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957学校体育学考研复试考试大纲(含参考书目)
体育综合考研专业课大纲
![体育综合考研专业课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ec0a64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7.png)
体育综合考研专业课大纲一、引言体育综合考研专业课是众多有志于深入研究体育领域的学子们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这门课程涵盖了丰富的知识体系,对于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和准备这门课程,以下将详细介绍体育综合考研专业课大纲的主要内容。
二、考试性质与目标体育综合考研专业课是为了选拔具有扎实的体育学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在体育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的。
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体育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一)运动生理学1、肌肉活动肌肉的特性肌肉收缩的原理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2、能量代谢能量的来源与去路三大供能系统的特点与应用3、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4、内分泌调节主要内分泌腺的功能激素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5、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恢复超量恢复的原理与应用(二)运动训练学1、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竞技体育的构成与特点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与特点2、运动训练的原则竞技需要原则动机激励原则有效控制原则3、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4、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体能的构成要素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的训练方法5、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技术训练的常用方法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三)学校体育学1、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流派2、学校体育的目标与功能学校体育的目标体系学校体育的功能3、体育课程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体育课程的编制4、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与过程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5、课余体育课余体育锻炼课余体育竞赛四、考试形式与题型(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二)题型1、名词解释考查考生对体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简答题要求考生简要回答体育学中的一些原理、方法和理论。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业务课考试大纲及要求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业务课考试大纲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d15a77243323968001c9223.png)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业务课考试大纲及要求广西艺术学院2019年9月25日目录202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业务课考试要求 (5)考试科目:艺术管理学概论代码:301 (9)考试科目:教育基本原理代码:302 (14)考试科目:艺术美学代码:303 (16)考试科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代码:304 (17)考试科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代码:305 (20)考试科目:视唱练耳2 代码:306 (23)考试科目:民族音乐概论代码:307 (24)考试科目:民族民间音乐代码:308 (29)考试科目:音乐学论文写作代码:309 (33)考试科目:美术教学论代码:310 (34)考试科目:音乐史学基础理论代码:311 (38)考试科目:和声写作代码:312 (40)考试科目:指挥代码:313 (43)考试科目:视唱练耳1 代码:314 (44)考试科目:音乐学基础理论代码:315 (46)考试科目:影视评论写作代码:316 (47)考试科目:中国民间舞教学法代码:317 (48)考试科目:民族舞蹈历史与理论代码:318 (50)考试科目:舞蹈编导基础理论代码:320 (53)考试科目:文艺基础知识代码:321 (54)考试科目:表演理论与实践代码:322 (56)考试科目:播音主持理论与实践代码:325 (58)考试科目:中国画论代码:332 (60)考试科目:外国美术史代码:335 (61)考试科目:中国民间美术概论代码:338 (62)考试科目:影视文化分析代码:343 (63)考试科目:新媒体理论与实务代码:344 (65)考试科目:命题写作代码:346 (67)考试科目:命题写作代码:347 (70)考试科目:艺术文献翻译笔译代码:348 (71)考试科目:跨文化传播实务代码:349 (73)考试科目:专业论文写作代码:350 (75)考试科目:命题写作代码:351 (78)考试科目:新闻写作代码:352 (80)考试科目:专业论文写作代码:354 (85)考试科目:专业论文写作代码:401 (86)考试科目:专业论文写作代码:402 (87)考试科目:专业论文写作代码:403 (88)考试科目:专业论文写作代码:404 (89)考试科目:专业论文写作代码:405 (90)考试科目:专业论文写作代码:406 (91)考试科目:音乐学论文写作代码:408 (92)考试科目: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代码:409 (93)考试科目:复调学代码:413 (95)考试科目:音乐鉴赏代码:416 (97)考试科目:命题论文写作代码:417 (99)考试科目:评论写作代码:435 (100)考试科目:编演小品代码:436 (101)考试科目:中国工艺美术史代码:438 (102)考试科目:播音主持专业技能代码:439 (103)考试科目:机试与听辨代码:441 (104)考试科目:专业论文代码:446 (105)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专题命题写作代码:452 (106)考试科目:文化遗产学代码:457 (107)考试科目:东南亚美术代码:459 (113)考试科目:民艺学代码:463 (116)考试科目:命题作品分镜脚本设计代码:468 (117)考试科目:传播学理论与实务代码:470 (118)考试科目:专业论文写作代码:476 (119)考试科目:评论写作代码:503 (120)202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业务课考试要求327音频项目设计:回答关于录音艺术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简答题。
2021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1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https://img.taocdn.com/s3/m/e8d9282031b765ce04081427.png)
对于考研成功的同学来说,是值得学习的,很多的方法也是要不断的掌握好。
英语:在刚开始准备考研时自己很茫然,也随大流买了一些书,后来得到我们班一个跨考计算机的大神的指导,所以英语就是完全跟着他的进程走的。
他让我使用蛋核英语微信的一整套资料,包括词汇,长短句,阅读和作文和一个资料拓展,然后跟着视频来,所以我的英语很快就进入状态。
其实,英语是我的弱项,我在英语上走了很多弯路。
我的建议是,大家现在可以去买一本单词书,像《一本单词》就真的很不错,全是考研词汇,意思很全,全是考研常考的。
对了,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可以提前做《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真的很不错,做完那本书,你的单词已经过了一大半了。
在正式复习之前我要给大家明确一个观点:考研英语的成败核心是阅读。
传统阅读40分加上新题型10分占到考研英语的半壁江山,也是容易拉开差距的题型,所谓“得阅读者得英语”,我们应该把主要复习精力放在阅读上。
时间安排如下:3-5月主背单词。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发现掌握单词的构词法是很重要的技巧,词根词缀掌握后会对你记单词的速度有很大的提升。
然后就是重复的记忆,不要怕忘,忘了再背。
5-6月长难句锻炼。
长难句是阅读与翻译题中的硬骨头,我在这方面没有单独花太多的时间,但是这个是必须的步骤。
7月初-9月做最近10年的真题,这些在木糖英语考研微信里面很全,真题是最宝贵的复习资料,我认为研究多少遍都不过分,老师甚至要求最近15年的阅读真题全文背诵,可见其重要性。
在这给大家一个量化概念:真题过4-5遍。
到了12月份,不需要看题目已经知道答案选什么。
文章脉络,每一段讲什么一目了然。
9月以后,我就开始各个专项的练习了。
专项训练不必花过多时间,其间单词每天背50个左右,阅读每天1-2篇。
翻译方面,我是将历年真题全文翻译了4篇,大家也可以选取某些精彩段落做一下翻译练习。
真题都有参考译文,大家也好核对正误。
完型也是做下历年真题,我的建议是如果能稳定在6分,那就值得一做,如果分数较低,最后可以适当放弃。
体育考研 《学校体育学》复习大纲
![体育考研 《学校体育学》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63ca788de80d4d8d15a4ff3.png)
《学校体育学》复习大纲第一部分说明本教学大纲是依据西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等有关规定而制定。
一、课程目标与任务(一)课程目标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基本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
(二)具体任务第一,使学生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
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与师德规范。
忠诚党的教育、体育事业。
第二,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初步掌握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知识。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的具体要求(一)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的学习,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学校体育专业的特点。
(二)本课程主要是阐释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内容分为4篇,即学校体育概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以及学校体育管理。
教学内容分为识记、领会、运用三类,在每章的“目的要求”中分别加以了注明,供学生学习时参考。
三、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去总结理论。
(二)课后留有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现实学校体育实践及学校体育的相关理论认真思考。
(三)重视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特别是引入教育、哲学方面的知识来加强对学校体育相关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共计40学时,其中教师授课22个学时,其余学时由学生自修。
学期期末考试。
评价由考勤、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考试方式用笔试开卷。
比例为10%、10%、80%。
评定学期成绩结合平时得出综合成绩为该门课成绩。
五、学习时数分配编次绪言一二三四学时 1 6 15 10 8第二部分:复习大纲绪言1、目的要求:明确学校体育学的概念、学科性质,了解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任务、基本内容以及学习的基本要求。
2020年体育学研究生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0年体育学研究生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及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9ac7cb575a8102d277a22f00.png)
2020年体育学研究生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及参考书目Ⅰ考查目标体育学专业综合考试涵盖体育概论、运动训练学两门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体育概论:150分。
运动训练学:1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试卷题型有:判断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Ⅲ考查范围一、运动训练学考查目标:掌握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主要包括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主体构成、基本原则、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等,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解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第一章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二)竞技体育的基础特点与社会价值(三)竞技体育中的运动训练二、运动训练学及其理论体系(一)运动训练学概述(二)《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第二章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主体构成一、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一)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二)竞技能力结构模型二、运动训练负荷(一)运动训练负荷释义(二)运动训练负荷的构成(三)运动训练负荷的控制三、运动训练方法(一)运动训练方法释义(二)运动训练方法的多维分类体系(三)常用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四、运动训练过程(一)运动训练过程及其构成(二)运动训练过程的组织实施第三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一、运动训练原则及其理论体系(一)运动训练原则释义(二)运动训练原则理论体系的演变二、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一)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释义(二)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三)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的训练要点三、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一)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原则释义(二)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三)贯彻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四、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一)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释义(二)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三)贯彻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五、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一)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释义(二)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三)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四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一、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一)体能与体能训练释义(二)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三)运动员体能评价二、力量素质及其训练(一)力量素质释义(二)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三)力量训练应注意的问题(四)各种力量素质的训练及评定三、速度素质及其训练(一)速度素质释义(二)各种速度素质的训练及评定四、耐力素质及其训练(一)耐力素质释义(二)各种耐力素质的训练及评定(三)各种耐力素质训练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四)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五、协调素质及其训练(一)协调素质释义(二)协调素质的训练(三)协调素质训练应注意的问题(四)协调素质的评定六、柔韧素质及其训练(一)柔韧素质释义(二)柔韧素质的训练(三)柔韧素质训练注意的问题(四)柔韧素质的评定七、灵敏素质及其训练(一)灵敏素质释义(二)灵敏素质的影响因素(三)灵敏素质的训练(四)灵敏素质的评定第五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一、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一)运动技术的定义、构成及基本特征(二)运动技术原理(三)运动技术能力的决定因素及评价二、运动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一)直观法与语言法(二)完整法与分解法(三)想象法与表象法(四)减难法与加难法三、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一)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系(二)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三)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四)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五)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的关系(六)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七)处理好“学习”因素与“训练”因素的关系(八)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九)重视运动技术创新与技术发展预见工作四、不同项群技术训练要点(一)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运动技术训练要点(二)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技术训练要点(三)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运动技术训练要点(四)体能主导类各项群运动技术训练要点第六章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一、竞技战术与运动员战术能力(一)竞技战术概述(二)运动员竞技战术能力概述二、战术方案的制定(一)战术方案的内容(二)战术方案制定的程序(三)战术方案示例三、战术训练的方法与要求(一)战术训练的方法(二)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四、运动员战术能力评价与战术特征分析(一)运动员战术能力评价(二)战术特征分析第七章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一、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一)运动员心理能力释义(二)运动员心理能力与体能、技能及战术能力的关系(三)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内容与特点二、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与评价(一)目标设置技能训练与评价(二)想象技能训练与评价(三)放松技能训练与评价(四)注意技能训练与评价(五)意志品质训练与评价三、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相关问题(一)心理训练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二)运动员心理训练应注意的问题第八章运动员知识能力及其培养一、运动员知识能力概述(一)运动员知识能力释义(二)运动员知识能力的重要性二、运动知识的构成(一)隶属于各母学科的运动知识(二)解决不同维度问题的运动知识(三)程序性运动知识和陈述性运动知识(四)显性运动知识和隐性运动知识(五)不同体系运动知识之间的对应三、运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一)运动知识的获得(二)运动知识的运用四、运动员知识能力的培养(一)提高运动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二)提高运动员运用知识的水平(三)知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与评价第九章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结构(一)多年训练过程的层次设定与阶段划分(二)多年训练过程的区间链接模式二、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制订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二)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年龄特征(三)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内容安排(四)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负荷安排三、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基础训练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二)专项提高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三)最佳竞技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四、多年训练过程中三个链接区间的训练安排(一)链接一区的训练安排(二)链接二区的训练安排(三)链接三区的训练安排第十章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运动员年度参赛安排及年度训练计划的类型(一)运动员年度参赛安排(二)年度训练计划的结构类型及安排特点二、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一)训练大周期时间的确定(二)大周期训练计划要点(三)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三、赛前中短期集训的训练安排(一)中短期阶段集训计划的结构及负荷特点(二)赛前中短期集训中的区别对待四、年度训练计划的规划化用表(一)规范化用表的用途(二)年度训练计划的规划化用表示例第十一章周课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周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基本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二)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三)比赛周训练的计划与组织(四)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五)恢复周训练的计划与组织二、训练课的计划与组织(一)训练课的不同类型及要求(二)训练课的结构(三)训练课的负荷量参考书目1.田麦久,刘大庆. 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22.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43.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二、体育概论考查目标:了解体育的地位、功能、目的、过程;掌握体育手段、体育科学、体育文化与体育体制及体育的发展趋势;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体育概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907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综合考研复试考试大纲(含参考书目)
![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907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综合考研复试考试大纲(含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de97a0f6ec3a87c24128c40b.png)
907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特别提示:
根据考生专业背景不同,《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及要求包含以
下两部分:
一、金属材料加工部分
二、高分子材料加工部分
考生任选其中之一复习和考试,两部分的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和建议参考书如下:
一、金属材料加工部分
1.考试内容 材料的力学及物理性能、微机基础、工程材料。
2020考研华南理工大学考研复试大纲(含参考书目清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综合(907)》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命题方 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招生单位自命题
科目类 别
复试
满分 100
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笔试科目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2 小时
试卷结构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2.选读书目 《金属力学性能》来德林编,机械工业出版社《金属物理性能》宋学孟编,机械
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应用基础》陈立行等编,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1 《机械工程材料》梁耀能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二、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方向
1.考试内容
1/2
2020考研华南理工大学考研复试大纲(含参考书目清单)
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及成型模具、机械制图基础。 2.选读书目 《高分子物理》(第四版),华幼卿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年 7 月 《高分子加工原理与技术》,王小妹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年 8 月 《塑料成型模具》(第三版),申开智等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年 3 月 机械制图基础方面的内容由考生自行选择参考书目 备注
2/2
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933化学综合考研复试考试大纲
![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933化学综合考研复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17e9595dd3383c4bb4cd25d.png)
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化学综合(933)》考试大纲
命题方式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类别复试
满分100
考试性质
《化学综合》是高等院校高分子等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重要的、基础的综合考试内容,内容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这四门基础化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基本实验操作。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试卷结构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化学综合》是高等院校高分子等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重要的、基础的综合考试内容,内容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这四门基础化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基本实验操作。
无机化学部分
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理解掌握氢原子光谱、能级和量子化的概念。
包括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波的统计解释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薛定谔方程(列出公式并初步了解其意义)、四个量子数。
理解掌握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概率密度和电子云,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图,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理解掌握多电子能级,近似能级图,能级交错,原子轨道能级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屏蔽效应,钻穿效应,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系。
理解掌握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影响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因素,原子参数:有效核电荷、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及氧化态。
2020年体育学研究生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0年体育学研究生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及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5d7b1f3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f.png)
2020年体育学研究生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及参考书目2020年体育学研究生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及参考书目Ⅰ考查目标体育学专业综合考试涵盖体育概论、运动训练学两门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体育概论:150分。
运动训练学:1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试卷题型有:判断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Ⅲ考查范围一、运动训练学考查目标:掌握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主要包括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主体构成、基本原则、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等,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解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第一章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二)竞技体育的基础特点与社会价值(三)竞技体育中的运动训练二、运动训练学及其理论体系(一)运动训练学概述(二)《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第二章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主体构成一、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一)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二)竞技能力结构模型二、运动训练负荷(一)运动训练负荷释义(二)运动训练负荷的构成(三)运动训练负荷的控制三、运动训练方法(一)运动训练方法释义(二)运动训练方法的多维分类体系(三)常用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四、运动训练过程(一)运动训练过程及其构成(二)运动训练过程的组织实施第三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一、运动训练原则及其理论体系(一)运动训练原则释义(二)运动训练原则理论体系的演变二、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一)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释义(二)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三)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的训练要点三、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一)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原则释义(二)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三)贯彻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四、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一)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释义(二)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三)贯彻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五、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一)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释义(二)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三)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四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一、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一)体能与体能训练释义(二)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三)运动员体能评价二、力量素质及其训练(一)力量素质释义(二)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三)力量训练应注意的问题(四)各种力量素质的训练及评定三、速度素质及其训练(一)速度素质释义(二)各种速度素质的训练及评定四、耐力素质及其训练(一)耐力素质释义(二)各种耐力素质的训练及评定(三)各种耐力素质训练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四)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五、协调素质及其训练(一)协调素质释义(二)协调素质的训练(三)协调素质训练应注意的问题(四)协调素质的评定六、柔韧素质及其训练(一)柔韧素质释义(二)柔韧素质的训练(三)柔韧素质训练注意的问题(四)柔韧素质的评定七、灵敏素质及其训练(一)灵敏素质释义(二)灵敏素质的影响因素(三)灵敏素质的训练(四)灵敏素质的评定第五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一、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一)运动技术的定义、构成及基本特征(二)运动技术原理(三)运动技术能力的决定因素及评价二、运动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一)直观法与语言法(二)完整法与分解法(三)想象法与表象法(四)减难法与加难法三、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一)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系(二)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三)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四)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五)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的关系(六)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七)处理好“学习”因素与“训练”因素的关系(八)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九)重视运动技术创新与技术发展预见工作四、不同项群技术训练要点(一)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运动技术训练要点(二)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技术训练要点(三)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运动技术训练要点(四)体能主导类各项群运动技术训练要点第六章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一、竞技战术与运动员战术能力(一)竞技战术概述(二)运动员竞技战术能力概述二、战术方案的制定(一)战术方案的内容(二)战术方案制定的程序(三)战术方案示例三、战术训练的方法与要求(一)战术训练的方法(二)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四、运动员战术能力评价与战术特征分析(一)运动员战术能力评价(二)战术特征分析第七章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一、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一)运动员心理能力释义(二)运动员心理能力与体能、技能及战术能力的关系(三)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内容与特点二、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与评价(一)目标设置技能训练与评价(二)想象技能训练与评价(三)放松技能训练与评价(四)注意技能训练与评价(五)意志品质训练与评价三、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相关问题(一)心理训练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二)运动员心理训练应注意的问题第八章运动员知识能力及其培养一、运动员知识能力概述(一)运动员知识能力释义(二)运动员知识能力的重要性二、运动知识的构成(一)隶属于各母学科的运动知识(二)解决不同维度问题的运动知识(三)程序性运动知识和陈述性运动知识(四)显性运动知识和隐性运动知识(五)不同体系运动知识之间的对应三、运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一)运动知识的获得(二)运动知识的运用四、运动员知识能力的培养(一)提高运动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二)提高运动员运用知识的水平(三)知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与评价第九章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结构(一)多年训练过程的层次设定与阶段划分(二)多年训练过程的区间链接模式二、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制订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二)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年龄特征(三)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内容安排(四)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负荷安排三、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基础训练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二)专项提高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三)最佳竞技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四、多年训练过程中三个链接区间的训练安排(一)链接一区的训练安排(二)链接二区的训练安排(三)链接三区的训练安排第十章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运动员年度参赛安排及年度训练计划的类型(一)运动员年度参赛安排(二)年度训练计划的结构类型及安排特点二、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一)训练大周期时间的确定(二)大周期训练计划要点(三)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三、赛前中短期集训的训练安排(一)中短期阶段集训计划的结构及负荷特点(二)赛前中短期集训中的区别对待四、年度训练计划的规划化用表(一)规范化用表的用途(二)年度训练计划的规划化用表示例第十一章周课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周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基本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二)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三)比赛周训练的计划与组织(四)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五)恢复周训练的计划与组织二、训练课的计划与组织(一)训练课的不同类型及要求(二)训练课的结构(三)训练课的负荷量参考书目1.田麦久,刘大庆. 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22.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43.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二、体育概论考查目标:了解体育的地位、功能、目的、过程;掌握体育手段、体育科学、体育文化与体育体制及体育的发展趋势;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体育概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