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
《维护生态平衡》优秀教案
![《维护生态平衡》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a26bb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2.png)
《维护生态平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知道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习生态学知识,提高环保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保护生态的方法与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态平衡的概念、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生态失衡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保护生态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生态平衡的概念、重要性、保护方法等。
2. 案例资料:典型生态失衡案例。
3. 小组讨论卡片:列出保护生态的措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生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态平衡。
2. 讲解生态平衡的概念:介绍生态平衡的定义、特点。
3. 讲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阐述生态平衡对人类、动植物生存的影响。
4. 分析生态失衡案例:展示典型生态失衡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其原因和后果。
5. 讲解保护生态的方法与措施:介绍保护生态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6. 小组讨论:分发小组讨论卡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保护生态的措施。
7. 总结: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关爱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8.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态平衡相关知识。
9. 板书设计:生态平衡概念:……重要性:……保护方法:……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对生态平衡概念的理解和保护生态的意愿。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提出解决方案的创新性。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检查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环保活动,如植树、垃圾分类等,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生态保护知识和实际案例。
3. 安排学生参观生态保护区或环保企业,加深他们对生态平衡保护的认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7539741eb91a37f1115c4a.png)
《生态平衡》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导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2、能够做一个生态瓶,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
3.知道生态平衡破坏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4.知道一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行为。
5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
重难点:通过大量事例和探究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性,懂得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态瓶、收集到的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
了解生态农业、蓝色农业等生态工程。
导入:请学生观察生态瓶,启发提问:你观察到生态瓶里有什么生物?不给小鱼喂食,小鱼能活吗?为什么?(能活,水草通过光合作用释放供小鱼呼吸的氧气,小鱼产生供水草生长的二氧化碳。
小鱼的粪便又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的条件。
小鱼的生长离不开水草、水、阳光、空气。
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瓶自身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板书生态系统。
欣赏图片:森林里的生物和空气、阳光、水等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草原上的生物和环境之间同样也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师:看了图片你有何感受?(大自然美丽又和谐)生态系统内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生态平衡。
板书课题:生态平衡。
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后你了解到什么?(大自然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如果人为的破坏大自然长期形成的食物链中的某一环节,会发生什么现象?出示老鹰、兔子和草的食物关系图片,学生思考并讨论回答。
接着出示课本中的文字。
(自然界长期形成的事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学生读两遍。
师:日常生活中,生态平衡经常遭到人为的破坏。
下面我们根据课下预习的学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合作探究一的问题。
做好在班内展示的准备。
屏幕出示交流的要求。
达标检测1.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做()。
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设计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设计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d719d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9.png)
教案设计: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知道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2. 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依赖关系3. 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4. 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与措施三、教学重点:1. 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2. 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依赖关系四、教学难点:1. 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2. 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与措施五、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 学生分组活动材料3. 相关阅读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2. 学生分享对生态平衡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生态平衡(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有什么特点?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讲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
3. 教师展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相互依赖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依赖关系。
三、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生态平衡?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讲解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与措施。
四、实践与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并总结材料内容。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保护生态平衡的理念?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生态系统中相互依赖关系的认识。
3. 学生对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与措施的了解。
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设计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设计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6a050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7.png)
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设计(教科版)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知道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2. 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学会从自身做起,维护生态平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2. 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及如何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难点:1. 生态平衡的内在机制。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维护生态平衡。
第一章:生态平衡的概念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2.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讨论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2. 讲解生态平衡的含义,解释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3. 分析实例,让学生感受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态平衡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态系统中生物相互依赖关系的认识。
第二章: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教学内容: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2.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过程:1. 讨论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正面影响,如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物等。
2.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如污染、过度开发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日常生活做起,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影响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态度。
第三章:观察生态平衡教学内容:1. 培养学生观察生态环境的能力,学会从身边发现生态平衡的例子。
2. 引导学生思考生态平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1. 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发现生态平衡的例子。
2. 分享观察成果,讨论生态平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维护生态平衡》教案
![《维护生态平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cc046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e.png)
《维护生态平衡》教案《维护生态平衡》教案「篇一」维护生态平衡教案篇一:维护生态平衡教案陈三稿维护生态平衡【教学目的】科学概念: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2、了解并区分概念“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为维护生态平衡,明确应该做些什么和怎么做。
【教学重点】:应用已学知识解释维护生态平衡的原理。
【教学难点】:解释并推断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因,继而进一步解释并推断我国北方频繁引发沙尘暴的原因。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张美丽的大草原,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大草原上,绿意盎然,到处都是生机,你们说说看,有哪些动物生存在这片草原上呢?预设:兔、牛、羊、老鹰、秃鹫、狼2、嗯,有如此多的动物生活在这片草原上,我们能想象它们生活得怎么样子?预设:很快乐,很自在,很和谐。
3、对,他们生活在同一片草原上,相互关联,已经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我们把这样的一个生物群体称为了生物群落。
Ppt出示生物群落概念。
二、区分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1、它和我们之前学得那个概念比较像啊?预设:生态系统。
2、好的,我们把它也请出来,一起来区分辨认一下。
生汇报:3、那谁包括得范围更大呢?预设:生态系统。
三、生态失衡原因分析1、好的,我们继续回到这片草原,假设这里只生存了草、兔、鹰三种生物,(板书草兔鹰),它们有什么关系呢?(食物链),在自然状态下,不受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可能鹰少了,那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兔子多了,草少了,兔子又减少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它们又达到了平衡)同样,如果兔子少了,会怎么样?(一部分鹰因为吃不到食物,饿死了,而草得变多了,兔子的天敌少了,食物丰富,兔子逐渐增多,慢慢地,又达到了一个平衡,)是的,那时,它们三者总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当中,这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生态平衡。
最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doc
![最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f502414852458fb770b56db.png)
维护生态平衡授课教师:王欣艳【科学探究】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草原上的生态平衡关系和沙尘暴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草原上的生态平衡关系和沙尘暴成因,知道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思想。
【科学知识】知道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教学准备】有关草原和沙尘暴的图片、影视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出示天平、挑担、婴儿学走路、体育运动平衡木图片,这些照片有什么共同点?(都需要保持平衡)生活中,平衡无处不在,与我们息息相关。
那么生态系统需不需要保持平衡呢?一旦失衡,又会引发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讨有关生态平衡的问题。
板书课题:“生态平衡”。
(二)探究草原的生态平衡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自然用它那神奇的手,为我们绘制出一幅幅美好和谐的画卷。
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原。
出示多媒体:学生观赏草原。
看到这草原,你有何感受?——生交流2、在这样美丽的大草原上生活着许多动物,学生举例。
(出示草--兔--雄鹰图)绿草、野兔、老鹰他们之间有联系吗?3、看到这条食物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1)设想一下,如果鹰少了会怎样?(2)兔子少了会怎样?(3)绿草少了会怎样?(4)这都是为什么呢?4、刚才,我们假想了草原上许多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后果。
那么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草原上鹰、兔、草的减少?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动物和绿草在减少吗?是谁使得他们的数量在减少?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的减少或草的减少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播放视频——完成填空——教师小结——板书“维护”(三)认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1、探究沙尘暴成因。
人类无视自然法则,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播放“沙尘暴”录像。
(1)你们看后:有什么感受?(2)是人类的哪些干扰引发了草原的生态失去平衡?(3)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4)这些行为的最终结果又是什么?2、资料补充说明。
8.《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5篇(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8.《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5篇(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0b48613c850ad02de80416b.png)
8.《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学生将把研究的视角推广到真实的大自然中,具体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推测草原上某种动植物增减后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建立生物群落的概念。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实验已经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所了解,由此,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让学生对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与沙尘暴的危害有所直观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讨论展开激烈的争辩,说说各自的你能为我们的环境做些什么呢?学生集思广益答案丰富多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
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二、草原的生态平衡: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
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学生画出)2.设想一下:(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发表意见。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在书19面表示出来。
(可启发;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3)最终结果是什么?3.小结: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教案设计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42dbb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7.png)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维护生态平衡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行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表现2. 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3. 维护生态平衡的方法与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态平衡的概念、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维护生态平衡的方法与措施。
2. 难点:生态平衡的内在机制、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具体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态平衡的概念、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维护生态平衡的方法与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设计相关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行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态平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讲解生态平衡的概念:介绍生态平衡的定义、特点及其表现。
3.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讲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及其表现。
4. 案例分析:展示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维护生态平衡,引导学生提出具体措施。
6. 总结讲解:归纳维护生态平衡的方法与措施。
7. 实践活动: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学生对生态平衡的认识。
9.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生态平衡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教学内容1. 生态环境问题的实例分析2. 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3. 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的实例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 难点: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
八、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实例,让学生了解现实中的生态平衡问题。
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设计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设计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6e63a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0.png)
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设计(教科版)教学目标:1. 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认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
2. 学会从身边的事例中分析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3. 掌握维护生态平衡的方法,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生态平衡的概念及重要性。
2. 维护生态平衡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生态平衡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维护生态平衡。
第一章:生态平衡的概念1.1 教学内容:介绍生态平衡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2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生态平衡的理解。
1.3 教学活动:a) 教师出示生态平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b)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生态平衡的特点和意义。
c)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讲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第二章:生态平衡的重要性2.1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对人类和地球的意义。
2.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感受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3 教学活动:a) 教师出示生态环境破坏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和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b)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生态平衡被破坏后的危害。
c)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强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第三章:生态平衡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3.1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
3.2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法,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感受生态平衡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
3.3 教学活动:a)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生态平衡实验,如“食物链”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b)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实验中发现的生态平衡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
c)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讲解生态平衡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f53034c8caaedd3382c4d364.png)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8课《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学生将把研究的视角推广到真实的大自然中,具体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推测草原上某种动植物增减后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建立生物群落的概念。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实验已经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所了解,由此,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让学生对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与沙尘暴的危害有所直观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讨论展开激烈的争辩,说说各自的你能为我们的环境做些什么呢?学生集思广益答案丰富多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这段时间我们重点研究这方面的知二、吃与被吃: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
2、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3、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
(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4、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让学生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5、让学生指出上面几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并发现大多数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的。
6、学生再根据生活经验说几条食物链。
教科版小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科版小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458b1fe580216fc710afd9b.png)
《维护生态平衡》青海省西宁市北大街小学谈有恒【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生物与环境》第八课内容。
整个单元的教学由8 个主题活动组成。
要求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从而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最后推广到真实的大自然中,推测草原上某种动植物增减或某种环境改变后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进而认识引发沙尘暴的原因。
进一步关注自然界的动植物,初步感受生态平衡的意义。
b5E2RGbCAP《维护生态平衡》这一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探究草原的生态平衡,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都可能失去平衡;第二部分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破坏活动是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进而引发沙尘暴的重要原因。
p1EanqFDPw【教学目标】(二)、草原上的生态平衡(鹰、兔、草)1、科学探究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大胆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研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
2、科学知识目标在学习中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草原上各种动植物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认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能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通过学习能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树立主动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落实为行动。
DXDiTa9E3d教学重点:应用已学知识解释维护生态平衡的原理。
教学难点:解释并推断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因,继而进一步解释并推断我国北方频繁引发沙尘暴的原因。
教学准备:相关视频、图片资料、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有这样一个游戏,有老虎、棒子、鸡和虫,已经有同学知道了,谁来说一说游戏规则?同学之间玩游戏。
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5edb3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1.png)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八课的内容。
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建立了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概念,初步感受了生态平衡的意义。
所以本课将研究的视角推广到真实的大自然中,推测草原上某种动植物增减或某种环境改变后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进而引发沙尘暴的原因,建立生物群落的概念。
并且加深学生对人类生活环境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具备了一定的探究水平。
在这个单元,初步理解了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的理解。
学生对草原、沙漠、沙尘暴理解的不多,但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思维水平,所以,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能够让学生体验、探究的教学过程。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实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应用已学知识解释维护生态平衡原理。
教学难点:解释并推断破坏草原生态平衡的原因,继而进一步解释并推断引发沙尘暴原因。
五、教学准备1、草原的图片,鹰、兔、草的图片,相关沙尘暴沙的视频资料,我国防沙治沙的资料。
2、科学活动报告单。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草原的图片,观看色彩鲜明的天空、白云,动植物等景象,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谐、生机勃勃。
2、告诉学生草原之所以美,是因为它经过了漫长的自然演化,形成了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人类的一些活动可能会对生态平衡造成影响,所以人类要维护生态平衡。
(二)领悟新知由食物链: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生态系统: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态瓶: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平衡的关系,再结合草原的图片,从而理解“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教案设计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4e35b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b.png)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知道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和行动。
3.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二、教学内容:1. 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 生态系统的相互依赖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以及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3. 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人类的活动往往会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如过度开发、污染、破坏栖息地等。
4. 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栖息地、植树造林等。
三、教学重点:1. 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3. 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 理解生态平衡的动态性。
2. 提出保护生态平衡的实际方法。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被破坏的情况及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类如何行动来保护生态平衡,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行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教案内容请参阅下文:一、导入: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出本课的主题——维护生态平衡。
二、新课导入:1. 讲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 讲解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以及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3.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人类的活动往往会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如过度开发、污染、破坏栖息地等。
三、案例分析:展示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被破坏的情况及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
教科小学科学五上《1.8、维护生态平衡》word教案
![教科小学科学五上《1.8、维护生态平衡》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36d84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b.png)
保护生态均衡【教课目标】科学看法:自然界里某一地域生计的生物一定形成一个均衡友善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解析推理等思想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由进行解析.感情、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保护生态均衡的重要性.【教课要点】认识到保护生态均衡的重要性.【教课难点】应用解析推理等思想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由进行解析.【教课准备】采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课过程】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1. 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品链、食品网、生态群落的含义.2. 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地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均衡友善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3.发问:假如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遇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如何呢?二、草原的生态均衡:1.此刻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均衡问题 . 草原上常有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品链是如何呢?(学生画出)2.假想一下:(1)假如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2)假如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3)假如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每个假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虑时间,而后再发布建议.3. 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许草减少呢?在书19 面表示出来 . (可启迪;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纳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惹起了沙尘暴:1. 阅读书 20 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 教师可进行合适的增补.2.指引学生解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由,提示:(1)人类的哪些行为惹草拟原生态系统失衡?(2)这些行为的结果是什么?(3)最后结果是什么?3.小结: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很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均衡 .4.拓展:大家深入解析一下目前很多的做法,并谈论为了保护生态均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5911c1ad51f01dc281f15d.png)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三、教学准备:相关视频、图片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草原吗?那你告诉同学们,草原什么样?2、提供草原生态素材: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有关草原生态的图片,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草原。
师PPT(草原植皮、动物等图片)二、探究草原的生态平衡1、看了美丽的草原以后,你有什么感受?2、草原上都有些什么动植物?(师:板书:草原上有:草、兔子、鹰、马、羊……)3、草原上的这些动植物之间有着怎样的食物关系呢?你能画出几条食物链吗?(生:在实验报告单上写出几条食物链)4、画完以后同小组同学交流,谁愿意把你画的食物链展示给全班同学。
(投影展示)5、现在我们以“草兔鹰”为例,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发生了变化,会发生什么现象?(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填写报告单)(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2)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6、推测:如果上面任何一种现象发生了,草原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7、刚才我们假想了草原上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发生变化带来的连锁反应,这说明了什么呢?(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反馈汇报)8、思考:在现实生活中,草原上的动植物会无缘无故地减少吗?9、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这些动植物的减少,进而导致草原生态平衡的破坏呢?(让学生充分讨论后作出分析)三、认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1、草原上出现的种种情形,都是人类的行为破坏的结果,这些行为会使草原出现什么情况?2、了解沙尘暴是什么?3、了解沙尘暴有什么危害?4、阅读教材上宁夏藤格里沙漠有关情况的介绍。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8维护生态平衡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8维护生态平衡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f0c619af1ffc4fff47ac3e.png)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大胆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研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
科学知识目标:在学习中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式认识草原上各种动植物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认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能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通过学习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树立主动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落实行动。
二、学情分析评论《维护生态平衡》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生物与环境》第八课内容,整个单元的教学由8个主题组成。
要求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好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从而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最后推广到真实的大自然中,推测草原上某种动植物增减或某种环境改变后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进而认识引发沙尘暴的原因。
进一步关注自然界的动植物,初步感受生态平衡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应用已学知识解释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因。
教学难点解释并推断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因,继而进一步解释并推断我国北方频繁引发沙尘暴原因。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视频。
播放草原视频草原的景色美吗?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草原的景色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自然选择,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生态系统。
在生态系统里动物和植物又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上节课在改变生态瓶实验中我们发现当生态瓶中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整个系统会失去平衡。
我们又该如何维护大自然的生态,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维护生态平衡(二)食物链中的设想1.这是老师在草原上拍的照片,你能根据这几张照片找出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吗?生:草→兔子→鹰(板书)2.设想一下,假如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会发生什么现象?也许还有很多可能性。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8 维护生态平衡|教科版(4)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8 维护生态平衡|教科版(4)](https://img.taocdn.com/s3/m/19147cb85022aaea988f0f0d.png)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8、维护生态平衡一、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推理分析等思维形式,了解认识草原上的鹰、兔、草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
2、能够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
3、能够深刻认识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三、教学准备1、关于“大自然动植物”和“沙尘暴”的视频。
2、相关的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想不想去大自然里走一走,看一看?心动不如行动,我们一起随着大屏幕出发吧!)1、播放大自然的视频。
(师:大自然美吗?它美在哪里?),生汇报自己的看法。
(师:对,这些生物生活在同一个区域里,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我们把这样的一个生物群体称为生物群落。
)2、出示“生物群落”概念的幻灯片。
学生齐读。
3、揭示课题。
(师:怎样才能让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呢?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生物与环境”的第8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9页,齐读课题。
4、质疑(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质疑,教师鼓励表扬。
(二)探究草原的生态平衡。
(师: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天苍苍,野茫茫,后半句是…?这是描写什么地方的景色?你们去过草原吗?想不想去看大草原?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原,去和草原来个约会吧!)1、出示草原图片,学生欣赏。
(师:草原美吗?你觉得它美在哪里?),生分享自己的意见。
预设:A草原有一望无际的青草和树木,景色很美。
B草原的天很蓝,云很白,空气很清新。
C草原有很多马牛羊,还有老鹰和兔子。
D草原有许多美丽的鲜花,还有很多很多小昆虫。
2出示鹰、兔、草图片,并板书。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今天,老师从草原上请来了三位小客人,它们是谁呀?这三种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生回答。
(师:你能画出它们之间的食物链吗?)请学生上去画食物链。
【五上科学】【维护生态平衡】教案上课本【教科版】
![【五上科学】【维护生态平衡】教案上课本【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1e7fd7172ded630a1cb613.png)
维护生态平衡一、教学目标:1、说出生物群落的意义,解释并推断破坏生态平衡的可能原因,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2、应用已学知识分析、推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1、应用已学知识解释维护生态平衡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1、解释并推断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因,继而进一步解释并推断我国北方频繁引发沙尘暴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相关视频、图片资料五、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师:如果生态瓶中的环境受到人为破坏,瓶中的生物到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生:(预设:瓶中的生物的生存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师:所以,自然界中的生态环境也是一样,是需要我们人类来加以好好维护的。
今天老师就是要和大家一起来讨论如何来维护生态平衡,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大自然。
出题:PPT 1(二)、草原上的生态平衡(鹰、兔、草)1、了解学情: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草原吗?生:师:在哪儿见过?生:师:那你告诉同学们,草原什么样?生(预设):草原很美。
羊群,马,还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2、提供草原生态素材: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有关草原生态的图片,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草原。
师PPT 2-10(草原植皮、动物等图片)3、讨论草原上的生态系统 PPT 11(讨论草原上的生态系统)师:看了这些美丽的草原图片以后,有什么感受?生(预设):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多,所以美。
师:草原上都有些什么动植物?生(预设):植物有各种各样的草、树木。
生(预设):动物有牛、马、兔子、鹰、羊等等。
生(预设):还有很多……(师:板书:草原上有:草、兔子、鹰、马、羊……)师:看到草原上这么多动植物,你想到什么?它们彼此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学生讨论,进行汇报交流。
(目的:引导学生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
)生(预设):我想到草原上的动植物都是互相依存的。
师:这些动植物之间存在着什么依存关系?生(预设):草被兔吃,兔被鹰吃。
生(预设):草被羊吃,羊被……。
生(预设);我想知道草原上的食物链(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维护生态平衡》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八课的内容。
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建立了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概念,初步感受了生态平衡的意义。
因此本课将研究的视角推广到真实的大自然中,推测草原上某种动植物增减或某种环境改变后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进而引发沙尘暴的原因,建立生物群落的概念。
并且加深学生对人类生活环境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
在这一单元,初步认识了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学生对草原、沙漠、沙尘暴了解的不多,但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思维能力,因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可以让学生体验、探究的教学过程。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应用已学知识解释维护生态平衡原理。
教学难点:解释并推断破坏草原生态平衡的原因,继而进一步解释并推断引发沙尘暴原因。
五、教学准备
1、草原的图片,鹰、兔、草的图片,有关沙尘暴沙的视频资料,我国防沙治沙的资料。
2、科学活动报告单。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草原的图片,观看色彩鲜明的天空、白云,动植物等景象,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谐、生机勃勃。
2、告诉学生草原之所以美,是因为它经过了漫长的自然演化,形成了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人类的一些活动可能会对生态平衡造成影响,所以人类要维护生态平衡。
(二)领悟新知
由食物链: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生态系统: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态瓶: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平衡的关系,再结合草原的图片,从而理解“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
(三)互动探究
1、探究草原上的生态平衡。
(1)出示草原上有代表性的生物:鹰、兔、草的图片。
(2)出示探究的要求:
画出它们的食物链。
参照书中19页的问题,如果鹰、兔、草,分别减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讨论,人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草的减少呢?(可启发:为了发展经济,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2、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分工合作,互动讨论,分析总结,填写报告单。
3、代表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质疑补充。
4、小结:过度放牧、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环境污染等,人们的这些行为会造成生系统失去平衡。
(四)分析推理
1、播放一段关于沙尘暴的视频,观看沙尘暴发生时的情景,对人们的影响。
2、提出问题:原本美丽的草原上,物种是平衡稳定的,不会无缘无故发生沙尘暴,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3、学生阅读书中20页的资料,了解草原上的物种和人类的破坏行为,运用之前的方法,通过分析推理,认识到人类的破坏活动使草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进而引发了沙尘暴。
4、探讨如何防治沙尘暴。
根据已知的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因素,提出防治沙尘暴的建议。
5、展示我国为了防沙治沙所做的努力。
(认识破坏容易治理难得道理)
(五)总结延伸
1、总结这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
2、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树立维护环境的意识,从小事做起,维护生态平衡。
(六)作业布置
写出两条维护生态平衡的标语。
板书设计
8、维护生态平衡
生物群落
草→兔→鹰
维护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