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方法课件
合集下载
常见化学平衡图像及分析PPT课件
![常见化学平衡图像及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8fe58416fc700aba68fc39.png)
使用催化剂 或增大压强
(A)
. (B)
(C)
只改变单一变量,v-t图像识图规律
1、若图像中一点突变,那么改变了反应物或生 成物的浓度。 2、若图像中两点突变,那么改变了压强或温 度。 3、若图像出现一条水平线,那么加入了催化 剂或等体积反应改变了压强
.
巩固应用:
下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 ⇌ 2SO3 (g)△H<0达到平衡时 ,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思的维变模型化:情况,ab过程中改 先变分的析条反应件特可点能(物是质升状温态、;反应bc前过后程气体中体改积变变化的、条反件应热可) 能是 减小SO3的浓度 ; 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率 变化再情结合况图画像在中正c—逆d反处应速. 率相对大小得出平衡移动情况
0
时间
.
练习2
2A(g) + B(g)
2C(g)
【看图技巧2】 P1 < P2
C “定一议二”,
的 百
T2 > T1 正反应是_吸_热反应.
分 含
T2 P1
量
T1 P2
T1 P1
0
t
.
四、转化率—压强(或温度)图像分析
mA(g) + nB(g) pC(g) + qD(g)
等压线
A 的 转 化 率
.
②只加入催化剂,画出改变条件后的v-t图像。
V-t图建模思路:
加催化剂
V正=V逆
改
等体积反应
变
改变压强
条 速率改变 件
浓度
V正≠V逆 压强
温度
平衡不移动 平衡移动
.
知识提升:
判断下列图象中t2时刻可能哪种条件发生了变化?在判断 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PPT课件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b5129158fafab068dc02af.png)
由于v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逆相
v
v正 v逆
同程度的增大,t1时
的改变因素可能是 a.
加入(正)催化剂 b. 当
t1
t m+n=p+q时增大压强。
平衡没有移动。
第十页,共31页。
速率-时间图
V
t1:A t2:B t3:C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正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增大
V正
V逆
V正
V正
V正
V逆
0
V逆
V逆
t
t1
t2
t3
1、确定t1、t2、t3时刻的操作: A、降温 B、加压 C、浓度减小
若对以上反应已知m+n>p+q,平衡后降低 压强时,画出相关的v – t图。
第八页,共31页。
对于反应A(g)+3B(g) 2C(g)+D(g)(正反应放 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引起平衡移动
的因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v
v逆
v正
由于v正、v逆均有不
同程度的增大, 引起平衡移
动的因素可能是 a. 升高温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C A
B
t
A+2B 3C
A的转化率=33.3% B的转化率=66.7%
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第四页,共31页。
c
练: 0.4
0.3
B
0.2
A
0.1
C
t
1)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5A 3B+2C
2) 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A的转化率=62.5%
第五页,共31页。
二、速度-时间图: 可用于:
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 确的是( C )
化学课件《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优秀ppt 人教课标版
![化学课件《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优秀ppt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35aefad5bbfd0a78567329.png)
A. Z、W均为气态,X、Y中有一种为气体 B. Z、W中有一种为气体,X、Y均为气体 C. X、Y、Z均为非气体,W 为气体 D. X、Y均为气体,Z、W 皆为非气体
v
V(正)
V(正)
V(逆)
V(逆)
时间 t
练习6:
已知反应: 3A( g ) + B( g )
C( s ) + 4D( g )
下图中a、b 表示一定条件下,D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
0.4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0.3
______2_A_____2_B__+_C_______
0.2 0.1
(3)8min后,若将容器的体
积缩小一半,c(A)将___增_大____
c(B)将___增_大____c(C)将__增__大___ 0
(填增大、减小、不变);
B A
C 时间(min)
平衡将向___逆_____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时混 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是_____增__大____ , A的转化率 ____减_小____。
A. N2(g) + 3H2(g)
2NH3(g) △H < 0
B. H2(g) + I2(g)
2HI(g) △H < 0
C. 2SO3(g)
2SO2(g) + O2(g) △H > 0
D. 4NH3(g) + 5O2(g) 4NO(g) + 6H2O(g) △H < 0
练习5:
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 X + Y W + Z 增大压 强则反应速率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分析 X、Y、 W、Z的聚集状态是
谢谢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B·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卡内基]
v
V(正)
V(正)
V(逆)
V(逆)
时间 t
练习6:
已知反应: 3A( g ) + B( g )
C( s ) + 4D( g )
下图中a、b 表示一定条件下,D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
0.4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0.3
______2_A_____2_B__+_C_______
0.2 0.1
(3)8min后,若将容器的体
积缩小一半,c(A)将___增_大____
c(B)将___增_大____c(C)将__增__大___ 0
(填增大、减小、不变);
B A
C 时间(min)
平衡将向___逆_____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时混 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是_____增__大____ , A的转化率 ____减_小____。
A. N2(g) + 3H2(g)
2NH3(g) △H < 0
B. H2(g) + I2(g)
2HI(g) △H < 0
C. 2SO3(g)
2SO2(g) + O2(g) △H > 0
D. 4NH3(g) + 5O2(g) 4NO(g) + 6H2O(g) △H < 0
练习5:
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 X + Y W + Z 增大压 强则反应速率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分析 X、Y、 W、Z的聚集状态是
谢谢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B·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卡内基]
平衡图像 完整PPT课件
![平衡图像 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23f7f24431b90d6d85c718.png)
m+n > p +q (> = < ) m+n < p+q ( > = <)
四、浓度---时间图像
【10年重庆】右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
(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
浓度
(3)该反;应A的化学方程式
为
40%
2.0 A
1.6
1.2
0.8 C
0.4
B
2A B+3C
0
t1
时间
五、其它
1、mM(S)+ nN(g)
+n>p
A
N%
A. C .B
压强
五、其它
2、可逆反应2A+B
2C(g)(正反应放热),
随温度变化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如图所示,则下
C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B可能都是固体
平均摩尔质量
B.A和B一定都是气体
二、转化率(物质百分含量)—时间图像
【08年山东】一定条件下在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
发生反应A(g) + B(g)
xC(g) 根据右图判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温度: T1<T2
B B.压强: p11
看图方法:
先看等压线(压强都是P2的那条线) 先拐弯的速率快,温度高 T1>T2
可逆反应 mA(g) + nB(g) pC(g) +qD(g)
高考必考 ——化学平衡图
像
对于反应mA(g)+nB(g)
+n>p+q)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PPT课件演示文稿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PPT课件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ee50c2b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d.png)
压强
练习1:对于2A(g)+B(g) C(g)+3D(g)(正反应吸 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能表示( ) AD
A.B物质的转化率 Y
B.正反应的速率
C.平衡体系中的A%
300℃ 200℃
100℃
P
D.平衡体系中的C%
第二十八页,共31页。
练习2:
对于可逆反应 2AB3(g)
A2(g) + 3B2(g) (正反应
t3曲线 变化的原因是( )
D
A.增大了x或y的浓度 B.使用了催化剂
C.增加反应体系压强 D.升高反应的温度
第三十一页,共31页。
A的百分含量与外压强有如下图的关系, (温度不变)则: (1) P点左面曲线表示为_________
(2) X(<、=、>)_____Y,其理由是: A%
(1) 达平衡前的情况
(2) <;达到平衡点P后加压,
A%增加,说明平衡向左移动了
P·
0
看图技巧:可逆反应的最大程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第二十七页,共31页。
B、加压
C、降温
⑵该反应正向是 放 (吸、放)热反应;
⑶气体物质的量 增大(增大、减少)的反应。
第八页,共31页。
v
V(逆)
V(正) V(逆)
V(正) V(逆)
V(正)
V(正) V(逆)
t1 t2
t3
t
看图技巧:
1、改变条件使平衡移动的瞬间曲线是连
续的,则是物质浓度发生改变
2、改变条件使平衡移动的瞬间曲线出现断 点,则是温度改变或是压强改变 3、改变条件反应速率变化但是平衡不移动,
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课件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ae56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2.png)
A.V>w B.V<w C.V=w D.无法比较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例 2】(2011 年广东中山检测)将 1 mol I2(g) 和 2 mol H2(g) 置 于 2L 密 闭 容 器 中 , 在 一 定 温 度 下 发 生 反 应 : I2(g) + H2(g) 2HI(g) ΔH<0。2 min 时,测得 I2 的物质的量为 0.6 mol,10 min 后达到平衡。HI 的体积分数 V% 随时间变化如图 2-3-11 中曲线Ⅱ所示。
v(逆)>v(正)
逆向 移动
续表 平衡 体系
条件变化
速率变化
平衡 速率变化曲线
变化
任平 衡体系
⑨使用催 化剂
v(正)、v(逆) 均增大,且
v(逆)=v(正)
不移 动
2.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图像解答的基本方法与思路 (1)分析清楚反应的特点:包括各反应物的状态,化学方程 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的变化情况、热效应等. (2)分析看懂图像,做到五看: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 坐标各表示的意义;二看线,即图中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 是否连续或跳跃及其表示的意义;三看点,包括起点、折点、 交点、极值点等及它们表示的含义;四看是否要作辅助线(如 等温线、等压线);五看图像中各种量的多少. (3)联想相关规律和原理:如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 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4)依题意作出定性分析和正确判断.
答案:(1)0.1 mol·L-1·min-1 (2)0.05 (3)③⑤
2.下图中,表示 2A(g)+B(g) 这个可逆反应的正确图像为( A ).
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3.某课题小组研究固定容积下反应 A(g)+2B(g)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例 2】(2011 年广东中山检测)将 1 mol I2(g) 和 2 mol H2(g) 置 于 2L 密 闭 容 器 中 , 在 一 定 温 度 下 发 生 反 应 : I2(g) + H2(g) 2HI(g) ΔH<0。2 min 时,测得 I2 的物质的量为 0.6 mol,10 min 后达到平衡。HI 的体积分数 V% 随时间变化如图 2-3-11 中曲线Ⅱ所示。
v(逆)>v(正)
逆向 移动
续表 平衡 体系
条件变化
速率变化
平衡 速率变化曲线
变化
任平 衡体系
⑨使用催 化剂
v(正)、v(逆) 均增大,且
v(逆)=v(正)
不移 动
2.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图像解答的基本方法与思路 (1)分析清楚反应的特点:包括各反应物的状态,化学方程 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的变化情况、热效应等. (2)分析看懂图像,做到五看: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 坐标各表示的意义;二看线,即图中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 是否连续或跳跃及其表示的意义;三看点,包括起点、折点、 交点、极值点等及它们表示的含义;四看是否要作辅助线(如 等温线、等压线);五看图像中各种量的多少. (3)联想相关规律和原理:如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 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4)依题意作出定性分析和正确判断.
答案:(1)0.1 mol·L-1·min-1 (2)0.05 (3)③⑤
2.下图中,表示 2A(g)+B(g) 这个可逆反应的正确图像为( A ).
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3.某课题小组研究固定容积下反应 A(g)+2B(g)
化学平衡图像PPT课件
![化学平衡图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4b9d116529647d272852de.png)
• 在常压下,令氢与用氦稀释的氮分别通入一加 热到 570oC 的以锶-铈-钇-钙-钛矿多孔陶瓷 (SCY)为固体电解质的电解池中,用覆盖在固 体电解质内外表面的多孔 钯多晶薄膜的催化, 转化为氨,转化率达到78%;对比:几近一个世 纪的哈伯法合成氨工艺通常转化率为10-30%!
• 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哈伯
(有利于氨的合成,对动力、材料强度、 设备制造要求适中) 催化剂:铁触媒(以铁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 使反应物在较低温度下较快的进行反应。
浓度:将生成的氨及时从混合气中分离出来, 且向循环气中不断补充 N2、H2(1:3)。
二、合成氨工业简述:
1、主要流程:
原料气制取 净化 压缩 合成 分离 液氨
2、实际生产中,为什么温度不能太高而采用适当高温 ( 500℃ )?
3、在高温高压下,为什么还要使用催化剂?
4、你认为合成氨中,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多少最佳, 为什么?
选择适宜条件:
温度: 500 0C (速率较快,转化率适中催化剂活性最大) 压强: 2×107~5×107 Pa(200~500atm)
合成氨的工业流程演示
N2、H2 混合气
N2、H2、液 氨、混合物
N2、H2 混合气
氨
分
离
NH3
器
N2、H2
合成塔
流程演示 化学原理
N2、H2 混合气
课堂练习
液 氨
复习小结:
工业制硫酸可以用几个“三”来表
示
黄铁矿(硫铁矿)、空气、98.3%的浓硫酸。
三原料:略
三方程: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
三设备:洗涤、除尘、干燥。
再见
课题
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氨在工业 上有较大的价值。
• 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哈伯
(有利于氨的合成,对动力、材料强度、 设备制造要求适中) 催化剂:铁触媒(以铁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 使反应物在较低温度下较快的进行反应。
浓度:将生成的氨及时从混合气中分离出来, 且向循环气中不断补充 N2、H2(1:3)。
二、合成氨工业简述:
1、主要流程:
原料气制取 净化 压缩 合成 分离 液氨
2、实际生产中,为什么温度不能太高而采用适当高温 ( 500℃ )?
3、在高温高压下,为什么还要使用催化剂?
4、你认为合成氨中,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多少最佳, 为什么?
选择适宜条件:
温度: 500 0C (速率较快,转化率适中催化剂活性最大) 压强: 2×107~5×107 Pa(200~500atm)
合成氨的工业流程演示
N2、H2 混合气
N2、H2、液 氨、混合物
N2、H2 混合气
氨
分
离
NH3
器
N2、H2
合成塔
流程演示 化学原理
N2、H2 混合气
课堂练习
液 氨
复习小结:
工业制硫酸可以用几个“三”来表
示
黄铁矿(硫铁矿)、空气、98.3%的浓硫酸。
三原料:略
三方程: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
三设备:洗涤、除尘、干燥。
再见
课题
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氨在工业 上有较大的价值。
第三节化学平衡的图像PPT教学课件
![第三节化学平衡的图像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1ff265f524ccbff12184ce.png)
判断反应是吸热或放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 的变化。
•已知对某一平衡改变温度时有如下图变化,
则温度的变化是
升(升高高或降低),平衡
向 反正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 热吸反应。
v
v正
v逆
2020/12/11
t1
t2 t
3
v
v正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
v逆
将向 正 方向移动。
t1
t2 t
2020/12/11
t •m+n<p+q •正反应吸热
2020/12/11
7
练习:对于反应
mA (g) + nB (g) pC (g) 有如
图所示的关系,则:
⑴、P1 ___<_ P2 ;T1 ____>T2 ;
⑵、m+n ——>— p ;
C%
⑶、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 反
应
2020/12/11
T2 P2
T1 P2 T1 P1
13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4
8t
四、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 (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的
A%
500℃
转 化
200℃
率
1.01×107Pa
1.01×106Pa
1.01×105Pa
T
P
•正反应放热 m+n>p+q
2020/12/11
•正反应放热
m+n<p+q
9
四、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 (或压强)图:
•已知对某一平衡改变温度时有如下图变化,
则温度的变化是
升(升高高或降低),平衡
向 反正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 热吸反应。
v
v正
v逆
2020/12/11
t1
t2 t
3
v
v正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
v逆
将向 正 方向移动。
t1
t2 t
2020/12/11
t •m+n<p+q •正反应吸热
2020/12/11
7
练习:对于反应
mA (g) + nB (g) pC (g) 有如
图所示的关系,则:
⑴、P1 ___<_ P2 ;T1 ____>T2 ;
⑵、m+n ——>— p ;
C%
⑶、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 反
应
2020/12/11
T2 P2
T1 P2 T1 P1
13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4
8t
四、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 (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的
A%
500℃
转 化
200℃
率
1.01×107Pa
1.01×106Pa
1.01×105Pa
T
P
•正反应放热 m+n>p+q
2020/12/11
•正反应放热
m+n<p+q
9
四、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 (或压强)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变化的曲线为( C )
题型2:由图像特征判断方程式
例2:在下图中,x%为气态反应物在平衡体系中的体 积分数,该图表示x%与温度、压强的关系,符合该曲
线的反应是( D )
A. N2O3(g) + O2(g) N2O5(g) △H > 0 B. H2(g) + I2(g) 2HI(g) △H < 0 C. 4NH3(g) + 3O2(g) 2N2(g) + 6H2O(g)△H < 0 D. C(s) + H2O(g) H2(g) + CO(g) △H > 0
4NO(g) + 6H2O(g)
D
△H < 0
2.已知某可逆反应:aA(g) + bB(g)
cC(g)在密闭容器
中进行,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
) 解题原则:定一议二
A T1<T2,p1<p2,a+b>c,正反应吸热
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方法
一、化学平衡图像类型
D%
0
P
D%
0
T2 T1
P
二.有关化学平衡图像的知识规律:
1.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2.化学平衡知识: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三.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答原则:
1.“定一议二”原则: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纵坐标、 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量,确定横坐标所表示的 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再确定纵坐标所表 示的量,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四.解答化学平衡图象题的步骤:
(1)看图像: 一看面(即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线(即线
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即起点、折点、交点、 终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 等) 、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 。
(2)想规律: 即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
衡的影响规律。
(3)作判断: 将图像中所表现出的关系与所学规律对
比,作出正确定判断。
五.化学平衡图像题的基本题型
题型1:由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判断图像
例1:可表示为可逆反应2A(g)+B(g) 的图象是( B )
C%
700oC v V正
v
V逆
500 oC
V逆 V正
2C(g) △H < 0
A
100 oC
转
化
率
10 oC
A. x + 3y 2z △H > 0
B. x + 3y 2z △H < 0
2.“先拐先平,数值大” 原则:在化学平衡图像中, 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 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较 高或压强较大。
三.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一般方法—“标、点、线、面”分析法
1.明确坐标轴的意义(横坐标、纵坐标、曲线)。 2.弄清曲线上点的意义,特别是某些特殊的点(拐点、 交点等)。 3.弄清曲线斜率大小的含义以及函数的增减性。 4.适当时可作“等温线”、“等压线”等辅助线。
0
t0
P0
T0
P
(A)
(B)
(C)
(D)
1.下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 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图中Y轴是指
A(s) + B(g) 2C(g) △H > 0
B A. 平衡混合气体中C的体积分数
B. 平衡混合气体中B的体积分数 C. B的转化率 D. A的转化率
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 + 3B(g) 2C(g) △H <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
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
据作出下列关系图所示,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C的
浓度
乙
C的
C的
浓度
乙
浓度
AB)
乙
甲
甲
甲
0
时间
0
时间
0
时间
I
II
III
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
率较高
1.下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x的百分含量在
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在下列平
衡体系中,横线表明的物质可代表x的是
A. N2(g) + 3H2(g)
2NH3(g)
△H < 0
B. H2(g) + I2(g)
2HI(g)
△H < 0
C. 2SO3(g)
2SO2(g) + O2(g) △H > 0
D. 4NH3(g) + 5O2(g)
B T1>T2,p1<p2,a+b<c,正反应吸热
C T1<T2,p1<p2,a+b<c,正反应放热
D T1B>%T2,p1<pT22,P2 a+b>c,正反应放热
T1 P2 T1 P1
T1不变,P2>P1 P2不变,T1>T2
0
t
题型3:根据图像特征判断物质的状态和反应特征
例3:反应A2 + B2 2AB △H = Q ,在不同温度和压强改 变的条件下产物AB的生成情况如下图所示,a为500℃ , b为300℃ 的情况,c为反应在300℃ 时,从时间t3开始向
容器中加压的情况,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
A . A2 、 B2 及AB均为气体,Q>0 B . AB为气体,A2 、 B2 中有一种为非气体,Q > 0 C . AB为气体, A2 、 B2 中有一种为非气体,Q < 0 D . AB为固体,A2 、 B2 中有一种为非气体,Q > 0
练习:
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可逆反应:
Y、W、Z的聚集状态是( B )
A. Z、W均为气态,X、Y中有一种为气体 B. Z、W中有一种为气体,X、Y均为气体 C. X、Y、Z均为非气体,W 为气体 D. X、Y均为气体,Z、W 皆为非气体
v
V(正)
V(正)
V(逆)
V(逆)
时间 t
题型4:图像的定量分析
例4:根据下面两幅图像,选出符合题意的反应方程式
B.图II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图II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图II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 率较高
3.反应X(g) + 3Y(g) 2Z(g) △H﹤0, 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压强下(P1>P2)达平衡 时,混和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
A(g) + B(g)
2C + D(g) △H =Q, 此反应符合下列两个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Q <0,C为固体或液体 B. Q<0,C为气体
C. Q>0,C为气体
D. Q>0,C为固体或液体
D%
0
D%
P
0
200℃ 600℃
t
2.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 X + Y W + Z 增 大压强则反应速率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分析 X、
题型2:由图像特征判断方程式
例2:在下图中,x%为气态反应物在平衡体系中的体 积分数,该图表示x%与温度、压强的关系,符合该曲
线的反应是( D )
A. N2O3(g) + O2(g) N2O5(g) △H > 0 B. H2(g) + I2(g) 2HI(g) △H < 0 C. 4NH3(g) + 3O2(g) 2N2(g) + 6H2O(g)△H < 0 D. C(s) + H2O(g) H2(g) + CO(g) △H > 0
4NO(g) + 6H2O(g)
D
△H < 0
2.已知某可逆反应:aA(g) + bB(g)
cC(g)在密闭容器
中进行,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
) 解题原则:定一议二
A T1<T2,p1<p2,a+b>c,正反应吸热
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方法
一、化学平衡图像类型
D%
0
P
D%
0
T2 T1
P
二.有关化学平衡图像的知识规律:
1.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2.化学平衡知识: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三.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答原则:
1.“定一议二”原则: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纵坐标、 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量,确定横坐标所表示的 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再确定纵坐标所表 示的量,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四.解答化学平衡图象题的步骤:
(1)看图像: 一看面(即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线(即线
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即起点、折点、交点、 终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 等) 、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 。
(2)想规律: 即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
衡的影响规律。
(3)作判断: 将图像中所表现出的关系与所学规律对
比,作出正确定判断。
五.化学平衡图像题的基本题型
题型1:由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判断图像
例1:可表示为可逆反应2A(g)+B(g) 的图象是( B )
C%
700oC v V正
v
V逆
500 oC
V逆 V正
2C(g) △H < 0
A
100 oC
转
化
率
10 oC
A. x + 3y 2z △H > 0
B. x + 3y 2z △H < 0
2.“先拐先平,数值大” 原则:在化学平衡图像中, 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 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较 高或压强较大。
三.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一般方法—“标、点、线、面”分析法
1.明确坐标轴的意义(横坐标、纵坐标、曲线)。 2.弄清曲线上点的意义,特别是某些特殊的点(拐点、 交点等)。 3.弄清曲线斜率大小的含义以及函数的增减性。 4.适当时可作“等温线”、“等压线”等辅助线。
0
t0
P0
T0
P
(A)
(B)
(C)
(D)
1.下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 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图中Y轴是指
A(s) + B(g) 2C(g) △H > 0
B A. 平衡混合气体中C的体积分数
B. 平衡混合气体中B的体积分数 C. B的转化率 D. A的转化率
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 + 3B(g) 2C(g) △H <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
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
据作出下列关系图所示,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C的
浓度
乙
C的
C的
浓度
乙
浓度
AB)
乙
甲
甲
甲
0
时间
0
时间
0
时间
I
II
III
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
率较高
1.下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x的百分含量在
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在下列平
衡体系中,横线表明的物质可代表x的是
A. N2(g) + 3H2(g)
2NH3(g)
△H < 0
B. H2(g) + I2(g)
2HI(g)
△H < 0
C. 2SO3(g)
2SO2(g) + O2(g) △H > 0
D. 4NH3(g) + 5O2(g)
B T1>T2,p1<p2,a+b<c,正反应吸热
C T1<T2,p1<p2,a+b<c,正反应放热
D T1B>%T2,p1<pT22,P2 a+b>c,正反应放热
T1 P2 T1 P1
T1不变,P2>P1 P2不变,T1>T2
0
t
题型3:根据图像特征判断物质的状态和反应特征
例3:反应A2 + B2 2AB △H = Q ,在不同温度和压强改 变的条件下产物AB的生成情况如下图所示,a为500℃ , b为300℃ 的情况,c为反应在300℃ 时,从时间t3开始向
容器中加压的情况,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
A . A2 、 B2 及AB均为气体,Q>0 B . AB为气体,A2 、 B2 中有一种为非气体,Q > 0 C . AB为气体, A2 、 B2 中有一种为非气体,Q < 0 D . AB为固体,A2 、 B2 中有一种为非气体,Q > 0
练习:
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可逆反应:
Y、W、Z的聚集状态是( B )
A. Z、W均为气态,X、Y中有一种为气体 B. Z、W中有一种为气体,X、Y均为气体 C. X、Y、Z均为非气体,W 为气体 D. X、Y均为气体,Z、W 皆为非气体
v
V(正)
V(正)
V(逆)
V(逆)
时间 t
题型4:图像的定量分析
例4:根据下面两幅图像,选出符合题意的反应方程式
B.图II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图II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图II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 率较高
3.反应X(g) + 3Y(g) 2Z(g) △H﹤0, 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压强下(P1>P2)达平衡 时,混和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
A(g) + B(g)
2C + D(g) △H =Q, 此反应符合下列两个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Q <0,C为固体或液体 B. Q<0,C为气体
C. Q>0,C为气体
D. Q>0,C为固体或液体
D%
0
D%
P
0
200℃ 600℃
t
2.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 X + Y W + Z 增 大压强则反应速率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分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