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雪芹_红楼梦_妙玉形象塑造及其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6月刊

56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其中有关于

妙玉的笔墨很少,就前八十回而言,全书中正侧面描写共六处,

仅仅数千言,可是她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却排名第六,可见她在

曹雪芹眼中的特殊地位。就目前来说,人们对于此人物形象的研

究相对较少,对妙玉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就全面性和准确性来说

还稍显不足,本文以曹雪芹《红楼梦》中对妙玉的描写原貌为出

发点,试分析妙玉这一人物形象,从整体与部分的视角分析妙玉

这一人物对于《红楼梦》主题的深化作用。

曹雪芹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介绍了妙玉的祖籍、家世、年龄以

及出家和到长安的原因。可知妙玉出身显贵,生于“读书仕宦之

家”,因自幼多病才带发修行,书中还强调妙玉是贾府下贴“请”

来,可见来历不凡,区别于普通的尼姑、道姑。

曹雪芹对妙玉的第一次正面描写是在第四十一回:贾母等人

在大观园宴乐,酒足饭饱之后来到栊翠庵,妙玉对贾母的招待可

谓恭敬有加,但也仅仅是礼节性招待。刘姥姥在这期间吃茶用的

一只成窑茶杯,妙玉嫌脏不要了;与之相对比鲜明的是妙玉招待

贾母后,将宝钗、黛玉拉入自己的耳房内吃体己茶,宝玉尾随,

妙玉给宝玉用的杯是自己日常吃茶用的绿玉斗,这与妙玉对待刘

姥姥的举动形成了明显对比。本章回可隐约体味出妙玉视宝玉为

深察己意的知己。

第五十回宝玉在“芦雪庵争联即景诗”中落第,被罚去栊翠

庵乞梅,侧面叙述了宝玉与妙玉的交接。作者没有具体描写乞梅

的过程,而对乞来的红梅作了细致的描写:或如蟠螭,或如僵蚓,

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各各称赏。有

学者这样评价 “(妙玉)象这枝奇美的红梅一样要表现自己的存

在,要让人惊羡她的美,她的幽香。这正是妙玉的不安分,正是

妙玉自我意识的初步觉醒。”作者又写了宝玉乞梅归来的情形:

宝玉笑欣欣地擎了一枝红梅进来,笑道:“你们如今赏罢,也不

知费了我多少精神呢。”再者,宝玉《访妙玉乞红梅》诗中将栊

翠庵比作“蓬莱”,将妙玉比作“大士”,“嫦娥”,宝玉正面

的“乞梅”,妙玉侧面的“赠梅”,读者从中可从中体味二人惺

惺相惜的情谊。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宝玉生日,妙玉粉笺祝

寿“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宝玉收到生辰贺帖后,如获至宝,

绞尽脑汁,写下“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的回帖,亲自送往栊翠庵。

可见,妙玉与宝玉之间虽不及宝、黛青梅竹马来往密切,却也是

互为知己,礼敬有加。

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秋之夜,黛玉、湘云

在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妙玉一挥而就“空帐悬文风,闲屏掩彩鸳。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诗句中抒发着一个满腹锦绣又春心

灿然的遁入空门的女儿的幽怨,表明了妙玉与同龄人共有世俗的

女儿情长,她以“槛外人”的身份注视着“槛内”的一切,可见“身

在佛门,心系红尘”的苦楚。“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犹步

萦迂沼,还登寂历原。”由此可知,妙玉又迥然不同于那些在世俗生活中的红楼女儿,于冷漠的现实还保存着几分清醒,不曾有更多的希冀。一个“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的妙玉跃然纸上,也让读者品味到了“闺阁面目”的妙玉。朱光潜先生言:尽管“《红楼梦》对于妙玉着笔墨最少,而她那一副既冷僻而又不忘情的心理却令我们一见不忘。寥寥几笔,把一个性格,一种情景,写得活灵活现”。曹雪芹虽对妙玉惜墨如金,但妙玉无疑是曹雪芹笔下人物个性复杂又具悲剧性的重要人物之一。在《红楼梦》书中,曹雪芹通过侧面描写来评价她。邢岫烟说她 “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李纨说她:“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可见《红楼梦》中的人物对其评价不甚高,妙玉他们的眼中是不合时宜的。妙玉孤高自傲,自称为“槛外人”“畸人”。妙玉与宝玉赤诚相见,脾气相投。宝玉眼中的妙玉“超然如野鹤闲云”,说妙玉为“世人意外之人”,“二玉”的关系是惺惺相惜的,他们都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没有把对方看作不齿相交的另类。曹雪芹在十二钗判词和《红楼梦曲》中对妙玉作了总体评价。判词前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表明了曹雪芹对妙玉同情又否定的态度。“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谈的就是妙玉而对着的社会现实,不是遁入空门就可以改变的。作者不同意妙玉超于世人之上的孤芳自赏;另外,作者也认为个人自诩的“洁”、“空”是虚幻的,自欺的,这就是“何曾洁”“未必空’的含义。在《红楼梦曲》中,作者虽称赞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但对于她“视绮罗俗厌”的矫情言行,也指出会到遭到“人皆罕”、“世同嫌”的非议。 妙玉蔑视权贵,又不得不依附于权贵;本不是个‘四大皆空’的遁世者,又不得不羁留于佛门;内心深处对爱情生活有强烈的向往,想以禅悦思想解脱自己的苦恼,又无法遏止自己不能插足于现实的悲哀,妙玉的悲剧就在于此。关于妙玉结局,一直是红学界争论的重点,按照曹雪芹对妙玉的性情刻画来说,依妙玉强烈的叛逆精神,定当不堪为肮脏的世俗污染,妙玉命运的悲剧性收尾,也是必然的。周汝昌先生《红楼梦新证》中说:“可见她到底逃脱不了那个浊恶社会环境给她安排的悲惨命运,故而批者发出哀哉之叹。”妙玉与《红楼梦》中的其他悲剧人物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和在不同的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红楼梦》的悲剧主题。曹雪芹通过对妙玉这一人物形象的描写,深刻的揭示了身处封建社会末期的豪门贵族,在大厦将倾、悲雾漫天的情势下,无论个体生命如何挣扎,都不可能从悲剧的命运中解脱出来。因此,我们应该怀着感叹、赞赏又同情批判的态度,来理解妙玉这个人物形象。 妙玉在《红楼梦》中有重要地位和典型性,就整部作品而言,起烘云托月和加深作品批判意义的作用。妙玉的独特、才情、矛盾、挣扎以及她存在的意义在《红楼梦》中是不容忽视的。论曹雪芹《红楼梦》妙玉形象塑造及其意义

赵 可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民族学院

摘 要:妙玉与《红楼梦》中的其他悲剧人物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和在不同的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红楼梦》的悲剧主题。本文以曹雪芹《红楼梦》中对妙玉的描写原貌为出发点,试分析妙玉这一人物形象,并对其作相关理论研究,从整体与部分的视角分析妙玉这一人物对于《红楼梦》主题的深化作用。

关键词:曹雪芹 红楼梦 妙玉 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