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基础 第4章.ppt
合集下载
南邮模电 第四章 差动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
RC
+
V1 + Uid1 - -
Uid2
V2
Uid=Uid1-Uid2
-
+
11
图4―13基本差动放大器的差模等效通路
U od 1.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Aud U id 在双端输出时 U od U od 1 U od 2 2U od 1 2U od 2
U id U id1 U id 2 2U id1 2U id 2
+
~ U i1 U i 2 2 ~ U i1 U i 2 2
~
RE -UEE
U i1 U i 2 2 2
~ U i1 U i 2
32
双端输出时: Uo AudUid Aud (Ui1 Ui 2 )
1 单端输出时: U o1 AudU id Auc (单)U ic 2 1 U o 2 Aud U id Auc (单)U ic 2
6
图4―12 基本差动放大器
RC UC1 U i1 + V1
RL Uo - V2
RC UC2
U CC
U CE1Q U CE 2Q U CC 0.7 I C1Q RC
U C1Q U C 2Q U CC I C1Q RC
静态时,差动放 大器两输出端之 间的直流电压为 零。
7
34
六、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
差动放大电路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 所以信号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有四种不同的连 接方式,即(1)单端输入,单端输出;(2)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3)单端输入,双端 输出;(4)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图4.2.6 给出了电路图。
35
(a)双端输入、双端输出 (b)双端输入、单端输出
《电路分析基础》_第4章
RO
+
– B
40 RO 8 // 10 4.44 9
A
10 280 uoc 10 ( 20 10) 15.6V 10 8 18
此例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戴维南定 理的正确性。也反映了其简便性。
RO
4.44
15.6V B
uoc
+
–
戴维南定理也可以在单口外加电流源i ,用叠加定理计算端 口电压表达式的方法证明。
—
i NS
+ –
a
+
RO
u
b 含源单口网络的VCR表达式:
uoc
–
b
u =K1+K2i = uoc+ Roi
其中:
uoc等于该网络NS的端口开路电压;
a + u
—
i RO
+ –
i
NS
a
+
端口开路时: i =0 u = uoc
u
uoc
–
b
b
RO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置零时所得网络NR 的等效电阻Rab。 独立源置零
I
+ +
I
º +
5V _
5V _
º
5V _
与电压源并联的元件称为多余元件,多余元件的存在与否并 不影响端口电压的大小,端口电压总等于电压源电压。
us
is
提示:多余元件的存在会使电压源的电流有所改变,但电压源 的电流可为任意值。
总结:一个理想电压源与任何一条支路并联后,对外 等效为理想电压源。 i
(3)外加电压源,求入端电流:
网孔法列方程
( R1+R2 )I + R1IS = - US - U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章4-4,5,6
例 例4-6-2 如图所示电路,试问当电阻 R 等于何值时?它可获
4 6
得最大功率, 最大功率等于多少。
2
i
2 2
2i 4 I
4i
U
解:
Uoc = 2i-2i+6 = 6V
R0
R R0 4Ω
Uoc
R
P
UOC 2
62
4R0 4 4
2.25W
4i 2I 8i 0
2i 6I 10i U
dP dRL
d dRL
(
uS2 RL RS RL
)
2
uS2
(
RS
RL )2 2RL (RS ( RS RL )4
RL
)
uS2 ( RS (RS
RL ) RL )3
0
RS RL 0, RL RS
最大功率传递定理的表述
若一个实际电源模型为一个可变负载电阻RL提供
能量。只有当负载电阻RL等于电源内电阻Rs时,负
Uoc' R 0 'R 3
R 3 rm R 0 'R 3
Uoc'
I sc
R
R3 3 (R
rm 0 'rm
)
U
oc
'
R0
Uoc I sc
R 3 (R 0 'rm ) R0 'R 3
I2
U2 Uoc R0 r0 R2
(R0'R3 )U2 (R 3 rm )Uoc' R3 (R0'rm ) (r0 R2 )(R 0'R3 )
I a 3I1 6I3 I1 2I3
I 6Ω
8 3
A
南邮数电-第4章 组合逻辑电路(1)
9
(3) 确定逻辑功能 奇校验码产生电路
10
二、组合电路的设计
1.设计目的:确定满足一定逻辑功能的电路 2.设计步骤 (双轨输入情况下) (1)列真值表; (2)写最简表达式; 用与非门实现 写原函数最简与或式
例:F1 = AB + CD = AB · CD
11
用或非门实现
写原函数最简或与式
例:F2 = (A+B) · (C+D) = A+B + C+D 用与或非门实现 例:F3 = AB + C , (3)画逻辑电路 写反函数最简与或式 则 F3 = AB + C
2 个代码 (共需n位码元)
I0 I1 I2 I3 I4 I5
1 1 1 1 1 1 & 1 1 & &
n
C
B
A、B、C:输出端
I6 I7
A
图 4.2.1
28
表4.2.1 3位二进制编码器真值表
输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入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输 出
① 输入端 低电平(即 逻辑“0”) 有效 ②产生有效 输入端十进 制下标的自 然二进制码 的反码
31
(3) 74148的级联 当片(2)处于编 码状态时, YEN=1,从而 片(1)不工作; 当片(2)处于非 编码状态时, YEN=0,从而 片(1)工作; 图 4.2.3
32
2. 二—十进制优先编码器74147 I1~I9:输入端; Y0 ~ Y3 :输出端;
南邮数电-第4章 组合逻辑电路(4)
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28
C B A
Y0 Y1 Y2 A2 Y3 74138 Y4 E1 Y5 E2 A Y6 E2 B Y7 A0 A1
&
F
图 4.3.7 ( a )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9
C B A 1
Y0 Y1 Y2 A2 Y3 74138 Y4 E1 Y5 E2 A Y6 E2 B Y7 A0 A1
&
F
图 4.3.7 ( b )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
30
作业题 4.22
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31
1. F(1,0,0,0)=F(1,1,0,1);
2. 有2个变量同时变化; 3. AC对应的卡诺圈中全 部为“1”;
所以,此时电路中不存在功能冒险。
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17
再判断是否有逻辑冒险:
CD AB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1 1 1 1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25
&
1
F = AB + CD = AB + CD + 1 =0
图 4.3.6
用取样法避免冒险(续)
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26
例10 已知 F = A B + A C ,用74138实现该函数 ,电路图如下所示。试分析电路是否存在 逻辑冒险,若存在,加取样脉冲避免之。
2.有p(≥2)个变量同时变化;
3.不变的(n-p)个输入变量组成的乘积项所对 应的卡诺圈中,有“1”也有“0” 。 则电路中存在功能冒险。
C B A
Y0 Y1 Y2 A2 Y3 74138 Y4 E1 Y5 E2 A Y6 E2 B Y7 A0 A1
&
F
图 4.3.7 ( a )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9
C B A 1
Y0 Y1 Y2 A2 Y3 74138 Y4 E1 Y5 E2 A Y6 E2 B Y7 A0 A1
&
F
图 4.3.7 ( b )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
30
作业题 4.22
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31
1. F(1,0,0,0)=F(1,1,0,1);
2. 有2个变量同时变化; 3. AC对应的卡诺圈中全 部为“1”;
所以,此时电路中不存在功能冒险。
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17
再判断是否有逻辑冒险:
CD AB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1 1 1 1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25
&
1
F = AB + CD = AB + CD + 1 =0
图 4.3.6
用取样法避免冒险(续)
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26
例10 已知 F = A B + A C ,用74138实现该函数 ,电路图如下所示。试分析电路是否存在 逻辑冒险,若存在,加取样脉冲避免之。
2.有p(≥2)个变量同时变化;
3.不变的(n-p)个输入变量组成的乘积项所对 应的卡诺圈中,有“1”也有“0” 。 则电路中存在功能冒险。
南邮数电第4章-(1)
4.3.1 钟控SRFF(SR锁存器)
2)工作原理及动作特点( 1 触发有效) 动作特点(钟控原理): 在 CP = 1 的全部时 CP 间里,R、S 端信号 RD 的变化都将引起触发 S 器输出状态的变化。
1 2
干扰信号
缺点:抗干扰能力差。
R
Q
跳变
26
4.3 钟控电位触发器
4.3.1 钟控SRFF(SR锁存器)
CP=0 时,G3、G4 门封锁,触发信号不起作用。 CP=1 时,G3、G4 门打开,触发信号可加到基本触发器上。 1 G1 & 0 G3 & 1 S 1 CP & 0 R
Q
Q 0
& 1 G4 G2
Q 0
G1 & 1 G3 & 0 S 1 CP
Q
&
1 G2 0
& R
G4 1
25
4.3 钟控电位触发器
表 4.3.3 钟控DFF功能表
CP 0 1 1 D ф 0 1
Q
n +1
n
n+1
=Q
n
n+1
=D
表 4.3.4 钟控DFF激励表
Q
0 0
n
(2)功能表和激励表
Q
n + 1
D 0 1 0 1 32
Q
0 1 0 1
0 1
1 1
4.3 钟控电位触发器
4.3.3 钟控触发器的触发方式与空翻 1)触发方式: (1)电位触发: 高电平触发、低电平触发 (2)边沿触发: 上升沿触发 、下降沿触发 2)空翻 定义:在一个CP周期内,触发器的状态发生 两次或两次以上变化的现象。
干扰信号跳变3逻辑功能及其描述1次态方程cp0时q逻辑功能及其描述1次态方程cp0时qn1qnn43钟控电位触发器431钟控srffsr锁存器27qqn1srqnnsr0cp1时sr0cp1时cpsr1?nq0nq2功能表和激励表3逻辑功能及其描述43钟控电位触发器431钟控srffsr锁存器280q100nq10101101111表表431钟控srff功能表2功能表和激励表3逻辑功能及其描述43钟控电位触发器431钟控srffsr锁存器nq1?nqsr29表表432钟控srff激励表000011010011103波形图cps3逻辑功能及其描述43钟控电位触发器431钟控srffsr锁存器30srqq1电路结构及逻辑符号qq43钟控电位触发器432钟控dffd锁存器311dc1dcpc国标符号cp0时qn1qnncp11时qqn1dd2逻辑功能及其描述1次态方程2逻辑功能及其描述1次态方程43钟控电位触发器432钟控dffd锁存器32cp1时qqdd2功能表和激励表cpd1?nq0nq100111表表433钟控dff功能表nq1?nqd000011100111表表434钟控dff激励表1电位触发
2)工作原理及动作特点( 1 触发有效) 动作特点(钟控原理): 在 CP = 1 的全部时 CP 间里,R、S 端信号 RD 的变化都将引起触发 S 器输出状态的变化。
1 2
干扰信号
缺点:抗干扰能力差。
R
Q
跳变
26
4.3 钟控电位触发器
4.3.1 钟控SRFF(SR锁存器)
CP=0 时,G3、G4 门封锁,触发信号不起作用。 CP=1 时,G3、G4 门打开,触发信号可加到基本触发器上。 1 G1 & 0 G3 & 1 S 1 CP & 0 R
Q
Q 0
& 1 G4 G2
Q 0
G1 & 1 G3 & 0 S 1 CP
Q
&
1 G2 0
& R
G4 1
25
4.3 钟控电位触发器
表 4.3.3 钟控DFF功能表
CP 0 1 1 D ф 0 1
Q
n +1
n
n+1
=Q
n
n+1
=D
表 4.3.4 钟控DFF激励表
Q
0 0
n
(2)功能表和激励表
Q
n + 1
D 0 1 0 1 32
Q
0 1 0 1
0 1
1 1
4.3 钟控电位触发器
4.3.3 钟控触发器的触发方式与空翻 1)触发方式: (1)电位触发: 高电平触发、低电平触发 (2)边沿触发: 上升沿触发 、下降沿触发 2)空翻 定义:在一个CP周期内,触发器的状态发生 两次或两次以上变化的现象。
干扰信号跳变3逻辑功能及其描述1次态方程cp0时q逻辑功能及其描述1次态方程cp0时qn1qnn43钟控电位触发器431钟控srffsr锁存器27qqn1srqnnsr0cp1时sr0cp1时cpsr1?nq0nq2功能表和激励表3逻辑功能及其描述43钟控电位触发器431钟控srffsr锁存器280q100nq10101101111表表431钟控srff功能表2功能表和激励表3逻辑功能及其描述43钟控电位触发器431钟控srffsr锁存器nq1?nqsr29表表432钟控srff激励表000011010011103波形图cps3逻辑功能及其描述43钟控电位触发器431钟控srffsr锁存器30srqq1电路结构及逻辑符号qq43钟控电位触发器432钟控dffd锁存器311dc1dcpc国标符号cp0时qn1qnncp11时qqn1dd2逻辑功能及其描述1次态方程2逻辑功能及其描述1次态方程43钟控电位触发器432钟控dffd锁存器32cp1时qqdd2功能表和激励表cpd1?nq0nq100111表表433钟控dff功能表nq1?nqd000011100111表表434钟控dff激励表1电位触发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ppt
P5 U 5 I 3 7 (1) 7W
P6 U 6 I 3 (3) (1) 3W
P2 U 2 I1 (3) 2 6W
P3 U 3 I1 8 2 16W
注
对一完整的电路,总功率为零。
基尔霍夫定律( Kirchhoff’s Laws )
压单值性的具体体现(两点间电压与路径无关)
(2) KCL是对任一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 线性约束 (3) KVL是对任一回路(或闭合节点序列)的各支路 电压的线性约束
(4) KCL、KVL与组成支路的元件性质及参数无关
(5) KCL、KVL只适用于集总参数的电路
电阻元件 (resistor)
基尔霍夫定律
KCL的推广
A
i1 i2 i3 i A i B B
i1 i2 i3 0
两条支路电流大小相等, 一个流入,一个流出。
A
i
B
只有一条支路相连,则 i=0。
基尔霍夫定律
能量守恒,电荷守恒。
(u1 u2 u4 u6 )i1 (u2 u3 u5 )i3 0
u1 u2 u4 u6 0
u 2 u3 u5 0
p1 p2 p3 p4 p5 p6 0
i2 i3 i1
u1 u4 u6 u5 u3 0
u1i1 u2i2 u3i3 u4i1 u5i3 u6i1 0
电路和电路模型、集总假设
电容器
电池 晶体管 电阻器 运算放大器
线圈
电路和电路模型、集总假设
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路:电工设备构成的整体,它为电流的流通提供路径
电路组成:主要由电源、中间环节、负载构成
P6 U 6 I 3 (3) (1) 3W
P2 U 2 I1 (3) 2 6W
P3 U 3 I1 8 2 16W
注
对一完整的电路,总功率为零。
基尔霍夫定律( Kirchhoff’s Laws )
压单值性的具体体现(两点间电压与路径无关)
(2) KCL是对任一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 线性约束 (3) KVL是对任一回路(或闭合节点序列)的各支路 电压的线性约束
(4) KCL、KVL与组成支路的元件性质及参数无关
(5) KCL、KVL只适用于集总参数的电路
电阻元件 (resistor)
基尔霍夫定律
KCL的推广
A
i1 i2 i3 i A i B B
i1 i2 i3 0
两条支路电流大小相等, 一个流入,一个流出。
A
i
B
只有一条支路相连,则 i=0。
基尔霍夫定律
能量守恒,电荷守恒。
(u1 u2 u4 u6 )i1 (u2 u3 u5 )i3 0
u1 u2 u4 u6 0
u 2 u3 u5 0
p1 p2 p3 p4 p5 p6 0
i2 i3 i1
u1 u4 u6 u5 u3 0
u1i1 u2i2 u3i3 u4i1 u5i3 u6i1 0
电路和电路模型、集总假设
电容器
电池 晶体管 电阻器 运算放大器
线圈
电路和电路模型、集总假设
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路:电工设备构成的整体,它为电流的流通提供路径
电路组成:主要由电源、中间环节、负载构成
电路分析第4章
第四章 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
4-1 分解的基本步骤
u ② Us Q
u = Ri
① o Us/R i
图解法 伏安特性曲线相交求解法) (伏安特性曲线相交求解法)
u = Us
u = Ri
u = Us i = Us R
一个元件(单口网络) 一个元件(单口网络)的电 压电流关系是由这个元件 单口网络)本身所决定的, (单口网络)本身所决定的, 与外接的电路无关。 与外接的电路无关。
i + u _ 注意参考方向 i + u _
Rs
例. 5Ω 10V
求U=? a 10V 6A b a 8A 5Ω 5Ω + U _ + 5Ω U _ 2A 5Ω 6A a + 5Ω U _ b
b
4-6、7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戴维宁定理
任何一个含有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线性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 任何一个含有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线性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 可以用一个独立电压源 独立电压源U 和电阻R 的串联组合来等效替代 来等效替代。 可以用一个独立电压源 OC和电阻 eq的串联组合来等效替代。 其中,电压UOC等于一端口的开路电压,电阻Req等于一端口中所 其中, 等于一端口的开路电压, 开路电压 有独立源置零后端口的输入电阻 有独立源置零后端口的输入电阻
4-4 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二端网络:与外部只有两个接线端相连的网络。 二端网络:与外部只有两个接线端相连的网络。 无源二端网络:网络内部没有独立源的二端网络。 无源二端网络:网络内部没有独立源的二端网络。 一个无源二端电阻网络可以用端口的入端电阻来等效(有条件 有条件)。 一个无源二端电阻网络可以用端口的入端电阻来等效 有条件 。
(a)并联电阻器上的电压相同 (a)并联电阻器上的电压相同 (KVL) (b)接线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b)接线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KCL)
4-1 分解的基本步骤
u ② Us Q
u = Ri
① o Us/R i
图解法 伏安特性曲线相交求解法) (伏安特性曲线相交求解法)
u = Us
u = Ri
u = Us i = Us R
一个元件(单口网络) 一个元件(单口网络)的电 压电流关系是由这个元件 单口网络)本身所决定的, (单口网络)本身所决定的, 与外接的电路无关。 与外接的电路无关。
i + u _ 注意参考方向 i + u _
Rs
例. 5Ω 10V
求U=? a 10V 6A b a 8A 5Ω 5Ω + U _ + 5Ω U _ 2A 5Ω 6A a + 5Ω U _ b
b
4-6、7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戴维宁定理
任何一个含有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线性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 任何一个含有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线性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 可以用一个独立电压源 独立电压源U 和电阻R 的串联组合来等效替代 来等效替代。 可以用一个独立电压源 OC和电阻 eq的串联组合来等效替代。 其中,电压UOC等于一端口的开路电压,电阻Req等于一端口中所 其中, 等于一端口的开路电压, 开路电压 有独立源置零后端口的输入电阻 有独立源置零后端口的输入电阻
4-4 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二端网络:与外部只有两个接线端相连的网络。 二端网络:与外部只有两个接线端相连的网络。 无源二端网络:网络内部没有独立源的二端网络。 无源二端网络:网络内部没有独立源的二端网络。 一个无源二端电阻网络可以用端口的入端电阻来等效(有条件 有条件)。 一个无源二端电阻网络可以用端口的入端电阻来等效 有条件 。
(a)并联电阻器上的电压相同 (a)并联电阻器上的电压相同 (KVL) (b)接线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b)接线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KCL)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ppt
响应 H= 激励
线性电路的比例性 网络函数
网络函数的具体形式
1)策动点函数 )
U R= I
I G= U
I2 GT = U1
策动点电阻 策动点电导 转移电导 转移电阻 转移电压比 转移电流比
I U
2)转移函数(传递函数 )转移函数 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 I1 U1 I2 U2
RT =
U2 I1
U2 Hu = U1
4 + 12V – 4 i 4 R 6 + 6V –
分别用: 分别用: 常规方法(支路法、网孔法、节点法) 常规方法(支路法、网孔法、节点法) 叠加方法
叠加原理
(1) 12V电压源单独作用: 电压源单独作用: 电压源单独作用
i' 4
(2) 6V电压源单独作用: 电压源单独作用: 电压源单独作用
Ch3 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
3. 1 线性电路的比例性 网络函数 3. 2 叠加原理 3.3 叠加方法与功率计算 3.4 数模转换器的基本原理
重点: 重点: 叠加原理
线性电路的比例性 网络函数
)、响应 几个概念:线性电路、激励(输入)、响应( 几个概念:线性电路、激励(输入)、响应(输出 ) 线性电路中,响应与激励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 线性电路中,响应与激励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 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 网络函数 定义: 单一激励的线性时不变电路 指定的响应 电路, 定义:对单一激励的线性时不变电路,指定的响应 对激励之比定义为网络函数 记为H, 之比定义为网络函数, 对激励之比定义为网络函数,记为 , 即
+ Us' –
I1′′ =
4 × 4 = 1.6 4+6 6 U1′′ = × 4 × 4 = 9.6 4+6 U S " = 10 I1 "+ U1 " = 25.6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章
开路电压
等效电阻
二、戴维南定理证明:
置换
叠加
线性含源
线性或非线性
u ' = uoc
N中所有独立源产生的电压 电流源开路
' ''
u '' = − Rabi
电流源产生的电压 N0中所有独立源为零值
u = u + u = uoc − Rabi
u = uoc − Rabi
含源线性单口网络N可等效为 电压源串联电阻支路
Rab = 6 + 15 //(5 + 5) = 6 + 6 = 12Ω
Rcd = 5 //(15 + 5) = 4Ω
例3:试求图示电阻网络的Rab和Rcd。
Rab = 8 + {4 //[2 + 1 + ( 2 // 2)]} = 8 + {4 // 4} = 10Ω
Rcd = ( 2 // 2) + {1 //[4 + 2 + ( 2 // 2)]} = 1 + (1 // 7) = 1.875Ω
例5:求图中所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u R i = = ( μ + 1) R i
例6:求图所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u R Ri = = i 1+α
例7:求图示电路输入电阻Ri,已知α =0.99。
1. 外施电源法 2. 电源变换法
Ri = 35Ω
三、含独立源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1. 只含独立源、电阻,不含受控源 只含独立源、电阻不含受控源的网络,端口 VCR为u=A+Bi,u和i关联时,B为正。 2. 含受控源的有源单口网络 含受控源、独立源、线性电阻的网络,端口 VCR为u=A+Bi,B可正可负。 等效为电压源串联电阻组合或电流源并联电阻组合。
南京邮电大学 数字电路 第四章习题.ppt
1 D4 D5 D7 D6
D1 = D2 = D, D4 = D5 = D6 = D7 = 0
2020年3月25日星期三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习题
节目录
23
相应的电路图如下所示:
EN
C
A0
B
A1
C
A
A2
D
D0
D
D1 D2
7 41 5 1
Y
F
D3
D4
D5
D6 D7
2020年3月25日星期三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习题
2020年3月25日星期三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习题
节目录
32
增加冗余项后,相应逻辑电路中应增加一个与 非门,其与非表达式为:
F (A,B,C,D) = ABC ·ACD ·ABC ·A CD ·BD
2020年3月25日星期三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习题
节目录
33
CD
AB
00 01 11 10
00
1
01
节目录
24
(4) 函数有4个输入变量 ,而74151的地址端只有
3个,即A2 、A1 、A0 ,故须对函数的卡诺图进
行降维,即降为3 维。 BC
CD
A 00 01 11 10 0 DD00
AB 00 01 11 10 00 1 1
1 0 0 D1
01
Ø
11 1 1 1
10 Ø
A1A0 A2 00 01 11 10
组合逻辑电路习题
一、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 二、SSI构成的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三、MSI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四、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和冒险 五、习题讲解
D1 = D2 = D, D4 = D5 = D6 = D7 = 0
2020年3月25日星期三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习题
节目录
23
相应的电路图如下所示:
EN
C
A0
B
A1
C
A
A2
D
D0
D
D1 D2
7 41 5 1
Y
F
D3
D4
D5
D6 D7
2020年3月25日星期三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习题
2020年3月25日星期三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习题
节目录
32
增加冗余项后,相应逻辑电路中应增加一个与 非门,其与非表达式为:
F (A,B,C,D) = ABC ·ACD ·ABC ·A CD ·BD
2020年3月25日星期三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习题
节目录
33
CD
AB
00 01 11 10
00
1
01
节目录
24
(4) 函数有4个输入变量 ,而74151的地址端只有
3个,即A2 、A1 、A0 ,故须对函数的卡诺图进
行降维,即降为3 维。 BC
CD
A 00 01 11 10 0 DD00
AB 00 01 11 10 00 1 1
1 0 0 D1
01
Ø
11 1 1 1
10 Ø
A1A0 A2 00 01 11 10
组合逻辑电路习题
一、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 二、SSI构成的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三、MSI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四、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和冒险 五、习题讲解
电工电子学_电路分析基础(PPT61页)
举例:
(1)
标定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i2
R2
(2) 对(n-1)节点,根据KCL列方程1;
2
R4
i3
i4
R3
3
节点 1:i1 + i2 – i6 =0 节点 2:– i2 + i3 + i4 =0 (1)
R1 i1
4 R5 i5 i6
节点 3:– i4 – i5 + i6 =0
R6 + uS
a
a
+R1
I
I
_U1
IS
R
I1
R1 IS
R
(2)由图(a)可得:
(b) b
IR1 IS-I 2A-4A -4A
IR3
U1 R3
10 5
A
2A
理想电压源中的电流
I U1 IR3-IR1 2A-(-4)A 6A
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
(c) b
UIS U R2 IS RI R2 IS 1 6V 2 2V 10V
第二章
电路分析基础
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系
2020/4/10
第二章 电路分析基础
2.1 电阻元件的联结及其等效变换 2.2 电源的等效变换 2.3 支路电流法 2.4 结点电压法(*) 2.5 叠加原理 2.6 等效电源定理
本章的基本要求:
1、掌握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 2、熟练掌握叠加原理的应用 3、熟练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4、掌握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相互转换 5、熟练掌握戴维南及诺顿定理应用
+ U2 –
3)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2
R =R1+R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求开路电压uoc
由图b可得受控源的控制量i1为 i1 =2A 故 uoc=6 i1 + 4 i1 = 20V
2.求电阻Ro 图b网络的独立
电压源置零,
得图c,设端口 电压为u',端 上电流为 i '
1 2 - 6 i1’ +
i’ +
4
u’
i1’
-
(c)
则 u'=6×i1'+2×i'+4× i1' 由1Ω 和4Ω 分流关系可得 i1' =0.2i '
3.当RL = Ro = 12.5Ω 时,负载获最大
功率
pmax
uo2c 4Ro
12.52 4 12.5
3.125
W
4-4 特勒根定理
任意一个具有b条支路、n个节点的集 总参数网络,设它的各支路电压和电流
分别为uk和 ik(k=1、2、3、…b),且各
因此 u’=4i’ 即 Ro=4Ω
3.求i 由戴维南定理可将图a化简为图d
i 20 2.5A 44
+
20V
-
a i
4
4 b
(d)
例:试求图(a)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i1 1K
a
+
10V 1K 0.5 i1
(a)
-
b
解:节点法求开路电压。
11
10
( 1K
1K
)uoc
1K
0.5i1
10
a
+
0.04 uoc +
10V
-
50
uoc -
b
节点法
1 1 10
uOC
( 10
50
)
10
0.04uOC
得 uoc=12.5 V
2.求电阻Ro 先求i s c
由于u=0, 受控源开路
10
+
0.04 v
10V
- 50
a +
u isc -
b
i s c =1A Ro= uoc /i s c =12.5Ω
i3 iS
得R1上电流 i1
i1
R1
1 R2
uS
R2 R1 R2
iS
i1' i1"
其中
i1'
i1
iS 0
1 R1 R2
uS
i1"
i1 uS 0
R2 R1 R2
iS
由两项相加而成。
由两个独立电源共同产生的响应, 等于每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所产生响 应之和。
例5图(a)电路中 g=2S。试求电流 I。
解:用分压公式求受控源控制变量U
U 6 8V 6V 26
用gU=12A的电流源替代受控源,图(b)
不含受控电源,求得
I 4 12 8 A 7A
44
44
例 在图(a)电路中,若要求 Ix 试求电阻 Rx ?
I (1 0.5)(0.5 0.5) 8 (1 0.5) (0.5 0.5)
0.5
I 8
0.5 3 I
40
得
Ux
Ux'
Ux"
1 10
I
3 40
I
1 40
I
Rx
Ux Ix
1 5
4-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3-1 戴维南定理
任一线性有源二端网络N,就其两个输 出端而言总可与一个独立电压源和线性 电阻串联的电路等效,其中独立电压源 的电压等于该二端网络N输出端的开路 电压 uOC,电阻Ro等于N内所有独立源置 零时从输出端看入的等效电阻。
+ N1 u N2
-
N1
++ -u -u
N2
N1 i N2
N1 i
i N2
例4 无源网络No的22’端开路时,11’ 端的输入电阻为5Ω ; 如左图11'端接 1A时,22'端电压u =1V。求右图11' 端接5Ω 、10V的实际电压源时,22' 端的电压u’=?
1 1A
No
1’
2 + u
2’
i' 1 5Ω
端口电压电流关联
u Roi uoc
证明如下:。
端口支路用电流源i 替代,如图(a),
根据叠加定理,电流源单独作用产生
u’=Roi [图(b)],网络内部全部独立电
源共同作用产生u”=uoc [图(c)]。由此
得到
u u' u" Roi uoc
例6 求图(a)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 10V No
1’
2 +
u’ 2’
1 1A
No
1’
2 + u
2’
i' 1 5Ω
+ 10V No
1’
2 +
u’ 2’
解:22’端开路时,11’端的输入电
阻为5Ω ,因此右图中流过实际电压源
支路的电流i'为
i '= 1A
实际电压源支路用1A的电流源替代,
u'不变,替代后的电路与左图相同,
故
u'=u =1V
isc
i2
i3
iS2
R1 R1 R2
iS1
uS R3
iS2
求Ro,图(b)求得
Ro
(R1 R2 )R3 R1 R2 R3
画出诺顿等效电路,如图(c)所示。
含源线性电阻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只要确定uoc,isc或Ro 就能求得两种等 效电路。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注意几点:
10 uoc 1K
i1
解得
uoc 6 V
加压求流法求等效内阻。
i1 1K 1K
0.5 i1
i
a -
u (b)
b+
列方程:
2.5i1 i u 1Ki1
解得: Ro 0.4 K
如果要用开短路法,求短路电流。
i1 1K
a
+
10V 1K 0.5 i1
iSC
(c)
第四章 网络定理
4-l 线性和叠加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4 特勒根定理
4-l 线性和叠加定理
线性网络:由独立电源和线性元件组成。
具有线性性质: 1.齐次性:单个激励(独立源)作用时,
响应与激励成正比。 2.可加性:多个激励同时作用时,总响
应等于每个激励单独作用(其余激励置零) 时所产生的响应分量的代数和。
由 (c) 列出KVL方程
2i" 1 i" 3(i'' 6) 0
求得: i'' 3A u'' 3(6 i'') 9V
则:
i i' i'' 2A 3A 1A u u' u" 6V 9V 15V
最后得到: p u(6 i) 15(6 1) 75W
有激励 e1(t)、e2(t)、…… em (t) ,
则响应r(t) 为:
r(t) k1e1(t) k2e2(t) kmem (t)
电路响应与激励之间的这种线性关系 称为叠加性,它是线性电路的一种基 本性质。
图(a)电路的回路方程:
( R1 R2 )i1 R2i3 uS
1. 被等效的有源二端网络是线性
的,且与外电路之间不能有耦合关系
2. 求等效电路的Ro时,应将网络 中的所有独立源置零,而受控源保留
3. 当Ro≠0和∞时,有源二端网 络既有戴维南等效电路又有诺顿等效
电路,并且uoc、isc和Ro存在关系:,
Ro
uoc isc
uoc Roisc
isc
uoc Ro
例3 r =2,用叠加定理求i和功率p 3
解:12V和6A单独作用如图(b)和(c)。 (每个电路内均保留受控源,但控制量 分别改为分电路中的相应量)。由图(b) 列出KVL方程
2i' 1 i' 12 3 i' 0
求得: i' 2A u' 3 i' 6V
叠加定理
由全部独立电源在线性电阻电路 中产生的任一响应(电压或电流), 等于每一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所产 生的相应响应(电压或电流)的代数 和。
注意: 1. 适用于线性网络。非线性网络
不适用。
2. 某一激励单独作用时,其他激 励置零,即独立电压源短路,独立电 流源开路;电路其余结构都不改变。
3. 任一激励单独作用时,该电源 的内阻、受控源均应保留。
1I 8
。
RS
+ US-
I 1 Ix Rx
0.5
0.5 0.5
I
1
0.5 - Ux +
I
0.5 8 0.5
(a)
(b)
解:由题意和替代定理,得图(b)。
在图(b)电路中,应用叠加定理:
I
1
0.5 - Ux +
电流源I单独作用
I
0.5 8 0.5
(b)
I 1
0.5
- Ux’+
4. 受控源不能单独作用。
5. 叠加的结果为代数和,注意电压 或电流的参考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