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后遗症专科护理终审稿)

合集下载

脑梗塞后遗症的综合护理

脑梗塞后遗症的综合护理

脑梗塞后遗症的综合护理作者:邓英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86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43例仅采用常规护理。

对两组的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VAS评分、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屈伸功能评分进行评定比较。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日常生活能力、VAS评分、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屈伸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综合护理;脑梗塞后遗症;膝关节屈伸功能评分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sequela.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sequela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43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comprehensive nursing,while 43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only cured by routine attendance.The mental state,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VAS score,Lysholm score and knee flexion and extension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assessed and compared.Results After care the mental state scores,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VAS score,Lysholm score and knee flexion and extension function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Key words:Comprehensive nurse;Cerebral infarction sequela;Knee flexion and extension function scores脑梗塞(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所引起的脑组织局部性缺血坏死,该病主要是因为患者脑部的供血出现障碍而导致的脑组织缺氧、缺血,进而使其脑组织软化、坏死,最终形成脑梗塞[1],好发于中老年人。

脑梗塞后遗症护理问题及措施

脑梗塞后遗症护理问题及措施

脑梗塞后遗症护理问题及措施引言脑梗塞,即脑血管意外中的常见类型之一,指因脑血管阻塞引起的大脑局部供血不足导致的大脑功能障碍。

脑梗塞发生后,患者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后遗症,例如言语障碍、肢体瘫痪、认知障碍等。

这些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充分关注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特殊需求。

本文将探讨脑梗塞后遗症护理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并提供一些建议。

脑梗塞后遗症护理问题言语障碍脑梗塞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程度的言语障碍,如失语、话语不连贯等。

言语障碍对患者的社交和日常生活造成了困扰。

肢体瘫痪脑梗塞后,患者常常会出现一侧肢体瘫痪的情况。

肢体瘫痪会导致患者失去部分或全部的肢体功能,对日常生活的便利性产生影响。

认知障碍脑梗塞后遗症还包括一系列与认知功能相关的问题,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

这些认知障碍增加了患者的生活负担,并可能对患者的自理能力产生影响。

脑梗塞后遗症护理措施言语障碍的护理措施•与患者进行有耐心的交流,避免急躁和冲突。

•鼓励患者做语言恢复训练,如练习发音、听写练习等。

•配合患者使用辅助交流工具,如图片、手势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表达自己。

肢体瘫痪的护理措施•提供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定期进行康复评估,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调整康复计划。

•为患者提供适当的辅助设备,如助行器、矫形器等,以帮助患者行动。

认知障碍的护理措施•提供适当的认知训练,如记忆力训练、注意力训练等。

•鼓励患者参与各种认知活动,如阅读、解谜游戏等,以促进认知功能恢复。

•提供适当的辅助工具,如记事本、提醒器等,以帮助患者提醒重要事项。

结论脑梗塞后遗症护理需要针对性地对言语障碍、肢体瘫痪和认知障碍等问题进行护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同时,家属在护理过程中的支持和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应该与护理团队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和照顾。

脑梗塞后遗症专科护理

脑梗塞后遗症专科护理

脑梗塞后遗症专科护理制度针对脑梗塞后遗症的症状、并发症、康复等各方面的内容并结合福利院实际情况特制定适合中老年人的护理措施。

1、合理安排生活适当休息,避免便秘、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2、饮食护理合理安排饮食是脑梗塞的护理措施的一个主要方面,合理的控制饮食有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一般来说脑梗塞病人要低盐低脂饮食,要戒烟限酒,抽烟可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要戒烟,酒也要尽量少喝。

3、做好心理护理(1)紧张心理老年人脑梗塞的护理措施通过健康教育指导,使老人明白紧张焦虑可诱发病情加重,帮助他们克服紧张心理,尽量保持情绪稳定。

(2)消极心理由于脑梗塞病程较长,一些老人对自己疾病的重视程度逐渐产生消极心理,针对此类老人,向他们讲解该病的危害后果,帮助其转变观念,思想上消除抵触情绪,督促老人遵守治疗和护理计划,树立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4、并发症的防治(1)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冒。

长期昏迷的病人机体抵抗力较低,要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病人无论取何种卧位都要使其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当病人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要及时吸出或抠出;每次翻身变换病人体位时,轻扣病人背部等,以防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预防褥疮。

昏迷病人预防褥疮最根本的办法是定时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

另外,还要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被褥和衣服。

现介绍:人翻身法(以置病人于左侧卧位为例):第一步家属站于病人右侧,先使病人平卧,然后将病人双下肢屈起;第二步家属将左手臂放于病人腰下,右手臂置于病人大腿根下部,然后将病人抬起并移向右侧(家属侧),再将左手放在病人肩下部,右手放于腰下,抬起、移向右侧;第三步将病人头、颈、躯干同时转向左侧即左侧卧位;最后在病人背部、头部各放一枕头,以支持其翻身体位,并使病人舒适。

(3)脑卒中再发当出现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有可能再发脑梗时立即通知家属转医疗机构诊治。

脑梗死后遗症病人的护理

脑梗死后遗症病人的护理

康复训练
4
预防并发症
预防并发症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家庭护理指导
➢ 家庭护理对于脑梗死后遗 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家属应了解患者的护理需 求,掌握相关的护理技能 ,如喂食、更换尿布、肢 体按摩等。同时,关注患 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 心理支持。在日常生活中 ,注意调整家居环境,如 减少障碍物、增设扶手等 ,方便患者行动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包括肢体功能训练、 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
在康复过程中,应注意 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 累,同时鼓励患者坚持 训练,以期达到最佳的 康复效果
1. 肢体功能训练
针对偏瘫患者,应尽 早开始肢体功能训练 。通过被动和主动运 动,逐步恢复肌肉力 量和关节活动度。同 时,配合按摩、针灸 等理疗方法,促进血 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恢 复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
2. 语言训练
失语患者需要进行系 统的语言训练。从简 单的发音开始,逐步 增加词汇量和语法结 构。通过反复练习和 听觉、视觉刺激,提 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 力
3. 认知训练
认知障碍是脑梗死后 常见的后遗症之一。 通过认知训练,如注 意力、记忆力、思维 等方面的练习,可以 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 能,提高日常生活能 力
家庭护理指导
➢ 综上所述,对于脑梗死后 遗症病人,护理工作需要 全方位展开。从心理护理 到饮食护理,从康复训练 到预防并发症,每一个环 节都需要精心照料。通过 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 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提 高生活质量。同时,家庭 的支持与参与也是脑梗死 后遗症患者康复的重要因 素
-
Thanks 谢谢观看 xxx
XXX
脑梗死后遗症 病人的护理

脑梗塞后遗症病人的护理

脑梗塞后遗症病人的护理

腋温监测Some Notice Points About the Axillary Temp erature Monitoring张秋英 蔡桂芳 周文健 刘 玲 陈友庆Zhang Q iuying,C ai G uifang,Zhou Wenjian,et al (Central Hospital of Jiading District of Shanghai City, Shanghai201800China)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6493(2002)01-0037-01 临床上,成人以腋下测温较为普遍。

2000年4月—2000年10月对220例病人进行了腋温监测,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现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以下建议,供临床护士参考。

1 临床资料 2000年4月—2000年10月我科共收住220例肝炎病人,男140例,女80例,年龄18岁~78岁,平均52岁,采用上海医用仪表厂生产的体温计进行监测,每位病人监测腋温1周,每天6:00、14:00各测1次,每次10min。

2 注意事项2.1 重视体温计的核对工作 临床上使用的是摄氏刻度的水银体温计。

理论上讲,体温计内有一定的结构,可以正确反映体温的度数,误差范围允许在-0.15℃~+0.10℃内。

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体温计进行核对时(包括新的体温计),发现约20%的体温计误差大于0.2℃,有的甚至相差0.4℃~0.6℃。

因此,建议各生产厂家应按照国家统一计量标准,严格检验,为临床提供精确的体温检测设备。

作为临床科室,应严格把握质量关,定期核对体温计,对误差大于0.2℃者及时取出报损。

2.2 明确腋温测量的目的 腋温测量是观察病情变化及判断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临床上发现,有些病人对此认识不足,测量的腋温误差可达0.5℃以上。

本组220例,由于解释不到位10例。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病人本身的原因,特别是慢性肝炎病人,对护理知识了解不够,不愿意配合工作;二是护理方面的原因,有时护理人员解释工作不详细,与病人关系不协调,使病人不能正确地配合操作。

护理查房脑梗塞后遗症完整版

护理查房脑梗塞后遗症完整版
3.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4.便秘:与长期卧床,食物缺乏粗纤维有关
5.躯体移动障碍:与脑血栓损伤神经引起昏迷有关
护理措施
主管护师伍萍:
调节颅内压能力下降: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
2)安置舒适的体位,保持病房安静舒适。
3)根据医嘱予脱水剂的使用,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4)如果出现颅高压征象时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各准备工作。
体格检查:T37.2℃,P82次/分,R25次/分,BP125/58mmHg,体重67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形肥胖,入院后按外科常规Ⅰ级护理,下病重。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肝炎、伤寒、结核"等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辅助检查:
1.急查心电图未见异常。
5)有出现呕吐时及时将头转向一边,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主管护师:罗承芬
营养失调:
1)给予糊状流食或半流食,鼻饲进食。
2)保证每日的输液量。
3)少量多餐,循序渐进。
护师:钟新珍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
2)加强翻身拍背q2h,适当按摩骨隆突处。
3)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富热量食物。
4)每日温水擦浴,禁用刺激性洗洁用品。
5)中心静脉输注刺激性药品时注意做好静脉保护。
讨论
护师徐倩:
便秘
1)行顺时针腹部按摩。
2)多饮温开水。
3)指导用开塞露塞肛,必要时按医嘱使用缓泻剂。
躯体移动障碍
护师姚义琴:
1)安置舒适的体位,患肢保持功能位。
2)向家属讲解功能锻炼与疾病恢复的关系,指导进行患肢被动功能锻炼。

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护理

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护理

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护理CHINESEJOURNALOFNURSINGNovember.2007V ol1.4No.11 3护理3.1一般护理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由护理人员协助料理生活,减轻病人恐惧心理,保持安静,随时换取带血迹的衣物,减少神经刺激.大量呕吐时,将患者头转向~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后应及时更换污染被褥,并即时进行口腔护理.大出血的病人应给予吸氧.氧流量2~4升/分3.2饮食护理对呕吐和急性大出血的病人应禁食.对少量出血无呕吐无明显活动出血者,可选用温凉清淡无刺激易消化流质能软食. 因进食可减少胃收缩运动并可中和胃酸.促进溃疡愈合.出血停止后改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半流食,饮食,开始少量多餐. 以后改为正常饮食.切忌食用过冷过硬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3.3输液与输血护理迅速开放1~2条静脉通道,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保证输血输液的顺利进行.输液开始宜快,但要避免因输血,输液过多而引起急性肺水肿.对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尤须注意.大出血患者应做好输血准备.输血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过程.坚持三查七对及二人核对制度.注意输血速度不超过60滴/分.库存血取出后室温放置30分钟.防止发生输血反应.3.4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呕血,出现焦虑或恐惧.因此,护士应庄重,和蔼,可亲.针对病人的特点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对大出血的患者,护士应陪伴在身边, 使其有安全感.4健康指导4.1做好疾病知识宣教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诱因,以便于患者出院后自护.4.2出院指导帮助患者和家属掌握有关疾病知识.以减少自发出血的危险.告知患者一定要遵从医嘱,不要滥用处方以外的药物. 注意饮食合理,戒烟戒酒,定期随诊.同时也应注意调整生活起居,不要过度疲劳,保持愉快心情,避免长期精神紧张. 同时也应教给病人和家属如何早期判断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如出现呕血或黑便时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活动. 呕血时取卧位,以免呕吐物误吸气管.及时就诊.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护理宋浈(山东省青岛市莲岛路16号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康复科2660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残障率高达70%~80%,而这种残障不仅仅是身体的如偏瘫,失语等,还包括心理,社会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自理和沟通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病人进行符合康复要求的专业护理和各种专门的功能训练,预防继发性残疾,减轻残疾的影响,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康复并重返社会.近年来,我院共收治脑梗塞后遗症康复患者50人,其中患多发性脑梗塞后遗症15例,在进行自然疗养因子等康复的同时,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5~2006年我院共收治患有脑梗塞后遗症诊断患者50人,其中患多发性脑梗塞后遗症15例,年龄在46-82岁之问,平均年龄66.1岁.左侧肢体肌力减弱,行动困难的19例,右侧肢体肌力减弱,行动困难的20例,有语言障碍的2例,生活不能自理的8例.2康复护理措施早期康复组在患者1-3个月开始康复,延迟康复组在发病3个月以后开始,两组患者康复治疗主要采用PT,0T等.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1-0033—02内容包括:2.1关节运动训练2.1.1患侧肢体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包括滑轮练习,关节牵引,持续性被动活动,以达到复位,固定,解除肌肉痉挛和挛缩,减少神经压迫,纠正关节畸形的目的.2.1.2主动运动.包括器械练习和悬吊练习,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2.2日常生活能力训练2.2.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包括刷牙进餐,穿脱衣服等,掌指,指间关节各方向的活动以及掌对指活动,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练习.2.2.2感觉知觉障碍的训练包括偏盲,深感觉,实体觉训练.为了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缺陷应进行左右两侧活动的训练.22.3认知训练包括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组织能力训练,针对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领域,采用相应干预措施,应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刺激方法,从简到难,个性化,针对性训练,同时指导家属协助训练.?33?中国护理杂志2007年l1月第4卷第l1期2.3言语训练目的是促进交流能力的获得或再获得.包括听觉的活用,促进言语的理解和口语表达,恢复或改善构音功能,提高语音清晰度等言语治疗.为了补偿功能受限,有时需要装配辅助具,当重度言语障碍很难达到正常交流水平时,应使用替代交流方式如手势,交流板等.2.4心理护理针对治疗过程患者主动性差,意志力减弱,护士应对其进行正面鼓励和强化,对患者指导,劝解和疏导,适应所面对现实环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2.5并发症的预防患者由于长时问卧床或固定不动引起的废用现象很多, 主要护理措施有:2.5,1避免长期卧床,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四肢,躯干,颈项等活动,被动的协助活动.2.5.2定时翻身,咳嗽,深呼吸,向病人讲清其意义,并协助其完成.2.5.3鼓励病人尽可能自动地自我活动.2.5.4预防便秘,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并适当辅以药物治疗.2.5.5增强病人肌力,指导自己活动,并协助被动活动,预防废用综合征的发生.2.5.6给与病人富含蛋白质的平衡饮食,少食多餐,多食易消化食物.3体会通过上述各项康复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建立早日康复的信心,使其积极投入到康复训练中,患者肢体功能比入院时有明显恢复,体力有明显增强,行走步伐明显稳健有力.在康复护理中,病情各种各样,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有较高的自身素质,在精通护理学中专科护理的同时应展开多学科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更高质量,全方位的适应护理工作多角色的要求.参考文献【1】廖磊,卢祥发,宋抗梅.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康复疗养护理措施【M】.中国疗养医学.2002,8,96.【2】陈景藻.康复医学,2001,7(1):147.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抢救和护理李小英(湖南省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22001)【摘要]总结了58例急性心II『L梗塞.病人的抢救与护理,针对病人的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发热,血清心肌酶学的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同时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症状时,强调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是减少病人痛苦和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关键词:心肌梗塞抢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29.2190(2007)l1-0034.03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性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自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AMI是一种严重威胁着个体生命的急重症.我科2004年2月至2006年2月收治AMI病人58例,现将我们对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8例,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40~82岁,平均62.5岁;病变位于前问壁16例,广泛前壁12例,正后壁7例,下壁14例,心内膜下9例.经精心救护,治愈53例,占91.4%,死亡5例,8.6%.2抢救药品及器械的准备当接到急诊室电话有AMI病人后,护士应迅速而有序地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如升压药,止痛药,纠正心律失常?34?的药物以及强心剂,容栓剂,抗凝剂和各种急救器械,如吸引器,吸氧装置,心电监护仪及心电除颤器等并检查是否正常,以便积极配合医生及时抢救病人,减少病人痛苦和提高抢救成功率.3护送心梗病人进入监护室治疗及护理医护人员就迅速,协调地把AMI病人送入监护室进行心电监护.护送时应避免振动,入监护室后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良刺激.3.1吸氧病人一旦确认为AMI,应立即给予持续高流量氧气吸入6~8L/min,直到病人胸痛等症状缓解改为2~4L/rain.如果有并发症或病情危重可适当延长吸氧时间.因为吸氧可提高血氧浓度,改善心肌缺氧导致的气短,胸闷等症状,使病人安静,以降低心肌耗氧量,缩小梗死面积.3.2镇静止痛AMI所致疼痛,由于剧烈持续时间久,常使患者情绪波。

脑梗塞后遗症康复护理治疗论文

脑梗塞后遗症康复护理治疗论文

浅析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护理与治疗摘要:脑梗塞是最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脑梗塞死亡率、复发率都性很高,不仅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而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同时脑梗塞发病一年后仍有肢体、语言障碍等就属于后遗症了,30%的脑梗塞患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在我国30%-40%的脑梗塞患者面临复发,而目前面对后遗症期的治疗重点仍以防止脑梗塞复发,通过康复训练改善症状为主。

关键词:脑梗塞;中风;康复;护理;饮食【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64-01近些年,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脑梗塞的发生率逐年提升,此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影响人类正常工作与生活的常见病,脑梗塞的易发人群主要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常见的临床表现根据梗塞的部位和梗塞面积有所不同,最容易出现的表现如下: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

如发现有以上症状,请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治,防患于未然。

脑梗塞-infarction of the brain ,动脉阻塞后出现相应部位脑组织的破坏,可伴发出血。

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血管不同而异。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本病中医称中风,由于发病后一般意识清楚,因此多属中风中经络。

关于中风的病因学说,唐宋以前多以“外风”学说为主,以“内虚邪中”立论,如《金匮要略》认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

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可谓中风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

综述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护理

综述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护理

综述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护理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康复护理措施。

方法对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7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康复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7例患者,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余患者心理状态健康,其运动功能、语言恢复较好,饮食合理,大小便保持畅通。

结论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要更根据其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梗塞后遗症;康复护理;心理护理脑梗塞后遗症主要有肢体麻木、半侧肢体障碍、偏盲、偏瘫、失语。

或者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交叉性感觉障碍、交叉性瘫痪、眼球震颤、外眼肌麻痹、语言障碍、构语困难、记忆力下降、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

其发病较急、病程长,治疗效果缓慢,致残致死率高,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脑梗塞患者还会出现心理、社会功能等障碍。

因此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非常的重要。

我院对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7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护理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7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经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后遗症。

其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41~85岁,平均年龄(52.8±3.7)岁。

其中21例偏瘫,15例失语,7例吞咽困难,4例焦虑与抑郁症。

1.2护理方法对于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在急性期治疗之后的护理方法主要从心理康复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行为护理干预以及生活护理这几个方面进行。

让患者得到全面的照顾,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1.3康复护理措施1.3.1心理康复护理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通常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1]。

因此护理人员要和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调节患者情绪,消除或者缓解患者不良心理。

及时耐心的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给患者详细解释病情,从精神上鼓励患者。

脑梗死后遗症的护理

脑梗死后遗症的护理

脑梗死后遗症的护理症状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

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

病理根本原因在于脑血管内部出现血粘度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小板聚集等血液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病变,由两种病变共同作用结果形成的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导致脑局部的血流中断和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如果影响到由脑神经控制的运动神经系统,就会出现偏瘫、肢体障碍等相应的后遗症;如果影响到脑神经控制的语言中枢神经,就会导致语言障碍甚至失语等相应神经系统症状。

中药治疗(1)活血化瘀治疗: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中医疗法,活血化瘀法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它具有抗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形成的作用,能够增加脑血流量,有利于梗塞病灶周围血肿水肿的吸收,改善临床症状。

不适用于急性期治疗,以治本为主。

(2)芳香开窍治疗:以开通见长,能够疏通经络、理气活血,临床治疗脑梗死导致的头痛,肢体疼痛效果明显。

芳香开窍中药(如麝香)能透过血脑屏障直达病灶,起效迅速,疗效确切。

(3)活血化瘀、芳香开窍双重治疗:该治疗方法被公认是有效率最高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法,应用此法的中成药物能够对脑梗死总体病因血液病变及血管病变同时起效,利用方中动物类、植物类和香类药上百种有效成份的配伍及协同作用,达到增效减毒、抗耐药性等多靶点治疗效果。

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高效抗凝,降低血浆粘度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使血液中的脂质物质不易在动脉堆积形成血栓的作用;并且能加速血氧自由基的清除,对已生成的动脉壁上的脂质物质能够有效清除,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为脑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内环境;同时能够增加动脉血流量,提高脑组织的耐缺氧能力,保护血管壁内皮细胞,使其不易受损,预防血栓形成;恢复脑神经系统,使其控制的运动、语言等神经系统体征得以改善,达到对脑梗死诱因全面治疗的目的。

脑梗塞后遗症护理措施药物治疗

脑梗塞后遗症护理措施药物治疗
鼓励积极参与康复过程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信心,以 更好地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
及时处理情绪问题
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和干 预,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03
脑梗塞后遗症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种类
01
02
03
04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能 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
脑梗塞后遗症护理措施药物 治疗
汇报人: 2023-12-12
目录
• 脑梗塞后遗症的概述 • 脑梗塞后遗症的护理措施 • 脑梗塞后遗症的药物治疗 • 脑梗塞后遗症的预防和治疗建
议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脑梗塞后遗症的概述
定义和症状
• 脑梗塞后遗症是指在脑梗塞发病后,由于缺血、缺氧导致脑组 织坏死而遗留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包括偏瘫、 失语、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等。
对脑梗塞后遗症的防治展望
进一步探索脑梗塞后遗症的发病 机制,为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 据;
开展更加规范和有效的药物治疗 临床试验,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 疗选择;
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康复训练 、心理治疗等,提高治疗效果;
尽管目前对于脑梗塞后遗症的治 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 其防治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
脑梗塞后遗症的分类
脑梗塞后遗症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01
02
肢体功能障碍:表现为偏瘫、截瘫或单瘫。
语言及认知障碍:表现为失语、言语含糊 不清、思维迟钝、记忆表现为情感淡漠、抑郁 、焦虑、幻觉等。
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表现为吞咽困难、 饮水呛咳等。
05

脑梗后遗症的护理

脑梗后遗症的护理
概念
• 中风是中医学疾病名称,也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 疾病统称和俗称,本病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 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疾病,又称脑卒中或 脑血管意外,含有极高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 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 缺血性脑中风(脑梗死、脑血栓形成)两大类。 出血性脑中风早期死亡率很高,约有半数病人于 发病数日内死亡,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一样程度 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后遗症。 多发生于5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
脑梗后遗症的护理
第12页
护理
• (3)预防褥疮。昏迷病人预防褥疮最根本方法是 定时翻身,普通每2~3小时翻身一次。另外,还 要及时更换潮湿床单、被褥和衣服。现介绍: 人翻 身法(以置病人于左侧卧位为例): 第一步家眷站 于病人右侧,先使病人平卧,然后将病人双下肢 屈起;第二步家眷将左手臂放于病人腰下,右手 臂置于病人大腿根下部,然后将病人抬起并移向 右侧(家眷侧),再将左手放在病人肩下部,右 手放于腰下,抬起、移向右侧;第三步将病人头、 颈、躯干同时转向左侧即左侧卧位;最终在病人 背部、头部各放一枕头,以支持其翻身体位,并 使病人舒适。
脑梗后遗症的护理
第3页
病因
• 2.缺血性脑中风 • (1)心源性脑栓塞。 • (2)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
病。 • (3)其它原因如动脉炎症等。
脑梗后遗症的护理
第4页
临床表现
• 1.出血性脑中风 • (1)肢体功效障碍主要表现偏瘫侧感觉和运动功效障碍 • (2)认知和精神较大范围或屡次复发脑出血,可留有精
死(即脑梗塞)部位、大小、脑水肿程度等对治疗有指导意义,但在发病24 小时以内常不能发觉病灶。另外,CT不足在于对脑干、小脑病灶显示不良。 • 2)头颅磁共振扫描该检验可填补头颅CT在24小时内不能发觉病灶及对一些 部位病灶显示不良缺点,尤其是磁共振血管成像尚能显示较大闭塞血管。其 不足之处于于价格较贵,而且有些患者因为体内有不能取出金属物品,如心 脏起博器、金属牙齿、骨折钉等而不能进行此项检验,限制了它使用。 • 3)脑血管造影该检验可发觉血管狭窄和闭塞部位,在早期(发病6小时以内) 尚可直接将溶栓药品注入狭窄或闭塞处进行溶栓,缺点是有一定损伤和并发 症。 • (2)康复评定 • 肌力、肌张力、平衡功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布氏分期、言语功效评定、 心理功效评定等。

脑梗死后遗症护理措施模板范文

脑梗死后遗症护理措施模板范文

脑梗死后遗症护理措施模板范文After suffering a stroke, the patient may experience various physical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s that require comprehensive care. 脑梗死后遗症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身体和认知功能障碍,需要全面的护理。

It is important for caregivers to understand these consequences and provide appropriate support to help the patient recover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这些后果,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帮助患者恢复并改善生活质量。

Physically, a stroke survivor may experience weakness or paralysis on one side of the body, making it difficult to perform daily activities such as eating, dressing, and bathing. 在身体方面,脑梗死幸存者可能会出现身体一侧的虚弱或瘫痪,使得日常活动如进食、穿衣和洗澡变得困难。

Caregivers can help by assisting with functional tasks, providing physical therapy, and creating a safe environment to prevent fallsand injuries.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协助功能性任务、提供物理治疗,并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来预防跌倒和受伤。

Cognitively, a stroke survivor may experience difficulties with memory, attention, and executive functions, impacting their ability tocommunicate, solve problems, and make decisions. 在认知方面,脑梗死幸存者可能会在记忆、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方面出现困难,影响他们进行交流、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的能力。

脑梗塞后遗症及其康复护理进展

脑梗塞后遗症及其康复护理进展

脑梗塞后遗症及其康复护理进展摘要:脑梗塞属于脑部一种常见疾病,严重的患者脑组织会发生坏死,致残率以及致死率非常的高,患者发病后极易遗留后遗症。

积极为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

所以,本文对脑梗塞后遗症与其康复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脑梗塞;康复护理;后遗症前言:脑梗塞在脑血管疾病中十分常见,在全部脑血管疾病患者当中该疾病的发病率,占比可达50%,尤其对于老年缺血性的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发病率不仅较高,同时死亡率也非常的高,患者的年龄越大致残以及致死率就会越高,严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1]。

针对脑梗塞后发生后遗症德患者来说,早期为其实施康复护理对促进其身体恢复可起到显著效果。

1吞咽功能障碍护理1.1 进食时体位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半卧位的姿势,将其躯干向抬高至约30°,姿势维持在头部前屈的状态下,或者也可以协助患者保持坐位的姿势下进食,该种体位极易发生吞咽反射且可以将患者的呛咳、误咽等等风险降低。

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该保证患者处于安静的状态下进食,以便其可以安静的进食[2]。

1.2饮食种类对于存在吞咽功能障碍为轻中度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为患者供给密度均衡、不容易松散且粘度适中以及不会在黏膜残留等种类的半流质性食物,应该对每天的进食量进行控制,一汤匙为宜,尽可能的将进食速度放慢,应该为患者供给充足吞咽以及咀嚼的时间[2]。

由于患者的反射较为迟缓,因此,日常若是进食流质食物容易引起呛咳等等问题发生,但是若是进食普食则会导致患者很难将咀嚼以及吞咽完成,因此该类患者应先进食半流质食物。

1.3吞咽功能训练引导患者进行上、下、左、右伸舌训练,训练的力度应该根据患者无劳累感为宜,训练应该确保不间断且应该每日坚持锻炼。

同时,也可引导患者进行被动锻炼,例如:冷刺激咽部,使用冰冻棉签蘸少量的冰水,对患者的咽喉壁以及舌根等部位轻微的刺激,之后指导其将空吞咽动作完成。

脑梗塞后遗症护理措施药物治疗

脑梗塞后遗症护理措施药物治疗

压疮
定期为患者翻身、按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 受压,以预防压疮的发生。如出现压疮,应根据创面情况 采取适当的护理和治疗措施。
深静脉血栓
观察患者的肢体肿胀、疼痛等情况,如出现深静脉血栓的 迹象,应及时采取抗凝、溶栓等治疗措施。
06
康复期管理与预后评估
康复期管理计划制定与实施
制定康复计划
调整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康复目标、康 复方法、康复时间、康复量等。
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和身体状况,适 时调整康复计划,以达到最佳的康复 效果。
实施康复计划
严格按照制定的康复计划进行康复训 练,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训 练、心理疏导等。
预后评估方法与结果解读
评估方法
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 活能力(ADL)评分、改良Rankin量表( mRS)等方法对脑梗塞后遗症的预后进行 评估。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等疾 病进行鉴别。
02
护理措施
日常生活护理
01
02
03
饮食调整
提供低盐、低脂、高纤维 的饮食,增加水果和蔬菜 的摄入,避免过度饮酒和 吸烟。
保持充足睡眠
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 境,避免过度疲劳和紧张 。
定期排便
鼓励患者定时排便,预防 便秘和尿潴留。
心理护理与支持
注意事项与不良反应处理
注意事项
在药物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饮食调整,避免过度劳累等。
不良反应处理
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脑梗塞的后遗症的护理措施你知多少

脑梗塞的后遗症的护理措施你知多少
预防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翻身、拍背,预防肺部 感染。
营养支持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机 体免疫力。
用药护理
按时服药
教导患者按时服药,不要随意 更改药物剂量,以免影响疗效

观察不良反应
注意观察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现的 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科学停药
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换药物,以免影 响治疗效果。
言语障碍
表现为言语不清、失语、语言理解困难等 。
感觉障碍
表现为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等。
认知障碍
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思维混 乱等。
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目标
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自理能力。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改善患者的认知、言语、运动等功能。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后遗症对患者的影响。
03
脑梗塞后遗症的家庭护理
家庭环境改造
消除障碍
去除家中可能阻碍患者行动的 家具或物品,如轮椅、助行器
等。
降低室内温度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冷 或过热。
床铺调整
床垫要软硬适中,床头高度要 适宜,方便患者上下床。
家庭康复训练
肢体活动
01
每天定期为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和肌肉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和关
节僵硬。
坐姿平衡训练
02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坐姿平衡训练,提高患者的
平衡能力。
语言训练
03
对有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语言训练,包括发音、口型、语速等
方面。
家庭心理支持
01
02
03
情感支持
给予患者关心、理解和情 感支持,增强患者的信心 和勇气。
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 助其面对现实,调整心态 ,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脑栓塞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护理

脑栓塞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护理

脑栓塞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护理摘要】目的:分析脑栓塞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的具体方法,并评判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入院的脑栓塞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及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显效32人,有效11人,无效7人,总有效率为86.0%。

对照组患者显效27人,有效10人,无效13人,总有效率为74.0%。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脑栓塞后遗症患者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措施能显著改善患者基本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脑栓塞后遗症;康复治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215-02脑栓塞后遗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关系着患者病情的康复和心理情况的健康,发病后多数病人由于瘫痪、生活自理的缺陷严重影响工作、家庭及心理状况。

病人能否更为有效的掌握康复训练、增强躯体活动能力、恢复感觉障碍和视力障碍。

还有在院期间的进食情况、营养状况、心理焦虑状况都与护理服务相关。

所以,患者在院期间的护理和康复措施极为重要。

护理人员在对脑栓塞后遗症患者护理期间更应实际而有效的落实护理措施。

以下对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栓塞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用于了解护理及康复方面在老年性脑梗塞中起到的作用和未涉及方面。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入院的脑栓塞后遗症患者100例,男性62人,女性38人,年龄在44~74岁,平均年龄为49.7±2.9岁,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为:控制好患者每日的食物摄入量,脂肪每日摄入30%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梗塞后遗症专科护理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脑梗塞后遗症专科护理制度针对脑梗塞后遗症的症状、并发症、康复等各方面的内容并结合福利院实际情况特制定适合中老年人的护理措施。

1、合理安排生活适当休息,避免便秘、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2、饮食护理合理安排饮食是脑梗塞的护理措施的一个主要方面,合理的控制饮食有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一般来说脑梗塞病人要低盐低脂饮食,要戒烟限酒,抽烟可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要戒烟,酒也要尽量少喝。

3、做好心理护理(1)紧张心理老年人脑梗塞的护理措施通过健康教育指导,使老人明白紧张焦虑可诱发病情加重,帮助他们克服紧张心理,尽量保持情绪稳定。

(2)消极心理由于脑梗塞病程较长,一些老人对自己疾病的重视程度逐渐产生消极心理,针对此类老人,向他们讲解该病的危害后果,帮助其转变观念,思想上消除抵触情绪,督促老人遵守治疗和护理计划,树立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4、并发症的防治(1)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冒。

长期昏迷的病人机体抵抗力较低,要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病人无论取何种卧位都要使其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当病人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要及时吸出或抠出;每次翻身变换病人体位时,轻扣病人背部等,以防吸入性或的发生。

(2)预防褥疮。

昏迷病人预防褥疮最根本的办法是定时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

另外,还要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被褥和衣服。

现介绍:人翻身法(以
置病人于为例):第一步家属站于病人右侧,先使病人平卧,然后将病人双下肢屈起;第二步家属将左手臂放于病人腰下,右手臂置于病人大腿根下部,然后将病人抬起并移向右侧(家属侧),再将左手放在病人肩下部,右手放于腰下,抬起、移向右侧;第三步将病人头、颈、躯干同时转向左侧即左侧卧位;最后在病人背部、头部各放一枕头,以支持其翻身体位,并使病人舒适。

(3)脑卒中再发当出现交叉性瘫痪、、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有可能再发脑梗时立即通知家属转医疗机构诊治。

5、加强卫生宣教嘱老人按时服药,定时随访,有效的控制血压,让病情控制在一个平稳的阶段。

6、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训练
(1)按摩与被动锻炼:对早期卧床不起的老人,由护工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

(2)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在上述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

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

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

(3)逐步加强功能锻炼,达到生活自理:洗脸动作:开始时用健手洗脸、漱口、梳头,以后逐步用患手协助健手。

更衣动作:衣服宜宽大柔软,式样简单。

穿衣时先穿瘫痪侧,然后穿健侧,脱衣服时先脱健侧,然后再脱患侧。

穿裤子动作的顺序同穿上衣一样。

洗澡动作:最初须有人协助淋浴。

④进食动作:发病早期实行喂食,以后逐步试行自食,康复期也以半流质为宜,逐步向正常饮食过度。

吞咽困难者要用鼻饲,以后可带着鼻饲管练习自口进食。

仍用流质或糊状饮食,待进食无呛咳或返流时,方可去掉鼻饲管。

⑤排便训练:如有便秘、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者,需给予相应处理。

若需在床上排便,由护工协助或训练有关动作后,再由老人自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