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 第六章 1社交态度

合集下载

第六章小学生人际关系指导

第六章小学生人际关系指导

【案例2】 以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为代表的习 性学理论认为依恋是一套本能反应的结果。这些本能反应 对于种系的保护和生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鲍尔比明确指 出,依恋行为系统的生物功能是保护作用,其中最为主要 的作用是保护儿童不受进化环境中有害因素的伤害。因为 客观上弱小的婴儿需要与抚养者保持一种特定的亲近以保 证自身的安全感。有关动物的现场研究表明,不与其母亲 保持亲近的幼子可能成为侵害的牺牲品。他认为,即使在 现代社会,如果一个儿童独处而不是由一个敏感的成人伴 随,儿童也更加容易受到伤害(如因意外事故而伤亡)。 因此,他顺理成章地把这种保护作用视为依恋行为及相关 母性行为的生物功能的自然延续。而父母对婴儿诸如哭泣、 依附、跟随之类的依恋行为予以回应,则由此建立起亲子 间相互寻求亲近的情感联系。由此可见,依恋的生物功能 在于保护幼小的后代,而心理功能在于提供某种安全感, 有助于良好情感的建立。
小学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处在共同控制阶段。 亲子关系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小学儿童的人际 交往逐渐丰富起来,与同伴的交往也明显增多, 与父母的关系从依赖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 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 考,但小学儿童与父母仍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他们对父母仍然怀有深厚的依恋的感情,亲子关 系对儿童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11、如果没有熟人在场,我感到很难找到彼此交谈 的话题。 12、如果要在“主持会议”与“做会议记录”这两 项工作中挑一样,我肯定挑后者。 13、参加一次新的聚会,我不会结识多少人。 14、别人请求我帮助而我无法满足对方要求时,我 常常感到很难对人开口。 15、不是不得已,我决不求助于人,这倒不是我个 性好强,而是感到很难对人开口。 16、我很少主动到同学、朋友家串门。 17、我不习惯和别人聊天。 18、领导、老师在场时,我讲话特别紧张。 19、我不善于说服人,尽管有时我觉得很有道理。 20、有人对我不友好时,我常常找不到恰当的对策。

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沟通、社交技巧、情绪管理等

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沟通、社交技巧、情绪管理等

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沟通、社交技巧、情绪管理等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我们的个人和职业生活。

无论是家庭、工作场所还是社交场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学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人际沟通、社交技巧和情绪管理方法。

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人们在不同情境中的互动、情感表达和相互影响。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社交认知、人际沟通、社交技巧以及情绪管理等方面。

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们如何建立、维持和改善彼此间的关系。

它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信任、合作、冲突以及解决冲突的方法。

这门学科旨在帮助人们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提高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以建立健康、和谐的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重要性人际关系心理学的重要性在于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们获得支持、满足感和幸福感。

它促进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并提高了个人的生活质量。

在职场中,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团队合作,促进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在个人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家庭关系、积极的友谊和亲密的伴侣关系。

它提供了一种支持体系,使人们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此外,人际关系心理学对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助于解决冲突,促进和谐与社会凝聚力。

通过增强人们的沟通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人际关系心理学能够促进社会的互信和合作。

人际沟通人际沟通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够消除误解,增进彼此的理解,并建立起有效的合作关系。

人际沟通涉及到信息的传递和接受。

它包括口头和非口头的交流方式。

口头交流主要通过语言来实现,而非口头交流则可以通过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姿势等方式进行。

在人际沟通中,有效的表达和倾听是至关重要的技巧。

第六章小学生人际关系

第六章小学生人际关系

2、教师对儿童的态度 因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个性作风的不同,教师对儿 童的态度也不同,这直接影响交往质量、师生关系和教育 效果。 我们倡导的是亲密型(或情感型)的师生关系,这种 类型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对待学生亲切友好,学生尊敬、 热爱教师。师生交往正常而频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彼此接纳、真诚友好,教师对学生有较高的期望,因而会 对学生有和蔼、愉快的态度,经常表现友好的行为,微笑、 点头、注视学生,与学生有较多的谈话,对学生给予密切 关注,并且经常表扬学生。师生配合默契,教学相长。这 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产生的不仅是学生分数的提高, 而且是学生更强的自信心、与日俱增的创造性,以及对他 人更喜爱、更亲近的态度。
1、早期亲子关系特征—依恋 、早期亲子关系特征— 婴儿大约在六个月以后,与父母建立了一种稳定 的亲子关系,婴儿便形成了依恋。依恋是儿童与 其父母之间的一种感情联系、纽带或持久关系, 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或情感状态。这种依恋促 进了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密性和接近性。一旦依 恋形成,儿童就以各种方式对待依恋对象,如经 常接触他们、一起玩乐、做游戏,更为重要的是, 依恋对象能给儿童提供一种安全感。疲倦或紧张 的儿童会靠近其依恋对象,并且在感情上表现出 更大的宽慰,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表现出愉悦和 轻松。
3、小学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特点 小学儿童的人际交往逐渐丰富起来,与同 伴的交往也明显增多,与父母的关系从依 赖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 服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 但小学儿童与父母仍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他们对父母仍然怀有深厚的依恋的感情。
(二)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 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是儿 童除父母、教师及亲属以外的另一重要的 社会关系。

第六章小学生人际关系

第六章小学生人际关系

1、早期亲子关系特征—依恋 、早期亲子关系特征— 婴儿大约在六个月以后,与父母建立了一种稳定 的亲子关系,婴儿便形成了依恋。依恋是儿童与 其父母之间的一种感情联系、纽带或持久关系, 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或情感状态。这种依恋促 进了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密性和接近性。一旦依 恋形成,儿童就以各种方式对待依恋对象,如经 常接触他们、一起玩乐、做游戏,更为重要的是, 依恋对象能给儿童提供一种安全感。疲倦或紧张 的儿童会靠近其依恋对象,并且在感情上表现出 更大的宽慰,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表现出愉悦和 轻松。
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形成和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日本心理学家 广田君美研究了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把整个过程分 为五个时期。 (1)孤立期(一年级上半学期)儿童之间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团体,各自 正在探索与谁交朋友。 (2)水平分化期(一至二年级)由于空间的接近,如同桌座位接近、上 学同路等自然因素建立起一定的联系。 (3)垂直分化期(二至三年级)由于儿童学习水平和身体能力的高低, 分化出属于支配地位的和被支配地位的儿童。 (4)部分团体形成期(三至五年级)儿童之间分化并形成了若干个小集 团,出现了统率小集团或班级的领袖人物,团体成员的团体意识加强 了,并出现了制约团体成员的行为规范。 (5)集体合并期(五年级以后)各个小集体之间出现了联合,形成了大 团体,并出现了统率全年级的领袖人物。
2、儿童的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 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与儿童的关系 发生着变化,儿童越来越多地自己作出决策。麦克斯白 (Macceby)提出一个亲子关系发生变化的三阶段模式。 Macceby)提出一个亲子关系发生变化的三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由 父母作出。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 12岁),父母具有较强的社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具有较强的社 会交往能力,并且关心儿童的社会交往,让儿童参与家庭 中某些事情的决策,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等促进儿童社 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父母通过榜样作用、强化和约束,培 养儿童形成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方式,发展儿童的亲社会 行为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作出更多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作出更多 的重要决定。

社交心理学入门知识人际关系与社交技巧

社交心理学入门知识人际关系与社交技巧

社交心理学入门知识人际关系与社交技巧社交心理学入门知识:人际关系与社交技巧社交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社交互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它涉及我们与他人建立联系、相互影响和互动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职业环境中,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对我们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社交心理学概念,帮助读者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并提供一些实用的社交技巧。

一、社交心理学概述社交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和社交行为的动机、认知和情感过程。

它关注我们在互动中的态度、自我意识、信念和行为,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我们在社交中的表现和感受。

二、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1. 互惠性:人际关系建立在互相给予和接受的基础上。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学会平衡给予和接受的过程。

2. 相似性:相似的个人特征和兴趣促进人们之间的吸引力和亲近感。

寻找与他人相似之处,可以加深交往。

3. 亲密度与亲密关系:人们在亲密关系中寻求情感的支持和安全感,建立这种关系需要时间和共享经历。

三、社交技巧的重要性良好的社交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社交互动,增进人际关系。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社交技巧。

1. 倾听技巧:-注意力集中:与他人交流时,要全神贯注地倾听,展示出对对方的兴趣和尊重。

-示意肢体语言:运用肢体语言交流,如眼神接触、微笑和头部微微倾斜,表达对对方的关注。

2. 沟通技巧:-积极表达: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避免过度推销自己或主导对话。

-使用非言语沟通:注重自己的肢体语言和声调,以及对方的肢体语言,这将有助于更有效地传递信息。

3. 社交技巧:-友善和礼貌:与人交往时要友善和礼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利。

-建立联系:主动与人联络,参与社交活动,寻找共同话题与兴趣。

四、克服社交障碍的方法对于一些人来说,社交互动可能带来一些困难和焦虑。

以下方法可以帮助克服一些常见的社交障碍。

1. 提前准备:-了解对方:在社交场合前,了解参与者的背景和兴趣,可以更好地与他们展开对话。

第六章人际沟通技巧(人际关系心理学)精品PPT课件

第六章人际沟通技巧(人际关系心理学)精品PPT课件
• 3.社交带(约在1.20—3.60米)
• 4.公共带(约3.60米以上)
• 二、心理距离“适”度• 1.收益与付出适度 • 2.尊重对方 • 3.人际接触适度 • 4.人际情境控制适度
第二节 话出口前需斟酌
• 怎样成为谈话高手? • (一)话入人心 • 当你跟别人交谈时,你必须考虑的第一件事
3、绘声绘色 想象在讲自己的故事
12
语言基本功最佳 练习方式——朗读
13
面部表情 躯干
体态构成
眼神 手部动作
14
躯干要求
1、站直不驼背 2、站稳不摇晃 3、挺胸收腹提臀
15
眼神要求
1、必须注视观众 2、眼神适当扫动
16
面部表情要求
1、要求自然 2、亲和
3、随内容而变化
17
手部动作要求
1、动作自然 2、静动结合 3、表达态度和情绪
– 按理说,我应该让大家好好休整一下。但 是,战机稍纵即逝,下一个对手是××× , 这更是一场硬仗。
– 依形势来看,现在正是考验我们的持续作 战能力的阶段,我愿意全力支持大家,与 大家一起继续并肩作战。大家有没有信心?
如何善用赞美的艺术
赞美:将下列对方身上确实存 在的东西强调给对方听:
• 优点与长处 • 你欣赏他的地方 • 他希望你欣赏的地方
18
五种手部运动方式
方式1:双手自然下垂(不建议) 方式2:一手拿着东西(如话筒),一手下垂 方式3:一手拿着东西(如话筒),一手活动
方式4:双手均自由活动(高级方式) 方式5:抱住双臂(不建议)
19
四种常见手势
方式1:大拇指一指式(大拇指伸出,其它内收) 方式2:食指一指式(食指伸出,其它内收) 方式3:全掌式(五指伸出) 方式4:握拳式(五指握拳)

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

在心理学中,人际关系是一门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

人际关系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不同的情境下,人际关系的发展和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1. 亲密关系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亲密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伴侣关系和友谊关系等。

家庭是个体最早建立的亲密关系之一,对个人的发展和人格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

伴侣关系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一种特殊关系,需要双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冲突管理。

友谊关系则是建立在互信和共同兴趣之上的,能够提供支持和情感满足。

2. 社交技巧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离不开有效的社交技巧。

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交活动、展示真诚的兴趣和关心、倾听他人的言谈都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要素。

此外,善于表达和沟通、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社交技巧中的重要内容。

3. 群体关系除了个体之间的一对一关系,人际关系还存在于群体之间。

群体关系是以群体为单位的人际互动,如团队合作、组织内部的关系等。

在群体中,个体的行为和态度受到群体的影响和规范,群体凝聚力和合作能力对于群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 影响因素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人的性格特征、社会文化背景、自尊心和自我概念等都可能影响人际关系的形成。

同时,交往过程中的互动和情感沟通也对人际关系的质量产生影响。

5. 心理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亲密关系和社交支持能够提供情感上的满足和安慰,缓解压力和孤独感。

同时,在人际关系中获得他人的认同和支持也有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总结:人际关系是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亲密关系、社交技巧、群体关系以及影响因素都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应当重视和积极培养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与社交行为

社会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与社交行为

社会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与社交行为人际关系与社交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而社交互动则是形成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人际关系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社交行为的原理与重要性。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和类型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它包括了家庭关系、友谊、爱情关系以及职业、社区和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对于个体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二、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1. 个体因素:人的个性特点和价值观念会影响其与他人的互动方式。

例如,外向性格的人更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建立亲密关系。

2. 社会因素:社会文化和社会支持对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文化背景和社会规范会影响人们对友情、亲情和爱情的认知和期望。

3. 环境因素:生活环境和社交网络也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例如,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与他人保持联系。

三、社交行为的原理与重要性社交行为是人们在社交互动中表现出的行为方式。

它受到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的影响。

1. 社会认知理论:人们的行为受到他人对其的评价和期望的影响。

人们常常会根据他人的态度和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例如,当他人对个体的赞许意见增加时,个体会更倾向于与他们建立持久的友谊关系。

2. 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指人们在特定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对行为的期望和要求。

遵守社会规范有助于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例如,在大多数社会中,人们期望他人保持相互尊重和礼貌。

3. 互惠原则:社会交往往采用互惠原则,即人们期望他人对自己的好处作出相应回报。

互惠原则有助于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

社交行为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社交互动可以提高个体的幸福感、降低心理压力,并对身体健康和寿命有积极影响。

相反,孤立和社会排除会导致心理问题和身体健康的恶化。

总结:社会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与社交行为对个体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社交心理学:人际关系与社交技巧

社交心理学:人际关系与社交技巧

社交心理学:人际关系与社交技巧社交心理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了个体如何感知他人、建立并维持人际关系以及在不同情境下展现合适的社交行为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社交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一些提高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的方法。

1.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影响。

它能带来情感支持、资源共享和合作机会,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则可能导致孤立、紧张和冲突,给我们带来压力和负面情绪。

2. 社交认知社交认知指我们对他人想法、情感和意图的察觉能力。

它包括情绪识别、推断他人意图和归因等过程。

开发良好的社交认知可以增进我们对他人的理解,提高沟通效果。

3. 恐怖抱恙症恐怖抱恙症是指对社交场合产生过度的恐惧和焦虑。

这种症状可能限制一个人的社交活动,并对他们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寻求心理帮助和学习缓解焦虑的技巧是处理这一问题的关键。

4. 自尊和自我揭示自尊是一个人在评价自己价值和能力方面给予自身的态度。

适当表达个人信息可以增进友谊和信任,而过度或不适当的自我揭示则可能引起他人的厌恶或担忧。

5. 社交影响和从众行为社交影响是指他人意见、态度或行为对我们决策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从众行为是我们迎合群体期望而采取与个人意愿相背离的行为。

认识到这些现象并学会在需要时做出独立决策是重要的。

6. 沟通技巧有效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它涉及声音语调、非语言表达和倾听等要素。

改善沟通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解决冲突以及培养亲密关系。

7. 冲突解决不可避免的,人际关系中会出现冲突。

学习有效的冲突解决技巧,如倾听、表达情感和寻求妥协,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冲突,并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

总结起来,社交心理学涵盖了我们与他人相互作用时的种种情感和行为。

了解社交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运用相关技巧改善人际关系和提升社交能力,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增加幸福感,并建立更为健康和充实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获得成功的社交技能

人际关系心理学-获得成功的社交技能

人际关系心理学-获得成功的社交技能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每天都会与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人交往,因此,掌握一些成功的社交技能对于人际交往来说尤为重要。

在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是与人建立沟通和联系,如果你想让别人对你印象深刻,首先要对别人感兴趣并注意到他们的存在。

问候、微笑、关注和倾听都是在建立起亲密关系的基本步骤。

当你积极地倾听别人,关注他们的需要和喜好,会使你显得更友善、更有亲和力。

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绪状态,也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社交技能。

人们对于那些能够理解和帮助他们实现自己情感需求的人倾向于更为亲近和信任。

因此,当你想进一步与别人建立联系时,或是在恢复你们之间的关系时,要更加关注他们的情感状态和感受。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过度揣摩或试图表现出自己已经了解对方。

多使用肢体语言也是非常必要的社交技能。

这包括你的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态以及眼神交流等。

在一些场合中,我们可能无法使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这时面部表情和手势就会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有意专注地对他人眼神交流也能产生非常重要的结果,例如表达你的信任和兴趣。

在人际交往中,也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想法。

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别人了解你,也为了让你更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这其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你必须在坚持自己的态度和想法的同时,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争执。

在建立亲密关系时,具有感恩心态和对他人付出的感激是非常重要的社交技能。

让对方知道他们的工作和努力真正得到了你的认可和感激,将会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受到软性激励。

在经历摩擦和分歧时,仍然保持一个良好的行为和态度,也将有助于维护关系并避免进一步的矛盾。

最后,从个人的内心和意识角度来说,个人格魅力和自信也是影响人际交往质量的重要因素。

当你有自信并感到舒适时,人们往往更愿意与你交往并把你当作他们的一个良好的伙伴。

总的来说,拥有成功的人际交往技能将有助于个人的职业生涯和日常人生的质量。

然而,要想真正地掌握这些技能,则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渐提高。

社会心理学 第六章 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    第六章 人际关系
方式的许多研究都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 会影响到子女的社会化、人格形成及人际关系、 会影响到子女的社会化、人格形成及人际关系、 学业等方方面面,积极良好的教养方式会对子女的 学业等方方面面 积极良好的教养方式会对子女的 身心健康及将来社会生活的成功起到很大的促进 作用。父母对子女投入的理智的关爱、呵护、 作用。父母对子女投入的理智的关爱、呵护、尊 理解、信任越多, 就会使子女形成外向, 开朗, 重、理解、信任越多 就会使子女形成外向 开朗 悦纳自己, 充满自信, 愿意与人接触的性格特征, 悦纳自己 充满自信 愿意与人接触的性格特征 这 有利于他们社会人际关系的建立, 有利于他们社会人际关系的建立 从而更少体验到 孤独。反之, 如果父母对子女漠不关心或拒绝、 孤独。反之 如果父母对子女漠不关心或拒绝、否 认、惩罚、过分干涉等, 那么子女则可能会出现各 惩罚、过分干涉等 种人格偏差, 会导致其消极的自我评价, 缺乏自信, 种人格偏差 会导致其消极的自我评价 缺乏自信 在社交中过分敏感, 害怕负性评价和胆怯, 在社交中过分敏感 害怕负性评价和胆怯 害怕被 拒绝, 因而回避交往, 影响其人际关系的建立。 拒绝 因而回避交往 影响其人际关系的建立。
关系是指两个人彼此能互相影响对方,并且 关系 互相依赖。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大时,我们 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 A B A B
从独立到互赖是亲密关系发展的轨迹
自我延伸的证据:1、归因过程中的行动者与观察者效应 自我延伸 2、资源分配,不分你我 3、亲密关系中的共有关系 4、自我图式 5、共有记忆 亲密关系中的依恋 依恋:安全型依恋 有最持久的浪漫关系 依恋 逃避型依恋 对关系的责任感最低 焦虑-矛盾型依恋 浪漫关系持续时间最短
亲和需求可以提供六种重要的筹赏
• • • • • • 依恋 社会整合 价值保证 可靠的同盟感 得到指导 受教育机会

人际关系心理学PPT内容(初教)

人际关系心理学PPT内容(初教)

⼈际关系⼼理学PPT内容(初教)专题⼀⼈际关系概述⼀、什么是⼈际关系(P2)(⼀)⼈际关系的概念:是⼈们在相互往来的过程中形成的⼼理关系认知成分(⼆)⼈际关系的成分情感成分(主要成分)⾏为成分⼆、⼈际关系的作⽤(⼀)良好的⼈际关系可以满⾜个体的⼼理需要,消除孤独感“⼀个⼈究竟能单独呆多久?”⼀个名叫沙赫特的⼼理学家在1959年进⾏了⼀项实验来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设计了⼀个封闭的房间,⾥⾯有⼀张桌⼦、⼀把椅⼦、⼀张床、⼀个马桶、⼀盏灯。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物品,没有报纸,没有电话,不准写信,听不到外界的声⾳,当然更找不到⼈聊天。

每天只供应饮⾷等必需的⽤品。

实验的报酬⾮常优厚,⽽且呆的时间越长,报酬越⾼。

有5名⼤学⽣参加了这个实验。

实验的结果是:1个⼈只呆了20分钟就受不了了,要求放弃这个实验1个⼈在⼩房间⾥待了2个⼩时,2个⼈待了2天,只有1个⼈待了8天。

这个待了8天的⼈出来以后说:“如果再让我在⾥⾯待1分钟,我就要疯了。

”2. 良好的⼈际关系是个性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条件3. 良好的⼈际关系是个体⾝⼼健康的重要保证4.⼈际交往是个体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1)⼈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2)⼈际交往是个体认识⾃我、完善⾃我的重要⼿段。

三、⼈际关系的发展过程(P20~24)(⼀)良好⼈际关系的发展过程1.良好⼈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注意阶段接触阶段融合阶段2. ⼈际关系深度的标志——⾃我暴露的⽔平所谓⾃我暴露,就是我们常说的“敞开⼼扉”,是⼀个⼈主动提出⾃⼰的情感、思想、经验与他⼈分享。

是⼀种⼈们⾃愿地、有意地把⾃⼰的真实情况暴露给别⼈的⾏动,它所透露的情况是他⼈不可能从其他途径获得的。

⾃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致可分为4个⽔平最表⾯⽔平:情感兴趣爱好⽅⾯第⼆层次:态度和观点第三层次:⾃我的⼈际关系与⾃我概念状况⾃我最深层次:隐私⽅⾯为什么有的⼈不愿意⾃我暴露:⼀是担⼼遇到别⼈的冷遇;⼆是担⼼受到别⼈的排斥;三是担⼼因此受到别⼈的控制;四是担⼼会被⼈出卖。

社交心理学人际关系与社交行为的心理分析

社交心理学人际关系与社交行为的心理分析

社交心理学人际关系与社交行为的心理分析社交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社交互动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学科。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和社交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社交心理学中人际关系与社交行为的心理分析进行探讨。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机制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的相互作用关系,它涉及到个体之间的感知、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个层面。

在社交心理学中,人际关系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际吸引与相似性根据社会心理学中的相似性原理,人们更倾向于与自己在兴趣、价值观、性格特点等方面相似的人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

相似性研究表明,相似的个体在相遇初期更容易产生亲近感和好感,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

2. 互惠机制互惠机制是人际关系中重要的心理机制之一。

人们倾向于回报他人对自己的好处,形成一种互惠关系。

根据互惠机制,人们在与他人互动时会尝试提供帮助或回报,以维持或加强双方之间的关系。

3. 社会认同与群体效应人们在社交互动过程中,往往根据对方的社会身份、群体归属等因素产生认同感。

社会认同在人际关系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它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促进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二、社交行为的心理分析社交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交互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方式,包括交流、合作、竞争、攀比等。

以下是社交行为的心理分析:1. 交流与合作交流是社交行为的基础,而合作则是交流的核心要素之一。

人们通过交流和合作来建立和维持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

通过沟通交流,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观点,并在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和帮助。

2. 竞争与攀比竞争是社交行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竞争可以促进人们的进步和成长,但同时也容易引发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

攀比是人们在社交互动中常见的心理现象,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的价值和地位。

3. 社交影响与从众行为社交影响是人们在社交互动中相互影响的一种心理现象。

人们通常会受到他人的看法和行为的影响,从而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社交心理学人际关系与社交行为

社交心理学人际关系与社交行为

社交心理学人际关系与社交行为社交心理学:人际关系与社交行为社交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交场景中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的学科。

人际关系和社交行为是社交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们对我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会互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际关系和社交行为的相关概念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改善和提高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建立的心理联系和互动。

它是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满足个体的社会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个人成长。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体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支持、合作和情感满足。

二、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1. 自我概念和自尊: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价值评估会影响与他人的互动。

自信和健康的自尊有助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2. 社会认知和情绪智力:个体对他人行为和情绪的理解和应对能力影响其人际关系的质量。

具备良好的社会认知和情绪智力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3. 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有效的表达和倾听,能够增进交流和理解。

4. 冲突管理能力:在人际关系中难免出现分歧和冲突。

个体适当的冲突管理能力有助于化解矛盾,维护关系稳定。

5. 社会支持:个体获得来自家庭、朋友和社会的支持可以增加幸福感和抵抗压力的能力。

三、社交行为的定义和分类社交行为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表现。

它包括了身体语言、面部表情、言语交流等多种形式。

社交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以及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联系。

社交行为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类。

积极的社交行为包括友善、亲和、合作和支持等,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消极的社交行为则包括冷漠、冲突和攻击等,容易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

四、提高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的方法1. 培养积极的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他人抱有正确的理解和尊重。

2. 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提高倾听和表达能力,注重非言语交流,确保交流的准确和清晰。

《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

《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

《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1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1.人际反应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

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3.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4、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

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3、登门拜访: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4、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

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人际关系心理学第六章2社交技巧.

人际关系心理学第六章2社交技巧.

社交技巧第一节建立交往关系的技巧一、善于观察别人通过“口头语”推断通过“笑式”推断通过衣着色彩推断通过体态姿势推断通过“涂鸦”推断通过“吃相”推断二、展现自身魅力加强心理修养扩展兴趣爱好提高社交能力重视第一印象三、创造交往机会1. 乐观对待人生2. 表现真实自我3. 扩大活动范围4. 留意观察他人四、主动与人交往1. 学会对人微笑2. 注视对方眼晴3. 有意求助他人4. 增强自身信心第二节加深情感联系的技巧一、诚以待人1. 关注对方的兴趣2. 倾听对方的谈话3. 称赞对方的长处4. 记挂对方的好处二、严于律己1. 不要指责别人2. 不要隐瞒过失3. 不要以己度人4. 不要人云亦云三、双向交流1. 经常互致问候2. 适当表达亲昵3. 主动暴露隐秘4. 保守对方秘密四、共同维护1. 以真诚去播种2. 以热情去浇灌3. 以原则去培养4. 以谅解去护理第三节弥补情感裂痕的技巧一、人际关系破裂的过程1. 分歧阶段2. 收敛阶段3. 冷漠阶段4. 逃避阶段5. 终止阶段二、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一按内容属性分类1. 生理因素2. 社会因素3. 心理因素4. 文化因素(二按主客观性1. 客观因素年龄差别社会制约职业局限阶层差异2. 主观因素(1认识分歧(2消极情感(3不良性格三、人际关系调适原则1. 平等性原则2. 主体性原则3. 事业性原则4. 情感性原则四、人际关系调适方法1. 感受性训练2. 角色扮演3. 人际沟通沟通的主动性沟通的注意水平沟通信息的充分水平心理自测社交能力测量下列各题是否符合你的情况,请按很符合、符合、不符合、很不符合评价,并分别在A 、B 、C 、D 上划勾。

1.我很容易交上新朋友 ABCD2. 我在与陌生人谈话时,常不知如何开头。

ABCD3. 我交朋友常常由别人引见 ABCD4. 我喜欢参加群体活动 ABCD5. 我能很好地体会别人的心情 ABCD6. 我常能准确猜出别人为什么高兴或不高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交态度第一节社交态度概述第二节社交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第三节社交偏见第一节社交态度概述一、社交态度的概念社交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稳定的评价性心理倾向。

它是人在后天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形成和学到的,并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

它影响着人们对事物、对别人及对各种活动的定向选择,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1.社交态度与日常用语中的态度日常用语中的态度通常指一个人的体态和口气等物理准备状态,往往可以直接观察到。

而社交态度是一种心理倾向性,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推测。

2.社交态度与情感社交态度与情感都具有心理倾向性,其区别主要有:(1)社会评价性不同(2)自身稳定性不同(3)对象指向性不同(4)内在驱动性不同(5)自我意识性不同3.社交态度与意见意见是人们对事物客观状况的认识或概念,是人们从独特视角看事物时获得的印象。

4.社交态度与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按照自己所理解的重要性,对事物进行评价与抉择的标准。

它对行为的作用是通过影响态度实现的;态度是在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针对具体对象的评价性心理倾向。

二、社交态度的构成成分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构成:1.认知成分认知成分是构成态度的基础,指人们对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认知、观念、意向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认知往往带有评价的意味,表达着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好与恶、赞成或反对等。

2.情感成分情感成分是构成态度的动力,指人们对一定态度对象的情感评定和内心体验。

态度的情感反应往往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因此以情感反应表现出的态度反应是兼具认知与情感因素的综合性反应。

3.意向成分意向成分是构成态度的内隐行为,或者说是行为的准备状态。

指人们对一定态度对象的行为倾向。

这种行为倾向可以通过“意动效应”证实。

三、社交态度的特征态度是个体的一种内在的、有组织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态度的社会性个体的态度是在长期的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中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交往逐渐地把外界待人接物的社会信息内化于自身的过程。

2.态度的稳定性个体对一定对象的态度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表现为在不同情境下个体对同一对象的态度会倾向一致。

而且这种稳定的态度会在新的态度出现前一直保持不变。

3.态度的指向性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心理倾向,因而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

作为主体的个体是态度的持有者,作为客体的对象是被主体所指向的特定的人和物、状态和观念。

4.态度的内隐性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体验,我们只有通过态度持有者的言论、表情和外显行为才能分析和推测它的存在。

卢森伯格(Rosenberg,1960)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描述了刺激、态度和反应的关系(见图4-1),由此可见,态度是处于外界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

图4-1态度的中介模式刺激----------中介----------反应5.态度的系统性态度的系统性表现在态度系统内部和构成态度的成分之间。

个体的态度指向一定的具体的态度对象,个体所具有的态度集合起来构成他的态度系统。

系统内的各种态度之间是彼此联系、紧密相关的,这是因为所有态度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按照各种价值选择的重要性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人们的各种态度也相应的被结构成一个具有系统性的态度体系。

第二节社交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一、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学科的研究者所强调的重点也不同。

如强调学习经验的心理学家注重个人经验和他人的榜样作用;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体社会化过程影响的礼会学家重视参照群体对个人的影响;强调文化因素的人类学家则更偏重于强调文化背景的持续熏陶。

概括起来,影响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个人经验的积累个体在社会化的成长过程中,通过对人、对事的反复接触和作用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经验。

这些知识经验的获得和积累有助于作为独立个体的人逐步融人群体和社会。

情绪效应对态度的影响作用十分明显。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例子说明某些导致心灵创伤的经历,哪怕仅有一次,就会使人形成十分稳固的态度,而且这种态度还泛化到相关或相似的对象。

2.群体规范的制约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在相互作用中通过模仿、暗示、从众、服从、认同等心理机制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群体成员意识中的行为标准和思想观念。

它对每个成员交往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首先,群体规范对群体成员构成的外在压力迫使群体成员依从于群体压力,作出与群体相同的态度选择;其次,由于个体与群体成员的社会价值、自我价值有着较高的一致性,个体会自愿采纳群体的态度;再次,作为同广群体的成员,由于活动中有许多相同的经历,会获得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知识、经验,使群体中各成员的态度自然地趋于一致。

3.文化背景的影响风俗习惯、文化影响作为人类社会化的大背景决定着人们对许多事物的态度。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沿海地区青年在传统价值、开放、创业、离家、个性化等方面的态度与内地青年之间的差异说明在某些方面已出现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

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许多内地人对周围的外地人或多或少也抱有一定的成见。

二、社交态度的形成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解释态度的形成过程。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有机体行为的共同因素是刺激(S)与反应(R),因而S--- R模式是解释行为的基本途径,查明S--- R间的规律联系,就可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知刺激。

遵循这一基本原则,心理学家伯恩、斯台茨通过研究发现环境刺激的重复,可使人对一定事物产生较为稳定的态度体验。

他们还借鉴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形成的理论,认为如果新的刺激与既有态度的对象相联系,那么新刺激也会引起同样的态度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I977)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丰富了伯恩、斯台茨等的解释。

他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人类的态度形成除了依赖于直接经历外在强化过程的途径,更多的可以通过模仿性的观察学习获得。

也就是说,外在的强化过程不需要直接施加到态度主体身上,只要态度主体作为观察者观察别人获得某种态度的后果,就能决定采纳或者放弃这种态度。

班杜拉把这一过程称为替代性强。

三、社交态度的改变社交态度是个体在后天环境影响下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较稳定的、习惯性的心理倾向,但这种稳定性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态度的改变可以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量变的方式,只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而不改变性质;另一种是质变的方式,即改变了原有态度的方向。

第一种方式的改变可以用强化和去强化的理论解释,第二种方式的改变是个体在一定社会因素影响下、在原有态度基础上形成新的态度的过程,因此往往充满认识的矛盾和情感的冲突。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C·Kelman,1958)提出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有助于解释社会交往态度改变的过程。

交往态度的改变包括依从、同化、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依从是态度改变的开始阶段,指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迫于某种压力作用,从表面上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以服从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的阶段。

2.认同认同是态度改变的第二阶段,指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受到某种吸引力作用,从内心自愿接受他人的态度观点,使自己的态度接近他人态度的阶段。

3.内化内化是态度改变的最后阶段,指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接受某种信念和价值观,并受由此产生的自动力作用,从内心自觉接纳他人的观点、态度的阶段。

其模式可用下图(见图4-2)表示。

压力吸引力自动力依从同化内化被迫自愿自觉图4-2态度改变的三阶段模式四、社交态度的平衡与失调个体社交态度的改变与社交态度形成的过程一样都是个体社会化的需要。

有些社会心理学家从认知论的观点出发,认为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有一种寻求一致性的倾向,而这种倾向是态度改变的决定性因素。

由此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平衡理论和失调理论。

1.平衡理论海德(F.Heider,1958)认为人们的认识对象包括世界上各种人、物、事和概念等,这些对象间有的互不相关,有的则互相联结起来,组成一个整体被人何所认知。

他把这种构成一体的两个对象的关系称为单元关系,把人们对每种认知对象好、恶的情感和赞成、反对的评价关系称为情感关系。

在此基础上,海德提出以p-O-X模型为核心的平衡理论。

模型中P代表认知的主体,O代表与主体有关系的他人,X代表p、O共同认知的一个客体。

p、O、X三者之间按其情感关系可形成8种模型(见图4-3)。

图4-3P-0-X关系模型按p-O-X结构三边的符号相乘为正者表示平衡状态、三边符号相乘为负者表示不平衡状态判断,其中前四种为平衡关系,后四种为不平衡关系。

海德在平衡理论中重视认知和情感的协调,强调了人际关系对认知平衡的影响。

他认为,人际联系肯定情况下的平衡状态要比人际联系处于否定状况的平衡状态更令人愉快。

而人际联系肯定情况下的不平衡状态的压力,也要大于人际联系否定时的压力。

因此P-O联系为正时的平衡或不平衡被分别称为强平衡或强不平衡。

在单元或系统内部,当实现不平衡向平衡状态转变时则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尽可能少地付出人际情感联系的代价来实现平衡。

2·认知失调理论菲斯廷格(L.Festingre,1957)认为认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认知元素是基本单位,个体的任何一种想法、看法、意见、信念、观点等都是认知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人的认知结构。

在此认知元素间存在着协调、不协调和不相关三种关系。

如一个成年人己保持了多年的吸烟习惯(元素A),每当别人劝他戒烟时他总是说工作太紧张,抽烟可以提神(元素B),在他看来吸烟和提神是协调关系。

他的家人给他准备了许多瓜子,想让他通过吃瓜子改变吸烟的习惯(元素C),但瓜子对他的吸烟习惯来说毫无相关性。

最近他感到肺部不舒服,经常咳嗽,医生也劝他戒烟,告诉他吸烟致癌(元素D),这与他的吸烟习惯形成不协调关系。

菲斯廷格把个人两种认知之间的不一致称为认知失调(如元素A与元素D)指出引起认知不协调的原因有(1)逻辑的违背(2)文化价值的冲突(3)观念层次的冲突(4)xx经验的矛盾他认为认知失调会导致个体心理上的紧张感,后者具有动机的作用,可以驱动个体改变态度,以减轻或解除这种不协调。

解除认知失调的办法有三种:(1)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元素的一方。

(2)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元素双方的强度。

(3)增加新的认知元素。

五、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态度改变是个复杂的过程,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

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与詹尼斯(C.I.Hovland Janis,1959)提出的,以信息沟通过程为基础的态度改变情境模型(见图4-4),有助于我们对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进行分类分析。

图4---4态度改变情境模型简图该模型表明,态度的改变涉及信息传递者、信息沟通、信息接受者和沟通情境四个方面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