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校考博病理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病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病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病理学名词解释大全1. 病理学 (Pathology)病理学是研究疾病本质和发展过程的科学。

它通过研究疾病的形态学、组织学和细胞学变化等来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进展规律。

2. 组织学 (Histology)组织学是研究组织结构及其变化的学科。

它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来了解组织的组成和变化过程。

3. 形态学 (Morphology)形态学是研究事物形态、结构和大小等方面的学科。

在病理学中,形态学研究疾病时对病变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大小等进行描述和分析。

4. 病理变化 (Pathological Changes)病理变化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组织和细胞发生的异常变化。

这些变化可以包括细胞的增生、萎缩、坏死、变性等,以及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等。

5. 细胞学 (Cytology)细胞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及其异常变化的学科。

它通过观察和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来了解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异常情况。

6. 病理诊断 (Pathological Diagnosis)病理诊断是通过对病变组织或细胞的检查和分析,确定疾病的性质和发展程度的过程。

通过病理诊断,医生可以帮助确定最恰当的治疗方法和预测疾病的预后。

7. 炎症 (Inflammation)炎症是机体对于损伤或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包括局部组织的血管扩张、渗出、增生和炎症细胞的聚集等。

8. 肿瘤 (Tumor)肿瘤是指细胞非正常增殖所形成的新生物体。

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不具有侵袭性;恶性肿瘤生长快速,可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

9. 癌症 (Cancer)癌症是一种恶性肿瘤。

它是由于机体细胞的遗传变异和异常增殖而形成的一类疾病。

癌症可以发生于几乎任何组织和器官,其生长速度快且有侵袭性。

10. 标本 (Specimen)标本是指从患者身体中取得的组织、器官或细胞等样本。

在病理学中,医生通过对标本的检查和分析来进行病理诊断。

病理学---考博名词解释

病理学---考博名词解释

考博名词解释气球样变:由于肝细胞受损后水分增多引起肝细胞胀大、胞浆疏松化,进一步发展肝细胞胀大如球形,胞浆几乎透明,称为气球样变。

毛玻璃样细胞:多见于HbsAg携带及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中。

光镜下,HE染色切片上,此等肝细胞浆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状物质,不透明似毛玻璃样,故称毛玻璃样肝细胞。

Piecemeal necrosis:碎片状坏死,多见于慢性肝炎患者,于肝小叶周边肝细胞界板,该处肝细胞坏死、崩解,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呈带片状或灶状联结,称为碎片状坏死。

桥接坏死:指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互相连接的坏死带,常见于中度与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

假小叶:肝硬化时镜下可见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

将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称为假小叶。

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两个以上。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肝脏切面肉眼呈红(淤血区)黄(脂肪变区)相间,形似槟榔切面的条纹,故称槟榔肝。

肝硬变: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由多种病因所引起。

病理改变是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继之以弥漫的纤维化,肝实质细胞形成再生结节,肝小叶结构改建,由纤维间隔分成若干假小叶。

肝组织内纤维组织增生,肝质地变硬,故称肝硬变。

早期无症状,晚期:门脉高压症、肝功能衰竭以及多系统受累。

干线型肝硬变:又可称为管道型肝硬变,是由血吸虫致的肝硬化。

肝小叶本身并未遭受严重破坏,不形成明显假小叶,但肝脏汇管区的纤维化特别明显,切面上见门静脉分支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呈树枝状分布。

Apoptosis:凋亡,是活体内个别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表现形式,是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致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形态和生化特征上都有别于坏死。

凋亡小体: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萎缩、碎裂,形成的有膜包围的含有核和细胞质碎片的小体。

考博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考博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考博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一、名词释0. 1. 01 病理学(pathology)0. 1. 02 病理解音lj学(pathologic anatomy or anatomical pathology)0. 1. 03 病因学(etiology)0. 1. 04 发病机制(pathogenesis)0. 1. 05 病理变化(pathologic changes)0. 1.06 尸体解剖(autopsy)0. 1. 07活体妃织检查(biopsy)0. 1. 08 细胞学(cytology)0. 1. 09 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0. 1. 10 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0. 1. 11 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0. 1. 12 免疫姮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0. 1. 13 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四、问答题0. 4.01举例说明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0. 4. 02简述病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其目的0. 4. 03简述病理学的发展史答索一、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0.1.01①一门医学基础学科;②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形态、代谢和功能变化);③目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防病治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0. 1. 02①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③研究病变器官的代谢和功能改变及临床表现;④研究病因学和发病学。

0.1.03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条件的一门科学。

0. 1. 04①即发病学;②在原始病因和发生条件的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环节、机制过程。

0.1.05①在病原因子和机体反应功能的相互作用下;②疾病过程中脏器和组织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0. 1. 06①一种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②对死者遗体进行病理剖验;③ 目的:确定诊断、查明死亡原因,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及时发现传染病和新的疾病;为科研和教学积累资料和标本。

病理学---考博名词解释

病理学---考博名词解释

考博名词解释气球样变:由于肝细胞受损后水分增多引起肝细胞胀大、胞浆疏松化,进一步发展肝细胞胀大如球形,胞浆几乎透明,称为气球样变。

毛玻璃样细胞:多见于HbsAg携带及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中。

光镜下,HE染色切片上,此等肝细胞浆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状物质,不透明似毛玻璃样,故称毛玻璃样肝细胞。

Piecemeal necrosis:碎片状坏死,多见于慢性肝炎患者,于肝小叶周边肝细胞界板,该处肝细胞坏死、崩解,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呈带片状或灶状联结,称为碎片状坏死。

桥接坏死:指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互相连接的坏死带,常见于中度与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

假小叶:肝硬化时镜下可见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

将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称为假小叶。

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两个以上。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肝脏切面肉眼呈红(淤血区)黄(脂肪变区)相间,形似槟榔切面的条纹,故称槟榔肝。

肝硬变: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由多种病因所引起。

病理改变是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继之以弥漫的纤维化,肝实质细胞形成再生结节,肝小叶结构改建,由纤维间隔分成若干假小叶。

肝组织内纤维组织增生,肝质地变硬,故称肝硬变。

早期无症状,晚期:门脉高压症、肝功能衰竭以及多系统受累。

干线型肝硬变:又可称为管道型肝硬变,是由血吸虫致的肝硬化。

肝小叶本身并未遭受严重破坏,不形成明显假小叶,但肝脏汇管区的纤维化特别明显,切面上见门静脉分支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呈树枝状分布。

Apoptosis:凋亡,是活体内个别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表现形式,是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致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形态和生化特征上都有别于坏死。

凋亡小体: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萎缩、碎裂,形成的有膜包围的含有核和细胞质碎片的小体。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科学。

2.活体组织检查:用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称为活体组织检查。

3.病理变化:患病时,机体局部或整体在结构、机能和代谢方面出现异常的变化,总称为机体的异常。

病理学家将所观察到的结构方面异常称为病理变化或病理损害。

4.脱落细胞学检查:又称为临床细胞学检查,主要是从有腔器官和管道获取脱落细胞进行检查。

最常检查的器官如胸腔或腹腔积液、宫颈或阴道分泌物、尿道、气管及食道的刮取物或冲洗液等。

一些内脏器官和体表肿物还可采用细针穿刺,将细针吸取物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查。

其优点是把对人体的损伤降低到最小程度。

5.大体检查:也称肉眼观察,主要用肉眼,必要时也可借助放大镜,对病变的器官和组织进行解剖学的大体观察,注意大小、颜色、形状、硬度、质地等变化,大小有时可用尺寸或重量单位来表示。

此为简单而易行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有经验的病理学家和临床医生凭此可作出初步的诊断。

6.萎缩:已经发育正常的组织或器官,由于某种原因的影响而引起其实质部分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7.再生:是指机体的组织和细胞在病理因素作用下受损伤破坏后,由局部邻近的并有分裂增殖能力的细胞发生增生,填补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8.机化:较大的凝血块、血栓、炎性渗出物的纤维团块、组织坏死灶以及异物等,当其坏死不能完全被吸收时,则渐由周围组织新生的肉芽组织逐渐长入其中,最后使这些无活性的物质被有生命的结缔组织所代替,此过程称为机化。

9.增生:组织或器官内细胞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细胞数量增多,致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10.化生: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其所处环境的某些因素影响,而转化成为另一种性质相似的分化成熟的组织,称为化生。

11.凝固性坏死:常因局部缺血引起。

表现为:坏死区肉眼的正常组织结构模糊或消失,呈灰白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的凝固体。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

1.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称肥大。

肥大可分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两类。

细胞肥大通常具有功能代偿意义。

2.增生(hyperplasia)细胞分裂繁殖,数目增多,有时导致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

增生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后者又分为再生性增生、过再生性增生及内分泌障碍性增生三种。

3.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体积的缩小,主要指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或数目的减少称萎缩。

4.化生(metaplasia)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成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称为化生。

常见的化生有鳞状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结缔组织或支持组织化生。

5.变性(degeneration)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细胞的物质代谢障碍,使细胞或间质内出现了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异常增多的形态学改变,称为变性。

变性一般而言是可复的,但严重的变性往往不能恢复而发展为坏死。

6.坏死(necrosis)活体局部组织和细胞的死亡称坏死。

其主要表现为质膜崩解、结构自溶,细胞的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等细胞、组织的自溶性变化,坏死周围组织常有炎症反应。

7.坏疽(gangrene)大块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细菌感染而使组织腐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呈黑色、污绿色等特殊形态的坏死,称为坏疽。

坏疽一般分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三种类型。

坏疽是凝固性坏死的一种特殊类型。

8.凋亡(apoptosis)主要是指活体内单个或小团细胞的死亡(也可为病理性,如肿瘤细胞的坏死),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不自溶,无炎症反应。

故又称固缩性坏死。

似树叶的枯萎凋谢过程,所以又称凋落或程序性细胞死亡。

1.机化(organization)由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及其他无生命物质(如血栓、血凝、异物等)的过程,称为机化。

2.再生(regeneration)组织缺损后,邻近细胞分裂增生,以完成修复的过程。

再生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再生。

病理学复习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完整版)

病理学复习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完整版)

病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其体积缩小或伴有细胞数目的减少。

2.肥大(hypertrophy):细胞和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可伴有细胞数量的增多(增生),即肥大与增生并存。

包括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

肥大与萎缩相对应。

3.增生(hyperplasia):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4.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主要发生于上皮组织,亦可见于间叶组织。

5. 变性(degeneration):细胞及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而引起的细胞或间质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可伴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6. 虎斑心(tigerd-effect heart):心肌脂肪变性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

严重贫血所致的心肌脂肪变,肉眼上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虎斑心。

7. 再生(regeneration):指由损伤部位周围的同种细胞来完成的修复。

如能完全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则称为完全性再生,否则为不完全再生。

8.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是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以及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等有形成分组成。

肉眼上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9. 瘢痕(scar):是指肉芽组织成熟转变而来的老化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

表现为纤维细胞稀少,小血管减少消失。

肉眼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韧并缺乏弹性。

1、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左心衰竭严重肺淤血时,漏出到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将其分解为橙黄色的含铁血黄素。

由于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常见于心力衰竭时,故称之为心力衰竭细胞。

2、槟榔肝(nutmeg liver):右心衰竭引起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静脉及其附近肝窦高度扩张淤血,肝细胞萎缩、坏死、崩解,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发生脂肪变性。

病理生理学考博(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考博(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考博(名词解释)1、内毒素血症:2、代谢性酸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浆HCO3-原发性降低而导致PH下降的酸碱平衡紊乱。

3、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4、呼吸衰竭。

5、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器官在恢复血液灌注后,其细胞代谢功能障碍和结构破坏反而加重的现象。

6、自由基:外层电子轨道上有单个未配对电子的原子、分子、原子团的总称。

7、功能性分流:8、MODF9、代碱10、高容性高钠11、心衰12、假性神经递质:指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

肝功能障碍时,由肠道产生的苯乙胺和酪胺进入中枢后,经非特异性B羟化酶催化生成。

假性神经递质的结构与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十分相似,但生理效能很弱,在替代真性递质后,出现意识障碍和扑翼样震颤。

13、休克肺14、肾性骨营养不良:指慢性肾衰竭时,因钙、磷及VitD代谢障碍引起的骨骼病变,包括儿童的肾性佝偻病,成人的纤维性骨炎、骨软化病、骨硬化、骨质疏松等。

15、钙超载:各种原因引起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

常是细胞死亡的共同通路。

16、心肌顿抑:心肌并未因缺血发生不可逆损伤,但在再灌注血流已恢复或基本恢复正常后一定时间内,心肌出现的可逆性收缩功能降低的现象。

17、非少尿性ARF :指无少尿表现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患者每日平均尿量在1280ml左右,尿渗透压、尿相对密度较低,尿钠明显高于正常,但较少尿型低。

GFR下降,程度比少尿型轻,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和髓质形成高渗状态的能力低下则较GFR降低更为显著,所以无少尿发生。

预后较好,但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可转化为少尿型。

18、hyperthermia19、热休克蛋白20、粘附分子:由细胞合成的,促进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粘附的一大类分子的总称,如整合素、选择素、血管细胞粘附分子、细胞间粘附分子、血小板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在维持细胞结构和细胞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

21、死腔样通气22、白细胞致热原23、独特型抗体24、肺性脑病25、死腔样通气26、无复流现象27、SARS28、发热29、二氧化碳结合力30、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31、多器官功能障碍32、促红细胞生成素33、一氧化氮合酶34、细胞增殖35、缺氧诱导因子HIF36、核黄疸37、水中毒、38、紫绀、39、弥散障碍、40、呼吸爆发、41、内质网应激、42、小干扰RNA43、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停止。

最全考博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带英文)

最全考博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带英文)

病理生理学(Pathologic Physiology或Pathophysiology),是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它同时还肩负着基础医学课程到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作用。

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的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理,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1、水肿(edema):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积聚过多,称为水肿2、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由于血浆中NaHCO3原发性增加,继而引起H2CO3含量改变,使NaHCO3/H2CO3>20/1,血浆pH升高的病理改变。

3、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由于血浆中NaHCO3原发性减少,继而引起H2CO3含量改变,使NaHCO3/ H2CO3<20/1,血浆PH值下降的病理过程。

4、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由于血浆中H2CO3原发性减少,使血浆NaHCO3/H2CO3增加,血浆pH 值升高的病理过程。

5、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由于血浆中H2CO3原发性增加,使NaHCO3/H2降低,血浆pH值下降的病理过程。

6、缺氧(hypoxia):是指因组织的氧气供应不足或用氧障碍,而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缺氧是临床各种疾病中极常见的一类病理过程,脑、心脏等生命重要器官缺氧也是导致机体死亡的重要原因。

而且,由于动脉血氧含量明显降低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又称为低氧血症(hypoxemia )。

7、发热(fever):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称为发热。

8、应激(stress):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称为应激。

9、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使体内凝血系统激活,从而引起微血管内发生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凝集,形成弥散性微血栓,并继而引起凝血因子损耗、纤溶系统激活和多发性微血栓栓塞的综合病症。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可逆性损伤:变性,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活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出现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

适应(adaptaion):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的持续和各种有害因子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缩小。

肥大(XXX)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

增生(hyperplasia)实质细胞的数量增多。

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变性(degeneration)是指细胞受损后代谢障碍导致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增多,又称细胞内外的物质蓄积脂肪变(fatty change)甘油三酯(中性脂肪)在非脂肪细胞的细胞浆内蓄积。

心肌脂肪浸润:指心外膜处增厚的脂肪构造沿心肌层的间质向心腔方向伸入,可致心肌萎缩。

严峻者可致心肌破碎而猝死。

虎斑心(tigroid heart):心肌脂肪变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和肌,肉眼观脂肪变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XXX斑纹。

玻璃样变(hyaline change):指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壁等处出现均质、红染、毛玻璃样透明的蛋白质蓄积。

淀粉样变(amyloidosis)细胞外间质内蛋白质—粘多糖复合物沉积。

粘液样变(mucoid degeneration)间质内粘多糖和蛋白质的蓄积。

病理性色素沉着:有色物质在细胞内、外的异常蓄积。

含铁血黄素、脂褐素、黑色素。

病理性钙化:软构造内固体性钙盐的蓄积。

光镜下HE染色为蓝色细颗粒堆积。

营养不良性钙化、转移性钙化。

细胞死亡:细胞因受严峻损伤而累及胞核时,呈当代谢截止,结构破坏和功用丧失等不可逆性变化,分为坏死和凋亡。

坏死(necrosis)活体内局部细胞的死亡。

死亡细胞代谢停止,功能丧失,结构自溶,并引发炎症反应,是不可逆性变性。

病理学考博名词解释

病理学考博名词解释

考博名词解释气球样变:由于肝细胞受损后水分增多引起肝细胞胀大、胞浆疏松化,进一步发展肝细胞胀大如球形,胞浆几乎透明,称为气球样变。

毛玻璃样细胞:多见于HbsAg携带及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中。

光镜下,HE染色切片上,此等肝细胞浆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状物质,不透明似毛玻璃样,故称毛玻璃样肝细胞。

Piecemeal necrosis:碎片状坏死,多见于慢性肝炎患者,于肝小叶周边肝细胞界板,该处肝细胞坏死、崩解,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呈带片状或灶状联结,称为碎片状坏死。

桥接坏死:指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互相连接的坏死带,常见于中度与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

假小叶:肝硬化时镜下可见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

将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称为假小叶。

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两个以上。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肝脏切面肉眼呈红(淤血区)黄(脂肪变区)相间,形似槟榔切面的条纹,故称槟榔肝。

肝硬变: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由多种病因所引起。

病理改变是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继之以弥漫的纤维化,肝实质细胞形成再生结节,肝小叶结构改建,由纤维间隔分成若干假小叶。

肝组织内纤维组织增生,肝质地变硬,故称肝硬变。

早期无症状,晚期:门脉高压症、肝功能衰竭以及多系统受累。

干线型肝硬变:又可称为管道型肝硬变,是由血吸虫致的肝硬化。

肝小叶本身并未遭受严重破坏,不形成明显假小叶,但肝脏汇管区的纤维化特别明显,切面上见门静脉分支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呈树枝状分布。

Apoptosis:凋亡,是活体内个别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表现形式,是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致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形态和生化特征上都有别于坏死。

凋亡小体: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萎缩、碎裂,形成的有膜包围的含有核和细胞质碎片的小体。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1.变性:细胞可逆性损伤的形态学变化即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或细胞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蓄积的现象,常伴细胞功能低下。

1.坏死: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变现为细胞肿胀、细胞器崩解、蛋白质变性。

2.凋亡:活体内单个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表现形式,由于体内外某些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在形态学和生化特征上有别于坏死。

3.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器官体积增大,是因为实质细胞的体积增大所致,可伴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加。

4.增生:细胞有丝分裂活跃而导致组织或器官内细胞数目增多的现象。

常导致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和功能活跃。

5.萎缩:已经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

器官的体积缩小。

组织、器官的萎缩可伴实质细胞数量的减少。

6.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7.再生:组织或细胞损伤后,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完成修复过程,如果完全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称为完全再生。

若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称为纤维性修复,以后形成瘢痕,故也成为瘢痕修复。

8.充血:器官或者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增多。

器官或组织由于动脉输入血量增多而发生的充血,称为动脉性充血,是一个主动过程,表现为局部组织或器官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液输入量增加。

9.出血:血液从血管或心腔逸出。

10.血栓形成:在活体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11.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12.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一般由于动脉阻塞而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坏死,静脉阻塞使局部血流停止缺氧,也可引起梗死。

13.炎症:各种外源性或内源性损伤因子作用于机体,造成器官、组织、细胞的损伤时,机体局部或全身会发生一序列复杂反应,以局限或消灭损伤因子,消除和吸收坏死组织或细胞,并修复损伤,机体这种以防御为主的反应,称为炎症。

考博病理名词解释大全

考博病理名词解释大全

1.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其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2.流式细胞分析术(flow cytometry,FCM):FCM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它可以快速定量细胞内DNA,用于测定肿瘤细胞的DNA倍体类型和肿瘤组织中S+G2/M期的细胞占所有细胞的比例(生长分数)。

测定肿瘤细胞的DNA倍体和生长分数不仅可以作为诊断恶性肿瘤的参考标志之一,而且可反应肿瘤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

FCM还可应用于细胞的免疫分型,对临床免疫学检测起到重要作用。

3. 适应(adaptation):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能耐受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

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4. 亚致死性损伤(sublethal cell injury):较轻的细胞损伤是可逆的,即消除刺激血子后,受损伤细胞可恢复常态,通常称之为变性或是亚致死性细胞损伤。

5. 萎缩(atrophy):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6.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

7.增生(hyperplasia):实质细胞的增多称为增生,增生可导致组织、器官的增大。

细胞增生也常伴发细胞肥大。

8.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称为化生。

9.变性(degeneration):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所致的某些可逆性形态学变化。

表现为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有各种异常物质或是异常增多的正常物质的蓄积,每伴有功能下降。

10.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或称水变性(hydropic degeneration),是细胞轻度损伤后常发生的早期病变,好发于肝、心、肾等实质细胞的胞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2007年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考题1、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为幼稚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

2、老化:机体成熟后,随着年龄的增大,几乎所有的器官系统均发生生理功能和组织结构的退行性改变,这种退行性改变一般统称为老化(aging)或衰老(senescence)。

3、Autopsy:尸体解剖:①一种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②对死者遗体进行病理剖验;③目的:确定诊断、查明死亡原因,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及时发现传染病和新的疾病;为科研和教学积累资料和标本。

4、瘘管:瘘管是连接空腔脏器体表、空腔脏器之间病理性管道,通常有2个以上的开口。

瘘管分为:肾造瘘管,舌甲瘘管,甲状舌瘘管,肛门瘘管,先天性耳前瘘管,口腔颌面颈部瘘管5、转移:(metastasis):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

6、钙化:(calcification),指局部组织中的钙盐沉积,常见于骨骼成长的早期阶段,亦见于某些病理情况下(如结核病干酪样坏死病灶中的钙化).7、紫癜:(purpura)皮肤和粘膜出血后颜色改变的总称。

临床表现为出血点、紫癜和瘀斑,一般不高出皮面,仅于过敏性紫癜时可稍隆起,开始为紫红色,压不退色,以后逐渐变浅,至两周左右变黄而消退。

8、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是指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出现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增高(>50×109/L)和(或)存在有异常未成熟白细胞,与某些白血病相类似,但随后病程或尸检证实没有白血病。

类白血病反应是正常骨髓对某些刺激信号作出的一种反应。

9、肺褐色硬化:肺褐色硬化:长期的左心衰竭和慢性肺淤血,会引起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质地变硬,加之大量含铁血黄素的沉积,肺呈棕褐色,称为肺褐色硬化。

10、纤维素样坏死:(fibrinoid necrosis)是发生在间质、胶原纤维和小血管壁的一种坏死。

光镜下,病变部位的组织结构消失,变为境界不甚清晰的颗粒状、小条或小块状无结构物质,呈强嗜酸性,似纤维蛋白,有时纤维蛋白染色呈阳性,故称此为纤维蛋白样坏死。

纤维素样坏死常见于急性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小球肾炎等过敏反应性疾病。

2006年中山大学考题1、交界瘤:瘤细胞及其排列结构具有某些接近恶性的形态特点,但未显示明显的恶性证据,没有肯定的间质浸润,相当于其它器官如消化道上皮的重度非典型增生至可疑癌变这段良恶,性之间的交界范围。

这类肿瘤常被人们称为“中间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境界瘤”、“潜在恶性瘤”、“半恶性肿瘤”等,较多称之为“交界瘤”。

2、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由Bailey与Cushing于1925年首先报道,是好发于儿童的颅内恶性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程度最高的神经上皮性肿瘤之一有人认为其发生是由于原始髓样上皮未继续分化的结果。

这种起源于胚胎残余细胞的肿瘤可发生在脑组织的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生长在第四脑室顶之上的小脑蚓部。

3、滤泡型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是来源于滤泡生发中心细胞来源的惰性B细胞肿瘤。

FL 的组织学特征是低倍镜下肿瘤细胞明显的结节状生长。

肿瘤性滤泡主要由不同比例的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组成。

中心细胞的核有裂沟,称为小核裂细胞,中心母细胞细胞大,核圆形或分叶状,称为无核裂细胞。

大多数滤泡型淋巴瘤中,中心细胞占绝大多数,中心母细胞增多,说明肿瘤的恶性程度增加。

4、metastasis:转移(同前)5、Krukenberg瘤:krukenberg瘤原发灶多为胃肠道,恶性程度高,是由于胃癌(由胃黏膜上皮和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特别是胃粘液癌细胞浸润至胃浆膜表面时,经过种植性转移这种扩散方式,种植于双侧卵巢形成的转移性粘液癌。

6、慢性肉芽肿性炎:是一种特殊性增生性炎,炎症局部形成主要是由巨噬细胞增生构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为特征的慢性炎症。

7、脓毒败血症:脓毒败血症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临床上以寒战、高热、皮疹、关节痛及肝脾肿大为特征,部分可有感染性休克和迁徙性病灶。

8、Crohn病: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 CD),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

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

克罗恩病在整个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

以腹痛、腹泻、肠梗阻为主要症状,且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

病程多迁延,常有反复,不易根治。

9、apudoma:APUD瘤,由APUD系统的细胞(弥散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发生的肿瘤,统称为APUD瘤(apudoma)。

APUD细胞指广泛分布在全身各部位的一些内分泌细胞和细胞群,这些细胞内含有胺或具有摄取胺的前体,进行脱羧反应的能力[(Amine (胺),Pre- cursor (前体),Uptake(摄取),Decarboxylation(脱羧)],把具有这种特性(或能力)的细胞称为APUD细胞。

10、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是最常见的一种移植排斥反应,一般发生在移植术后1周至6个月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移植物肿大和疼痛同时伴有移植物功能突然减退。

CD4 Th1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是造成移植物损伤的主要原因。

移植物的HLA抗原刺激受者T淋巴细胞使之分化增殖,产生大量具有特异性的致敏淋巴细胞,可直接杀伤或通过释放各种淋巴因子杀伤靶细胞,排斥移植物。

11、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12、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DN)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的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

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

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可正常或偏高。

其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延长而增高。

糖尿病早期肾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呈高滤过状态,以后逐渐出现间隙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糖尿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2005年山东大学医学院考题1、新月体:新月体主要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还可有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以上成分附着于球囊壁层,在毛细血管球外侧呈新月状或环状结构分布。

早期新月体以细胞成分为主,称为细胞性新月体。

之后胶原纤维增多,转变为纤维-细胞性新月体。

最终成为纤维性新月体。

2、副肿瘤综合征:由于肿瘤的产物(包括异位激素的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包括交叉免疫、自身免疫和免疫复合物沉着等)或其他不明原因,可引起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脏及皮肤等系统发生病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这些表现不是由原发肿瘤或转移灶所在部位直接引起的而是通过上述途径间接引起,故称为副肿瘤综合症。

3、粒细胞肉瘤:髓细胞肉瘤,是幼稚粒细胞形成的实体性恶性肿瘤,常常继发于AML或者CML(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常常累及扁骨和长骨、肝、脾、淋巴结、乳腺、胃肠道、皮肤等处。

有些肿瘤切除后置于空气中可以呈现浅绿色,称为绿色瘤。

4、软化灶:脑组织坏死超过一定时间后,就会形成软化灶,好比脑梗死、出血、外伤,过了急性期(一般一个月)最后留在脑内的就是片状软化灶。

5、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rcinoma):癌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者均属早期胃癌,判断早期胃癌的标准不是其面积的大小和是否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而是其深度。

6、嗜酸小体: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胞浆水分脱失浓缩,嗜酸性染色增强,胞浆颗粒消失。

如进一步发展,胞浆更加浓缩,胞核也浓缩以至消失。

最后剩下深红色均一浓染的圆形小体,即嗜酸性小体。

7、毛玻璃样肝细胞:多见于HbsAg携带及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

光镜下,HE染色切片上,此等肝细胞浆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状物质,不透明似毛玻璃样故称毛玻璃样肝细胞。

这些细胞内含有大量HbsAg,电镜下为线状或小管状存在内质网池内。

2004年复旦大学医学院考题1、vegetation:2、gitter cell:3、nutmeg liver: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肝脏切面肉眼呈红(淤血区)黄(脂肪变区)相间,形似槟榔切面的条纹,故称槟榔肝。

4、brown induration:肺褐色硬化(同前)5、pulmonarycarnification:肺肉质变,即机化性肺炎。

属于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主要见于某些患者嗜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其释出的蛋白酶不足以及时溶解和消除肺泡腔内的纤维素等渗出物,则由肉芽组织予以机化(取代)。

肉眼观病变部位肺组织变成褐色肉样纤维组织,称肺肉质变。

6、苏木素小体: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抗体在攻击变性或胞膜受损的粒细胞并与细胞核接触时可使包核肿胀,并被挤出包体,形成狼疮(LE)小体,LE小体对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有趋化性,在补体存在时可促进细胞的吞噬作用。

吞噬了LE小体的细胞为狼疮细胞。

在组织中,LE小体呈圆形或椭圆形,HE染色时苏木素着色而蓝染,故又称苏木素小体。

1、granuloma: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肉芽肿的本质是迟发超敏反应所致的炎症,免疫应答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巨噬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因此肉芽肿可定义为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如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的聚集,伴随或不伴随其他炎症细胞的出现。

新月体:(同前)癌肉瘤:(carcinosarcoma):如一个肿瘤中既有癌的结构,又有肉瘤的结构,则称为癌肉瘤。

坏死:由各种病理损伤因素所引起,伴有细胞内容物释放或组织死亡,所形成的细胞碎片可被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清除。

碎片状坏死:piece-meal necrosis,坏死的肝细胞呈带片状或灶状联结状,常见于肝小叶周边肝细胞界板,该处肝细胞坏死、崩解,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称为碎片状坏死,常见于慢性肝炎。

癌前病变:癌前状况(preneoplastic conditions),指某些uyou潜在癌变可能性的病变或疾病,如长期存在有可能转变为癌。

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有形成分互相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thrombosis),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thrombu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