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5篇
《老残游记》读书感悟作文范文10篇
《老残游记》读书感悟作文范文10篇刘鹗的《老残游记》写一个被人称做老残的江湖医生铁英在游历中的见闻和作为。
老残是作品中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老残游记》读书感悟作文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老残游记》读书感悟范文一《老残游记》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它丰厚,可谓百读不厌。
时常拿出来重读,每次都有新的体验,觉得很有趣味。
不管人们怎么评价刘鹗,甚至给他带上“汉奸”的帽子,这些都不影响我对此书的喜爱。
我从文中读人品,假如“文如其人”的话,那刘鹗就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正人君子,从他文中处处可见他对民生的关切,对酷吏的仇视。
我无从查考他的真实生平,所以不想评价他这个人。
但我喜欢刘鹗,不仅喜欢他的厚重有力,还有几点巧合的渊源。
他的《老残游记》的故事顺序恰恰是我的人生轨迹,从蓬莱起篇,第二是济南,再到泰安。
而且他对数学很有研究。
他对这三地的描写都充满了梦幻色彩。
开篇的蓬莱之梦,并没有很具体的景物描写,让我觉得他并未到过蓬莱,这一个梦却有很多的隐喻。
晚清的中国就是那艘破烂的大船,23、4丈长度就是当时的省份的数量。
桅杆和八个管帆的也许也是隐喻,可惜我对晚清历史知之甚少,不知所指。
其间可以看出为什么刘鹗后来被诬陷为“汉奸”,发配新疆,并死在那里。
他想送给船上的人一个罗盘。
这个罗盘就是借鉴西方文化来科技救国。
但他太超前了,被流放新疆,住在戏台下面,靠给人看病维生,恰似他文中的老残,却没有老残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神奇。
他让我想起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
老残所到的第二处是济南,可以看出他对济南的熟悉。
只有一项描写我觉得不大可能,就是在大明湖里看到千佛山的倒影。
相隔那么远,怎么可能倒映到湖里?老残喜欢的黑虎泉也是我喜欢的地方,因为是我和同学们经常去玩的地方。
我上中学是在济南二中,在黑虎泉和趵突泉之间。
但那时候大明湖、趵突泉都要门票,黑虎泉是开放的,所以去黑虎泉比较多。
《老残游记》读书感悟作文范文10篇
《老残游记》读书感悟作文范文10篇刘鹗的《老残游记》写一个被人称做老残的江湖医生铁英在游历中的见闻和作为。
老残是作品中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残游记》读书感悟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老残游记》读书感悟范文一《老残游记》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它丰厚,可谓百读不厌。
时常拿出来重读,每次都有新的体验,觉得很有趣味。
不管人们怎么评价刘鹗,甚至给他带上“汉奸”的帽子,这些都不影响我对此书的喜爱。
我从文中读人品,假如“文如其人”的话,那刘鹗就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正人君子,从他文中处处可见他对民生的关切,对酷吏的仇视。
我无从查考他的真实生平,所以不想评价他这个人。
但我喜欢刘鹗,不仅喜欢他的厚重有力,还有几点巧合的渊源。
他的《老残游记》的故事顺序恰恰是我的人生轨迹,从蓬莱起篇,第二是济南,再到泰安。
而且他对数学很有研究。
他对这三地的描写都充满了梦幻色彩。
开篇的蓬莱之梦,并没有很具体的景物描写,让我觉得他并未到过蓬莱,这一个梦却有很多的隐喻。
晚清的中国就是那艘破烂的大船,23、4丈长度就是当时的省份的数量。
桅杆和八个管帆的也许也是隐喻,可惜我对晚清历史知之甚少,不知所指。
其间可以看出为什么刘鹗后来被诬陷为“汉奸”,发配新疆,并死在那里。
他想送给船上的人一个罗盘。
这个罗盘就是借鉴西方文化来科技救国。
但他太超前了,被流放新疆,住在戏台下面,靠给人看病维生,恰似他文中的老残,却没有老残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神奇。
他让我想起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
老残所到的第二处是济南,可以看出他对济南的熟悉。
只有一项描写我觉得不大可能,就是在大明湖里看到千佛山的倒影。
相隔那么远,怎么可能倒映到湖里?老残喜欢的黑虎泉也是我喜欢的地方,因为是我和同学们经常去玩的地方。
我上中学是在济南二中,在黑虎泉和趵突泉之间。
但那时候大明湖、趵突泉都要门票,黑虎泉是开放的,所以去黑虎泉比较多。
《老残游记》读有感10篇
《老残游记》读有感10篇【篇一】《老残游记》首先通过主人公老残介绍了济南的自然景物和一些古迹名胜。
老残是从“古千乘”(即现在山东省博兴县一带)地方坐车到济南的。
他所经过的济南市东南郊的龙洞、佛峪正是秋老霜浓观赏枫叶的胜地;南边佛慧山上入秋后野菊丛生,济南十六景中的“幽涧黄花”、八景中的“佛山赏菊”指的都是这里。
所以老残进入济南城之前,就看见“一路秋山红叶,老圃黄花”感到“颇不寂寞”。
老残先坐船游览了大明湖的历下亭,看到清代书法家何绍基书写的“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对联。
历下亭在大明湖中间偏东的小洲上。
它由于唐代齐州司马李之芳曾在这里宴请杜甫和北海太守李邕,杜甫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而知名。
何绍基写的行书对联正是摘录杜诗中的两句(“历下”原诗作“海右”)。
亭外花木扶疏,绿荫匝地,是大明湖上着名的古迹之一。
老残从历下亭乘船来到铁公祠,它是清代山东盐运使阿林保重建的。
除去铁铉的祠堂,外面还有假山、游廊、荷池、茅亭以及文人墨客题写的碑文。
老残“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
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得同镜子一般。
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
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实在奇绝”。
老残不由得叹赏铁公祠大门里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说的“真正不错”!老残在铁公祠旁还看到了破旧的古水仙祠和祠前的对联:“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
遗憾的是水仙祠以后不久即已倒塌。
后来有人在原址上建起一座小小的藕神祠,由清人符兆纶撰写了《明湖藕神祠移祀李易安居士记》,推戴宋代词人李清照为藕神;但是没过多久,这座藕神祠也已毁掉了,一点痕迹也没留下。
老残先后在济南看了趵突泉、金线泉、黑虎泉。
《老残游记》读后感
《老残游记》读后感《老残游记》读后感《老残游记》读后感1我们说老残确实是一个凡夫,从文章的开篇便勾勒出了老残生活的窘迫,同时也指出他的优势“为人颇不讨厌”。
这一句“不讨厌”却成了成佛做祖的基础。
生活窘迫却不急功近利,在江湖上摇铃行医却似闲游看景,除了贴补家用,有了钱也不挥霍,遇人急难时又是不惜倾囊奉献。
开篇梦游蓬莱,黑夜泛舟,人单力薄却力抗凶匪。
听闻酷吏玉贤行径,不觉拍案而起,立即谋划上书陈情。
白衣之身公堂上直面酷吏刚弼。
泰山上更出谋划策帮助尼寺。
充分显示了老残的侠客情怀。
当然老残却不莽撞,面对强人,也拿捏得体,不至自己于险境。
更是知人善任,利用白太守破冤案,压制刚弼。
利用捕快许亮兄弟,巧设金钱套擒拿贾二。
宫保要他来做官,他却悄悄离去。
开头文中说他写不了八股文章,可以知道他是不屑去写。
老残能写公文,会做诗。
他同书店老板的对话,知道五经四书他全然是通达的。
两处写到他读书的情景,一处读《八代诗集》,说明老残不好功名利禄,心境闲淡。
一处读《大圆觉经》,导致他最后飞升羽化。
《老残游记》读后感2泰山,号称五岳之首。
杜甫《望岳》诗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首诗,将泰山的雄壮、神气描摹尽致。
虽然未曾去过泰山,却对那里有着向往。
而高中时代的第一篇课文《雨中登泰山》,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当时我的语文老师郑学章先生讲授这篇课文时,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逐字逐句详细讲解。
这泰山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在老残眼里,又是怎样?不想,随老残行去,却全忘了那泰山之景,竟都将心思集中在“逸云”身上了。
甚至于那泰山脚下县长公子的恶劣行径,也成为逸云故事的辅助而已。
你道是怎样?原先,这泰山脚的一座“斗姥宫”中,藏了一个高人。
如果说《老残游记》中桃花扇访贤一节中,桃花山深处宅子中的女子谈论的是儒佛道三家思想之融合,那么,逸云乃是佛家之巅峰了。
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经历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老残游记读后感(15篇)
老残游记读后感(15篇)老残游记读后感第1篇:百无聊赖之中,一气看完了《老残游记》,记点文字,算是留个记号。
清末刘鹗的《老残游记》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资料丰富,意蕴深邃,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刘鹗(1857――1909),安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江苏丹徒。
他留心欧美科学,期望国家富强,以往参与整治黄河和修建铁路的工作。
之后义和团事起,他贱卖太仓米来赈济灾民,被清廷逮捕,充军新疆而死。
《老残游记》全书共20回,作品经过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在山东行医时的所见所闻,暴露了当时官场的丑闻。
在作品《自叙》中他说:“棋局已残,吾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他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社会“棋局已残”的现实,为了“补残”,作者从批判现实鲜为知的现象“清官尤可恨”入手,以挽救垂死的封建主义制度。
小说以老残(实即作者)的见闻为线索,描述了晚清各种社会现象,尤其是对于所谓的清官,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我认为他们实际上是酷吏。
小说结构比较松散,但有些片断写得相当成功。
并且《老残游记》的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韵味。
鲁迅说它“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作者写景的特点是自然、逼真,有鲜明的层次和色彩。
能够作为优美的散文来读。
我以为其文如能断章,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绝唱》自不必细说,另有申子平往见桃花山访刘仁甫时,路居玙姑处所闻所感也是极尽描摹功夫。
由于历史的局限,该部分有一些攻击义和团和辛亥革命党的议论,甚至还夹杂一些宣扬迷信的资料,我们能够对此予以鉴别和抛弃。
瑕不掩瑜,更价值处,该部分叙述在平阴境内居然有虎存焉,于我心旌不止,看来,是毁高手,更是居毁坏自然之大功。
记下绘形绘声之段,以资闲余细品:黄龙子移了两张小长几,摘下一张琴,一张瑟来。
玙姑也移了三张凳子,让子平坐了一张。
彼此调了一调弦,同黄龙各坐了一张凳子。
弦己调好,玙姑与黄龙商酌了两句,就弹起来了,初起可是轻挑漫剔,声响悠柔。
一段以后,散泛相错,其声清脆,两段以后,吟揉渐多。
《老残游记》读书感悟作文范文10篇(2)
《老残游记》读书感悟作文范文10篇(2)《老残游记》读书感悟范文六无意中翻看《老残游记》,不想竟被吸引住了。
该书说的是一个江湖郎中铁补残云游四方的故事,从地上游至地府,一路记载了老残同志的所见、所闻、所思。
该书长于描写,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个地方。
一是写小玉说书,细节描写活灵活现,通过层层烘托的手法,引人入胜。
二是对趵突泉、泰山的描述,犹如亲临其境,让人有种特别想去当地游历的冲动。
三是对心理的描写,特别是写逸云倾慕三爷那段,把小女生陷入恋爱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
四是书中讲的3个新女性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2个具有林下之风的奇女子玙姑和逸云,均是出世得大道者,犹如云中仙子。
即便稍逊一个层次的环翠,也能从接触的“体面人”分析出人生百态,不能不叫人佩服。
该书名为游记,确实恰如其分。
老残同志生性豁达,又关心疾苦,所以兴之所至,笔则随至,以至于整本书我感觉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鲁迅先生将其称为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教科书上说它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揭露了清官的昏庸比贪官更甚。
这么说当然没错,但我总觉得书中对清官、酷吏和不谙世故读书人的危害揭露太过直接,让人看着不过瘾。
倒是书中只露过一次面的白太守,既有能力,又对官场的人情世故洞彻通透,令人印象深刻。
结合作者刘鹗的经历来看,我认为这本书是因他仕途不顺,借以抒怀寄志更准确些。
正是由于作者仕途不顺,他创造出老残这么一个游离于官场之外,而又能对官场有所影响的理想人物。
又由老残的所见所闻,描绘出理想的官员应该是什么样子。
刘鹗在自序中也说了:“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
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
”这本书正是抒发了他对人生、家国、社会、宗教的种.种感触和情怀。
说老残是理想人物,是因为现实中这种人物基本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老残的一席话,张宫保想纳为幕僚,各级官员对他大开方便之门。
我觉得,敢说和会做之间差了好远,仅仅是因为会说、善说就一路畅通,好像还差了点什么。
《老残游记》读书心得范文5篇
《老残游记》读书心得范文5篇《老残游记》是晚清时的一部社会谴责小说,暴露了晚晴时代封建制度的弊端和阴暗。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老残游记》读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残游记》读书心得篇1《老残游记》是一部颇具读书快感的小说。
薄薄一本小册子,二十来回篇目,读完之后仍有意犹未尽之感。
小说吸引读者之处,有的在情节,有的在语言,有的在环境氛围塑造,有的在作者独特的叙述方式。
而《老残游记》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则在人物的描写。
老残是一个浪迹江湖二十多年的老郎中,不图钱财也不沉溺于美色,没有什么特殊嗜好和理想,仿佛人生的乐趣就只有四处走走与看看。
当然,这样的身份,也是作者为了叙事需要而安排的。
不求钱财酒色,故能随遇而安;身有几样本事,走到哪里也都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交际广泛,便处处皆有故旧照应;和官场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既不为官场所累,又能在必要时借助政府的力量;性格温润平和,走南闯北“吃得开”,古道热肠却尽力而为,终不致成为晚清的愤青。
种种对主角身份的安排和描写,将一个洒脱自由的江湖人形象建立在了我们心中。
而同样的翠环这个角色也由作者之笔活跃于纸上。
翠环这个女子,也是有些意趣的,看她十三回里对于做诗的议论,一段警世真理,偏从天真混沌大字不识的妓女口中说出,别有一番大俗大雅的味道。
这样一个女子,若能调教出来,给铁兄作一风尘小侣,倒是好看。
只是老残似乎对她并不太上心,成婚后教她认字,大约也不很认真,所以翠环上泰山时仍是文盲或半文盲。
不过,翠环的好处在于天真烂漫,倘若一经刀斧变成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模样,只怕连本来那点味道也丢了。
老残和翠环这一段,很有“江湖味”。
“江湖”这个词,原是出于庄子的“相濡以沫,相嘘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
缘到了便在一起,缘尽了便各自分头走。
翠环还多少有些恋恋难舍,老残却似不大在意,或许因为本就没有上心。
他们两人,不像夫妻,不像朋友,不像情侣,倒像是人生路上,搭伴走一程,同路便合,岔路便分,谁也不曾真对那个人动过情。
《老残游记》心得与感悟作文(优秀14篇)
《老残游记》心得与感悟作文(优秀1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insights, normativ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老残游记》心得与感悟作文(优秀14篇)《老残游记》心得与感悟作文题目感悟是一种对于内心感受和外界变化的思考和反思,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
高中读后感作文写作范文汇总:《老残游记》读后感等5篇文集
高中读后感作文写作范文5篇篇一:《老残游记》读后感《老残游记》是晚清时的一部社会谴责小说,暴露了晚晴时代封建制度的弊端和阴暗。
它是十大古典小说白话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本书的作者刘鹗,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他学识广博,在算学、医道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成就。
作者作为一个思想开明,勇于创造的人。
他的人生事业却是艰难坎坷,充满波折的。
本书既是他为国家存亡的担忧,也是他对自己事业的哀叹,刘鹗希望用这本书来唤醒麻木不仁的国人,挽救国家的危亡。
《老残游记》的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韵味。
胡适说过:“《老残游记》最擅长的是描写的技术。
无论写人写景,作者都不肯套用烂调,总想熔铸新词,作实的描写。
”鲁迅说它“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作者写景的特点是自然、逼真、生动。
可以作为优美的散文来读。
比如在描绘济南府的时候用“家家流水,户户垂杨”来写,仅仅八字,就写出了济南的水多,树多的特点。
《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是刘鹗的代表作。
一个偶然机会,有人请刘鹗给《绣像小说》半月刊杂志写小说连载,刘鹗一时兴起,就答应了。
他写《老残游记》,十分潇洒,兴到即写,写得无趣即放,断断续续,时而为之。
192019年起,刘鹗以洪都百炼生为笔名写作的《老残游记》陆续在《绣像小说》杂志上发表。
到十三回因故中止。
后又重载于《天津日日新闻》报上,才完全出版。
《老残游记》全书共20回。
小说以一位人称“老残”走方郎中铁英的游历为主线,通过老残游历的见闻和作为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
他“摇个串铃”浪迹江湖,不入宦途,但是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情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侠胆义肠,尽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
《老残游记》为我们揭露了过去文学作品中很少揭露的“清官”形象。
“清官”玉贤,这个人自以为清廉,不要钱,但埋在他内心深处的目的,甚于赃官的贪图钱财。
玉贤出任曹州府知府“未到一年,站笼站死两千多人,九分半是良民。
”“天天不得空”,群众都畏惧和愤恨他的残忍,道:“这个玉大人真是了不得,赛过活阎王,碰着了就是个死!”。
老残游记读后感15篇
老残游记读后感15篇老残游记读后感(一):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很棒的书——《老残游记》,这本书是取原著里的精粹而著,比起原著更容易理解,情节也更紧凑明快,所以我很喜欢这本书。
《老残游记》,一听名字就应当明白,这是一名叫老残的人旅游时所写的东西。
本书作者刘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先生,清末江苏丹徒人。
他很喜欢科学,一心期望国家富强,但他那些谋求革新的主张,并不能被当时顽固的守旧派理解,最终受诬陷,流放新疆而死,书里的主人公老残,就是刘鹗的化身。
其实,《老残游记》并不全算游记,他是经过描述酷吏的主要政绩,暴露出清代末年政治的黑暗与残暴,表现出民间生活的惨痛。
在这本书里,老残是以医生的身份出现的,总是摇着一串铜铃满街逛,遇见不公事,就上去打抱不平、为民申冤。
老残的第一站就是山东的蓬莱山,老残也是在此地出的名。
他走到一处地方,有个大户,姓黄名叫瑞和,得了一种怪病浑身溃疡,每年都要犯几次病,谁也治不好,那日,老残正好摇着铜铃经过此地,说自我能治,说这是大禹传下来的方子,别的都不管用,黄家半信半疑,就勉强答应试试,结果,还真的药到病除,一向都没再溃疡,老残的医术就此传开。
他之后开始云游四海,遇到了玉贤和刚圣慕两位“清官”,办案从来雷厉风行,但生性残忍,采用严刑峻法,冤枉了不少良民,刚圣慕还危害两条人命,有的当地老百姓胆大,就给老残说说这酷吏的暴行,有的怕招祸上身,就什么也不敢说,老残也是心里着急却什么也不能做,只得干着急。
之后老残还帮忙了一位妇女翠环,因为黄河闹水灾,她的家园被淹没了,被沦为妓女,后经老残相助,逃出了火坑,随老残回江南。
我很喜欢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实况,以及清末那些酷吏“清官”敛财害命的所作所为,这些“清官”描边以清廉为名,实际上却用血腥手段统治和欺压人民。
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很值得一读。
老残游记读后感(二):《老残游记》是一部颇具读书快感的小说。
薄薄一本小册子,二十来回篇目,读完之后仍有意犹未尽之感。
老残游记的读后感(精选19篇)
老残游记的读后感老残游记的读后感(精选19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残游记的读后感(精选1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老残游记的读后感篇1百无聊赖之中,一气看完了《老残游记》,记点文字,算是留个记号。
清末刘鹗的《老残游记》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内容丰富,意蕴深邃,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刘鹗(1857——1909),安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江苏丹徒人。
他留心欧美科学,希望国家富强,曾经参与整治黄河和修建铁路的工作。
后来义和团事起,他贱卖太仓米来赈济灾民,被清廷逮捕,充军新疆而死。
《老残游记》全书共20回,作品通过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在山东行医时的所见所闻,暴露了当时官场的丑闻。
在作品《自叙》中他说:“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他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社会“棋局已残”的现实,为了“补残”,作者从批判现实鲜为人知的现象“清官尤可恨”入手,以挽救垂死的封建主义制度。
小说以老残(实即作者)的见闻为线索,描写了晚清各种社会现象,尤其是对于所谓的清官,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我认为他们实际上是酷吏。
小说结构比较松散,但有些片断写得相当成功。
而且《老残游记》的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韵味。
鲁迅说它“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作者写景的特点是自然、逼真,有鲜明的层次和色彩。
可以作为优美的散文来读。
我以为其文如能断章,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绝唱》自不必细说,另有申子平往见桃花山访刘仁甫时,路居玙姑处所闻所感也是极尽描摹功夫。
由于历史的局限,该部分有一些攻击义和团和辛亥革命党人的议论,甚至还夹杂一些宣扬迷信的内容,我们可以对此予以鉴别和抛弃。
瑕不掩瑜,更价值处,该部分叙述在平阴境内居然有虎存焉,于我心旌不止,看来,人是毁人高手,更是居毁坏自然之大功。
记下绘形绘声之段,以资闲余细品:黄龙子移了两张小长几,摘下一张琴,一张瑟来。
老残游记读后感大全
老残游记读后感大全2020老残游记读后感1《老残游记》是清末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它被鲁迅先生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一般的小说都是揭露贪官之恶的,而《老残游记》则是专门揭露清官之恶的。
小说写了一个被人称为老残的江湖医生铁英在游历中的见闻和作为。
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是老残,他“摇个串铃”浪迹江湖,以行医糊口,自甘淡泊,不入仕宦。
但是,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情人民群众遭受的痛苦。
紧随老残的足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末山东一带社会生活的面貌。
其中,封建官吏大逞淫威,肆意虐害百姓,造起一座活地狱。
老残道听途说有关曹玉贤的“政绩”,然而这些政策里,却有无辜百姓成为玉贤苛刑的牺牲品,而玉贤因此却被山东巡抚加衔晋升。
老残十分气愤,决定为民申冤,打算去省城。
路上因黄河冰冻不化,滞留在齐河县,遇到好友监察御史黄人瑞。
经黄人瑞介绍和撮合,老残用几百两银子,从火坑里救出妓女翠环并纳为妾。
老残从黄人瑞口中得知齐河县有个“清廉得格登登”的县官名叫刚弼,这个人也跟玉贤一样,刚愎自用,主观断案,百姓有冤无处伸。
齐河县东北有个齐东镇,有一户人家,五十多岁的贾老翁,有两男一女。
大儿子三十多岁病死,留下媳妇贾魏氏,二儿子也成了家,只有十九岁的小女儿还没有出嫁。
大儿子去世后,大媳妇经常回娘家,娘家只有老爹一人,这一天,贾魏氏又回娘家,这边贾家却平白无故猝然死去,刚弼不问青红皂白就把魏氏父女二人关入大牢,还动刑逼供,魏家管事为救主人拿了上千两银子到衙门求情,刚弼设下圈套收了银两为凭据,以贿赂官府,以钱抵命的罪名对魏家父女动用严刑,贾魏氏不忍父亲受刑就屈打成招。
刚弼很是得意,准备就此结案。
无辜的魏家父女又要惨死在刚弼手下,老残火速写信给山东巡抚,请省城令牌高明前来审案,结果老残的一封信救活了两条人命,他心中无比快活,但是佳佳是三口人死因不明还是疑案,老残决心搞清真相。
他方药铺拜神甫,东奔西走几经周折才弄清楚,原来是老翁女儿的情夫吴二浪子用一种香草千日醉给害死的,其实这不是毒药,只是活人吃了像死人一样,千日之内若寻来另一种草药还魂草这些人仍能复活。
《老残游记》读后感1000字5篇
《老残游记》读后感1000字5篇《老残游记》,这本书是取原著里的精粹而著,比起原著更容易理解,情节也更紧凑明快,所以我很喜欢这本书。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老残游记》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残游记》读后感篇1毋庸置疑,清官者,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皆因人们拥戴清官、热爱清官。
黑脸的包龙图,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始终是一片惩奷除恶的“大青天”。
奷臣者,遭人唾骂,遗臭万年,皆因人们憎恨奷臣、厌恶奷臣。
残害忠良的秦桧,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永远是跪在岳飞墓前的(前些时候,看到网上传言,秦桧在家乡已站起来了,现在的社会价值取向真得让人迷惘和心寒)。
刘鹗的《老残游记》中写了二个清官,读后,却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第一个“清官”是玉贤。
该人是因为“办强盗办的好”而“补曹州府”(见第三回)。
他办强盗究竟办得怎么样好呢?书中写道:“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遗的景象。
”在《资治通鉴》中有一个描写李世民的故事,也说到“路不拾遗”。
故事名称是《上与群臣论止盗》,发生在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年代,经过是这样的:上(指李世民)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晒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市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贞观之治”时代,李世民是否真得做到路不拾遗了,我们姑且不论。
但是,李世民对“止盗”采用“疏”的方法,让百姓富起来,“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李世民的观点显然是合乎情理的,只是听起来太过于理想化而已。
“穷人”是任何社会都希望消失的,又是任何社会都难以有效消失的。
即便历史发展到现在,经济发达,物质丰富,“穷人”的故事却仍然时有耳闻,此仍由于合理的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
如果果真具备孔子所倡导“天下大同、天下归一”,社会还能否发展,却是真正的令人心存疑虑!我们所要做的是让“穷人”成为“相对穷”,而不是“绝对穷”!玉贤大人对于“止盗”采用却是与李世民截然相反的方法,他用的是“堵”。
近代小说《老残游记》的观后感5篇
近代小说《老残游记》的观后感5篇近代小说《老残游记》的观后感范文1早在上学时,因学过一篇〝白妞说书〞的文章,知道了《老残游记》这本书,乃〝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那时节对描写白妞眼睛的〝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这一段,印象非常深,可直到昨日才将整本小说读完,看那续集竟是残篇,正读得入迷时却煞了尾,不免心里惆怅,竟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许久都无的感觉.小说对晚清的社会现实做了深刻揭露.尤其对酷吏的描画,端的是入木三分.酷吏们顶着清官的帽子,却残忍暴虐,草菅人命,双手沾满老百姓的鲜血,比那贪官尤其可鄙.那白太尊,有人在背后说了两句他的坏话,便捉了来说他谣言惑众,用站笼站死.衙门口的十二个站笼竟无一日是得闲的,真真是比地狱还可怕.小说还描绘了黄河决堤的景象,有书生竟用千年前贾让的《治河策》向抚台献计治黄河,那堤里的几十万人在决堤时都成了浮殍.社会逼良为娼,衙门胡乱断案,真个是民不聊生.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书中二位女性的形象.一位玙姑,一位逸云.玙姑系山中隐士之女,清丽可人,不仅通经典,且擅琴技,与黄龙子用琴瑟合奏一曲《海水天风》,让人徜恍迷离,心为之醉,仿佛那琴曲就在耳边回荡.书中描写颇得音律之三昧,让人心生想往.想那雪月山中,佳人高士在旁琴瑟和鸣一曲,此之境界岂非人生之一大乐事欤?逸云是那泰山斗姥宫的姑子,却豁达洒脱,深契佛之妙理,已然是位开悟得道的活佛.逸云初时爱那任三爷,爱他的人.爱他的钱,爱得死去活来,后来忽然醒悟,抛却那利欲的折磨,自后便逍遥自在解脱了.她的那段关于除去〝我相人相〞的〝变〞法,活生生的一段修道次第文,形象通俗,倒真的是十分难得了.且看她怎样修道的:她〝十二三岁时也没有男女相,到了十四五岁初开知识开始喜欢男人了,却是美男子,如天津捏的泥人子,或者戏子唱小旦的,觉得他实在是好.到了十六七岁,就觉得这一种人真是泥捏的绢糊的,外面好看,内里一点儿没有;必须有点斯文气,或者有点英武气,才算个人,这就是同任三爷要好的时候了.再到十六八岁,就变做专爱才子英雄,看那报馆里做论的人,下笔千言,天下事没有一件不知道的,真是才子!又看那出洋学生,或者看人两国打仗要去观战,或者自己请赴前敌,或者借个题目自己投海而死,或者一洋枪把人打死,再一洋枪把自己打死,真是英雄!后来细细察看,知道那发议论的,大都知一不知二,为私不为公,不能算个才子.那些借题目自尽的,一半是发了疯痰病,一半是受人家愚弄,更不能算个英雄.只有像曾文正,用人也用得好,用兵也用得好,料事也料得好,做文章也做得好,方能算得才子;像曾忠襄自练一军,救兄于祁门,后来所向无故,团守雨花台,毕竟克复南京而后己,是个真英雄!再到十89岁又变了,觉得曾氏弟兄的才子英雄,还有不足处,必须像诸葛武侯才算才子,关公.赵云才算得英雄;再后觉得管仲.乐毅方是英雄,庄周.列御寇方是才子;再推到极处,除非孔圣人.李老君.释迦牟尼才算得大才子.大英雄呢!推到这里,世间就没有我中意的人了.既没有我中意的,反过来又变做没有我不中意的人,这就是屡变的情形.〞这屡变的情形不正是她不断舍弃小我推而广之到无我的大我吗?她觉得孔圣人.李老君.如来才算得大才子.大英雄,就在精神层面与之契合如一了.且看她道成后的光景:〝近来我的主意把我自己分做两个人:一个叫做住世的逸云,既做了斗姥宫的姑子,凡我应做的事都做.不管什么人,要我说话就说话,要我陪酒就陪酒,要搂就搂,要抱就抱,都无不可,只是陪他睡觉做不到;又一个我呢,叫做出世的逸云,终日里但凡闲暇的时候,就去同那儒释道三教的圣人顽耍,或者看看天地日月变的把戏,很够开心的了〞.这一段的描写,活脱脱就是开悟者或叫佛菩萨的思想精神境界了.某禅师云:那边会了,却来这边行脚.那对圣界的意识了然了,与绝对本体契合了,这颗真心如如不动了,但肉身还在,日常应用还要进行,佛菩萨还要实施六度万行累积功德,拯救众生于苦海.逸云说〝把我自己分做两个人〞,这叫〝意识分离,凡圣同体〞.岳明在《禅,通向绝对本体》一书里即持此种观点.如今从〝逸云〞的口里,再次形象印证了此种观点,也即是〝禅〞的奥秘.这一篇〝情〞之进化文,也是修道的进阶文,次第阶段.道成后的光景均了了分明,但需知看时明白,做时难.心性的修炼岂是一朝一夕能成的?人的意识仿佛那滚滚不息的大河,要能〝行住坐卧皆亦禅〞,要能〝无住生心〞,谈何容易?这本书到这个光景才看完,也算有缘.看到逸云这一段感慨良多,胡乱书之,不知所云.近代小说《老残游记》的观后感范文2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很棒的书——《老残游记》,这本书是取原著里的精粹而著,比起原著更容易理解,情节也更紧凑明快,所以我很喜欢这本书.《老残游记》,一听名字就应该知道,这是一名叫老残的人旅游时所写的东西.本书作者刘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先生,清末江苏丹徒人.他很喜欢科学,一心希望国家富强,但他那些谋求革新的主张,并不能被当时顽固的守旧派接受,最后受诬陷,流放新疆而死,书里的主人公老残,就是刘鹗的化身.其实,《老残游记》并不全算游记,他是通过描写酷吏的主要政绩,暴露出清代末年政治的黑暗与残暴,表现出民间生活的惨痛.在这本书里,老残是以医生的身份出现的,总是摇着一串铜铃满街逛,遇见不公事,就上去打抱不平.为民申冤.老残的第一站就是山东的蓬莱山,老残也是在此地出的名.他走到一处地方,有个大户,姓黄名叫瑞和,得了一种怪病浑身溃疡,每年都要犯几次病,谁也治不好,那日,老残正好摇着铜铃经过此地,说自己能治,说这是大禹传下来的方子,别的都不管用,黄家半信半疑,就勉强答应试试,结果,还真的药到病除,一直都没再溃疡,老残的医术就此传开.他接着开始云游四海,遇到了玉贤和刚圣慕两位〝清官〞,办案从来雷厉风行,但生性残忍,采用严刑峻法,冤枉了不少良民,刚圣慕还危害两条人命,有的当地老百姓胆大,就给老残说说这酷吏的暴行,有的怕招祸上身,就什么也不敢说,老残也是心里着急却什么也不能做,只得干着急.后来老残还帮助了一位妇女翠环,因为黄河闹水灾,她的家园被淹没了,被沦为妓女,后经老残相助,逃出了火坑,随老残回江南.我很喜欢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实况,以及清末那些酷吏〝清官〞敛财害命的所作所为,这些〝清官〞描边以清廉为名,实际上却用血腥手段统治和欺压人民.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很值得一读.近代小说《老残游记》的观后感范文3这本书看了很多遍了.最早是语文书里面的《大明湖听书》这个编目.年少时哪里知道这文章的好处,虽然描写白妞的说书是那样的极尽渲染之能事.后来有了几本书在肚子里面打底子,再于暇时认真的从头看起,细品下来,滋味竟是那么的悠远绵长.老残,这名字便有一股子不流于世俗的孤傲,萧然.不是在世道上经历过几个起跌的,哪里能够如此?其实这本书并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游记,最著名的有《徐霞客游记》在那里呢.其实他可以和《格列佛游记》相类比.对现实的不满,《格列佛游记》可以天马行空到幻境之中找到寄托,但是老残,还是现实的,他没有神游天外,他想在夹缝里面找到生存的空间.老残其实不是避世的,他是入世的,虽然摇着串铃,不愿意做官,但是摇串铃的时候看到的是国计民生,虽然没有入仕,但是交接的都是官场上的人物,谈的都是治国平天下的策略.说实在的,在这篇所谓的游记里面,看到最后,心痛的成分多,灰心的成分更多.作为一个山野之人,有济世之心,那是最苦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便是想尽一切可想的办法,又能解决几何?最后,往往只剩下一肚皮的不合时宜.所以老残最后还能尽享隐居之乐,那真是上苍的眷顾了.近代小说《老残游记》的观后感范文4《老残游记》是一部颇具读书快感的小说.薄薄一本小册子,二十来回篇目,读完之后仍有意犹未尽之感.小说吸引读者之处,有的在情节,有的在语言,有的在环境氛围塑造,有的在作者独特的叙述方式.而《老残游记》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则在人物的描写.老残是一个浪迹江湖二十多年的老郎中,不图钱财也不沉溺于美色,没有什么特殊嗜好和理想,仿佛人生的乐趣就只有四处走走与看看.当然,这样的身份,也是作者为了叙事需要而安排的.不求钱财酒色,故能随遇而安;身有几样本事,走到哪里也都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交际广泛,便处处皆有故旧照应;和官场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既不为官场所累,又能在必要时借助政府的力量;性格温润平和,走南闯北〝吃得开〞,古道热肠却尽力而为,终不致成为晚清的愤青.种.种对主角身份的安排和描写,将一个洒脱自由的江湖人形象建立在了我们心中.而同样的翠环这个角色也由作者之笔活跃于纸上.翠环这个女子,也是有些意趣的,看她十三回里对于做诗的议论,一段警世真理,偏从天真混沌大字不识的妓女口中说出,别有一番大俗大雅的味道.这样一个女子,若能调教出来,给铁兄作一风尘小侣,倒是好看.只是老残似乎对她并不太上心,成婚后教她认字,大约也不很认真,所以翠环上泰山时仍是文盲或半文盲.不过,翠环的好处在于天真烂漫,倘若一经刀斧变成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模样,只怕连本来那点味道也丢了.老残和翠环这一段,很有〝江湖味〞.〝江湖〞这个词,原是出于庄子的〝相濡以沫,相嘘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缘到了便在一起,缘尽了便各自分头走.翠环还多少有些恋恋难舍,老残却似不大在意,或许因为本就没有上心.他们两人,不像夫妻,不像朋友,不像情侣,倒像是人生路上,搭伴走一程,同路便合,岔路便分,谁也不曾真对那个人动过情.整本书中最令我难忘的一句描写是〝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这段描写着实奇妙,古往今来描写人的眼睛有多种比喻,但把人眼睛描写成水银的却是第一次见,但却又十分具有画面感,仿佛一读完自己的眼前就有一双圆润发亮的眼睛.续书篇末写到了阴司地狱,第七回里,老残对申东造说,〝先往东昌府访柳小惠家的收藏,想看看他的宋.元版书,随后即回济南省城过年.再后的行踪,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了.〞数月之后的人事际遇皆无法预计也不做考虑,未来的一切好似有计划却又好似手中沙般把握不住,最后心如清风,卷沙而走,这样朦胧而又随遇而安的人生状态也不错.近代小说《老残游记》的观后感范文5今天看老残游记,读到老残拿了药水去救人,看看头上的题目,想必人是被救了,就打算翻过去几页看下一回,不料下一回就是老残续集了,就不打算看了.这是本好书,淡淡的科技色彩杂列在其中,使之比起其它的明清小说来,清新异常.如果不是_20年之后我国文化翻天覆地的一种改革方式,我国的知识分子可能不会像今天这样子,大部分是〝有知识无文化〞,而成为老残这样的人.老残是一个热爱科技的人,而且不辞辛苦,愿意身体力行.作者自称〝燕北闲人〞,状物描景很有点朴拙淡雅的情景.他写得大概也都是北方的景致.文中一些情景,境界还是蛮好的,比如写黑妞白妞唱曲,店小二还评价说〝撂在地上摔三截儿〞(形容其音高,,似乎以前又有人形容的时候,用〝音细若发,直干云霄〞的,好像音高了,就很轻,能够飘上天或者冲上天).比如雪夜宿玙姑家,听玙姑演说佛道儒三家的异同,又听玙姑黄龙子等的〝交响乐〞一段,让人如入天堂,写玙姑颇有林下风范,想必是作者心目中第一等女子了.只是临走的时候,黄龙子又玄不唧唧的说了一些预言,挺无聊的.写翠花翠环的一段,也特别有意思,了解一些社会人情世态.这三段,算是正好写了三个社会等级的女子.玙姑一等,是自由身自由心的;白妞一等,是唱曲谋生的;翠环一等,则是最下等的,最苦的一种.作者对黄河作堤造成的百姓流离之苦,通过翠环的口,写得如此细致,让我这个从没有经历过什么苦的人为之唏嘘.这本书我之所以去看,是因为高中的时候,偶然看到好像朱自清还是谁,说他初中时候看得课外书中最喜欢的.所以就去看,是比较信任他们的话.这一次去看,却发现原来我去年看过的,至少看过前五回.可见我去年看书都没有留下什么印象.真是可恶!近代小说《老残游记》的观后感范文。
读《老残游记》有感10篇
【篇一】贪官可恶,人神共愤之。
但如果有人对你说,清官也有可恨之处,你可能会一时难以理解。
鲁迅先生所推崇并且谓之以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恰恰抛出了这样的观点,刘鹗在书中提到两个案例,并且在自述中写道:“赃官可恨,人人知之。
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
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目所见,不知凡几矣。
”“清廉人原是最令人佩服的,只有一个脾气不好,他总觉得天下都是小人,只他一个人是君子。
这个念头最害事的,把天下大事不知害了多少。
”第一个“清官”是玉贤。
是一心为升官,急于干出一番政绩来,以博取上级欢心,因此以残酷治民,是一个实足的“酷吏”。
第二个“清官”是刚弼。
却不为升官,以“清廉自命”。
此人清廉确也真得清廉,然而,此人却是刚愎自用,却又昏庸无能之辈。
他审讯贾家十三条人命的巨案,由于贾家的亲家魏家佣人急于想救出自己东家,就对刚弼进行巨额贿赂,刚弼凭此就主观臆断,判定魏氏父女是凶手,严刑逼供,铸成骇人听闻的冤狱。
他的逻辑是“这魏家既无短处,为什么肯花钱呢?卑职一生就没有送过一个人钱。
”刘鹗所写的“清官”昏庸残暴,实非“清官”也,这些人充其量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而已。
但对我们重新审视“贪官”的定义有一定启示作用。
可能因为“贪”字含“贝”,又或者古往今来出现无数的贪财之官,世人往往把贪官等同于贪财之官。
事实上这是以偏概全,它忽视了一些“贪名”的人的存在。
曾被雍正赐予“天下第一巡抚”的诺敏,为官清廉,不贪财、不谋私、口碑好、人缘好,但是在处理“国库亏空”一事上弄虚作假、贪求政绩,最后雍正痛下杀手。
诺敏之死,实乃咎由自取。
他虽不贪财,但却贪名——打着为皇上排忧的幌子,干着为自己捞政绩、骗荣誉的勾当。
可见,贪财当然不可取,如此贪名亦则不可取。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首先就要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洁身自好,拒绝诱惑,不做“贪财之官”,亦不做“贪名之官”。
《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感悟范文
《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感悟范文《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感悟范文1通读全书,你会惊叹刘鹗对于自己作品体裁定位的洒脱与随意。
正篇加续集短短二十九回,小说的身份屡屡变换。
一个世纪前的刘鹗仿佛和一个世纪后的文学评论家们较上了劲:你说我是世情小说,我偏给你来个断案;你刚把我划进公案小说,我这里奇峰陡起,再掺和点神怪色彩;你要开始讲神魔小说,我又谈情说爱起来……一套迷踪拳从头忽悠到底。
首叙述老残一梦,见海上一船将沉,水手在那里趁火打劫,抢夺乘客财物。
有一种人又高谈阔论演说,煽动船上人反抗,结果“不过用几句文明的话头骗几个钱用用罢了”。
老残去献罗盘救人,反被诬为汉奸,只好落荒而逃。
这种谴责小说笔法,状物要影射时局,故而倘恍迷离,未辨梦醒,乃当时几十年间文坛惯用的手段。
第二回主写明湖湖边美人绝调,说两个小姑娘说书精彩,曲调优美,摄人心弦,声音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声音虚无缥缈,峰回路转,听后余音绕梁而三日不绝,宛如天籁之音,实在是完美的描写,从这回我们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刘鹗优美的文笔,无可挑剔。
从第三回至第六回,作者称为“玉贤传”(六回原评),一反传统批赃官之恶而揭清官之恶,“清官之可恨,或尤甚于赃官”,突出表现了表面上是清官,实际上却比赃官更可恶的玉大人,表达出作者对社会黑暗的新观察和新观念。
后文老残继续游历,在黄河遇到冰封河面被阻,遇黄仁瑞,救翠环,了解到黄河漫堤的惨剧。
设计谋,识真相,为齐河县十三口人命案查明真相,解救了魏家翁媳,救活了众人,惩治了酷吏刚弼、花花公子吴二,让人拍手称快!书看完了,余音绕梁,主人公的经历引人入胜却偏偏娓娓道来,不觉间让人忘却俗尘,神清气爽。
《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感悟范文2这本书是在暑假读的,其实,暑假花点时间读几篇比较有意思的名着是很不错的,我是在朋友的介绍下读了刘鹗写的《老残游记》,颇有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5篇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1最近好象有点懒,只是草草地读几页书,有时连字都没认清,就过去了。
可还是一股子热情地在那里读。
没办法,在这个世界上,书这个朋友不想抛弃我,尽管我多么地一厢情愿。
《老残游记》到底说什么,序言便有天下一哭之说,我要说这本书是刘鄂先生对社会,对人生,对儒道佛三家的一点感悟,那只从日边来的破船不就是日渐没落了大清帝国吗?正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世,那个老残先生不想做官,却含情脉脉地奔走于官民之间,起着所谓救民于水火的作用。
法纪乱了,一个郎中也成了改变官民关系的纽带。
唉!一个老残,就是三头六臂,你又能救得了谁呢?书中所谓与姑和黄龙子的一段大论,还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有道,有儒,有佛,很开人耳目。
只是世人看世事,只看到了问题的方一个面,忽略了另一方面,好了坏了,兴了衰了,吉了凶了,死了生了,多了一个做梦的好由头。
心静了,什么事情看淡了,就什么也没了。
美中不足的是,狗尾续貂,刘鄂先生在续集里又加了阴司一游的'话头,劝人向善的初衷令人敬佩,只是那十殿阎王总让觉得象光头上带的假发,多少令人有假的一种感觉,前脚还信誓旦旦地说儒学的门面大,而佛道总拿出些鬼神来吓唬人,言尤在耳,后面就弄出磨人的石磨来,好不可笑。
书中那个可恨的玉太守和刚弼官长,还是给我的警示作用最大,一片“好心”,多少坏事,一个拿民命换官,一个拿民命显智。
“你们都是小人,就我一个正人君子。
”不走群众路线,往往走上历史的反动,成了孤家寡人。
太刚,太柔,都不是处世良方。
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2寻踪晚清风土,踏迹官场沉浮,追逐侠客视野,畅饮百态人生,《老残游记》和《葬花海》《二十年目睹之怪状》《官场现形记》并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老残游记》作者刘鹗( 1856——1909)乃晚清才子,博识甚广,本书深挖晚清社会矛盾,小说直观的展示了晚清的风土民俗,官态时弊。
一个孤胆郎中铁英(老残)的梦境开始,以老残的行踪为线索贯穿全文。
蓬莱仙山湖光山色诱人,老残同友前往却发现危船,好心救船反遭暴击,船毁人溺,老残从梦中惊醒,梦之所向,行之所至。
老残前往济南观湖光楼阁,泉景水色,在一次出诊时无意结识济南名流,为宫保(官职)赏识,时值黄河水患,欲留老残得治水良策,奈何老残忘却名利,推官辞礼,夜走曹州。
曹州扶台玉尊为酷吏,虽清廉却施暴政,苛政之下曹州虽无盗案,却也民不聊生,人人惶恐自危,玉尊所抓盗犯十之七八乃是良民,冤或重刑,衙门十二台牢笼,月月饱满,日日死尸,奈何这玉尊在外官名却极好,宫保欲推荐其升值,老残至此,慨曰:官员无才便是德,妄有才之人,为名利而做官,国乱强盗作案有三四,酷吏做案却有七八,遂修书至宫保劾之。
时遇以曹州县官,与其辩进退,出治盗之良策,寻退世江湖高人以威名震盗。
老残回省城路过齐河县,巧遇黄河冰凌,无法渡河,住店之时又遇见省中官吏,交谈欢悦,吏要二妓,与老残弹唱取乐,此二女却泪如涌泉,诉其故,原来黄河大水,家破人亡,为生计去青楼为娼,吏欲赎之,却是官名在身难以现身,老残只好代为效劳,吏有心,却也成全老残一桩没事,嫁为残妻。
此事之后又道齐河冤案,大户贾家一十三口被灭门,唯有一女幸存,原来此女与外人有染,自残全家,却嫁祸给已故哥哥的嫂子魏家,案情重大,省府派酷吏刚弼审案,刚弼自持,重刑魏家妇女,女不忍其父受刑,签字画押,即等凌迟,老残闻之,夜信宫保,祈明官重审,不日,明官白公半日断冤案,其后老残又助县官巧擒元凶,遂携妻游走江南。
念今日时政,名曰法制,实为人治,官僚吃喝嫖赌比封建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冤案非一把手批示,难以昭雪,与封建又是何等相似,虽无酷吏,却有暴政,官员为盗,乱国乱政者十有89。
古之翰林之学士,虽未愚忠却深悟孔孟之道,书生意志,乃属初生牛犊,而世下文人墨客莫不是拍须溜马,剽窃抄袭,丹心孺牛之辈何其罕见。
《老残游记》中妓女有言:文人在妓女面前作诗非怀才不遇,即风花雪月,想今日文人官报作唱莫不是大唱赞歌,拍须求职,为政者却也沉溺其中,何如娼妓?此乃粪青偏激之言,可做笑谈。
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3《老残游记》是一部颇具读书快感的小说。
薄薄一本小册子,二十来回篇目,读完之后仍有意犹未尽之感。
小说吸引读者之处,有的在情节,有的在语言,有的在环境氛围塑造,有的在作者独特的叙述方式。
而《老残游记》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则在人物的描写。
老残是一个浪迹江湖二十多年的老郎中,不图钱财也不沉溺于美色,没有什么特殊嗜好和理想,仿佛人生的乐趣就只有四处走走与看看。
当然,这样的身份,也是作者为了叙事需要而安排的。
不求钱财酒色,故能随遇而安;身有几样本事,走到哪里也都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交际广泛,便处处皆有故旧照应;和官场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既不为官场所累,又能在必要时借助政府的力量;性格温润平和,走南闯北“吃得开”,古道热肠却尽力而为,终不致成为晚清的愤青。
种种对主角身份的安排和描写,将一个洒脱自由的江湖人形象建立在了我们心中。
而同样的翠环这个角色也由作者之笔活跃于纸上。
翠环这个女子,也是有些意趣的,看她十三回里对于做诗的议论,一段警世真理,偏从天真混沌大字不识的妓女口中说出,别有一番大俗大雅的味道。
这样一个女子,若能调教出来,给铁兄作一风尘小侣,倒是好看。
只是老残似乎对她并不太上心,成婚后教她认字,大约也不很认真,所以翠环上泰山时仍是文盲或半文盲。
不过,翠环的好处在于天真烂漫,倘若一经刀斧变成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模样,只怕连本来那点味道也丢了。
老残和翠环这一段,很有“江湖味”。
“江湖”这个词,原是出于庄子的“相濡以沫,相嘘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
缘到了便在一起,缘尽了便各自分头走。
翠环还多少有些恋恋难舍,老残却似不大在意,或许因为本就没有上心。
他们两人,不像夫妻,不像朋友,不像情侣,倒像是人生路上,搭伴走一程,同路便合,岔路便分,谁也不曾真对那个人动过情。
整本书中最令我难忘的一句描写是“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这段描写着实奇妙,古往今来描写人的眼睛有多种比喻,但把人眼睛描写成水银的却是第一次见,但却又十分具有画面感,仿佛一读完自己的眼前就有一双圆润发亮的眼睛。
续书篇末写到了阴司地狱,第七回里,老残对申东造说,“先往东昌府访柳小惠家的收藏,想看看他的宋、元版书,随后即回济南省城过年。
再后的行踪,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了。
”数月之后的人事际遇皆无法预计也不做考虑,未来的一切好似有计划却又好似手中沙般把握不住,最后心如清风,卷沙而走,这样朦胧而又随遇而安的人生状态也不错。
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4这本书看了很多遍了。
最早是语文书里面的《大明湖听书》这个编目。
年少时哪里知道这文章的好处,虽然描写白妞的说书是那样的极尽渲染之能事。
后来有了几本书在肚子里面打底子,再于暇时认真的从头看起,细品下来,滋味竟是那么的悠远绵长。
老残,这名字便有一股子不流于世俗的孤傲,萧然。
不是在世道上经历过几个起跌的,哪里能够如此?其实这本书并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游记,最著名的有《徐霞客游记》在那里呢。
其实他可以和《格列佛游记》相类比。
对现实的不满,《格列佛游记》可以天马行空到幻境之中找到寄托,但是老残,还是现实的,他没有神游天外,他想在夹缝里面找到生存的空间。
老残其实不是避世的,他是入世的,虽然摇着串铃,不愿意做官,但是摇串铃的时候看到的是国计民生,虽然没有入仕,但是交接的都是官场上的人物,谈的都是治国平天下的策略。
说实在的,在这篇所谓的游记里面,看到最后,心痛的成分多,灰心的成分更多。
作为一个山野之人,有济世之心,那是最苦的。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便是想尽一切可想的办法,又能解决几何?最后,往往只剩下一肚皮的不合时宜。
所以老残最后还能尽享隐居之乐,那真是上苍的眷顾了。
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5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很棒的书——《老残游记》,这本书是取原著里的精粹而著,比起原著更容易理解,情节也更紧凑明快,所以我很喜欢这本书。
《老残游记》,一听名字就应该知道,这是一名叫老残的人旅游时所写的东西。
本书作者刘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先生,清末江苏丹徒人。
他很喜欢科学,一心希望国家富强,但他那些谋求革新的主张,并不能被当时顽固的守旧派接受,最后受诬陷,流放新疆而死,书里的主人公老残,就是刘鹗的化身。
其实,《老残游记》并不全算游记,他是通过描写酷吏的主要政绩,暴露出清代末年政治的黑暗与残暴,表现出民间生活的惨痛。
在这本书里,老残是以医生的身份出现的,总是摇着一串铜铃满街逛,遇见不公事,就上去打抱不平、为民申冤。
老残的第一站就是山东的蓬莱山,老残也是在此地出的名。
他走到一处地方,有个大户,姓黄名叫瑞和,得了一种怪病浑身溃疡,每年都要犯几次病,谁也治不好,那日,老残正好摇着铜铃经过此地,说自己能治,说这是大禹传下来的方子,别的都不管用,黄家半信半疑,就勉强答应试试,结果,还真的药到病除,一直都没再溃疡,老残的医术就此传开。
他接着开始云游四海,遇到了玉贤和刚圣慕两位“清官”,办案从来雷厉风行,但生性残忍,采用严刑峻法,冤枉了不少良民,刚圣慕还危害两条人命,有的当地老百姓胆大,就给老残说说这酷吏的暴行,有的怕招祸上身,就什么也不敢说,老残也是心里着急却什么也不能做,只得干着急。
后来老残还帮助了一位妇女翠环,因为黄河闹水灾,她的家园被淹没了,被沦为妓女,后经老残相助,逃出了火坑,随老残回江南。
我很喜欢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实况,以及清末那些酷吏“清官”敛财害命的所作所为,这些“清官”描边以清廉为名,实际上却用血腥手段统治和欺压人民。
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很值得一读。
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