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行漫记(七)——峨眉山万年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峨眉山的向往由来已久。
久闻峨眉山,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其秀美的自然风光,自古就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
我国四大佛教名山是指安徽九华、浙江普陀、山西五台和四川峨眉。佛教把物质的构成分为地、水、火、风四大因素,即四大界。由此赋予四山和四菩萨,作为其各自的道场。地,九华山称幽冥界,属地藏道场;水,普陀山称流漓界,属观音道场;火,峨眉山称银色界,属普贤道场;风,五台山称金色界,属文殊道场。所谓道场,就是菩萨们显示灵异,宣扬佛法和感化大众的地方。
按照游半山线的游览时间安排,10月22日早7时多,我们从酒店乘车至名山起点牌坊,此处位于素有世外桃源之称的峨眉山第一乡黄湾乡,是进入峨眉山风景区的门户。
远远便见重檐拱卫的山门,宏伟气派,庄严凝重。藏青色的匾额,醒目耀眼,古朴典雅。最上边的震旦第一山,据说是印度僧人宝掌所题。
宝掌和尚,又称千岁和尚,中印度(前414~657)婆罗门贵族之子,生于公元前414年7月7日,卒于公元657年7月7日,享年1072岁。据说,宝掌来到中国,先后在峨眉山的灵岩寺、洪椿坪、宝掌峰等处驻锡修持百年之久。宝掌见此山无峰不险,无岭不秀。峰岭之间,祥云缥缈,故赞曰:高凌五岳,秀甲九州,震旦第一山也。自此,峨眉山便有了震旦第一山之美名。震旦,乃太阳升起之地,古印度对中国之尊称。
其下峨眉山三个大字,为康熙御笔。两旁门眉之上,对称布列着山之领袖、佛之长子和秀甲九州、高凌五岳题字,中间还有三副端庄严谨、苍劲有力的对联。
入景区大门,乘观光车。一路上,汽车在曲折的山路上盘旋。沿途,车窗外满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古木参天,流泉飞瀑,景色清幽,风景独秀。
约半小时,至万年寺索道口。乘缆车,眺望群峰峡谷、俯视山峦树木,皆笼罩在一片烟云雾霭之中,恍惚中竟似在仙境中穿梭。云雾稀薄处,偶见溪谷清流,蜿蜒流淌。10分钟有余,下缆车,登一段山路,便至万年寺山门入口。
登至万年寺台阶中途,忽从路边窜出一只猴子,抢下一游人背包,并熟练地拉开拉链,将一袋核桃翻出,然后跳到地上,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虽然上山前,导游也介绍过如何防猴子的袭击,但是,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还是惊得我目瞪口呆。
登上台阶后,便见到万年寺的山门。万年寺,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建于东晋,时称普贤寺,唐时改名为白水寺,宋时为白水普贤寺。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神宗皇帝为给太后祝60大寿,赐名为圣寿万年寺。
山门寺名匾由赵朴初题写,其下是已故四川佛学院院长遍能法师所题写的大光明山。柱上有联云:妙相庄严,花雨曼陀分橘彩;峨眉耸翠,香焚宝篆霭慈云。两边门联:是谁将眼孔放开,看得穿大千世界;到此要脚跟站定,方许入不二法门。山门两侧红墙上分别刻着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普贤菩萨,两座石狮分列山门两侧。
进入山门,迎面是弥勒宝殿。该殿正面供奉的是弥勒佛木雕金身像,其外柱楹联: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内柱中间有联云:白水清风,此是峨眉胜景;弥勒楼阁,俨如兜率道场。外联则是:五百年前,我辈是同堂罗汉;三千界里,问谁能安坐须弥。
弥勒宝殿背面供奉的观音菩萨木雕金身立像,其外侧有联云:天空朱霞云中白鹤,山间明月江山清风。中间的对联是:悲观清静观,广大智慧观;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内亦有联:杖大愿驾慈航寻声救苦,施甘露法度众生立地成佛。
在弥勒宝殿和无梁砖殿之间有一北宋书画家米芾所书的第一山石碑,有的说是清代乐山谢文明拓于湖北江阳,还有的说是拓于四川富顺县。
关于米芾写第一山三字,还流传着一段有趣的民间传说。
米芾有一次上武当山,看见朝阳洞风景秀丽,随手就在大石岩上写了第一山三个字,此时恰值一位村妇走过,他洋洋自得地问道:我的字写得好不好?那村妇注视片刻,冷冷一笑:好是好,就是不会出气儿!
米芾听了,自然耿耿于怀,琢磨了整整一夜,终于悟出,村妇是笑他写的字不活。他感到十分惭愧,从那天起,就废寝忘食地练第一山仨字,不久,他胸有成竹地又在山上写了第一山。众人看了,无不啧啧赞叹,认为真的是活了。为此,有人还编了一首竹枝词来形容:美人挽髻不用簪,第字好像青丝盘。
游龙戏水一字好,仙人打坐写成山。
这段传说,自古成为书苑佳话,据说在峨眉文史中有记载。但既是传说,其真实性自难判断,而第一山三字写得好,恐怕是没有人能否定的。
沿着石碑左侧的台阶上去,便看到白水池,传为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处。唐代开元年间,李白游峨眉山时,就住在万年寺毗卢殿,常与住持广浚在池旁谈经伦道,并听广浚弹琴。为此,李白写下了一首听蜀僧浚弹琴。诗中云: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广浚的琴技十分高超,每当琴声响起时,便有一位绿衣姑娘悄然而来。原来,这位姑娘是池内青蛙化身,因久听大师弹琴,久而久之,这青蛙便叫声如琴了,所以,现在池里的青蛙就被命名为弹琴蛙。据说,天气晴朗时,游人站在池旁,轻轻击掌,它就会立刻叫起来,清脆悦耳宛如琴音。不过,我们去时,或许是阴雨的缘故吧,并未听到蛙的叫声。
离开白水池,来到砖殿,也叫无梁砖殿,全殿因无梁无柱,不用一木,全部为砖结构而得名。砖殿构造奇巧,据说是仿印度热那寺形式建筑。上为半球形的穹窿顶,四方和中央有五尊白塔,前后还有四只吉祥鹿。下面为正方形,所谓天圆地方。
走进砖殿,便看到一尊普贤菩萨骑着白象的铜像。相传,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四川地方官员多次向皇帝上奏说,普贤菩萨在峨眉山现相。笃信佛教的皇帝便下诏指派工部官员前往成都,专门督造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的铜像。
该像高7.35米,重62吨。其头戴五佛金冠,上嵌六颗宝珠,手执如意,趺坐于金色莲花宝座之上。凝神端详,莲花宝座之上的普贤菩萨,俨然一位贵妇,雍容华贵,典雅端庄。
莲花宝座下,一头白色大象,俯首贴耳,目光下视,鼻几触地,六只长牙外伸,四足立于莲台之上。
此铜像之大、造型之优美、比例之匀称、形态之逼真、工艺之精湛,出自一千多年前,实是令人叹服。穿过砖殿是巍峨宝殿,上方匾额两侧有联云:花雨禅心寂,香云法座高。殿前楹联众多,外侧的对联为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所题:心同佛定香烟直,目极天高海月升。中间的对联更是气势磅礴:鼎建刹竿,震旦名山开觉路;重建宝树,峨眉大士再通天。殿内供奉的是阿弥陀佛铜像。
巍峨宝殿后边是大雄宝殿,殿内供奉三身佛铜像。
来到无梁砖殿后侧的行愿楼,见到内供万年寺的三宝:佛牙、贝叶经和万历金印。佛牙为明代嘉靖年间斯里兰卡的僧人所俸,据鉴定,为古代剑齿象化石,距今已有二十万年的历史。贝叶经为明代暹罗(今泰国)国王所赠,上书古印度文法华经。御印为明神宗朱翊钧赐建无梁砖殿时所赐。
明代穆宗朱载厚的孝定皇后李彩凤,年轻时久未生育,曾派人到寺内普贤铜像进香求嗣,许愿若怀男婴,定为菩萨穿金,重修庙宇。不久,李皇后便怀孕生下朱翊钧。朱翊钧登基后,尊其母号为慈圣皇太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罩护普贤铜像的木阁毁于大火。次年,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