式都有其优点和适用范围。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根据国情和社会需求,灵活运用这些筹资模式,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
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研究
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展开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首先解释了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概念及现状,然后分析了现存问题和挑战,并探讨了改革与措施。
接着,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并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解。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启示,同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通过此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了解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现状和问题,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参考,促进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研究、概念、现状、问题、挑战、改革、措施、发展趋势、案例分析、启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社会保险是指政府以法定的方式,通过统一的社会保障机构,对全体劳动者和其他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险保障。
在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始于1951年的《全民健康保险暂行条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在内的五大社会保险体系。
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是指不同层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在社会保险制度下的权责关系和资源分配关系。
研究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背景在于,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在不同地区和行业存在较大的差异,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制度执行不完善等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改变,社会保险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深入研究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概念、现状、问题和挑战,探讨改革与措施,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和案例分析,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中国社会保险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研究对于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价值。
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保险制度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加强统筹层次的研究,为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新模式探析
的积 累基金 要少 , 因为积累基 金要存续 一定 的时期 , 因此对基金 有保值 的要求 。收 费分 阶段 调 整 , 在收 费 率相对稳定 的条 件下 , 累基 金 可 以为 以后 时期 积
作者简介 : 葛明 星(9 1 , 山东人 , 士, 17 一) 男, 硕 讲师, 经济师, 研究方向: 险精算 ; 保
收人 大于支 出 , 其差额作 为积 累金 ; 在社会保 险支 出 大 于收入 的年 份 , 积 累 金来 弥补 收支 差额 。完 全 用
积 累模式 的优 点 : 于它 可 以在 较长 的 时间 内分散 在
风险 , 费率稳定 , 一 个长 的时期 看 , 人 和企 业负 从 个
担较 小 , 在支付保 险费用后 , 每年会有 一定数量 的储
1现收现付式 。这种筹 资模式又 称为横 向平衡 . 式, 即本 预算 其 内( 如一年 ) 会保 险收人 仅 仅满 足 社 本期支付 的需 要 , 为 以后 的时 期存 留 积 累基 金 。 不 其特点是 : 期征 收 , 本 本期使用 , 基本不 留积累 , 金 基 存 续时 间短 ( 通常为一 年 ) 因此 不受通 货 膨胀 的影 , 响, 对基金 的保 值增 值 要求 不 高 。在 社 会保 险 制度
第 2 第 2期 3卷
21 0 0年 4月
江西 金 融 职 工 大学 学 报
J u n lo i n x ia c ol g o r a fJa g iF n n e C l e e
Vo . 3 No. 12 2
Ap . 01 r2 0
社会 保险 基金 筹 资新模 式 探析
蓄积 累基 金 , 是社 会保 险基金 稳 定 的经 济来 源 。其 缺 点在 于 : 收费率 很 高 , 其是 初期 人们 难 以接 受 , 尤
中国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及其构建
中国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及其构建 社会保障模式是对不同社会保障的内在基本规定性及主要运行原则 的理论概括,它反映了一国在某一历史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战略方向。
从当前我国理论界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状况来看,虽然有一些理论 工作者和实际部门的同志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模式设计方案,但都缺乏系统 性和全面性。
因此,本文试图提出并论证一个全新的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的 多元协调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来论证其构建措施。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应是多元协调模式随着经济体制的 转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被中国经济改革的浪潮又一次推向了改革的前 沿。
根据社会保障模式选择的一般影响因素,结合中国的现实经济实际, 笔者认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只能是多元协调模式。
其关键是根据我国国情,建立一种在农村和城市保障项目有别、组织 方式各异、近期发展方向不同的目标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作为社会保障主体的国家要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协调。
选择这一模式的主要依据是 1、这是我国农村与城市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性所决定的。
我国城乡间生产力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特征一个是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城市生产方式,一个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乡村生产方式。
不同的生产力决定了我国城乡经济体制的不同,从而在根本上决定了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和体系结构的差异。
相对而言, 城市应采取就业型保障模式, 而农村应采取家庭保障模式。
所以,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性决定了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模式不可 能是一元的,而是二元的。
2、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决定了社会保障内容的多元化。
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性和多层次性,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了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鼓励个体经济、私营经 济和三资经济的大力发展。
与此相适应,社会保障模式的着眼点也不能只停留在公有制经济特别 是全民所有制的职工身上,而应惠及全民、集体、私营、中外合资等各类 所有制企业的职工和个体户。
论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是 当前最突出的矛盾 。面对养老保 险 累计满 1 年 的职工退休后 , 可以从 养老 金债务 没有 作 出必 要 的补偿 安 5 一 资金 需 求与供 给 的矛盾 日益尖 锐 的 养 老统筹基金 领取“ 础养老 金” 其 排 ,仅靠社会统筹部分弥补历史欠债 基 ,
状况 , 家越来越关注 养老保 险资 金 数额为所在地 区上年度职 工月平均工 是收 不抵支的 ,为了支付 现期退休人 大 的筹集 问题。本 文在 阐述我国养老保 资的 2 % ;二 可 以从 个人账 户领 取 员的退休金 ,绝大部分地 区都采取了 O
空账 ” 运作 的办法 , 利用 险筹资模 式的内容 和特点 , 分析运 行 “ 人账户养老 金” 其月数额 按本人 对个人账户 “ 个 , 2 中存在 的问题 的基 础上 , 就进一 步完 账户存储额除 以 10确定。 善我 国社 会养老 筹资模 式在理 论 上 作了初步探索。
一
的内容. 及特点
足社会成 员在 为 自己 式或部分积累方式 。 由于空帐 问题, 通 19 9 3年 , 中共 十三 届三 中全会 再分配 的功能 , 在 的决 定 中 , 首次 提 出了 “ 会统筹 与 进行缴 费 ,肥 水不流外人 田” 社 “ 。这种 过个人账 户积累基金 以应对 “ 银发浪 个人账户相结 合” 的社会养老保 险原 比较清晰的产权关系让受保者 产生安 潮”而出现的养老金集 中支付 的压力 则 根据这一原则 , 国务院 19 9 5年 3 全感 、 自主感 , 具有激励 缴费 、 促进效 的预想就 不可能实现 。
教训的基础上 ,国务 院 l9 年 出 台 收入水 平相适应 的养 老金收入 , 97 以保 目标替代率。 但是根据 现行规定 , 个人
了《 关于建立统 一的企业职 工基本养 证他们的基本 生活来源 ,2 凡符合国 账户储存额按记账利率 以年或月为单 () 老保 险制度的决定》, 正式确定 : 国 家社会养 老 保 险的应 投保 的社 会成 位计算利息 ,记账利率 由各地参考银 我 社会 养老 保 险基金 实行 社会 统 筹与 员 , 每人有一个终身不变 的账号 , 险 行同期存款利率确定 。这种记帐利率 保 个人 账户 相结 合 的部 分 基金 积 累制 者 的待遇水平 与个 人缴费水平 挂钩 , 本身就低于实际的资本产 出率 ,使个 的模 式。这种模式是 由两部分 构成 : 多交多得 , 高收入者 , 以保证他们 人账户的收益率相对较低 ,而且 由丁 对 可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是部分积累制,即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的综合。
这种模式旨在平衡当前和未来的社会保障需求,同时确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在部分积累制下,个人和企业会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其中一部分资金用于满足当前的社保需求,另一部分资金则积累起来以应对未来的社保需求。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社保基金的赤字,同时也可以为未来的社保需求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
此外,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还采用了多种方式,包括征税方式、缴费方式等。
征税方式是指通过征收社会保障税等方式筹集社保基金,这种方式具有强制性强、负担公平、保险项目简单明了等优点。
缴费方式则是指由政府职能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规范,强制向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征收社保费,这种方式可以确保社保基金的来源稳定和充足。
总的来说,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是多渠道、多元化、综合性的一种模式,旨在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的社保需求,同时保障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研究
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研究社会保险作为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经过多年改革和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然而,关于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问题仍然受到广泛。
本文将探讨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相关问题,以期为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提供参考。
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是指在不同行政区域范围内,社会保险基金的统筹管理和使用由哪个层次的国家机关或组织来负责实施。
目前,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主要分为省级统筹、市级统筹、县级统筹和乡级统筹。
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险政策和实践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导致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也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过低,导致各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险政策差异较大。
例如,不同地区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项目的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给跨地区参保人员带来诸多不便。
统筹层次过低还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降低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
不同社会保险项目之间存在制度交叉重复和责任分配不公的问题。
例如,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之间、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之间的责任分配不够明确,导致参保人员的权益受到影响。
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项目的覆盖面较窄,无法满足广大参保人员的需求。
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现省级统筹甚至全国统筹。
通过加强中央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调控能力,逐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险政策差异,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公平、便捷的社会保险服务。
优化不同社会保险项目之间的责任分配和保障机制。
对于存在制度交叉重复的部分,应明确各项目的责任范围和保障目标,避免参保人员因制度模糊而受到权益影响。
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需求,逐步扩大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项目的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措施,确保基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各级政府和社会监督力量应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审计和监管,防止基金被挪用或滥用。
应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基金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浅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筹集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筹集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摘要: 资金的筹集是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和发展的关键。
本论文在考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筹集现状的基础之上,着重分析了其资金筹集困难的原因,并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对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建立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筹集Abstract: the money raised is our country’s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establis 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key. This paper study in our country’s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fund raising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asons of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and combin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u rrent our country puts forward concrete measures, for our country’s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business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Keywords: the countryside;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Fund raising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是:绝大数农村老人仍然主要依靠家庭供养,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还不完善,资金的筹集与管理很不规范,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等方面的困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举步维艰。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筹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筹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社会保障基金筹资和给付是基金管理的两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基金收入、基金支出及基金累计结余。
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管理,对维持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偿付能力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筹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社保基金;筹资;统筹社会保险基金是指为了保障保险对象的社会保险待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由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分别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方式筹集的专项资金。
社会保险基金是国家为举办社会保险事业而筹集的,用于支付劳动者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时所享受的保险金和津贴的资金。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
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的第一个环节,是整个社会保险制度得以运行的前提和首要条件。
1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筹资存在的问题1.1 基金筹集管理体制不统一税务机关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二元征缴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资金在归集、上解、管理、支付等诸多环节出现问题,两者之间的配合也存在不少问题,税务机构的积极性也不高,操作中不像税收那样正规,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甚至相互“扯皮”,责任不清,衔接不畅。
1.2 社会保险缴费率过高我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险种缴费比例,制度规定企业已经达到29.8%,个人已经达到了15%,合计超过了工资的44%。
我国社会保险综合费率较高,使得经济效益不好的中小企业缴费负担重,降低了他们的利润空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
缴费率高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息息相关,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伴生物,沿着“财政统筹、社会统筹、财政补贴”的改革路径在推进。
其本意在于国家和企业减轻养老包袱,顺利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在此过程中国家的负担减轻了,国有企业办社会的现状得到根本改变。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研究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研究第一章绪论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模式研究,是本文的主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基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对于保障基金的安全性、收益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模式,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改善建议。
第二章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概述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模式,可以分成两种: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
直接投资是指社保基金直接购买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委托投资则是将社保基金委托给专业机构管理,来进行投资。
根据官方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总资产规模为7.99万亿元,其中直接投资资产占比较少,大部分资产委托给了专业机构管理。
第三章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的优缺点优点:1. 委托投资模式,能够将社会保障基金委托给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管理机构,能够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益率和保值率,增加社会保障基金的总资产规模。
2. 委托投资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风险。
专业投资机构在处理社保基金投资项目时有很多投资经验和数据支持,能够帮助社保基金降低投资风险。
缺点:1. 委托投资模式存在着利益分配问题。
如果管理机构盈利情况良好,通常收取的管理费用也较高,这样就会降低社保基金的收益率。
2. 委托投资模式存在着业绩衡量难题。
社保基金的投资回报率还要与管理机构的绩效考核挂钩,这样就可能会出现主观判断、不公正的情况。
第四章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改善建议针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改善建议:1. 委托投资时应加强对管理机构的监管,降低管理费用。
加强管理机构监管,可以避免管理机构的过度利润,降低管理费用,提升整体的收益率。
2. 明确社会保障基金的定位,坚持保值增值原则。
社保基金应该注重保值,确保资产安全,同时注重投资回报率,提高投资收益。
3. 加强社保基金的投资组合管理。
我国社会保险系统社会化运作模式研究
我国社会保险系统社会化运作模式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城市日新月异的的变化下,城市化的各项基础配套建设也应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随着我国提前步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在此背景下,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保障系统从职能上面临着重新定位,其应该广开思路,实现社会化的运作,在管理机制、社会监管和社区建设等方面充分实现社会化的运作模式。
文章分析了新时期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化运作的必然性,同时又具体阐述了社会保障体系部分职能社会化运作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化运作;模式目前,我国的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农业人口大量的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加快了城市发展的步伐,城市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对城市及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我国城市的发展进程当中,相关的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健全,城乡之间的保障体系也没有良好的衔接,严重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当中的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制约了城市的发展速度。
城市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使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服务对象范围有了明显的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社会的统筹已经势在必行,必须进行社会保障体系上的创新,这样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化的运作步伐。
1 社会化运作的必然性:新时期社会保障系统的职能定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规定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主要职责包括:拟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政策,拟订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流动政策,拟订统筹城乡的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等方针政策的研究、规划、制定工作;统筹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负责就业、失业、社会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等核心工作;负责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行政机关公务员综合管理、农民工工作、劳动关系协调、公务员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等相关的专项工作。
从规定可以看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按照整合职能、提高效率的原则,主抓核心职能工作的宏观指导方针政策的制定和主要信息如就业、保险基金的预测预警等信息的提供、重大工作如军转干部、农民工权益保护等工作的落实;同时取消了一些细节性的具体操作工作,这样可以促使政府可以集中有限资源办理有关国计民生的核心事务,提高办事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浅谈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及其选择
浅谈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及其选择作者:吴妍来源:《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10年第10期摘要:本文介绍了三种主要的筹资模式,通过经济学分析,对我国的现行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做了浅析。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0.10.003文章编号:1672-0407(2010)10-006-03收稿日期:2010-09-18一、三种主要的筹资模式(一)现收现付制筹资模式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 system)是在职的一代赡养己退休的上一代,在职的交费直接用于支付当期退休者的退休金。
这种制度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同时由于基金实行现收现付,不会出现养老保险基金累积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使退休金的实际价值遭遇损失。
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它给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将越来越大。
(二)完全基金制筹资模式完全基金制(full—、funded system)是根据长期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收费率,我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选择企业和个人按工资的一定比例向专门机构定期缴纳养老保险费,记入个户,退休后用个人帐户内的积累额加上利息支付养老金。
完全积累制体现的是个人工作收入的纵向调剂和要承担的风险,突出的是自我保障。
(三)部分基金制筹资模式部分基金制是介于现收现付制和完全基金制之间的中间模式,它根据分阶段收支平衡的原则,在满足一定时期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的储备基金,并据此确定收费率。
当代就业者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支付给当前的退休者用来养老;另一部分投入资金市场,实现投资增值,在当代行为人退休以后按照当前的约定方式支付,以达到养老即在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适当增加一部分养老费用,以满足退休高峰期的养老支付需要的目的。
二、筹资模式的经济学分析由萨缪尔森(Samuelson (1958) 提出并经戴蒙德(Diamond(1965))扩展的代际交叠模型把个人的生命期引入效用函数中,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艾伦条件”,为我们探讨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社会保险筹资模式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险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为保障职工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还不健全,管理还不规范,尤其是社会保险筹资方式越来越难满足社会保险对资金的庞大需求,大量的单位和个人欠缴社会保险费,使得现行社会保险制度难以为继。
而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问题在社会保险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为了使社会保险积累必要的资金,国家应尽早开征社会保险税,这样就可以将社会保险“费”改成“税”,强化社会保险资金的收缴工作。
本文综合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集中研究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中的关键性问题——社会保险筹资模式的选择问题,在深入分析开征社会保险税、以征税代替现行社会保险缴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对税制设计及相关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和初步规划。
按照“社会保险筹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社会保险筹资模式国际比较——选择开征社会保险税模式——社会保险税制要素设想”这一行文思路,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我国社会保险筹资制度的改革历程及现状特点进行了简要回顾和总结,并概括了我国现行社会保险资金筹措方式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对国际社会保险筹资模式的经验作出分类说明后,总结出对我国社会保险筹资模式的启示,这些启示对我国社会保险筹资模式选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三部分是在前两部分的若干结论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以缴税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下社会保险筹资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国际比较看,缴税制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险筹资模式的首要选择,开征社会保险税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现行社会保险缴费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费”改“税”是解决现实矛盾、建立社会保险新机制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等;第四部分对我国社会保险税制作出基本分析和初步规划:首先明确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的指导思想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若干配套措施建议,以此为指导,对税制设计中有关征收范围、纳税人、税目、计税依据、税率、征收管理等诸要素的选择及确定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
【关键词】:社会保险筹资模式社会保险税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812.42
【目录】:摘要5-6Abstract6-121中国社会保险筹资问题分析12-191.1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12-161.1.1社会保险资金的来源12-131.1.2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方式13-161.2中国社会保险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16-191.2.1社会保险筹集资金覆盖面太小171.2.2社会保险基金缺乏立法保护17-181.2.3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缺乏监督机制18-192国际社
会保险筹资方式的经验和启示19-232.1国外社会保险筹资方式的类型及设置19-202.1.1筹资方式的类型19-202.1.2筹资方式的设置202.2中国与国外社会保险筹资方式的主要差异20-222.2.1社会保险筹资的法制化程度不同20-212.2.2社会保险筹资的覆盖范围不同212.2.3社会保险筹资的成本不同212.2.4社会保险筹资的公平性程度不同212.2.5社会保险筹资方式对政府能力的要求不同21-222.3国外社会保险筹资方式的对中国启示22-232.3.1要让社会保险税成为社会保险资金的主要来源222.3.2推进有利于社会保险筹资的法制建设222.3.3逐步推进社会保险筹资方式的改革22-233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的设想23-383.1选择社会保险税作为筹资形式的必要性23-273.1.1开征社会保险税有利于资金的筹集23-243.1.2开征社会保险税有利于降低基金的征收成本24-253.1.3开征社会保险税有利于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25-273.2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的目标与基本原则27-283.2.1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的目标27-283.2.2开征社会保险税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83.3我国社会保险税税收要素的设想28-343.3.1关于纳税人的确定29-303.3.2关于计税依据的确定30-313.3.3关于税目的确定31-323.3.4社会保险税的适用税率32-333.3.5关于税款的征收管理333.3.6社会保险税减免税的规定33-343.4开征社会保险税相关配套措施34-383.4.1社会保险工作法制化建设问题34-353.4.2加强征收管理,广开社会保险资金来源渠道35-363.4.3社会保险税要完善预算制度,优化支出管理363.4.4建立事权明晰、责任明确的社会保险管理体系36-373.4.5加快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的步伐37-38结论38-39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