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锚索张拉伸长量计算
抗滑桩锚索张拉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施工单位:编号:路基交底—00抗滑桩锚索张拉技术交底匀,注浆速度不宜太快。
所用砂浆必须搅拌均匀,使其达到规定指标,搅拌直至灌浆结束方可停止。
在砂浆未完全固化前,不得拉拔和移动锚索。
(6).锚墩砌筑:凿毛锚孔周围,大小和锚墩底面相适应。
安置三层钢筋网(①10@60m)预埋和钢垫板正交焊接的内径为15cm的定位钢管,钢垫板尺寸0.4 X 0.4 X 0.04m。
钢筋网碰到定位钢管和预留注浆孔及排气孔时其间距可做调整或截断。
采用C30混凝土浇筑锚墩,锚墩承压面与轴线应保持垂直,其误差不得大于0.5。
锚墩浇注后要精心养护,为使锚墩强度尽快增长可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早强剂。
⑺•锚索张拉与锚固力锁定:锚索在锚固段结束7天后进行张拉,并按以下程序进行:①张拉作业前,须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标定时,千斤顶、油管、压力表和高压泵联好。
②先对锚索进行单根两次预张拉,以提高锚索各钢绞线的受力均匀,单根预张拉值为10KN③隔时分级施加荷载,直至压力表无返回现象,方可进行锁定作业。
若预应力损失过大,需进行整体张拉与重新锁定。
④锁定锚固力的大小可用两种方法确定:测力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通过张拉锁定时预应力钢绞线变形量计算得出。
⑤桩锚索的预应力张拉分三级进行,第一次为张拉锁定值的50%第二次张拉锁定值,第三次超张拉值不应超过锁定值的20%每次张拉间隔时间3〜5 天。
⑻.锚索张拉段及锚墩的防腐处理:自由段钢绞线一般采用三种防护体系防腐,即防腐剂涂层,塑料套管及水泥砂浆体。
当砂浆达锚墩时,可停止注浆,封空口,从锚具处量起留100mm钢绞线,将多余的截断,外覆不小于0.1m厚的水泥砂浆保护层。
锚索锚杆计算表格(含下滑力及锚杆锚索受力及伸长值计算)教学文稿
取值1-1剖面设锚处每孔锚索或锚杆承担的滑坡推力设计值F n (kN)83.6滑动面内摩擦角φ(°)15锚索或锚杆与滑动面相交处,滑动面与水平面夹角α(°)20锚索或锚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β(°)2098.26522锚索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Nt(kN)109.2锚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KPa)330000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1.1锚索或锚杆抗拉工作系数ξ2,0.69计算每孔锚索钢绞线或锚杆总面积As(mm²)527.5计算每孔锚索钢绞线或锚杆根数n2.91单根钢绞线或钢筋公称面积A (mm ²)181.5单根钢绞线或钢筋公称直径d (mm )15.2选用钢绞线或锚杆根数1锚固体直径d h (mm)90锚索与水泥砂浆粘结强度设计值f b (KPa )2400钢筋与砂浆粘结工作条件系数ξ30.6锚固段长度L SA (m)0.15锚索锚固段为枣核状时,Lsa(m)1.75锚固体与锚孔孔壁粘结强度特征值f rb (kPa)200锚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ξ11锚固段长度Lm (m ) 1.93锚 索 或 锚 杆 计 算 表锚索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Nt(kN)锚索或锚杆与水泥砂浆粘结强度,确定锚固段长度L sa (m)按锚固体与锚孔孔壁的粘结强度,确定锚固段长度L m (m)数据名称竖向间距l a 排数取值取值362-2剖面3-3剖面74073615150.26179920200.34906620200.349066788.6784.6126000012600001.1 1.10.690.69997.7992.789.67.27.189.6139.0139.015.215.288170170295029500.60.61.12 1.121.28 1.28200200117.387.35表度L sa (m)度Lm (m)cos tan )sin(φβα++=n ak F N a t p N n 20ζγ=b s t o sa f d N r L πξ3≥rb b t m f d N L πξ1≥)cos(tan )βαφβα+++n F。
6束锚索伸长率计算公式
6束锚索伸长率计算公式在海洋工程中,锚索是一种重要的装备,用于固定海洋平台、船只和其他海洋结构物。
锚索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海洋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其中,锚索的伸长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描述了锚索在受力下的变形情况。
因此,了解锚索的伸长率计算公式对于海洋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锚索的伸长率是指在受到外部拉力作用下,锚索长度的变化程度。
在海洋工程中,锚索通常会受到海浪、风力、潮汐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伸长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了解锚索的伸长率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设计和选择合适的锚索,确保海洋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对于一根锚索来说,其伸长率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ε = (F L) / (A E)。
其中,ε表示锚索的伸长率,F表示锚索受到的拉力,L表示锚索的长度,A表示锚索的横截面积,E表示锚索的弹性模量。
在这个公式中,锚索的伸长率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与锚索的长度成正比,与锚索的横截面积成反比,与锚索的弹性模量成反比。
这说明了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锚索的长度、横截面积和弹性模量等参数来控制锚索的伸长率,从而满足不同工程需求。
在海洋工程中,我们通常会遇到多束锚索的情况。
对于多束锚索来说,其伸长率的计算公式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多束锚索的伸长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ε = (F L) / (n A E)。
其中,ε表示多束锚索的伸长率,F表示多束锚索受到的总拉力,L表示多束锚索的总长度,n表示锚索的束数,A表示每根锚索的横截面积,E表示每根锚索的弹性模量。
在这个公式中,多束锚索的伸长率与受到的总拉力成正比,与多束锚索的总长度成正比,与锚索的束数成反比,与每根锚索的横截面积成反比,与每根锚索的弹性模量成反比。
这说明了在设计和选择多束锚索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每根锚索的横截面积和弹性模量等参数,以控制多束锚索的伸长率。
除了上述的计算公式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锚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力分布情况。
在受到外部拉力作用下,锚索的应力分布会发生变化,这也会影响锚索的伸长率。
锚索+抗滑桩在公路高边坡中的应用
道路桥梁 Roads and Bridges50 锚索+抗滑桩在公路高边坡中的应用余小英(攀枝花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 攀枝花 617000)中图分类号:TQ1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8)07-0050-01摘要:20世纪80年代,为了全面处理工程滑坡现象逐渐发展出预应力抗滑桩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作为新型抗滑支挡结构在出现之后就被广泛应用在工程实践当中。
该种结构主要是将多排预应力锚索设置在普通抗滑桩上部,对于施加预应力,这样就能够改善抗滑桩桩身内部力量分布情况,并且避免桩顶出现位移现象,全面降低锚固深度和桩身截面。
相比于悬臂式抗滑桩设计方案来说,锚索抗滑桩在工程造价方面占据显著优势,在高边坡加固和深基坑支护得以广泛应用。
关键词:抗滑桩;锚索;公路高边坡;应用分析1 工程案例根据高边坡的挖方要求,结合奉溪高速公路E4合同段的线路布置情况及设计边坡坡率、每级边坡高度,本标段RK11+630~RK11+730段属于规范要求的高边坡,共8级,其开挖最高高度达到72.9m,设计采用喷射混凝土、普通锚杆框架喷砼、预应力锚索框架喷砼和锚索抗滑桩进行防护。
此次工程的地质情况如下:0~18.6m 深为块石,浅灰色,散体壮结构,成分为泥灰岩,18.6~22.2m 为强风化泥灰岩,灰色,岩石风化强烈,原岩结构构造部分已破坏;22.2~31.1m 为中风化泥灰岩,灰色,泥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粘土矿物,节理裂隙较发育,隙宽1~5mm。
2 锚索工作原理及伸长量计算2.1 锚索工作原理预应力锚索的结构属于柔性主动抗滑。
在进行锚固段的灌浆时,要将其砂浆与钢绞线连为一体,同时也要链接孔壁以及砂浆。
在完成预应力施加后,将锚固段的稳定岩体转变为载体,主要是为了承受预应力。
这样就能挤压锚固内空间的柔弱岩体,使其更加紧密,避免其因巨大压力产生位移以及形变现象,能够自身调节抗滑力,从而加强岩体的稳定以及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边坡的稳定性。
锚索锚杆计算表格(含下滑力及锚杆锚索受力及伸长值计算)
取值1-1剖面设锚处每孔锚索或锚杆承担的滑坡推力设计值F n (kN)83.6滑动面内摩擦角φ(°)15锚索或锚杆与滑动面相交处,滑动面与水平面夹角α(°)20锚索或锚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β(°)2098.26522锚索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Nt(kN)109.2锚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KPa)330000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1.1锚索或锚杆抗拉工作系数ξ2,0.69计算每孔锚索钢绞线或锚杆总面积As(mm²)527.5计算每孔锚索钢绞线或锚杆根数n2.91单根钢绞线或钢筋公称面积A (mm ²)181.5单根钢绞线或钢筋公称直径d (mm )15.2选用钢绞线或锚杆根数1锚固体直径d h (mm)90锚索与水泥砂浆粘结强度设计值f b (KPa )2400钢筋与砂浆粘结工作条件系数ξ30.6锚固段长度L SA (m)0.15锚索锚固段为枣核状时,Lsa(m)1.75锚固体与锚孔孔壁粘结强度特征值f rb (kPa)200锚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ξ11锚固段长度Lm (m ) 1.93锚 索 或 锚 杆 计 算 表锚索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Nt(kN)锚索或锚杆与水泥砂浆粘结强度,确定锚固段长度L sa (m)按锚固体与锚孔孔壁的粘结强度,确定锚固段长度L m (m)数据名称竖向间距l a 排数取值取值362-2剖面3-3剖面74073615150.26179920200.34906620200.349066788.6784.6126000012600001.1 1.10.690.69997.7992.789.67.27.189.6139.0139.015.215.288170170295029500.60.61.12 1.121.28 1.28200200117.387.35表度L sa (m)度Lm (m)cos tan )sin(φβα++=n ak F N a t p N n 20ζγ=b s t o sa f d N r L πξ3≥r b b t m f d N L πξ1≥)cos(tan )βαφβα+++n F。
锚杆、锚索验算过程
锚杆、锚索参数计算过程一、锚杆支护参数计算1、锚杆长度计算:L=KH+L1+L2式中:L-锚杆长度; K-安全系数,一般取2;H-冒落拱高度,m;L1-锚杆锚入稳定岩层的厚度,取0.5m;L2-锚杆外露长度,一般取0.1m。
其中:H=B/2f=4.6/(2×4.0)=0.575B-巷道掘进跨度,取4.6m; f-普氏岩石坚固性系数,取4.0。
则:L=2×0.575+0.5+0.1=1.75m ,计算得数为1.75m,所以锚杆施工时的长度取整数值2m。
2、锚杆直径的确定:(1)(巷道断面按4.6m计算)根据材料力学计算锚杆直径为:D=√4.6P/πJb=√4.6×70×103/3.14×380=16.43mm式中:D-锚杆直径,mm; P-锚杆截面载荷,取70KN;Jb-螺纹钢锚杆屈服点,取380MPa。
通过计算得数为16.43mm,所以锚杆施工时的直径取整数值20mm。
(2)(巷道断面按3.2m计算)根据材料力学计算锚杆直径为:D=√3.2P/πJb=√3.2×70×103/3.14×380=13.7mm式中:D-锚杆直径,mm; P-锚杆截面载荷,取70KN;Jb-螺纹钢锚杆屈服点,取380MPa。
通过计算得数为13.7mm,所以锚杆施工时的直径取整数值20mm。
3、锚杆间、排距计算:a=√Q/KHγ=√65.7/2×0.575×24.5= 1.527m式中:a-锚杆间、排距,m;Q-锚杆设计锚固力,Q=16.43f=65.72KN;γ-被悬吊石灰岩的重力密度,取24.5KN/m3。
通过计算得数为0.763m,所以锚杆施工时取间距0.8m,排距0.8m。
二、锚索长度计算:1、(锚索直径按17.8的计算)L=L a+L b+L c+L d=1.575+2+0.1+0.3=3.975m式中:L-锚索长度,m;L a-锚索锚入到较稳定岩层的锚固长度,1.575m;L b-需要悬挂的不稳定岩层厚度,取2m;L c-上托盘及锚具的厚度,取0.1m;L d-锚索外露长度,取0.3m。
高边坡锚杆、锚索张拉力计算
附:高边坡锚杆、锚索伸长量计算K19+760~K19+840高边坡一、预应力锚索计算:三个单元段张拉行程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第一单元(20m)计算伸长量:=⨯⨯⨯⨯⨯==∆1401095.11020101001533EA PL L 73㎜ 第二单元(16.7m)计算伸长量:=⨯⨯⨯⨯⨯==∆1401095.1107.16101002533EA PL L 61㎜ 第三单元(13.4m)计算伸长量:=⨯⨯⨯⨯⨯==∆1401095.1104.13101003533EA PL L 49㎜ 张拉时第一单元伸长量:73-61=12㎜张拉时第二单元伸长量:61-49=12㎜张拉时第三单元伸长量:49㎜。
计算第一单位张拉力:KN L EA L p 8.322100010201401095.1123511=⨯⨯⨯⨯⨯⨯=∆= 计算第二单位张拉力:KN L EA L p 5.7841000107.161401095.1123522=⨯⨯⨯⨯⨯⨯=∆= 计算第三单位张拉力:KN L EA L p 60061000104.131401095.1493522=⨯⨯⨯⨯⨯⨯=∆= 第三单元张拉时,分五次施工加预应力: 第一次:600×0.3=180KN第二次:600×0.5=300KN第三次:600×0.75=450KN第四次:600×1.0=600KN第五次:600×1.1=660KN二、12m 长Φ32预应力锚杆计算: 设计抗拔拉张拉力:250KN=⨯⨯⨯⨯⨯==∆2.804100.21012102501533EA PL L 19㎜K19+440~K19+660高边坡一、8m 长Φ25预应力锚杆计算: 设计抗拔拉张拉力:60KN=⨯⨯⨯⨯⨯==∆9.390100.210810601533EA PL L 6.1㎜ 二、6m 长Φ25预应力锚杆计算: 设计抗拔拉张拉力:60KN=⨯⨯⨯⨯⨯==∆9.390100.210610601533EA PL L 5㎜K21+300~K21+580高边坡一、10m 长Φ25预应力锚杆计算: 设计抗拔拉张拉力:100KN=⨯⨯⨯⨯⨯==∆9.390100.21010101001533EA PL L 13㎜ 二、6m 长Φ25预应力锚杆计算: 设计抗拔拉张拉力:60KN=⨯⨯⨯⨯⨯==∆9.390100.210610601533EA PL L 5㎜。
高边坡锚杆、锚索张拉力计算
附:高边坡锚杆、锚索伸长量计算K19+76A K19+840高边坡一、预应力锚索计算:三个单元段张拉行程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第一单元(20m)计算伸长量:L1PL100 10520 1073mmEA 1.95 10140张拉时第一单元伸长量:73-61 = 12 m 张拉时第二单元伸长量:61-49=12 m第三单元张拉时,分五次施工加预应力:第一次: 600X 0.3=180KN 第二次: 600X 0.5=300KN第三次: 600X 0.75=450KN第四次:600 X 1.0=600KN 第五次:600 X 1.仁660KN第二单元(16.7m)计算伸长量:L2PL EA100 1 031 6.7 10351.95 10 140 第三单元(13.4m)计算伸长量:L3PL 33 100 10 13.4 10 EA51.95 10 14049 mm张拉时第三单元伸长量: 49 mm o计算第一单位张拉力:计算第二单位张拉力:计算第三单位张拉力:L 320 10 1000L 2EA 512 1.95 10140L 316.7 10 1000 L 2EA 49 1.95 105140 L13.4 10 100032.8KN600 KNL 1EA 12 1.95 P 178.54 P 26 P 2105 140、12m长①32预应力锚杆计算:设计抗拔拉张拉力:250KNK19+44A K19+660高边坡一、8m长①25预应力锚杆计算:设计抗拔拉张拉力:60KN二、6m长①25预应力锚杆计算:设计抗拔拉张拉力:60KNL1 PLEA3 360 103 6 10352.0 10 390.95mmK21+30A K21+580高边坡、10m长①25预应力锚杆计算:设计抗拔拉张拉力:100KNL13 3PL 100 103 10 103EA 2.0 105 390.913mm二、6m长①25预应力锚杆计算:设计抗拔拉张拉力:60KNL13 3PL 60 10 6 105 5mmEA 2.0 1 05 3 90.9L1 PLEA3 3250 10 12 1052.0 10 804.219 mmL1 PLEA3 360 10 8 102.0 1 05 36.1 mm。
锚索抗滑桩工程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
锚索抗滑桩工程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根据不稳定边坡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在暴雨(饱水状态)下BW1、BW2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
对不稳定BW1、BW2边坡进行防治工程设计,因工程位置有回填反压工程,工程设计计算应考虑桩前剩余抗滑力的作用。
(计算过程详见计算书)。
设计工程考虑最不利组合,考虑最大剩余下滑力滑动面(带),以保证防治工程稳定、有效,其计算方法如下:边坡的潜在软弱面(带)纵向上均呈折线形,依其形态,选取折线形滑面计算公式进行工程位置处的剩余下滑力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公式1)片COS(a- a i+1)-Sin(a i- a i+1)tg 机+1 (公式2)=切• i+1 •叶2……帕-1 (公式3)Ri=Nitg ©i+Ci L i=Qicos 0i tg ©i+ Ci L i (公式4)Ti=QsinQi (公式5)式中:Fs――稳定系数;Qi ――第i块段所受的重力(KN/m );Ri――作用于第i块段的抗滑力(KN/m );Ni ――第i块段滑动面法向分力(KN/m);Ci――第i块段土的内聚力(kPa);©i ------ 第i块段土的内摩擦角(°);Li ――第i块段滑动面长度(m );B i、B i+1 ——第i、i+1块段滑面倾角(°); Ti――作用于第i块段滑动面上的滑动分力(kN/m );W j ---- 第i块段的剩余下滑力传递至i+1块段时的传递系数Pi=Pi-1 • j-1+Fst Ti-Ri (公式6)式中:Pi、Pi+1 ――分别为第i块、第i-1块滑体的剩余下滑力(Fst ――滑坡推力计算安全系数,按各种工况取值(j=i )。
kN/m )须指出的是:计算时计入工程荷重与地震作用力时,抗滑力(Ri)与下滑力(Ti)的计算须作相应的变化,即:计工程荷重时,Ri=(Qi+Qi )cos Bitg ©i+CiLi (公式7)Ti=(Qi+Qi )sin B i (公式8)计地震作用力时,Ri=[Qi(cos B i-asin 0i)]tg ©i+CiLi (公式9)Ti=Qi(sin B i+acos B i)(公式10)计工程荷重及地震作用力时,Ri=[(Qi+Qi )(cos B i-asin B i)]tg ©i+CiLi (公式11)Ti=(Qi+ Qi )(sin B i+acos B i)(公式12)式中:Qi' ——工程荷重(kN/m );a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张拉伸长量最简单的计算公式
张拉伸长量最简单的计算公式
张拉伸长量是指在一定受力下,物体所发生的长度变化。
这个概
念通常被用于工程建设中的结构设计。
张拉伸长量最简单的计算公式为:伸长量=初始长度×弹性模量×
应力。
其中,初始长度指的是物体在未受力时的长度,弹性模量是材料
抵抗形变的能力,应力则是物体所承受的力除以其横截面积。
这个公式虽然简单,但是在工程设计中却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通
过计算伸长量,我们可以得到结构物在受力时的实际变化情况,从而
确定材料的强度和使用寿命,确保其安全可靠。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影响伸长量的因素,如材料的温
度和湿度等,这些都会对弹性模量产生影响,影响伸长量的计算结果。
因此,在进行计算前,需要进行相关的材料测试和研究,保证结果的
准确性。
总之,张拉伸长量计算公式虽简单,但在工程设计中有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对于确保结构物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锚索伸长值计算书
附表重庆江北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城铁右线预应力锚索的理论伸长值计算第一部分计算依据查《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得预应力钢筋的理论伸长值△l 的计算公式(12.8.3-1):△l=P p L/A p E p (1)式中:△l——预应力钢筋的理论伸长值,mm。
L ——预应力钢筋的长度,m;E p——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按照Ф15.24钢绞线使用说明1.95×105MP a;A p——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按照Ф15.24钢绞线使用说明一根140 ㎜2;P p——预应力钢筋的平均张拉力,考虑预应力与管道摩擦,计算公式:P p=P.e-(kx+μθ) (2)式中:P——预应力钢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单位:m;μ——预应力钢筋与孔壁的摩擦系数,按照《桥涵》钢绞线与塑料波纹管取0.15;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此处取0。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按照《桥涵》钢绞线取0.0015;e——常数取2.7183。
第二部分框架梁预应力锚索的理论伸长值计算按照施工图纸《高边坡支护设计—右线边坡》CQT3-CJCZ-SS-JG-01设计要求,锚索张拉采用后张拉法,预应力筋采用Ф15.24的钢绞线,框架梁锚索如下1、6Ф15.24:张拉力为P=960KN,截面面积为A p =140*6=840mm2,μ=0.15,k=0.0015,E P=1.95×105 MP a。
公式(2):P p=P·e-(kx+μθ) =960×2.7183-(0.015x);公式(1):△l=P p L/A p E p=960×2.7183-(0.015x)×L/(840×1.95×105;将上述系数带入公式(1)、(2)可计算出不同自由端长度钢绞线理论伸长值2、8Ф15.24:张拉力为P=1280KN,截面面积为A p =140*8=1120mm2,μ=0.15,k=0.0015,E P=1.95×105 MP a。
张拉伸长值的一般计算方法
预应力筋的张拉值(一)结构设计形式第五联现浇预应力箱梁采用单箱三室直腹板断面,梁高1.6m,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50。
纵向预应力束采用低松弛钢绞线配OVM15-15型锚具和OVM15-15L型连接器,钢绞线N1、N2、N3、N7、N8、N9采用单端张拉,N4、N5、N6采用双端张拉,横向预应力束采用低松弛钢绞线配OVM15-15型锚具和OVM15-15P型固定P锚,钢绞线N1、N2采用单端张拉。
(二)后张法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说明及计算示例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梁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关于预应筋伸长值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ΔL=(1)Pp=(2)式中: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注意不等于各分段的起点力与终点力的平均值(N);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分段后为每分段中各曲线段的切线夹角和(rad);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整个分段计算时x等于L(m);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管道弯曲及直线部分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从公式(1)可以看出,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是决定计算值的重要因素,它的取值是否正确,对计算预应力筋伸长值的影响较大。
Ep的理论值为Ep=(1.9~1.95)×105Mpa,而将钢绞线进行检测试验,弹性模量则常出现Ep’=(1.96~2.04)×105Mpa的结果,这是由于实际的钢绞线的直径都偏粗,而进行试验时并未用真实的钢绞线面积进行计算,采用的是偏小的理论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公式Ep=可知,若Ap偏小,则得到了偏大的Ep’值,虽然Ep’并非真实值,但将其与钢绞线理论面积相乘所计算出的ΔL却是符合实际的,所以要按实测值Ep’进行计算。
锚索受力部位长度计算公式
锚索受力部位长度计算公式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锚索是一种用于固定和支撑结构的重要材料。
锚索受力部位的长度计算是确定锚索设计和安装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锚索受力部位长度计算的公式和相关知识,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锚索。
锚索受力部位长度计算公式。
锚索受力部位长度的计算是基于锚索受力机理和受力部位的特点进行的。
一般来说,锚索受力部位长度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L = K D。
其中,L代表锚索受力部位的长度,K代表系数,D代表锚索的直径。
系数K的取值取决于锚索的材料和受力部位的特点,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实际工程中,工程师和设计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系数K来进行计算。
锚索受力部位长度计算的影响因素。
锚索受力部位长度的计算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锚索的材料和规格,不同材料和规格的锚索受力部位长度计算公式可能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受力部位的特点,受力部位的特点包括受力方式、受力角度、受力环境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受力部位长度的计算产生影响。
3. 安全系数,在进行锚索受力部位长度计算时,需要考虑安全系数的影响,以确保锚索的安全可靠。
4. 现场实际情况,在实际工程中,锚索受力部位长度的计算还需要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地质条件、施工环境等因素。
锚索受力部位长度计算的应用。
锚索受力部位长度的计算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锚索的设计和安装。
正确的受力部位长度计算可以确保锚索的安全可靠,避免因受力部位长度不足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在实际工程中,工程师和设计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锚索受力部位长度的计算。
首先需要对受力部位的特点进行分析,包括受力方式、受力角度、受力环境等因素。
然后根据锚索的材料和规格选择合适的系数K,进行受力部位长度的计算。
最后需要考虑安全系数和现场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和调整。
总结。
锚索受力部位长度的计算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锚索的设计和安装。
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
张拉理论深长量计算4T=Nsinα+Fcosα=N(sinα+μcosα)当角度α与摩阻系数μ都不变时,增大拉力T,N必然增大,因此,钢绞线必然与夹片沿T方法移动,以达到新的平衡。
因此,量测千斤顶活塞行程应进行修正。
2、直接量测钢绞线的伸长量的方法(简称“直接法”)。
即在工具锚外侧的钢绞线上做标记,做为量测的基准。
如图3所示。
使用这种方法有一个优点:不论经过几个行程,均以此来量测分级钢绞线的长度,累计的结果就是初应力与终应力之间的实测伸长值。
但也有两个缺点:一是量测不方便。
二是钢绞线在受力时,端头有发散现象,对钢绞线的伸长量有影响。
通过实践,采用自制的标尺,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图4所示,标尺为铝制的方条,长约10cm,宽高约为25mm,上留一直径约10mm的圆孔,圆孔上有固定螺丝。
张拉时,用铝条的圆孔套住钢绞线,并拧紧螺丝,做为标记。
既量测方便又解决了端头的发散现象。
注意标尺应尽量装在远离钢绞线端头的位置。
通过这个装置,量测的伸长量与理论值相符。
三、实际伸长量的测定(一)几个伸长量(回缩量)概念在说明实测伸长量的测定原则之前,说明一下几个伸长量与回缩量的概念。
1、工作长度的伸长量在钢绞线预应力张拉施工中,目前常用的千斤顶的工作锚位置分前夹式和后夹式,我们使用的是穿心式千斤顶,后夹式的,张拉时钢绞线在千斤顶中的工作长度较长,如图1 所示。
一梁端工作长度一般是指在张拉千斤顶装入钢绞线后,从工具锚锚板中心至工作锚锚板中心的距离。
即工作长度=千斤顶长度+锚厚度。
其伸长量可以通过计算得出:ΔL工作长度= PL/(Ap Ep)。
该值一般按理论计算取值。
2、工作锚具钢绞线回缩量该值理论上,一般取6mm,用来计算锚上的张拉控制应力及衡量实际测量回缩量精度的标准。
目前钢绞线预应力张拉施工以使用YCW型液压千斤顶为主,该千斤顶与工图4直接法量测装置图3 直接法量测方法5作锚接触处,设有一块限制工作锚夹片在张拉过程位移的限位板,钢绞线在张拉时工作锚夹片跟随钢绞线的拉伸,向后移动至限位板凹槽的底部,对钢绞线失去约束,当千斤顶将钢绞线张拉至设计控制张拉力,在回油放松钢绞线的瞬时,钢绞线弹性收缩,工作锚夹片跟随收缩向锚环孔内位移,随即将钢绞线锚固,这就是工作锚锚塞回缩的全过程。
锚索张拉计算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锚索张拉计算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压力分散型锚索张拉工艺研究叶杜平(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福建浦城 353402)摘要:压力分散型锚索因其独特的优势,现越来越广泛的被用于高速公路高边坡的防护和加固中。
压力分散型锚索施工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锚索的张拉。
本文通过浦南高速公路压力分散型锚索施工的实例对锚索的张拉施工工艺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锚索张拉研究1 概述压力分散型锚索的施工工序主要包括:施工准备→锚孔钻造→锚筋制安→锚孔注浆→框架梁施工→锚索张拉锁定→锚孔封锚。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锚索张拉锁定。
锚索的张拉锁定工序可分为差异荷载增量和理论伸长量的计算及现场超张拉、锁定工作。
2 差异荷载增量和理论伸长量的计算2.1 计算公式简介因压力分散型锚索各单元长度长短不一,故必须先计算各单元差异伸长量和差异荷载增量,其计算公式(以三单元共六束压力分散型锚索为例)如下:差异伸长量:ΔL1-2=ΔL1-ΔL2, ΔL2-3=ΔL2-ΔL3ΔL1=(σ/E)*L1, ΔL2=(σ/E)*L2, ΔL3=(σ/E)*L3,σ=P/A差异荷载增量:ΔP1=(E*A*ΔL1-2/L1)*2ΔP2=[(E*A*ΔL2-3/L2)+ (E*A*ΔL2-3/L1)]*2其中:L1,L2,L3---分别为第一、二、三单元锚索的长度,且L1>L2>L3;ΔL1, ΔL2, ΔL3---各单元锚索在给定最终张拉(设计锁定)荷载作用下的伸长量;ΔL1-2,ΔL2-3---各单元锚索在给定最终张拉(设计锁定)荷载作用下的差异伸长量;σ---给定最终张拉(设计锁定)荷载作用下钢绞线束应力;P---给定最终张拉(设计锁定)荷载作用下单根钢绞线束荷载;A---单根钢绞线束的截面面积;E---钢绞线的弹性模量;ΔP1,ΔP2---分布差异张拉之第一、第二步级张拉荷载增量。
锚杆、锚索计算公式
锚杆、锚索计算公式一、锚索设计承载力钢绞线直径为φ15.24mm 时230kN ,钢绞线直径为φ17.8mm 时320kN ,钢绞线直径为φ21.6mm 时454kN 。
二、锚索设计破断力钢绞线直径为φ15.24mm 时260kN ,钢绞线直径为φ17.8mm 时355kN ,钢绞线直径为φ21.6mm 时504kN 。
三、按悬吊理论计算锚杆参数:1、锚杆长度计算:L = KH + L1 + L2式中:L —锚杆长度m ;H —冒落拱高度m ;K —安全系数,一般取K=2;L1 —锚杆锚入稳定岩层的深度,一般按经验取0.5m ; L2 —锚杆在巷道中的外露长度,一般取0.1m ;其中:H =f B2式中:B —巷道开掘宽度;f —岩石坚固性系数,砂岩取;则L=2、锚杆间排距计算,通常间排距相等,取a :a =KHr Q式中:a —锚杆间排距,m ;Q —锚杆设计锚固力, KN/根;H —冒落拱高度,取m;r —被悬吊砂岩的重力密度,取KN/m3;K —安全系数,一般取K=2;3、锚杆锚固长度计算:L0 = LD21 /(D2-D22)式中:L--锚固剂长度,为500mm。
D--钻孔直径,为32mm。
D1—树脂锚固剂直径,为28mmD2--锚杆内径,为20mm .四、锚索间排距的确定:L=nF2/[BHγ-(2F1sinθ)/L1]式中:L—锚索排距,m;B—巷道最大冒落宽度,m;H—巷道冒落高度,按最严重冒落高度取米;γ—岩体容重,取KN/m3 ;L1—锚杆排距,米;F1—锚杆锚固力,取KN;F2 —单根锚索的极限破断力,取210KN;θ—角锚杆与巷道顶板的夹角,85o;n—锚索排数,取;考虑巷道宽度,间距取米,排距取米,符合理论计算要求。
五、1、锚索长度确定:L=L1+L2+L3+L4 式中L ——锚索总长度L1——锚索深入到较稳定岩层的锚固长度,m; L2——需要悬吊的不稳定岩层,取 mL3——上托盘及锁具的厚度,取0.2mL4——需要外露的张拉长度,取0.35m 按GB J86—1985要求2、锚索锚固长度L1按下式确定:L1≥K ×2411f f D 式中 K ——安全系数取K=2D1——锚索钢绞线直径取 mmf1——钢绞线抗拉强度, N /mm 2f2——锚索与锚固剂的粘合强度,取10N /mm 23、锚索数目的确定N=K ×1P W 式中 N ——锚索数目K ——安全系数P1——锚索的最低破断率286.5kNW ——被吊岩石的自重,kN4、W=B ×∑h ×∑r ×D 式中B ——巷道掘进宽度,取最大宽度 m 计算∑h——悬吊岩石厚度,取m∑r——悬吊岩石平均容重kN/m2D——锚索间排距,取不大于锚索长度的1/2 取m。
锚杆(锚索)长度、间排距、参数计算公式
1sin
4Q / ( s ) 4 0.1/ (3.14 380) 0.018m
式中,
1
—锚杆直径(mm);
s —螺纹钢抗拉强度(MPa);
Q—锚杆锚固力; 考虑富余系数1.13,锚杆直径确定为20mm。
(4) 锚杆长度
l
式中,
b tan a 1.8 tan 45 0.5 0.1 0.1 2.4(m) tan tan 45
G2 2rhB / 3
因此,锚索间距可由下式计算
Q2 G2 cos 2rha2 B cos / 3
式中: Q2——锚索预紧力,KN,100~120,取 100; r——岩石的容重,KN/m,取 23.5; B——巷道跨度,m,取 3; f——岩石普氏系数,取 2~4,取 3;
5
h——载荷体高度,m,按自然平衡拱理论,沿巷道单位长度吊 挂载荷计算方法,计算载荷体高度 h=B/(2f)=0.5
b—组合拱厚度(m);
。 —锚杆对岩层的控制角()
a —锚杆间排距(m)。
2 锚索支护参数的确定
1 锚索长度的确定
La La1 La 2 La 3
式中: La——锚索长度(m) ; La1——锚索外露长度(m) ; La1——锚索有效长度(m) ; La2——锚索锚固长度(m) 。 (1)静压软岩巷道 在锚杆失效的情况下,其潜在的冒落高度为 1.5 倍的巷道宽度。同时为保证 巷道的稳定性,锚索应保证锚固到稳定的岩层内,锚索有效长度:
——岩层倾角,30 度。
1 锚索排距的计算 需要锚索承载的有潜在跨落趋势的围岩载荷为
W bB
式中: B——巷道跨度,m;
——破坏区煤岩体容重,KN/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8.82
精确计算法
单侧伸长ΔL‘=
59.341
超张拉120%,张拉力60KN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张拉钢绞线一端,故取总长考虑(锚索张拉)
σcon(N/mm2) =
1395
—张拉控制应力
P2超(N)
60000
—预应力筋张拉端张拉力
Es(MPa)=
195000
—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
—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
A(mm²)
140
—钢绞线一束截面积
k=
0.0015
—预应力钢绞线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数
fpk=
1860
μ=
0.2
—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直线段
伸长量
精确计算法
L(m)
θ(rad)
kL+μθΒιβλιοθήκη e-(kL+uθ)
终点应力(N/mm2)
ΔL=
0.037216117
25.40
0
0.0381
1336.82
精确计算法
单侧伸长ΔL‘=
49.934
DK900+706~+838段张拉锁定值400KN单根张拉50KN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张拉钢绞线一端,故取总长考虑(锚索张拉)
σcon(N/mm2) =
1395
—张拉控制应力
P2(N)
50000
—预应力筋张拉端张拉力
Es(MPa)=
195000
A(mm²)
140
—钢绞线一束截面积
k=
0.0015
—预应力钢绞线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数
fpk=
1860
μ=
0.2
—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直线段
伸长量
精确计算法
L(m)
θ(rad)
kL+μθ
e-(kL+uθ)
终点应力(N/mm2)
ΔL=
0.062417582
28.40
0
0.0426
0.95829
0.96262
1342.85
精确计算法
单侧伸长ΔL‘=
37.216
超张拉120%,张拉力48KN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张拉钢绞线一端,故取总长考虑(锚索张拉)
σcon(N/mm2) =
1395
—张拉控制应力
P1超(N)
48000
—预应力筋张拉端张拉力
Es(MPa)=
195000
—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
4、预应力理论伸长值ΔL(cm)计算:
ΔL=(p.L/AP.EP)
其中: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L--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 (N)
5、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可得
P1=40KNP1超=48KNP2=50KNP2超=60KNEP=1.95×105MPa
—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
A(mm²)
140
—钢绞线一束截面积
k=
0.0015
—预应力钢绞线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数
fpk=
1860
μ=
0.2
—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直线段
伸长量
精确计算法
L(m)
θ(rad)
kL+μθ
e-(kL+uθ)
终点应力(N/mm2)
ΔL=
0.059340659
32.40
0
0.0486
抗滑桩锚索张拉伸长量计算
(钢绞线以现场施工为准,直径为φ15.2)
1、钢绞线1束截面积:AP=140mm2
2、钢绞束标准强度1860MPa,锚下控制应力P为:
σ=fpk=1860×0.75=1395MPa
3、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单束)P=1395×140=195300N
本段设计图纸DK900+658~+706段张拉锁定值200KN,DK900+706~+838段张拉锁定值400KN,计算中P取此值。
A(mm²)
140
—钢绞线一束截面积
k=
0.0015
—预应力钢绞线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数
fpk=
1860
μ=
0.2
—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直线段
伸长量
精确计算法
L(m)
θ(rad)
kL+μθ
e-(kL+uθ)
终点应力(N/mm2)
ΔL=
0.071208791
32.40
0
0.0486
0.95256
6、根据公式把数据带入得:见附件
直线张拉θ取值0°
DK900+658~+706段张拉锁定值200KN单根张拉40KN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张拉钢绞线一端,故取总长考虑(锚索张拉)
σcon(N/mm2) =
1395
—张拉控制应力
P1(N)
40000
—预应力筋张拉端张拉力
Es(MPa)=
195000
A(mm²)
140
—钢绞线一束截面积
k=
0.0015
—预应力钢绞线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数
fpk=
1860
μ=
0.2
—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直线段
伸长量
精确计算法
L(m)
θ(rad)
kL+μθ
e-(kL+uθ)
终点应力(N/mm2)
ΔL=
0.049934066
28.40
0
0.0426
0.95829
0.95829
1336.82
精确计算法
单侧伸长ΔL‘=
52.015
超张拉120%,张拉力60KN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张拉钢绞线一端,故取总长考虑(锚索张拉)
σcon(N/mm2) =
1395
—张拉控制应力
P2超(N)
60000
—预应力筋张拉端张拉力
Es(MPa)=
195000
—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
—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
A(mm²)
140
—钢绞线一束截面积
k=
0.0015
—预应力钢绞线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数
fpk=
1860
μ=
0.2
—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直线段
伸长量
精确计算法
L(m)
θ(rad)
kL+μθ
e-(kL+uθ)
终点应力(N/mm2)
ΔL=
0.052014652
28.40
0
0.0426
1336.82
精确计算法
单侧伸长ΔL‘=
62.418
1328.82
精确计算法
单侧伸长ΔL‘=
71.209
DK900+706~+838段张拉锁定值400KN单根张拉50KN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张拉钢绞线一端,故取总长考虑(锚索张拉)
σcon(N/mm2) =
1395
—张拉控制应力
P2(N)
50000
—预应力筋张拉端张拉力
Es(MPa)=
19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