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解数学中的分类讨论题

合集下载

数学 专题:解析一次函数中的分类讨论问题

数学  专题:解析一次函数中的分类讨论问题

一次函数中的分类讨论问题分类讨论是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同时也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

有关分类讨论思想的数学问题具有明显的逻辑性、综合性、探索性,能训练人的思维条理性和概括性,所以在中考试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一次函数学习过程中,除了首先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深刻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有关概念外,还要使学生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去研究一次函数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做到不重复解和不漏解,现举例加以说明。

一、遇到有坐标轴名称不明确的需要讨论例1:已知正比例函数y=k1x和一次函数y=k2x+b的图象都经过点P(-2,1),且一次函数y=k2x+b 的图象与y轴交点坐标是A(0,3),求直线y=k1x和直线y=k2x+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以求出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但求两条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并没有指明是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还是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所以需要进行分类讨论。

二、遇到有点的位置不明确时需要讨论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已知点A(-3,0),B(2,6),在x轴上有一点C,满足SΔABC=12,试求点C的坐标。

三、遇到有两个量大小关系不明确时需要讨论例3:已知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直线l经过原点,与直线AB交于C点;直线l把ΔAOB的面积分成2:1两部分,试求直线l的解析式。

四、遇到有几个相等线段位置不确定时需要讨论例4:已知一次函数y=43x+4的图象分别交x、y轴于A、B两点,C为x轴上一点,且ΔABC为等腰三角形,求C点的坐标。

分析:要在x轴上求一点C,使ΔABC为等腰三角形。

由于没有指明哪一个角为顶角(或哪一条边为底边),所以要分⑴点A为顶角;⑵点B为顶角;⑶点C为顶角三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五、遇到有一次函数y=kx+b中k或b的符号不确定时需要讨论例5: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SΔAOb=4,OA:OB=1:2,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初一数学分类讨论题

初一数学分类讨论题

初一数学分类讨论题(原创版)目录1.初一数学分类讨论题的概述2.分类讨论题的解题技巧3.举分类讨论题的实例进行解析4.如何提高初一数学分类讨论题的解题能力正文一、初一数学分类讨论题的概述初一数学分类讨论题是一种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所给条件进行分类讨论的题型,它能够有效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分类讨论题在初一数学中占有较大比重,掌握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对于提高初一数学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二、分类讨论题的解题技巧1.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在解答分类讨论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所求,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梳理,为分类讨论做好准备。

2.合理分类,避免重复和遗漏分类讨论的关键在于将题目中的条件进行合理分类。

分类时,要遵循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确保每种情况都得到了讨论。

3.逐步推导,注意逻辑严谨在分类讨论过程中,需要根据已知条件逐步推导出结论。

在推导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逻辑严谨,确保每一步都符合数学原理。

三、举分类讨论题的实例进行解析例题: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是 10√2 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解:首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知道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等于边长的√2 倍。

因此,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 10 厘米。

然后,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为 100 平方厘米。

所以,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100 平方厘米。

四、如何提高初一数学分类讨论题的解题能力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分类讨论题的解答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有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在解题过程中迅速找到解题思路。

2.多做练习,总结解题经验通过不断地做题,可以积累丰富的解题经验,提高分类讨论题的解题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

3.学会灵活运用解题技巧在解答分类讨论题时,要善于运用解题技巧,如合理分类、逻辑推导等,以提高解题效率。

例谈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初中数学题中的应用

例谈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初中数学题中的应用
不 重 不漏 。另 外 还 要 逐 一 讨 论 , 真 解 答 。 认 下 面 我就 结 合 平 时 的教 学 实 践 ,用具 体 的 例 子 来谈 一谈 分 类讨 论 思想 在 解 初 中数 学 题 中 的 应 用 , 大 家 参 考 。 供
一分 别Βιβλιοθήκη 绝对 值 、 方程 和 不 等 式 、 函数 、 几何 图 形 , 以及 数 学应 用 题 等 方 面举 例 讲 述 了怎样 用分 类讨 论 思 想 解 初 中数 学题 。 关键 词 : 类 讨论 初 中 数 学 应 用 分


题 。 ” 如 。 常 用 线 段 图使 数 量 关 系 形 象 化 , 实 质 就 是 用 例 常 其 线 段的长短 表示数量 的大小 , 助线段 长度 的和 、 、 、 借 差 倍 分 关 系表 示数 量 关 系 。由于 蕴 涵 在 题 意 中 的 数 量 关 系 直 观 地 表 示 出 来 了 , 而 能 调 动 学 生 的 形 象 思 维 , 支 持 他 们 的 逻 辑 因 以 思 维 活 动 . 样 就 有 利 于分 析 题 意 , 而 找 到 解 题 途 径 。 形 这 从 数 结 合 对 于初 步认 识 分 数 几 乎 是 不 可 缺 少 的 , 让 学 生 对 分 数 可
有直观感受 。 形 与形 的映 射 对 应 导 致 变 换 思 想 。变 换 思 想 主要 有 数 的 变 换 、 的 变 换 、 数 的 变 换 与 形 的 变 换 等 。例 如 , 数 与 小 式 名 分 数 、 分 数 的 互 化 , 分 数 与 带 分 数 或 整 数 的互 化 , 是 数 的 百 假 都 变 换 。式 的变 换 的 目的 是 为 了简 便 计 算 , 是 以 运算 律 、 算 它 运 性 质作 为变 换 的 依 据 。名 数 的 变 换 反 映 了用 不 同 的计 量 单 位 量 同 一个 量 时 得 到 的 形 式 上不 同 的结 果 。 的变 换 有 分 割 、 形 拼

如何解初中数学动点问题与分类讨论问题

如何解初中数学动点问题与分类讨论问题

如何解初中数学动点问题与分类讨论问题初中数学中,动点问题和分类讨论问题是常见的题型,这些问题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分类讨论。

在解动点问题和分类讨论问题时,学生需要注意问题中涉及的变量和条件,合理运用数学定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动点问题。

动点问题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某个点在平面上或空间中的运动情况。

例如,一个船从A港口出发,以一定的速度向B港口行驶,另一艘船以不同的速度从B港口出发,向A港口行驶,求两船相遇时的时间和位置等。

解决动点问题时,通常可以采用距离=速度×时间的公式,列出方程来解决问题。

同时,还需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条件,灵活运用速度的概念,进行分析和推理,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

另外,分类讨论问题是指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对问题进行分类讨论,找出共性和差异性,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

例如,某班同学身高情况如下:身高小于150cm的有15人,身高在150cm-160cm之间的有25人,身高超过160cm的有20人,求身高在160cm及以下的同学所占的比例。

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先根据条件对同学进行分类,然后分别计算每个类别的人数和所占比例,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

接下来,我们以具体的例子来进行讨论。

首先让我们来解动点问题。

例1: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开出,A地到B地的直线距离为60km。

第一辆汽车以每小时30km的速度向B地行驶,第二辆汽车每小时以40km的速度向A地行驶。

求两辆汽车相遇时的时间。

解析:假设两辆汽车相遇时的时间为t小时,则第一辆汽车行驶的距离为30t km,第二辆汽车行驶的距离为40t km。

根据题意,两辆汽车相遇时的距离为60km,因此可以列出方程30t+40t=60,解得t=1小时。

因此,两辆汽车相遇时的时间为1小时。

接着,我们来解一个分类讨论问题。

例2:有一批共计80个物品,其中有装有黑色糖果的袋子和装有白色糖果的袋子。

已知所有装有黑色糖果的袋子的总重量为160kg,所有装有白色糖果的袋子的总重量为120kg。

初中数学中的分类讨论解题法

初中数学中的分类讨论解题法

初中数学中的分类讨论解题法数学思想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经验和社会生活中得出的有关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空间结构等科学意识的反应,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晶。

数学思想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发展,帮助人类掌握学习知识的技巧,提供最优质的解决方案,常见的数学思想包括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换元思想、函数与方程、等效思想等等。

本文就以分类讨论思想为例,探讨其在初中数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分类讨论思想的意义分类讨论思想其最主要本质就是“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解题策略。

当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当所面对的问题不能进行整体统一的研究时,根据数学的本质属性需进行分类讨论和研究,这种逻辑思维解决方法就是“分类讨论思想”。

而分类讨论思想在中学数学中,历年是考试的侧重点,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知识面的分析能力和解题思路技巧,分类讨论思想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广泛兴趣,还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的条理性和缜密性。

学生可以通过分类讨论思想掌握数学当中分类方法、一题多解和对知识结构认知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分类讨论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一种合作交流积极应变的氛围。

因此,分类讨论思想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解题思路的能力,在初中数学解题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分类讨论思想具体解题步骤探讨在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解题思路,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一是要认真仔细阅读题目,明白题目要考查的知识点;二是要明确分类讨论的对象,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不可以遗漏,不可以重复;三是要讨论出所有列举问题的结论;四是要认真总结归纳,对于做过的题目要能够总结出规律和解题思路。

对于数学问题的研究要有效针对各种属性的对象,研究的结果也自然会因为研究对象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就需要采用不同的研究思想,又或者说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状况,就需要采用不同的分类研究的思想。

例谈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初中数学题中的应用

例谈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初中数学题中的应用

例谈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初中数学题中的应用【摘要】本文讨论了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初中数学题中的应用。

在整数、几何、代数、概率和数列问题中,通过分类讨论不同情况,能够有效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

通过分类讨论思想,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问题,准确分类,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文章强调了分类讨论思想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作用,希望学生能够加强练习,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技巧,提高自身解题水平。

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分类讨论思想的能力,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灵活的思维方式。

通过分类讨论思想,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解决复杂问题,从而在数学学科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分类讨论思想、初中数学题、整数问题、几何问题、代数问题、概率问题、数列问题、解题思路、解题能力、综合运用、学生、应用、提升、培养、展望、结论1. 引言1.1 介绍分类讨论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通过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逐一进行讨论和分类,最终得出整体的解决方案。

在数学领域,分类讨论思想常常被应用于解决复杂的问题,尤其在初中数学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类讨论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将复杂的问题简化,并将其分解成易于处理的部分,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特点。

通过分类讨论,学生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问题的不同情况和条件,有利于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分类讨论思想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1.2 说明初中数学题的解题思路在解初中数学题时,正确的解题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初中数学题可以通过分类讨论思想来进行解答。

分类讨论思想是指将问题分为若干种情况进行讨论,然后再将各种情况的结果合并,得到最终的解答。

通过分类讨论思想,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清问题,找到其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解决数学题。

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初中数学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整数问题、几何问题、代数问题、概率问题和数列问题等多个方面。

完整)初一数学分类讨论思想例题分析及练习

完整)初一数学分类讨论思想例题分析及练习

完整)初一数学分类讨论思想例题分析及练习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解题方法,在数学中常用于处理条件或结论不唯一确定、有多种可能情况的问题。

在数学研究中,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常见于中高档次题。

本文将介绍初一一年常见的分类讨论问题,并强调分类讨论中的三个注意事项:确定何时使用分类讨论思想、注意分类标准的统一性、并检验分类结果是否合题意。

在分类讨论的问题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重要事项:首先,要确定何时使用分类讨论思想,通常是在题目中的基本步骤中出现了“条件不确定,无法进行下一步”。

其次,分类讨论需要注意分类标准的统一性,避免出现重复或遗漏的情况。

最后,分类讨论中最容易出错的是“讨论有重漏”和“讨论之后不检验是否合题意”。

举例来说,解绝对值问题通常有三种情况:化简、类似于“解方程”和使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解题。

在解方程|x-1|=2时,需要注意解往往不止一个,需关注绝对值为正数的数有两个。

另外,比较大小的问题可以通过作差法来解决,如比较1+a和1-a的大小,需要分类讨论a的正负情况,得出结论1+a>1-a 或1+a<1-a。

总之,分类讨论思想是数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处理复杂的问题,但需要注意分类标准的统一性和结果的合题意。

当a大于0时,1+a大于1-a;当a等于0时,1+a等于1-a;当a小于0时,1+a小于1-a。

已知线段AB长度为6cm,点C在直线AB上,且AC等于2cm,求BC的长度。

因为点C的位置不能确定,所以需要画一个示意图来帮助理解。

根据示意图,有两种情况:当点C 在AB之间时,BC等于AB减去AC,即4cm;当点C在BA 的延长线上时,BC等于AB加上AC,即8cm。

一张桌子有四个角,砍掉一只角后,还剩下4个角、5个角或3个角。

已知△ABC的周长为20cm,AB等于AC,其中一边的长度是另一边的长度的2倍。

要求求出BC的长度。

设AB等于AC等于x。

根据题意,列出x+x+0.5x=20的方程,解得x等于8cm,因此BC等于0.5x,即4cm。

例谈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初中数学题中的应用

例谈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初中数学题中的应用

例谈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初中数学题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将问题按照不同的情况进
行分类讨论,从而得到最终的解答。

在初中数学题中,分类讨论思想特别适用于解决一些
复杂的实际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1. 方程的分类讨论:在解决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等问题时,常常需要通过
分类讨论的方式来解决。

在解决关于年龄、长度、面积等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设定不同
的条件和方程式,然后通过分类讨论的方式求解。

2. 整式的分类讨论:在计算多项式的值、展开多项式等问题时,常常需要将多项式
按照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并采用相应的方法来计算。

求多项式的值时,可以通过将
多项式按照不同的变量取值情况进行分类,然后分别计算得到最终的结果。

1. 几何图形的分类讨论:在解决诸如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几何图形的性质和
计算问题时,常常需要将图形按照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在解决三角形的面积问题时,可以将三角形按照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是否为等边三角形等进行分类讨论,然后采用相应
的公式和方法求解。

例析初一数学中的分类讨论问题

例析初一数学中的分类讨论问题

例析初一数学中的分类讨论问题
分类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是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其教学内容涉及几何、基本运算、有理数与无理数等。

分类讨论能让学生们深入地探究数学知识,例如,以几何中关于根据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来推断出一条直线上的其他点,它其实是在分类讨论中被提出并进行更深入分析来加深学习的一个重点问题。

在初一数学中,分类讨论是学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回答问题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

通过分类讨论的方式,学生们可以将之前学习过的内容,按照类别联系起来,例如:初一数学中,物体绕着图形旋转时发生的变化情况,这种现象其实是多类问题的总称,包括椭圆、圆形、抛物线等,分类讨论是通过将其进行分类分析,再根据每类的特点来提出正确的结论的一个重点。

另外,也可以将初一数学学习的数与比联系起来,即“分式”,这一概念也是分类讨论的重点,学生们可以将概念分为一元分式、二元分式以及分式运算等几大类,根据不同类别的情况,来推断出正确的结果。

因此,分类讨论是学习初一数学最重要的教学设计之一,它涉及到从数学概念到数学应用的多个方面,有利于学生提升数学素养以及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分类讨论还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们对数学学科的钟爱之情,从而拥有一个深刻而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谈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初中数学题中的应用

例谈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初中数学题中的应用

例谈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初中数学题中的应用1. 引言1.1 概述数统计等。

【概述】分类讨论思想是指在解决问题时,将问题按照不同的特征或条件进行分类,然后分别讨论每个类别下的情况,最终得出综合结论的思维方法。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分类讨论思想被广泛运用于解决各种类型的数学问题,尤其在解决复杂的问题和提高问题解题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类讨论思想,学生可以将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逐步解决,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重点讨论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初中数学题中的应用,分析其基本概念、应用案例、具体技巧,比较与其他解题方法的优劣以及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深入探析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实际意义,并探讨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1.2 研究背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被passively 授予知识,缺乏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应用能力。

而分类讨论思想的引入可以打破这种被动学习的模式,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通过对不同情况的分类讨论和比较,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问题,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度。

研究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题中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深入探讨分类讨论思想的具体应用和技巧,可以为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初中数学题中的应用,通过对分类讨论思想的基本概念、具体应用技巧以及与其他解题方法的比较分析,揭示其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和应用案例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该方法的实际运用情况,从而提高解题效率和思维能力。

通过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和展望,寻求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更广泛应用可能性,为数学教育的改革和提升提供参考。

例析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高中数学题目的策略

例析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高中数学题目的策略

例析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高中数学题目的策略作者:许万成来源:《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4年第02期分类讨论思想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逻辑方法,也是一种数学思想,这种思想在简化研究对象,发展思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关分类讨论的思想的数学命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何为分类讨论呢?所谓分类讨论,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当问题所给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我们就需要根据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逐类进行研究和解决,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决,这一思想方法,我们称之为“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在哪些题型中能够得到运用呢?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现将归纳出来的几种题型利用例题形式展现出来,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一些帮助.题型一、问题中含有变量或者参数的要进行分类讨论数学问题中含有变量或者参数,这些变量或者参数取不同的值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而需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例1 若是对任意x∈R,不等式|x|≥ax,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析若x>0,则有a≤1;若x=0,则有a∈R;若x综上所述-1≤a≤1时不等式|x|≥ax恒成立.评注在解含有参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二次不等式时,要注意弄清引起分类讨论的主要原因,分类时要做到不漏,不重.例2 若不等式mx2+mx+2>0对一切实数x恒成立,试确定实数m的取值范围.分析解此题时,不仅要想到m≠0,同时还需要注意到m=0.当m≠0时,易知f(x)=mx2+mx+2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要使其恒大于0,需要使其图象开口向上,且与x轴没有交点,即需要m>0且Δ解(1)当m≠0时,mx2+mx+2>0对于一切x恒成立时有m>0,Δ=m2-8m(2)当m=0时,原不等式为2>0,显然恒成立.综合(1)、(2)可得0≤m评注 ax2+bx+c>0恒成立的充要条件为a>0,Δc>0.题型二、问题给出的条件是分类给出的,要分类讨论有些概念、定理、公式及运算法则本身就包含了多种情况,所以碰到这类问题时当然需要进行分类讨论.例3 已知函数f(x)=-x+1,x,xx≥0,求解不等式x+(x+1)f(x+1)≤1.解析(1)当x+1解得x(2)当x+1≥0时,f(x+1)=x+1,原不等式可化为x+(x+1)2≤1,解得-1≤x≤0.综上所述x≤0.评注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对分段函数概念的理解,由于所给不等式中含有f(x+1),因此需要利用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将f(x+1)化为只含有x的式子最后才能解不等式.题型三解题过程不能统一叙述,必须进行分类讨论例4 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q解由题意可知:a1≠0,Sn=a1(1-qn)1-q,则a1q2=2,a1(1-q4)1-q=5×a1(1-q2)1-q. ①②由②得1-q4=5(1-q2),即(q2-4)(q2-1)=0得(q-1)(q+1)(q-2)(q+2)=0.因为q评注本题中由于公比的取值不同,通项公式也不一样,需要分类写出.题型四有关几何问题中,元素的形状位置不确定的需要进行分类讨论例5 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坐标原点,一条渐近线方程是x-2y=0,求它的离心率.分析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已知,因此可设出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由于双曲线焦点不确定,需要进行分类讨论.解因为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x-2y=0,因此双曲线方程可设为x2-4y2=λ(λ≠0).当λ>0时,双曲线方程可变为x2λ-y2λ4=1,因为a2=λ,b2=λ4,所以c2=a2+b2=54λ,所以e=c2a2=52.当λ因为a2=-λ4,b2=-λ,所以c2=-54λ,e=c2a2=5.综上所述双曲线的离心率为52,5.评注本题中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是对双曲线的焦点不确定;如果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且焦点位置不确定,那么双曲线的离心率应该有两个值e1,e1且满足1e21+1e22=1.通过上面的例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解决分类讨论问题的实质就是将整体问题化成部分问题来解决,化成部分问题后,从而增加了题设条件.它的解题步骤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步:(1)确定分类讨论的对象,即对哪个参数讨论;(2)对所讨论的对象进行合理分类(分类时要做到不漏不重、标准统一、分层不越级);(3)逐类讨论,即对各类问题详细讨论,逐步解决;(4)归纳总结,将各类情况归纳总结.分类讨论思想是多年来高考的热点,同时也是同学们容易失分之处.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需要多练习,多积累.希望以上所述能够给同学们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含参数的不等式的分类讨论

高中数学:含参数的不等式的分类讨论

高中数学:含参数的不等式的分类讨论求解含参数的不等式集中了解不等式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常与分类讨论相结合,成为各类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

分类讨论的关键在于弄清为什么要分类,从什么角度进行分类。

本文以这两个方面为着眼点,谈谈分类的策略,供同学们参考。

一、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讨论策略例1 解关于x的不等式。

分析:对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讨论顺序一般为先讨论二次项系数,后对“△”进行讨论。

需要的话还要对根的大小进行比较。

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不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题过程实质是一样的,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一元二次不等式分类讨论。

解:(1)当a=0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当a>0时,方程,△=4-4a。

①若△>0,即0<a<1< span="">时,方程的两个解为,,。

</a<1<>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②若△=0,即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③若△<0,即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R。

④当a<0时,一定有△>0,方程两个解为,,且。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总结:对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讨论,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当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二次项系数为常数,但不知道与之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解时需要对判别式“△”进行讨论。

(2)当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二次项系数为常数,且与之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解,但不知道两个解的大小,因此需要对解的大小进行比较。

(3)当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二次项系数含有参数时,首先要对二次项系数进行讨论,其次,有时要对判别式进行讨论,有时还要对方程的解的大小进行比较。

二、含参数的绝对值不等式的讨论方法例2 解关于x的不等式。

错解:。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

剖析:此解法没有对a作任何讨论,陷入了解不等式的思维混乱状态。

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关键是去掉绝对值符号,由于a的范围不确定,所以解题时需对a进行分类讨论,特别注意解不等式时要考虑0≤a<4和a≥4两种情况。

初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探讨篇一初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探讨一、引言初中数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不仅在知识体系上有着独特的特点,而且在思想方法上也有着重要的转折点。

其中,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通过对问题进行分类和细化,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就初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二、分类讨论思想的基本概念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数学思想,它根据一定的标准,将问题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划分,并对每一类问题进行分别讨论。

通过对问题进行分类和细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初中数学中,分类讨论思想主要应用在代数、几何等领域。

三、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在代数中的应用在初中代数中,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数的分类:实数可以分为正数、负数和零三类。

正数包括正整数和正小数;负数包括负整数和负小数;零是实数的中性元素。

通过对实数进行分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2)方程的分类:方程可以分为一元方程和多元方程两类。

一元方程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多元方程是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未知数的方程。

通过对方程进行分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解法和特点。

(3)函数的分类:函数可以分为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类型。

一次函数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函数;二次函数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函数;反比例函数是指形如y=k/x的函数。

通过对函数进行分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点。

在几何中的应用在初中几何中,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类。

锐角三角形是指三个内角都小于90度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指有一个内角等于90度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是指有一个内角大于90度的三角形。

浅谈中考数学试题中的分类讨论及解题应用

浅谈中考数学试题中的分类讨论及解题应用

培养学生勇于猜想 的能 力。
二 、 取 激 励 性 评 价 , 养 学 生 创 新 采 培
意 识
逻辑思维 的转化 , 提高创新能力。
四、 自主 探 索 能培 养 学生 的创 新 意 识
自主探 索有利于 培养 学生 的独立思
与 基 础 。 新 课 标 ” 确 指 出 :教 师应 激 发 “ 明 “
O箱 , 销售 这批药 品的总利 ( )2 1 苏泰 州 )等腰 三 角形 药 品不 少于 4 2 (00江 润不低 于 9 0元。请 问购进 时有 哪几种 0
搭配方案? 一
例 2 (0 9深 圳 ) 一元 二次不等 为 20 解
解 :1)可求得 降价前 甲、乙两种药 ( 品每盒 的零售价分别是 1 . 58元和 1 元 。 8 ( )设购进 甲药品 箱 ( 2 为非 负整 数 )购进 乙药 品(0 一 箱 , , 1 0 ) 则根据 题意
f 8×15 X1 +5 l % 1 ( O ) 9 0, % X O× 10 ≥ 0 0


+3 — ) 。 ) 3 >0
由有理数 的乘 法法则 “ 两数相乘 , 同 画 2 , 中一 个 与 AC为腰 时 重 复 , 个 其 因而 , 样 的三 角 形 最 多 能 画 3 。 这 个 () 2 只有 5m为 腰 时 才 能构 成 等 腰 三 c 角形 AB , 三边 长 为 :c 。 C第 5m 六 、 几 何 圆 中的应 用 在
当 A 为 腰 时 , 样 的 三 角 形 最 多 能 列 不 等 式 组 得 : B 这
【 O ≥4 。 1O 0

… : ;
故 (+ ) - ) x 3( 3 >0的 解 集 为 >3或 x

例谈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运用

例谈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运用
行分类讨论 , : z 1 , > 1 当 0 <1时 , 即 当 > 时 1 <z 1


例如 : 绝对值 的定义是 : = ( 一0 ; = n ) = o
la < ) - ( o 。 .
所以在解含有绝对值 的不等式 l z + 『 g ( l o l l% 3 o
解 :1设 点 M 的坐标 为( , )依题意可得 : () -. , zy
 ̄ + + I 一2 一 4 / I z l . 根据绝对值的概念 , 轨迹方程取决于 x >2 还是 z ≤
2 所 以 以 2为 标 准 进 行 分 类 讨 论 可 得 轨 迹 方 程 为 : ,
f(一1( 1 L 2 ; 4z )一 ≤ z < )
。 。
当 q≠ 1 时
二垡 :
1- q 州 -





( )求点 M 的轨迹方 程 ; 1
( )过原 点 0作倾 斜角 为 a的直 线 与点 M 的轨迹 2
曲线交 于 P、 Q两点 , 求弦长 I Ql 的最 大值及 对应 的倾 P
于是 当 0 %1时 , 矿一0 Il To 1 . %q , .m 一 .i
的思 想 , 即根据 问题 的条件 和所 涉及 的概念 ; 运用 的定
些探讨.
变化 , 弦长 j Ol 的表达 式不 同 , P 故
必须 分点 P, Q都 在 曲线 Y 一4 z (

// o /

+1上 以及 一点在 曲线 Y 一4 x ) 。 ( +
1上 而 另 一 点 在 曲线 Y 一 一 1 ( ) 。 2z


3 1
E malzj e l@ 13 cr - i xxkk 6 . o : n J

高中数学中应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的探讨

高中数学中应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的探讨
实 践 讲 堂
高 中数 学 中应 用分 类讨论 思想 解题 的探 讨
邱仁斌 ( 广州市 美术 中学 , 广东 广 州 5 0 0 ) 1 0 0
摘 要 : 类 讨 论 是 一 种 重要 的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 最 集 中 的 分 其 运 用 体 现在 高 中数 学解 题 中的 参数 问题 上 参 数 广 泛地 存 在 于
分 类 讨 论 是 一种 重 要 的数 学 思 想 方 法 . 按 照 数 学 对 象 的 是
相 同点 和 相 异 点将 数 学 对 象 区 分 为 不 同种 类 的思 想 方 法 。 贯 其 穿 在 整 个 高 中数 学 学 习 的 全 过 程 分 类 讨 论 不 仅 在 数学 知 识 的 探 究 和 概 念 学 习 中十 分 重 要 . 且 在 解 决 数 学 问题 过 程 中有 着 而 重 要 的 作用 学 会 用 这 种 思想 方法 解决 问题 . 提 高 学 生 的 思 对 维 能 力 、 决 问题 的能 力 有 很 大 的 帮助 。 解 分 类 讨 论 的 思 想 在数 学 解 题 过 程 中被 广 泛 的应 用 . 分类 而 讨 论思 想 在 解 题 中最 直接 的体 现 是 在 解 决 带 有 参 数 的题 目 中 参数 广 泛 地 存 在 于 中学 数 学 的各 类 问 题 中 . 也是 近 几 年来 高考 重 点 考 查 的 热 点 问 题 之 一 以命 题 的 条 件 和结 论 的 结 构 为标


③ 当 > 3时 , m> 即 6时,.= Z3 + = 3 1 y ̄ 3 m 2 一 m+ , - 1
综 上 所 述 , m< 即 4时 , = — m+ = 2 6 4 2 2 一 m+
4m 6 ,=一 乙 二2— 2 ≤ ≤ 时 (手) -=等+ +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如何解数学中的分类讨论题摘要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意味着解题”。

解题教学作为教师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手段,是培养学生通过解题来掌握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不仅如此,解题教学俨然是一门艺术。

低级的解题教学就题论题,解完即止,我们不禁追问:解题的思路方法够简洁吗?方法的产生够自然吗?更换本题的背景条件,目前的思路还适用吗?能否放之四海而皆知?作为教师,我们在自身解题能力的保证下,在对学生现有解题能力的准确评判下,如何指导学生用常规、自然、普通的知识,简短、明了地呈现解题过程。

关键词数学公式分类讨论题知识
在初中数学中,分类讨论是贯穿于各种题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由于学生对于分类的原因和标准模糊不清,有的在解题中往往以偏概全、漏解,有的甚至无从下手。

以下就对某节课上处理分类讨论问题的片段做一分析。

一、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讨论
当涉及某些特定的数学概念时,必须分多种情况解答。

例1.若
分析:学生根据正负3的绝对值都是3,不难得出x-2的值为3或-3两种情况。

二、由数学公式引起的分类讨论
有些公式有不同的形式或者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学生在应用时
往往会忽视其中一点造成解答不全。

例2.若x2+(m-1)x+4是一个关于x的完全平方式,则
m=___________
分析:完全平方公式是初中数学中两个重要的公式,事实上,学生对于一次项前是加号的完全平方式更为熟悉。

原因在于在七年级学习负数中,将数的正负以及正负符号之间划上了等号。

三、由字母取值的任意性引起的分类讨论
式子中字母取值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性质或者图形位置,尤其体现在函数解析式中含有的字母对于函数图像以及性质的决定作用。

例3.在同一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y=-3x与反比例函数
y=■的图象的交点的个数是_______
分析:只需要学生对k决定反比例函数所在象限这一基本知识点掌握,通过画出两个函数的草图,本题就可迎刃而解。

四、几何中图形位置的不确定引起的分类讨论
某些几何图形,在题设条件下有几种图形,这时候需要对每一种图形都进行讨论解答。

例4.若半径为3,5的两个圆相切,则它们的圆心距为()a.2 b.8 c.2或8 d.1或4
分析:对于两圆相切这一概念的理解:两圆相切指两圆外切或者内切,那么问题的解决就要通过图形的两种位置关系来讨论。

例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2,-1).
(1)点t(t,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

当t取何值时,△top 是等腰三角形?
(2) 过p作y轴的垂线pa,垂足为a.点t为坐标系中的一点。

以点a.o.p.t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请写出点t的坐标?
(3) 过p作y轴的垂线pa,垂足为a.点t为坐标轴上的一点。

以p.o.t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p相似,请写出点t的坐标?
分析1:对于问题1的解决通过三部曲完成,(1)审题:要求的点t的位置?最终形成的图形形状?图像中有哪些量是确定的?(2)学生尝试画图求解,学生比较容易得出的是分别以o,p为顶点时的等腰三角形,易遗漏以所求点t为顶点时的情形;(3)尝试成果交流,反思总结。

在交流中把分类的三种情况完整,并回顾思考:固定线段0p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可以作为底或者腰,而点o 和点p又可以分别作为顶点,所以本题可以按怎样的标准来对等腰三角形进行分类讨论的?形成总结: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点确定,那么图形中边和角这些元素都被确定下来,所以当等腰三角形的腰底不明确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哪个点作为顶点这个标准来进行分类讨论。

分析2:问题2中四边形的讨论还是学生先借鉴第一题的经验尝试,一部分同学一开始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讨论标准,在不断地尝试画图中找到多解,依然容易漏解;一部分同学先考虑一个确定的分类的标准再尝试画出图形求解。

分析3: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对有疑问和漏解的同学用问题
串引导:(1)先了解已知:△aop的形状?要求的点t的位置?(2)由相似关系知道,△top也应该是直角三角形,哪个顶点可以作为△aop中直角顶点a的对应点?(3)分别以点o,p,t作为点a的对应点分三种情况来讨论。

学生画出图形,发现情况一:当点o作为直角顶点时,点t不在坐标轴上,不符合题意;情况二:当点p作为直角顶点时,op的垂线与坐标轴有两个交点,找到两个符合条件的点t1,t2,求出t 点坐标的方法多样,但是在求解的过程中注意对应点的相似关系,分△aop∽△pot,△aop∽△pto两种情况;情况三:以线段op的中点为圆心,op的1/2长为半径作圆,交于坐标原点和x轴负半轴上一点,从而找到以点t作为直角顶点时的符合题意的点t3。

在这个对两个相似三角形问题的讨论中,我们抓住了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按直角顶点这个标准来进行了分类讨论,不重复也不遗漏。

数学解题,数学解题教学理应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在处理这类问题时,1.分析已知条件隐含着的不确定的因素;2. 明确分类讨论的标准;3.按可能出现的情况不重复也不遗漏地讨论求解。

事实上虽然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这些原因其实都是最基本朴实的东西,所以只有对基础知识真正理解透彻,才能体会到分类的依据和方法,从而自然、顺利地解决该类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