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 曾庆鹏班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原理和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技巧,提高网络故障排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结合实际实验过程,总结并分析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中的收获和体会。
实验一:网络拓扑搭建与配置在实验一中,我们需要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通过交换机连接多台计算机,并进行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
通过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连接和配置交换机、路由器和计算机,了解了网络拓扑的概念和组网原理。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设备的IP地址冲突、网络延迟等,通过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加深了对网络故障排查和解决问题的理解。
实验二: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实验二主要是通过Wireshark等工具来抓包分析网络数据传输过程。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Wireshark捕获网络数据包,并分析数据包的结构和内容。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如TCP/IP协议栈、数据包的封装和解封装过程等。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网络通信中的问题,如丢包、重传等,通过对数据包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实验三:网络安全与防护实验三主要是学习和实践网络安全相关的知识和技术。
我们了解了网络攻击的常见手段和防御方法,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通过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配置和管理防火墙,设置访问控制列表,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同时,我们也体验了一些网络攻击的模拟实验,如DDoS攻击、ARP欺骗等,通过对攻击过程的模拟和分析,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挑战。
实验四:网络性能测试与优化实验四主要是通过网络性能测试工具来评估和优化网络的性能。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等工具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和延迟,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我们可以找出网络中的瓶颈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毛绪纹2017.12实验2-1 PPP 与 PPPoE 学习实验配置说明该实验主要用于观察PPPoE和PPP的数据封装格式。
其中,PC1到ISP1段的链路使用PPPoE,ISP1已经配置为PPPoE服务器。
ISP1和ISP2之间的链路使用PPP。
实验目的了解PPP协议的封装格式。
了解PPPoE协议的封装格式。
实验步骤任务:观察PPP协议和PPPoE协议的数据封装格式步骤1:准备工作单击主窗口右下角 Realtime 和 Simulation 模式切换按钮数次,直至交换机指示灯呈绿色步骤2:建立PPPoE连接单击拓扑图中的 PC1,在弹出窗口中单击 Desktop 选项卡,选择桌面上的 Command 工具,在其中输入 ipconfig 命令查看 PC1 的 IP 地址信息, PC1 在初始状态下并未配置 IP 地址。
选择 PPPoE 拨号工具,在弹出窗口中输入拨号信息,即用户名(UserName)和密码(Password):ISP1 预设了两个用户名,分别为 user 和 admin,密码与用户名相同。
输入拨号信息后单击 Connect 按钮,建立 PPPoE 连接。
关闭 PPPoE 拨号窗口,重新打开 Command 工具,输入 ipconfig 命令查看 PC1 是否获取到 IP 地址。
如已获取到 ISP1 预设的地址池范围内的 IP 地址,则表示 PPPoE 拨号成功。
步骤3:添加并捕获数据包进入 Simulation(模拟)模式。
设置 Event List Filters(事件列表过滤器)只显示 ICMP 事件。
单击 Add Simple PDU(添加简单PDU)按钮,在拓扑图中添加PC1 向PC2 发送的数据包。
单击 Auto Capture/Play(自动捕获/播放)按钮捕获数据。
此时PC1 上出现信封图标,并在信封图标上闪烁“√”图标。
此时可再次单击 Auto Capture/Play (自动捕获/播放)按钮停止捕获数据包。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3、学会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计算机若干台,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和相关网络工具软件。
2、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3、网络线缆、跳线等连接设备。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捕获与分析1、打开网络协议分析软件 Wireshark。
2、将计算机连接到以太网中,启动捕获功能。
3、在网络中进行一些数据传输操作,如访问网站、发送文件等。
4、停止捕获,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进行分析,包括帧的格式、源地址、目的地址、类型字段等。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进行配置。
2、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管理密码。
3、划分 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4、测试不同 VLAN 之间的通信情况。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或Telnet 方式进行配置。
2、设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子网掩码。
3、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如 RIP 或 OSPF)。
4、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四:网络性能测试1、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延迟和丢包率。
2、利用 Tracert 命令跟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3、使用网络带宽测试工具测试网络的带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帧的结构,包括前导码、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字段、数据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
计算机网络实验
1. 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介绍1.1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简介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是随着南昌大学新校区的建设于2006年底建成。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分布在计算机系实验中心大楼B305、B306室,面积近400m2,其中B305室主要为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提供计算机网络的专业基础实验,可同时容纳64人进行实验;B306室则主要为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提供计算机网络的进阶实验和开放实验,可同时容纳32人进行实验。
目前,计算机网络实验室配置了美国CISCO公司的网络设备,使学生能接触到当今世界主流网络产品。
实验室配备了核心交换机、支持IPV6的三层交换机和二层交换机、路由器、无线网络设备、IP语音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等,为学生提供从局域网到广域网的各种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一方面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参加美国CISCO公司提供的全球网络工程师认证考试(CCNA、CCNP等),为学生今后工作提供很好的帮助。
1.2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组成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按照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的层次结构进行架构。
其中核心层配置了一台Cisco Catalyst 3560交换机;汇聚层(接入层)则采取分组的方式,每组包括一台汇聚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支持IPv6)Cisco Catalyst 3560和一台接入交换机(二层交换机)Cisco Catalyst 2950。
每组的三层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直接相连,而二层交换机则与组内的三层交换机连,这样就构成了典型的核心-汇聚-接入的三层网络结构。
每组配备了4台PC机,每人1机。
如图1-1所示。
图1-1 实验室一瞥为了进行广域网实验,每组还配置了一台路由器Cisco 2801连接在组内的三层交换机上。
组与组之间配合可以模拟多种广域网实验。
例如两组通过路由器互联,就可以构成点对点互联的广域网实验;一组与另两组以上通过路由器互联,则可以构成典型的总部-分支机构的广域网实验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3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3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 3 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相关技术和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对网络通信原理、协议分析以及网络配置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
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实验中使用的软件工具包括 Wireshark 网络协议分析工具、Cisco Packet Tracer 网络模拟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使用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构建一个包含多个子网的复杂网络拓扑结构。
在这个拓扑结构中,包括了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并配置了相应的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二)网络协议分析启动 Wireshark 工具,捕获网络中的数据包。
通过对捕获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如 TCP、IP、UDP 等的格式和工作原理。
观察数据包中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端口号等关键信息,并分析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三)网络配置与管理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对计算机的网络参数进行配置,包括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 服务器等。
通过命令行工具(如 Windows 中的 ipconfig 命令)查看和验证配置的正确性。
(四)网络故障排查与解决设置一些网络故障,如 IP 地址冲突、网络连接中断等,然后通过相关的工具和技术手段进行故障排查和解决。
学习使用 ping 命令、tracert 命令等网络诊断工具,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拓扑结构搭建结果成功构建了包含多个子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各个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通过查看设备的状态指示灯和配置信息,验证了网络连接的正确性。
(二)网络协议分析结果通过 Wireshark 捕获到的数据包,清晰地看到了 TCP 三次握手的过程,以及 IP 数据包的分片和重组。
南昌大学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报告范文-图文
南昌大学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报告范文-图文实实验课程: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安全信念1314LOVE网络间谍088-1-目录一、实验一3二、实验二11三、实验三四、实验四2327-2-南昌大学实验报告一学生姓名:信念学号:1314LOVE专业班级:网络间谍088班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一、实验名称DES算法的实现二、实验目的通过用DES算法对实际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来深刻了解DES的运行原理。
三、实验基本原理和内容1.DES算法详述DES算法把64位的明文输入块变为64位的密文输出块,它所使用的密钥也是64位,其功能是把输入的64位数据块按位重新组合,并把输出分为L0、R0两部分,每部分各长32位,其置换规则见下表:58,50,12,34,26,18,10,2,60,52,44,36,28,20,12,4,62,54,46,38,30,22,14,6,64,56,48,40,32,24,16,8,57,49,41,33,25,17,9,1,59,51,43,3 5,27,19,11,3,61,53,45,37,29,21,13,5,63,55,47,39,31,23,15,7,即将输入的第58位换到第一位,第50位换到第2位,,依此类推,最后一位是原来的第7位。
L0、R0则是换位输出后的两部分,L0是输出的左32位,R0是右32位,例:设置换前的输入值为D1D2D3D64,则经过初始置换后的结果为:L0=D550D8;R0=D57D49 (7)经过26次迭代运算后,得到L16、R16,将此作为输入,进行逆置换,即得到密文输出。
逆置换正好是初始置的逆运算,例如,第1位经过初始置换后,处于第40位,而通过逆置换,又将第40位换回到第1位,其逆置换规则如下表所示:40,8,48,16,56,24,64,32,39,7,47,15,55,23,63,31,38,6,46,14,54, 22,62,30,37,5,45,13,53,21,61,29,36,4,44,12,52,20,60,28,35,3,43,1 1,51,19,59,27,34,2,42,10,50,18,5826,33,1,41,9,49,17,57,25,放大换位表32,1,2,3,4,5,4,5,6,7,8,9,8,9,10,11,12,13,12,13,14,15,16,17,16,17,18,19,20,21,20,21,22,23,24,25, 24,25,26,27,28,29,28,29,30,31,32,1,单纯换位表16,7,20,21,29,12,28,17,1,15,23,26,5,18,31,10,2,8,24,14,32,27,3,9,19,13,30,6,22,11,4,25,在f(Ri,Ki)算法描述图中,S1,S2...S8为选择函数,其功能是把6bit数据变为4bit数据。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一网络基本概念及应用【实验目的】1.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熟练掌握电子邮件E-mail的使用。
3.了解Internet的发展过程,掌握获取Internet资源的方法。
熟练掌握Internet搜索引擎Google、Y ahoo等的使用。
【实验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具备Internet环境。
【实验重点及难点】重点学习掌握E-mail的使用以及通过Internet获取资源的方法。
【实验内容】【实验内容】1、记录下局域网结构(1)画出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并详细标注各设备类型。
其中的方框代表诸如计算机和打印机之类的部件,并且用直线连接这些部件。
(2)在图表上用字母“S”标记服务器.用字母“W”标记工作站,用字母“P”标记打印机。
如不能确定其中的某个部件,就用字母“O”把它们标记为“其他”。
(3)记录下网络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版本。
4)记录下网络接口卡的类型5、记录下网络的协议。
TCP/IP2、在因特网上创建一个免费的E-mail帐号(以雅虎网站为例)(1)打开因特网浏览器(2)登录到 ,然后主页出现在屏幕上(3)选中“电邮”图标(4)仔细阅读“雅虎服务协议条款”,选定“接受条款并注册”(5)填写用户名、密码及其它用户信息,然后选择“提交”(6)如果出现“注册成功”信息,则表示创建成功,你的E-mail地址即为用户名@。
如果提示错误,则根据提示重新填写信息。
(7)记录下你的电子邮件ID。
现在就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使用你的Y ahoo电子邮件ID来收发由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电子邮件。
3、使用因特网百科全书(1)打开因持网浏览器(2)登录到(3)在搜索对话框中,输入Client,然后选中Go!。
则webopedia屏幕显示出client 的定义(4)用自己的语言定义术语,如NIC。
在搜索对话框中,键入NIC,然后选中Go!。
则屏幕显示NIC(网络接口卡)的定义(5)从weboPedia中退出,并且关闭因特网浏览器实验二网络标准和OSI模型的理解【实验目的】1. 了解网络标准化组织。
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
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通用8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篇1一学期的计算机网络课结束了,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各方面知识都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一学期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总共进行了5次:第一次是关于网线制作以及相关设备的了解;第二次是关于交换机的配置问题;第三次是关于vlan的配置问题;第四次是关于路由器的配置和协议问题;最后一次是了解RIP协议和OSPF协议,以及相关的配置。
5次实验课从简单到困难,考察了计算机网络一些重要的基本知识,为我们以后详细学习计算机网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次试验是制作网线。
首先是了解网线连接设备时的规则问题,我们了解到同态设备使用交叉线,异态设备使用直通线。
直通线两头都按照T568B线序标准连接,交叉线一头按照T568A线序标准连接,另一头按照T568B线序标准连接。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制作交叉线和直通线。
制作网线的过程分为这几部分:剥线排序理直剪齐插入压线检测。
每一步都很重要,稍有差错网线就不能制作成功。
组员内有人制作失败,原因是网线没有剪齐,有的线无法接触到顶端的簧片。
这个错误是不应该的,只要仔细就可以完全避免的。
然后我们又了解了制作网线所用到的一些工具,包括各种网线钳和网线,这让我们受益匪浅。
第二次实验是进行交换机的配置。
学习到有关全局模式和特权模式转换的方法、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vlan的配置问题,还有在dos命令框中输入代码进行配置的各种方法。
我们进行了划分vlan操作,删除vlan操作等,详细了解了设备各种端口的设置,还有IP住址以及住址掩码等的设置。
在这一次实验中,问题主要是在全局模式和特权模式中,有人在设置的时候没分清计算机是处于那种模式下,导致设置出现错误。
不过大家互相帮助,在接下来的实验中这个问题没有再出现过。
第三次实验是vlan的配置。
主要内容有创建vlan,划分端口,以及各个端口的设置。
实验错误主要是出现在拓扑图连线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端口的问题,在设置的时候,没有分清端口的位置,导致出错,最后拓扑图无法连通。
南昌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郭慧验证□、实验步骤与结果③实验组内接入同一VLAN的机器相互Ping,查看结果;实验组内接入不同VLAN的机器郭慧验证□监测清单2-4 路由器配置郭慧验证□按照下表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以及计算机终端。
接口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F0/110.1.1.1255.255.255.0S0/3/0192.168.0255.255.255三台路由器都使用相同的配置将自己的直连网络加入到间后可观察到路由表中学习的路由表项。
的路由表如下图所示,路由表学习到了192.168.1.0/24,学习的路由表项。
学习的路由表项。
台计算机的连通性。
在PC3分别ping PC1和PC2。
路由协议实验的拓扑图,在连接好的拓扑图中进行配置。
在路由器中先用命关闭rip路由协议,再配置OSPF协议。
Network 192.168.0.0 255.255.255.0 area 0Network 10.1.1.0 255.255.255.0 area 0Router-id 10.1.1.1协议,命令show ip protocol.其他两台路由器按照相同的命令进行配置,将直连的网段加入协议之后,查看路由表。
下图为R3的路由表项。
路由表已经有所有网段的路由表项,在PC3上PING通PC1和PC2通过此次实验,我们熟练掌握路由协议的原理和工作原理以及基本配置方路由协议的时候,没有把交换机与路由器连接的接口配置在下面,所以造成了ping 不通网关。
此后配置完成,路由器总是学习不到其他网段的路由信息,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后路由表才有其他网络表项。
郭慧验证□2).配置RouterA:RouterA# conf tRouterA(config)# no ip domain lookupRouterA(config)# int s0/2/0RouterA(config-if)# 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RouterA(config-if)# no shutdownRouterA(config-if)# ip nat outside/*指定连接外部网络的外部端口RouterA(config-if)# int f0/0RouterA(config-if)# ip add 10.1.1.1 255.255.255.0RouterA(config-if)# no shutdownRouterA(config-if)# ip nat inside/*指定连接网络的内部端口RouterA(config-if)# exitRouterA(config)# ip route 152.1.1.1 255.255.255.0 s0/2/0RouterA(config)#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0.1.1.1 192.168.1.3/*在内部本地地址与内部合法地址之间建立静态地址转换4).测试结果2.配置多对一的NAT (PAT)PAT可以把内部的TCP/IP映射到外部一个注册IP地址的多个端口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物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4学时),拓扑结构一实验二、网际协议IP(4学时),拓扑结构一实验三、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2学时),拓扑结构二实验四、域名服务协议DNS(2学时),拓扑结构一实验五、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2学时),拓扑结构一实验六、传输控制协议TCP(4学时),拓扑结构一指导老师:年级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一、实验目的1. 掌握以太网的报文格式2. 掌握MAC地址的作用3. 掌握MAC广播地址的作用4. 掌握LLC帧报文格式5. 掌握仿真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一)、两种不同的MAC帧格式常用的以太网MAC帧格式有两种标准,一种是DIX Ethernet V2标准;另一种是IEEE的802.3标准。
目前MAC帧最常用的是以太网V2的格式。
下图画出了两种不同的MAC帧格式。
(二)、MAC层的硬件地址1、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物理地址或MAC地址,它是数据帧在MAC层传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识符。
2、网卡从网络上收到一个 MAC 帧后,首先检查其MAC 地址,如果是发往本站的帧就收下;否则就将此帧丢弃。
这里“发往本站的帧”包括以下三种帧:单播(unicast)帧(一对一),即一个站点发送给另一个站点的帧。
广播(broadcast)帧(一对全体),即发送给所有站点的帧(全1地址)。
多播(multicast)帧(一对多),即发送给一部分站点的帧。
三、网络结构四、实验步骤练习一:编辑并发送LLC 帧本练习将主机A 和B 作为一组,主机C 和D 作为一组,主机E 和F 作为一组。
现仅以主机A 和B 为例,说明实验步骤。
1、主机A 启动仿真编辑器,并编写一个LLC 帧。
目的MAC 地址:主机B 的MAC 地址。
源MAC 地址:主机A 的MAC 地址。
协议类型和数据长度:可以填写001F 。
类型和长度:可以填写001F 。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它的发展与应用对于促进信息流动、提升交流效率以及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参与计算机网络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的工作原理、掌握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解决网络故障的能力。
本篇报告将围绕计算机网络实验展开,介绍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步骤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并利用网络性能分析工具对网络传输的瓶颈进行分析。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拓扑的概念、了解局域网的工作原理以及学习如何使用网络性能分析工具来识别网络中的瓶颈。
实验步骤:1. 设计网络拓扑在开始实验之前,首先需要设计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我们选择了一个包含路由器、交换机和多台计算机的局域网拓扑结构。
路由器连接了两个交换机,而每个交换机又连接了多台计算机。
这样设计的网络拓扑可以模拟一个较为常见的办公室局域网环境。
2. 搭建实验环境根据设计好的拓扑结构,我们开始搭建实验环境。
首先,将路由器、交换机和计算机按照正确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然后,进行相应的网络设置,包括为每个设备分配IP地址、设置子网掩码以及配置默认网关等。
3. 配置网络性能分析工具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Wireshark作为网络性能分析工具。
通过捕获网络数据包,我们可以对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进行详细的分析。
在配置Wireshark之前,我们需要在需要分析的计算机上安装并打开该软件。
4. 运行实验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开始运行实验。
通过在不同计算机之间进行文件传输、网络浏览等操作,我们可以产生一定数量的网络流量。
同时,Wireshark将会对这些流量进行捕获并显示相应的分析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Wireshark对网络流量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如下的实验结果:1. 发现瓶颈经过对捕获的数据包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了网络传输的瓶颈所在。
通过查看数据包的延迟、丢包率以及网络吞吐量等指标,我们可以确定哪一部分网络存在性能问题。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几种常用的网络命令,通过使用这些命令能检测常见网络故障2. 理解各命令的含义,并能解释其显示内容的意义二、实验内容1. 运行 Windows 常用的网络命令,ipconfig、ping、netstat、nbtstat、arp、route、 net、tracert2. 利用子网掩码、实现子网的划分3. 了解 VRP 的各种视图及各视图下的常用命令三、实验原理、方法、手段该实验通过执行一些常用的网络命令,来了解网络的状况、性能,并对一些网络协议能更好的理解。
下面介绍一下实验中用到的网络命令:1. ipconfig 命令该命令显示IP 协议的具体配置信息,命令可以显示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 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等,还可以查看主机名、DNS 服务器、节点类型等相关信息。
2. ping 命令该命令用于测试网络联接状况以及信息发送和接收状况。
3. netstat 命令该命令用于检验网络连接情况,它可以显示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
4. nbtstat 命令该命令用于查看本地计算机或远程计算机上的NetBIOS 的统计数据,显示协议统计情况以及当前TCP/IP 的连接所使用NETBIOS 情况,运用NETBIOS,可以查看本地计算机或远程计算机上的NETBIOS 名字列表。
5. arp 命令使用ARP 命令,你能够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 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也可以用人工方式输入静态的网卡物理地址/IP 地址对,使用这种方式为缺省网关和本地服务器等常用主机进行这项操作,有助于减少网络上的信息量。
6. route 命令ROUTE 命令用于显示、人工添加和修改路由表项目。
7. net 命令net 命令是WIN 系列里面最有用的网络方面的命令之一,它不是一个命令,而是一组命令。
8. tracert 命令Tracert 使用很简单,只需要在tracert 后面跟一个IP 地址或URL,tracert 会在进行相应的域名转换的。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实训报告(通用10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实训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实训报告(通用10篇)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实训报告(通用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实训报告1一、实训目的通过为一周的实训,巩固本学期所学习的知识,强化的各种基于工作的过程的各种操作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熟练处理Word文档的综合应用、Excel高级数据管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高级制作技巧及Internet网络综合应用能力,并为学生参加计算机水平考试及办公自动化考试作好准备。
二、实训内容提要1、Word中文处理的综合应用2、Excel电子表格的综合应用3、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技巧4、申请邮箱、收发邮件、OutlookExpress的使用5、信息检索与信息的综合应用6、利用Serv—U软件创建与配置FTP站点,实现文件的上传与下载。
7、Web站点的创建与配置,网页的浏览(选)三、实训出现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十分的难过。
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在实训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我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Word中文处理的综合应用、Excel电子表格的综合应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技巧等等。
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我已经不是只停留在实训前的一知半解上,也不只是只懂得理论而没有实践。
但是这一个星期的实训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很多的同时,也有过不少的挫折。
下面就拿我在实训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来做说明吧:1.word文档的处理。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巩固课
堂上学到的知识,加深对网络原理和技术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在本
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操作。
首先,我们学习了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了解了网络的分类和连接方式。
通过实验,我们搭建了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实验环境,学会了如何配置网络设备
和连接网络设备。
这些实验让我们对网络的组成和连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
我们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基础。
其次,我们学习了网络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技术。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
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学会了如何配置网络参数和进行网络通信。
我
们还学习了网络数据的传输过程和网络安全技术,通过实验操作,我们能够更
好地理解网络通信的原理和技术,提高了我们的网络配置和管理能力。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一些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排除的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学
会了如何使用网络测试工具和故障排除工具,对网络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排除。
这些实验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加熟练地进行网络维护和故障处理,提高
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际操作
的能力。
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知识和能力一定会对我们产
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验学习和实践操作,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计
算机网络的知识和技术,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南昌大学 曾庆鹏班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计算机网络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计算机卓越工程师091班2011年 12 月 14 日目录一、实验一………………………………………………………二、实验二………………………………………………………三、实验三………………………………………………………四、实验四………………………………………………………南昌大学实验报告---(1)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使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计算机卓越工程师091班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1-11-03 实验成绩:一、实验目的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学会使用多种方式访问和管理交换机/路由器二、实验内容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实验环境有个初步的了解。
对交换机/路由器进行配置。
访问和管理交换机/路由器。
三、实验设备本实验中每一实验组配置的实验设备如下:PC机4台(已配置好网卡和安装好Windows XP操作系统);交换机 Cisco 3560、Cisco 2950各1台;1台路由器Cisco 2801;四、主要实验步骤及结果(1)实验环境本实验指导书的第1部分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组成和实验设备作了一定的介绍,学生在本次实验前首先必须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认真阅读。
本次实验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求学生认真听指导老师的讲解,初步了解本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组成、分组情况和网络的连接等。
(2)如何进入对设备进行配置的界面运行IE,出现网络实验管理软件主界面(若未出现,则在IE地址栏中输入IP地址:http://172.16.100.1/)如下所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为“教师名.学生名”的形式,如er1;初始密码为1234),点击“登录”即出现以下界面:点击“开始实验”,出现如下界面:输入要配置管理的设备编号,即可进入相应的设备配置命令行中。
例如,要对1号机柜的2950交换机进行配置,则输入2950C1,便出现如下窗口:以下便可对2950进行配置了。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络实验报告⽬录⼀、数据报⽂分析 (1)1.实验环境 (1)2.实验过程 (1)1)⽹络命令学习 (1)2)软件学习 (4)4.实验总结 (6)⼆、最简⽹络互连 (6)1.分组及实验任务 (6)2.实验环境 (6)3.实验过程 (7)4.问题解答 (9)5.实验总结 (10)三、路由实验 (10)1.分组及实验任务 (10)2.实验环境 (10)3.实验过程 (10)4.问题解答 (13)5.实验总结 (13)⼀、数据报⽂分析1.实验环境使⽤的设备为A4-交换机-A52.实验过程1)⽹络命令学习点击“开始”→“运⾏”,输⼊cmd回车,打开的是dos的命令窗⼝,在命令⾏中输⼊ipconfig命令,查看计算机当前的IP地址、⼦⽹掩码和默认⽹关。
添加上参数,输⼊ipconfig /all 记录本地连接中IP地址,MAC地址(Physical Address),⽹关(Default Gateway)等信息。
在命令⾏下输⼊route print命令,查看本机上路由表信息。
输⼊arp –a 命令,查看本地⾼速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信息。
相邻的两位同学组成⼀组,输⼊命令ping对⽅IP地址。
测试当前主机到⽬的主机的⽹络连接状态。
再次输⼊arp –a 命令,查看本地⾼速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信息,并记录下来。
2)软件学习点击菜单栏中的“capture”→“Interfaces”,查看⽹络接⼝的当前状态。
在相应的接⼝后⾯点击“start”,即可开始抓包。
点击菜单栏的“capture”→“stop”即可停⽌抓包。
点击菜单栏的“capture”→“option”,在过滤器Capture Filter栏输⼊etherproto 0x0806 or ip proto 1,表明只抓取ARP和ICMP数据。
点击“start”,开始抓包,在dos命令⾏下输⼊命令(ping+对⽅IP),观察抓到的包,点击菜单栏的“capture”→“stop”停⽌抓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计算机网络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计算机卓越工程师091班2011年 12 月 14 日目录一、实验一………………………………………………………二、实验二………………………………………………………三、实验三………………………………………………………四、实验四………………………………………………………南昌大学实验报告---(1)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使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计算机卓越工程师091班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1-11-03 实验成绩:一、实验目的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学会使用多种方式访问和管理交换机/路由器二、实验内容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实验环境有个初步的了解。
对交换机/路由器进行配置。
访问和管理交换机/路由器。
三、实验设备本实验中每一实验组配置的实验设备如下:PC机4台(已配置好网卡和安装好Windows XP操作系统);交换机 Cisco 3560、Cisco 2950各1台;1台路由器Cisco 2801;四、主要实验步骤及结果(1)实验环境本实验指导书的第1部分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组成和实验设备作了一定的介绍,学生在本次实验前首先必须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认真阅读。
本次实验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求学生认真听指导老师的讲解,初步了解本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组成、分组情况和网络的连接等。
(2)如何进入对设备进行配置的界面运行IE,出现网络实验管理软件主界面(若未出现,则在IE地址栏中输入IP地址:http://172.16.100.1/)如下所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为“教师名.学生名”的形式,如er1;初始密码为1234),点击“登录”即出现以下界面:点击“开始实验”,出现如下界面:输入要配置管理的设备编号,即可进入相应的设备配置命令行中。
例如,要对1号机柜的2950交换机进行配置,则输入2950C1,便出现如下窗口:以下便可对2950进行配置了。
5、CISCO交换机/路由器的常用命令行命令(1)交换机的模式CISCO交换机的模式主要分为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和全局配置模式。
➢用户模式在用户模式下,命令行提示符为:Switch>此模式只可以查看交换机的配置情况和简单的修改,如果原来配置有密码的,还要输入密码才可以进入。
➢特权模式在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则进入配置模式,当然,命令可以简写为“en”;Switch> enable在特权模式下,命令行提示符为:Switch#这个模式可以查看一些交换机的配置,还可以对一些简单的设置配置,例如时间等。
➢全局配置模式要想对交换机有进一步的操作权限,就必须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配置模式下可以通过config terminal 命令来达到这个目的,当然也可以使用简写命令“con t”:Switch#configure terminal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命令行提示符为:(config)#在全局配置模式下,用户可以执行许多对交换机的配置命令,例如:命名、配置密码、设置服务、路由等等。
但是仅仅有全局配置模式还是不够的,用户如果要细致的对每项参数进行配置,还必须进入到各自的参数单元中,下面举几个例子:(confi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4/1 从全局配置模式下进入到g 4/1接口模式下(config)# interface vlan 111 从全局配置模式下进入到vlan 111接口模式下则模式变为下面所示:Switch (config-if)# 接口模式另外就是建立vlan的模式中,如下所示:(config)# vlan 111(config-vlan)# vlan 模式再举一例,就是配置ACL和动态路由的情况都是从全局配置模式下进入他们各自的子接口的:(config)# ip access-list extended deny-port(config-ext-nacl)#exit(config)# router ospf(config-route)# exit(2)交换机的基本命令➢命名(config)# hostname A_7_2150 /* 给交换机命名A_7_2150【目的】便于记忆,可提高后期管理效率➢配密码(config)# enable password cisco【注】这里配置密码为明文模式输入(config)# enable secret cisco【注】这里配置密码为密文模式输入【目的】增加设备的安全性(config)# line vty 0 4loginpass cisco【注】设置vty密码(config)# exitservice password-en 对密码加密➢配ipSwitch# conf t /* 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命令(config)# vlan 10 /* 这里假设管理vlan为vlan 10,建立vlan 10(config-vlan)# exit /* 退出(config)# int vlan 10 /* 进入vlan接口模式(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254 255.255.255.0 /*给vlan分配IP地址192.168.1.254 (config-if)# no shutdown /* 激活vlan(这一步一定不要遗忘!)(config-if)# shutdown /* 关闭vlan(config-if)# exit /* 退出vlan端口模式【注】1、便于管理方便2、vlan的命名必须为数字模式,vlan的数字可以任意设置(不要超过4094)➢配置trunktch(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4 /* 进入端口0/24中(config-if)# 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isl /*(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 /* 把端口模式设置为trunk口【注】trunk一般为两交换机或交换相连的通讯口模式,作用是对不同的vlan的通讯信息报文打上表示vlan的tag标记。
(config-if)# exit /* 退出端口模式➢配接口加入VLAN(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 进入到0/1接口(confi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 配置端口fastethernet 0/1加入vlan 10(config-if)# exit /* 退出端口模式【注】默认情况(出厂)下,所有端口都属于vlan 1➢配群体端口(config)# 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4 /* 多口配置命令配置1-4接口(confi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 把端口加入进vlan 10 中(config-if)# exit /* 退出端口模式【注】简化配置步骤,提高效率➢将配置存储#wr五、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使我对网络实验室的实验环境有了比较从分的了解,并学会了学会了访问和管理交换机/路由器,此外还学会用常用命令行命令对交换机/路由器进行简单配置。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2)虚拟局域网(VLAN)综合实验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计算机卓越工程师091班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1-11-19 实验成绩:一、实验目的综合应用所学计算机网络知识,完成一个虚拟局域网(VLAN)创建、配置和测试,使学生较全面的掌握和了解虚拟局域网。
二、实验内容1.掌握VLAN 的创建和配置。
2.掌握VTP的配置。
3.组建一个虚拟局域网,并对网络进行测试。
三、实验设备5类UTP双绞线5根,PC机4台(已配置好网卡和安装好Windows XP操作系统)交换机Cisco2950 1台、交换机Cisco3560 1台。
四、主要实验步骤1.用一根网线连接两台交换机,2950的Fa0/6到3560的Fa0/22.用实验组中的一台PC登录到交换机3.配置命令①配置trunk。
登录到交换机3560S3560-15(config)# interface fa0/2S3560-15(config-if)# 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3560-15(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登录到交换机2950S2950-15(config)# interface fa0/6S2950-15(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②在3560和2950上设置VTP 参数将3560 配置为VTP server,将2950配置为VTPclient。
登录到交换机3560S3560-15# vlan databaseS3560-15(vlan)# vtp domain ncdxS3560-15(vlan)# vtp password ciscoS3560-15(vlan)# vtp serverS3560-15(vlan)# exit登录到交换机2950S2950-15# vlan databaseS2950-15(vlan)# vtp domain ncdxS2950-15(vlan)# vtp password ciscoS2950-15(vlan)# vtp clientS2950-15(vlan)# exit③在Server交换机3560上创建VLAN。
登录到交换机3560S3560-15# vlan databaseS3560-15(vlan)# vlan 2 name W1S3560-15(vlan)# vlan 3 name W2S3560-15(vlan)# exit④将3560的fa0/7、 2950的fa0/7加入VLAN 2将3560的fa0/8、 2950的fa0/8加入VLAN 3。
登录到交换机3560S3560-15(config)# interface fa0/7S3560-15(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accessS3560-15(confi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3560-15(config-if)# exitS3560-15(config)# interface fa0/8S3560-15(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accessS3560-15(confi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3S3560-15 config-if)# exit登录到交换机2950S2950-15(config)# interface fa0/7S2950-15(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accessS2950-15(confi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2950-15(config-if)# exitS2950-15(config)# interface fa0/8S2950-15(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accessS2950-15(confi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3S2950-15(config-if)# exit(4)测试①将实验组的四台PC,分别接入两台交换机刚才已配置了VLAN的四个端口;②按前面拓扑图中的IP地址,为各台PC设置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