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评》第一讲解析

合集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媒介批评理论解析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媒介批评理论解析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媒介批评理论解析媒介批评理论是新闻传播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通过对媒介内容和形式进行审视和批评,探讨了媒介对个体、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在内蒙古自治区考研新闻传播学的复习资料中,媒介批评理论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文将通过对媒介批评理论的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

一、媒介批评理论的概念和背景媒介批评理论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兴起的,它主要研究媒介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进行批评和反思。

该理论的兴起与当时媒介的普及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媒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渠道。

然而,媒介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信息的选择性传播、内容的商业化倾向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媒介批评理论关注的焦点。

二、媒介批评理论的基本观点媒介批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1. 媒介具有创造意义和社会影响力:媒介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它还具有自身的创造性和社会影响力。

媒介通过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塑造了观众的认知和价值观,对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2. 媒介批评应关注权力和意识形态:媒介批评理论强调对媒介中的权力和意识形态进行批评。

媒介作为信息的传递者和意识形态的表达工具,往往受到政治和经济力量的影响,有可能产生信息的偏向和扭曲。

3. 媒介批评应关注受众的角色和权利:媒介批评理论认为受众在媒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解码者和评判者。

因此,媒介批评应该关注受众对信息的理解和反思,并保障他们的信息权利。

三、媒介批评的方法和应用媒介批评理论提出了多种研究方法和应用。

其中,内容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媒介内容的统计分析和比较,揭示媒介的偏向和扭曲。

此外,观众研究也是媒介批评的重要内容,它通过调查研究和深度访谈等方法,了解观众对媒介内容的理解和反应。

在内蒙古自治区考研新闻传播学的复习资料中,媒介批评理论的应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美国的新闻媒介批评 全套课件

美国的新闻媒介批评  全套课件

密苏里大学布里格诺鲁(Donald Brignolo)教授在评价地方新闻评议会时, 将其贡献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使报纸负责人更明白他们所担负的社 会责任;
➢(2)发挥了高度有效的公共关系的功能;
➢(3)可以增进评议委员和人民对新闻媒介 的尊敬与了解。
媒介批评与新闻督察员
督察员最初起源于瑞典、挪威等北欧 国家,它们的行政督察员是护民官,专门 负责“民告官”案件。新闻界引入督察员 制度,反映了新闻界直面公众批评的需要 和勇气,但是,它与新闻评议会制度不同, 不是外在的、独立的机构,也没有复杂的 组成和程序。
媒介批评的空间
话语需要空间,批评需要媒介——针对 媒介的批评以何种媒介公开? 这是媒介批 评实践中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第二节 媒介批评:制度化的 尝试与困境
新闻媒介承担着监视环境、联系社会、 传承文化的功能,批评社会、监督权利, 是媒介的本分与职责。然而,当媒介自身 的权力越来越大的时候,新的问题随之出 现:谁来批评批评者?谁来监督监督者?
第一节 媒介批评与叙事
叙事就是讲故事,但不仅仅是讲故事, 它是传统知识话语的典型之一。人们不仅 通过叙事来了解世界和了解自我,也通过 叙事来讲述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叙事的属性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
➢(1)叙事是对被破坏的规范和社会秩序的修补。 ➢(2)叙事具有工具性。 ➢(3)叙事具有社会性。 ➢(4)叙事具有累积效果。
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自律
一般来说,处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 的关系有三种模式:消费者控制、第三方 控制和同行控制,政府控制属于第三方控 制,而专业主义则是同行控制。因此,专 业化的核心是该专业从业人员对其工作的 控制程度——而非消费者控制或政府、企 业管理者控制。

《媒介批评第一讲》课件

《媒介批评第一讲》课件

媒介批评不仅关注媒介内容,还关注媒介的运作方式、传播效果以及媒介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
01
02
04
03
意义:媒介批评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促进社会对媒介的监督和规范。
价值:媒介批评有助于提高媒介的质量和公信力,推动媒介行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媒介批评,公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媒介信息的本质和影响,避免被误导或操纵。
现状
媒介批评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和话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
趋势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介批评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介批评家和批评刊物。同时,媒介批评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如何应对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影响,如何保持独立的批评立场等。
03
媒介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自媒体的隐私权保护
自媒体应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同时加强自律,确保发布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伦理标准。
自媒体的监管与自律
THANK YOU
以马克思主义等批判理论为指导,对媒介产品和行为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度的分析。
03
02
01
文本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
受众反馈法
01
02
03
04
通过对媒介文本的语言、结构、符号等方面的分析,探究其深层意义和价值取向。
对媒介产品的内容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以评估其质量和影响力。
将不同媒介产品、不同时期的媒介产品进行比较,以发现其特点和变化趋势。
防止利益冲突
媒介在报道中,应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避免对其造成不良影响。
保护未成年人
媒介应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盗用他人的作品或创意。
知识产权保护

媒介批评教案

媒介批评教案

媒介批评教案第一章:媒介批评概述1.1 媒介批评的定义1.2 媒介批评的重要性1.3 媒介批评的发展历程1.4 媒介批评与新闻伦理的关系第二章:媒介批评的方法与技巧2.1 媒介批评的写作方法2.2 媒介批评的口语表达技巧2.3 媒介批评的视觉呈现方式2.4 媒介批评的案例分析第三章:媒介批评的实践与应用3.1 媒介批评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3.2 媒介批评对媒体从业者的启示3.3 媒介批评对社会公众的影响3.4 媒介批评在我国的现状与发展第四章:媒介批评的伦理与道德4.1 媒介批评的伦理原则4.2 媒介批评的道德责任4.3 媒介批评中的隐私权与名誉权问题4.4 媒介批评的自律与他律第五章:媒介批评的未来趋势5.1 数字时代媒介批评的挑战与机遇5.2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批评的发展方向5.3 跨文化视角下的媒介批评5.4 我国媒介批评的未来展望第六章:媒介批评案例分析6.1 国内外著名媒介批评案例介绍6.2 媒介批评案例的分析方法6.3 媒介批评案例的启示与教训第七章:媒介批评与媒体素养7.1 媒体素养的概念与内涵7.2 媒介批评对媒体素养的提升作用7.3 媒介批评教育的方法与策略7.4 学生实践:策划与实施媒介批评活动第八章:网络时代的媒介批评8.1 网络媒介批评的特点与挑战8.2 网络媒介批评的案例分析8.3 网络媒介批评的伦理问题8.4 学生讨论:网络媒介批评的未来发展第九章:跨文化视角下的媒介批评9.1 跨文化媒介批评的概念与意义9.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媒介批评实践9.3 跨文化媒介批评的策略与方法9.4 学生研究:选择一个跨文化媒介批评案例进行分析第十章:媒介批评的未来发展10.1 技术进步对媒介批评的影响10.2 媒介批评与公共舆论的关系10.3 媒介批评在未来的发展趋势10.4 学生思考:媒介批评的未来角色与责任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媒介批评的定义与重要性补充说明:媒介批评不仅仅是批评媒体,更是一种对媒体内容的审视和反思,旨在提高媒体质量,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使用媒体信息重点环节二:媒介批评的方法与技巧补充说明:媒介批评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要注重事实依据和逻辑性,以提高批评的说服力重点环节三:媒介批评的实践与应用重点环节四:媒介批评的伦理与道德补充说明:媒介批评需要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尊重被批评者的权益,要注重保护公众利益和个人隐私的平衡重点环节五:媒介批评的未来趋势补充说明: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介批评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适应新环境,创新方法和手段,以应对未来的变化本教案围绕媒介批评的定义、方法、实践、伦理和未来发展趋势展开,重点关注了媒介批评的核心概念和关键环节。

媒介批评(2012年).ppt

媒介批评(2012年).ppt


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下:福州的西湖真是旅游圣地
。哈哈,一不小心闹了笑话。“圣地”和“胜地”读 音相同,意思却不一样。
首先看 “圣地”。它指神圣的地方。它包含了两种
含义:一是指宗教徒所称的与宗教有重大关系的地方 ,比如基督教的“耶路撒冷”和伊斯兰教的“麦加” 都可以写成“圣地”;二是指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 ,如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那里就可以称为奥利匹克 运动的“圣地”。很明显,句子中的福州西湖不属于 这样的“圣地”。
一位作者在一篇有关中超足球的文章中称,11 月14日北京国安对阵山东鲁能的比赛为2007年 的“收关之战”。这里错用了一个词:“收关 ”应为“收官”。
“收官”一词源于“官子”。“官子”属于围 棋术语,始于我国明代。明代著名国手过伯龄 编纂而成的著名古籍《官子谱》就是专门讲述 围棋官子的专著。收官的本意是:围棋赛进入 中盘以后,双方占领地域大体确定,尚有部分 空位成为“收官”。
7、70%举报人遭打击报复
8、炒蒜高手掷千万买走 百斤金条
9、中国每年有220万青少年 死于事内污染
10、中国作协作家团 入住总统套房
本讲总结与讨论
第3讲 新闻丛的历史镜鉴
1、评价一篇新闻不要因事论事,而应以历 史的眼光来把握它的真伪与事非。
2、媒介批评者在分析每一则新闻时,不要 轻率地断言某条新闻是错的,因为它可 能千真万确。
第一讲
三、媒介批评的范围 (一)新闻作品和影视作品 (二)记者的精神道德 (三)媒体本身的倾向、立场和经营方针等
第一讲
四、媒介批评的任务 (一)认识新闻的质量 (二)认识新闻的社会效果 (三)认识媒介与社会
浙江是“拜金女”接受度最高的地区, 江苏是认为经济原因最易导致伴侣出轨 的地区,重庆和广东是最看重经济收入 的地区,黑龙江是最看重家庭背景的地 区,河北是最看重长相、身高的地区, 北京和上海是见面约会最喜欢看演出的 地区,广东是见面约会最喜欢户外运动 的地区。

《媒介批评》第一讲 ppt课件

《媒介批评》第一讲 ppt课件
• 3、诠释的取向
• 诠释的目的,在于使受众从“意义的消费者”, 转变成为“意义的生产者”。• 六、媒介批评的起源 Nhomakorabea•
媒介批评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
是人类从事的一种社会活动,从认识论的
角度看,它和新闻传播活动同步产生,经
历了:

运用口头形式的批评→运用文字形式
的批评→运用印刷手段的批评→运用电视
手段的批评→运用网络手段的批评。
• 我国是世界新闻批评活动开展最早的国家, 以上可被视为世界上最早的媒介评论。
七、媒介批评的主体
• 媒介批评的主体,是指从事媒介批评的团 体、组织和个人。
• 媒介批评的主体构成十分丰富。我们如果 从个人和团体组织两方面进行划分的话, 基本构成有二:
• 1、从事媒介批评的个人
• 从事媒介批评的个人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 但总体上来说,是由传者和受众,也即业 界内外的两部分人组成。
• ◆新闻理论是新闻活动的第一层反思。
• ◆媒介批评是新闻活动的第二层反思。
• 三、媒介批评的对象与范围
• 1、媒介产品
• 媒介产品的内容 • 媒介产品的形式 • 2、媒介组织 • 把关人 • 制度 • 3、媒介环境 • 媒介与社会 • 媒介与人
媒介批评的基本范围是:
1.对新闻报道质量的评价 2.对新闻报道社会影响的评价 3.对媒体的评价
• 本课程以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 式教学。教师在系统讲授基本理论后, 学生以小组形式报告案例分析,结合 最新动态,探讨相关理论问题。

• 本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小组报告和期 末论文共同构成,同时结合平时课堂 讨论情况。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引导学生掌握“媒介批评”的基本要 领,找到该课程与其自身将要从事的 工作之间的对应点,实现该课程的实 践性目标。引导学生对当下中国媒体 所存在的不良现象予以高屋建瓴的关 注和深刻的思考,并培养对新闻事业、 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和敬畏感。

《媒介批评》课件

《媒介批评》课件

受众定位分析
分析受众的年龄、性别、地域、文化背景等特征 ,探究其对媒介内容的接受和反应。
受众行为分析
分析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消费行为、参与行为和反 馈行为,探究其对媒介内容的接受和反应。
ABCD
受众心理分析
分析受众的心理需求、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探 究其对媒介内容的接受和反应。
受众价值判断
对受众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和道德观念进行判 断和评价。
符号学
从符号的角度分析媒介内容,探究符号背后的意义与权力关 系。
媒介效果理论
研究媒介如何影响受众,揭示媒介背后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 。
媒介批评的社会学基础
社会建构主义
认为媒介内容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同 时也是社会现实的建构者。
文化研究
关注媒介如何传播与再生产文化,对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媒介内容进行比较 分析。
《媒介批评》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媒介批评概述 • 媒介批评的理论基础 • 媒介批评的方法和技巧 • 媒介批评的实践应用 • 媒介批评的未来发展 • 案例分析
01 媒介批评概述
CHAPTER
媒介批评的定义
1
媒介批评是对媒介产品、媒介行为、媒介现象以 及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媒介法规等进行深 入分析和理性评价的过程。
影视产业现象的反思
媒介批评对影视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如商业化、娱乐化等进行反思 和批判,促进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
05 媒介批评的未来发展
CHAPTER
媒介批评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媒介融合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介融合成为媒介批评的重要发展方向。媒介融合将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媒介批评提供更多 元化的平台和渠道。

媒介批评——精选推荐

媒介批评——精选推荐

媒介批评复习总结题型:1.名词解释2.简答3.论述4.阐述(注:大家根据自己的意愿,想背就背,不想背就理解。

)第一章导论一、媒介批评的内涵所谓媒介批评,是指立足于批判的价值立场、传播观念和理论背景,通过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以人们的大众传播活动及其媒介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大众传播活动的政治经济机制、媒介机构和从业者、媒介的基本形态、媒介产品、媒介文本及内容以及媒介受众等所进行的理论观察、分析、评价等批判性反思活动。

简言之,媒介批评就是立足于批判的价值立场对媒介活动进行的研究,明确的价值立场是媒介批评的基础。

媒介批评定义的内涵有下述三个层面的含义1.媒介批评是基于基本的价值立场和理论视角的反思性批判2.媒介批评的对象是人类的大众传播活动及其产品3.媒介批评遵循基本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二、媒介批评的本质1.价值取向2.批判取向3.阐释取向三、媒介批评的对象1.媒介产品2.传播行为3.传播媒介4.媒介现象5.媒介组织系统及要素媒介批评的对象是以媒介为核心的大众传播活动及其媒介产品,可以主要概括为对媒介生产、媒介文本、媒介受众的批评。

四、媒介批评的范围1.媒介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2.媒介生产的体制和结构3.媒介组织形式4.媒介形态5.媒介文本6.媒介受众7.媒介效果(媒介文本与文本的辨析:媒介文本是指由媒介呈现的、经受众所接触的具体内容。

媒介文本主要指的是以大众传播性、新闻性为主的文本的批评,包括文艺类的虚构文本,内容偏向社会文化批评。

文本,是指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广义"文本":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

狭义"文本":由语言文字组成的文学实体,代指"作品",相对于作者、世界构成一个独立、自足的系统。

)五、媒介批评的目的就是立足于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价值关怀,不断纠偏的良性发展的轨道上,从而建立有利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众传播媒介生态系统。

媒介批评

媒介批评

媒介批评媒介批评在当今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观众和读者,我们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和新闻,而媒介批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意义。

媒介批评旨在分析和评估媒体产出的内容,以及媒体如何塑造我们的观念和价值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媒介批评的重要性,并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它的必要性。

首先,媒介批评有助于揭示媒体的偏见和局限性。

无论是新闻报道、电影、广告还是社交媒体平台,媒体都有可能存在偏见和个人观点的影响。

通过媒介批评,我们可以更加敏锐地察觉到这些偏见和倾向,并提醒自己保持理性的思考。

媒介批评者通常会深入研究媒体的运作方式,并分析其背后的思想和意图。

他们的观点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看到真相的一面,同时也唤醒我们对媒体信息的审慎态度。

其次,媒介批评提供了对媒体行为的监督和反思。

媒体是一个强有力的塑造社会舆论的工具。

通过掌握信息的流动和渠道,媒体能够引导公众的思考和态度。

然而,媒体的力量也可以被滥用,以服务于特定的利益群体或狭隘的意识形态。

媒介批评的出现,使得公众能够对媒体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反思。

媒介批评者通过对媒体内容的分析和评估,提醒公众保持对媒体的批判性思维,并促使媒体在报道中更加负责任和公正。

此外,媒介批评对于促进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媒体环境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传统上,媒体行业存在着种族、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的歧视和偏见。

这些偏见和偏好的存在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平衡。

通过媒介批评,我们可以呼吁媒体关注多元化的声音和观点,包容不同群体的利益和需求。

媒介批评者经常倡导并提倡更加平等和多元的媒体环境,使得媒体内容更加贴近真实的社会面貌。

最后,媒介批评还有助于培养公众的媒体素养。

在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的受众和参与者。

然而,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应用媒体信息对于公众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挑战。

媒介批评可以帮助公众建立更加准确和有意义的媒体素养。

通过媒介批评者的观点和分析,我们可以学习到分析媒体信息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媒介批评 笔记

媒介批评 笔记

媒介批评笔记
媒介批评
一、媒介批评的内涵与视角
媒介是人的延伸新媒体发展社交媒体媒介化社会
媒介批评:媒介批评就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

是对媒介产品以及媒
介自身所作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媒介批评是一种理论思维,依托某中思想理论对媒介进行分析。

在分析中包含着价值判断。

媒介=真实?
什么是谣言?
真实的现实?虚拟的现实?
媒体框架:
中国媒体对灾难进行的报道
外媒
不同的媒介观,造成了不同的媒介框架
我们通过媒介的认识框架获取对现实的认识。

媒介、文化、社会之间的建构关系:
媒介批评理论解决的核心问题
媒介和文化社会之间具有不可脱离的关系(深刻、互动。

媒介体现出文化形态,本身是社会文化反映的形式,影响社会建构)
误读、认识偏差
媒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世界?(机制、形成原理?)
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技术层面,揭示媒介与人、社会、文化、技
术的深层次关系。

基本的价值立场反思性的批判
基本取向价值批判阐释
立足批判价值立场,传播观念、背景,通过人文学科
批判视角宏观哲理思辨抽象的归纳批判哲学(康德三大批判理论反思性)
批评视角中观理论针对个案展开两种含义
评论视角微观现实感悟新闻评论新闻稿观察感悟。

《媒介批评》第一讲解析共47页

《媒介批评》第一讲解析共47页
《媒介批评》第一讲解析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

《媒介批评》第一讲解析共47页

《媒介批评》第一讲解析共47页
《媒介批评》第一讲解析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媒介批评》PPT课件

《媒介批评》PPT课件
鉴定纠偏1评点媒介系统优劣2指出媒介系统偏差3阐释媒介系统发展方向4促进媒介系统有序发展和繁荣健康精选ppt18促进新闻立法的进度精选ppt19精选ppt20六媒介批评的类型一基于学理层面的批评二基于感想层面的批评三基于观察层面的批评精选ppt2itics
• 第四讲 媒介批评的方法
• 第五讲 解读媒介——专业视野与社会视野 • 各章中穿插媒介批评的理论资源
• 各章讲述中穿插媒介批评分类练习——按媒
介要素和种类分
精选PPT
8
参考书目
• 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1
• 王君超:《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 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四 具体任务:
1 认识媒介工作的质量 2 认识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及其社会效果 3 促进新闻立法的进度
精选PPT
18
第一讲 概 述
五 主体: 媒介管理者 媒介从业人员自身 专家 受众
精选PPT
19
第一讲 概 述
六 媒介批评的类型 (一)基于学理层面的批评 (二)基于感想层面的批评 (三)基于观察层面的批评
参考书目
• 《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美)波兹曼著,章 艳译。 以上两书均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5月出版
•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 2000
• 克利富德·G·克里斯蒂安著:《媒介公正——道德伦理 问题真的不证自明吗?》,蔡文美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4年3月第三次印刷
精选PPT
9
参考书目
• 肖小穗:《传媒批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 [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黄 煜、裘志康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媒介批评读书笔记

媒介批评读书笔记

媒介批评读书笔记第一章:传媒是文本(Ⅰ)(我完整地读完这一章)综述:(形式主义分析理论)在第一节的符号学分析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概念:符号、能指、所指、文本、意识形态等。

按照索绪尔的理论,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而这里的能所指仅仅是最初的符号层次。

从哲学上来说,能指是物质性的,所指是主观的,仅仅是一种概念的存在。

能指是一种可以看得到或是听到的物质性的东西,是可以进行量化的。

同时索绪尔还发现,能指和所指是任意的,也就是说符号的两个构成部分无必然的联系。

在索绪尔的符号理论中,所谓符号,就必须有意义,不然就不能称之为符号。

而符号的意义又与它在结构中的位置息息相关。

在这里我们不提所谓的横向结构或是纵向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中,符号有不同的意义。

但是这个意义是怎么来的?其实也很简单,以另一个事物作为陪衬或是对照,就显示出了事物本身的意义所在。

因为单一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能够认识它自己的意义的,只有通过别人的视角,相对于“他者”来说你存在有什么价值,这才是符号存在的意义所在。

这就是索绪尔提到的“二元对立是符号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当然,符号的意义也是不固定的,前面已经提到过。

同时,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时代,符号所处的不同位置,同一符号所表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这里就不一一阐释。

当然,符号也不是随机产生的。

既然符号是一个系统结构,那么符号的使用必然要遵守一些结构规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

不然符号就是混乱的,就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符号使用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

就不能够进行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用传播学的话来说,就是不能够很好的进行符号的编码和解码。

关于意识形态介入符号和文本的产生,符号归根到底还是由人构建的,是人赋予了符号以意义。

可以说符号的意义是在人类诞生之后才出现的。

其实不仅仅是文中“古惑仔”意义的产生,就拿近期大家热议的话题“城管事件”来说,“城管”一词,其实也产生了在其本身意义之外的另一层符号意义:暴力、不讲理等,这也许就是第二层次的符号系统。

媒介批评的文本理论(一)

媒介批评的文本理论(一)

媒介批评的文本理论(一)〔内容摘要〕媒介批评是用解释学的方法对媒介和新闻作品进行解读,通过剖视文本把媒体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或新闻的意义提示给受众。

新闻文本是一个思想载体,对这个文本世界的充分体悟和分析,才能使人们达到对媒体和新闻的真正理解。

克服文本与解读者之间的陌生和距离,和文本融合在一起,从而同化文本的意义,并创造另一个文本,把批评的见地和机智表现出来,是媒介批评的完整过程。

媒介批评最终要对媒体和新闻作出解释,再现和重构记者的意指,揭示潜藏的文字背后的原意和内在意义。

〔关键词〕媒介批评;新闻的解读;文本的构成;文本理论媒介批评者对媒介与新闻作品的解读,包括理解、解释和文字表达,需要掌握文本理论。

展示媒介行为与新闻作品的语言篇章,称作媒介文本,媒介批评间对上述文本的解释,即把解释学的方法应用于媒介批评“解释学”可以宽泛地定义为对于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

①“意义”是一个抽象的,很难有明确、统一定义的概念,却是人们最普遍,最常见、最不可缺少的东西。

媒介批评就是批评者把媒介现象的意义通过剖视文本揭示给受众。

一、新闻文本的构成西方解释学者认为,“文本就是由书写而固定下来的语言”。

②文本之所以被看作是言语的作品,因为它是一个构造起来的整体。

这个整体已经不能还原为它的句子。

同样,新闻作品的文本不是语言的简单组合,也不是由导语、主体构成的惟一形式,而新闻事实的有机整体,其意志和心理的意义具有不同的效果。

一旦摆脱了报道者的即时性,文本可以超出报道者的语境所具有的种种历史的、心理的、社会学的限定,表现出更广泛、更重要、更奇特的意义。

质言之,新闻文本及它说的东西,已不是记者要说的东西,它表现为文本内容要素的结构方式,揭示内容的外部特征与形态。

揭示文本生成与构成的特征与规律,是解读新闻,把握媒介批评对象的主要程序。

新闻文本对于受众来说,是一个思想载体,能够沟通本体论与方法论。

正是通过对文本和这个文本世界的分析和解说,人们才达到了对新闻的理解,使认识同现实联系了起来。

媒介批评学的理论与视野(一)

媒介批评学的理论与视野(一)

媒介批评学的理论与视野(一)关键词:媒介批评学媒介批评媒介批评已经成为媒介从业人员和新闻传播学者开始研究的一个领域,许多媒介批评家早已活跃在媒介批评领域。

管理部门、受众和学者对传播内容的强烈反思,转移到如何分析、评价媒介行为,正在深入到各类媒体的实践活动。

媒介批评学引导人们科学地分析媒体行为,让受众正确理解媒介及其传播内容,导致媒介观念的彻底变革和新闻解释学的诞生。

一、抓住媒介批评的核心媒介批评学探究的是对媒介、传播内容及其方式与效果的正确解读,归纳和提炼现实的媒介规范,指出媒介批评的原则、方法与要求。

媒介批评学通过解读经验理论化的途径,揭示媒介的隐蔽性规律,建立媒介评价的概念体系和范畴。

可是,当提到媒介批评或媒介批评学时,许多人又把西方传播学搬出来,支起炉灶,大炒冷饭。

20世纪60年代,西方出现了媒介批评学专着,称为批判学派(CriticalSchool)。

它偏重于媒体性质及社会功能的宏观研究,在高屋建瓴的理论层面对媒介展开批评。

但对大量具体的媒介作品,西欧的媒介批评家们不愿屈尊,往往不费笔墨。

本文作者认为,媒介批评不仅应瞄准宏观层面,更要认识媒介的具体活动,把内容批评和媒介制度批评作为两个交叉性对象,构造完整的媒介批评学理论。

媒体这一影响深远的社会舆论机构,主要通过传播新闻和影视作品发挥职能,总结一套评价理论和方法,是构建媒介批评学科的核心。

有的学者把媒介批评学和传播学混为一谈,变换传播学的知识角度构造媒介批评学,成为传播学的翻版。

传播学和媒介批评学有交叉的内容,主要表现为如何认识媒介的功能和效果,但媒介批评所说的媒介功能与效果不是指传播学中的“获取信息”、“监视环境”、“设置议程”、“子弹论”或“有限效果论”等那些知识,也不是构造“结构主义”、“符号理论”或“叙事方法”,而是针对特定的媒介制度、媒介运做或传播内容与方式导致的利弊,进行分析和评价。

媒介批评不是信息传播,媒介批评学自然也不是传播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何谓媒介批评?
• 媒介批评源于英文的media criticism,就是 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是对媒介产品以 及媒介自身所作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媒介批评是一种理论思维,依托某种思想 理论对媒介进行分析。
其他理解:
媒介批评是指在解读新闻及媒体的过程中对 其内在意义及社会影响的鉴别和评判。 (1)依据一套价值体系,对大众传媒 及其传播活动的诠释与评价 。 (2)对新闻传播活动负面影响的否定 性评判。
• 五、媒介批评的取向 • 1、评判的取向 • 评判的取向涉及价值的判断,媒介批评应指 出大众媒介所创造的价值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为 人们指导与解释生活的意义 • 2、批判的取向 • 所谓批判的精神,也就是以否定性的思考、 意识的启蒙、现状的改变,来分析媒介中的物化 关系,进而激起受众独立判断能力,免沦为商业 化媒介机构下的牺牲品 • 3、诠释的取向 • 诠释的目的,在于使受众从“意义的消费 者”,转变成为“意义的生产者”。
◆媒介批评以解读新闻为支点,对媒
体和新闻作品展开一系列评价活动。 • ◆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反响,是一种原 生的媒介批评形态。 • ◆新闻理论是新闻活动的第一层反思。 • ◆媒介批评是新闻活动的第二层反思。
• 三、媒介批评的对象与范围 • 1、媒介产品
• • • • • • • • 媒介产品的内容 媒介产品的形式 2、媒介组织 把关人 制度 3、媒介环境 媒介与社会 媒介与人
• 使用教材: • 雷跃捷 :《媒介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 参考书: • 王君超:《媒介批评——起源· 标准· 方法》,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 • 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中国人们大学 出版社,2001年。 • 李岩:《媒介批评——立场· 范畴· 命题· 方 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 潘知常、林炜:《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 版社,2002年。

• 思索与反思的同一链条构成了社会意识的 发展史,也构成了新闻与新闻批评的发展 史,狭义的媒介批评在这一链条上伸展它 的演变系统。因为任何意识倾向,都会引 起人们对这种倾向的再认识,媒介批评与 反批评也就循环地出现。
• 以媒介批评而言,我国古史上早有明确的 记载。邸报的出现及对邸报的评论就是最 突出的例子。唐末人孙可之(孙樵)在 《经纬集》中评述《开元杂报》有“系日 条事,不立首末”的描述,也有“樵后得 《开元录》验之,条条可复云”的评价。 • 我国是世界新闻批评活动开展最早的国家, 以上可被视为世界上最早的媒介评论。
• 六、媒介批评的起源 • 媒介批评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 是人类从事的一种社会活动,从认识论的 角度看,它和新闻传播活动同步产生,经 历了:

运用口头形式的批评→运用文字形式 的批评→运用印刷手段的批评→运用电视 手段的批评→运用网络手段的批评。
它的起源如同新闻的起源一样,早在 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了。
• 成绩考核:最终考核方式为论文一篇,最 终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20%,论文成绩占 80%
第一讲 媒介批评的含义、对象与起 源
• 一、媒介是什么?
• 媒介是工具 • 媒介是文化 • 媒介是权力 • 媒介是文本
• 二、什么是媒介批评
• 这是1999年7月的一个晚上,电视剧《还珠 格格》(续集)正在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屏 幕前,一对青年夫妇因为看电视剧而引发了一场 争论。 丈夫:这么俗的东西你也看,再看就关电视! 妻子:什么,俗?这在古装戏里算是好的了。 嫌俗,你拍一部不俗的给我看看! 丈夫:哼!你看戏里面唱的都是些什么词。 “你是风儿我是沙”,我看歌词应该改成“你是 疯子,我是傻子”! 妻子:电视台也疯了傻了?人家可是花了55 万元一集高价买断的。 丈夫:那是电视台媚俗!没品位! ……
• 教学方法: • 本课程以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 式教学。教师在系统讲授基本理论后, 学生以小组形式报告案例分析,结合 最新动态,探讨相关理论问题。 • • 本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小组报告和 期末论文共同构成,同时结合平时课 堂讨论情况。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 引导学生掌握“媒介批评”的基本要 领,找到该课程与其自身将要从事的 工作之间的对应点,实现该课程的实 践性目标。引导学生对当下中国媒体 所存在的不良现象予以高屋建瓴的关 注和深刻的思考,并培养对新闻事业、 对程介绍
•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本课程以批评的眼光分析新闻媒 介的实践及其产品。围绕新闻专业理 念与规范,本课程重点介绍国内外媒 介批评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并集中讨 论近年来我国新闻分析与媒介批评中 的热门话题。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的理 论与分析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 与方法分析、批评新闻实践及作品。
媒介批评的基本范围是: 1.对新闻报道质量的评价 2.对新闻报道社会影响的评价 3.对媒体的评价
• 四、媒介批评和大众传播学的异同 • 1、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两个主要流派 • 美国的行政学派——为媒介和既定体 制服务 • 欧洲批判学派——从哲学和社会学的 高度去观察和分析媒介。 • 欧洲批判学派的研究属于媒介批评的 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媒介批评也是大 众传播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 2、媒介批评立足于反思的、自我反省的 立场
七、媒介批评的主体
• 媒介批评的主体,是指从事媒介批评的团 体、组织和个人。 • 媒介批评的主体构成十分丰富。我们如果 从个人和团体组织两方面进行划分的话, 基本构成有二:
• 《传媒批评——揭开公正中立的面纱》, 肖小穗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 《建构权威· 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 解读》,谢静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8月; • 《媒介批评》(第1、2辑),蒋原伦、张 柠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2006年6月。
• 学习资源: • ◆专业期刊:《新闻记者》、《新闻界》、 《当代传播》、《新闻与传播研 究》。。。。 • ◆网站:中华传媒网、中国新闻传播学评 论、中国电视批评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