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构造 教案

合集下载

认识汉字的基本结构教案

认识汉字的基本结构教案

认识汉字的基本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2. 认识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汉字构造部件;3. 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一些基本的汉字。

二、教学重点1. 汉字的基本结构;2. 常用汉字构造部件的认识与应用。

三、教学步骤及内容安排第一步: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汉字并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汉字是如何构成的吗?”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了解他们对汉字结构的认知。

第二步:讲解1.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展示汉字的基本结构,包括“木”、“口”、“心”、“手”等。

2. 讲解每个基本结构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了解每个结构在汉字中的常见位置和作用。

第三步:训练1. 分发练习册并让学生完成其中关于汉字结构的练习题。

2. 学生互相交流并纠正答案。

第四步:拓展1.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研究一些其他常用汉字的结构,并尝试写出自己创造的新字。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和创作,并与班级分享。

第五步:巩固1. 让学生用所学的汉字结构写一篇段落,描述自己喜欢的一个物品或景点。

2. 学生互相交流并提供反馈。

四、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黑板;2. 练习册;3. 学生自己收集的一些汉字书写材料。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态度;2. 检查学生练习册上的答案;3. 评价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和汉字书写准确性。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自主利用课后时间拓展了解更多的汉字结构和构造部件。

2. 探索更多与汉字有关的文化知识和故事,加深对汉字的认知。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汉字的基本结构进行讲解和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的形体和意义。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的主题和话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汉字的结构特点,提高他们的汉字运用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做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小学语文教案:认识汉字的结构与构造

小学语文教案:认识汉字的结构与构造

小学语文教案:认识汉字的结构与构造认识汉字的结构与构造一、引言汉字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了解汉字的结构与构造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汉字的基本结构、构造要素以及认识汉字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汉字。

二、认识汉字的基本结构1. 汉字的基本构造汉字的基本构造可分为两部分:实体部分和形象部分。

实体部分通常是由笔画组成的,而形象部分则体现了汉字的意义。

2. 汉字的基本形态汉字的基本形态包括直线形、曲线形、折线形等。

通过学习不同形态的汉字,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记忆汉字。

三、汉字的结构要素1. 木简部首木简部首是构建汉字的重要要素之一,它往往与与木质有关的事物有关。

通过学习木简部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与木材相关的汉字。

2. 水滴部首水滴部首寓意着与水相关的事物。

学生可以通过认识水滴部首,了解与水相关的汉字的含义和用法。

3. 火耳部首火耳部首与火相关的事物有关。

火耳部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与火有关的汉字。

4. 草字头部首草字头部首通常与草相关的事物有关。

学生通过了解草字头部首,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与草有关的汉字。

四、认识汉字的方法1. 通过组词认识汉字学生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认识汉字。

例如,通过学习草字头部首的组词,学生可以认识到一些与草有关的汉字,如茶、荷、草等。

2. 通过造句认识汉字学生可以通过造句的方式来认识汉字。

通过运用汉字,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含义和用法。

3. 通过创意认识汉字学生可以通过创意的方式来认识汉字。

例如,可以让学生按照汉字的结构与构造,进行绘画、手工等创作,以此来加深对汉字的认识。

五、小结汉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汉字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认识汉字的结构与构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

只有深入了解汉字的构造,学生才能更好地运用汉字,提高语文素养。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汉字的结构教案

汉字的结构教案

汉字的结构教案
教案:汉字的结构
教学目标:
1. 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
2. 学习如何正确书写常见汉字;
3. 提高对汉字结构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练习用纸;
3. 笔或铅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一个或多个汉字,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结构。

2. 课堂讲解(10分钟)
a. 介绍汉字的基本结构:汉字由笔画组成,每个笔画都有固定的书写顺序和结构特点;
b. 解释常见的笔画类型,如:横、竖、撇、捺、点等;
c. 提示学生观察一些常见汉字的结构特点。

3. 练习(25分钟)
a.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示,用铅笔或者笔书写和模仿常见汉字的结构;
b. 教师逐个检查学生的写字情况,并提出指导和建议;
c.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新的汉字的结构。

4. 总结归纳(5分钟)
结合学生完成的练习,总结汉字结构的特点和规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5. 课堂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取几个汉字,按照正确的书写顺序和结构,用合适的笔或铅笔正确书写。

扩展活动:
1. 汉字结构游戏:准备一些划线纸,让学生分组,在规定时间内争取正确划线的笔画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
2. 汉字结构分析:选取一些复杂的汉字,让学生分析其结构特点,并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汉字的结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实际练习提高了对汉字结构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反馈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汉字书写和分析能力。

初中汉字的结构教案

初中汉字的结构教案

初中汉字的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包括独体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

2. 使学生能够分析并准确书写各种结构的汉字。

3. 培养学生对汉字结构的美感认识,提高写字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结构类型。

2. 各种结构的特点及书写方法。

3. 汉字结构的美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类型及书写方法。

2. 难点:分析并准确书写具有多种结构的汉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结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类型,包括独体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

并结合具体汉字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各种结构的特点。

3. 示范:教师现场书写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汉字,边写边讲解书写方法,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掌握各种结构的书写要领。

4. 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些汉字进行结构分析与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拓展: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结构的美感,欣赏一些优美的字体,提高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认识和写字兴趣。

五、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汉字结构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结构的特点。

2. 讲解法:详细讲解汉字结构的书写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要领。

3. 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练习书写各种结构的汉字,提高动手能力。

4. 欣赏法: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结构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汉字结构的认识和书写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汉字结构书写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4. 教师评价:总结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提高他们对汉字书写的兴趣和美感认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认识汉字的基本构造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认识汉字的基本构造

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如何认识汉字的基本构造。

而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字是他们认识和掌握汉语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旨在通过认识字的构造,让孩子们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汉语书写和阅读能力。

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1、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 边旁、上下结构和部首的概念以及其构成的方法。

2、学会如何听写、认读和写汉字,并能熟练掌握一定量的常用汉字。

3、理解字形、音形、义形之间的关系,增强汉语的语感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认识汉字的构造本单元的首要任务就是介绍汉字的构造,包括边旁、上下结构和部首的概念,以及这些构造的作用和特点。

(1)边旁:边旁是构成汉字的一个重要要素。

它们在汉字中的位置是左边、右边、上边、下边,或者是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

边旁的作用是帮助读者认识一个字的意思、音形或者义形。

最常见的边旁包括“木”、“口”、“人”等。

(2)上下结构:除了边旁,另一个汉字构造的形式是上下结构。

这种结构是指一个汉字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

有些上下结构的汉字的上下部分是相似的,例如“人”字和“入”字;而有些则是相互对立的,例如“上”字和“下”字。

这种构造的作用也是方便读者识别汉字和理解其意思。

(3)部首:部首是指汉字中最常见的构造元素,也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

部首是汉字中已有部分的组合,如“木”就是一种“木头偏旁”。

部首的作用是协助读者分辨汉字和了解它的意思。

例如,“木”、“枝”、“杆”、“棕”等都是由“木”部首构成。

2、汉字的认识和写作本单元还将教学生如何听写、认读和写汉字,以及正确书写字形和高频实词的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观察字形、比较字音、联想意义、组合使用等。

(1)观察字形:观察字形是一种较为直接和常用的认识汉字的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了解汉字的构造和基本意义。

例如,“树”字中间有一个“木”旁,就可以看出它与树有关。

(2)比较字音:比较字音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汉字的方法。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教案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教案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包括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

2.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识别汉字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掌握汉字的结构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汉字结构知识,正确书写汉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方块字的兴趣,感受汉字的优美。

2. 学生养成细致观察、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汉字的基本结构类型。

2.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识别汉字的基本结构。

难点:1. 汉字结构在实际书写中的应用。

2. 复杂汉字结构的识别和书写。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实践法、讲解法、互动法四、教学准备汉字结构图片、汉字书写材料、PPT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汉字结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汉字结构(10分钟)教师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包括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并通过PPT展示典型汉字结构,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汉字结构的类型。

3. 分析与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汉字结构分析,挑选出具有不同结构的汉字,进行实际书写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书写错误。

4. 总结与展示(5分钟)每组挑选一名代表进行汉字结构书写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学生书写中的共性问题,并进行讲解。

5.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自主选择一些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和书写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在汉字结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书写等,评价学生对汉字结构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书写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汉字结构知识的掌握程度。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教案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教案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教案《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教案1【教学目标】1. 掌握汉字的构造,探究汉字偏旁的表意性。

2. 学会利用偏旁和汉字意义的关联性辨析形近字,推断字义。

3. 热爱中华汉字文化,形成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学重点】1. 重点掌握“心、礻、月、之、王、贝”等偏旁的表意性。

2. 能利用偏旁对汉字做出正确的分析,准确认识偏旁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复习前两节的主要内容,利用视频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知识梳理:解读以五行为偏旁的汉字的奥妙,总结汉字的结构类型。

三、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梳理其它偏旁,并总结偏旁和汉字意义的关联,教师适时点拨。

四、学习小结:总结梳理探究汉字结构的方法以及偏旁表意性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五:课堂练习:1.利用偏旁辨析形近字。

2.利用汉字结构推断字义。

六、布置作业:导学案练习和推荐书目。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教案2教学目标:了解汉字结构,正确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

教学过程:★课堂活动1、能产的五行偏旁。

1)以五行偏旁中任一偏旁为例,举出含该偏旁的10个字。

2)试写一副有完整意思的同旁联。

2,多变的'五行偏旁。

1)汉字合体字组合结构类别:①上下结构(上下、上中下)②左右结构(左右、左中右)③包围结构(全包围、三包围)④框架结构。

2)作个游戏,分析一下自己同桌的姓名,属于什么结构。

★工具箱1、汉字房屋的构件汉字构件三层次:笔画、部件和偏旁。

笔画――汉字的最小构件。

根据笔画形状,可以给汉字分成几十种笔画。

最基本的有:横、竖、撇、点、折五种。

部件――由笔画组成,独立书写单位,不一定有语音、意义,有构字能力。

偏旁――高于部件的构字单位,合体字一级拆分后的表音或表意单位,包括形旁和声旁。

2、汉字房屋的架构1)书写笔顺的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进去后封口。

可以举二、三例示范。

2)汉字拆分,注意两点:a,汉字拆分到部件b,分级拆分。

字的结构教案

字的结构教案

字的结构教案教案标题:字的结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字的基本结构和构成要素;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顺序;3. 能够正确书写一些常见的汉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学生练习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所学的字的基本知识,例如字的定义以及字与词的关系。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字是由什么构成的吗?字的结构有哪些要素?步骤二:讲解字的结构(10分钟)1. 使用教学课件或黑板,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汉字,并逐个分析其结构要素,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等。

2. 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汉字的基本构造方式,包括横、竖、撇、捺、点等基本笔画。

步骤三: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顺序(1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汉字的笔画顺序,如横画、竖画、撇画等,并解释每个笔画的书写规范和顺序。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书写这些汉字的基本笔画顺序。

步骤四:练习书写常见汉字(20分钟)1. 分发学生练习纸和铅笔,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练习书写一些常见的汉字。

2.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并及时纠正他们可能出现的错误。

步骤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字的书写规范和正确的笔画顺序。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接触不同的汉字,提高对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2.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的自觉性。

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书写练习,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布置练习作业,要求学生在家继续练习书写一些常见的汉字,并检查他们的书写质量。

备注: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年级水平,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汉字的构造教案(张艳梅)

汉字的构造教案(张艳梅)

汉字的构造教案(张艳梅)第一章:汉字构造概述1.1 汉字的历史发展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如甲骨文、金文、小篆等。

强调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具有独特的构造规则。

1.2 汉字的基本构造元素讲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元素,包括笔画、部首、偏旁等。

举例说明基本构造元素在汉字中的应用。

1.3 汉字的构造规则介绍汉字的构造规则,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

分析常见的构造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章:汉字的笔画与笔顺2.1 汉字的基本笔画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折等。

强调基本笔画在汉字书写中的重要性。

2.2 汉字的笔顺规则介绍汉字的笔顺规则,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外后里等。

分析常见的笔顺规则及其应用。

2.3 常用笔顺举例举例讲解常用的笔顺,如“人”、“山”、“水”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练习掌握常用笔顺。

第三章:汉字的部首与结构3.1 汉字的部首分类讲解汉字部首的分类,如单部首、复部首、复合部首等。

强调部首在汉字构造中的作用。

3.2 部首的构造规则介绍部首的构造规则,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

分析常见的部首构造类型及其特点。

3.3 部首的应用练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练习掌握部首的构造规则。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应用部首构造规则进行汉字构造练习。

第四章:汉字的偏旁与组合4.1 汉字的偏旁分类讲解汉字偏旁的分类,如形旁、声旁、义旁等。

强调偏旁在汉字构造中的作用。

4.2 偏旁的构造规则介绍偏旁的构造规则,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

分析常见的偏旁构造类型及其特点。

4.3 偏旁的应用练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练习掌握偏旁的构造规则。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应用偏旁构造规则进行汉字构造练习。

第五章:汉字构造的实战练习5.1 构造练习题提供构造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汉字构造规则进行练习。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汉字的构造元素和规则。

5.2 构造练习解答提供练习题的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汉字构造规则。

鼓励学生自主练习和思考,提高汉字构造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初步认识汉字的基本构造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初步认识汉字的基本构造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初步认识汉字的基本构造一、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笔画、结构和字形;2.初步认识常见汉字的基本构造特点;3.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授汉字的基本构造;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汉字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彩色粉笔;2.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通过问答的形式,复习上一课学过的内容。

教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过了什么?谁能告诉我?(学生回答)教师:非常好!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和上一节课有关系吗?有什么联系?(学生回答)2.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

教师:同学们,我现在要给你们展示一些字,你们仔细观察字的形状。

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讲解】1.教师通过示范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汉字的基本构造:笔画、结构和字形。

教师:同学们,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在书写时我们要根据汉字的结构和字形来写。

请看我演示。

(教师边写边解释)2.教师以一个简单的汉字为例,向学生详细解析其基本构造。

教师:我们来看这个字:“人”。

这个字有几笔?(学生回答)我们可以发现它由两笔组成,一笔是“一”,一笔是“丨”。

而这两笔又可以分别叫做左横和竖。

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人”字。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其他常见汉字的构造,并进行逐个讲解。

教师:同学们,请大家观察这些字的构造,然后告诉我它们由几笔组成,每个笔画的名称是什么。

(学生观察后回答)【练习】1.教师出示几个带有基本构造特点的汉字,让学生进行默写。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在纸上默写你们刚刚观察的字的基本构造。

(学生默写)2.教师让学生进行互相检查,并集体讨论。

教师:请你们拿起你们的作业,相互检查,并和旁边的同学一起商量,看看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

(学生互相检查、讨论)【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汉字的联想游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汉字的结构与构造教案

汉字的结构与构造教案

汉字的结构与构造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1.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形体特点;2.认识汉字的四种构造方式: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3.掌握一些常见汉字的构造规律和字形演变过程;4.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学材料: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示例汉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教师呈现几个常见的汉字(如山、水、木、火、日等),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思考字形与事物的关联。

2.学生观察后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制作思维导图记录学生的观察结果。

Step 2:汉字结构与构造方式(25分钟)1.教师介绍汉字结构的基本要素:笔画、构件、构形等。

2.通过示例汉字,教师说明汉字的构造方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并给予具体解释。

3.教师配合PPT,详细示范和解释每种构造方式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Step 3:汉字形体特点与字形演变(30分钟)1.教师分阶段讲解汉字的形体特点,如横画、竖画、撇捺等,以及它们的运用规律和变形情况。

2.通过示例汉字,教师讲解字形演变的过程和原因,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常见字形演变规律。

Step 4:汉字构造规律的运用(25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复杂的汉字,鼓励学生根据构造和形体特点进行分析和拆解。

2.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和书写给定的汉字,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Step 5:巩固与拓展(25分钟)1.教师设计小组活动,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组汉字进行分析和展示,展示方式可以是海报、PPT等形式。

2.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和互评,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汉字的结构与构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理解了汉字的形体特点和字形演变规律。

同时,他们也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对汉字进行分析和拆解。

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互动,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作业1.学生根据课堂展示的汉字构造规律,自选5个汉字进行分析和书写;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字形教学教案:如何让学生掌握汉字结构和构造?

字形教学教案:如何让学生掌握汉字结构和构造?

字形教学是汉字教学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汉字的结构和构造,从而提高写字的能力和字形美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让学生掌握汉字结构和构造。

一、先教字部件,后教字形字部件是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掌握字部件是学生掌握汉字结构和构造的关键所在。

教字部件时可采用拆字法,让学生通过拆解字部件来学习字的结构和构造。

例如:“木”字的结构由“一”字和“十”字组成,教师可以先教授学生“一”字和“十”字的写法和结构,之后再教授“木”字的写法和结构,让学生通过组合字部件来完成汉字的书写。

二、注重笔画顺序笔画顺序是学生掌握汉字结构和构造的重要环节,正确的笔画顺序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汉字基本特征和构造要素。

教师应该注重教导学生正确的笔画顺序,避免学生形成笔画混乱和结构不清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示范和辅导,帮助学生清晰和正确地掌握每个笔画的书写顺序。

三、多练习反复训练汉字教学中,“多练习和反复训练”是提高学生掌握汉字结构和构造的重要手段。

学生应该多做汉字练习,反复训练常用的汉字结构和构造,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些汉字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写汉字的技能。

四、分类和比较分类和比较是学生整合和巩固汉字结构和构造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字形和部件结构,将汉字分类和对比,让学生在分类和比较中逐步掌握汉字结构和构造的规律和特征。

例如,“羊”和“美”两个字在结构上相对比较类似,教师可以将这两个字用旁边字成词,让学生通过比较弄清不同书写方式所呈现出来的差异性。

五、结合生活实际教学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认识汉字结构和构造的规律和特征。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周围事物和汉字书写形式,让学生发现和学习事物的特征和结构,从而提升学生掌握汉字结构和构造的水平。

结合以上几个方面,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结构和构造,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书写技能。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掌握汉字结构和构造需要长期的练习和积累,只有在不断的训练和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汉字写作水。

汉字的构造教案(张艳梅)

汉字的构造教案(张艳梅)

教案: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教师:国际学院张艳梅课程名称:古代汉语课程类型及性质:基础必修课教授对象:对外汉语专业一年级学生授课内容: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所需学时: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汉字构造的基本方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各自的特点。

2、掌握形声字的结构方式,能辨别归类。

3、通过学习汉字的构造,加强对汉字音形义关系的认识,提高认识汉字、运用汉字、教学汉字的能力。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演示(●)练习()讨论(●)其它(演出练习)是否使用多媒体(是)教学过程一、导入(1’)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

悠悠中华五千年,汉民族自古至今一直用汉字记录汉语,表达思想。

它不仅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而且它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以独特的构造,独特的字形结构体现了汉民族认识事物的特定思维和审美情趣。

教留学生汉字,传播汉字文化,首先教师自己必须了解汉字。

二、六书说(1’)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方法);转注、假借(用字方法)。

三、造字法(16’)(一)象形象形字可分两类:1、独体象形:用整个字去描摹物体的外形,让人一看便知道它代表的物体。

如:日、月、山、水、川、泉、石、木、竹、禾、雨、人、女、子、目、耳、口、刀、舟、门、户、车、牛、羊、虫等。

(女)2、合体象形:用一个符号去描摹物体的外形,用另一个符号作陪衬,以示它所代表的物体,把两个符号合成一个字。

如眉、胃、页、须、瓜、果、州等。

讨论:(人)(羊)(燕)(目)(二)指事指事字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抽象符号构成的,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构成的。

1、抽象符号:如上、中、下、纠、缀、一、二、三、四等。

2、象形字变更:在象形字上加抽象符号,或减符号,或把字翻转,用来表示抽象概念或比较复杂的意思。

如亦(腋)、本、末、朱、刃、母、亦、曰、甘、血、乌、片、叵、司等。

(女、母)画一个跪坐交手的妇女,这是“女”(象形);“女”字加两点,表示这是哺乳婴儿的妇女,是一个母亲的形象,“母”(指事)。

汉字的结构教案(2024)

汉字的结构教案(2024)

上下等大
如“吠”、“器”,上下两部分大小 大致相等。
上大下小
如“泉”、“岩”,上面部分较大, 下面部分较小。

2024/1/28
9
包围结构
全包围
如“国”、“团”,四周都被包 围住。
2024/1/28
半包围
如“区”、“凶”,只有一部分被 包围住。
三面包围
如“同”、“问”,三面被包围住 ,一面开口。
10
2024/1/28
26
对未来教学的展望
2024/1/28
教学内容更新
随着汉字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汉字文化的不断发展,未来可 以进一步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引入更多的新成果和新发 现。
教学方法改进
可以尝试采用更多的互动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拓展
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如建立汉字结构教学数据库、 开发汉字结构教学软件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 学习资源。
18
结构失衡与纠正方法
错误类型:左右结构、上 下结构、包围结构等比例 失调
2024/1/28
指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汉字 的结构特点,理解各部分 之间的比例关系。
纠正方法
通过临摹、仿写等方式, 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结构的 平衡感。
19
05
汉字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2024/1/28
20
传统教学方法回顾
2024/1/28
笔画分析法
通过讲解笔画的形状、方向和顺序,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基本构 造。
部首归类法
将汉字按照部首进行分类,帮助学生掌握同类汉字的共性和规律 。
字形比较法
通过比较形似字或音近字的异同,加深学生对汉字结构的印象。

汉字结构教案

汉字结构教案

汉字结构教案汉字结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构造和演变过程。

2.学会用笔画、部首、偏旁等分类方法认识汉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读写方法,提高汉字的识字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常用笔画。

2.基本部首、偏旁和组词方法。

3.常用汉字的读写方法。

三、教学难点
1.部首、偏旁和组词的多样性。

2.汉字笔画的基本规律。

3.汉字写作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汉字的结构和演变
1.教师介绍汉字的起源、结构和演变过程。

2.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

3.学生讲解汉字结构的基本要素:横、竖、撇、捺、点、提、钩、折等。

第二课、汉字的分类方法
1.教师讲解汉字的分类方法:部首、偏旁、组词等。

2.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部首、偏旁、组词练习。

3.通过游戏、绘画等活动,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分类方法。

第三课、汉字的读写方法
1.教师讲解汉字的读写方法:造字音节、整体认读、构词法等。

2.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读写训练。

3.通过游戏、拼字等活动,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汉字的读写方法。

五、教学评价
1.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小组合作互评。

2.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个别辅导。

3.通过测试、考试等方式进行总体评价,以反映教学效果。

汉字的结构优秀教案

汉字的结构优秀教案

汉字的结构优秀教案教案标题:汉字的结构优秀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原则。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技能和字形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1. 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原则。

2. 汉字的常用部首和偏旁。

3. 汉字的书写规范和笔画顺序。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2. 学生对汉字书写规范和笔画顺序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汉字结构的示意图和范例。

2. 准备一些常用的汉字卡片或练习册供学生练习。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汉字,让学生思考汉字的构造和组成部分,并引发学生对汉字结构的兴趣。

Step 2: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展示汉字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讲解汉字由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组成,并介绍汉字的结构原则,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

Step 3:介绍常用部首和偏旁(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展示一些常用的部首和偏旁,解释它们的意义和作用,并与学生一起分析一些常用汉字的构造和部首的关系。

Step 4:练习汉字书写(15分钟)教师发放汉字卡片或练习册,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汉字结构和部首知识进行书写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常见的汉字作为练习内容,并指导学生正确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

Step 5:巩固与拓展(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活动,如让学生尝试分析一些生僻字的结构和构造,或者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汉字练习题目等。

Step 6: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汉字书写和结构分析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更多的汉字,进一步提高对汉字结构的理解和认知。

2. 学生可以自主设计汉字练习题目,培养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

教案评价:这个教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汉字的结构,培养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汉字结构教案

汉字结构教案

汉字结构教案教案标题:汉字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原理。

2. 掌握汉字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

3. 能够识别并书写常用汉字。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结构:汉字由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组成,通过组合构成不同的汉字。

2. 汉字的构造原理:掌握汉字的构造规律,了解汉字的组合方式和演变过程。

3. 汉字的书写规范:学习汉字的笔画顺序和书写技巧,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原理,常用汉字的书写规范。

2. 教学难点:学生对汉字结构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书写规范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观察和模仿正确的汉字书写方式。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汉字的结构和构造原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和交流。

3. 练习训练:设计各种书写练习和游戏活动,巩固学生对汉字结构和书写规范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形式引入汉字结构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原理,讲解汉字的书写规范和笔画顺序。

3. 练习演练:设计各种书写练习和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汉字的结构和书写规范。

4.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汉字结构的图片、动画和示范视频等。

2. 教学工具:书写练习册、毛笔、纸张等书写工具。

3. 教学素材:常用汉字的书写样本、书法作品等。

七、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书写表现和课堂参与情况,评价学生对汉字结构和书写规范的掌握程度。

2. 练习评价:设计书写练习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汉字结构和书写规范的掌握情况。

3. 口头评价:组织学生展示书写成果,互相评价和交流,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八、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汉字结构教案幼儿园

汉字结构教案幼儿园

汉字结构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形式。

2.了解汉字书写规范。

3.学习基本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

•教学难点:汉字的书写规范和笔顺。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汉字的基本结构形式:汉字的字符由“形”、“声”、“义”三部分组成。

2.汉字书写规范:汉字的书写规范要求符合一定的笔画顺序和笔顺。

3.基本汉字的笔画和笔顺:介绍基本汉字的笔画、笔顺和字形结构。

2.教学方法1.实物教学法:通过教具、图片等实物直观展示汉字基本形态,帮助幼儿理解汉字的结构和特点。

2.观察联系法:通过观察和联系让幼儿学会汉字的书写规范。

3.体验式教学法:通过群体活动、游戏等方式让幼儿体会汉字的形态、笔画和笔顺。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1.教师向幼儿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布置任务:让幼儿从周围环境中找出身边常见的汉字,并交流认识。

2.主体教学1.汉字的基本结构形式–通过图片、卡片等实物让幼儿认识汉字的三个部分:形、声、义。

–要求幼儿根据形、音、意三个方面联想和理解汉字。

2.汉字书写规范–通过模板、板书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汉字书写规范,掌握字形和笔画顺序。

–教师示范书写一个或多个汉字,要求幼儿模仿,练习书写。

3.基本汉字的笔画和笔顺–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基本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教师示范书写一个或多个汉字,要求幼儿模仿,练习书写。

3.巩固练习1.练习书写基本汉字:让幼儿拿起笔,在印有汉字图形的模板上练习书写。

2.每日汉字: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当天的汉字,并让幼儿拿出纸笔练习书写。

4.课堂反馈教师与幼儿互动,了解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感受。

五、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路程。

2.通过练习和书写检测幼儿掌握汉字基本结构、规范和笔画顺序。

六、教学资源1.图片、卡片、实物等教具。

2.书写练习模板、黑板和白板。

3.每日汉字的写作练习本。

七、扩展资源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汉字,促进幼儿更好地掌握汉字知识。

认识汉字的结构教案

认识汉字的结构教案

认识汉字的结构教案教案标题:认识汉字的结构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特点。

2. 学生能够识别并书写常见的汉字。

3. 学生能够通过认识汉字的结构,提高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教学重点:1. 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特点。

2. 常见汉字的识别和书写。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笔、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汉字的重要性和用途。

2. 引导学生思考汉字的构造特点和基本结构。

二、新知呈现(15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展示常见汉字的结构,包括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汉字的结构,让学生发现汉字的构造规律。

三、示范与讲解(15分钟)1. 教师示范书写几个常见的汉字,注重演示每个笔画的书写顺序和结构。

2. 讲解每个汉字的构造特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四、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用笔在纸上模仿书写几个汉字。

2.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环境,找出并记录其中的汉字,并分析其结构特点。

2. 学生自由创作几个汉字,并进行书写和互相交流。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汉字的结构对于认识和书写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你觉得学习汉字的结构有什么好处?你还有哪些困惑?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练习更多的汉字书写,以加深对汉字结构的理解和记忆。

2.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提高对生字的识记和拼写能力。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书写汉字的准确度等。

2. 教师检查学生课后练习册上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汉字结构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构造规律。

《汉字的结构》教案2

《汉字的结构》教案2

汉字的结构——方块的奥妙教学目标1、掌握汉字三种构件的定义及区别2、掌握汉字架构的方法和拆解的规则3、了解汉字架构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构件的定义与架构拆解的规则教学设计1、方块的奥妙汉字由各个部件构成,构成字的部件都合理地安排在方框内,相互平衡,使得每个字从视觉上看都疏密得当,重心平稳,结构对称,肥瘦适中。

这就是方块的奥妙。

2、汉字的构件——笔画汉字中最小的单位就是笔画。

笔画指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按写字时从下笔到提笔计算。

现行汉字的五种基本笔画是: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3、汉字的构件——部件部件是汉字基本的构形单位。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一方面,不管笔画多复杂,只要串在一起分不开,都可以作为一个部件看待,如“事、串、重”;另一方面,只要能够拆开作为独立的结构单位,就可以都看作是部件,如“燃、涃”。

4、汉字的构件——偏旁偏旁是构成汉字的最直接的单位。

偏旁是对字中表义或表音成分的分析,而部件是对现代汉字内部结构系统分析的结果。

一般说来,偏旁是指合体字(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中的表音或表意单位,独体字(象形字和指事字)不能再拆分,也就没有偏旁一说。

5、补充:部首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专为汉字分类检索而设立的部目,即字典、词典中各部的首字。

部首不等同于部件,如“鼻、黑、麻、鹿”等都是《新华字典》中的部首,也都可以再分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部件。

6、小结部件是汉字外部结构分析得到的结构单位,是字形结构中的构字成分,如“云”中的“二、厶”,“竖”中的“刂、又、立”,都是部件。

偏旁是会意字和形声字的组成部分,或表音或表意。

一般地说,部首是表义的偏旁。

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与部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7、汉字的架构特征:都是有方有隅的方块形,所有部件都以占方占隅的形式进入这个方块形。

在方块形中建构符号的各部件以占位、排列的方法表音表义,是汉字书写的思维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教师:国际学院张艳梅课程名称:古代汉语课程类型及性质:基础必修课教授对象:对外汉语专业一年级学生授课内容: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所需学时: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汉字构造的基本方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各自的特点。

2、掌握形声字的结构方式,能辨别归类。

3、通过学习汉字的构造,加强对汉字音形义关系的认识,提高认识汉字、运用汉字、教学汉字的能力。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演示(●)练习()讨论(●)其它(演出练习)是否使用多媒体(是)教学过程一、导入(1’)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

悠悠中华五千年,汉民族自古至今一直用汉字记录汉语,表达思想。

它不仅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而且它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以独特的构造,独特的字形结构体现了汉民族认识事物的特定思维和审美情趣。

教留学生汉字,传播汉字文化,首先教师自己必须了解汉字。

二、六书说(1’)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方法);转注、假借(用字方法)。

三、造字法(16’)(一)象形象形字可分两类:1、独体象形:用整个字去描摹物体的外形,让人一看便知道它代表的物体。

如:日、月、山、水、川、泉、石、木、竹、禾、雨、人、女、子、目、耳、口、刀、舟、门、户、车、牛、羊、虫等。

(女)2、合体象形:用一个符号去描摹物体的外形,用另一个符号作陪衬,以示它所代表的物体,把两个符号合成一个字。

如眉、胃、页、须、瓜、果、州等。

讨论:(人)(羊)(燕)(目)(二)指事指事字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抽象符号构成的,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构成的。

1、抽象符号:如上、中、下、纠、缀、一、二、三、四等。

2、象形字变更:在象形字上加抽象符号,或减符号,或把字翻转,用来表示抽象概念或比较复杂的意思。

如亦(腋)、本、末、朱、刃、母、亦、曰、甘、血、乌、片、叵、司等。

(女、母)画一个跪坐交手的妇女,这是“女”(象形);“女”字加两点,表示这是哺乳婴儿的妇女,是一个母亲的形象,“母”(指事)。

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独体字。

讨论:乌、叵、司(三)会意会意。

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

所谓会意,常是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的组合。

就是把两个(或多个)汉字的字形放在一起,会合它们的字义。

会意字分同体会意和异体会意两类。

1、同体会意:同体会意是由两个(或多个)相同的形体构成的会意字。

如:从、北、众、步、林、森、卉等。

同体会意字虽然由同一符号重叠而成,但必须表示新的意思,否则不能算会意字。

(林)2、异体会意:异体会意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形体构成的会意字。

如:及、保、即、既、走、初、休、家、宫、安、益、暮等。

以上会意字的象形性很强,它们的古文字都像一幅幅图画,因为它们都是在先秦创造的。

隶书破坏了汉字的象形性,所以隶书以后造的会意字就不再象形了,不能通过字形提示字义,而是通过偏旁字的字义去提示新的字义了,如:库、嵩、耷、劣、籴、粜、尘、飧、歪、孬、尖、卡、甩等会意与象形、指事的区别象形和指事,是独体;会意是合体。

讨论:(即)(四)形声形声字也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

和会意不同的是,它其中一部分不参与表意。

它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义符、形旁);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或声旁)。

如:江、河、杨、柳等。

不仅可以“望文生义”,而且可以“望文生音”。

形声字突破了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纯表义的局限,音义结合,提高了文字对语言的适应能力,是一种最能产的造字方式。

《说文解字》共收字9353个。

其中形声字7700字,占82%。

1、形声字形符和声符的位置根据形声字形符和声符位置的不同,可以把形声字的构形方式归纳为以下八种。

(1)左形右声。

如:松、理、河、梧、挑、惜、肝、梅。

(2)右形左声。

如雕、期、鸿、救、都、劲、功、战。

(3)上形下声。

如茅、空、简、芳、竿、宇、窍、露。

(4)下形上声。

如基、裳、姿、勇、型、贷、袋。

(5)外形内声。

如园、闾、裹、衷、囤、阁、匣。

(6)内形外声。

如问、闻、瓣、辩、辨、赢、羸。

(7)形占一角:修、倏、腾、滕、裁、栽、颖、颍、佞、疆。

(8)声占一角:旗、施、徒、徙、寐形符和声符位置有反常的情况:如“视、祁、锦、钦、冯、和、蚀”是右形左声,“钊、到”是左形右声,“闷、问”是内形外声,“闺、阁”是外形内声,“孟”是上形下声,“笃、筑、竺”是下形上声。

省形和省声:有少数形声字,它的形符或声符已经简省,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

如:釜,从金省,父声。

雷,从雨,田省声。

2、形符和声符的作用(1)形符只表示该字的大类,而且仅就本义而言。

如:“理”,本义是治理玉石,从玉。

音义完全相同,采用不同的形符,是构成大量的异体字的原因之一(有些意符由于它们所表示的意义范畴关系密切,可以互相通用。

“睹”和“覩”,“堤”和“隄”。

(2)声符有时除标音外,还可表义。

会意兼形声的字。

如:“驷、警、娶、婢、婚、铃、仲”中的声符除表音外还可表义。

古人有“亦声字”“声兼义”、“右文说”等说法。

忘:上部为“亡(失去)”,下部为“心”,表示亡失了心中记忆之事。

戋:少,细微。

贱、钱、浅、践、笺、残“湘”、“漓”:湘江和漓江名字的由来。

3、形声字形旁表意功能提示的文化信息例:女部。

由于上古曾经有过一个时代是女权社会,上古的姓氏多数加上女旁,如姜、姚、姬、嬴。

“姓”本身也是女部字。

关于婚姻的字很多是女部字,例如嫁、娶、姻、媒、妁。

到了男权社会的时代,从文字上可以看到许多侮辱女性的痕迹,例如姦、奸、嬖、妄、婪、嫉、嫌、妨等都是女部字。

其中有些字已经被后人改成另一写法,例如“媮”改成“偷”,“嬾”改成“懒”4、形声字声旁表音功能的局限性《新华字典》:声旁有效率(声、韵、调全同)占39%。

今天我们遇到生疏的形声字时,多半不敢按照声旁来读这个字,这是因为形声字的声旁表音不准确。

比如用“工”作声旁的形声字很多,有缸、杠、肛、江等,它们的声母有的是gkh、有的是jqx。

实际上,在造字的时候,以上的字读音是很接近的,只是由于后代语音的变化才造成了它们读音的分歧。

“秀才认字认半边”不可靠的原因。

据统计,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等原因,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形声字,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

这是形声字声旁表音作用的局限。

讨论:“刀”、“召”;“寿”、“涛”、“铸”。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古无舌上音,上古声母的重要学说,清钱大昕的重要发现。

)“富”、“福”、“幅”“辐”、“匐”“逼”,从同一声符而后来声母有所不同。

(古无轻唇音,这也是清钱大昕的重要发现。

他提出的古音学观点,认为中古36字母中的轻唇音“非组”在上古要合到“帮组”。

)四、汉字的构造与汉字教学(2’)结合汉字构形特点教汉字。

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对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适当作说明。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汉字教学”基本原则第一条——“根据汉字造字原理进行教学”。

汉字教学应该为学生敞开文字背后的神奇世界,让学生感受象形文字的图画魅力,体悟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的字理奥妙。

(一)感受象形文字的图画魅力画一个太阳,这是“日”。

画一轮弦月,是“月”(月有圆有缺,以缺为主。

)70年代,一位希腊大学生从未见到一个中国人,也没听见过关于中国古代文明。

写了两个汉字鷄(鸡)和馬(马)。

并让她猜哪个是鸡哪个是马。

她猜对了。

又写了两个汉字,狗和鳥(鸟)她又一次凭直觉选择对了。

这些汉字的形状为她提供了线索。

(二)体悟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的字理奥妙体悟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的字理奥妙。

尤其是形声字。

中国汉字80%左右是形声字。

形声字是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重点。

1、讲清部首的含义会理解很多字词重视偏旁部首意义的教学。

讨论:1)字谜:“有心走不快,见水它过满,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打一汉字)”(“曼”——“慢”、“漫”、“蔓”、“馒”)2)“苏隄”-“苏堤”。

为减轻人们认读和书写的负担,促进汉字规范化,整理异体字,淘汰掉无用的异体字,使汉字更好地为汉语服务(195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但异体字、疑难字依然大量的存在于人名、碑帖、名胜古迹中。

2、形声字的声旁是对文字语音的指示讨论:这些人名你能读出来吗:杨咏澍梁琰黄子宸总之,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字义、字形、字音方面产生联系,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快速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五、结语六、作业(一)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日、月、山、水、川、泉、女、子、耳、口、刀、舟、门、户、页、须、瓜、果、州、三、本、朱、刃、母、亦、、甘、血、乌、片、叵、司、从、北、众、步、及、既、走、初、尖、松、功、战、茅、空、简、芳、竿、裳、姿、勇、型、阁、问、闻、腾、裁、(题解说明:汉字的形体结构主要从造字法方面进行分析,汉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其中,“象形、指事”两种属于独体字,“会意、形声”两种属于合体字。

因此,做分析汉字形体结构这类题目时,有一个基本的思路:首先分别出要分析的汉字属于独体字还是合体字。

如果是独体字,再看该字所表示的意义是具体的事物还是抽象的概念。

如果所表达的意义是具体的事物,那么该字多是象形字。

如果该字表示的是抽象的概念,那么该字多是指事字。

如果是合体字,再看构成该字的所有部件(即组成该字的几个汉字)是否都参与表意,如果所有部件都参与表意,缺一不可,这种汉字多是会意字。

另外还可以从构成该字的几个部件来分析,首先看这些部件中某字的读音和整个汉字是否相同或者相近,再看其余的部件和整个汉字的意义是否有联系,如果符合以上两个条件,那么该字多是形声字。

这是一般的做法。

熟悉以后,看到一个汉字就可以直接了解其形体结构。

)(二)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汉、种、铜、请、粗、柄、现、情、创、刨、期、战、放、视、和、郊、置、符、菜、窗、室、巍、雾、壁、馨、裘、恭、蚕、岱、惑、辩、问、闻、闽、国、衷、阁、固、裹、锦、视、旗(题解说明:形声字的“义符(形旁)”和“声符(声旁)”是一个形声字的基本组成部分,“义符(形旁)”表示该形声字的意义范围,“声符(声旁)”表示该形声字的读音。

从两者的组合关系来看,一般有以下六种基本结构:左形右声:汉、种、铜、请、粗、柄、现、情;右形左声:创、刨、期、战、放、视、和、郊;上形下声:置、符、菜、窗、室、巍、雾;下形上声:壁、馨、裘、恭、蚕、岱、惑;内形外声:辩、问、闻、闽;外形内声:国、衷、阁、固、裹。

以上六种结构中,左右结构的形声字占了大多数,内外结构的则较少。

除了以上六种基本结构外,还有些形声字的形旁或声旁只占了一个角,如:“栽”的形旁“木”占了左下角,“徒”的声旁“土”占了右上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