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

合集下载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化学奖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化学科学奖项,它每年为化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颁发该奖项,以表彰他们的杰出成就、引领未来的探索及创新。

自1901年诺贝尔化学奖设立以来,共有183位化学家获得了这一殊荣。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与反应。

多年来,化学家们通过不断创新,推动了许多重要发现和科技进步,如:发现新元素、合成新化合物、掌握新的分析测定方法、解析原子分子构造和化学反应机制,以及为人类提供新药物、化工品和材料等等。

早在19世纪末,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就开始筹备创建化学奖项,以激励各国的化学家们积极开展研究工作。

1901年,诺贝尔化学奖隆重设立,匡列奖项的宗旨是“授予那些在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化学合成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1902年,首届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德国化学家赫曼·冯·亥姆霍兹和约翰·雅各布·贝尔萨里乌斯,表彰他们在生物和无机化学方面的重要成就。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评选是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的,其评选过程严谨、公平,评审委员会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会员组成,每年都会公布一份关于入围候选人的报告。

该奖项评选的标准主要包括科学家的研究贡献、成就和影响。

多年来,诺贝尔化学奖已经颁发给了很多杰出的化学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例如:研究DNA分子结构的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和毛罗·威尔金,制造化学合成物的罗伯特·克姆、理解有机反应的里查德·希尔、制备金属有机化合物和研究电荷转移反应的理查德·萨蒂、研究新型催化剂的杨振宁等等。

诺贝尔化学奖对于化学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它极大地鼓舞了化学界的研究工作,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向前发展。

它的创立充分说明了人类对于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并鼓励人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来努力探索自然界的奥秘,这也将继续激励今后的科学家不断追求化学科学领域的进步和创新。

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

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

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
2021年:
戴维麦克米伦(美)和本亚明利斯特(德)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研究方面的进展”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2020年:
埃曼纽尔卡彭蒂耶(法)和詹妮弗杜德纳(美),以表彰她们在基因编辑技术方面的贡献。

2019年:
约翰古迪纳夫(美)、斯坦利惠廷厄姆(美)和吉野彰(日),因在锂电池研发领域做出的贡献分享诺奖。

2018年: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弗朗西斯阿诺德(美)、乔治史密斯(美)和格雷戈里温特利(英),以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于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

2017年:
约阿希姆弗兰克(德/美),理查德亨德森(英),雅克杜博歇(瑞士)发展了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很高的分辨率确定了溶液里的生物分子结构。

2016年:
让-皮埃尔索维奇(法)、弗雷泽斯托达特(英)和伯纳德费林加(荷)三位科学家因“设计和合成分子机器”获奖。

2015年:
托马斯林达尔(瑞典)、保罗莫德里奇(美)、阿齐兹桑贾尔(土耳其/美),因在基因修复机理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获奖。

2014年:
埃里克贝齐格(美)、威廉莫纳(美)、斯特凡黑尔(德),因“研制出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获奖。

2013年:
马丁卡普拉斯(美/奥地利)、迈克尔莱维特(英/美)、阿里耶瓦谢勒(美/以色列)分享诺奖,三人在开发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做出贡献。

2012年:
罗伯特莱夫科维茨(美)、布莱恩克比尔卡(美),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奖。

历届化学诺贝尔奖

历届化学诺贝尔奖

历届化学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是一项设立于1895的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学和文化奖项,在该奖项里,化学奖也是其中最著名的奖项之一,它被认为是奠定于奢华、有野心和富有冒险精神对于此领域之学者的最高荣耀。

在历年来,化学诺贝尔奖还会囊括各种知识领域的学术成果,其中包括了催化剂、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许多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者,都是因为其令人惊叹的发现而备受表扬的。

1901,诺贝尔化学奖首次被授予给了俄国科学家叶夫根尼洛佩兹,他因为发现了氧化还原反应而被提名获奖。

他的发现有助于理解生物体如何使用氧气生存,也开启了有关现代生物学的大门。

1906,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科学家卡尔埃里希贝哈特,他的发现使得有机化学领域得以发展,使其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入。

同时,他还是分子模型的创始人,以及开发了一种新的生物素合成的方法。

1911,爱尔兰科学家爱德华勒梅特霍尔斯特利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发现被用于探讨数种气体的分子结构,包括氢气和碳气体。

这一发现促进了其他有关化学领域的发展,也为研究催化剂打开了新的方向。

1919,德国科学家阿道夫聚碳酸酯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发现揭示了碳酸酯的结构以及与其他有机物的交互作用,这一发现对于化学和药学领域有着重要意义。

1932,犹太裔美国科学家敖德萨拉菲尔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他发明出了一种用于发现有机物中分子结构的新方法,这一方法革新了有机物分子结构研究方法,并开创了有机化学发展的新篇章。

1937,瑞典科学家康斯坦丁恩斯特森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发现在化学催化剂和酶类反应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生物分子水平上的反应。

此外,他还研究了蛋白质和糖类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在生物化学问题上给了化学界新的思路。

1946,美国科学家威廉皮亚杰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发现揭示了有机物的合成反应机理,以及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特征,这些发现对于人类对有机物的认识和研究上有着重要的帮助。

1950,英国科学家让米勒和英国科学家李霍金斯斯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发现了许多关于DNA秘密,加深了我们对于DNA研究,也为我们对疾病和其他基因有关问题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202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单

202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单

202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单202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单瑞典皇家科学院4日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蒙吉·巴文迪、路易斯·布鲁斯和阿列克谢·叶基莫夫,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开发量子点”方面做出的贡献。

202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蒙吉·巴文迪蒙吉·巴文迪(英语:Moungi Bawendi,阿拉伯语:),1961年出生于法国巴黎,法国-突尼斯裔美国化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蒙吉·巴文迪于1982年获哈佛大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在贝尔实验室进行博士后工作;1990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任教;1995年任麻省理工学院副教授;1996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2004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XX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2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蒙吉·巴文迪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化学生物学、材料与纳米科学、物理学等。

202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路易斯·布鲁斯路易斯·布鲁斯(Louis Brus),1943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挪威科学与文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教授。

路易斯·布鲁斯于1965年获莱斯大学化学物理学学士学位;196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69年—1973年在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服役;1973年—1984年任贝尔实验室技术人员;1984年—1996年任贝尔实验室杰出技术人员;1996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教授;1998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XX年当选为挪威科学与文学院外籍院士;2018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特别研究员;202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路易斯·布鲁斯主要研究领域为实验化学物理和纳米科学。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自1901年起,诺贝尔化学奖已经颁发了一百多年。

以下是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1901年:雅各布斯·冯特·霍夫曼1902年:埃米尔·冯·贝林1903年:赫尔曼·埃米尔·费希特1904年:威廉·拉姆赛1905年:亨利·莫瑞1906年:爱德华·弗兰克兰德1907年:阿尔贝特·阿布拉姆森1908年:恩斯特·鲁特福德1909年:威廉·欧斯特1910年:奥托·瓦勒拉·安德烈·冯·拜尔1911年:玛丽·居里1912年:维克托·格里戈里维奇·托普奇尼1913年:阿尔弗雷德·沃纳·伯格1914年:费迪南德·弗雷德里希·浮士德1915年:理查德·威廉·威尔斯1918年:弗里茨·哈伯1919年:约翰·赫尔曼·维伦1920年:瓦尔特·诺伯1921年:弗雷德里克·萨格1922年:弗朗西斯·阿斯顿1923年:弗里茨·泽纳克1925年:理查德·阿德博1926年:西里尔·诺特1927年:海因里希·瓦尔特1928年:奥尔瑟·维布伦1929年:阿瑟·哈蒙德1930年:汉斯·冯·欧夫1931年:卡尔·威廉·玛克希1932年:伊里亚·梅切尼科夫1934年:哈罗德·乌雷1935年:弗雷德里克·吉尔伯特 1936年:彼得·德拜弗1937年:诺曼·霍克斯沃思1938年:理查德·克鲁克1939年:保罗·克鲁斯1943年:乔治·德维1944年:奥德里·莫尔1945年:奥特-赫恩里希·迪尔斯 1946年:詹姆斯·桑德斯顿1947年:罗伯特·罗宾逊1948年:阿尔贝特·杜克1949年:威廉·默文1950年:奥托·保罗·赫滕斯坦1951年:埃德蒙·哈斯勒1952年:阿尔弗雷德·赫夫曼1953年:赫尔曼·斯图尔特1954年:林纳斯·鲍林1955年:文森特·杜比西1956年:西尔斯·奥特1957年:阿瑟·坎通1958年:弗雷德里克·萨克斯1959年:尼古拉斯·巴伦1960年:威拉德·利卡1961年:梅尔文·卡尔文1962年:马克斯·佛居斯1963年:卡尔·齐尔斯1964年:多尔切斯·因格利斯1965年:罗伯特·伯纳德·伍德沃德 1966年:罗伯特·S·穆林1967年:马努埃尔·佩雷兹·戈麦斯 1968年:哈里·韦特1969年:德瑞克·巴顿1970年:路易斯·福卡1971年:格拉德斯通·贝克1972年:克里斯多夫·安森1973年:艾弗雷德·赫希1974年:保罗·弗洛里1975年:约翰·康威1976年:威廉·利普斯柏1977年:伊利亚·梅切尼科夫1978年:彼得·米歇尔·阿巴拉夫1979年:乔治·默克尔1980年:保罗·贝尔茨1981年:肯尼斯·阿罗1982年:亨里克·达蒙1983年:亨利·塔夫茨1984年: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 1985年:赫伯特·奥尔茨1986年:邓肯·赖特1987年:查尔斯·佩德森1988年:约翰·波拉德1989年:托马斯·刘易斯1990年:埃利奥特·斯蒂尔1991年:理查德·雷特利奇1992年:鲍姆·欧斯特1993年:kary Mullis1994年:乔治·奥尔巴赫1995年:马里奥·莫洛纳1996年:罗伯特·富勒1997年:保罗·博耶尔1998年:瓦尔特·考恩1999年:阿哈德·扎德2000年:阿兰·赛克2001年:威廉姆·诺尔斯2002年:约翰·贝内特·弗朗西斯 2003年:彼得·阿格雷2004年:阿伦·赫克2005年:罗伯特·格拉布斯2006年:罗杰·库内2007年:李政道2008年:马丁·查尔弗斯2009年:文森特·扬2010年:理查德·赫克和阿达·尤劳 2011年:丹尼尔·谢辛格2012年:罗伯特·莱夫科维茨2013年:马丁·卡普莱2014年:埃里克·贝茨2015年:托马斯·林德斯特勒2016年:让-皮埃尔·萨维纳2017年:雅克·迪布洛克2018年:弗朗西斯·阿诺德、乔治·史密斯、格雷戈里·温特 2019年:约翰·古德诺夫、斯坦利·惠廷汉姆、阿卡迪亚·谢米亚2020年:艾米·瑞斯、詹妮弗·杜德纳、埃米尔·克罗伊德尔以上就是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自1901年起,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都会颁发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对化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至今已经有109位科学家获得了这一殊荣。

以下是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1901年:雅各布斯·范特霍夫范特霍夫因为他对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贡献而获得了首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2年:埃米尔·亨利·菲舍尔菲舍尔因为他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而获得了第二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3年:斯文·奥古斯特·阿雷尼乌斯阿雷尼乌斯因为他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的贡献而获得了第三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4年:威廉·拉姆齐拉姆齐因为他对于原子核的研究而获得了第四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5年:亨里克·圣克莱尔·德维特德维特因为他对于化学平衡的研究而获得了第五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6年:奥托·瓦勒拉瓦勒拉因为他对于细胞内能量转换的研究而获得了第六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7年:爱德华·比勒比勒因为他对于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而获得了第七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8年:恩斯特·菲舍尔菲舍尔因为他对于糖类结构的研究而获得了第八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9年:威廉·奥古斯特·诺夫利希诺夫利希因为他对于气体化学的研究而获得了第九届诺贝尔化学奖。

1910年:奥托·狄德里希·魏尔魏尔因为他对于生物化学研究的贡献而获得了第十届诺贝尔化学奖。

1911年:玛丽·居里居里因为她研究了镭和钋的性质而获得了第十一届诺贝尔化学奖。

1912年:维克托·麦耶麦耶因为他研究了酶的性质而获得了第十二届诺贝尔化学奖。

1913年:阿尔弗雷德·维尔纳·冯·豪斯曼豪斯曼因为他对于生物色素的研究而获得了第十三届诺贝尔化学奖。

1914年:沃尔特·诺瓦克诺瓦克因为他发明了热解反应而获得了第十四届诺贝尔化学奖。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历届诺贝尔化学奖是每年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国际化学奖项,以表彰在化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已经有许多杰出的化学家获得了这一荣誉。

以下是一些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获奖成就:1. 1901年:Jacobus H. van't Hoffvan't Hoff因他在化学动力学和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得了首个诺贝尔化学奖。

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他的研究奠定了化学动力学的基础。

2. 1953年:Fritz LipmannLipmann因发现辅酶A和ATP的作用机制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他的研究对于了解细胞能量代谢和酶的功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1962年:Linus PaulingPauling因他对化学键和结构的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他的工作对于理解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本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1980年:Paul BergBerg因为他在基因工程和DNA重组方面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他的研究为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5. 2000年:Alan J. Heeger, Alan G. MacDiarmid, Hideki Shirakawa这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导电高分子的电子传导性能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的工作为有机电子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6. 2018年:Frances H. Arnold, George P. Smith, Sir Gregory P. Winter这三位科学家因其在蛋白质工程和抗体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的研究为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这些只是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一小部分,每年都有新的化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获得该奖项的认可。

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荣誉,也是对整个化学领域的推进和发展的认可和支持。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果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果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果
以下是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果的部分介绍:
1901 年:雅各布斯·范特霍夫(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因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原理以及渗透压定律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2 年:赫尔曼·费歇尔(Hermann Emil Fischer)因对糖和嘌呤的合成做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 年:阿道夫·冯·拜尔(Adolf von Baeyer)因对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 年:爱德华·比希纳(Eduard Buchner)因发现了无细胞发酵的原理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8 年: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因对放射性物质和原子结构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9 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 Ostwald)因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0 年:奥托·瓦拉赫(Otto Wallach)因对脂环族化合物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1 年:玛丽·居里(Marie Curie)因发现了镭和钋元素,并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以上只是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一小部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化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1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贡献

近1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贡献

近1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贡献诺贝尔奖化学奖是一项用于表彰在化学领域最优秀研究贡献的非凡奖项,一直以来,科学家持续的研发历经不懈的努力奠定了一个又一个的基础,诺贝尔奖十多年来特别是近10年,也诞生了一系列优秀的贡献。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近1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贡献吧:2010年:1.理查德·希尔顿因他将量子化学应用于考虑配位化学问题以及环状结构的研究而获奖。

2.简·温斯特因他开发了以水杨酸为催化剂的碳碳键缩合反应而获奖。

2011年:1.芮伊·瑟弗因其发现异构香草酸可以用于对酸基改性金属表面以及有机合成研究而获奖。

2.马修·德里斯特因其发现光化学可以用作调节分子的环装反应而获奖。

2012年:1.伊曼纽尔·卢卡斯因其探索Rutherford-Bohr模型的物理原理及其精准计算和模拟能力而获奖。

2.比尔·布莱恩斯因其圈离反应的精准合成及其在分子对的解离的形成而获奖。

2013年:1.玛丽·弗劳斯莱特因其为设计和合成可控分子机械系统奠定基础而获奖。

2.托尼·科林斯因其在无机纳米尺度上创新、调控和能源存储等机理而获奖。

2014年:1.芭芭拉·苏莱尔因其在生物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深入挖掘系统生物学的方面而获奖。

2.米歇尔·弗雷因其在用于催化不对称合成的金属有机框架分子的研究而获奖。

2015年:1.瑞恩·斯坦特因其在形成有机和无机分子外圈环状结构以及用于动态精准合成的催化剂而获奖。

2.安东尼奥·蒙地因其在金属有机骨架分子精准合成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获奖。

2016年:1.贝内特·科尔贝因其进行大空间体系分子改性催化反应的研究而获奖。

2.约瑟夫·萨默伯勒因其在运用荧光用于检测生物化学反应的研究而获奖。

2017年:1.尤里·艾加莫夫因其发明特征定基体的反应理论,以及可以在短时间内在分析测量准确度上实现突破性发展而获奖。

《诺贝尔化学奖》课件

《诺贝尔化学奖》课件
诺贝尔化学奖的设立,是为了延 续诺贝尔的遗愿,推动化学和其 他科学领域的发展。
诺贝尔化学奖的评选标准和流程
诺贝尔化学奖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科 学成就、学术贡献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
诺贝尔化学奖的评选流程包括提名、 筛选、评审和颁奖等环节,由瑞典皇 家科学院负责组织评选。
诺贝尔化学奖的影响和意义
诺贝尔化学奖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奖项之一,对推动化学和其他科学领域 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5
展望未来诺贝尔化学奖
未来诺贝尔化学奖的可能领域和方向
新材料科学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飞速发展,未 来诺贝尔化学奖可能会颁给在这 一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绿色化学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化学的 发展前景广阔,未来诺贝尔化学奖 得主可能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
生物化学交叉学科
生物化学交叉学科是当前科学研究 的重要方向,未来诺贝尔化学奖得 主可能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斯·穆里埃 (法国),发现和研究了 苯的取代反应。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贡献
1904年
理查德·阿诺德(英国), 对糖类和嘌呤的合成研究 。
1905年
埃米尔·费雪(德国),对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反 应研究。
1906年
查尔斯·马丁·圣托马斯(法 国),对气体和液体的体 积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研 究。
《诺贝尔化学奖》ppt课件
• 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贡献 • 诺贝尔化学奖与科技发展 • 诺贝尔化学奖与社会进步 • 展望未来诺贝尔化学奖
01
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诺贝尔化学奖的起源
01
诺贝尔化学奖是由瑞典化学家诺 贝尔设立的奖项,旨在奖励在化 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
第9页/共19页
我们的DNA之所以能年复一年地保持完整,归功于一系列分子修复机制的存在:众多蛋白质监控着基因们。它们持续地校对着基因组,并对任何已发生的损伤进行修复。
生命在延续,所以DNA必须可修复
第10页/共19页
第11页/共19页
特殊的酶来去除DNA损伤
第12页/共19页
第17页/共19页
Thank you!
第18页/共1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9页/共19页
第15页/共19页
第16页/共19页
总结
除了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和DNA错配修复这三种,还有其他多种机制维护着我们的DNA。每天,它们修复几千起因为日照、吸烟或其他遗传毒性物质导致的DNA损伤;它们不断抵抗着DNA的自发改变。而且,每一次细胞分裂,错配修复都会纠正几千个错配。没有这些修复机制,我们的基因组将会崩溃。其中哪怕只有一个机制失灵了,遗传信息就会很快改变,致癌风险也会增加。事实上,在很多类癌症中,就是上述一到多个修复体系,被部分地或者全部地被关闭了。这使得癌细胞的DNA变得不稳定,这也是癌细胞经常突变且能够抵抗化疗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进行的些基础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于自身运转方式的理解,而且有助于继续研发可以拯救生命的治疗方法。
第5页/共19页
阿齐兹·桑贾尔(Aziz Sancar)
阿齐兹·桑贾尔1946年出生于土耳其,1977年获伊斯坦布尔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现任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生物化学教授。他是第2位土耳其出生的诺贝尔奖得主。
第6页/共19页
是什么在修复人类的DNA
来自精子的23条染色体和来自卵子的23条染色体结合,决定了人的基础。它们一同构成了人的基因组的最初版本。在精子卵子相遇时,构成人体所需的遗传物质就已经齐备了。如果从这最初的细胞中取出DNA分子,并把它们排成一线,那大概会有2米长。

历年有关有机化学的诺贝尔奖 有机化学

历年有关有机化学的诺贝尔奖 有机化学

历年有关有机化学的诺贝尔奖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及其反应的科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有机化学领域的重要贡献者们多次获得了这一殊荣。

本文将回顾几位有机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及其获奖的突出贡献。

我们来看看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弗里茨·哈伯。

他因为对有机化学的贡献而获得了这一荣誉。

哈伯是有机合成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发展了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哈伯反应。

这一反应可以将酮类化合物转化为醇类化合物,对有机合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关注一下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卡尔·祖尔。

他因为对有机物的结构和反应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而获奖。

祖尔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即分子轨道理论,用于解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

这一理论的提出填补了传统有机化学中分子结构解释的空白,为有机合成方法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赫伯特·布朗是有机化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因为对碳氢键的研究和发展有机合成方法而获奖。

布朗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碳负离子中心,这个概念对于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和控制有机合成具有深远意义。

他还开发了一种新的有机合成方法——有机金属化学,这一方法在有机合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罗伯特·格拉布斯在有机化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发展了一个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激光脱羧反应。

这一方法可以用来合成复杂的有机分子,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低副反应的特点。

格拉布斯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理查德·海克和尤尼斯·诺伯尔则因为发展了另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交叉偶联反应而获奖。

这一方法可以将两个有机分子通过偶联反应连接在一起,从而合成出更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交叉偶联反应在药物合成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有机化学的诺贝尔奖得主们通过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和合成方法,为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化学诺贝尔奖榜单汇总

化学诺贝尔奖榜单汇总

化学诺贝尔奖榜单汇总
以下是2016-2020化学诺贝尔奖的获奖者榜单的汇总:
2020年:艾米·史密斯、詹妮弗·杜德纳、埃米尔·费舍尔,获奖理由:开发了基于酶的方法,在有选择性地合成有机物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约翰·B·古德纳夫、斯坦利·惠廷汉姆、阿基米德·基斯尼亚科夫,获奖理由:开发了锂离子电池,为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弗朗西斯·阿诺德、乔治·P·史密斯、格雷格·洛克,获奖理由:在合成酶领域的研究中,开发了用于控制和加速化学反应的方法。

2017年:雅克·迪布洛克、理查德·赫德勒、劳尔·霍夫曼,获奖理由:在冷冻电镜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016年:让-皮埃尔·索哈和弗雷尔·斯塔泽尔,获奖理由:发现了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实现了化学反应的控制。

以上是近年来化学诺贝尔奖的获奖者榜单,表彰了在化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们。

请注意,化学诺贝尔奖的获奖项目和个人可能会因为颁奖委员会的评选而有所调整。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名单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名单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名单自1901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已经颁发了许多杰出科学家和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对化学领域的突出贡献。

以下是一些历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贡献的列表:1. 1901年:雅各布斯·冯特(Jacobus H. van 't Hoff):他被认为是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著作对于理解溶液、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有着重要影响。

2. 1911年:玛丽·居里(Marie Curie):她成为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一次是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获得的物理学奖,另一次是因为她的放射性研究,这为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3. 1954年:林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他因为对化学键和化学结构的研究而获奖,为现代化学的理论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

4. 1980年:保罗·伯格(Paul Berg):他通过重组DNA技术的开发,为基因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技术对于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5. 1995年:马里奥·莫洛纳(Mario Molina)、弗朗西斯·谢尔(F. Sherwood Rowland)和保罗·约翰·克鲁岑(Paul J. Crutzen):他们的研究揭示了氟氯烃类化合物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对于全球环境保护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6. 2005年:罗伯特·格鲁布斯(Robert Grubbs)、理查德·舍岛(Richard R. Schrock)和约翰·曼(Yves Chauvin):他们的研究在有机合成领域做出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开发了沃尔夫-克什烯反应和金属卡宾反应,为有机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

以上只是一部分历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和他们的贡献。

每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都代表了化学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这些奖项激励着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推动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的福祉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列表(全)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列表(全)
1969
德里克·巴顿
英国
发展了构象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奥德·哈塞尔
挪威
1970
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
阿根廷
发现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
1971
格哈德·赫茨贝格
加拿大
对分子的电子构造与几何形状,特别是自由基的研究
1972
克里斯蒂安·B·安芬森
美国
对核糖核酸酶的研究,特别是对其氨基酸序列与生物活性构象之间的联系的研究
美国
1982
阿龙·克卢格
英国
发展了晶体电子显微术,并且研究了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核酸-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
1983
亨利·陶布
美国
对特别是金属配合物中电子转移应机理的研究
1984
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
美国
开发了固相化学合成法
1985
赫伯特·豪普特曼
美国
在发展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法上的杰出成就
杰尔姆·卡尔
凯利·穆利斯
美国
发展了以DNA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开发了聚合酶链锁反应(PCR)
迈克尔·史密斯
加拿大
发展了以DNA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对建立寡聚核苷酸为基础的定点突变及其对蛋白质研究的发展的基础贡献
1994
乔治·安德鲁·欧拉
美国
匈牙利
对碳正离子化学研究的贡献
1995
马里奥·莫利纳
美国
对大气化学的研究,特别是有关臭氧分解的研究
芬兰
对农业和营养化学的研究发明,特别提出饲料储藏法
1946
詹姆斯.B.萨姆纳
美国
发现了酶可以结晶
约翰.霍华德.诺斯罗普
美国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介绍汇总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介绍汇总

化学诺贝尔奖得主简介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范霍夫雅可比·亨利克·范霍夫(Jacobus He nricus V arrt Hoff 1852一1911)是荷兰物理化学家。

1852年8月30 日出生于荷兰鹿特丹。

这个医学博士的儿子,从小就聪明过人。

他在中学读书时,对化学实验很感兴趣。

经常在放学以后或假日里,偷偷地溜进学校,从地下室的窗户钻进实验室里去做化学实验。

少年的好奇心,使他专门乐于选用那些易燃易爆和剧毒的危险药品做实验。

一天。

该校的霍克维尔夫先生发现了他的秘密,责备了他的违纪行为。

范霍夫请求这位老师不要去报告校长。

但他还是被带去见他的父亲。

鹿特丹的这位名医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对自己儿子不规矩的举动深为尴尬和愤慨。

但转念一想,儿子的肯钻好学不该过分去责备。

于是,他把自己原来的一间医疗室让给了儿子。

范霍夫有了自己这一间简陋的实验室,干得更加起劲了。

想不到少年时代的这种爱好,注定了后来范霍夫成为化学家的命运。

在荷兰,当时人们普遗存在着轻视化学的偏见。

父亲反对儿子当化学家,17岁那年,范霍夫中学毕业,还是听从了父亲的意见。

在上大学前,1869年他先到德尔夫特高等工艺学校学习工业技术。

在那里,他以优异的成绩博得了在该校任教的化学家 A.C.奥德曼斯和物理学家范德·桑德·巴克胡依仁的器重,两年就学完了规定三年学习的内容。

这段学习,更增强了范霍夫毕生从事化学的信心和决心。

在家里时,父亲对拜伦诗篇的酷爱曾感染了他们全家。

往后,孔德的实证哲学思想又使范霍夫俯首倾倒。

这些都使他学会了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一切。

也使他一生在化学研究方面,经常站到哲学高度来窥视大自然的奥秘。

1872年,范霍夫在莱顿大学毕业后,为了在化学上得到深造,他先后到柏林拜德国著名有机化学家凯库勒为师。

次年凯库勒又推荐他去巴黎医学院的武兹实验室。

在著名化学家武兹的指导下,范霍夫与他法国的同窗好友勒·贝尔得到了深造。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奖(Nobel prizewinners in chemistry)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名单1901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Hoff) 荷兰人(1852–1911) 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一八八五年,范特霍夫又发表了使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另一项研究成果《气体体系或稀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此外,他对史塔斯佛特盐矿所发现的盐类三氯化钾和氯化镁的水化物进行了研究,利用该盐矿形成的沉积物来探索海洋沉积物的起源。

1902埃米尔·费歇尔(Emil Fischer) 德国人 (1852–1919) 研究糖和嘌呤衍生物的合成埃米尔·费歇尔,德国化学家,是一九零二年诺贝尔化学奖金获得者。

他的研究为有机化学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后曾被人们誉为”实验室砷明。

”1903阿伦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 瑞典人 (1859–1927) 提出电离学说在生物化学领域,阿伦尼乌斯也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工作。

他发表了《免疫化学》、《生物化学定量定律》等著作,并运用物理化学规律阐述了毒素和抗毒素的反应。

阿伦尼乌斯是当时公认的科学巨匠,为发展科学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因而也获得了许多荣誉。

他被英国皇家学会接受为海外会员,同时还获得了皇家学会的大卫奖章和化学学会的法拉第奖章。

1904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 英国人(1852–1916) 发现了稀有气体他就是著名的英国化学家—成廉·拉姆赛爵士。

他与物理学家瑞利等合作,发现了六种惰性气体:氦、氖、氙、氩、氪。

由于他发现了这些气态惰性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他荣获了一九零四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成就
• • • • • • • 编写与翻译化学 化学动力学研究 化学热力学研究 溶液依数性研究 催化现象的研究 能量学 学术与社会活动
编写与翻译化学
1880年,他开始写《普通 化学概论》一书,并不断希 望用新的物理化学进展来诠 释其中的概念。同时他努力 宣传阿累尼乌斯和荷兰物理 化学家雅各布斯· 亨里克 斯· 范托夫关于化学动力学 的工作,这些著作出版后大 受欢迎,但也受到不少学者 的反对。面对这种责难,奥 斯特瓦尔德创办了世界第一 种物理化学期刊《国际物理 化学与化学物理研究》,努 力将物理化学从有机和分析 化学比锡时期的奥斯特瓦尔德修订了《普通化学概论》, 并在1892年翻译出版了美国物理化学家约西亚· 威拉 德· 吉布斯的经典之作《论非均相物体的平衡》,而当 时吉布斯的著作由于充满了数学推导,在美国还没有 人关注。他的这一译本和勒沙特列在 1897年出版的法 文译本使得吉布斯关于相平衡的想法被欧洲大陆所接 受。他开始组织批注和出版《奥斯特瓦尔德精密科学 的经典作家》丛书,收集了从亥姆霍兹 的《论力的守 恒》开始的经典科学文献,便于人们进行科学与科学 史研究。他还组织了德国电化学学会和撰写了巨著 《电化学:历史与理论》。 • 1904年前往美国。他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 伦比亚大学讲授哲学,使用物理化学的观点来讲解化 学,受到欢迎。
溶液依数性研究
在对溶液的物理化学研究方面,他邀请恩斯 特· 奥托· 贝克曼作为助手设计精确的温度测量 设备(即后来所称的贝克曼温度计)和恒温槽, 以便精确的研究稀溶液的依数性,如溶液加入 电解质或者其他组分之后产生的蒸气压下降、 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等现象。他们用这套设 备验证了拉乌尔定律,并对范托夫当时提出的 渗透压等概念进行了测量。1900年左右奥斯特 瓦尔德在对溶液粘度性质的测量时,发明了奥 斯特瓦尔德黏度计,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另 一说是由他的儿子沃尔夫冈· 奥斯特瓦尔德所发 明。
范托夫(左)和奥斯特瓦尔德
化学动力学研究
1881年,奥斯特瓦尔德回到里加,担任里加综合技术 学院(现里加技术大学)的化学教授。开始建立实验室 和开展他感兴趣的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工作,希望可以通 过比较化学反应的速率来比较各种物质的化学亲和力。 1884年后,阿累尼乌斯提出电离理论,他奉告奥斯 特瓦尔德, 溶液的导电性和他所钻研的酸的亲和力拥有 一致性。奥斯特瓦尔德行使阿累尼乌斯的电导法从新测 定了酸的亲和力,发现电导法比密度法要好很多。试验 的效果指出:对于一元强酸的溶液,跟着溶液浓度的稀 释,电导逐步增大,当溶液无穷稀释时,电导到达最大 值。 1887年奥斯特瓦尔德接受聘请,担任德国莱比锡大 学的化学教授,在此期间,他组建了先进的物理化学实 验室,莱比锡大学成为当时欧洲物理化学研究的一个中 心,正如他的学生弗里德里克· 唐南所说的“当你遇到困 难时,他总会解决的办法;当你没有困难时,他总能给 你新的思路”。
能量学
1887年奥斯特瓦尔德初任莱比锡大学教 授时候的演讲的题目是“能量与其转变”, 当时他的结论是物理化学对能量的研究可 以补充其他化学对物质的研究,但1891年 左右他开始形成了他的“能量学” (energetics)概念,认为能量是唯一真实 的实在,物质并不是能量的负载者,而只 是能量的表现形式。1895年他在德国吕贝 克自然科学家会议上发表了“克服科学的 唯物论”的讲演,这是他公开反对原子论 的宣言,当即遭到主张原子论的路德维 希· 玻耳兹曼的激烈反对。自此奥斯特瓦尔 德和恩斯特· 马赫成为对原子假设持怀疑态 度的代表,和玻耳兹曼、马克斯· 普朗克等 人产生了长期的论战。中国大陆因为受到 意识形态的影响,按照列宁的观点把他的 能量学称为”唯能论”,并将这一论战描 述成唯心与唯物的斗争。
另外他还提出了两个至今常用的概念: 一、奥斯特瓦尔德规则 二、奥斯瓦尔德熟化(Ostwald Ripening)
奥斯特瓦尔德熟化的基本表示
催化现象的研究
除了电离理论、溶液的依数性和结晶学以外,奥斯特瓦尔德 还是催化现象研究的开创者。 1902年提出了著名的奥斯特瓦尔德过程,即氨气通过催化剂 (例如铂)作用被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在空气中氧化为 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生成的一氧 化氮可以重新利用。这一过程实际上在1838 年就已经被人申请了 专利,但是当时还无法获得大量的氨气作为原料,所以只有学术 上的意义。奥斯特瓦尔德遇到了类似的困难,直到1908年左右他 获知了德国化学家弗里茨· 哈伯等人的合成氨工艺,才将这一制取 硝酸的方法工业化,这一方法使得肥料和炸药的产量大量的增加, 正如奥斯特瓦尔德自己所说的“工业的关键在于催化剂的使用”, 但这一方法也被德国用于生产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需的炸药。后 来这一过程后来经过奥斯特瓦尔德的学生马克斯· 博登斯坦(Max Bodenstein)等人的的改进,一直广泛应用。
化学热力学研究
1888年奥斯特瓦尔德从质量作用定律和电离理论出 发推导出描述电导、电离度和离子浓度关系的奥斯特 瓦尔德稀释定律,并且通过大量实验数据验证了这一 关系:
这一定律使质量作用定律和电离理论成功地应用 在处理部分电离弱酸弱碱体系,为这两个当时尚是假 设的观点提供了支持。1891年奥斯特瓦 尔德又使用电 离理论成功解释了酸碱指示剂的原理。
1909年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Friedrich Wilhelm Ostwald
人物简介
威廉· 奥斯特瓦尔德(1853年9月2日 -1932年4月4日),出生于拉脱维亚的 德国籍物理化学家。是物理化学的创始 人之一。1909年因其在催化剂的作用、 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方面的研究的 突出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